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建造帝国(九十)-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28章洪涝来临
课堂依旧没有结束,杨大利看着四周的一个个眼光,连忙凑着讨论课的空档,从后门溜了出去。
刚回到宿舍,就听到了卫星电话响个不停的声音。
输入了密码解锁后,丁波着急的声音传来。
“老板,紧急情况,大兴安岭地区连降大雨,已经持续的大半个月了,今天早上开始,雨水明显的增加,更是挂起了六七级的大风,现在整个营地都戒严了,并且公交全线停运,许多工作没法开展,需要您回来主持工作”
杨大利一拍额头,卧槽,差点忘记91大洪涝了,“嗯,我马上回去,你通知阿彪找人开一辆夜鹰到哈市郊外,咱们公司的工地上等我,我现在就订机票回去。
挂了电话,杨大利连忙接通了老娄的电话,吩咐他定一张通往哈市最快航班的飞机票,却被告知因为大雨天气,最早的一趟航班需要明日中午起飞,无奈之下,只能等了,谷地的飞机可不敢飞进国度啊,出辽沈也不敢啊。
返回谷地之前,肯定要跟几个人告别一下,先是拨打了孙老头办公室的电话,被告知孙老头已经前往山东一带慰问前线受灾群众还有抗灾在最前线的士兵。
本打算去跟长老将军告个别,可一想自己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似乎也没必要去打扰被各种工作积压在身,日理万机的共和国上将。
想去跟孙丽告个别,却发现自己现在还不知道她在哪个班哪个系,想去问别人,又显得有些不好,四处八卦打听一个女生,在这军校里有些犯忌讳吧。
可一想,自己就这么一声不吭的走了,也不是那么回事,犹豫了半天,还是决定跟讲课的将军告别一下。
来到办公楼找到这位将军办公室的时候,却发现,不只是他在,连长老将军也在,并且还有着其他的几位肩膀上扛着星星的将军。
“额,没打扰几位将军谈事情吧?”办公室的门开着,杨大利一敲门,瞬间吸引了几个人的注意。
“呵呵,是大利小子,来来,我们正在讨论今天你在课堂上说的事情呢”张老将军笑呵呵的招呼杨大利进来,顺便拉开了旁边一个空着的椅子,示意杨大利坐下。
“额,是这样,张将军,我那边出了点事情,要回去了,寻思着直接走了不好,跟您和几位将军打个招呼,算是告别吧”杨大利尴尬的说道,没办法啊,进修班是三个月制的,自己这才上了一个月就跑了,怎么感觉也对不起孙老头的一片心意。
“怎么?你那边又有战事了?”张将军脸色也严肃了起来,似乎知道些杨大利的事情,“要不要我这个老家伙帮你出点主意?”
“额,不是战事,最近全国大范围降雨,我那边有个区域需要组织一下抗洪的工作,并且境外的基地似乎也不安全,需要回去安排一下”
“嗯,在那里也别太折腾了,让那边的人发现了,不光是你,国内也有可能收到牵连,现在国际形式虽然看着平静,但是暗地里也风涌云起啊”
“明白的”
“着急吗?着急的话,我帮你调架飞机送你过去”
“那真是太感谢您了将军,我订的机票是明日上午的,时间上有些紧急”杨大利惊喜道,这一趟看来没有白来啊。
告别了张将军,坐上了国度卫戍区专用的直升机,冒着大雨飞往了哈市,杨大利心里既着急谷地的情况,又有些遗憾没有见到孙丽一面。
阿彪跟着直升机早就在郊外的一处工地上等待,大雨冲刷着直升机,飞行的并不快,天色已经渐黑,直升机即使开着前方高达千瓦的短弧氙灯,可见度依旧很低,一直到了夜间八点多,才到达工地。杨大利感谢了一番送自己过来的飞行员,从空间里抓了一把四人组,分给了两人,然后冒着雨登上了夜莺。
夜莺的性能要比送自己过来的直升机性能好太多,飞行速度更是快了许多。没有直接飞往谷地,而是停在了新建造的南段小区,就是谷地穿越大兴安岭地区到达哈市的公路,南端建立的小区,约有三千多户,一万五千余人的大型社区,分为ABCD四个区域。
因为大兴安岭地区属于黑省直属管辖,小区建造完成后,需要报备,上级部门在这里设立了警署、民政、教育等部门,不过杨大利一直抓着不放的就是经济类项目,整个小区路西是AB两区,路东是CD两区,大型超市建立在西侧的两区,并且每个区域里还有这杨大利按照现实情况安置小型商店,货源是超市的货物,售卖员则是从当地小区招聘的职员,这样既能解决一些人员的就业情况,又能让居民购买物品更加的便捷。除去超市,小区里面还设有洗衣店、系统餐厅、银行、用仓库改建的休闲场所等,具备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杜绝外来商家的进入,也可以说是一种垄断,因为杨大利要在这里普及随身终端,小区里面付费还有工资支付都是使用的电子货币,出去怎么办?可以到银行用电子货币按照汇率转换为人民币,这种模式推广下来,让更多的人很快的接受,并且喜欢上这个高科技的玩意,包括政府设立在这的各个部门员工。对于随身终端和杨大利开设的银行,也不知道上级政府如何考虑的,一直保持着沉默。
到达南段小区的时候,许多的工人正在维护设施,毕竟这座小区刚刚建造完成,许多水泥地下的泥土被冲刷出来,形成了一个个空洞,并且远处的绿化树也被冲刷出了根茎,还有被移植过来的草皮。
拟补空洞虽然用的是速干水泥,并且上面铺盖了一层塑料薄膜,可是大风夹杂着大雨,很快的就把水推进了薄膜里面,几个工人冒着雨疲于应付。
“不用管这里,把挖掘机开过来,直接把洞口扩大,然后把水泥黄沙成袋的填里面,等大雨停下来,再进行修补,记得在附近立上警示牌!”
杨大利穿着军用雨衣,双手当作喇叭,对着几个工人大声的呼喊到。
第129章漠县的情况
狂暴的大风夹杂着断枝碎叶拍打在地上,在明灭不定的灯光下,溅起了一片的水雾,杨大利看了看天空,并没有雷电,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暴风已经挂起,直升机也无法进行飞行了,杨大利看到整个小区的民众们还算安定,超市餐厅等各个部门也都在正常运转,路边还停着一辆由谷地改造的轻型战车,提供给警署专用的警车,几名警察穿着雨衣拿着手电巡视着路边的情况。
除去系统人员,许多居民是不认识杨大利的,阿彪陪着杨大利在四个区域里转了一圈,发现问题不大,远处的大山,早就在开发小区之前炸开收集石料了,并且建立的防洪带。
整座小区有着三十余栋居民楼,有十二层的,有十六层的,分为三户式和两户式,每栋楼四个单元,密密麻麻的建筑,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建筑群。
走进超市,里面仍旧有着许多顾客,杨大利拿了两瓶矿泉水,无奈的发现,作为一名指挥官,自己随身终端上面竟然没有钱!坑爹的系统啊,只好阿彪付了款,这货的每个月的工资有着两千块,不抽烟不喝酒不泡妞,整天跟着自己,也不知道他攒着钱怎么花。
晚上怎么居住是个问题,幸好小区里面也设有宾馆,否则真要在直升机上面休息了。
第二日清晨,杨大利被阿彪喊醒,登上了直升机,飞往中段小区。
坐在直升机上,杨大利透过机舱窗口的玻璃,看到下面的情况,也是震撼不已,心里感慨万千,幸亏居民楼建造的迅速,否则就要危险了。
肆虐的泥黄色洪水夹扎着这段的树枝和石块,从山谷奔泻而下,不断的冲刷这山谷两侧的泥石,翻腾汹涌的河流中,隐隐约约的漂浮着一些山林里的生物尸体,有兔子的,有狼的,有鹿的,全都泛着黄色的外表,和泡涨的肚子。
“阿彪,一会跟南段小区的安保和物业说一声,注意动物尸体的处理,小心引发瘟疫”杨大利可是记得,洪水并不可怕,熬过去就可以了,可怕的是后续而来的各种疾病,想想前世,洪水下去后,低洼处积满了腥臭的牛羊鸡鸭、鼠狐狗兔等各类禽畜的尸体,苍蝇遍地,幸存的老鼠横行,需要各类物品食物消毒,深埋禽畜,更是需要预防各类皮肤病、传染病等。
“另外在通知谷地的军医,做好各项防疫准备,印刷宣传图册,交给大家如何预防洪水过后的疾病”杨大利满眼的担忧,他可是记得小时候经历98大洪的时候,许多小孩不知道危险,一个个下河洗澡,更是随地大小便,遇到刚死的小动物更是充满了浓浓的好奇心,随地找个棍子就能挑扯着玩半天。
中段小区的问题如同南段小区一般,知识这座小区显得小了许多,有南段小区的一半还不到,这里也设有建筑工人,雨势小了许多,门口的安保人员正和警署的警察在一起维护着小区的治安,毕竟天气的异常,容易滋发一些小偷还有一些意外事故。
在飞机上观察了片刻,杨大利不停的赶到了北段小区,这里的事情要严重了许多,因为北段小区已经处于山脉之中了,两侧都有着高越数百名的大型山脉,而小区也是顺着山谷的地势在半山腰的位置建造的,不过建筑工地的测绘员早在小区建造之前,把一切数据测量和推算完毕,总的来说,北段小区目前还是安全的,至少从山上冲刷下来的大水,是从山谷的底部走的。
人们除去停止了工作,并没有其他的影响,带着孩子逛逛超市,或者在娱乐室里打打牌打打麻将,每个人的心态保持的都十分的好。
谷地的情况就不用说了,作为原本的大本营,早就把一切自然灾害推算过,并设定了预防方案。
“老板,李将军来电,说是让咱们辅助他们支援漠县周围一百公里范围内的救灾行动,他们军区离这里太远,救援工作很难迅速到达这里”
“嗯,回复他这里咱们包了”杨大利笑了笑,什么辅助支援,什么太远到达不了,李将军本就打算好了,这一块划给了杨大利这边,没看到军区标志和国旗涂料都送过来了么。
“阿穆尔州没问题吧?那里据说雨势也不小”
“因为前期已经预防了,所以现在救援行动进行的很顺利,第二和第四营要塞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就在原地驻扎待命。”
“嗯,通知二营预防老毛子,让四营的杨宏团长调来一批四旋翼运输机参与救灾,把肩膀上的红警标识换成李将军送来的臂章,四旋翼上面也涂上国旗,对外生成是边防军。”
“是,指挥官”
暴雨下的狂暴,走的也十分急促,持续了两天便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的漠县一片汪洋,人都已经迁移到了半山腰,一顶顶救灾帐篷铺满了半片山,壮观的同时,带来的就是损失。
刚刚播种下的田地,许多都被雨水冲刷殆尽,幸好之前杨大利告诉了国家上层洪水的消息,也做了通知,许多地方没有种植农作物,要不然全面积受灾,颗粒无收,要比现在严重的多。但也有不停劝解的群众,现在哭天喊地的哀嚎着。
漠县处于大林河、额木尔河、老槽河三河交汇处的一处平原地带,四周都是四五百米高的大山,87火灾后重建,几人合抱的红松几乎已经全部消失,又因为四周山地上树木被严重砍伐,洪水长驱直入,夹扎着四周光秃秃的山岭上滚落下来的石子,虽然有着种植的细小松木幼苗,但在洪水面前依旧如若无物,起不到任何阻挡作用,损失更是惨重,几百里连成一片,如同绿色的海洋,只是这个海洋泛着黄色的光芒。
幸好有着提前的布置,又因为这是第一个与谷地相连的县城,无论是建设上,还是发展上,都相对的比较迅速,许多人都搬离了此地,前往远处新建的城区居住。县城里大片的居住房被肆虐的洪水推倒,是的,是推倒,并不是蔓延,也不是淹没。
杨大利不由的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历史,记得北三省受灾这么严重的时候,明明的98年,为什么今年的也这么严重,那么,这次被称为华东水灾,江南和山东地区得多严重啊。
江东六十四屯
国外的一些历史轶事。
江东六十四屯:以下资料来自互联网。
江东六十四屯面积3600平方公里,清朝与沙俄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黑龙江北岸划归俄国。但由于江东六十四屯居住大量中国清朝居民,因此在划界时特别将此地归属于清朝管理。《中俄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人在江东六十四屯享有居住权,清政府对该处人民享有管辖权,但是清朝并无此地之主权。1900年发生义和团运动,清政府无暇兼顾东北情势,俄国遂派兵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和海兰泡惨案。一九〇二年中俄议和后,虽经清朝政府多次交涉,但沙俄政府却采取种种无赖手段,拒绝原住这个地区的中国人民返回世代久居的家园。
江东六十四屯的居民由汉族、满族、达斡尔族组成,据俄国当局一八八一年调查,“中国臣民达一万四千人,其中汉人八千六百人,满族四千五百人和达斡尔族九百人……共一千二百六十六户。”达斡尔族居住在六十四屯东部和南部,满族集中在瑷珲对岸上下一带,汉族分散于六十四屯各处,或单独成村,或和满族、达斡尔族混合居住,其中绝大多数是山东和山西的移民。满族和达斡尔族在语言、服装和风俗习惯上与汉人基本相同,“同时讲话彼此都懂”。三个民族都从事农耕,种植大豆、小麦、小米等作物;酿造烧酒,畅销黑龙江两岸;所需布匹和农具靠江右供给。居民人数,自一八八一年之后,俄方未进行过统计,一直沿用一万四千人这一数字。中国有关记载为七千余人或万余人,显然不是居民达到的最高数字。据《阿穆尔报》负责人的估计,惨案发生前居民为三万五千人,除去临时居住的矿工等流动人口一万五千人,原有居民约二万余人。
沙俄阿穆尔省当局准备夺取江东六十四屯的关键时刻,中国东北地区的义和团运动掀起了反抗沙俄侵略者的风暴,沙俄政府乘机用武力夺取六十四屯,进而强占东北区域。
当一九〇〇年六月初东北义和团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沙俄总参谋长就电令滨阿穆尔省总督戈罗戴科夫“密切监视”边境地区,为制止义和团运动的蔓延采取“相应的措施”。六月二十三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布上谕,宣布滨阿穆尔军区进入战争状态,两天后,滨阿穆尔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同时实行军事动员,四天后,这两个军区分别征召一万六千八百五十五名和九千五百一十五名预备役兵员入伍,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军事动员。七月九日,沙皇命令两路俄军分别在伯力和双城子集结,待命进攻哈尔滨和牡丹江,黑龙江上空密布战争的阴云。
七月十五日,前往支援待命进攻哈尔滨俄军的两艘俄轮“米哈依尔”号与“色楞格”号驶抵瑷珲江面。中国瑷珲驻军“飞渡往阻”,沙俄“色楞格”号开炮射击,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击伤“色楞格”号,重创“米哈依尔”号,击毙击伤俄官兵五人。沙俄阿穆尔省军管省长格里布斯基率骑步炮兵赶到瑷珲对岸的俄军哨所,炮击瑷珲城。中国黑河屯驻军以为俄军发起全面进攻,回击海兰泡。这就是所谓黑龙江事件。
这一事件本来是沙俄侵华军事行动引起的,但是格里布斯基却以中国军队炮击海兰泡为借口,对海兰泡与江东六十四屯中国和平居民举行血腥的大屠杀。
海兰泡市中国居民区和郊区有长期居住的华侨“几千人”,较大的华商“二百三四十家”,此外还有大量的中国雇工、小商贩和手工业者,总数在万人以上。从实行军事动员起,海兰泡不断发生迫害华人的暴行,大批华人纷纷渡回江右。但长期在那里定居的中国人,因行动不便或因受骗未去,便成为沙俄屠杀的对象。
鉴于海兰泡市紧张的备战形势,中国居民的代表请示格里布斯基,中国居民是否要撤离,格里布斯基伪善地保证“决不允许和平的外国人受到骚扰”。中国居民信以为真,结果上了大当。
七月十五日,格里布斯基下令禁止中国人渡江,并扣留所有的渡船。接着市警察局开始“一无例外”地逮捕所有的中国人。十六日,全副武装的哥萨克和义勇兵闯入中国人的住宅和商店,不分男女老幼一齐押走,就连“怀抱的婴儿也被强拉了出来”。
这一天共搜捕了三千至三千五百人,先被俄兵包围在中国居民区,一些人往外冲逃,当场被杀害五六十人。后来这些人被转移到市警察局,警察局容纳不下,当晚又被押送到精奇里江边一个锯木场里。
十七日清早,俄兵将所有被押的中国人赶到上布拉戈维申斯克村,名曰“渡江”,实际上是将被捕者赶进江中活活淹死。据刽子手的叙述和目击者的记载,当被押送的队伍到达目的地时,“手持刺刀的俄兵将人群团团围住,……把河岸那边空开,不断地压缩包围圈。军官们手挥战刀,疯狂喊叫:‘不听命令者立即枪毙!’……人群象雪崩一样被压落入黑龙江的浊流中去。有的想拚命拨开人流,钻出罗网;有的践踏着被挤倒的妇女和婴儿,企图逃走。这些人或者被骑兵的马蹄蹶到半空,或者被骑兵的刺刀捅翻在地。随即,俄兵一齐开枪,枪声、怒骂声混成一片,凄惨之情无法形容,简直是一幅地狱景象。”“当妇女们把她们的孩子抛往岸上,而且乞求至少能搭救她们的孩子时,哥萨克却逮住这些婴儿,挑在他们的刺刀上,并将婴儿们割成碎片。”经过这场血腥的屠杀,中国人“伤重者毙岸,伤轻者死江,未受伤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满江洋。”岸上“堆积如山的‘尸体’,大都是气息未绝的活人”,他们都被“一古脑儿地投入江流”,水面又浮起一层半死的人筏,翻滚着向东流去。这种灭绝人性的屠杀一直进行到七月二十一日,共夺去五千余名中国人的生命,只有少数人游到对岸而得以逃生。七月二十二日,阿穆尔当局宣布海兰泡市内的中国人已被全部“肃清”了。
七月十七日,阿穆尔当局举行海兰泡大屠杀的同时,另派出军队扑向江东六十四屯,对中国居民举行了多次扫荡。俄兵驱各屯居民聚于一大屋中举火焚烧,大部分被活活烧死。俄兵又沿村发火,毁尽房屋,枪杀居民,仅博尔多屯一地就杀害了上千人;最后将“未及过江者,不分男妇老幼,农夫工匠,负贩商贾及民间各行等业一同逼入江中,通共浮水得生者不过六七十人,其余均被逼溺死江中,浮尸蔽江者数日。”这次屠杀,又夺去了二千余名中国居民的生命。
这边是江东六十四屯惨案了,说句实话,历史上,俄国是和中国签约最多的国家,共签有17个条约,同时也是夺取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三百多年来,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去了中国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40个台湾。也有一种提法说,俄国割占了中国300万平方公里土地,那是把俄国耸恿和支持外********,脱离中国的土地也算在内,大约150万平方公里,再加上144万,正好约300万,相当于中国现有领土的近三分之一。光清朝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布连奇斯条约》《恰克图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辛丑条约》《第一次日俄协定及密约》《第二次协定及密约》《第三次密约》《第三次协定及第四次密约》等,后面的就不说了。
第130章十亿赈灾款
想着内地的情况,杨大利不由的暗暗着急,可按照自己目前的状况,又无能为力。
“喂,老娄,咱们国都办事处现在有多少资金可以调动?”
“报告老板,目前拖拉机销售项目,去掉税务还有各乡镇设立的维修点,再减去办事处的运营,总盈利23亿人民币,因为国都地皮需要建设和打点关系,目前可调动资金10亿人民币。”
“好,那你准备一下,不用现金,我可能马上就要用到这笔钱”
“好的老板”对于了解谷地情况的老娄来说,老板的命令无异于圣旨。
挂掉电话后,杨大利想了想,这10亿不可能说捐就捐了,了解到后世某会某组织的所作所为,还是自己做出行动比较好,建立一个赈灾的专项款账户,每一笔的费用都有所记录,这方面还是需要科技中心和研究院做一些必要的工作。
“王老,能不能做一款这样的软件,我准备拿出10亿人民币做赈灾款项,用这个软件可以详细的记录开支情况,并且今后也可以查询这一款项的去处,并且需要一个载体,像手机一样就可以了”
“没问题,指挥官,您需要多少这样的载体?”
“前期先做一百个吧,后期再说”
“行,不过我需要一天的时间”
谷地目前的科技完全领先了现世界足足二十年,达到了杨大利前世的水准,并且还在大跨步的前进,这完全是研究院和科技中心的功劳。
杨大利又给孙老头办公室的秘书打了电话,一番交谈,让孙老头联系自己,没曾想,没多久电话就打了过来。
“喂?大利?什么事情这么着急给我打电话?我这很忙!”孙老头声音里夹杂着水流涌动的声音,犹如在海边观潮,并且还嘈杂不轻。
“孙老头,我有事找你谈,很急,涉及10个亿的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