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幸福的80年代-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场小感冒,就病的起不来了。
高母平时虽然胡搅蛮缠了些,泼辣了些。但是一向被当做顶梁柱的老伴儿病的起不来炕,真把她吓了个半死。半夜里就跑到高爱国家里砸门“爱国,爱国呀,快点儿起来,你爹他烧糊涂了,起不来炕了。”高母一边框框的使劲儿敲门,一边喊道。
高爱国两口子睡得正熟,被这么一吓,扑棱就坐了起来。两个孩子也都醒了,高甜甜大了,喊了一声妈,也没说什么。高明明年纪到底小些,被这突然的动静儿吓得哇哇大哭。
高爱国听清楚了是他娘的哭喊声,哪还顾得上孩子,连件厚衣服都没顾得上穿,穿着秋衣秋裤就跑了出去。吴兰也被吓了一跳,见高爱国冲了出去,她赶忙一边穿衣服,一边嘱咐女儿哄哄儿子,拿着高爱国的厚衣裳也跟着跑了出去。她的心里砰砰直跳,这三更半夜的婆婆哭着来敲门,一定是公爹出事儿了。
高爱国跑到门口,见他娘披散着头发,棉袄胡乱的扣着,正摊在他家门口哭呢。见自己娘这幅样子,强壮如高爱国都忍不住晃了晃“娘,这是咋了?”
见儿子出来了,高母就像有了主心骨一样,扑到它身上便哭喊到:“爱国啊,你爹他发烧了,都烧糊涂了,我怎么叫都叫不醒。我的当家的呀,这可怎么办。”说道最后她又自顾自的哭了起来。
农村里晚上本来就安静,这么大的动静儿,街坊四邻都被吵了起来。乡亲们感情都深厚,好多又都是本家,见晚上这么闹腾,知道是出了事儿,便都出来了。
高父的弟弟高二叔一出来看到的就是这副场景,大嫂子哭得震天响,整个人都趴在大侄子身上,大侄子大冷的天儿及穿了个秋衣,一听他爹病的这么严重也白了脸。至于侄媳妇虽然拿着衣服跑出来了,但是也愣在那里,明显是被吓住了。
“爱国家的,你傻愣着干啥,还不赶紧把你婆婆扶起来。爱国你也别愣着了,赶紧带上你几个兄弟去看看你爹,你娘光知道哭了,家里你老子到底怎么着呢,要是严重了赶紧送医院。”高二叔叔说了一声,呆住的两人才回过神儿来。
高爱国两口子本来也不是这么经不住事儿的人,但是高父在众子女眼里的形象一直以来都十分高大,谁也没想到他会病的这么严重,再说了高父现在还不到六十岁,大家谁也没往这上面想过,这才一时被吓住了。听见他叔这么说,两口子立马回过神儿来。
吴兰把衣服递给自家男人,高爱国胡乱的穿上,跟几个堂兄弟和高二叔一起去看他爹去了。几个和吴兰相熟的女人,也都赶紧上前帮着把高母扶起来。
高母现在哪里还有平时泼辣的样子,整个人都哭成了泪人,站都站不住了。她实在是怕了,这么多年高父给一家人遮风挡雨,她什么都不用怕,只要好好过日子就成。这几年她越发的泼辣不讲理,何尝不是因为有高父在身后的缘故,现在她的天都要塌了,她可怎么办。
见一向嚣张跋扈的嫂子哭成现在这副样子,跟着老伴儿出来的高二婶子也有些于心不忍,“兰子,你赶紧回家去收拾收拾,多带点儿钱。你婆婆和家里的孩子我给你看着。赶紧忙去吧。”
“谢谢婶儿了。”吴兰也顾不得多说什么,回家把存折和家里放着的钱都拿了出来,急匆匆的跑了。高二婶子叹了口气,和儿媳妇一起把高母扶回去又把吴兰家两个孩子接过来,安顿俩人睡了,这才松了口气。
却说高爱国几人赶到家里,见高父躺在炕上,脸上通红,时不时的呓语两声。高爱国喊了几声爹,他也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几个人一看情况的确不好,把高父裹得严严实实的连夜就送到了县医院。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高父才开始是受凉引起的小感冒,他也没在意,毕竟这么多年了,他感冒的次数少的很,就算是感冒了抗抗也就过去了。所以高父就让高母煮了点儿姜汤,喝了几片感冒药。就这么着小病一拖就拖成了大病,晚上烧起来,人都烧糊涂了。
常言道小病不断,大病不犯。高父这么多年没生过几次病,现在病症来势汹汹,温度一下子就飙到了39度七,要不是送来的及时可就危险了。等高父的温度降下来了,医生也说没事儿了,一行人才松了口气。
高爱国看看几人精神气儿都不足,尤其是他二叔年纪也大了,大半夜的这么折腾一定熬不住,便说道:“叔,我爹的情况也稳定下来了,你和爱党几个回去吧,我和我媳妇在这守着就行。我娘在家里一定担心呢,您回去了也跟她说一声。”
高二叔还有些犹豫,这三更半夜的虽然暂时稳定下来了,但是万一再烧起来可咋整,这发高烧可不是别的,一不小心,就烧傻了。因此他便犹豫道:“没事儿,现在天儿也快亮了,天亮了我们在走,要不万一再烧起来你们连个帮手都没有。”
“没事儿,叔你看天儿都快亮了,爱民、爱军还有红儿一家子都在城里住着,能有啥事儿。要不让爱党留下来,您回去吧。折腾了这么久,万一生病了咋整。您也有点儿岁数了,可不能跟我爹似的,不注意身子。”高爱国说道。
高二叔的确累了,他也五十多了和年轻人根本没法比,再想想几个侄子侄女都在城里住着,便也安下了心,留下小儿子在这帮忙,带着另外几个本家侄子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得了信儿的高爱民、高爱军和高红儿都急匆匆的赶到了医院,高父可是一家人的顶梁柱,虽然高父平时话不多,但是几个人都是打心底的敬爱自己的父亲。一直像一座山一样的父亲突然生了重病,最需要人的时候几个人都不在,这让高爱民兄弟两个心里都不是滋味儿。高红儿还背着人偷偷的哭了一场。
高父昨天晚上昏迷过去也是因为发烧的原因,现在烧退了,他也清醒了过来。及几个孩子个顶个的苦着脸,高父便说道:“一个个的哭丧着脸干什么,我没事儿,不过就是有点儿发烧,现在也没事儿了,你们该忙什么就去忙什么吧。留一个人在这守着就行。老大你们两口子守了一晚上了,回去休息休息,顺便看看你娘,昨天晚上一定把她吓着了。”虽然昨天晚上烧的糊里糊涂的,但是他也知道老伴儿一定吓坏了。他老伴儿那个人他很清楚也就是看着厉害。
高爱民几个哪能真听他爹的,想想昨天晚上的情景,他们现在都后怕的很。赚钱算什么,老爷子的身体最重要。连最难请假的高爱军都守在了老爷子身边。最后也就高爱国夫妻俩回去休息了。
刘桃儿毫不例外的再次担起了厨师的任务,王桂兰也昨天也听说了高父生病的事儿,一大早就去了刘桃儿家帮忙看孩子。刘桃儿做好了早饭,提着大包小包的赶到了医院。
这时候高母和高秀儿也赶来了,围了满满一大屋子人,高父被大家一副他生怕出啥事儿的样子看的十分生气便说道:“你们都围在这干啥,该干啥干啥去。整的我跟得了啥大病似的。”
旁边同一个病房的人见高父这幅十分生气的样子便说道:“老哥哥,儿女们都孝顺你还发什么火,我不知道有多羡慕呢。”想想家里那几个不省心的孩子再看看人家,他不得不承认,他深深的嫉妒了。
作者有话要说:为了工作写文两不误,真的是十分忙碌啊!!
第75章 道谢
高父虽然嘴里说着让大家都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但是孩子们都守在身边;旁边还有人羡慕着;他到底是开心了几分。一个人无论他多么坚强,在生病的时候也不希望孤孤单单的。
“爹,你饿了吧,桃儿给做的早饭;拿保温瓶装着带到医院来的;现在还热乎乎的;吃点儿吧。”高爱民见他爹不说话了;便招呼高父吃饭。刘桃儿没做多复杂,熬得十分浓稠的牛奶粥;咸鸭蛋,素炒青菜,还有五香小咸菜,十分清口。另外怕几个人没吃早饭还从外面买了些油条过来。
高父没多大胃口,但是见刘桃儿饭做得细致,倒是有了点儿食欲。吃了一碗粥,还吃了几口菜。
高父吃完了,高爱民兄妹几个和高母才凑合着吃起来。这么一大早的过来,谁都没有吃饭,才开始光顾着担心老爷子了,现在老爷子没事儿了他们才感觉到饿了。
高母昨天一晚上惊吓不小,后来还是高二叔回去告诉她没事儿了,她才勉强合了一下眼。现在一大早便跟着小女儿过来了。真是又累又饿,她便也跟着吃了点儿。高父剩下的粥还有小菜她都吃了。
吃完了饭,兄弟几个又在这呆了会儿。但是毕竟是医院,这么多人在这待着也不是事儿,一会儿护士就过来了,嫌他们太吵,只让留下两个人。医生也再三保证,老爷子没事了,只要好好养着就行,几个人这才放了心。
高父虽然仅仅是发高烧,但是这么大岁数,毕竟是伤了元气。医生让在医院里观察一周,兄弟几个自发的分了班儿伺候。高父虽然岁数大了,但是毕竟是男的,儿媳妇伺候也不方便。只能儿子们来了。别说儿媳妇,就是亲闺女,高父都不好意思让他们帮忙。
今天高爱军请了假,就他和高红儿在这守着,高母死活不肯走,也待在这了。高爱民和高秀儿都回去了。
回到家以后,高爱民一直闷闷不乐,和刘桃儿说话也频频走神。刘桃儿哪里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无非是担心医院里的老爷子罢了,便安慰道:“爱民,别担心了,医生不是说了吗,爹没多大的问题,也就是感冒引起的发烧,现在烧也退下来了,只要不反复,好好养着就好了。”
高爱民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感觉,父亲对他来说一直是一个强大的存在,而且强大到他一直没注意到他也老了。今天看着他躺在病床上那白了很多的头发,高爱民突然觉得自己的心被狠狠的撞了一下。他一时之间有些茫然无措,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个曾经为他争风挡雨现在却需要他的父亲。
“桃儿,爹老了。”高爱民低着头用很低的声音说道,只有他知道,意识到这个事实,他有些想哭。
“是啊,咱们都大了,爹娘也都老了。”刘桃儿也有些感叹,公爹一直都是一副十分严肃的样子,这让大家都有了错觉,根本没想到高父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这次他突然大病,大家才有了父亲上了年纪的感觉。
“咱们以后要多回去看看,这次要不是二叔他们帮忙,爹还不一定出多大的事儿呢。”高爱民十分惭愧,当人儿女的为了日子过得舒服,一个个的都搬了出来,现在高家屯就只有高爱国在家里了,老人生病了,还得靠村子里的人帮衬,养儿防老。高父高母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孩子们拉扯大,现在生了病只有一个在身边。
高爱民这样想,其他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想呢,要不然大家也不会一个个的都守在病房里不肯走了。
“行,现在你的工作稳定了,我店里也没那么忙了,以后咱们多回村里看看。”刘桃儿应是,的确该多回家陪陪老人,不仅是高父高母,自己家里也得多回去,前段时间她娘身体也不是那么爽快,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商量好了,再加上有两个孩子在这搅和,高爱民的心情终于好了一些。
接下来的几天,高爱民没有上班,整天不是去医院就是去菜市场帮着刘桃儿买菜,再往医院送饭。高父后来身体好些了,刘桃儿便炖了些鸡汤鱼汤之类的东西过去给他补身体。一连七八天,整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等高父出院的时候,他到胖了些。而一直在医院守着不肯走,就得在那陪着的高母因为整天跟着高父吃小灶,也胖了点儿。
除了养病的两老,高爱民几兄弟因为整天在这忙活,眼圈都黑了,因为在医院也睡不很好,看着也有些不精神。
不过好在老爷子身体没事儿了,几个人到底都年轻,回去好好睡一觉也就缓过来了。不过因为这一家子在医院里相处的这么融洽,倒是引起了一片赞叹之声。这人孝顺了不管在那里都招人喜欢。
把高父送回了家,高爱国又带着高爱民提着些点心去了高家二叔家,那天晚上高父发病,多亏了高家二叔帮忙,后来更是跟着在医院里待了那么长时间,要不然还不一定怎么样呢。
俩人到高二叔家的时候,高二叔家刚吃了晚饭,见他们兄弟过来了便说道:“爱国、爱民过来了。吃了没有,要没吃让你婶儿给你们在做些。”
“叔别忙了,我们吃了才过来的。”兄弟俩把手里提的东西放下,见高二叔这么说便连忙说道。
看见俩人手里的点心,高二叔眉头一皱:“你俩那这东西干啥,乱花钱,你爹这次住院也得花不少钱吧。我知道你们兄弟手里有几个钱,但是也不能瞎花。我也不缺这个,拿回去让你爹吃吧,他年纪毕竟大了,病了这么一场,还得多补补。”
“叔这不花钱,我大姐家里就卖这个。你尝尝挺好吃的。这次多亏了您帮忙要不然我爹还不知道怎么办呢。我和爱军都不在,老爷子突然生了病,想起来我都后怕的很。”高爱民说道。
见高爱民说的这么恳切,高二叔也没在说什么不要的话,他自认吃侄子点儿点心还是吃得的,“你也别太自责了,你爹平时也没得过啥大病,别说是你们了,估计你娘也没想到会出这么大的事儿。以后多回来看看,你爹也不容易。”高二叔是眼看着自家大哥这一辈子过来的,大哥的日子过得有多难,他也了解的很清楚。
“哎,现在公司里的事儿也稳定下来了,我以后一定多回来看看。”高爱民应道。
“叔,这次也是我疏忽了,我这段日子一直忙着收拾我那个家具门市,也没顾得上往我爹那里走,要不然肯定不会让他老人家受这么大的罪。”高爱国前段时间盘下了一个家具门市,整天忙活的连睡觉的功夫都没有,便也顾不上往老两口那走了。现在高父受了这么大的罪,高爱国一直很自责,他是家里的老大,照顾老人本来就是他应该做的,但是现在却让老爷子生病严重到三更半夜送医院的地步,这几天他一直吃不好睡不好。
其实也不能怪高爱国,为了盘下这个小门市,两口子不仅把家里的钱花了个七七八八,还借了外债。高爱国更是整天恨不得把一个人当成两个人用。要不是吴兰盯着,他连饭都顾不上吃。
“行啦,你们兄弟两个都别自责了,你爹又不是小孩子,这次也就是阴差阳错。我知道你们都是孝顺孩子。看这你们兄弟两个精神也不怎么好,赶紧回去休息吧。”高二叔见两人态度都不错,心下安慰,他们老高家的孩子都是孝顺孩子,见俩人眼底的青黑知道这俩小子累的不轻,便说道。
“哎,叔你和我婶也早点儿休息吧。没事儿您也多往我家串串门。老爷子在家里待不住,有您过去做伴儿还好一些。”高爱国看天儿不早了,便也就顺势告辞了。
这段时间三兄弟都累坏了。虽说是三兄弟三班倒,但是高爱国和高爱军都有工作,高爱民虽然暂时当了甩手掌柜,但是每天还得往医院送饭,一天三趟根本休息不好。
俩人一边往回走一边说话,兄弟俩商量着把高父的地也让别人种了,高父年纪毕竟大了,除了他们老两口的,还有老三的,一下子这么多毕竟太累了。给他留上一亩,别的都向高爱民那样拜托别人种着,现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给谁谁都愿意种。
但是不用想高父一定不同意,当初高爱民把地给于镇海种,高父都生了好大一回气,现在他的地就更不会舍得了,对老一辈的人来说这地比命还种呢。老爷子虽然现在老了,但是如果你把他当成好说话的那你你就大错特错了。老爷子那眼一瞪,兄弟俩条件反射的都会害怕。老爷子的鞋底子可是让人印象很深的,把老爷子惹急了,没准现在还会抽他们一顿。
第76章 改变
正如兄弟俩猜想的那样;俩人回去把这话跟老爷子一说;老爷子坚决不同意。不过通过这次大病,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体不比当年了;也开始注意身体;现在刚开始享福他还想多活两年呢。
高家兄弟见老爷子虽然坚持要种地;但是却不像以前那样不顾身子了;也就没再狠劝,不过兄弟三人回来的勤了很多;一个星期谁都得回来一次。高爱国的家具门市虽然忙的前脚跟打后脑勺,但是隔个两三天也要去两老那里转转。
高爱军一家子才开始结婚的时候是两个星期回来一次的,后来因为家里事儿多孩子也大了等等各类原因,两口子回来的次数越发少了;一个月能回来一次就算不错了。这次老爷子生了病;可把高爱军吓得不轻,只要学校一放假,他立马就回来了。高爱军虽然读书读呆了点儿,但是他却是真孝顺,要不然高父那么精明的一个人也不会独独偏爱他一些。虽然高爱军沾了是老儿子的光,但是他要是不孝顺,高父怎么会偏爱他。
白静虽然精于算计,但是她也知道老爷子是他们最大的靠山,老爷子活得越久,他们能沾的光就越多。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娘家那一桩事儿她也看明白了,娘家在关键时刻不扯后腿就不错了,以后这日子要想过得好,还得靠婆家。
婆家虽然是农村的,但是现在大姑子和二伯哥家里不是一般的有钱,在城里都数得上。开店的开店开公司的开公司,以前虽然铁饭碗公家饭吃香,但是现在政策越来越开放,个体可不像前两年那样受歧视了,哪个村儿出了个万元户,都惹人羡慕的很。
他们两口子一个月就挣那点儿死工资,现在物价也开始上涨了,就她看大伯哥和小姑子家也比他们过得好。以后这可都是助力。
但是因为以前看的不清楚,婆家人都快被她因为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儿得罪光了,现在就算她后悔的想撞墙也没用,只能往回找补。要想上面的兄姐护着,可不得有老爷子在这振着。虽说兄弟情深,但是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就像这次她给娘家小弟还赌债,心里就一万个不愿意,这也是亲弟弟。
所以在照顾老爷子上面,她是一万个乐意,就盼着高父多活几年。高家兄弟姐妹都孝顺,以后高老爷子说一句话,比他们两口子磨破嘴皮子都顶用。吃了这么多次亏之后,白静终于醒悟了。她也是一个精明人,以前端着只是因为城里人和为人师表的傲气。现在见别人比自己强了不止一点儿半点儿,也放得□段,主动迎合起来。她这么一放下,也算皆大欢喜。
同样改变的还有高母对刘桃儿的态度,以前不管刘桃儿是讨好也好,无视也罢,她对刘桃儿都是一副我怎么也看不上你的态度,说起来高母在某些方面也是十分执着的一个人。
不过这次家里老头子生病,刘桃儿一天三顿的往医院送饭,每天都不重样,整天鸡鸭鱼肉轮着番的折腾,不仅老爷子,就是她也跟着胖了不少。这要说她不孝顺,就算是高母再昧着良心也说不出来。还有这次老头子住院花的医药费可全都是老二出的,要是那不孝顺的媳妇还不得把天都掀翻了。老二家的不仅没闹腾,还翻着花样给老头子做吃的。
高母私下里这么一琢磨,看刘桃儿倒也顺眼了几分,再加上在医院里不管是别的病人还是医生都不停的在她耳边夸儿媳妇孝顺又让她的虚荣心有了极大的满足,所以她对刘桃儿的整体感观有了质的飞越。
不过高母虽然心里改变了态度,但是却拉不下脸来,所以对待刘桃儿时却有些别别扭扭的,想给个笑脸吧,但是她在刘桃儿面前拉着脸拉惯了,笑起来表情都有些扭曲。
刘桃儿见婆婆给了她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当真是一头雾水,不过她示好的意思刘桃儿却感觉到了,虽然不知道这么难讨好的婆婆因为什么对她改观了,但是她却是实打实的高兴的。
她来这里时间已经不短了,但是婆婆对她的态度一直跟那茅坑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她软的也来了硬的也来了,但是人家一直软硬不吃,她也没有办法。看着高爱民夹在婆媳之间为难,她也是心疼的。现在婆婆态度好了一些,她也高兴,毕竟家和万事兴嘛,一家子能好好相处是再好不过了。
因为高老爷子的这一病,高家兄弟姐妹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前段时间的僵硬气氛缓和了很多。高爱民虽然因为前段时间买房子的事儿对白静这个弟媳妇冷了心,但是见她现在拉下脸来整天上赶着说话,伺候老人也有心,心里不管怎么想的,面上倒是和气了不少。以前他见了高静连话都懒得跟她说。
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下,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三年就过去了。
三年的时间整个国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如果说三年前的国家还是一直雏鸟,现在她已经长成了雄鹰开始尝试着搏击长空了。
而这三年对高家一家子来说也是极具变化的一段时间。高爱国三年前开了家具门市,他的手工好,样式也新颖,现在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