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的奇葩家庭-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就是可怜老两口,晚年凄惨。昨晚她突然想起来小说里有提过这一家,大儿子夫妻不孝,小儿子为了立起来就跟着陆山河,一起为沈灵灵做事,败在了女主光环下面,最后在严打的时候给陆山河顶罪进去了。
  没提到老两口怎么样,只说过一句癞头父母亡故,要不然看着小儿子这种下场只会更难过。
  沈糖糖其实也觉得不应该可怜他们,儿子没教好只能怪他们。可转念一想又觉得很可悲,老两口都是不识字的农民,别人怎么教孩子他们就怎么教。
  给吃给喝把他们养活就很不容易了,癞头和他哥差了七八岁,可能当时只有一个儿子溺爱了些,不过条件在那又能比别人疼多少,就这么把大儿子养坏了。
  娶得媳妇也不好,一进门就容不下公婆和小叔子挑唆丈夫打人。好像从那以后癞头就跟着陆山河了,有了陆山河撑腰他大哥也不敢再怎么样,最多口头叨两句。
  为了生存,跟着陆山河。长期跟着这种人,癞头也变了,最后落到这种下场。
  真是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离开的时候沈糖糖回头望了一眼,癞头娘在摸着眼泪煎药,癞头爹沉默的抽着旱烟,烟叶就是路边长得野生的,抽起来呛人的很。
  也是心里苦才用这种方式发泄的吧。
  “你想从我这里知道什么?”
  癞头强拖着身体爬到门边,坐在地上问沈糖糖,他不觉得这世上会有好心人。就是陆山河把他从黑暗里拉起来的人也是把他拖到另一种黑暗里而已,他从十岁开始就不信好人有好报了。
  他只想当一个坏人,可惜他不够坏,结果只能一时好过。
  不过沈糖糖的好意他接受了,他不想再过这种残废的生活了,这些天他受够了。
  他大哥大嫂一开始还想靠着他索要赔偿费发一笔,结果癞头提都不敢提是被谁打的,他们一气之下连饭都不送了。
  老爹妈养着他,每天要被大儿子怨怼,被媳妇指桑骂槐,连孙子都不亲近他们,说他们偏心。
  都是儿女,爹妈放心不下过得不好的。癞头虽然人混账不上进,但他是个孝子。这也是沈灵灵找他的原因,他和其他那些六亲不认的混混还是有区别的。
  沈灵灵答应给他两百块当报酬,现在看兄嫂所所作所为他气坏了,欺负他可以,但不能欺负他爹妈,可惜他有伤在身打不过他大哥。
  只想把钱要过来,希望看在钱的份上兄嫂也不会太为难爹妈。
  可惜他用仅存的几颗糖果贿赂小侄子,让他跑了几次沈灵灵都没过来,癞头唾骂一声,这娘们怕是要毁约。
  她是吃定了他受伤了不能把她怎么样嘛?
  这次癞头倒是冤枉沈灵灵了,她身上哪有钱,钱早就被收高利贷的全拿走了,说是利息,一毛没给她留。有后世记忆的沈灵灵知道一时小利息怎么比得上人手,尤其是癞头这种能放心用的。
  可惜就这么阴差阳错让沈糖糖捡了便宜。
  看着面前人重新变得阴狠的样子,沈糖糖有些莫名,他能有什么?
  不过本着红旗好少年的心态她还是劝了两句,“伤养好后就不要再为沈灵灵做事了,也别跟着陆山河,好好干活也对得起大爷大娘。”她只是可怜老两口。
  说的假仁假义的,“好像我的伤跟你们没关系一样。”她一开口癞头就知道他怎么会被人抓了,不过也不能怪人家,是他先出手的。
  一开始捡到一千块他还是很兴奋的,沈灵灵带着他们买了不少粮食,私下又让他帮忙运了不少。他就知道肯定要出事,就打算用这钱去买粮,谁知道就这么被抓了。
  不过他真的以为这钱是沈灵灵的,他知道沈灵灵手里还有一千块没有买粮成功,以为是她把钱藏在那里被他碰到了。
  现在看来还是另有蹊跷,说不定那帮打他的人丢的钱跟沈家有关。
  不过也无所谓了,他一口咬死了钱是沈灵灵的,那就得是沈灵灵的。这茬子已经过了,在去找沈家麻烦就没必要了,仇人尤其是这种让你无力反抗的仇人还是不要有的好。
  甚至他还想结交一番。
  “你是说在河滩?”
  沈灵灵是从哪里找的这么一个地方,这里活了几辈子的人,也没听谁说过河滩有个地洞的。


第43章 
  受沈弯弯影响,沈糖糖也坚信着好人有好报。虽说相信科学,但她毕竟都穿书了,又有什么绝对的呢。这世上未解之谜那么多,说不定科学到了尽头就是神学。
  沈糖糖决定自己要做个好人。
  果然好报就来了,以前一直仰望着小堂妹的运道,现在她自己也有了一回女主光环。
  虽然不怎么亮。
  沈灵灵还是有头脑的,要不然她也不敢直接拒绝癞头的要求。河滩地方那么大地洞具体在哪他们也不知道,癞头运粮食的时候是跟在沈灵灵后面走的。
  天黑没有月亮,沈灵灵带着他七绕八绕他也没记住路线,而且就走过一回。
  “不急,我们慢慢找。”现在村民粮食还够吃,只需要盯着沈弯弯就好,一旦她去了河滩那他们就能找到地洞,阻止她把粮食运出去。她不去那更好,说明粮食就还在河滩,总有一天能找出来。
  这样一想沈弯弯整个人都轻松下来。
  现在还没到要饿死人的地步,粮食卖不出沈灵灵想要的高价,她肯定不会出手。这中间的时间正好留给她去找后青山的那一份,那才是大头。
  不过找到了也不能嚷嚷,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乱世纷争多。对于这个生产水平不高的小山村来说,每一个可以轻松一点的位置都是让人眼红的。
  虽然之前说好了找到最好水脉位置的人可以进养猪场工作,但很快就有人反悔。养猪场工作虽然臭了一些,但比在田里晒太阳好多了。自从知道后觊觎这个位置的人不在少数,可惜四个大队或多或少都有些关系户,养猪场需要的人就那么多,几家一分也就没位置了。
  现在他们还怎么能容忍黑五类来跟他们抢呢。
  “大队长,虽然你跟他们关系好,但也不能侵害我们劳动人民的利益啊。”这话说的好像他沈建国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跟黑五类一伙的一样。
  上次胡家小侄子胡红军的会计位置给了方阳后,他们就恨上了沈家。
  要不是沈家人太嚣张天天吃香喝辣他们也不会怀疑,□□也就不会过来。要不是沈家死不承认还把事情闹大也不会把雷社长和戈薇会主任喊过来,这样季主任也不会趁机为了讨好方阳撤了他们家的职位。
  归根结底还是沈家的错。
  胡家完全忘了是他们的嫉妒贪婪和虚伪陷害才会有这种结果。
  有了胡家的开头,有着小心思的人就更活泛了,虽然他们不像胡家那样心思大想把大队长赶下台,但也想着让沈大伯畏惧人言,这种压制上一级的感觉让他们享受。
  可能就没有想要什么好处,只为了一种心理的满足,正好成为胡家人的□□。偏偏沈大伯真的不能对他们做什么,说话的大多是碎嘴的婆娘,有些都是跟他爹一辈的人。
  “大队长不会真的收了什么好处了吧?”挤眉弄眼用着自以为很小的声音和别人讨论。
  “不会吧,那帮人都快没吃的了,能有什么好东西。”
  两个人的八卦还不够,总有人用着自己的猜测去加入,“谁说的,这些人是什么,大资本家,总会有些存款不知放在哪藏着的。”
  这么一说大家都点头,他们自己离不开这里也用不了,还不如给了大队长然后换一个好的活计。
  “也不知道有多少,看大队长这架势估计不少。”
  你看我一眼我看她一眼,还时不时瞅瞅沈大伯,就差指着他的鼻子说我们在说你坏话了。
  沈大伯站在前面冷眼看着胡家人在下面煽风点火,心里对侄女婿的话更信服了。
  要说惩罚胡家,可人家也没说错什么,提出疑问怎么了,人人平等嘛。他们也没自己出头,都是别人说的。要说惩罚这些别人,那也没必要,她们也没什么坏心思,无聊了想找个话题?或者说打击一下别人让自己苦日子舒服点。
  就是这样的人可能遇见大问题他们不会出手帮你,但小麻烦还是乐意帮你一把。
  这也是沈糖糖对他们存在感情的原因。或许她们喜欢说你闲话,但当你面色苍白出门或者在外受点小委屈时,总是愿意为你出头关心你一两句的,就这么一点点一滴滴温暖了她的心。
  或者用沈弯弯的话说,是沈糖糖内心存善,只要不是大恶那在她心里都是好人,好人都有生存的权利。
  “安静。”沈大伯给了他们一段发牢骚的时间,就喊停了。这差不多是每次大会的节奏,要是还有人说话回去就要被家里老人揍了。
  沈大伯拍了拍话筒,电流发出的“呲呲”声从大喇叭里传出来,刺…激着人的耳朵。
  麦场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我知道你们的想法,但当初我们是那样说的。人要言而有信,人无信而不立,这个道理你们不懂嘛?”
  被训斥的人红了脸,一些人更是愧疚的低下了头。也有实在舍不得养猪场活计的人想反驳,刚开口就被家里男人拉住了。村里规矩,领导说话的时候不能插嘴,再说人家也是真的帮了他们大忙。
  就那些日子,明明能歇息,却为了给他们找水脉天天跑这里跑那里,上山下田。就是他们有些大小伙子都受不了,更别提牛棚里的是老人。
  沈大伯满意的点头,这样还好,至少不是真的那么自私。至于之前私下嘀咕的人,沈大伯认为都是外面来的媳妇,带来的不好风气。
  “今天除了说养猪场的事,更重要的是王老头之前找水脉时发现了一种能饱腹的植物,它就像面粉一样。”
  这下子底下“砰”的炸开了窝,吃食什么时候都是大事,更别提在缺少食物的关键时候。
  “真的假的啊,我们在这里这么多年也没听过山上有什么能饱腹的。”
  “就是,还想面粉?”什么是面粉,那是细粮,是他们吃得起的嘛!话虽这么说,但内心里还是有所期盼的,那可是面粉啊。
  “别是吹牛的吧。”
  这是就有看的清的人说话了,“大队长就是什么都不做那也还是大队长,有必要骗你?”
  “你有什么好骗的,骗你两裤衩嘛。”
  “大队长一片好心,还要被你们这么污蔑。没安好心,是不是想把大队长气到不管我们,然后自己独占食物,心思太恶毒了,这么多年乡里乡亲怎么就没看出来你这么坏呢。”
  你一言我一句瞬间就把挑事的人怼回去了。只要不侵害他们的利益,他们永远都是最和善的乡亲。
  神大伯非常有经验的给他们缓冲的时间。他都习惯了,每次开会一个半小时有一个小时二十分钟是他们自己讨论,他自己只要一天天宣布消息就好了。
  真是无比省心的乡亲们。
  讨论了半天众人才发现他们还不知道是什么植物长什么样在哪里,你推我我推他没一会就安静了下来,看着沈大伯等他说话。
  沈大伯拿乔的拿起杯子喝了口水,他们也不生气,磨蹭了一会沈大伯也满足了。
  “这食物我提前尝过,的确可以做成馒头面条,而且有营养能饱腹,味道也不错。”
  “不过我话说在前头,这是你们口中的黑五类发现的。他们能不顾私利把东西让出来,这就是在救你们的命,人要有良心。”说的下头的人羞愧难当,尤其是之前还在贬低黑五类的。
  也有人拉不下面子,“那他们也是黑五类。”声音不大,明显是气虚。还没开口第二句就被人怼了回去,“你这么嫌弃黑五类那你就别吃人家发现的东西,我记住你了,大华家的石头对不对。”
  一听不准自家去挖东西,刚才还默不作声的大华媳妇急了,拉过石头在他背后猛拍几下,力道响的站在台上的沈大伯都能听见,“婶子别生气,他还小不懂事。”
  “还小?都快20了吧,都是要娶媳妇的人了。”虽然他们也避讳黑五类,但好歹这次也是承了人家的情,你不喜欢你放在心里啊。
  这种孩子就是要教训,“大华家的,是我这个当婶子的托大,说你两句,孩子大了就得找媳妇,不是什么人都能配上我们这种泥腿子的。”心别太高,别到时候屁都没得到还把孩子拖累了。
  一听她的话大华媳妇就知道了,她也无赖孩子喜欢怎么办,说实话城里来的姑娘白白嫩嫩的确长得好看。
  “是是是,我回头就给他找,婶子眼光好,要是有合适的人家也替我张望着。”被恭维的婶子高兴了,点了点头还记得教训石头,“做人要感恩戴德啊,别瞧不起人家老黑,至少咱们这的老黑有文化有良心阿,要是没良心的发现了能告诉你?那是肯定不会的,估计看见你饿死了他还拍掌。所以说是你要感谢人家,别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文化人到哪里都厉害都有本事……”
  一阵絮絮叨叨拉着母子俩说个没完,还是沈大伯解救了他们。
  “安静。”
  “养猪场的活计是应该给人家的是不是?他们到了这里诚心改造,还为我们红阳公社做了贡献,那就是我们的革命伙伴。”
  台下立刻有人附和,“大队长说的对。”
  “不过你们也别太多心,养猪场的活计人家不要。”


第44章 
  沈弯弯觉得,论才能智谋或者说上位者的领导力沈大伯没有,但他能礼贤下士,够听话,更重要的是他识时务。
  一场关于牛棚黑五类的安排就这么定了下来。
  他们拒绝了养猪场的活计,将位置留给了村民,也拒绝了沈大伯想补偿给他们的粮食,说是粮食本来就不够,不应该为了他们而亏了村民,他们还有红薯可以食用,实在不济还可以从山上找食物。
  一番话说的所有人都不好意思了,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过现在的心情是差不多。
  最后谢老开口,才要了一块在后青山脚下的自留地,留着种红薯苞米。
  不过就算要了地村民也没有意见,种过田的老庄稼手都知道后青山脚下的地是旱地,更让人觉得这些黑五类不想占他们便宜了。
  于是脑补的村民觉得他们村的黑五类人不错,承了他们情的村民自发的帮他们把牛棚重新盖了一下,土砖做墙,稻草封顶。每年冬天家家都会烧炕,一个冬天过去每家都能烧出不少的土砖。
  最后盖出来的样子和一些贫困一些的人家也差不多,左右隔成两间房,小的给王教授夫妻住,大的另三个人住。中间还有点小空隙留做土灶,桌子也放在那。
  更好的是两间房都重新砌了炕,这里偏北方,冬天温度很低,靠着厚被子是不行的。以前的炕是他们自己照葫芦画瓢弄得,温度维持不住,要一直烧才能暖和,可惜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柴火,以至于每年冬天都不太好过。
  看似是他们吃亏,实际上沈弯弯知道他们想要的都有了。
  地是不大,却是属于他们的地,这也意味着牛棚里的人和别的人家待遇差不多了,算是正式落户了红阳公社一大队,成为属于这里的一份子。
  更重要的是冬天要来了,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保暖。进了养猪场又怎么样,难保之后不会被撤下去,还会因此罪了村里的人。粮食也不能要,谁能保证山上的东西能让他们吃多久,要是他们要了,那才是真的没有清静。
  现在这样的大度无私奉献才是最正确的。
  刚开始沈弯弯以为是宋庭越想的主意,毕竟谢老是他外公,为了外公他冒险些也是应该的,又不太能想的通他是怎么说服沈大伯跟他一起演戏的
  等沈大伯过来找她让她写信给赵则之的时候她才知道他也插手了。
  远在省城的赵则之恨不得装着翅膀把已经在路上的信追回来,他前脚刚说以后不会再瞒着她任何事,后脚就被她写信过来说他背地里又干成一件大事,人家正要跟他邀功。
  赵则之内心恨得不行只能吐槽,他知道沈大伯为什么特地要沈弯弯写信。
  沈弯弯是他侄女,他为了侄女的幸福冒着被撤职被打入黑五类的风险办成了一件事,还是和赵则之有关的,就是为了让赵则之看清楚沈弯弯的价值。以后赵则之真的发了也不会抛弃沈弯弯,那成为她妻子的沈弯弯肯定不会忘记他这个大伯的,他也能跟着沾点好处。
  这就是普通人的小心思。
  现在这个小心思害惨了他。赵则之:……
  好在还有一个月他就可以放假了,回去再给她道歉。
  葛根属于藤木,块状根,长着黄色的长硬毛,量大甘凉可口,可以用来煲汤。更重要的是它富含营养,老少皆宜被称为千年人参。
  别的说再多乡亲们也听不懂,但人参一词一出来他们就懂了,这是个好东西,不仅能让他们吃饱还能治病。
  值钱的东西就会引开矛盾,在人人都往山上跑挖葛根的时候,村里又出事了。沈大伯一脸阴沉的往回走,身边还跟着两个二十多的青年,一个走在他身边,一个跟在后面垂着头,满是丧气。
  “大队长,昆子也是年轻考虑事情没您不长远,他也是想换点钱给婶子看病。”沈大伯也清楚原因,就是心里气好不容易给乡亲们添了点吃的,又要没了。
  沉重的叹了口气,拍了拍方阳的肩膀,“多亏你了孩子。”当时季主任让方阳当会计的时候他们都不同意,谁想这次还是靠人家的关系才把人弄出来的。
  这事也是碰巧,正好快要年底方阳大队核算工分,沈大伯也在看有没有什么差错。牛叔太着急也就没顾及着外人,就把事说了,“大队长,昆子被抓了。”
  昆子爹妈身体不好,没供他上过学,不识字。这不识字还缺钱,坏处就来了,他一听这葛根堪比千年人参,就以为真的跟人参效果一样了。
  带着几根就去了镇上打着人参的名义要去卖,他还有点小聪明知道葛根跟人参长得差距太大,就把切片了,一片一块钱还卖了不少。买的人也都是老人,不认识人参又贪便宜,就这么买了。
  谁想正好有一家老头子身体不太好,没去医院就吃着这个,谁想一下子晕厥摔了。正好儿女都在家,就送他去医院,查出来身体虚,要补。
  那些东西多贵啊,老头子舍不得买,就让老婆子把买的“人参”拿了出来,儿女一看这不是啊,老两口被骗了,骗得还不少有二三十呢。
  一家子二三十那可不少了,趁着昆子再一次去的时候就把人抓了。
  沈大伯内心骂啊,他能怎么办,谁不知道这是投机倒把,他敢插手嘛。尤其现在还有个姓雷的想踩着他们上位升职,他能轻举妄动?为了这么个糟心的玩意毁了大家伙?
  就在沈大伯纠结的时候方阳说话了,他应该可以去把人带回来。沈大伯才想起来这位可是关系户,季主任都得给面子的人物。果然没一会就把人放了,不过他们的人情也欠下去了。
  “大队长话不能这么说,我也是一大队的一份子,帮忙那是应该的,再说这只是小事。”方阳看了眼后面跟着的昆子,也替他求了情,“您也别怪昆子了,他也是实在缺钱。”
  他爹娘每个月都得吃药,那个钱就跟往水里扔似的,甚至连个响都没听见。
  也罢,“你回去带着你爹娘去一趟你沈四叔家,就说是我让去的。”沈弯弯学医的事他也多少知道点,不过他不知道她医术怎么样,只想着或许会让陈老出手。
  当初人下放都是有文件跟过来的,他也知道陈老头那是特地被弄过来给人治病养身子的,那医术能差?
  听到沈四叔方阳也想起来说的是沈弯弯家,“九儿的医术也是不差的,听说她特别喜欢煲汤。”他有时路过都能听见沈卫北兄弟跟小伙伴吐槽他妹喜欢煲带着药味的汤的事,想到这里不禁笑了出来。
  “还好还好。”跟着外人讨论自家侄女的事沈大伯干不出来,僵硬的转移话题,“小方啊,公分核算的怎么样了?”
  方阳也听出沈大伯不想和他讨论,顺势也跟着回答,“都核算完了,等回去我再查一遍。”
  沈大伯点头,“你办事我放心,还是你沉稳。”这话说的当初嫌弃人家的人里没有他一样。
  不过看破说不破,方阳谦虚,“哪里,我要跟您们学的还有很多,您能带着一大队过这么好的日子,那才是真厉害。”明知道是恭维,可有的人说出来的话就是让人觉得开心。
  在他们去镇上没多久昆子干的事就被人知道了,说的人是胡家的,他家大儿子在镇上当临时工正好听见。
  沈大伯回来时就看见一堆人围在麦场上等他,好吧,这边也得有交代。
  等沈大伯把结果一说,都不干了,凭什么让他们为昆子买单,不是他们冷情,实在是人命关天。之前三年死了多少人谁知道他们家的粮食能撑多久,多一点是一点。
  眼看着人就要冲上来把昆子打一顿,要是打一顿能不让葛根交出去沈大伯早就打了,可惜不能啊。
  昆子被拉下台,没一会就已经鼻青脸肿嘴角带血了。村民信奉棍棒出孝子,这种情况看得多,方阳不是。
  他赶紧把人拉出来,拦住还想动手的人,“听我说,大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