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穿越时代-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糟糕的是,国民党的清党工作不是一次了结,而是反复闹腾了许多次,对象也不仅仅是针对共产党——别看蒋介石对胡汉民、汪精卫这些大佬们似乎很客气,但对待下面的小卒子,可就是一律砍头枪毙没商量了。光是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的国民党内反对派元老骨干,就多达百余人,被害时全都高呼三民主义万岁,孙中山万岁,********万岁,打倒叛徒蒋介石……

偏偏蒋介石也同样也有失势下野的时候,这时候就轮到蒋介石派系的国民党员被清理了——所以民国中期的国民党员,无论投靠哪一个派系,同样都有沦为清党对象的危险。

哪怕是在蒋介石打赢了中原大战,已经初步建立了稳固统治之后,“思想恶化”(国民党关于左倾的代名词)仍然是挂在每一位国民党员头上的达摩斯克利剑,就犹如文革时期的“敌特”和“反革命”一样,乃是可以随便乱扣的大帽子。

只要有人被扣上了这顶大帽子,接下来又没有大人物肯出来担保的话,恐怕什么证据都不用找,就能随意枪毙——在三十年代的湖南和江西,甚至有中学教师因为写简体字,而被当局以****嫌疑抓捕的荒唐事。闹到后来,连吴稚晖这个铁杆****屠夫都看不下去了,对此向蒋委员长发出强烈抗议。

总之,1927年以后,中国虽然是蒋介石的天下,却不是国民党的天下。

相反,基层国民党员在很多时候,都是被迫害和提防的对象。

蒋介石虽然是国民党总裁,但由于党内资历比他高的元老太多,难以完全掌握党务,所以他实际上真正信任的只有黄埔军校的嫡系,普通国民党员并不能因为国民党的执政而获得多少好处——另一方面,那些被收编的兵痞****,倒是很容易就能披上一层国民党员的外皮,甚至连入党考核都可以省略。

既然国民党员的身份这么容易就能弄到,那么在社会上自然也就不太值钱了。

如此一来,由于既受排挤又不被信任,在巨大的失落感驱动之下,国民党内部对蒋委员长的忠诚心自然高不到哪里去。从而给了****以极大的渗透空间,一直搞到“哪儿有国民党,哪儿就有共产党”的程度。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甚至被渗透到了如此骇人听闻的局面:蒋委员长下令剿共&;gt;共谍郭汝瑰制定剿共计划&;gt;共谍刘斐审阅剿共计划之后上报&;gt;共谍沈安娜记录一些临时的修改并整理上报&;gt;共谍韩练成负责保管已确定的剿共计划&;gt;剿共计划经由几乎全是共谍的南京军话总站下达&;gt;出兵剿共……

更神奇的是,哪怕后来知道了这些人是共谍,党国的诸位将领依然表示不信,认为这是****的离间计。因为按这些共谍搞出来的原始版本作战计划,就算打不了胜仗,至少也不会输得太惨——因为做地下工作的人心中至少还有一个度,不敢搞得太出格,生怕露出马脚——而被蒋委员长亲自下手令修改过,又用电话直接打到每个团里遥控指挥的作战计划,才是导致党国诸军屡屡惨败,一溃千里的不二法门……

由此可见,蒋公这位“千古伟人”、“当代岳武穆”的战术水平,究竟有多臭了。

所以,如果你不是黄埔生的话,在蒋公手下当国民党员,恐怕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十、连满人都要揭竿而起的满洲国

十、连满人都要揭竿而起的满洲国

如果要比较全面地描述民国时代的旧中国社会,就不能不提到日本人对中国的殖民统治历史。

——整个民国时代的38年历史里,光是全面抗战就占了八年,而在东北三省,日本人扶植的伪满洲国更是维持了足足十四年,与北洋军阀在那里的统治时间几乎相当。至于台湾和辽东半岛(当时是日本的“关东州”),更是从民国时代的开始一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为止,始终都处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在中国大6的历史教科书中,对伪满洲国的落墨并不太多,但上过学的人都知道,这个所谓的满州国,不过是日本人用刺刀和大炮在中国土地上创建的一个傀儡政权,以及推出了一个末代皇帝当幌子的殖民地而已。当时实际统治着这片土地的日本关东军,在十四年的殖民统治期间,对东北三省的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孽,除了横征暴敛和残酷镇压之外,还有以人体实验而臭名昭著的731部队,而各式各样的万人坑更是不下几十个。虽然这些惨事似乎不如南京大屠杀那么振聋发聩,但也足以让国人悲愤不已。

无奈近年来国内史学界的“真相党”和“翻案风”愈演愈烈,诸位公共知识分子先是一窝蜂地崇拜欧美,羡慕沦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和印度,鼓吹“中国也需要被殖民三百年才能强大”的奇谈怪论。再接下来,他们似乎还犹嫌不足,居然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穷凶极恶、血债滔天的日本入侵者,也开始大唱赞歌,把日本占领区描述成了繁荣富庶的宜居乐土,以至于弄出了下面这样的叙述:

——曾经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它的公路是中国的3倍,发电量是中国的9倍,工业产值是中国的13倍,它最大的城市(沈阳)有着东方鲁尔的美誉,它的国民享受着大大优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服务,在它国门前等着移民的中国人排成长龙,它的电影流行于远东各地,它英勇的军队正同友军(日军)一起解放南京(然后是大屠杀?),它的名字是满洲国……

而作为当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著名代表之一的茅于轼,更是公开发表言论说:“……一块土地在中国版图内。现在归了外国,但是那里的人民生活更自由了,收入也增加了。你是同意不同意?如果以国为本,答案是不同意;如果以民为本,答案是同意。我赞成以民为本。当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不一致时,国家的利益要服从百姓的利益。国家应为人民牺牲,不是人民为国家牺牲……”

嗯,鉴于上述的这些数据和描述,莫非原本被我们认为是在“日寇铁蹄下惨遭****”的伪满洲国,其实却是当真如同日本侵略军的宣传一样,是一个“五族协和,共存共荣”的皇道乐土吗?

实事求是地说,与中原、江南战场上遍地的焦土废墟相比,在统治秩序较为稳固的伪满洲国,日本人确实并不是一味地破坏和洗劫,而是花了不少心思去经营的。当时的日本政府已经把满洲当成了铁板钉钉的本土,故而对于各种基础设施的开发都投入了巨资,在满洲建设起了一个庞大的工业复合体,譬如“亚洲水电之母”丰满水电站、当时钢铁产量中国第一的鞍山制铁所、东北亚规模最大的满铁大连医院,还有号称未来“新干线鼻祖”的亚细亚号特快列车等等——所谓的“满蒙生命线”,可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

至于满洲国的首都“新京”(即长春),更是由外国专家设计规划,号称建设得比日本东京还要先进。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享受这一切的“国民”到底是在指谁?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为了让我们被上述言论给弄混乱的头脑清醒过来,在这里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类比。

试想一下,当那艘缔造美利坚合众国历史的五月花号,载着英国清教徒的梦想和希望出现在北美海岸,而当地的印第安人则提着火鸡和玉米站在海滩上,懵懵懂懂地看着五月花号靠岸之际,有一个穿越者突然现身,并且将未来五百年将要发生的北美历史,原原本本地向他们尽数相告,那么这些印第安人会怎么做?

根据当代那些国内公知们的说法,北美大6的近代历史大概可以形容成这样,“……这块富饶的土地在你们印第安部落的版图内,是如此的愚昧荒凉,不仅连个像样的城市都没有,居然还保留着活人祭祀这么落后的习俗,真是野蛮得让人耻笑啊!未来这块土地虽然归了外国,但是那里的人民生活更自由了,收入也增加了,并且从未开化的国度一举变成了最强盛的世界霸主!对于这一事实,你是同意不同意?如果以国为本,答案是不同意;如果以民为本,答案是同意。我赞成以民为本。当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不一致时,国家的利益要服从百姓的利益。国家应为人民牺牲,不是人民为国家牺牲……所以,你们应该很高兴地欢迎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这是一个肩负着人类希望的伟大国度,是文明、民主和自由的象征……”

但问题是,根据我的推测,那些印第安人在得知这一切未来命运之后,在第一时间内做出的反应,肯定不会是高高兴兴地给白人们送上火鸡和玉米,自觉自愿地给他们腾出生存空间,逆来顺受地让白人们用子弹和瘟疫把自己消灭大半,或者驱逐到荒山野岭间的印第安保留区,同时欣喜地看到这片土地上诞生出一个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还会有一个感恩节来纪念他们这些愚蠢的土著人……而是嗷嗷叫着摸出弓箭和长矛,宁可拼了命也要把这帮白人给统统宰掉吧!

道理也很简单:船上那些欧洲白人的梦想与希望,就是美洲印第安人的灾难和绝望。

而在当年的伪满洲国,日本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也跟白人移民和印第安土著一样相差仿佛。

——正如在印第安人眼中,伟大的美国只是他们的噩梦一样,“满洲国”也绝对不是中国人的乐土……

首先,在具体讲述伪满洲国的社会面貌之前,请让我们先对民国初期的东北三省状况进行一番追溯。

自从入关定鼎以来,满清皇室就一直把起家的东北地区,视为王朝最后的自留地,预备在时局不利的时候“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故而设立了“柳条边”阻碍人口迁移,禁止中原汉民开垦东北的“龙兴之地”,大大妨碍了东北地区的开发——直到鸦片战争前夕,整个东北三省依然只有3oo万人口,跟明末相差无几。而且就连这么一点人口,也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最南端的辽宁,当时吉林将军辖下的总人口居然只有区区六七万,平均每十平方公里才有一个人,人口密度比之今天的西藏还要不如,其蛮荒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清朝皇帝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因为东北地区长期处于未开发状态,缺乏最起码的人口和资源,导致东北地方官府根本无力抵御从欧洲远道而来的俄罗斯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俄国人仅仅依靠威逼和恐吓,就一口气割占了1oo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沃土!

痛定思痛之下,清朝从186o年开始逐步松弛了“柳条封边”之策,允许汉民开发满洲。到了甲午战争之后,为了抵御日俄两国的蚕食,清廷终于完全放开了禁令,竭力鼓励汉民出关开垦荒地。截止到民国初期,东北三省已经有了两千万人口。而之后统治东北的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也延续了这一“移民实边”的政策,最终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前夕,让东北人口增长到了三千万左右。

民国年代的前期,在连年内战、灾荒频繁,民不聊生的华北地区老百姓眼中,山海关外那一块地广人稀的肥沃黑土地,就如同十八、十九世纪欧洲人眼中的美洲新大6一样,是一片“希望的原野”。从山东、河北等地出发去“闯关东”的人潮,也仿佛上个世纪渡过大西洋移民美国的欧洲人一样络绎不绝。

虽然当时的东北遍地土匪横行,犹如美国西部片里的西部荒野一样缺乏秩序,但那片“棒打狍子瓢舀鱼”黑土地,还有丰饶的煤矿、铁矿和金矿,对祖祖辈辈都渴望着一块田产的中国人来说,还是充满了诱惑力。而这片黑土地也没有辜负中国农民的辛勤耕耘,很快就给了他们难以想象的富饶收成。

例如,在电视剧《闯关东》里,就有这样的情节:主角朱开山一家在山东逃荒的时候,都已经快要饿死了,但当他们在东北落户之后的第一年,过年时就吃上了热气腾腾的白面饺子,此外还有满满一桌鸡鱼鸭肉,这些情况都是基本属实的。还有一集的内容,是朱家在东北成了地主之后,长工耍赖不干活,理由居然是“都两天没吃肉了!”可见当时东北人的饮食水平不仅胜过了华北,或许比日后的韩国都要高一些。

此外,由于东北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故而与关内延续几千年的小农经济不同,东北的粮食生产在近代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商品率,不但粮食自给不是问题,东北的商品粮还大量的输出到关内和国外,而东北大豆更是享誉世界,让迁移至此的关内百姓迅速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

接下来,东北的工商业也依托着商品化农业逐步建立了起来,虽然早期只是搞了一些磨面粉和榨油的小作坊,不如内地的洋务运动那么气魄宏大,但由于资金充裕和环境相对稳定的缘故,东北的民族工商业在民国前期发展得相当迅速。截止到“九一八”事变的前夕,东北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体系,以及一个以粮食加工、纺织、食品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体系,建立起了全国最大的面粉、酒精和啤酒生产基地,不仅能够与长江流域的工业城市相抗衡,甚至还对日本的商品倾销构成了严重威胁。

从张作霖在1918年接任东北三省巡阅使之后,东北三省内部一直保持着相对和平的环境。虽然有过郭松龄叛乱、中东路事件等几次短暂的战乱,但持续时间不长,造成的破坏也不算很大。至于比较激烈的两次直奉战争,基本上都是在山海关内作战。跟战火连天的中原地区相比,东北这边已经称得上是很太平了。

所以,在民国前期的东北地区,虽然同样有着官府的压榨,土匪的肆虐,但那些闯关东的中原移民们,还是一头扎进了这个充满了希望的新天地。他们淘金、种田、经营饭馆、搞货栈、跑马帮、开煤矿,为了过上富裕生活而不懈地努力,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家致富,但至少混上一碗饭吃还是比较容易的。

当时的东北三省,是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甚至略微高于同期的日本(当然,在帝国主义列强的老百姓之中,日本人绝对是过得最惨的)。而沈阳和哈尔滨的繁华程度,也不亚于上海和天津。

然而,这一切欣欣向荣的景象,都随着“九一八”事变的枪声,而被彻底地改变了。

——因为,日本人也早已盯上了这片富饶而又广袤的黑土地。

早在明治维新之前的幕末时代,日本人就把东北地区视为了侵略扩张的首要目标之一。当时的著名思想先驱吉田松阴,在阐述强国之道的时候就曾经公开说过:“……为今之计……开垦虾夷(北海道),夺取满洲(中国东北)、朝鲜,吞并南方,然后挫败美国、制服欧洲,就将无往而不胜!”

然后,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成功夺得辽东半岛,并且在东北地区获得了不少经济特权。再接下来,胃口越来越大的激进派日本军国主义者,终于在石原莞尔的策划之下,于1931年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一举吞并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并且在次年宣布成立“满洲国”,实现了对这片土地的殖民统治。

至此,东北三千万中国人的生活,就从原本的有苦有乐,一下子跌入了地狱的深渊。

那么,这个所谓“”的“满洲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呢?

表面上,从国名上看,这应该是一个以满人为主导的国家。而粗看上去,日本人也确实是抬出了前清的末代皇帝溥仪作为傀儡,还有一帮满清的遗老遗少作为陪衬……

但问题是,首先,这个“国家”的内政外交和国防事业,统统都在日本殖民者的全权操纵之下,溥仪皇帝不要说掌握国家大政,甚至就连自己的婚姻家庭都做不得主。其次,被日本人抬出来妆点门面,在生活地位上享受特殊待遇的满人,满打满算也就是这么屈指可数的一小撮昔日满清贵胄而已。至于占到大多数的底层满人,非但没能因为伪满洲国的成立而获得好处,反而因此受到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东北三省的满族人在所谓的“满洲国”内,并没有享受到像清朝一样的特殊待遇——既没有恢复八旗制度,更没有旗人的“铁杆庄稼”,甚至没有剃发留辫,怎么看都找不出什么跟前清的共同之处……在伪满洲国的土地上,真正能够享受到“超国民待遇”的,只有日本侵略者和一部分朝鲜奸细而已,而原本生活在东北三省的满人、汉人和蒙古人,同样都是被压榨和歧视的对象,基本没有差别。

对于当时一心要吞并满蒙的日本人来说,这个满洲国不过是在把东北三省正式划入领土之前,临时性设置的一个过渡时期统治工具而已,抬出傀儡皇帝溥仪和几个满清皇族成员妆点一下门面,迷惑一下国际舆论,感觉上就已经很足够了,实在是没必要继续画蛇添足。至于要日本人花费巨资重新恢复八旗制度,无偿供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整天吃白饭提笼架鸟喝茶溜达的八旗子弟……拜托,大日本帝国来满洲是为了扩张土地和掠夺资源,而不是来搞慈善救济事业的!大和民族自己都没有这么悠闲的日子可过呢!

同样的道理,伪满洲国的军队也不是满清八旗的翻版,而是一支以汉人士兵为主体,日本或朝鲜官佐掌握实权的殖民地军队——话说回来,就凭晚清八旗子弟的那副衰样,也实在是没法指望他们打仗的本事。

总之,伪满洲国绝对不是满清王朝的延续,而只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日本殖民地傀儡政权。

——事实上,在伪满洲国“五族协和”的社会体系里,日本人自然是第一等,被日本统治了半个世纪的朝鲜人算是第二等,而本地的满人、蒙古人、汉人这些原住民统统都是第三等,即“满洲人”。就如同在昔日的北美殖民地,来自宗主国的英国人自然是第一等,其它欧洲国家的白人是第二等,而印第安人原住民无论属于哪个部落,都是最低贱的下等人一样。

因此,除了极少数享受特殊待遇的满清贵胄之外,没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的底层满人,从来没有像看待清朝一样,把这个“满洲国”当成是自己的祖国。相反,虽然当时东北的绝大多数满族同胞,在日寇的铁蹄****之下,同样承受了无数的欺压和侮辱。但由于废帝傅仪和少数前清贵胄的无耻卖国行径,以及当时的信息流通不畅,使得内地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依然把“勾结日寇出卖祖国”的满人当成了迁怒对象。

——由于晚清朝廷的积贫积弱、腐朽卖国,所以从辛亥革命开始,整个中国社会原本就一直普遍洋溢着强烈的排满情绪。随着东北三省的失陷,伪满洲国的成立,针对“卖国满人”的民族排斥情绪,更是随着抗日救亡思潮一起再次爆发出来,到处都出现了针对满族人和满清遗老的歧视攻讦。

在此期间,华北地区的许多满人不得不隐瞒民族成分,改成汉姓汉名,不敢承认自己是满族……对此,日本侵略者基本上没有给底层满人撑腰的意思,更没有真正地把他们看得比汉人高出一等。

与此同时,在日后十四年内主宰着伪满洲国的真正主人,正如同三百多年前那艘“五月花号”上的英国清教徒一样,带着发财致富的梦想,仿佛蝗虫一般,兴高采烈地从日本列岛渡海而来。

——这就是让东北三省中国人恨得咬牙切齿的“满洲开拓团”。

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人就制定了夺取资源丰富的中国东北地区,在那里建立“新日本”的计划,并且对国民进行了长期的煽动性宣传。当时在日本有一首很流行的《马贼之歌》,就公然如此唱道:“……你也去,我也去,我们都到满洲去;狭小日本无生计,隔海相望是满洲。壮阔土地期待我……”

为了侵吞东北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沃土,日本当局几乎是毫不掩饰地鼓励浪人和退役军官到东北当开路先锋。至于这些日本浪人在中国究竟干了什么……基本上就跟西班牙人对美洲原住民做的事情差不多。

而在伪满洲国建立之后,日本移民东北的行动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从1932年开始,日本就对东北地区进行了几次实验性移民。移民从日本在籍军人中招募,按军队形式编组,发给武器,实行边耕边战。到了1936年,日本当局更是把向中国东北移民列为“七大国策”之一,准备从1937年起,利用十年时间,向中国东北实施移送一百万户、五百万人的武装移民侵略计划。

虽然由于战争的影响,这一计划并未完全落实,但截止到日本投降为止,移民东北的日本人也已达到接近两百万之多(并不是所有移民都属于满洲开拓团,还有很多日本人是移居到了东北的城市里)。

随着这两百万日本移民的到来,一场可怕的噩梦顿时降临到了三千万东北人的头上。

这些日本移民几乎是两手空空地来到东北,接下来想要在这里安家落户,一切的土地、房屋、耕牛自然都要从中国人手里强行掠夺——他们这些来当上等人的日本大爷,可不会像闯关东的中国人一样自己辛辛苦苦地开垦荒地,而是强行掠夺中国人的现成熟地,无论旱田还是水田,每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