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臣之心-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会左荣华会把北辰王的军队拦在宫城外,你把北辰王带进来,就他一个人……毕竟是家事,别太难看了。”
  木东初这句话说得太平和,莫静和估不准他的意思,抬头看了一眼,木东初看起来有些惆怅,眼神黯淡,总归是同胞弟弟,大概也是有所感伤。
  “诺。”莫静和领命告退。
  木东初看着莫静和的身影,心里知道凭他身手,在两军对峙的情况下带个人进皇城应当不是问题,但总还是担心。
  “等等。”
  莫静和回过身,有些莫名。
  “陛下还有何吩咐?”
  “换一身盔甲再去。”
  在担心自己吗?
  “盔甲厚重,虽能保命,但不便行动,陛下放心,臣会平安回来的。”
  是了,他不是一直在说“自知才疏学浅,不堪大用,唯愿以微薄之力为江山社稷尽犬马之劳”“肝脑涂地,结草衔环,以图报圣恩于万一”。所以他不在乎能不能保命,只在乎能不能帮朕完成任务?
  木东初很想上去抱抱他,就像他从前送左荣华出征的时候那样,可现在已经不能了,他刚刚已经答应了不碰他的。
  挥挥手“那就去吧。”
  莫静和行礼告退。


第41章 第 41 章
  太后见只有木东初回来,问了一句:“静和呢?”
  木东初道:“训了他两句,有些闹脾气,方才见到大寒阁的叶庆,就和他一道走了,却也不知他们原来这般熟。”
  叶庆已无可利用,晌午的时候就被陆疏华抓起来了,这会正关在大寒阁的大牢里,木东初说起这瞎话倒也是信手拈来。
  太后是知道叶庆的,听得木东初这样说,只当莫静和借故和叶庆办事情去了,倒也放心了些。
  左荣华看到莫静和来还挺高兴。
  “小兄弟今日得空来监军?”
  莫静和道:“听闻左将军治军严谨,特来一睹风采。”
  左荣华挑眉:“莫家小弟,如果你不姓莫,我们说不定真能成兄弟。”
  说完挑眉,正要喝令左右把莫静和抓起来,只觉手厥阴经一麻,他的动作太快,左荣华甚至没有看清他是如何动作的,脉门已被对方扣在手里。
  左荣华蹙眉,不但在于他的速度之快,取穴之准,更在于力道的把握,多一分就足够震碎他的心包,少一分又不够制住他,可偏偏就卡在了这一分上。
  “左将军,您别动,卑职学艺不精,手上没个分寸,同殿为臣,伤了您就不好了。”
  他这话说得诚恳而认真。
  “真没想到,莫家小弟也有说这话的时候,真真辜负了你在外头的名声。”
  莫静和笑,情知他不会再去唤人,松开手,作揖道:“失礼。”
  “我也打不过你,说说你要做什么,我考虑一下要不要舍了这条命跟你死磕。”
  “卑职奉命引北辰王陛见。”
  “你是陛下的人?为什么?”
  为什么?能为什么?被情所困,不能自已,连家人都给卖了。
  “忠君而已。”
  莫静仁要他忠君,吴承德要他忠君,顾青竹要他忠君……治国理政方面北辰王也确实远不如木东初,更兼北辰王只许诺保他在莫家无虞,木东初把整个莫家都给了他,出手可谓大方已极。两相比较任谁都不会选择帮北辰王造这个反的吧。
  “明明姓莫,却谈忠君?”
  莫静和正色道:“左将军慎言,远的不提,二十年前,内乱频生,平叛擒贼的是我莫家;十六年前四国会谈,战事一触即发,陪同君上左右时刻不离的是我莫家;十年前,力排众议,扶保新主登基的是我莫家;五年前水灾为患,民心动乱,治水安民的是我莫家;这两年东边战事不断,戍边保疆的仍是我莫家。莫家世世代代为国为君鞠躬尽瘁,不计生死,如何不能谈忠君二字?”
  左荣华想了想确实是这样,莫家有今日的地位,全是他们祖辈挣来的,只是这几年莫家实在作恶多端不成个体统,才被人渐渐淡忘了他们曾有的功勋。
  “好好,算我说错,那你呢?既是姓莫,身手又如此了得,如何不思为国出力,整日里的装傻充愣装纨绔竖子?”
  “确实太过狭隘。”整日里的就想着那些□□。“这不要给陛下办事了,左将军还不信,要唤人把卑职给抓起来。”
  左荣华思量了一下他的话有几分可信。
  听得莫静和道:“左将军不必信卑职,信陛下便可。”
  左荣华确实是信木东初的,甚至算是信仰。
  木东初还是太子的时候,左荣华就在先帝的授意下送到了太子府,他和木东初年纪一般大,太子的脾气自然不小,左荣华的脾气也不见得有多好,两人成天的打架,打着打着关系倒也打得不错。
  再后来,左荣华就打不过木东初了,两人开始玩沙盘,木东初出招匪夷所思的,左荣华很是招架不住。他最引以为傲的两样都不如木东初后,左荣华对他就已经服帖了,只面子上仍然过不去,再后来两人拼酒量,一直拼到现在,唯这一点左荣华至今仍然不愿意认输。
  “信陛下知人善用?”
  “信陛下一心为了江山社稷,无偏无私。”
  北辰王的军队一路来的很顺畅,几乎没有碰到什么过硬的抵抗。
  “会不会是陷阱?”卫尉卿赵秉仁问。
  北辰王道:“这事做得机密,当不会有防备,该是我们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们慌乱所致,或是木东初已失人心,他们不愿舍命护主。”
  有太多的可能,但是北辰王心里仍是隐隐不安,直到他在城墙前看到了莫静和。
  莫静和穿着并不见如何华丽,但在一众甲士中却十分显眼,甚至在见到北辰王时像旧友般微笑作揖。
  左荣华派了一小队人马跟着他,一来护卫,二来监视,若情势不对立马做了。
  莫静和策马上前两步。
  “殿下。”
  如同那一次在宣室殿见面那样,礼数周详,客气有加。
  “莫静和,杨灵玉在本王手里,你现在降还不晚,本王承诺你的依然作数,不然本王不能保证手下的人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他直切主题。
  莫静和没有听到他说的那些,杨灵玉都已经安排好了,不会有万一。
  他有些诧异也有些后悔,北辰王身边跟着的竟是卫尉卿赵秉仁,谁都可以,为什么是他?
  他怕自己失手,“请不动”北辰王,所以带的暗卫都是轻功了得的,方便直接掳走,暗卫中又有谁轻功比得过阿三赵庚呢……
  五年不得归家,如今见了父亲却要动手?
  “殿下,瞧瞧后面,再瞧瞧城墙,殿下想要再进一步已是无望,陛下慈悲宽仁,与殿下又是同胞兄弟,定不会做出手足相残之事,也请殿下谨奉孝悌之道,顾念太后年迈,悬崖勒马吧。”
  莫静和顿了顿又道:“众位将士,陛下与殿下是兄弟,与众位可不是,殿下最坏不过软禁,众位却只有死路一条。陛下允诺众将士,只要你们投降,既往不咎。何况殿下造反并非出于仁义大道,只为私利罢,追随殿下,值得吗?想想家中父母妻子,顷刻间即要成日以泪洗面孤独守寡,值得吗?”
  黑压压的一众人,此刻竟是格外的安静。
  左荣华站在墙头上看着他,他至今依然不太明白莫静和的忠心源于何处。
  “莫静和,你一个外戚之身,御史台参你品行堪忧,玩忽渎职,侍上不恭。你做下的那等荒唐事,真真罄竹难书,就前日陪妻省亲也能干出调戏太尉府中伶人之事,此种种与禽兽何异?就凭你也敢在两军阵前大放厥词?”
  说话的是赵秉仁。
  “确实也没区别了,但我这样的禽兽尚知道忠君,各位呢?”
  莫静和是没脸没皮惯了,也没怎么走心就嘴里这般的敷衍了一句。
  他眼里望着众人,见他们已是动摇,气势军心都已不如来时。心里正估量了着此刻过去掳人的能有几分胜算。
  五六分吧……那就够了。
  “愿侍奉殿下陛见圣上。”
  北辰王军中有人喝问:“这等大事,说不既往不咎就既往不咎?万一我们放下武器降了,陛下又想杀我们,怎么办?”
  莫静和只是微扯了扯嘴角,看着却是无以言喻的疏狂不羁。
  “兵力如此悬殊,你们不降就能活?”
  北辰王见过这样的莫静和,他那日在北辰王府,四面甲士一拥而上,柄柄长刀直指他的头颅。
  莫静和也是这副模样,然后问他。
  “殿下不知我是小寒阁的掌事?”
  他现在知道了!


第42章 第 42 章
  小寒阁掌事的身手自然不俗。
  赵秉仁长剑向他刺过来的时候,他侧身躲过剑锋,顺势就用马鞭柄手在对方合谷穴一击,赵秉仁失力脱手的长剑被莫静和另一只手接住,打了个剑花又架上了赵秉仁的脖子。
  “愿侍奉殿下陛见圣上。”
  莫静和说这话时语气平和甚至能算得上温润。
  北辰王见识了他的身手,突然就明白了,都是假的……
  莫静和这样好的身手哪来的?至少绝不可能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成天“无所事事吃喝玩乐”得来的吧?
  太后垂怜,挂个虚衔?
  他记得太后那时同他讲,木东初给莫静这个差事的时候,正好是刚处置了后宫莫夫人的兄长,这位莫夫人很是闹腾,又是哭闹又是绝食,木东初给太后请安时便提了一句。
  “莫贺文行事太过,处置已是定局,太后别太伤心,这样的子孙留着也是辱没莫家的名声,就是用人,朕也更倾向如静和这样的,品行好,知分寸,又能办事的。正巧他这两日要回来了,朕想还留他在身边,思来想去的,小寒阁掌事的位置最是合适,太后意下如何?”
  太后说,这是木东初服软了,毕竟自己还是他的生母,莫家还是他的母家,他不愿轻易开罪的。所以处置了一个又扶了一个,算是安抚莫家。
  太后瞧着,虽说折了一个,但也只是罢官流放,到底没有要了他的性命,等皇上淡忘了这事,寻个由头大赦天下,还是能回来的。莫静和从小养在身边,与自己很是亲近,他主小寒阁的好处可比十个莫贺文在任上还强得多。
  后来太后出面劝了莫夫人两句,这位莫夫人才算是消停了。
  北辰王心里苦笑,其实他早该想到的,所谓近臣,又有什么差事能近过小寒阁的掌事。这么重要的位置,木东初如何会轻易的就给了莫家的人,只因后宫一位夫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
  这个人情做得何其顺水。
  北辰王回身看了看后面反扑过来的追兵,怪不得一路上没有甲士拼死抵抗,只为了引他们进来好来个前后合围。
  如果甲士不战是假,莫静和投诚是假,大寒阁叶庆给的消息应该也是假的,还会有什么是真的?
  “哈哈哈,原来只是一场春秋大梦!你们都在拿本王当笑话看啊!哈哈哈……”
  “殿下!”赵秉仁低呼一声。
  瞧这情形,赵大人造反的心志比北辰王还坚定,他是必然不能留着的。
  “想青都赵家一门忠烈,世代簪缨,赵大人当知‘君忧臣辱,君辱臣死’的道理。”
  剑在赵秉仁的脖子上,暗卫就在身边,无论是暗卫使个暗器,或是他的剑稍微向前一用力,赵大人的隐患立马就能解除了,可是到底不忍,莫静和深知自己这个毛病有多可恨,可就是改不了。
  调转了话头。
  “你既奉殿下为主,如何忍见殿下这般?”
  赵秉仁也知当下情势,大军直入宫城是不可能了,可是他恨也不甘心,准备了五年,就这样败了?
  “赵大人,算了……本王终究是不如他的。”
  莫静和撤回手中的剑,反握住剑柄,递还给了赵秉仁。
  “殿下请。”
  暗中的赵庚长叹一口气,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方才听莫静和说陛下允诺众将士投降即既往不咎,如果他的父亲此刻没事,大致命是能保下的吧。
  莫静和矮了半个马身跟在北辰王身侧,在跟出来的一队人马分列两侧迎他们归城的时候抬起头,看着城墙上的左荣华。
  眼神中写着:你看,我是忠的。
  可他看到左荣华的时候也见着了莫静仁,心中的欢喜只是一瞬,随即被失落与惆怅取代。
  木东初是说要召他回来的……原来是为了这个,他终究是不信自己的,他怕他临阵倒戈……他竟这样防着自己。
  城门轰隆隆的在身前打开,两侧将士均向他行礼致意,他们崇武,更崇尚勇气,莫静和在两军阵前就这么从容往来,只这份淡定就令他们深感敬佩。
  莫静仁下得城墙,站在他面前对他笑。
  “长高了。”
  莫静和下马,上去抱他,他能感到莫静仁因激动而颤抖,五年了……
  “哥哥也长高了。”
  “你先办公事吧,我们回家再聊。”
  莫静和点头,松开手。
  当北辰王一身戎甲的站在太后面前时,咿咿呀呀的唱戏声终是停了,莫静和不想听他们唠家常。
  给太后和皇上行礼,算是复命了,又安排周围暗卫小心,自己踱回了小寒阁,好在这两日木东初也忙,他觉得自己这情绪也不方便去见莫静仁,就这么一头扎进了小寒阁。
  外面腥风血雨的十来天,莫家眼看着就有倒台的趋势,朝堂上人人自危,怕北辰王这事牵连到了自己,他这个莫家嫡系的小日子过得却是滋润。
  木东初百忙之中还不忘抽出空来想一想莫静和,他没来看他,也没召他去,只嘱了田儿带着莫静和平日用惯的东西去小寒阁伺候。
  莫静和没事的时候就养护养护那几株从皇上偏殿移过来的花草,或是就坐在小池边的石头上,往小池里闲闲的扔石子。
  “大人这池子多漂亮啊,要不我们在里面养些鱼,您无聊的时候也能给它们喂喂食,逗逗趣。”
  “我以前住的那个院子里原也养着许多鱼,各式各样的都有,大的都有这么大了。”他用两只手比划了一下大小,继而又道:“有一年冬天特别冷,一大早的池子里结了冰,那些鱼就冻在了里面,还是那么漂亮,就是不会动了,等冰化了,它们就浮起来腾在了水面上……”
  田儿给他倒水,把茶碗递到他手里,道:“大人,各鱼各命,您还心疼起他们来了?”


第43章 第 43 章
  既往不咎。
  木东初想了想,自己确实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莫静和说他说了那他就是说了,所以在大寒阁回禀这件事的时候,他还特意亲笔写了一份圣旨发到内阁备案。
  那些将士愿意回家的就回家,不愿意回家的打散了重新分配到军里。
  甚至在完成编制后,将他们的名册也给毁了,这么大的一桩事只当没有发生过。
  陆疏华特意跑过来和他说这事,替木东初讲了一箩筐的好话。
  只得了莫静和一句:“陛下慈悲宽仁。”
  打一巴掌给颗枣的,他厌了。
  木东初把他当玩意儿也罢,男宠也罢,左右都说好了,以君臣之礼相待,那他就是他的君,他就是他的臣,文死谏武死战什么的,他都愿意为木东初去做,但也只因为他是他的臣民,如此而已了。
  莫静和觉得心里挺疼的,想到木东初就揪在一起的疼,捂住胸口看陆疏华。
  “陛下万般好处,却不是我的。”
  这句话着实有些任性了,陆疏华在他边上的石头上坐下。
  “静和小弟啊,我比你虚长了那么几岁,平日里,我们处得也很不错,你听我一句劝吧,陛下是掌生杀大权的,什么法什么理,真要掰扯起来,皇权面前和放屁又有什么两样,也不过是骗骗那些读书人罢。现在陛下宠着你,你说君臣之礼就君臣之礼,只由着你,哪天陛下不把你当回事了,要发落你,还不是一句事情,到时你除了谢恩又能怎样?”
  陆疏华也学着莫静和的样子往池子里扔了一个小石子,看着水面受力凹进去继而散开层层涟漪,觉得还挺有趣。
  “尹如桐,前太常卿家的次子,早到了出仕的年纪,也不是没有保举的人,陛下就是卡着不批,多少和当年的事有关。”
  “因为他是太后的人,一个臣子却听从后宫调遣驱使,已失臣子本分,陛下怎会恩准。”
  陆疏华看着他笑。
  “你当年没有听从太后调遣驱使?陛下怎就你亲口赏了小寒阁掌事的位置?”
  “我厉害啊。”
  他这话说得没脸没皮又顺口自然。
  陆疏华一本正经地接口道:“莫掌事,确实,你能谋划擅机变,身手也很是了得,可在陛下眼里,这些都算得了什么?陛下身边会缺处处比你好又比你听话的人?”
  莫静和惊讶状问:“竟有这样的人?谁?我去做了他。”
  陆疏华对他这这幅模样也很是没辙,又往池子里扔了颗石子,周围就再也找不到了称手的了,莫静和将自己手里的递上。
  “陆掌事,陛下同我这事,就这么着了吧。你与叶庆却该怎么办才好?”
  陆疏华诧异:“你知道我与叶庆的事?”
  莫静和笑:“不才掌大寒阁总也要知道一些事情的。”
  陆疏华点头:“是了,大寒阁的人不也都是聋子哑子。”
  “当差的时候不免听到一些,回来不禀报一声也不合适。”莫静和解释了一句。
  陆疏华接过莫静和递来的石子,平平的掷到池子中,看着石子在水面上打了四五个水漂,满意的笑了笑,笑得有点苦。
  “陆掌事,我从未见过做出这种事还能活下来的,你这几日是没日没夜的忙,但能保下他,值的。”
  “好不容易又能升官了,都被你们这些人耽误了。”
  这“你们”中指莫静和,指莫家,也指叶庆。
  莫静和站起身,拍了拍袍子上的灰,笑道:“这么说你当该谢谢我才是,你已经是大寒阁掌事了,再升就该外放了,陛下舍得把你放外面?我这耽误你前程耽误的好啊。”
  陆疏华也站起身,似要开口说什么,叹了一口气,终是什么都没有说。
  莫静和接过田儿递来的湿帕子,擦了擦手,看着陆疏华欲言又止的样子,他这样倒很是少见,还挺新鲜。
  “小寒阁的大夫都是江湖派野路子,那些御医治不好的,倒可以一试。”
  陆疏华既惊且喜,莫静和实在知情识趣,这件事做得已不但是仗义了。
  叶庆在大寒阁受了刑,他下得令,看着一鞭鞭的抽,一板子一板子的招呼,眼见着一个活蹦乱跳的人被打的奄奄一息,最后在口供上按上手印的时候已见不着一丝活人气儿了。
  眼下命暂时是保住了,但这样的伤御医是救不回来了了,只能指望小寒阁了,他们有最好的大夫,当初陆临江都那样了也被小寒阁的大夫救了回来,若是莫静和肯帮忙,叶庆大致还是能救回来的。
  可叶庆做得这事吧……谁敢救?这其中要担的干系,即使眼下不追究,这笔账却是必定要记着的。
  “你也说了,我恃宠而骄嘛。”
  莫静和笑,他见过叶庆,性子开朗,胆子也大,陆疏华多精明的一个人,他敢在他眼皮底下帮着北辰王造反;自己到底是小寒阁的掌事,他与自己比试竟只出两三分的力……
  “他就是个没脑子的。”陆疏华说这话时有点宠溺的意思,莫静和记得以前在木东初的脸上也曾看到过类似这样的表情,暖暖的很柔和,让他以为木东初或许也是喜欢他的。
  莫静和摇了摇头,都过去了,想他作什么?
  他陪着大夫去看的叶庆,望着榻上的人,身上该是包扎过的依然有血渗出,脸色不自然的泛着红,一层层的往外冒冷汗,神智已然不清了,有一下没一下的打着抽搐,嘴里含含糊糊的在说着什么,却是一个字也听不真切。
  陆疏华……
  大小寒阁因是紧要地方,且为皇上直辖,行为但有可疑,不问缘由便可处置,更何况是叶庆这样的事,陆疏华要保下他,舍得何止是高官厚禄,大概把命都压在皇上那了,他能为叶庆做到如此地步,却又能对他下这么狠的手,陆疏华啊……陆掌事!


第44章 第 44 章
  赵大夫的针在两穴之间徘徊两巡,每次都抬眼看莫静和,莫静和心道,自己在这里他是治不好了。
  “屋子里有些闷,在下去外头站站,有什么要帮忙的招呼一声。”
  陆疏华嘴里应了一声,看到赵大夫暗暗长舒一口气,听着莫静和出门,脸上立时轻松了许多,只一瞬间,不再畏手畏脚,不再拘束,银针在他手下像是活了一般,和他的双眸一样隐隐的泛着灵光。
  他方才那是在顾忌莫静和?
  虽莫静和说他是“江湖派野路子”,但陆临江都那样了,他也给救了回来,这医术怕是御医也比不得的,该能担得起一句“高明”。
  莫静和在他就不敢下针?
  “他伤得太重,这时候受不得大补,得小火慢煨细细的养,卑职开些药,每日按‘子午流注’过来为叶参事行针。”
  “多谢赵大夫,这几日就劳您多操心了。”
  陆疏华送了赵大夫出来,赵大夫看到莫静和忙作揖行礼,又把刚刚同陆疏华说的同他讲了一遍。
  莫静和点了点头:“你去开方子,开好就回去吧,我同陆掌事还有些话要讲。”
  赵大夫应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