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零软娇小甜妻-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董家,董母也回来了。脸上不好看,阴沉沉的,就坐在院子里,好像在生什么气。
一边,董淑莲低头蹲在地上摘菜,也是闷不做声。
“这是什么人家,我看也不怎么样?咱不稀罕。”董母冒出一句,眼睛看着大女儿,却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董淑月也不绣花了,“五娘也真是的,介绍也不找个靠谱点儿的?给姐找这么一个人。”说着,走到江珮身边,“嫂子,咱俩去地里摘豆角吧。”
江珮没看明白这娘仨是怎么了,自己走到墙边拿了扁担,两头挑着篓子。
空篓子没什么重量,江珮挑得轻松。她走在前面,后面跟着董淑月。
“姐的事黄了。”董淑月顺手扯了路边的一根野草,“什么德行,就他那样的矬子还嫌弃我姐?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
“不是说选日子要过去男方家看看的吗?这是怎么了?”江珮问,菜地不远,很快就到了,她放下扁担。
董淑月嘴一撇,“他家不愿意,说我姐……”她也叹了口气,“说我姐身上有病。”
“淑莲好好的,怎么会有病,这家人还真能胡说。”江珮也觉得气愤,你说不愿意就不愿意,何必这样说一个姑娘家?
“我姐多好,又能干,要不是皮肤不好……”董淑月摇摇头,伸手在架子上摘着豆角。
听这么一说,江珮记起那晚,她看到董淑莲的胳膊,上面是白色的皮屑。难道是董淑月口中所说的病?
“淑莲以后会找到更好的人。”对董淑莲,江珮心中翻起同情。好似前一世,她就是一身怪病,何曾有人上门提亲过?活到双十年华,她也不知道何为男女之情。
豆角很长,有的耷拉到地上。董淑月将摘下的放进篓子,“我姐也不是天生就有那皮炎的,是小时候上山摘松果,回来后就发了两天的烧。烧退了之后,身上起了些小红疙瘩,后来疙瘩破了,就成了现在这样。”
原来如此,难怪董淑莲大伏天的也是一身长衣长裤。姑娘家哪个不爱美?恐怕就是为了遮挡自己身上的缺陷。以前江珮也是这样,她身患骨症,可是依然喜欢那些漂亮衣衫,即使她无法穿着出门。
“没找大夫看过吗?”江珮能够理解董淑莲,大约这样的姑娘,心里也是有些自卑的吧。
“没有用,小时候什么药也吃过了,还涂得满身都是怪味的药水。”董淑月摇头,“再后来也就放弃了,只是有时候夜里,姐的身上就会痒的难受。”
这样也真是怪可怜的,江珮叹息一声。
晚饭的时候,家里没有再提董淑莲的事,这个女儿的亲事注定比平常姑娘坎坷。
饭吃到一半,董志兆开口,“山上的那座石场,我想把它包下来。”
“什么?”董卓放下筷子,皱着眉头。
作者有话要说: 和编辑商量好,明天入V,中午12点,万字章,谢谢小仙女支持。
厚脸皮的求一个预收文的收藏,
《回到九零去囤房》
池玫撕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作为一个前世过劳死的大龄未婚女,
重生回九十年代的她只想赚钱囤房,
去什么三流大学,她这辈子要当包租婆,
吃香喝辣跳广场舞。
为了赚钱,她做了一个小会计,
小小的作坊门头?不靠谱!
只有四五个员工?逗谁呢?
小老板年轻有为,一表人才?
不不不……
池玫表示他分明是,人傻,钱多,快来!
一日,小会计看着晚报,搜索着房源。
“人傻钱多快来的人才”凑过来:报纸上有黄金?
小会计心善的讲解了一番,房屋土地即是黄金的道理。
人才摸着下巴苦恼:那我家有好几个农场,这怎么算?
小会计:……
重生后只想囤房,却收获了一枚地主二代。
第17章 甜妻
“包什么石场?家里的活不够干吗?”董卓显而易见的不赞成。
“我这些天; 看见外面都在搞建设; 建楼房什么的,正好需要石材。”董志兆回道; “咱山上的那座石场; 原先可是省里过来选建纪念碑的; 当初还带着专家来的; 肯定是质量好。”
长辈嘛,心里总是有些保守的; 董卓亦然,而且更加固执,说话也有些硬; “不行,咱家可没那么多钱让你折腾!才多大就像学着人家当老板?咱家的人都是老实本分的,你别出去给我丢人?”
“爹; 这怎么能说是丢人?每样事情都是要有人去做的。”董志兆说道,“在您眼里做工人,农民就是本本分分; 去包座石场就是不务正业吗?”
“你是跟谁说话呢?长大了; 翅膀硬了是不是?”董卓不允许家里的孩子挑战他的地位。“啪”的一声; 筷子摔在了桌子上,“在你眼里; 没有这个爹了吧!”
饭桌上的人全都停下了筷子,没有人敢帮董志兆说话。都知道自己爹的脾气犟,这顿饭怕是吃不好了。
“我只是说出来商量; 没有别的意思。”董志兆攥紧了筷子。
“商量?没什么好商量的。”董卓狠狠地拍了桌子一掌,“我跟你娘给你娶了媳妇儿,踏踏实实的种地也饿不着!”
一旁的董母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她知道男人的脾气,一旦发了火,是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江珮也看出来了,这董卓的性子十分固执,家里的事他说了,别人就一定得听,不然就是眼里没有他。
“分家!”董卓吼了一声,“分出去,你爱干什么就干什么,管你当老板还是当大官。”
董家姐妹站了起来,开始收拾碗筷。董母瞅了男人一眼,心里想着怎么平息此事。
“二叔,二婶!”
听到两声称呼,董家姐妹像看见救星一样看去门口,进来的正是姜政方,手里提着两瓶高粱白酒。
“哥来了。”董淑月忙搬了张板凳过来。
姜政方没看出董家的异常,笑嘻嘻的坐到方桌前,把酒放到桌子上,“二叔,过来找你喝酒。”
到底是家里来了人,董卓客气了些,“再拿双筷子过来。”
姜政方笑笑,“好长日子没过来找您了,家里前些时候忙。今儿我把梯子给您扛回来了,放在院门那里了。”
“就是,家里的活可不得好好干?”董卓的话多少有些弦外之音,“家里安顿比什么都强。”
董淑莲拿来两个酒盅,摆去董卓和姜政方面前。
“这几天,我跟志兆贩菜也挣了些,想着一定的过来看看您。”姜政方开了酒瓶,倒满酒盅。
饭桌上,只有董卓和姜政方说话,董家兄弟陪着。女人们下了饭桌,去了院子整理蔬菜。
屋檐下的灯散着昏黄的光,引得各种飞蛾小虫围着乱转。夜风已经凉爽,八月很快就会过去,董淑月也即将开学,成为高三的学生,为自己的大学梦热努力。
而董志兆心中,经营石场的决心没有动摇。就算爹会阻挠,可他相信自己坚持,一定能办到。
至于分家,再一次被董卓提起,似乎也可以看出,这件事在他心中已经定下。
来到北山村已经快一个月,江珮渐渐习惯了这边,平日里帮着做些家务,也不再害怕用火柴生火,还跟着董母学会了炒菜。
和原主相比,现在董家的人不再像开始那么不喜江珮,两个董家的女儿也乐意与她一起说话。而原主的那些书一直躺在抽屉里,再没被翻过。
相亲黄了之后,董淑莲看着还是还以前一样,可是话却更少了。
地里的玉米收完了,董志兆和姜政方开始在村里收菜,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每斤菜加一两分钱再卖给厂里的伙房。有时候一天下来也能净挣十几块。
这日,董志兆没有去工厂里送菜,因为工人定菜的那股热乎劲已经过了,伙房里,是姜政方继续送着。
吃过早饭,江珮收拾完回了西间,见着董志兆穿得整齐。
“跟我去镇上一趟。”董志兆开口。
“啊?”自从来到这个地方,江珮还没有出过这个村子,外面是什么样子她没有亲眼见过,只有原主记忆中的几副画面。
董志兆挠挠头,“姜政方家的嫂子生了,过几天要去吃面条,娘让我去买点东西,你去帮着我看看。”
“好!”江珮点头,她也想出去看看,整天看着别人骑着自行车出去,她好几次想,外面是不是很有趣?“我换件衣裳。”
董志兆笑了,这个姑娘总是一副开朗的样子,只让人看着她的笑脸,就会觉得美好。为什么当初她刚来的时候,自己没有发现?还是她变了?
“我去给车子充气,你换好了就出来找我。”董志兆说完走出西间,转身将房门关好。
对着镜子,江珮眯了眯眼睛,伸手解开领口的扣子。她不知道外面的姑娘是穿什么样的衣裳,所以换了那件她觉得最好看的粉色短袖。
手沾了些水,拂在已经长了些的头发上。镜子里的姑娘漂亮甜美,一双眼睛永远带着笑意,仿佛世上所有的忧愁都沾染不了她。
董母交给江珮一个包着盆的包袱,里面还是面粉,说是经过下村,再压些面条回来。
院子里,董志兆用湿布猜干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那个旧提包。见江珮出来,他打开自行车的支架,“走吧。”
江珮跟着走出院子,心里有些雀跃。加上今天的天气爽朗,不是特别热,让她更觉得高兴。
刚出了家门,董志兆回头看了眼,放下自行车跑回家去。江珮不解的留在原处等候。
没一会儿,董志兆便跑了回来,手里拿着一张薄巾毯,他将叠好的巾毯铺在车后座上,又拿手仔细的拍了拍,才满意推着车子往前走。
所以这人刚才跑回去,是为了拿巾毯?江珮眼睛盯着自行车后座,红色的巾毯还是新的,那是结婚时新买的。她心中有些感动,董志兆对她也这般细心,就像对他的弟妹一样。她脚步轻快的跟了上去。
出了村子,董志兆跨上自行车,回头对江珮说,“上来坐好。”
看着自行车的后座,江珮寻思着怎么上去,然后这样是不是太不端庄了?她看着明明也不高的车座,找着原主的记忆。
见江珮没动,董志兆下了自行车,盯着那张像水蜜桃一样甜美的脸,竟是直接靠过去。伸手揽上了江珮的纤腰。
“你?”江珮瞪大眼睛,有些懵懵的看着近在咫尺的俊脸,没来由觉得脸有些烧,她何曾和被人这样过。
董志兆手臂紧了紧,掌下是柔软的触感,那腰太细了,好像一用力就会折断,但是也很软,像是初春里柔软的柳枝。他稍一用力,便把江珮抱上了车座,“坐好了。”
江珮坐在自行车上,为了寻找平衡,双手搭在董志兆的肩上,就这样两两相望着。反应上来,及时收回手,抓住车座,“嗯。”鼻间全是属于董志兆的清爽气息。
手里的纤细没了,董志兆转身再次跨上自行车。原来姑娘家是这么轻吗?他这样想着,原来伙计们说的是真的,媳妇都是软软的香香的。
董志兆踩着自行车往前行进着,土路有些颠簸。江珮紧紧抓着车座,看着路边不断后退的景色。
绕过水库是个大下坡,再走一段就是下村了。这里的房屋一排排的,人也比北山村多。
两人先去了压面条的地方,将面粉留在那里,回来时再捎着。
现在可以看见北山村以外的地方,江珮认识了拖拉机,供销社,待上了去镇子的大路时,她还看见了大卡车。这些是她那个世界连想都不会想到的东西。
董志兆在前面蹬着自行车,他骑得慢,比带着竹筐的时候还要仔细。他觉得后座上的姑娘比那些蔬菜瓜果还要娇嫩,不想颠着她。
今天正是镇上赶集的日子,人特别多。董志兆把自行车存放在看车处锁好。
江珮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潮,还有脚底下平坦的柏油路,又看去那边二层的百货商店,以及那些将头发烫得卷卷的女人们,眼睛有些不够用。
而来往的不少目光也落在了江珮身上。这个姑娘太漂亮,明明是一堆人站在一起,但是总能让人第一眼就注意到她,身上是一种说不出的端庄优雅。
对于投在江珮身上的那些目光,董志兆觉得有些烦躁,自己直接挡在江珮面前,“热的话,我给你买汽水喝。”
这种东西,江珮当然想尝一尝,遂点了点头。
董志兆去了一旁小卖部买了一瓶汽水,送到江珮手里,“喝吧,一会儿把瓶子还给人家。”
绿色的玻璃瓶子,里面是茶色的液体,江珮试着送到嘴边,稍微尝了一口。舌头上有些奇怪的感觉,有点麻有点刺激,但是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嗝……”江珮忙抬手捂住嘴,这太丢人了,姑娘家怎么能这样,可是喝了汽水打嗝是无法避免的。她不好意思的看了眼董志兆,“好喝。”
董志兆点头,他的这个冤家长得真好看,一双眼睛弯弯的,“喝完了,带你去赶集。”
正是上午九点多,集上人最多的时候。江珮的小身板在人群中很容易被挤到,作为千金小姐,她也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触碰撞。
董志兆似乎看出了江珮的想法,他抿了抿嘴唇,毅然伸手拉住了江珮的,自己大手包裹住她的小手,为她挡着过往的人潮。
江珮下意识抽手,没有抽回,抬头看董志兆。
“这边人多,你别丢了。”董志兆说完,直接转身拉着江珮往前走。
这是怎么回事?江珮脑子有些乱,不过董志兆在她前面为她挡着,也就没有别人会撞到她了,或许他对弟弟妹妹也是这样吧!
两人先去了布市,扯了一块布料;又去了菜市,买了几斤猪肉。这些东西是董母去姜政方家看孩子,吃面条,要带的。
买好了这些,两人回了看车处,董志兆把东西挂在车把上。转头对江珮道,“你再等等我,我去去就回。”
江珮刚才被拉得那只手全是汗,正偷偷的在自己裤腿上擦,闻言,嗯了声。
总觉得还是不放心,董志兆迈出两步又折了回来,“你别乱跑,人太多了。还有,别人找你说话,你也别搭理。”
江珮点头,她以前怎么就没看出董志兆是个这么啰嗦的?
董志兆走后,江珮就留在自行车的地方等着,所幸有过往的人也只是看看她,上前和她说话的倒没有。
有些人就是特别瞩目,董志兆也算,他长得高大英俊,身姿挺拔,所以人群里很容易发现。江珮就看见他朝这边走来。
“给你。”董志兆伸手去江珮面前。
眼前是方方正正的东西,用一根木棍穿着,尽管包了一层纸,可是有微微的气冒着。江珮接了过来,手指戳了下,凉凉的,“冰棍?”
“天热,给你买的。”董志兆说着,又从兜里掏出一样东西,“给你买了一根纱巾,以后在坡上或上山就围着,那样树枝什么的就滑不到你的脸了。”
纱巾是娇嫩的水红色,轻而薄,不像头巾厚重,江珮很喜欢。
“真甜,谢谢你。”江珮接过来,装进自己兜里,咬了一口冰棍,冰冰凉凉的,这个地方的甜食真好吃。
董志兆似乎看出来了,江珮喜欢吃甜,每次吃到甜食,那两颗小梨涡都带着甜蜜。
往回走的时候,董志兆又去粮油店拿粮油票换了豆油,小米。
车把上挂不了那么多东西,只能让后座上的江珮提着一些,可是这样她就不能抓车座了,一只手的话总是抓不稳。
“你扶着我的腰。”董志兆也看出坐在后面的江珮,似乎不怎么稳当,“不然车子一颠,你就掉下去了。”
江珮照做,果然稳当不少,只是这样亲密,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心里觉得自己多想,人家董志兆对待弟妹不是都这样吗?
回去北山村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钟表刚好敲了一下。
两人进屋,把东西放在大方桌上。董志兆试了试锅盖,还是热的,里面应该留了饭给他和江珮。
“回来了。”董母从东间走出来,“你们大爹和五爹过来了,过去看看吧。”
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董志兆和江珮便去了东间,对着屋里的长辈打招呼。
董大爹放下烟袋,然后在炕沿上磕了磕,燃尽的烟灰飘落到地上。“老大,你爹今天叫我们过来,是想商量下给你分家的事。”
分家?董志兆看去自己爹,之前是说过,可是没想到这么快,这么突然。
“你爹的意思,以后你和你媳妇儿就去老屋住。”董大爹卷好烟袋包,放进上衣兜里。
去老屋?江珮看去屋后的方向,那里能住人吗?里面黑漆漆的,董志闻也说过,那里面简直就是耗子窝。
坐在板凳上的董五爹心疼侄子,想帮着说几句话,可是两个哥哥在这里,他也知道自己的话或许没什么用。
“这成了家就会分出去过。”董五爹开口,对炕里头自己那个固执的二哥道,“地里的庄稼也收的差不多了,我看就给他们分块地,让他们自己种个菜什么的。”
董卓是经历过旧社会的,所以多少还带着以前的想法,就是家里一切我说的算,听了董五爹的话,只道了声,“等着鸽子沟的那块地收了花生后,你们就种着吧。”
鸽子沟和北山村一样,是个二三十户人家的小自然村,在北山村西面一里多的地方。董卓口里的那块地也就是种花生麦子,种菜的话太旱,还离得远。
“二哥,种菜的地你给他们那么远?”董五爹笑笑,“村口不是有一块吗?也不大,给他们种着吧,靠着河有水浇地。”
“村口那块地我要种东西的。”董卓并不答应。
董志兆只是站在地上静静的听着,看来今天是一定会分家了。他余光看着站在自己身后的江珮,所以以后要带着她一起生活吗?会生活多久?分了家,是不是就说明,自己可以随时和她离婚,让她离开?
董大爹咳了咳,中午应该是在这边喝过酒,嘴里带着酒气,“你爹会给你们二十斤黑面,十斤小米,等着玉米晒好了,也给你们分些;菜的话,先一起吃着地里的。”
江珮看着屋里的三个长辈,所以分家,就只给董志兆这么点东西?平日里,他可为这个家出了不少力啊!这家的老人是怎么想的?是觉得分了家,这儿子就不要了吗?
董五爹又道,“二哥,家里有两辆自行车,把那旧的分给志兆吧,他以后出去也好骑着。”
“那辆车子我也有用,小月她们上学出门要骑。”董卓不答应。
“老毕头分家,也给了大儿子一辆车子,咱家有条件,就给志兆吧。”董五爹商量着,心想自己这个二哥有时候上来是真糊涂,难道这个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吗?
董卓一听有些生气,认为老五是跟自己过不去,直接道,“人家富,我穷啊!”
如此,董五爹也有些气,但是又不能明着和二哥杠,只转去看着一语不发的董志兆,“我看老屋的院墙好修了,等着我叫大伟过来帮着你。”
“好,等哪天我上山推些石头回来。”董志兆应道,语气一如既往地平静。
董五爹觉得这个侄子很稳,如果是别人碰上这种事早气炸了。如此,心里就更是觉得二哥偏心董志闻,什么都想留给他。
“山上的石头?”董五爹道了声,“二哥,自行车你不分给志兆,给他一个小推车吧。你家也有两个,留一个就行了。”
“我两个小车都有用。”董卓的倔脾气上来,“那是我好不容易在厂里找的下脚料,找人烧的。”
“二哥,你这样叫人……”董五爹有些生气,“这样行不行,我有个会烧焊的把兄弟,到时候你就找了铁料,我帮你再烧一个小车,行不?”
这时候一直坐着的董大爹开口,“就分一个吧,毕竟前些日子因为志闻的事儿,志兆也没能当成会计。”
董大爹的一句话让董卓无话可说,当时小儿子去了闫麻子家玉米地,后来闹去村委,人家就借着这件事,说董志兆不能当会计。
“二哥你看,老屋的院墙坏了,要用小车出去推石头,你不给,他自己往家抗?”董五爹越说越气,“我家小欣定亲,我还要给她陪嫁一台缝纫机呢?”
“行了,说些没用的。”董大爹一摆手,“就这么定吧,给志兆一个小车。剩下的盘碗之类的小物什,你们自己定就行了,等合计好了,就找天把分家单写好。我还要赶回村里。”
所谓的分家先这么基本定下了。江珮看着坐在西间炕头的董志兆,一语不发,不知道在想什么。她看出董卓是偏心董志闻的,虽然平日里骂的不少,可是关键时候心里最在意的还是小儿子。
忽的,董志兆看来江珮这边,“饿了吧?咱们先吃饭。”
江珮一怔,她本来以为董志兆一定会为分家的事感到沮丧,毕竟董卓做的实在有些过,即便是父亲。没想到,他现在居然想吃饭?而且看脸色也没有觉得受了什么委屈。
见江珮愣愣的看着自己,董志兆不知道为什么,想伸手去捏她的脸,他笑笑,“别发愣啊,你不饿吗?”
饿,都快下午三点了,江珮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我去端上,你洗洗手吧。”
这个冤家说话脆脆的甜甜的,以后带着她一起生活说不定挺有趣的。董志兆看着走出去的粉色身影,心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