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年代小确幸-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也没法进山,所以我们就先学书面知识,等开春了,我再带你实地学习。”兰花坐定后,谢小念直接说道。
“嗯,好的,小婶。”兰花见要开始学了,连忙把自己的笔记本和钢笔拿了出来,认真的听着。
“中医里有个说法是药食同源,就是说,它既是药又是食材,比如我们常见的红枣、铁棍山药、枸杞等,而这些药材,用不同的方法炮制,又会有不同的药效,咱们今天就先从这些,常见的东西讲起。”接下来谢小念就开始缓缓的讲了起来。
而讲到食材,作为吃货的谢小念,忍不住的也说了一些菜谱和药膳,让兰花学到医术的同时,也增长了厨艺。
因为谢小念最近比较嗜睡,也很容易累,所以她并没有一味地传授,而是着重去培养兰花自学的能力,讲了一遍之后,就让她自己记忆和思考。
虽然兰花在家里,谢小念也没有避讳过吃中饭的事,而且以后她都跟着学习了,也避免不了,总不能不吃午饭或者偷吃吧,于是谢小念直接说道:“兰花,中午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去。”
“我中午不吃饭的,小婶你做自己的饭就行了,我爹娘他们应该回来了,我先回家看看,等下午再来!”说着兰花赶紧回家了,连自己的东西都没有拿。
这时候都不富裕,她可不好意思随便在外面吃饭。
“这孩子!”谢小念看着兰花的背影,无奈的笑笑。
不知道是不是怀孕的原因,谢小念突然就想吃,小时候奶奶常给她做的鸡蛋煎饼了。
记得她小时候不爱吃馒头,奶奶为了让她多吃点主食,每天变着法的给她做各种面食,而吃的最多的,就是鸡蛋煎饼。
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吃多了,长大后她就不怎么爱吃了,可是现在她竟然又开始馋了,怪不得人家都说女人怀孕后,口味会大变。
面粉、鸡蛋、小葱和水,搅成糊状,在锅里一摊,一张金黄柔软的鸡蛋煎饼就出锅了。
谢小念接连吃了6张煎饼,喝了1大碗八宝粥之后,才满足的住了嘴。
想着大嫂应该赶集回来了,谢小念收拾好厨房,就直接去了大嫂家。
刚到大嫂家,谢小念就见大嫂正在院子里,检查鱼的晾晒情况呢。
一见谢小念过来,李素心就赶紧说道:“小念你快进屋去,我这正晾着鱼呢,腥味重,别熏着你了。”
“嗯,好,大嫂,那我先进屋去了。”谢小念刚往院子里走没几步,就闻见了鱼腥味,本来这两天没多大感觉的她,又开始有点不舒服了,于是就赶紧往堂屋走去。
而走路的过程中,谢小念还不忘从口袋的油纸包里,拿出一个晒干的杨梅放进嘴里。
谢小念昨晚在空间里,吃了大半条鱼,也没觉得有腥味,可现在在外面,她老远就能闻见鱼腥味,而且一闻见就想吐,看来她最近只能吃空间的鱼和肉了。
谢小念一进屋,许母就把大嫂给她买的东西拿了过来,说道:“想着你也用不了多少,所以你大嫂就一样给买了一点,鞭炮在院子里放着呢,屋里烧着炕,也不敢放进来。年画买的是鱼大见喜,你看这上面的小娃娃多可爱,正好适合你现在的情况。你检查下,看够不够用,不够的话,下次再给你稍。”
只见许母展开的年画上面,6个白白胖胖的小孩,围着一条大鱼,在开心地笑着。
谢小念觉得鱼大见喜这名字不错,而且她自己也是起鱼那天发现怀孕的,对她来说,这年画还是很有意义的,谢小念觉得非常的满意。
“这些就差不多了,我再想起什么的时候,再给您说。不过这个年画还真是不错,我喜欢,很好看呢。”谢小念翻着东西,满意的说道。
“是吧,我也觉得好看,就是有点贵,就这一张,足足要8毛钱呢,都能买斤肉了。”许母肉疼的说道。
“贵是贵了点,但一年也就这一张,图个喜庆而已,你家买了吗?”谢小念接道。
“买了,你大嫂买的是主席画像,一张年画一个对子,就和你家后墙上贴的差不多,等30贴的时候,你可以来看看。”许母高兴地说道,现在最流行的可就是带主席画像的年画了。
谢小念家后墙上的毛主席画像还是他们结婚时,许父给买的,因为还很新,所以今年谢小念也没有打算换。
“嗯,那我到时候一定来看看,其他东西多少钱啊?”谢小念再次问道。
“这我还真不知道,你等会儿问你大嫂吧。”
“什么问我啊!”正说着大嫂,李素心就进来了。
等众人聊了一会儿之后,李素心终于忍不住的问道:“小念,上午你觉得兰花学的怎么样,是这块料吗?”
谢小念看大嫂这么忐忑,许母和兰花也紧张的看着自己,笑着说道:“当然是这块料了,我觉得兰花在学医这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而且记忆力也好,上午我给她讲了那么多,她都能记住,虽然起步晚,但要是以后都这样认真勤奋,肯定能比我学的好。”
听谢小念这么说,众人都明显松了口气,而兰花的眼睛也亮晶晶的。
“那就好,那就好,我还怕兰花学不会呢!”李素心高兴地说着。
而说话间,谢小念无意瞥到桃花,时不时的往自己放在炕上的棉袄口袋里瞅,就知道她肯定是看见自己吃杨梅,有些馋了。
于是谢小念就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她随身带的杨梅干,打开放到了桌子上。
几个孩子一看桌上的东西,见都没见过,一个个好奇的看着,不过却都懂事的没有伸手去拿。
谢小念见此,笑着说道:“吃吧,这是杨梅,是南边产的东西,咱们这没有的,快尝尝看好不好吃。”
几个孩子听了小婶的话,正准备上手捏呢,就听见大哥说道:“三弟妹,这么好的东西你留着自己吃吧,别给他们糟蹋了。”
“就是,小念,这东西正适合怀孕的人吃,别让他们给霍霍了。”大嫂也说道。
虽然这东西她没有吃过,但是她也知道这是酸的,可以压制孕吐。
“大哥、大嫂,这东西珍珠之前给我送的还有不少呢,又不值什么钱,你们也尝尝,就是有点酸,看你们能不能吃的惯。”谢小念边说着,边给几个孩子递杨梅干,让他们吃。
在谢小念的劝说下,每个人都先尝了一个,不过因为有点酸,也就最小的桃花能淡定的吃上2、3个。
卫民虽然是个小吃货,但是刚塞进嘴里,就给吐了出来,他是特别怕酸的。
而其他人虽然没有吐出来,但是看表情就知道他们也觉得很酸,一个个的,面部肌肉都扭曲了。
其他人看谢小念吃的时候,一脸的享受,感觉自己的牙都倒了。
谢小念吃了2个之后也就不吃了,剩下的都让大嫂给拿了起来,可以以后给孩子们煮简易的酸梅汤喝,消食开胃。
“小念,你这么喜欢吃酸的,怀的肯定是个小子。”许母看谢小念一点都不嫌酸,高兴地说道。
“我也不知道,不过儿子女儿我都喜欢,而且相比儿子,我更喜欢女儿,像桃花一样,乖巧听话,多讨喜啊!”谢小念摸着桃花软软的头发,笑着说道。
虽然谢小念平时并没有看出许母有什么重男轻女的行为,但是小念还是要把话说到前头,万一到时候她生的是个女儿怎么办,不管是男是女,都是她的心头肉,绝不允许任何人嫌弃。
第一百六十五章 祭灶
“我也觉得女儿好,我就喜欢我家的俩丫头,而且你这才第一胎呢,生男生女都一样!”李素心怕小念心里不舒服,忙出声打圆场。
“对对,男女都一样,咱家不兴重男轻女的那套,男孩女孩都好,我们都喜欢。”许母也觉得自己刚才有些失言,连忙说道。
不过许母虽然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忠军都那么大了,她还是希望小念这胎怀的是儿子的,但是表面上当然是不能说的了,省的小念多想,有压力。
随后许母和大嫂就岔开话题,开始给小念传授起了孕期和带孩子的注意事项,谢小念虽然知道一些,大妗子也给她讲过,但还是很认真的听着,不错过任何的细节。
等谢小念回到家刚把炕烧上,就见天上又下起了雪粒子,而且还很密,砸在手上都有点疼,看来即将要下的,应该是场大雪。
北风呼呼的刮着,谢小念见屋里的温度还没有升起来,依然特别的冷,谢小念把东西放进偏房里,就赶紧进了空间,现在她是特殊时期,不能感冒了。
谢小念之前听说,村里有个小孩,因为过年时家长给买了鞭炮,稀罕的不松手,还怕放潮了过年时会点不响,就把鞭炮偷偷给放到了炕上,但因为温度过高,直接在炕上炸了,幸好只是损失了一床被子,没有伤着人。
虽然当时谢小念只是当笑话听了,但是屋里烧着炕,温度还是很高的,所以谢小念就决定一直把鞭炮给放进偏房里,等用的时候,再拿出来,毕竟她也没有保存过鞭炮,还是小心为好。
进空间后,谢小念才想起来,她还没有给几个侄子侄女买东西呢,看来等下次逢集的时候,要再拜托大嫂买些小鞭炮和几朵头花回来了。
到时候给大哥二哥家的男孩子,每人一个100响的鞭炮,拆开一个一个的放,也可以放好久,而头花则是给几个侄女的。
虽然供销社卖的头花很是土气,就皮筋上绑个布做的大红花,但就这,也不是谁都能有的,相信几个侄女应该会喜欢的。
其实谢小念不知道的是,兰花她们从小到大,也没有人给买过什么头花,再土她们也会很喜欢,毕竟一朵就要好几毛呢。
就算是再土气的头花,也能让她们成为很多小姐妹羡慕的对象。
而且谢小念觉得土气的东西,这里人却并不这样觉得,毕竟每个时代的审美都是不一样的。
等第二天谢小念起床时,发现果然如昨天想的那样,这场雪还真不小,下了一夜都没有停,现在院子里的雪都有10cm厚了。
谢小念也不敢出门,生怕滑倒了,所以吃过早饭后,就只能烧好炕,一边等兰花来,一边摆弄着之前买的棉布,准备开始给孩子做小衣服、小鞋子。
因为从23开始,人们就正式进入了新年,所以谢小念也决定从23开始停课,让兰花有空在家自学,等来年过了15之后,再继续教兰花认药材。
腊月23这天,按照习俗是要祭灶的,祭灶的贡品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家里杀猪或羊的,就用猪头羊头,没有的就用其他的一些水果,肉做贡品,但是不管用什么做贡品,祭灶糖是绝对要有的。
因为有个说法是,23日这天灶爷要上天给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情况,所以每家每户都要给灶爷献上祭灶糖,好让灶爷吃了之后嘴甜些,上天上之后给多说些好话,来年风调雨顺的,有个好收成。
而这里的祭灶糖,原本是一块块的麦芽糖,黄褐色的,吃起来还有些发苦。
不过现在都提倡反对迷信,祭灶这种事情,近几年大队也不允许了,而且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卖祭灶糖。
但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在,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算是队里不让祭灶,每家每户也会偷偷的进行。
而没有卖祭灶糖的,村民们就买些麻糖、水果糖、红糖或者白糖代替。
这天一大早,谢小念起床后,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先是蒸祭灶要用的白面馒头,然后则开始剁肉包饺子。
因为冬天也没有什么菜,所以谢小念就用之前晒的荠菜和肉,包了荠菜猪肉馅的饺子,当然这饺子包好后,中午是不能吃的,要下午祭灶后才能吃。
包好饺子之后,谢小念又从空间拿出了两根棒骨,剁成两半之后就放进小锅里炖着,等着下午下饺子用。
平时谢小念怕被别人发现,所以每天都是在空间里炖骨头的,毕竟许母他们都知道谢小念是没有买大骨头的,就当时分肉的时候,分到过一个。
不过今天是祭灶的日子,没有人会来串门,而且每家每户都会做好吃的,所以谢小念也不怕别人闻见家里的香味。
因为不能让灶爷摸黑上天,所以祭灶要在半下午的时候就要进行。
因此下午3点多的时候,谢小念就把专门买的,带肋骨的肉给拿了出来,洗干净之后,就放在锅里煮了起来。
等到差不多7成熟,还带点血丝的时候捞出来,在中间竖着插两根筷子,这肉就成了贡品。
谢小念也不知为什么肉里必须要带一点点的血丝,不能煮熟,不能放盐,反正一直以来的传统就是这样的。
而因为到了过年期间,规矩就越发的大了,所以谢小念烧火的时候,脚也是规规矩矩的放着。
按照这里人的说法,灶台的侧面是灶爷的脸,下面是灶爷的身体,不能用脚蹬着了。
因为谢小念家没有猪头,空间里的也不好拿出来,所以除了这块肉之外,就又准备了4个苹果、一盘自制的蔗糖和早上蒸的4个白面馒头。
而因为村里的大路上,有巡逻检查的人,所以就算他们睁只眼闭只眼,各家也是不能在这时候放鞭炮,做出什么大动静的。
因为谢小念家的院墙很高,所以谢小念祭灶的时候,可以在院子里进行,而不用像别家一样,偷偷摸摸的在厨房里祭灶。
下午4点的时候,谢小念就搬了个小桌子,朝北放到了堂屋门外的院子里,然后把所有的贡品摆到了桌子上,中间放上香炉。
因为烧上香之后,就要立即吃饭,所以谢小念摆好东西之后,就去厨房,用熬好的骨头汤下了一锅饺子。
她把饺子盛了四碗,一碗放到了堂屋的桌子上,意思是给老天爷吃的,一碗放到了院子中的小桌子上,和贡品一起给老灶爷吃。
而灶台上的两碗,一碗是谢小念的,一碗是许忠军的,这里的规矩就是这样,不管人在不在家,过年的时候都要给盛一碗饭放着。
谢小念把碗摆好之后,就给堂屋和院子里的香炉里各点上了3根香,又在地上把昨天叠好的黄纸各烧了几捻子,这样祭灶也算是结束了。
虽然谢小念是第一次独立做这些,但是原主从小看到大,也是都知道流程的。
就是谢小念在烧纸的时候,只会说“请灶爷上天之后多给家里说些好话,来年会给更多的贡品和香火。”这样的话,不像一些老人,说的都是一套一套的。
不过这样谢小念就很满意了,反正重点都说了。
本来谢小念是个无神论的人,但是自从穿越过来之后,谢小念也开始对鬼神有了些敬畏之心,宁可信其有了。
祭完灶,谢小念就去灶屋,开始吃起了饺子。
不知是不是因为从早上起来到现在,就只吃了个早饭,而且一直都在忙活,没有歇着的原因,谢小念觉得今天包的饺子,就算没有任何的空间里的东西,也是特别的美味。
等吃饱之后,谢小念见香已经燃尽了,就赶紧把贡品收起来,香炉也全都给藏了起来,就连烧纸的痕迹,也给清理了,坚决不留一点祭灶过的痕迹。
闲下来之后,谢小念也有些想念自己前世的亲人了。
她前世活了20多年,从来都没有帮家里置办过年货,更没有操过这样的心,可现在就只能自己一个人,忙这忙那的。
谢小念知道自己现在怀着孩子,不能太过伤心,这样对孩子发育不好,所以刚有些伤感时,谢小念就赶紧站了起来,开始收拾锅碗瓢盆,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等到下午5点之后,村民们的大门也一个个的打开了,村子里也恢复了以往的热闹景象。
而村民们相互之间,隐晦的用有没有吃好吃的,来打听其他人家没有祭灶。
24扫房子,25磨豆腐,26蒸馒头,因为谢小念就一个人,也需要不了多少东西,而且身子也不方便,所以就准备和大嫂家合伙,一起准备了。
因为年前除了29会有一个俗称“呼啦集”的集会之外,腊月25算是最后一个正式的集会了,所以25这天,每家都要在这个集上,把过年所需的东西,都给置办齐全。
不然等到29时,有的东西,说不定想买都没有卖的了。
不过因为还要磨豆腐,所以许家今天就只许父许母两人去赶集,大哥大嫂一大早就去大队的磨盘那,做豆腐了。
谢小念因为也帮不上什么忙,就留在家里看孩子了。
而在部队的许忠军,一大早也收到了许忠明给寄的信。
许忠军一看是自己大哥写的,没来由的一阵的害怕。
自从他结婚后,大哥可从来没有给他寄过信,现在一看这手里的信封,他就有些不安,害怕是自己媳妇出了什么事。
第一百六十六章 谢父出事
许忠军按下心里的担心,慎重的打开信,开始读了起来。
许忠军看了几句,就知道这是自己大哥代笔,自己娘口述的,前面的部分和之前一样,都是说些家里的琐事,但是比之前多的,就是许母对谢小念一直不断的夸奖。
许忠军看两人相处的这么融洽,也很是开心,毕竟他也是见过不少,因为婆媳不和,男人在中间做受气包,两头为难的人家的。
见信中许母的语气,并不像是有什么事的样子,许忠军也算是稍稍放心了一点。
可他刚安下的心,看到信中说自己小媳妇怀孕时,立马又狂跳了起来,他不敢置信的把这句话看了好多遍,才确信自己媳妇是真的怀孕了。
信中写发现怀孕的时候就已经1个半月左右了,那再过几天不就要两个月了吗,想此许忠军的嘴角不自觉的向上弯了起来。
而一边的战士们,看到许忠军拿到信后的一系列反应,特别是那傻傻的笑容时,都感觉腿有点打哆嗦,没想到许副营长也有笑的这么傻气的时候。
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敢看笑话的,都立马自觉的把眼睛看向了一旁,深怕被许忠军知道他们看到了他的傻样,以后变着法的整他们。
而此时的许忠军,也没空去在意这些战友的眼神了,立马拿着信,去了团长办公室。
“你小子怎么来了,不是让你帮忙组织新年晚会的吗?”见许忠军来,团长笑着说道。
“团长,你看我一个大头兵,也不懂什么艺术,更帮不上那帮文艺兵什么忙。而士兵们的训练也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我这突然从军校回来,也插不上手,所以我就想来请假回家过年,等到开学的时候,再直接去学校。”许忠军严肃的说道。
“这都放假十几天了,你怎么今天想起来请假了?你今年可是没有假期了?”团长疑惑的问道。
“我媳妇怀孕了,我想回家看看,今年的假期没了,但我前几年攒的还有不少假期呢!不然用明年的假期补回来也行!”
“什么,你媳妇怀孕了?你小子挺厉害的啊,虽然结婚晚,但有孩子的速度可是够快的,没想到啊!”团长调侃的说道。
说完还不顾形象的上下打量着许忠军,好像在看许忠军到底哪里厉害一样。
因为聚少离多,团长可是结婚两年后才有的孩子,而部队里结婚一两年都没有孩子的,也不在少数。
特别是一些家属还不能随军的士兵,有的都结婚好几年了,还没个孩子。
不过团长虽然有些嘴欠,但是内心却是很为许忠军高兴的,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兵,而且还有着过命的交情,他可是一直把许忠军当亲弟弟看的。
许忠军也是知道团长的秉性的,所以也没有在意团长的话和露骨的眼神,直接说道:“你看能不能批吧,你批完,我还要去找政委批呢?”
“好好好,我批了,你不用去找那老小子了,我全权做主了,你等会去县里的时候,去供销社一趟,让你嫂子给你弄些麦乳精什么的,我怕有的东西你们那地方没有。”团长媳妇在供销社工作,买东西比较方便。
而且他们这边因为靠着军区,所以供销社里的东西,还是很全的。
“谢谢团长,那我走了!”许忠军敬了个军礼后,头也不回的快步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许忠军虽然已经努力控制住自己上扬的嘴角了,但是所有人都能看出,他现在的心情很好。
几个胆大的士兵,还不怕死的凑上前,询问许忠军有什么喜事了,这么高兴。
虽然最后也没有问出什么,但是看许忠军竟然没有训他们,就知道他们这个副营长,肯定是有大喜事了。
26这天一大早,许家大房和三房的人,都早早的起床蒸馒头、包子、糖包和枣山了。
枣山是他们这边特有的一种摆贡,就是用面做成各种花样,然后在上面插上大枣。
蒸熟后,从初一开始,就要放到堂屋后墙的条桌上,一直到过完元宵才能拿下来。
当然他们蒸的馒头中,白面馒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杂面馒头。
除了他们平时蒸的东西之外,谢小念还给几个孩子用面团做了不少小刺猬、小兔子之类的点心,喜的几个孩子小心翼翼的捧着,都不舍得吃。
一家人正其乐融融的蒸着馒头,吃着包子的时候,突然听见了许奶奶的叫门声:“淑琴娘,小念在你这吗?”
“在呢,婶子快进来。”许母一边说着,一边往外走去。
“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