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如夏花_张小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时把她前天晚上在巷子里拍到的那辆车的的照片设置成了手机屏保。
  车上男人的背影太碍眼,等她有空就把他从车上扣掉,p上她自己的照片。
  中午吃好饭,夏时和郑鸣开着一辆印着淮城卫视logo的白色采访车出发,前往燕鸽村。
  从电视台到燕鸽村的车程是一个小时,下午两点钟到地方,刚好菜农们开始劳作。
  郑鸣先拍了些乡村风情,车子开往村长家的时候,他们在一大片空地上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土坑,直径大概五米。
  坑上蝇虫成群,一团一团,低低飞着。
  里面全是番茄,底层的已经腐烂发黑了,发出一阵腐败的气味,再上面的黑了一半,能看见发霉的绿色。
  最上面是完好的,甚至还很新鲜,又大又红,菜市场都买不到这么好的。
  两只正在啄食的麻雀听见人声,扑棱一下飞走了。
  郑鸣用摄像机拍了拍,叹了口气:“太可惜了。”
  夏时蹲在坑边:“我家附近的菜市场卖三块钱一斤,这一个坑少说也得上千公斤吧。”
  一个菜农推着一辆平车过来,车上装着两筐熟透的番茄。
  菜农腿脚不太好,有点瘸。他停下车,吃力地把筐从车上搬下来,眼看着就要把番茄倒进坑里。
  夏时赶紧跑过去:“大叔,别别别。”
  菜农停下来,愁眉苦脸的:“卖不掉,不扔就烂在家里了。”
  夏时:“那卖给我吧。”
  菜农是个非常老实的人:“这两筐一共一百斤,给五十块钱就行,反正本来就是要扔掉的。”
  夏时一边陶钱包一边说道:“那哪行,按市场价吧。”说完抽了三张一百块钱的塞进菜农手里。
  郑鸣收起摄像机,帮忙一块把番茄抬进采访车里。
  菜农看着手里的钱,连连道谢:“你们是电视台的记者?”
  夏时点了下头:“大叔,您带我们去村长家吧。”
  夏时沟通技能满分,很快了解到,今年番茄滞销是因为产量过剩。
  去年种番茄的人少,价格一度飙到六七块一斤,今年大家一股脑把黄瓜地豆角地全改种了番茄。
  淮城的需求量就那么多,再多的卖不出去。成熟的番茄摘下来没地方放,只好扔掉。
  销往外地也不现实,运输成本太高,加上天热损耗,赚不到什么钱。
  菜农叹了口气:“要是能把地里的番茄卖掉一半,闺女下学期的学费就能凑齐了。”
  “今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靠卖菜吃饭,结果菜卖不出去。我家都还算好一点的。村东头的大庆家,他儿子有肾病,才十三岁,别说做什么透析了,现在连药都快吃不上了。”
  跟村长汇合后,一行人一边聊天一边往番茄园走去。
  夏时站在田埂上,卷起裤腿,准备跟菜农一块下地。
  年过半百的村长阻拦道:“别弄脏你们的鞋了。还有蚊子,都是花蚊子,咬人厉害着呢。”
  夏时笑了笑:“没事。”
  她转头跟郑鸣对视了一眼,郑鸣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
  夏时接过村长递来的草帽戴在头上,跟着菜农边走边聊,了解到了不少番茄种植的小技巧,番茄的各种吃法,还学会了自制番茄罐头。
  郑鸣调整好摄像机镜头,夏时从包里拿出话筒准备做一则现场报道。
  她正要把头上的草帽摘掉,再去小河边洗掉脚上和腿上的泥,郑鸣摆了下手:“别摘,就这样拍。”
  夏时喝了口水,润润喉,站在镜头前。
  “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距离淮城市中心六十公里的燕鸽村,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这一大片番茄园。”
  镜头视角转换到无边无际的番茄园,夏时接着说道:“加上与燕鸽村相邻的上井村、下井村,这片番茄园的种植面积超过五千亩,远高于淮城市场需求。”
  “番茄大量滞销,果农无奈之下只能将其销毁。”后期制作会在这个时候插播他们之前拍的番茄坑。
  夏时蹲下,摘下一个熟透的番茄,从中间掰开。
  红灿灿的饱满果肉带着晶莹的黄绿色番茄籽,这是大自然的宝贵馈赠。
  郑鸣给了这个镜头特写。
  夏时采访了一个农妇,农妇介绍了几种番茄的吃法,除了西红柿炒蛋等大众食谱,还包括一些鲜为人知的。
  夏时:“番茄富含各种维生素、番茄红素以及镁、铁、磷等矿物质成分。小孩吃番茄调整肠胃,年轻人吃番茄美容养颜,老年人吃番茄保护血管。”
  夏时站在摄像机前,此时的她不是记者,是个舌灿莲花的推销员。
  夏时打开自己的手机,调出微博上水果涨价的热搜,在镜头前停留了一下。
  “水果太贵吃不起,没关系,番茄好吃又不贵。”
  说完摘下来一个番茄,随便擦了擦,咬了一口,对着镜头吃得喷香,汁液溅得满手也浑然不在意。
  郑鸣透过镜头看着夏时,这姑娘厉害,挺会抓热点做营销。
  拍摄结束,郑鸣一边整理摄影机一边笑道:“你们年轻人不是都流行什么仙女人设吗,你都一点包袱都没有吗。节目一播出,全淮城的老百姓可都看见了。”
  夏时拿出纸巾把唇边和手上的番茄汁擦掉:“什么叫我们年轻人,郑哥您也才二十九。”说完递了个刚摘下的番茄。
  郑鸣接过来,擦擦吃了。
  村长接了个电话,转头对几个菜农喊道:“消防同志已经帮咱们把马蜂窝捣掉了。”
  夏时一听见消防两个字就想到了她的梦中情车。
  “村长大叔,有消防员过来是吗?”
  村长点了下头:“村后面的大树上长了个马蜂窝,比缸口还大,经常有人被咬,就请了消防同志过来。”
  采访任务已经结束了,郑鸣收拾了一下工具,准备去采访车里把内容发给制作组的同事。
  夏时跟着村长一快玩去了。
  马蜂窝果然已经被收拾掉了,消防员正在脱防护服。
  夏时一眼就看见韩峥了,他坐在一个小土坡上,背靠着一棵大树,穿着军绿色的背心,正仰头喝水,喉结上下滚动,一口气喝掉大半瓶。
  夏时挥了挥手,脸上热情洋溢:“韩队,又见面了,缘分啊。”
  她对他目的从来都不单纯,缘不缘分的,她根本不在乎。
  她在乎的是她的梦中情车。
  韩峥看了她一眼,点了下头,算是打招呼,并没有要跟她深入交谈的意思。他把矿泉水瓶放在地上,随手摘了根狗尾巴草在唇边叼着。
  夏时走过去,脸上带着职业式假笑:“您辛苦了。”
  韩峥轻嗤一声:“剿灭一个马蜂窝罢了,不辛苦。”夏时在心里呵呵了一下,瞧瞧这人,一副小意思不足挂齿的样子,用的却是剿灭二字。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刚指挥了一场千军万马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重大战役。
  夏时爬上小土坡,坐在韩峥身侧。
  他上身只穿了件军绿色背心,胳膊上隆起的肌肉像石块一样,看着就很坚硬,充满力量感。
  要不是不熟,她真想捏捏他到底有多硬。
  韩峥看了看身侧的女人,往旁边挪了挪,她靠得有点近,还不停地跟他套近乎,他心里有了不详的预感,于是又往边上挪了挪。
  夏时看韩峥努力远离自己,以为他是为了避嫌,毕竟人是有女朋友的人。她也就没再往他身前凑。
  两人隔着九十度的角对话。
  夏时:“韩队,跟您商量个事,把您那辆爱车的组装零部件告诉我呗。我保证外观颜色不跟您重合,我弄个明黄色的。”
  韩峥想了想:“不行。”明黄色骚起来不输他的大红。
  夏时:“宝蓝色?”
  韩峥看了她一眼:“不是颜色的问题,我就是不想跟别人同款才自己组装的。”
  韩峥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泥土,对手下的人说道:“大家抓紧,三十分钟后出发,市区还有两个马蜂窝需要围剿。”
  算是结束了跟夏时的对话。
  夏时不气馁,一边拿出手机解开锁屏一边说道:“韩队,您电话号码多少?”她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先跟他混熟,熟了之后他就不好意思拒绝了。
  韩峥一垂眸就看见了夏时的手机壁纸。
  深而窄的巷子里,一个绝世帅美男长腿跨坐在摩托车座上,腰背挺直。这个背影不是他是谁。
  把他的照片设成壁纸,韩峥愈发肯定了心里那股不详的预感,这个女人果然是看上他了。
  作者有话要说:夏时:呵呵,您开心就好。


第5章 
  “夏记者。”
  夏时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转头看见一个年轻的消防员。
  她努力回想了一下,并没有在昨天的救鸡儿现场见过这名消防员。
  夏时笑了笑:“小帅哥,你认识我?”
  程昆杰抓了下头:“夏记者,您叫我帅哥就可以,小字就不用了,我马上就二十二岁了。”
  他个不算高,人又瘦,眼睛很大,炯炯有神的,看着像二十不到。
  程昆杰:“我在昨天的新闻上看见您了。”说完拿了瓶矿泉水给夏时。
  夏时接过来:“我叫夏时,你呢?”
  程昆杰:“程昆杰。”
  夏时转头没看见韩峥,于是坐在树荫下跟小战士聊起了天。
  从矿泉水两块钱一瓶聊到电视台门口小卖部的老板娘跟她小叔子搞在一起了真是荒唐。从捣马蜂窝聊到上半年发生的大大小小上百次火灾令人揪心。从峥哥有八块腹肌聊到峥哥他弟在英华中学读高二明年就得参加高考可怜极了。
  其余几个忙好的消防员也加入了聊天大军。
  韩峥靠在消防车边,远远就听见一片其乐融融,不知道是听到了什么好玩的笑话,那女人笑得花枝乱颤。
  不知道哪来这么多话要说,聒噪得很。
  这一看就是在拉拢他的人。
  她打的什么歪主意他还能不知道,现在的女人,一点都不知道矜持。
  郑鸣开着采访车过来接夏时一块回电视台。
  车门一打开,放在座位上的筐翻倒了,里面的番茄滚得到处都是。
  消防员们帮着夏时一起把番茄捡回筐里。
  韩峥捡起滚到他脚边的一个,擦了擦咬了一口,懒懒地靠在树边,边吃边问道:“你买这么多番茄干什么?”
  夏时转头:“吃啊,你有意见?”
  她的语气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她觉得这个人不厚道。其他人都在干活或者帮别人忙,只有他在这优哉游哉得跟度假似的。
  韩峥把最后一口番茄送进嘴里,舔了下指尖的番茄汁:“你是猪啊,吃这么多。”
  夏时走过来,仰头看着眼前的男人:“这边番茄滞销,我是作为一个记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不像某些人,一点实事都不干,光知道吃。”
  “吃吃吃。”
  “咱也不是道德绑架说非得让您干点什么,起码您这个态度就不太对。您自己不帮忙就算了,还对帮了忙的人冷嘲热讽。”
  “您睁大眼睛好好看看,我哪点长得像猪了,您见过这个漂亮的猪吗。您知道我们这些美女有多反感别人说我们胖吗。”
  韩峥好不容易插上一句话:“我没说你胖。”
  他抓了下耳朵,心说这个女人是属机关枪的吗,她怎么这么能说,她都不嫌累吗。
  他垂眸看见女人微红的脸,忽然明白了什么。
  以前念高中的时候,他有个好哥们,这哥们喜欢初中部的一个女孩,没事就揪人辫子朝人扔篮球,各种没事找事不讲道理,其实心里喜欢得紧。
  套路,都是套路。
  这个女人是想套路他。
  夏时没注意到韩峥看着她的眼神已经变了。
  她叉着腰继续说道:“这些菜农,辛辛苦苦忙活半年,结果菜卖不出去,孩子交不上学费,家里老人看不上病,连记者同志都愁得差点变成了猪。同志,我的好同志,您有点同情心行吗。”
  程昆杰走过来:“不是的夏记者,你误会我们峥哥了,其实…。。”
  韩峥低头看了一眼时间:“好了,收队。”说完转过身去,抓住消防车箱扶手,飞身跳了上去。
  消防员们跟着上了车。
  今天的车特别挤,车厢里有整整十筐番茄。
  韩峥:“这边路不平,一人看两个筐,别给老子弄翻了。”
  完成任务回到消防队,韩峥叫人把一筐筐番茄搬进厨房。
  食堂烧菜的李阿姨看了看:“哪儿来的,人民群众送的?”
  “这也敢收,回头不怕被领导骂?”
  韩峥:“不是,买的。”
  李阿姨:“买这么多番茄干啥?”
  韩峥:“喂猪。”
  李阿姨:“。…。。”
  程昆杰解释道:“今天去燕鸽村捣马蜂窝,发现那边蔬菜滞销,很多菜农收入不好,日子不好过。”
  李阿姨:“多少钱?回头我报在买菜的账上。”
  韩峥摆了下手:“不用,我请大家吃的。”
  李阿姨对着眼前四百多斤番茄陷入沉思:“今天晚上加一道糖拌番茄,明天早上番茄炒蛋,中午番茄炒西葫芦番茄炒牛肉加番茄蛋汤,晚上做番茄鱼罗宋汤,连续半个月都不一定能吃完啊,要不餐后水果也改成番茄吧…。。”
  程昆杰:“李姨,您别说了。”他一个本来很爱吃番茄的人都快听吐了。
  吃好饭从食堂出来,门口宣传栏边的液晶屏幕上正在播放《聚焦淮城》。
  一帮小崽子在看,边看边讨论。
  “是夏记者,昨天cos失足少女,今天cos村姑,这也忒接地气了。”
  “夏记者人可好了,说下次休假请我去电视台参观。”
  “是啊,我们加了微信了,刚才她还问我回队了吗。”
  ……
  韩峥站在人群外面,往液晶屏幕上看了一眼。
  女人戴着一个草帽,草帽开了线,帽檐的地方裂开一条缝。她手上拿着话筒,指甲里带着泥,裤脚卷起,光脚站在泥地里面。
  不像村姑,村姑的皮肤没有这么白,眼神也不会这么媚。
  这媚态大约是从昨天的扫黄打非剧组带出来的。
  女人一只手握着话筒,一只手托着一个熟透的番茄,对着镜头微笑:“水果太贵吃不起,没关系,番茄好吃又不贵。”
  经历过下午那一顿叭叭叭,韩峥一听见夏时的声音就觉得耳朵痒,像是她本人就站在他面前凑在他耳朵边上讲话,太魔性了。
  韩峥眯着眼睛看着屏幕,看得出来她在努力帮助菜农卖番茄。
  就是这广告打得太几把硬了。
  赵鸿福眼睛最尖:“等等,刚才夏记者划开手机屏幕的时候,那个壁纸不是峥哥吗。”
  程昆杰:“一闪而过的镜头你都能看清,看错了吧?”
  赵鸿福笑了笑:“那么骚的车,除了峥哥还能有谁。”
  程昆杰恍然大悟:“我说呢,今天在燕鸽村,峥哥和夏记者坐在一块喝水,我当时就觉得哪里不对劲,愣是没往那方面想,我真是太纯情了。”
  李春生:“我也看见了,俩人一块喝的一瓶水。”
  韩峥走过去拍了那人后脑勺一下,厉声道:“一个个的,精力过剩是吧。二十分钟后准备夜训,高空楼层救援训练。”
  人群一片鬼哭狼嚎:“不要啊峥哥!”
  韩峥:“每人再加一百个俯卧撑。”
  淮城电视台,节目刚结束没多久热线电话就被打爆了。
  很多观众,尤其是老一辈的观众,看不得食物被扔进土坑白白浪费,纷纷表示要购买,还问能邮寄吗。
  夏时联系了燕鸽村的村长。村长儿子赶紧开了个淘宝店,方便市民采购。
  可就算这样,滞销问题依旧不能彻底解决。
  郑鸣安慰夏时:“你已经很努力了,卖不完也没办法的。”
  夏时是个心态超好美少女:“没事,我又不是超人,不可能拯救世界。”
  她当记者的和做兼职记者的这几年,见过这个社会太多的黑暗面。没有一颗强大乐观的心脏,她早就得抑郁症了。
  夏时把从菜农那买来的番茄分装好,分给栏目组的每一位同事们。
  她拎着一大袋番茄,敲了敲崔明远办公室的门进去。
  陈云朵对夏时的背影翻了个白眼,马屁精。
  陈云朵一边收拾包,一边冷嘲热讽道:“可惜啊,搞这么大阵仗,最后还不是卖不完。”
  夏时从制片人办公室出来,刚好听见了这句话,她不是会让自己受委屈的人,她表面上在笑,语气却很冷:“你行你上啊。”
  陈云朵语气泛酸:“打住啊,我可没说我行。你这个新晋之星都不行,我更不行。”
  夏时走到陈云朵面前,她168cm的身高,即使穿着平底鞋,也比穿高跟鞋的陈云朵高。
  她突然勾唇笑了一下:“打个赌吧,要是我能把燕鸽村滞销的番茄卖完,你……”
  夏时想了想,让陈云朵裸奔不合适也不现实,让她跪下来叫爸爸,也不好,这不就把她叫老了吗。
  夏时:“这样吧,我要是赢了,你请咱们栏目组的人吃饭,档次不用太高,海底捞就行。我要是输了,任你处置。”
  陈云朵眼睛一亮:“你要是输了,送个最新款lv包包给我。”
  生怕夏时反悔,陈云朵叫来好几个同事做见证:“大家都看见了,夏时你可不能反悔。”
  这时,崔明远推开办公室的门出来:“夏时,你跟大家说了吗。钟氏看了咱们的节目,打电话来说要收购燕鸽村的番茄,有多少收多少。”
  钟氏是个大集团,食品行业大佬,别说一个燕鸽村,就是十个燕鸽村他们也能吞下。
  夏时对陈云朵笑了笑:“海底捞哦,别忘了。大家都看见了,你可不能反悔。”
  陈云朵气得手抖,指着夏时:“你,你早就知道了,还跟我打赌。”
  崔明远拍了下手:“好了,都别吵了。夏时你明天去趟钟氏,代表电视台和燕鸽村的菜农表示一下感谢。”
  又转头对导播说道:“明天晚上的节目,做一个番茄滞销的后续反馈,跟着主旋律,宣扬社会正能量。”
  夏时跟赵菲他们一起走出电视台大楼。
  郑鸣今天开车上班,送她们回家。
  赵菲在车上笑得肚子疼:“夏时你真是太机智了。”亏她当时还替她捏了一把汗。
  夏时想起来重点:“所以陈云朵会请我们吃火锅吗?”
  赵菲:“我看悬,她上周让我帮她点外卖,都现在都还没还我钱,明天我都问她要。”
  夏时:“这事多亏了钟氏,是得好好感谢人家。”
  车里放着音乐,夏时问道:“这好像不是原唱吧,录的?”
  郑鸣点了点头:“我女朋友唱的,好听吧,录了好几遍呢,我给录的,她非说跑调了,我怎么觉得没跑调呢,你们觉得呢,是不是比原唱还好听?”
  夏时:“关爱单身狗,人人有责。”
  单身狗夏时搬着半筐番茄回到家,分成一小袋一小袋,拎了一手,逐个给邻居们送去。
  王婆婆接过番茄,给了夏时两个茶叶蛋。
  菜馆李哥给夏时打包了一盒烤翅。
  水果店王伯挑了个大西瓜塞进夏时怀里
  花店周姨扎了束玫瑰花:“闺女,这两天的节目我们都看啦,要是你爸妈还在,不知道该有多高兴。”说完眼眶就湿了。
  夏时捧着花,低头闻了闻,笑着说道:“谢谢周姨。”她的眼睛又黑又亮,唇角弯着,看得周姨又是一阵眼热。
  回到家,夏时开始放水,洗剩下的番茄。她打算做成番茄罐头,放在冰箱里慢慢吃。
  挑个头小的适合做罐头的品种,洗干净放在热水里焯一下去皮,顶端切十字刀,沸水里滚一下,捞出来放在冰水里。
  把处理好的番茄放在玻璃密封罐里,喜欢甜就放糖,喜欢咸的就放盐,最后在最上层撒上一层嫩黄的干桂花。
  隔着透明玻璃罐子,橙黄朱红的番茄浮在糖水里,有些挤在罐子壁上,能清楚地看见上面的经络。
  夏时拿出手机,对着一堆罐头拍照片,番茄颜色鲜艳,滤镜都不用加,直接就能发朋友圈。
  夏时发好朋友圈,站在阳台上打电话。
  “喂,肖凝,想吃番茄罐头吗,来我这拿…。。你又看我的节目了啊,你时姐是不是很帅很上镜,嘿嘿嘿。”
  “喂,小姑,我做了番茄罐头,过两天给你送去,放可多糖了……嗯,钱够花,放心好啦,我还能饿着自己吗…。千万别给我打钱,够花,今天领导还夸我了呢,说过年就给我涨工资。”
  “喂,大姨,你看我给你发的微信了吗……是我自己做的,不是买的,我厉害吧……姨夫身体还好吗…。。我啊,我身体壮着呢……加什么衣服啊,天这么热…。。知道啦知道啦,晚上盖好被子,肚脐眼不能露出来。”
  打好电话,夏时靠在阳台栏杆上翻朋友圈,看看刚才发的番茄罐头得到了多少赞和评论。
  今天刚加的几个可爱的消防员也给评论了。
  【程昆杰:夏记者,这是用燕鸽村的番茄做的吗,看起来好好吃啊。】
  【李春生:我要把图存下来,给我们食堂李姨看看。】
  【匡军回复李春生:臣附议。】
  【程昆杰回复李春生:臣也附议。】
  夏时笑了笑,想到了什么,回到客厅,盘腿坐在沙发上打字。
  【生如夏花回复程昆杰:想吃吗,回头我给你们送点过去啊。】
  韩峥那辆车八成就停在消防队里面,她打算找机会进去,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