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之现世安稳-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小孩子的忘性大;加上萧清韫基本都在家复习。有妈妈陪着;没两天小家伙又变得生龙活虎起来。
  再过一周就要开始放暑假了;萧清韫忙着复习考试;李大妹则忙着收拾东西。
  其实萧清韫和孩子要带回去的衣服并不多,毕竟是夏季,而且只回去待一两个月;有两三套衣服换洗就行。
  大头都在李大妹的衣服物品上。等收假回来,慢慢也有一岁了,萧清韫上课时有王梅带着完全没问题。所以李大妹这次回去后就不会再来了;她的所有私人物品基本都会带走。
  这一年;萧清韫给李大妹添置了不少衣服,等李大妹收拾出来;竟有整整两大箱子。
  李大妹有些发愁;她这就两个大箱子;萧清韫和慢慢的东西再少;但有孩子的奶粉、奶瓶什么的,收拾起来至少也有一个箱子。虽然路上有杨幼功和韩思云一起;但两人在蓉市就会下车。这样说起来;等到了嘉南市转乘客车时;实际上还是只有她和萧清韫两人搬行李;再加上慢慢也需要人照顾;根本就拿不了多少东西。
  萧清韫想了想,就建议先把大头的行李邮寄回去,每人留下一套衣服换洗,这样最多只带一个箱子就够了。
  李大妹想了想就同意了,虽然这样花钱一些,但最终要的是照顾好宝贝孙子。而且这一年多她也看出来了,媳妇是个能干的,写写什么小说每个月就能赚好几百,再加上老三的工资,他们根本不缺这点钱。既然这样,就没必要给自己找罪受。
  不得不说,跟着萧清韫在燕京生活一年多,又跟着谢家夫妻这样注重生活品质的人来往,潜移默化的李大妹在钱的方面看开了很多,也越来越懂得生活了。
  7月10日,萧清韫带着慢慢,跟李大妹、韩思云、杨幼功一起坐上了燕京到蜀南的火车。
  有慢慢在,他们坐的当然是卧铺,还是刚好四个人一个车厢的软卧。车票嘛,当然是萧清韫拜托萧斌找人买的。现在萧清韫心里对萧斌感情亲近和自然了很多,麻烦萧斌帮忙什么的,也没啥不好意思了。
  萧斌自然也感觉出来了,心中很是高兴和欣慰。然后胆子一大,就开玩笑似的提出让萧清韫带着他宝贝外孙去江淮玩耍的事情,说是慢慢都快一岁了,他这个外公都还没见过。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小心翼翼和委屈。
  萧清韫好笑,又有些酸涩。就回信说道,暑假就算了,等寒假的时候,她就和穆卫军一起,带着慢慢去看他,跟他一起过年。
  想到这里,萧清韫不由露出一个微笑,萧斌看到信后应该会高兴吧。
  火车行使了三天两夜之后,到达了蓉市,韩思云和杨幼功下了车。又过了十来个小时,终于到达了嘉南市。
  由于行李很少,萧清韫三人很轻松和顺利地坐上了到县城的汽车。
  很幸运的是,慢慢并不晕车,不然可有的磨。而萧清韫,则因为车窗全部打开,倒也没太难受。
  到达县城已经下午5点了,不过南方夏季一般晚上7点半以后才会黑,所以这时候倒也不晚。
  来接人的是穆卫国和穆卫民两兄弟。几人一见面,自然都很高兴。特别是两兄弟一见到慢慢,脸上的笑就没停过,三十几岁的人了,还为了抱慢慢抢了起来。
  李大妹好笑道:“以前也没见你们这么喜欢孩子。”
  “那不一样。”穆卫民在慢慢肉嘟嘟的小脸上亲一口,说道:“那几个臭小子怎么有我们慢慢可爱,瞧这小包子脸,白白胖胖的,真让人恨不得咬上一口。”说着就作势去咬。
  李大妹一巴掌拍在穆卫民肩膀上,没好气道:“你还真咬啊,没个正经。”
  穆卫民大叫,“哎哟,我的亲妈啊,我开玩笑呢,你使这么大劲干什么?果然是孙子是个宝,儿子就是草了。”
  萧清韫忍笑,李大妹也无语,还真是没个正经样。
  穆卫国却是趁着穆卫民挤眉弄眼装怪之际,一把抱过他怀里的慢慢,转身就走,然后说道:“我们慢慢是个好孩子,别跟你二爸学坏了。”
  穆卫民反应过来后,哇哇大叫,“大哥你什么意思?别以为你上了大学我就怕你啊,你要是敢在慢慢面前说我坏话,我跟你没完。”说完,就追着穆卫国去了。
  李大妹摇摇头,笑道:“这两兄弟,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萧清韫笑道:“这说明大哥和二哥日子过得舒心,这是好事。”穆卫国考上大学,穆卫民能挣钱。兄弟两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心境自然越来越好了。
  回到穆家时,天还没完全黑下来。从进了村子,一路上遇见很多干活回家的人。大家都很热情,不是夸慢慢长得好,就是调侃李大妹现在可是从首都回来的人了。
  李大妹也不怯场,大方地跟大家开玩笑,“是啊是啊,我现在可是见过世面的人。”
  “飞机大不大?肯定大啊。多大?比我家房子还大呢。”
  “去过□□和长城没有?肯定去过呀。什么样?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改天我好好跟你们说说。”
  “。。。。。。”
  一路聊下来,等回到家时,已经8点了,天都黑了。
  家里人都在,一家团圆,自然欢喜。
  穆达山一见到慢慢,就乐开了花,忙抱到怀里,笑呵呵道:“爷爷的乖孙,终于回来咯。”
  这时穆卫民看看李大妹,大声调侃道:“爸,本来你可以早点见到你乖孙的,但咱妈现在可厉害了,一路走来都被人热情的拉着聊天,十分钟的路硬生生走了半小时。”
  众人大笑,李大妹却是白了穆卫民一眼,说道:“怎么,你妈我受欢迎不行啊?”
  “行行行。”穆卫民赶紧认错,凑到李大妹面前,笑嘻嘻道:“我最远也就去过嘉南市,要不妈一会儿也给我说说首都长啥样,让儿子长长见识呗。”
  李大妹哼了一声,“我才不说给你听呢,有本事你问你慢慢去。”
  穆卫民一噎,然后看向话都不会说的小奶娃。
  小奶娃听到奶奶叫到他名字,看向奶娘,欢快地“啊啊”叫上两声,奶奶在叫慢慢吗?
  “哈哈哈。。。。。。”
  屋子里发出一阵阵笑声,小家伙可爱的反应让大家喜爱极了。
  这一晚,由于萧清韫三人刚赶路回来,大家知道他们很疲惫,也没有多聊。晚饭后都早早休息了。至于分开一年多各自的情况,有的是时间好好说道。
  第二天的午饭很丰盛,掌勺的是李大妹,她也有炫耀一下的意思。
  等上了桌,尝了味道,众人纷纷表示赞叹。
  穆卫民吃了一块红烧肉,不禁竖着大拇指道:“妈,这味道真是绝了。果然去了首都就是不一样,连厨艺都进步神速啊。”
  虽然知道儿子又在逗她,但李大妹心里还是很得意,也不谦虚,“这算啥,要是佐料全了,味道更好。”这倒是实话,穆家的调料相对来说已经算全了,像油盐酱醋糖这些常见的都有,但不太常用的五香粉什么的就没有了。
  穆卫民眼睛一亮,于是立即说道:“还缺什么你告诉我,保证给你弄回来。”他经常在外面跑,公社和县里的饭店也吃了不少,现在感觉味道也就那样。现在不愁饿肚子了,就更讲究口感。他妈今天这几道菜都跟饭店的差不多了,要是调料齐全了更好吃,那必须支持啊。
  穆达山斥道:“哪那么讲究?以前一碗稀饭就打发了,现在这么好吃的东西还不满足?”
  穆卫民这两年弄了不少钱,也跟他透过底,现在存款都有七八千了。
  穆达山心中欣慰的同时也有些担忧。虽然现在政策松了不少,也有人在卖菜卖鱼,不过穆达山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这风向说变就变,谁知道下一刻会是什么样?
  三个儿子里,现在就老二没有上过大学。以后老大和老三家都成了城里人,吃皇粮,就他一家在农村。兄弟间差距越来越大,老二自己心里肯定也不好受。所以,穆达山就想让穆卫民把钱存着,等以后看能不能托老大或者老三的关系,把老二家的户口也弄到城里去,再买上一套房,这样老二家也能在城里生活。
  不过穆卫民却是个有了钱就享受的,现在家里买了不少东西。每次说他,他都笑嘻嘻地说:“爸,有钱了还不让自己过舒坦一些,我还挣钱干嘛?而且你就放心吧,你儿子我挣回来的可比花出去的多多了。”
  穆达山真是气也不是,不气也不是。还好赵小雨是个手紧的,不然估计也存不了这么多钱。
  不过穆达山还没放心多久,穆卫民又出幺蛾子了。不知道从哪儿生出的念头,想要包下他们房子左边的小山头养鸡,还一副下定决心的样子,穆达山劝也没用,骂了也没用。最后,父子两各退一步,决定等穆卫军和萧清韫回来后开个家庭会,问过他们意见再说。
  自从高考事件过后,在穆家人心里,穆卫军和萧清韫两个都是眼光独到的人,听他们的肯定不会错。这一点,即使是对两人心里有疙瘩的杨美丽也不得不承认。
  不过,不管要不要包山头养鸡,穆达山都决定把穆卫民这大手大脚花钱的性子扳过来,务必让他回到以前有的吃有的穿就满足的状态。所以现在穆卫民一说到买,穆达山就习惯性的说他两句。
  不想穆达山话音刚落,李大妹就笑容满面地说道:“行,只要你买回来,妈就做给你吃。”
  穆达山:“。。。。。。”
  穆卫民惊奇地看看他妈,又看看他爸,然后埋头吭哧吭哧笑了。
  我的亲妈哟,真是拆的一手好台。
  除了不知内情的萧清韫和李大妹,其他人也都一副憋笑的样子。
  李大妹不禁问道:“怎么了?”
  穆卫民向穆达山看了一眼,笑得特别灿烂地对李大妹说道:“没事,我们就觉得妈真好。”恩,估计爸想让大家“忆苦思甜”的打算,是没法进行下去了。
  不过,穆卫民的内心还是很欣慰的,李大妹真的变了不少。更懂得生活了,笑容也更多了,这说明她这一年多过得很舒心。
  现在并不是农忙时期,加上天气炎热,午饭后大家一般都在家休息,直到下午等太阳不那么晒了才会出门干活。
  饭后没多久,慢慢就撑不住睡了,萧清韫也陪着他睡午觉。
  睡前,萧清韫用蒲扇将床帐内的蚊虫和黑蠓子驱赶了好几遍,确保没有漏网之鱼。昨晚没注意,只清除了一遍,结果一晚醒来,慢慢小朋友身上就多了好几个小包。
  伤处很痒,慢慢时常会用小手去抓,人也变得娇气了很多,一阻止就哭给你看。萧清韫怕感染,哪能随他的意,只能隔上一会儿就就用温盐水给他清洗,减缓瘙痒。还不得不给小家伙穿上长袖长裤,裹得严严实实的的。照看也更加小心,不让那些可无的“吸血鬼”靠近。
  看着慢慢额头正中一个红疙瘩,就像一颗大红痣。萧清韫好笑又心疼,轻轻点了一下小家伙儿秀气的小鼻子,自言自语道:“可得把你照顾好了,不然你爸爸回来不得心疼死。”
  穆慢慢小朋友当然没听到自家妈妈酸溜溜的语气,正睡得香甜。不过天气热,额上渐渐浸出细细密密的汗珠。
  萧清韫见了,用一旁的布巾小心擦了擦,然后拿起扇子轻轻摇着。
  屋外知了声不断,但并不影响屋内的温馨静谧。


第77章 
  慢慢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的堂哥堂姐里面;最大的穆芳和穆青文都已经是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最小的穆青书也已经三岁半。几个孩子对慢慢这个圆滚滚又不爱哭闹的小堂弟都很喜欢;时常带着他一起玩耍。
  再加上家里长辈的稀罕劲;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萧清韫基本摸不到慢慢的小身子。因此;萧清韫的小日子过得十分清闲;除了帮着干点家务活儿,也就是写写小说,或者跟人闲聊。
  聊得多了;萧清韫渐渐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好像现在大家很多事都喜欢问她的意见。这样她压力很大啊。
  她和慢慢、李大妹回来没两天,穆红英、穆红梅两家抽空回来时;穆红英就因为张桃的事情问过她。
  大姑子穆红英只一儿一女;自然都是当做心肝宝贝来疼的。儿子张涛现在已经当了兵,有穆卫军在;只要他自身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后就算没有大出息;但养家糊口是不成问题的。
  而张桃;今年已经十五岁,刚初中毕业。但成绩实在是惨不忍睹;加上她自己也很不喜欢读书;所以张桃是不会上高中了;考大学什么的就更别想了。
  如果是其他人家;女孩子能读完初中;已经是很好了。更多的也就是上两年学,识几个字,等到了十七八岁,就开始看人家准备出嫁了。
  不过现在穆红英把娘家的兄弟姐妹们一看,都是有本事有出路的,眼光自然也就高了起来。不想女儿也跟自己一样,等两年就嫁个农村人,辛辛苦苦一辈子。她更想女儿以后嫁个城里人,不用累死累活在土里刨食。
  穆红英也明白,想要嫁得好,要么娘家得力,要么自身优秀。就跟她妹妹穆红梅一样,虽然以前穆家条件一般,但凭着自身的优秀,嫁到了公社,还当了工人。
  但穆红英心理清楚,自己的女儿那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长相不出众,干活也一般,吃得还比别人多。这样城里好一点的人家,根本就看不上。或许也有冲着现在的穆家来的,但穆红英心里总觉得别扭,还是觉得让张桃自身变得优秀些更靠谱。
  而萧清韫在穆红英心里,那就是最最了不起的人。所以穆红英一见到萧清韫,就问她像张桃这样的情况有没有什么的出路。实际心里也存了点小心思,看能不能通过萧清韫娘家给张桃安排进个工厂什么的。
  萧清韫虽然不常见张桃,但对着这个侄女印象还是很好的。是个很懂礼貌也很乐天派的孩子,能帮着自然不会推辞。
  想到午饭时张桃见到满桌子菜眼睛都发光的样子,以及吃的一脸享受和满足的表情,萧清韫突然灵机一动,问道:“大姐,桃子做饭怎么样?”
  穆红英心中一喜,难道是想安排桃子进食堂做饭?要真是这样的话可就太好了,现在的厨子可是香饽饽,于是很是欣喜地答道:“你要说别的我还不敢说,但要说到做饭,桃子可是一把好手,家里的饭都是她抢着做的。”
  能不抢着做么?穆红英这人很是节省,自从分了家自己当家后,做饭都是有量的。而张桃可是个喜欢吃的,也能吃,吃了两天她妈做的饭就受不了了。不但炒菜舍不得放油盐,连饭都不够吃。于是,张桃很是善解人意的抢过做饭的任务。美其名曰是帮她妈分担家务,实际上,咳,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多做些,不让自己饿肚子。
  萧清韫就笑道:“要不这样吧,大姐,让桃子先跟着妈学做饭。芳儿也跟着一起,等过两年她们再大一些,就给她们在公社或者县城开个小饭馆。”
  穆芳的成绩也不太好,考高中有点问题,而且她听杨美丽的意思,等再过一年穆芳初中毕业了,也不让读了。
  在杨美丽心里,女儿跟本不算什么,最终要的是儿子穆青书。而穆卫国虽然对女儿还不错,但心里也觉得要是考不上高中,初中毕业也就够了。因此也没反对杨美丽的话。
  大房三个孩子,穆青书不用说,是穆卫国夫妻的心头宝。穆香虽然是女孩,但由于人长得乖巧可爱,嘴巴又甜,所以也很得穆卫国喜欢。而最勤快懂事的穆芳,由于长相平凡,人也不爱说话,倒是被老大两口子经常忽视。
  萧清韫看了两天,心里就有些心疼这个总是默默干活和照顾弟弟妹妹的孩子。但她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人家穆卫国和杨美丽又没虐待女儿,穿的用的该有的也都有,只是给的关爱不及穆香和穆青书多而已。
  现在穆红英这样一提张桃,萧清韫倒是觉得让这两姐妹一起跟李大妹学学手艺,以后开个小饭馆,完全能够让她们独立生活。
  不过萧清韫这话一出,穆红英都来不及失望了,就不由叫道:“开饭店?!”
  其他人也是一脸吃惊,赵小雨赶紧问道:“这能行吗?不会出事吗?”最近穆卫民也在琢磨养鸡的事,还说他们以后说不定也能在城里开个铺子,专门卖自家养的和收上来的农产品,让她当个老板娘。赵小雨虽然嘴上笑穆卫民异想天开,但心里其实也很想的。这要是能开饭馆,是不是他们也能养鸡开铺子了?
  赵小雨看看穆卫民,果然见他眼睛放光,一脸希冀地看着萧清韫。
  不过这次萧清韫还没说话。李大妹倒是先开口了,“哎哟,燕京大学门口早就有人在推着小车卖吃的了。清韫说国家开始改革开放了,以后做生意就不是投机倒把了。清韫之前还说我手艺开饭馆肯定红火能,芳儿和桃子跟我学,以后肯定能开馆子。”说道最后,脸上不由露出一丝自得。
  穆卫民有些兴奋,他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赶紧拍拍他妈的马屁,“妈,您老真不愧是去过首都的人,都知道‘改革开放’了,你儿子我都只偶尔听城里的人提起过,还不知道啥意思呢。”
  “那是,你妈我还知道家庭联产承包呢,那可是清韫爸爸首先弄出来的,可厉害了。就是不知道我们这儿什么时候也能弄。”李大妹很是得意。
  穆卫民眼睛更亮了,正是因为萧家表叔弄了那个包产到户,他们蜀南省上面也想先划块地方试验一下。而达贵叔因为萧清韫的关系,就想申请让穆家坪先来。这事还在考虑,正准备等萧清韫回来了好好问一下,要是能行,穆家坪下半年就开始实行,那他就能包山头养鸡了。
  穆卫民就想问萧清韫关于家庭联产承包的事,还没开口,就被穆达山一眼将话瞪了回去。穆卫民有些讪讪,好吧,这事先不能说,还是等大队管事的人找萧清韫商量了再说吧。
  见穆卫民不说话了,穆达山才看向萧清韫问道:“这事真能行?现在开的那些饭馆不都是公家的吗?”
  见大家都看着她,萧清韫就说道:“可以的。就像妈说的那样,以后做生意的只会越来越多。”见有人还是一副半信半疑的表情,萧清韫就笑道:“而且又不是现在就要开。等芳儿和桃子过两年大一些了,再看看形势。”过两年就到八十年代了,那时候肯定有自己开铺子做生意的人了。
  大家想想也对,又不是立即就要开。穆达山思考了一下就说道:“我看行,以后桃子多到家里来跟你外婆学学,芳儿等毕业了再说。这样的话,就算以后开不了饭馆,饭做好了也有个好名声。”
  这话大家都很认同。没想杨美丽却突然说道:“这要是开个饭馆,恐怕要不少钱吧。我们家卫国还要一年半才毕业,每个月只有23块钱的补贴,只够他自己用。我虽然转正了,但工资每个月也只有30来块钱,除开每个月的花销,也剩不了多少钱。合伙是没钱了,要不让芳儿以后给桃子打打下手,能有口饭吃就行了。”
  赵小雨翻个白眼,还好意思说转正的事。现在杨美丽的户口落到了公社,城里人供应的粮油关系她都有,但还老是回来拿粮食。明明在公社就有房子住,却不让已经在公社上初中的青文到她那儿住,生怕吃了她一口饭似的。
  自己两个亲生女儿,穆香被仍在家里上小学。穆芳倒是跟着在公社上初中,但杨美丽这个当妈的却经常让穆芳请假在家照顾穆青书,这心真是偏的没边了。什么没钱?不过是不想给女儿花太多钱罢了。
  不过,自从穆卫国上了大学,杨美丽在穆卫国面前底气就不足了。现在穆卫国说的话她基本不敢反驳,也没怎么惹事,所以赵小雨也懒得说了,自然有人管。
  果然,杨美丽的话音刚落,穆卫国就皱着眉说道:“租个铺子开馆子能要多少钱?几百块就顶天了。”然后看向穆红英和张解放说道:“大姐、姐夫,别听她的,要是两年后形势好,你们准备给桃子开点,就算上我们家芳儿一个,这样我们一家估计也就出一两百。”
  现在开小饭馆也不讲究装修什么的,租间铺子,打上几套桌椅,再把厨房里的东西添上,还真花不了多少钱。
  穆红英看看张解放,张解放说道:“我看行,多的我们没有,但一两百还是能拿出来的。”
  其他人也都觉得不错,这样两家人负担都不大。然后纷纷叮嘱张桃和穆芳,让她们好好学。杨美丽脸色不太好看,不过也没人理她就是了。
  这事过后还没一天时间,穆达贵来家里串门,然后就问到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问题。萧清韫有些惊讶,没想到因为萧斌和她,还能对穆家坪产生这样的影响,不过还是把自己知道的都细细跟穆达贵说了。
  当时穆达山和穆卫民也在场,她见穆卫民越来越兴奋的神情,还有点纳闷。等穆卫民说了他的打算,萧清韫不得不感慨,穆卫民果然是有胆有识,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两件事过后,萧清韫就有感觉,大家是不是太高估她了?好像她很厉害似的,很多事都来跟她商量,也都很重视她的意见,弄得她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然后她到穆小佳家中串门的时候,穆小佳跟马婶子问她的话,更是让她哭笑不得。
  乔怀念和穆小佳因为就在蓉市上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