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玄学大师-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书书听明白了; 戚老大这次看来是没那么容易出来; 大房的威严和势力不管用了。戚老大被抓; 罪名是思想守旧虐待妇女; 如果景书书改口供,宋爱梨就没扔孩子,倒推戚老大对宋爱梨施暴不是因为重男轻女,而是夫妻感情不和,如果摘了重男轻女思想的帽子,打人的事的确可以变得很好解决。
  景书书:“宋爱梨有没有扔孩子,宋爱梨长着嘴会说,找我干什么?”
  “景书书”。何春桃率先沉不住气了,“你还给脸不要脸。大早上你tmd花枝招展的,你要找谁去啊你?”
  戚小伟:“春桃,别瞎说。”
  “你不要脸。咋没人出来了?是不是里面还藏了人?”何春桃向清泠庙里面张望着,却不太敢看。
  景书书一声冷笑,“怎么啦?怀疑我打扮的漂漂亮亮是给你或者你男人看?想太多。你进去瞅瞅。”
  一阵强烈的阴风呼啸而过,何春桃后退两步。
  大房自称从大到小都来了,可是何春桃她老公戚老三却没来,从头到尾很少见到这个人的影子。景书书对他不好评价,不过在全家都被号召来求情的今天,他可能依然正常上工带孩子,算是大房中一股清流了。
  何春桃还要说:“景书书,你是给脸不要脸的。”反正戚为国老爷子也没说话呢,何春桃还在骂骂咧咧。
  戚小伟给王爱菊使了个眼色,王爱菊拉着何春桃往外面走,“春桃,你是希望戚老大一辈子都回不来吗?”
  何春桃这才不说话了,站在人群后面,戚小伟继续笑脸盈盈,“不好意思,我家这个儿媳妇真的不懂事,我代她向你赔罪了,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对,您的确是这样的人,所以咱们有事好商量好吗?”
  景书书觉得其实这件事从头到尾应该跟自己没有相关的,但她又觉得好像冥冥中有什么暗线总是把自己搅混水一般搅在这一堆水深火热之中,“对于戚老大,我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我只是陈述事实。何春桃我知道她是个泼妇,如果她管不住他的嘴,将来有一天她也要吃亏在他这个嘴上,您的两个儿子家都不省心,我劝你还是回去好好教育一下吧,而不是来我这里求情,他们如果没有任何本质的改变,有再多人帮他们说话也是没用的。”
  戚小伟还想再说,一旁的戚为国终于开口了,他等了这么久,沉着了这么久,终于也要爆发了:“景!书!书!”
  都这个时候了,戚为国还依然用他特有的管理人的腔调在说话:“景书书,有的时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有没有想过,只要你动动嘴,一个人的命运就会被你改变。”
  的确说的是挺吓人的,我被吓到了,然后呢,不好意思,我该上班了,景书书不卑不亢,别说是戚为国了,三房全来求她,她也是这态度。
  “对不起,这个忙我不能帮。”
  戚伟国说:“景书书,我劝你好好想一想,在戚家村如果没有三房的支持,你能做什么?”
  真是好笑,景书书做的一切都没有三房的支持,她不照样做成了吗?以后没有三房的支持,她也会做得更好,三房这是什么意思?你三房在戚家村有地位,于是威胁我吗?
  景书书更加不怕了。
  看在大房是老年人,行动不便,拄着拐杖,再加上他的那丝自尊,景书书给他最基本的礼貌,但景书书没想到,他居然说出这种话。
  “景书书,我没想到你这般目中无人。”
  “对不起老爷子,一,我本就是戚家村人,这是我的家乡。我在自己的家乡生活有什么做不成的呢?我想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就更没有人可以阻拦了。”
  大房显然已经料到景书书会这样回答了,他点点头:“没错,你们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肯做事,当年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失去了良好的信誉,一切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什么意思?”景书书听不懂大房弯来绕去的话。
  戚小伟:“现在戚家村相信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你的男女关系很混乱,这件事要是被放大。”
  戚为国:“景书书,你是个聪明人,我希望你能权衡轻重,然后再回答我。”
  “对,你不怕风评不好,其他人也不怕吗?有人想做事,你不怕拖累他?”
  戚老爷子这是打算做什么?一石二鸟?他们口中那个他,不言而喻,就是戚小白,戚小白现在在办养猪场,本来就不受看好,几个养猪场元老来干活目的也不尽相同,每天起早贪黑都是搞基建,实际上猪圈里的猪一头也没增加。短期看确实没有戚小白在大会上宣扬的那么好,万一再失去人心,确实很不利于戚小白,当然,景书书相信,除了这一点,大房有的是办法欺负戚小白。
  小人!景书书闭上眼睛,必须想个办法。
  “大伯这么说,有点言重了吧。”戚小白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出现,后面还有一群人。
  戚为国大惊,因为他不仅看到了戚小白,还看到了戚小白身后的文瑞豪,自己的二弟戚为民戚为家也在文瑞豪身后若隐若现,发生了什么事,自己怎么像突然被孤立的了一样!
  这是清泠庙前,人最多的一次,这个平时被抛弃和遗忘的角落,因为过度的喧哗而令景书书有些不适应,她甚至感应到,院子里面的清鬼,已经开始瑟瑟发抖。
  “我一直都很敬重大伯,人活一辈子,不能在最后失了分寸。”
  “戚小白,你讲话注意点,你在说什么?”戚小伟说。
  后面的人群向前走了一步:“大房,戚老爷子,你来清泠庙是干什么?是不是因为孙子的事情,想跟景书书讨点帮助呢?戚老爷子,我没想到,你是如此不明事理的人,孙子已经犯了错,居然还如此包庇,怪不得这些年来戚家三房式微。”
  戚为国自觉一张老脸没处摆:“为民,为家,你们说两句。”
  戚为民:“大哥,我已经交了共同印章了。”
  戚为国:“什么?老三,难道你也?”
  戚为家:“大哥,你还看不清吗?现在新社会了,什么都是大家投票表决就够了,三房一个空壳。”
  景书书暗忖:这是公社已经有决断了?
  戚为家从衣袋里掏出了共同印章,也交给了文瑞豪,文瑞豪手中有了所有的共同印章,“从今天起,共同印章就会成为历史,戚家村人自己为自己说话。接下来戚家村会成立村委会,专门服务村内外民生民情,三房,今后就还都是戚家村的一份子。”
  “什么!这是公社的决定?”戚为国差点气的喷出口水。戚小伟扶住了他。
  “对,时代在进步,老村子也应该顺应时代了,接下来,我要宣布公社对戚老大的决定。”
  其实这天一大早,文瑞豪把戚老大的房子收走了,说是抓了戚老大以后,公社才发现他以前在镇上的时候欠过镇国营商店五百块钱,五百块钱不是小数目啊,戚老大一直仗着大房的背景写借条,人都听过戚家村,知道大房话语权,平时大房家来人看这个在镇上混的戚老大的时候,花钱也从来不手软,因此,欠条写了就写了,每次跟不同的人借钱,后来商店里几个营业员凑一起谈到这件事,这才恍然醒悟原来戚老大欠了他们这么多钱,他们找公社要说法,公社认为这事儿不好取证,一直压着,而且戚老大结婚又是盖新房,又是置办家具,彩礼还给了女方不少,更是证实了家里有钱,借条的事情就一直拖着。
  后来戚老大直接逃回戚家村,也一直没跟家里人说这件事,这次要不是被抓回公社,东窗事发,大房还一直被蒙在鼓里呢。
  戚为国听完,全身发抖。
  “小伟,快扶大哥回去休息。”
  戚小伟王爱菊赶紧扶着戚为国一颠一簸的走了。
  戚家三房的时代,就这么结束了,文瑞豪关切的问景书书:“他们有没有伤到你?”
  景书书摇摇头:“不至于。”
  人群中突然出现一个男人,景书书感觉自己见过,又好像没有见过,他直接朝着何春桃的方向走,走过去就把何春桃从角落里拉出来:“你是不是还没丢够人?给我滚回家去!”
  何春桃呜呜的就走了。
  男人又走过来,对景书书说:“对不起,以后她再有啥对你不礼貌的,我绝不饶了她。”
  景书书反应过来,这个人就是戚老三,文瑞豪说:“老三早上就来报告,说他们冲着清泠庙来了。公社刚好也下了决定,我就当着大家的面宣读出来。”
  大房这次实在是心术不正,罪有应得,戚老三确实好心,连自己家人都举报了。戚老大以后要出来,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了。
  戚家村终于恢复平静的生活,再也没有什么三房统治的传说。
  一切快的像一场梦。
  景书书又过上了和以前一样的生活,只是那个会锁喉咒的背后高人,还是没有出现。


第105章 
  景书书在生活中处处留心; 却再也没有那个背后告人的任何消息; 也是; 要不怎么叫高人呢,虽然这是景书书自己给他起的名字; 但景书书还是默默感叹,高人,说隐就隐了。
  又过了两个月,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
  知青点的建设也逐步的进入尾声,养猪场的建设进度落下一大截;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猪圈里的猪长得还不错; 算是慰劳几个养猪场元老了。六只大猪都长得很好,小猪崽经过这段时间的悉心照料; 也涨势喜人。
  吃过腊八粥,差不多就到了交公猪和牲口的时候了,之前交公粮的时候,景书书没去过,没见过那场面,听说交公粮的时候村民们都自己扛着粮食,排着队在公社门口等,队伍能排几十里路。交牲口的时候就要好很多了,毕竟基本上一些生产队都是交几头猪完成任务; 不用所有的社员都来; 自发来的都是交牲口家禽的。
  戚家村第一生产大队有六头已经养肥的猪; 现在根据上级的要求; 三只公猪可以交给公社作为今年的公猪,公社收猪是按一百斤一收,也就是说如果猪的重量超过100斤,就达标了,戚家村基本上每头猪都可以达到200斤的重量,三头公猪上秤一称,足足600斤,个个都达标。
  于是三头母猪算是顺理成章的留了下来了,办养猪场的事情大队同意了,公社也没反对,但一切的前提是不影响年底交公。这下戚小白终于可以松口气,等过完这个年,到了春天母猪下崽,顺利的话,养猪场就可以进入良性循环了。
  戚小白这一趟除了交公猪以外还忙着私下交流,打听看看哪个生产队有小的猪崽,他可以进行等价交换。
  不过打听了一圈下来,各个生产队都表示小猪崽还是按老规矩全部抓阄分到具体的农民家了,那跟他们以前的操作差不多,农民收了猪崽回家都会好好的养着,巴不得到年底的时候养出个膘肥体重的,如果再能生一窝猪崽,那更是赚大了,戚小白彻底断了去人家家收小猪崽的念头,只盼着自己猪场的这几头母猪给点力。
  基础建设做得再好,不下猪崽一切都是白费,更没办法跟其他人交代。
  往年交了公猪以后剩下的猪,由生产大队统一抓去大晒场上宰杀,然后各家分些猪肉,今年这项福利没了,各家都有点不乐意。要买猪肉,还要去跟隔壁村或者镇上的熟人买,价钱贵不说部位也不好,最重要的是买猪肉还得看别人脸色,有一些家外面关系不好,自己存的钱粮又不多的,就干脆就放弃了买猪肉这些事儿。
  除了交公猪的,还有交公鸡公鸭的,全都是村民各家去公社交,这东西不属于生产队的硬性指标,只要是交了的重量够,都可以换得相应的钱或者票。
  不管是钱和票对于在平日里啥都缺的农民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东西,因此长长的队伍里除了看到板车拉的一只只肥硕的猪,还能看到农民们或背着箩筐或用绳子绑着直接拎在手里的鸡鸭,一条队伍一半儿是人,一半儿是动物,好不热闹!景书书觉得太有意思了。
  景书书也记不清,这是她第几次来公社了,跟第一次不同,这次公社里她有好多认识的人。
  景书书提议给戚小白,不如去看看李宏光。
  戚小白说:“李宏光去参加征兵了,现下复原的多,入伍的机会不大,可是他硬生生是争取到了,所以他现在不在户籍科,改到部队去了,以后咱们恐怕是见不着了。”
  “原来如此。”景书书回忆起李宏光的家国梦总算是要圆了,将来不管还是奔赴战场,还是在军队里面执勤,都是保家卫国,命运会怎样安排他,他都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为他高兴。
  景书书和戚小白都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在公社遇到了文瑞豪。
  文瑞豪显然并不意外,还很开心的和景书书戚小白打招呼,他原来就是公社的工作人员,在公社委员会穿行无阻。
  “快年底了,我来做述职报告,晚上一起吃饭?”
  文瑞豪对戚小白和景书书说,显然,他在同时邀请两个人,但戚小白不用回答也知道,他只听景书书的。
  文瑞豪已经习惯了这两个人旁若无人的态度,他就更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了:“你们两个别拒绝,正好有很多公社的领导在,不如谈谈你们对养猪场的发展计划。”
  景书书原本打算直接拒绝,吃什么饭?戚家村没粮还是没肉啊!交完公粮每家还分了几桶油,三十斤一桶的那种,她爹景大壮行动不便,还是她拉个板车搬回去的,要吃饭,何必要来公社,给人看见了,还会说戚家村生产队队长腐败。
  不过,文瑞豪的话还有别的意思,这饭似乎还挺有吃的意义的。
  不管在什么时代,要经商,要办厂,要发展,必须紧紧跟上政策,还要跟做决定的人维护关系,即使不是去讨好,不是去贿赂,通过这顿饭认识一下,了解一下发展趋势也是挺好的,尤其是对于戚小白。
  他一个十八岁的半大小子,要树立威信并不简单,要是能和公社领导吃顿饭……
  思来想去,景书书都觉得不应该拒绝。
  文瑞豪又说:“你们两个别多想,咱们就在国营饭店吃,绝对是明正廉洁的饭,我也是想让公社听听咱们生产大队年轻人的声音。”
  现在国家提倡发展,走出自己的路子,已经有先进的代表村以各种形式走在前面了,各个支部和公社都在讨论如何在人民公社这个大背景下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文瑞豪的意思很明白:“你们来,咱们不说自己的事,都是为了戚家村和养猪场的发展。”
  景书书看了看戚小白,戚小白的性子也许不一定会答应,但景书书觉得应该去,戚小白果然露出一副:你决定我听你的的样子。
  景书书于是说:“行。”
  这一顿饭果然吃的很朴素,不过来的人却都很大牌,公社主任和支书都在,用餐环境令景书书意外,就在那个她平时自己也可以去吃饭的国营商店。
  店员见到她,和她打招呼,景书书笑着回答,她看到店员手指上戴了一枚银子的戒指,这个人最后结婚了?
  她甚至不知道她姓谁名谁,当年也只是因为想换点布票买东西,那时候的这位店员有点高傲无礼,但对景书书的指点非常重视,这次看到她,神采飞扬,跟之前的印象全然不同。
  “大师!”景书书听到这个称呼,慌忙把食指放在嘴上让她禁声。
  文瑞豪发现景书书走了出来,过来问怎么了?景书书马上回答:“没事没事,遇到熟人而已,你们先进去,我马上到。”
  戚小白也站在门口,其实他很不习惯这种场合,但是令他意外的是,饭局上的每一个人居然都在认真地听他的计划,并且很有兴趣。
  一个公社有两千多户人,公社的发展确实是这帮领导班子要干的大事,现在上面一边要求发展,一边又强调不能走资本主义路子,所以他们听说戚家村在办厂,非常重视。听戚小白解释,慢慢理解这个盘子铺的不大,最后所有收益,除去开支和工资,全部会上交给生产队,还是集体财产,他们那就放心了,这说明,戚家村这项改革很好,不违反政策,又能调动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景书书说没事,让他先进去继续讲,她和这个小姐妹叙叙旧。其实景书书不太喜欢这种场合,即使这帮领导和她认为的大腹便便的领导不太一样。
  景书书还是无法习惯,她可是仙女,坐在一堆男人中间,都要被熏臭了。
  文瑞豪和戚小白先后回去了,景书书终于松了口气。
  “我说大妹子,你私底下可以这么想,嘴上可千万不能这么叫啊,要是被人听见了影响多不好!”景书书口里这样说,心里确实挺得意,看来这个姑娘听了她的话,生活变好了。
  “那我叫你姐?”景书书不想再去理论她俩到底谁的年纪大一点了,就认了当姐吧,她点了点头。
  “姐,我听了你的话,托人挖了老山参,还按你说的给我母亲治,没想到,我妈的病还真好了!”
  景书书大概记得当时见到这个姑娘的时候她妈生了病,未婚夫那边也出了点状况,但具体怎么治病的,景书书当时可能也就根据面向随便说说,现在全然不记得了。
  景书书:“嗯,听我的话当然没错。”
  “哦对了,姐,你看!”店员晃了晃手里的戒指:“你别看是银的,但是传家宝呢!”
  这年代,有个银戒指不错了。
  “哦?结婚了,是那个你喜欢的男人?恭喜。”
  “不止呢!”店员摸摸自己的肚子:“我还有宝宝了。”
  “三喜临门。”景书书也替她高兴,肯听话,过得真好,以前她也给不少人指点迷津过,不仅不捞好,当那些人达不到心愿的时候,还会反过来指责和抱怨,所以,景书书由衷的为眼前的女孩高兴。
  “我就说,你是我的贵人,遇上你,我的人生就变了好了起来。哦对了,我为你准备了一副手镯,一直想当面交给你,可惜我都不知道你是谁,住哪里,走,你跟我回家去取。”
  景书书:“回礼就不必了。我也算行善事,如果求了回报,就不能积攒功德了。”
  店员惊讶:“还有这种说法,那我真是失礼了,不过,对了姐姐,我有个认识的人很想见见你,你要不再积攒个功德,见见他?”


第106章 
  景书书听了店员的话; 还挺好奇的。“哦?什么人?”
  “去见了你就知道; 离这里不远的。”店员又进去调查了一下包厢里面的情况; 然后神秘兮兮的走出来,“我看里面这些臭男人聊的热火朝天的; 一时半会儿肯定还结束不了,咱们悄悄去悄悄回。”
  本来没觉得这件事儿有啥,但是这店员的态度让景书书又增添了几分好奇心:“行啊,你不会把我给拐卖了吧?”
  “哎哟,姐你看你说啥呢?你是我的恩人; 我想报答你还来不及呢; 我怎么可能把你拐卖了呢?而且,你是大师; 我还能卖的了神仙?跟我走。”
  店员找旁边一个也是店员模样的人,说了几句大概是交代工作,没过多久她就走回来,牵着景书书的手异常的热情,“姐,我都交代好了,我的小姐妹可活络了呢,保证里面的人不知不觉就会多聊一会儿,等我们回来; 肯定还没结束呢。”
  景书书本来完全可以进去跟大家说说自己有事要出去一会儿; 然后再回来; 但是这个店员显然也没想着要把这事张扬出去; 而且她神秘兮兮的规划让那些饭局的其他人看不出来,有意思。
  景书书跟着她往僻静处走,她倒还真不担心这小姐妹会把她给拐跑了,女孩很简单,是那种一眼就看穿的人,当年与景书书相识的情景,景书书看个面相就能知道得七八分,如今她听了景书书的话,运势好转,人生截然不同,可见并不是什么弄奸耍猾心机重重的人,所以景书书也就放心的跟着她。
  没想到热闹的饭店隔几条马路的背后,竟然还有一处如此僻静的地方,距离也不远,像是一座庭院,但又没看到任何的门,走着走着只觉脚下多了些流水,流水潺潺的声音像温婉的歌声,沿着小桥走,曲曲绕绕的,移步换景,美不胜收,在寒冷的冬夜里,流水声源源不绝,却不萧索,感觉生机盎然。
  景书书想,这里是哪里?不过她也不急着问,因为答案很快就会解开了。
  果然经过一个亭台以后,沿着一道九曲十八弯的桥走过去,景书书终于看见了一个人影,在一个昏暗的路灯下面,那人穿着棕色中山装,沿着河边在踱步。
  两人走到近前,店员说:“爸爸,你果然在这散步呢?”
  那个她口中的爸爸抬起了头,仔细打量景书书,显然对这个陌生人观察着。
  景书书也观察着这个人,他打扮得十分文质彬彬,双鬓间白发已斑驳,但整体气质却不老,脸上皱纹也不多,虽是中老年大叔,却没有任何油腻可言,戴着金丝边眼镜,在路灯下还反着光。
  店员说:“姐,这是我公公,他晚上都喜欢来这里散步。”
  公公客气说:“消消食罢了。”
  “爸爸,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那位奇女子,自从我见到她以后就转运了,您不是一直很好奇吗?今天也是巧了,我刚好遇见了她,想到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