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苹果)-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夜时间,三千多匹战马被就地宰杀,马肉加白米熬成一锅锅的肉粥糜送上城头,士兵们贪婪的一碗碗的灌下肚子里,围着篝火靠在城墙垛下鼾声大作,苏锦没有休息,他带领亲卫队一直不停的在四城城头巡视,直到天色大亮。
艰苦的攻城战持续了四天时间,每日辰时起,辽军便会开始疯狂的进攻,直到午时退下休整吃饭,午后继续,然后便一直持续到天黑,以至于大伙儿都形成了规律,一到点都自觉的提着兵刃上城头或者是下城头,比上班下班还准时。高品质更新
无论是攻城的还是守城的都已经趋于麻木,这麻木不仅是对于生死的熟视无睹,甚至也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了,守城的箭支早已用光,士兵们每天另外要做的事情便是搬砖搬石,上下城墙怀里总是兜着一大包石头当武器,以至于城中砖石短缺,连青石板路都被撬了几条。攻城的也物资消耗殆尽,投石车已经不能用了,倒不是没有石块往城头砸,而是它们超负荷的使用都已经散了架,箭支消耗干净,云梯、冲车也都毁坏大半,到了第四天早晨,辽军甚至只剩下三百多架可使用的云梯,根本不能胜任攻城之需了。
耶律重元不得不下令暂停攻城,面对高墙,没有云梯可不成,难道搭人梯上去?虽然现在就算是全部站在城墙根下也没事,宋人只会用些石块砖头往下砸,造成不了多大的杀伤,但自己也不能命士兵靠着眼神将宋军一个个瞪死。
耶律重元命令全军,抓紧修理损坏的投石机并打造新的简易云梯,并派人急速往北去往乌州仪坤宁州去调集攻城器械和箭支来,他相信,只要再高强度的攻击几日,皇城必破,因为宋军明显已经没什么手段来阻止自己的进攻了,除了高墙,他们什么都没了。
苏锦心急如焚,形势越来越紧迫,耶律重元就像条疯狗咬住了便不撒口,完全的不顾伤亡,四天时间双方死伤人数超过九万,自己的士兵锐减三万多,而耶律重元付出了六万人的代价,可是即便是这样大的伤亡,也没有让耶律重元放弃进攻。
诚然,耶律重元用的正是换命的蠢办法,他有十六万人马,去了六万还有十万万,攻城绰绰有余;而苏锦的大军本就只有八万人,阵亡三万只剩下五万了,人数越少,守城露出的破绽便越多,辽人便更有机会了。
辽军一直休整了两日,苏锦知道这是大战将至前的最后一丝宁静,站在北城站楼上,看着一车车的物资从北方运往辽军大营的时候,苏锦的心沉到了谷底,他很想率军冲出城去夺下军需物资,但他知道那是不明智的,耶律重元焉能给自己这个机会,恐怕早就张网以待了。
饶是苏锦聪明机变见识颇广,此刻也束手无策,在耶律重元疯狗般的死缠烂打之下,实在是没有好办法应对,苏锦意识到这六个月来自己是多么的幸运,趁着辽人内部空虚的时候很赚了一大笔,但如今恐怕要连老底都要赔进去了。
苏锦召集全体将领在东城城楼内开会,会议气氛凝重,大家都意识到形势的严峻,一个个皱着眉头默不作声。
苏锦打了个哈哈看着众人笑道:“各位一个个垂头丧气如丧考妣,这是怎么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翻着白眼,都这个时候了,大帅还在故作轻松。
苏锦咳嗽一声负手从每个将军身边走过,平静的声音响起:“咱们应该高兴才是,我北征大军二十万自五月入辽,如入无人之境,纵横上万余里,下城池十八座,歼敌近三十万,六个月来我们成了辽人腹内尖刀背上芒刺,让他们寝食不安暴跳如雷,我们甚至拿下了他们的京城,让他们遭受前所未有的耻辱,这些还不够我们高兴的么?还不值得我们自豪么?放眼古今,那支军队能有如此作为?”
众将眼中露出神采,身板也挺得笔直,苏锦的话让他们为之自豪,回想起来这六个月来,种种不可思议之处,当时不觉得如何,现在回过头来,确实是伟业丰功。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也许不太适合眼下的情形,但我要说的是,我们已经做出了我们最大的贡献,为了大宋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我们这二十万人完成了使命,我们的名字将被史书记载,为世人流传,这难道还不够么?更何况我们还没有失败,皇城还在我们手里,我们有什么好担忧的?便是城破身死又如何?只不过是为我们辉煌的北征之途画上个完美壮烈的句号而已,这虽然不是最好的结局,但这个结局并非你们想象的那么悲惨。”
众将听得心头澎湃,却又有些羞愧,跟苏锦相比,自家的境界格局可是小了太多了,人家论官职来中枢重臣,论身家巨万之富,人又年轻英武,家中妻妾成群,都能漠视生死,自己这些人跟他比拍马也追不上,却还放不开。
苏锦续道:“当然,能活下来自然是最完美的结果,辽人休整了两日,不出意外,明日将是最后的猛攻,辽人调集了大批的物资前来,明日之战皇城八成难保,所以我决定了,我们不能在此等死,我们要突围,活下一个是一个,不能全部被闷在城里,今日之议,便是如何突围。”
第九九二章 柳暗花明
(感谢一加壹书友赐予月票!)
会议进行了一个多时辰,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最终达成了突围行动的策略,鉴于敌军的主攻方向是东城,南边是汉城,不利于及时摆脱追击,又不能往北突围,所以最好的突破口便是西边。高品质更新就在
西城外有两万辽军围困,正是最薄弱之处,苏锦决定大军连夜集结调往西城,待天黑之后一鼓作气冲击西城辽军大营,突围后一直往西南沿着庆州怀州一线往沙漠边缘靠近,争取从原路戈壁沙海中杀回云内,从夏国境内撤离。
策略定下之后,全体将领立刻布置下去,在饱饱的吃了一顿晚餐之后,宋军全部集结在城中广场上,五万宋军一个个蓬头垢面不成人形,盔甲破损,单薄的衣衫里边露出御寒的枯草和破布,简直就是一群叫花子兵。
苏锦看着心酸,但他依旧面容坚毅,下令突围其实也是冒险之举,西门看似薄弱,但一旦突围战打响,北城和汉城的兵马立刻便会去支援,能否脱身只能看老天的造化了,战前会议上,有人提出了这一点,苏锦问他们:是愿意眼睁睁的看着辽人用箭支投石机将自己砸死,还是愿意拼死一搏寻得一线生机?答案显然是后者,完全没有守城的物资,城破只在旦夕之间,到时候全城陷落,结果自然是全体力战而死,但苏锦可不想跟辽人同归于尽,说白了,他觉得不值。
“诸位兄弟,你们跟随我征战半年时间,立下不朽功勋,从来没有哪一支军队如诸位这般的勇武无畏,苏某深以为荣,也以有你们这帮兄弟而自豪;苏某感谢你们一路上不畏生死英勇奋战,为大宋尽忠尽职,但我们也亲眼目睹了身边的兄弟一个个的倒下,一个个的捐躯,死亡是可怕的,但也是神圣的,他们将热血洒在辽人的土地上,将会被我们铭记,被大宋百姓铭记;但我们不能无谓的死亡,我们要活着回到大宋,这才是最后的胜利,所以,今日我们要连夜突围,我们要回到大宋,接受皇上的封赏和百姓们的欢呼;我不知道,今晚还会有多少兄弟死在这里,甚至我们都不能幸免,但我们不能放弃这最后的希望,我们要冲出去,回到大宋,回到故土,回到亲人身边!”
众士兵泪水横流,高举手中武器呼喊道:“回到大宋,誓死突围。高品质更新”
苏锦高举双手道:“让我们拼尽全力,做最后一战,相信我,我会带你们回到大宋,让你们和亲人团聚。”
众将士高呼:“苏大帅,我们信你。”
苏锦抽出腰间兵刃,正欲发出出击的命令,忽然间,一阵闷雷般的呐喊远远传来,紧接着是急促的号角声,人嘶马叫刀剑交击之声。
众人面面相觑,苏锦高声叫道:“哨探何在,出了什么事?”
不一会有士兵骑马飞驰而来,来到苏锦面前滚鞍下马气都喘不过来叫道:“禀大帅,东门外辽营似乎打起来了。”
苏锦一怔道:“谁和谁打起来了?”
“天太黑,看不清楚,已经派人去探了。”
苏锦迅速上马疾驰往东门处,众将领赶紧上马跟上,众人登上城楼举目下看,只见辽军营中乱作一团,火把乱晃,喊杀连天;在看北门和南边的汉城,几条火把的长龙疾驰往东门,那是辽军的支援军队。高品质更新
苏锦高声叫道:“发红色焰火箭。”
啸叫声中,三枚红色焰火弹窜上漆黑的夜空,在空中逗留片刻炸成万千花雨,片刻之后,辽军营后远处三枚红色焰火弹冉冉而起,同样是苏锦北征大军的御用信号箭。
马汉激动的大叫道:“是王朝他们,是王朝他们。”
苏锦也激动的手心有些发抖,东南角的天空忽然又冉冉升起了绿色的信号箭,苏锦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绿色的信号焰火弹是宋军正面主力的联络信号,难道说是正面范帅和韩帅的大军支援到达了?本来还在怀疑王朝即便生还,手头也不会有多少兵马,如何敢突袭辽军大营,但这样一来,便可以解释的通了。
“大帅,援军来了。”景泰眼睛里泛着泪花,喃喃道。
潘江道:“还等什么,里应外合出东门进攻啊。”
苏锦道:“对对对,潘江景泰听令,即刻整军,从东门进攻辽军,给他们包个过年吃的大饺子。”
东门城门大开,五万宋军如狼似虎的冲出皇城直奔辽军大营杀去,王朝和狄青的十一万大军本已经占得先机,辽军已经抵挡不住了,更何况是前后夹击的三p玩法,耶律重元压根就没想道会有这么一只军队从背后摸来,到战斗打响之时,他才明白了,为什么这两天派往东面的斥候小队一个个都泥牛入海没有回来,显然是被这伙宋军给劫杀了,自己还压根没想到这一点,真是太愚蠢了。
十六万宋军如狼似虎,将辽军大营冲击的七零八落,其他三面的辽军急忙赶来救援,但也是无济于事,最终他们只能救出耶律重元,护送着他落荒而逃,宋军四下追击,直到天色微明才鸣金收兵。
朝阳升起,照在临潢府皇城的城头上,狄青在众将的带领下登上城头,远远的他们看到苏锦全副武装身披紫色披风立在金黄色阳光里,满脸都是微笑,狄青一瞬间升起了膜拜的冲动,正是眼前这个人,创下了无数的奇迹,一己之力便可以左右国家的命运,换做自己,绝无可能率一只军队便可以在敌国腹内纵横;眼前的苏锦虽然容颜憔悴,颌上黑须宛然,但双目炯炯,腰杆笔挺,毫无颓唐之势,这是一尊不倒的尊神。
苏锦快步上前,一把抱住狄青,大笑道:“除了狄将军,谁能千里奔袭,在辽人不知不觉中便发起攻击,狄将军辛苦了,你救了我苏锦一命。”
狄青正色道:“大帅说那里话来,是大帅救了大宋才是。”
苏锦哈哈笑道:“你我也别相互吹捧了,连夜大战,都乏了吧,我已经准备好了酒席,咱们就在这城头饮酒庆功,面对朝阳如血,面对遍地哀鸿,但愿你还有胃口。”
狄青笑道:“饥餐胡虏肉,渴饮蛮夷血,大帅有胃口,我们岂能没胃口?”
众将哈哈大笑,苏锦微笑道:“请入席。”
……
此战过后,耶律重元围剿大军尽墨,残兵败将三万余逃往北地,纵观临潢府之战,宋军以七万人的代价拿下临潢府,歼灭辽军主力十八万人,擒获诛杀敌军高级将领五百余人,辽军将校阵亡五千余,辽国皇室三位亲王被俘,仁懿皇后萧达里、大皇子耶律洪基、小皇子及两位公主皆死于此,尚有皇亲百余,大臣数十尽皆被囚。
苏锦大军二十万尚存六万精锐,加上狄青的七万大军,攻击十三万大军在休整数日后集结南下,因为赵虎已经将临潢府攻下的消息送到了京城,赵祯下令大军全线进攻,为了配合大军的行动,苏锦和狄青的大军奔袭南下直捣大定府,再下渝州、利州、泽州等诸城,直逼辽军主力侧后。
宋军南方主力发动猛烈的攻势,将辽军占领的宋国十几处州府尽数夺回;到腊月初,辽军已经被压缩在西京道和南京道这一小片狭长的地界里,大限之日即将到来。
腊月里,赵祯改元皇佑,庆贺即将到来的胜利,皇佑二年二月,辽兴宗派人求和,赵祯不允,耶律宗真发起最后一搏,集结南京道西京道残兵二十六万回头猛攻大定,妄图往北逃窜;苏锦和狄青坚守十七日,直到宋军主力到达,在大定东南与辽军展开决战。
皇佑二年三月十九,辽军战败,辽兴宗耶律宗真在逃往途中为手下大臣诛杀,献首级于苏锦,北院大王萧惠自杀,二十六万大军灰飞烟灭,至此辽国气数已尽,除了上京道以北由耶律重元盘踞之外,整个辽国国土在数月之间尽数被大宋纳入版图之中。
第九八三章 回归故国
皇佑二年三月初三,正是草长莺飞之时。
苏锦率征北大军自北而还,大宋各地飞信传报,所经州府官员百姓沿途跪迎大军南归。
二十万西北军,自去年五月出征,直到今年三月方回,历经十个月的孤军征战,创造数奇迹,立下人可及的赫赫战功;当初昂然北去的二十万人,回来的不足四万,十六万将士血洒北国,谱写出一曲慷慨赞歌。
赵祯下旨,特准苏锦率所部兵马进京受封,到了进城的那一日,京城万人空巷,齐聚北城外官道上,排出二十余里迎接。
当苏锦的大军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的时候,人们先是欢呼,继而开始哭泣,百姓们纷纷跪倒在地拜迎。
那是怎样一支军队啊,人人枯瘦如柴,个个衣衫褴褛,北国的风霜征战在他们的脸上刻下道道痕迹,他们的眼中看不出喜悦看不出痛苦,能看到的只是一种沉静如水的淡漠,冷酷如钢的情。
在人们印象中一直是风度翩翩的少年郎的苏锦,如今也是面孔黝黑,一抹黑髯横在上唇,整个人坐在马上,就如一座山;他的盔甲虽已暗淡,但却片尘不染,一袭紫红色的披风随风猎猎,望之宛若神人。
赵祯第四次率全体大臣在城外相迎,在城外搭下十里彩棚,设下长席犒赏归来的勇士们,见到苏锦之后,赵祯一反常态的给了苏锦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样不寻常的行为,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苏锦很激动,倒不是因为赵祯的行为,而是因为他看到家中诸妻泪流满面站在长亭下等待自己的身影,十个月了,自己时刻不想念家中的妻儿,如果时光倒流,他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选择率兵北上,这样的离别,今后决不能再有了。
赵祯还待拉着苏锦入席叙话,苏锦却已经心不在焉,拱手道:“皇上,臣明日再入宫跟皇上详谈如何?现在,我只想赶回到家中,好好的洗个热水澡,好好的睡一觉。”
赵祯一怔,轻声笑道:“爱卿怕是急着见妻儿吧,朕不近情理了,本该尽让你和家人团聚的额,这样吧,你自去,朕却要和将士们好好的痛饮几杯。”
苏锦笑道:“多谢皇上理解。”转头举杯对着带回的众将士道:“各位兄弟,我先回府拜见老母,诸位替我多敬皇上几杯,挑咱们最精彩最得意的战斗说与皇上和诸位大人听听,景泰将军,今日之后休整三日,这三日内,你需负责和诸位将军将阵亡将士名单报上来,论活着的还是阵亡的将士,都要申报军功抚恤。”
景泰潘江等拱手道:“大帅放心,替我等问候令堂大人以及诸位夫人一声,改日再去拜见。”
苏锦点点头,躬身向赵祯告退,走向家小所在的长亭;苏家上下已经是泪眼朦胧了,若不是晏碧云吩咐过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失态,众人怕是早已飞奔过来了。
苏锦缓缓走来,到众女面前站定,微笑道:“你们可还好么?”
“还……好!”一言未了,抽泣声响成一片。
苏锦一把抱起虎儿,狠狠的亲了一口道:“虎儿,想爹爹了么?”
虎儿揉着脸道:“不想。”
苏锦愕然道:“怎地连爹爹都不想了?”
虎儿道:“娘亲说了,大丈夫志在四方,须得建功立业为国尽忠,爹爹是去建功立业了,虎儿该当骄傲才是,不用哭鼻子想。”
苏锦哈哈大笑道:“说的好,不愧是我苏锦的儿子。”
苏锦感觉衣角被人扯动,低头一看,一个眉清目秀的抓鬏小儿站在脚下仰头瞪着自己,苏锦放下虎儿,伸手抱起小儿道:“让我猜猜这是谁?定是哪家丢弃的小破烂孩儿吧。”
那小童咧嘴嬉笑,奶声奶气的道:“爹爹,你这话要是让外公听见,非打烂你屁股不可。”
苏锦故作惊讶道:“哎呀,外公这般厉害,你可要替爹爹求情啊。”
小童嬉笑道:“好,便饶了爹爹这一回。”
夏思菱轻声道:“荀儿莫要烦爹爹,去外公那儿去。”
小童瘪了嘴下了苏锦的怀抱,这就是苏锦的次子,夏思菱所生的儿子,已经随了母姓姓夏,名叫夏荀。
苏锦笑道:“咱们回家吧,终于到家了,我一刻也不想穿着这劳什子盔甲了,身上都生虱子了。”
一行人乘了马车在众人的目送中进城回府而去。
东门外的宴席持续了整整一下午,将士们个个喝的烂醉如泥,很多人在宴席上便沉沉睡去,赵祯命人不用打搅他们,相反还拉了屏布为他们挡风,又命人在城中专门腾出一处兵营,清扫干净,铺好被褥,禁卫军派大车一个个的将困倦欲死烂醉如泥的士兵们拉进兵营休息。
苏府中却已经是一片欢腾,苏锦拜见了王夫人,母子二人抱头痛哭,王夫人赶忙张罗着去寺庙还愿,在菩萨面前早已许下几百个承诺了。
小娴儿小穗儿等张罗了一大桶热水,将苏锦的盔甲和破烂的内衣、披风都扒了下来,让苏锦好好的泡个澡。
小娴儿本打算将苏锦穿得破破烂烂的衣服盔甲都扔了,晏碧云立刻阻止了她,要她好好的清洗晒干折叠起来保管,晏碧云告诉她,这几件破烂将要当做苏家的传家至宝传给子孙后代,要他们永远不忘祖辈的浴血打拼,众女深以为然。
苏锦的热水浴洗了一个时辰也没出房,小穗儿觉得奇怪,偷偷的探头去看,却见苏锦歪着头泡在木桶里早已酣睡如雷了。
众女心疼不已,晏碧云带队,一群人涌进房里替苏锦搓洗身子,苏锦光屁股的样子众人都见过,但此刻一看苏锦身上密布的疤痕,还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苏锦闭着眼任由她们折腾,连换了两桶热水后,苏锦被洗成粉红色的小乳猪,在众多双柔柔纤手的搓揉下,苏锦压制依旧的**开始喷涌。
野利端云拿着绸布正卖力的帮苏锦搓着大腿,猛然间碰到火烫昂藏之物,顿时红了脸,将绸布一扔啐道:“要死了。”
众女道:“怎么了?”
野利端云还未回答,苏锦张开眼睛一把将野利端云拖进木桶里,众女作鸟兽散,纷纷掩面奔走。
晏碧云啐道:“不像话,大白天的……”
话由未了,也被苏锦拖入桶中,顿时衣衫尽湿。野利端云和晏碧云赶紧挣扎着爬出木桶往外逃,苏锦站在桶里挺着大棒子奈的叫道:“哎哎,别走啊,别走啊,起码留一个下来嘛。”
晏碧云恨恨不已,用毯子裹着湿身子往外走,走过小穗儿身边低声道:“穗儿去照顾他,别叫他受了凉。”
小穗儿红了脸,本来是往外要跑的,这回走不脱了;众女逃个干净,只剩小穗儿低着头站在那里,苏锦笑道:“还是穗儿对爷好,过来。”
小穗儿挪步过去,不敢直视苏锦,苏锦伸手将她抱进桶里,亲了她晶莹的耳垂问道:“穗儿不愿意么?”
小穗儿闭眼喘息道:“穗儿就是公子爷的人了,只是……在这里……夫人们都晓得了。”
苏锦笑道:“那怕什么,在西北我便说要收了你,可是又怕委屈了你,想给你寻个好归宿,这几年来我也想明白了,与其让你韶华空渡,还不如永远的将你留在身边;穗儿今年都二十二了吧。”
小穗儿眼泪涌出,轻声道:“小婢要伺候公子爷一辈子。”
苏锦对着她粉嘟嘟的嘴唇一吻道:“现在便伺候爷吧,爷帮你宽衣。”
小穗儿羞涩道:“小婢自己来。”
湿透的衣衫慢慢的剥下,一双雪白的玉。峰出半空,苏锦瞪大眼睛叹道:“穗儿真的长大了,记得以前很小很小。”
小穗儿轻轻拿起苏锦的手压在自己乳。峰上道:“公子爷尽情享用吧。”
苏锦缓缓搓。揉着性十足的两团绵软,浴火烧的浑身燥热,双手朝下托住小穗儿的细腰举起,巨。物对准要害部位缓缓将小穗儿的身子按在腿上。
披荆斩棘的感袭来,伴随着小穗儿娇怯怯的哼叫声,一朵红梅在水面上泛起,不一会动作由轻柔变得狂野,小穗儿的湿发在头脸边乱甩,只不到盏茶时间,一声尖叫之后,小穗儿便浑身力,张着小嘴大喘气了。
苏锦法尽兴,他知道外边肯定有不少人偷听,将小穗儿抱出来擦干身子之后,苏锦拉开房门,门外小娴儿和阿狸正偷听的津津有味,不料被一双大手抓小鸡般的抓了进去,还没等反应过来,衣服已经被扒个精光,苏锦意气风发,大肆胡天胡地,数月来的艰辛和痛苦都被温柔喷香的女体所冲淡。
第九八四章 宰执
辽国被并入宋国版图之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