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烈烈一笙-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他听伙计说都是活的,活的就代表新鲜!
  “我就是这回味楼的掌柜,就是你说的你有活的野物?还很多?”回味楼的掌柜看着面前这个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身材瘦小的小男孩,心中满是怀疑,但面上一点没露。
  “就是我。是不是看过就知道,猎物全在外面的牛车上。”段笙也不在意这掌柜的打量,东西能卖出去就行,看他的模样就知道这生意决对能成。
  回味楼掌柜看着眼前一本正经,端着大人架子的小孩,有趣极了“鄙人名叫高有财,你叫我高掌柜就行,对了,你叫什么?几岁了?有没有七岁?你家大人在外面?”
  段笙面无表情的回头看了掌柜一眼“我家大人是在外面,我叫段笙,而且我十岁了,我能做主!”
  高掌柜觉得他从小孩眼里看到了幽怨?
  其实段笙是挺幽怨的,十岁的年龄七岁的身材,真是够了!一点都不威武!必须狠狠的补!
  杨氏下了牛车,拘禁的与掌柜见礼。
  段笙掀开草席,露出牛车里的东西,高掌柜看了,连道几个好“居然真的都是活的,太好了”他翻看了一下,都只是伤了脚,除了野猪伤得重,留了不少血,看起来有点焉,其他的至多破了点皮,甚至养养绝对能活蹦乱跳的,最让他喜欢的是两头鹿。
  “这些我全要了,因为全都活着,就给你多算点,以后如果还有一定还要卖给我”现在他也看出来了,还真是小孩做主,只是他奇怪哪里来的这么多猎物,怎么捉到的?
  “只要价格合理,以后一定会来。”潜意思就是你给少了以后就不来了。
  高掌柜呵呵一笑,拿起随身所带的算盘,开始拨弄。
  “那你就放心吧,我们回味楼的信誉很好,不会欺你,恩,野鸡三十五文一只,有十只;野兔四十五一只,有四只;足鼠这个不如野兔卖得好,三十文一只,有八只,这里一共有七百七十文,也就是七钱零七十文;这些零散的先给你”说着把七钱银子,和七十枚铜板数给段笙。
  “咱们接着来,这只狍子八两,这里有只有一只;野猪因为比较大算十二两,这只灰毛狐狸,肉不行,皮毛色虽不好但也值五两,最后就是两头鹿,公鹿比较值钱,五十八两,母鹿就便宜多了,二十五两,一共一百零八两。”
  “段小哥要现银还是银票?”
  “现银”
  因为银子太多,高掌柜身上没带这么多,所以回了酒楼拿银子,不一会儿就把银子拿来了。
  而李老头吃惊居然卖了这么多银子,不过李老头是个心宽的人,也不眼红,人家凭的是自己的本事,那是眼红不来的。
  段笙收好银子,又跟着牛车去了后门卸猎物,段笙帮着把大型的猎物搬进院子。
  一众后院伙计和高掌柜,全惊呆了,怪力小孩!
  高有财高掌柜决定以后绝对不能小看任何一个人,你看随便来一小孩就是厉害人物,怪不得人家能有这么多猎物!
  卸完猎物,李老头看时间还早,坚持要回去,只怕家里人当心,最后段笙母子只能别了李老头。
  段笙把依然用他的衣服兜着着的药材,拿到药铺估价,人参已到百年,卖了三百两,其他的卖了六十七两,段笙要了三百两的银票,六十七两的现银,加上卖野物的钱他现在有现银一百七十五两七钱外加七十个铜板。
  “娘,先去看阿公阿婆和小舅舅吧,东西等回去的时候再买。”
  “好,先去看你阿公他们,自从十五岁那年出嫁,我已经十一年没回来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娘,这些年阿公阿婆和舅舅难道没去段家看你吗?”小段笙曾听过母亲杨氏讲过娘家,语气是充满怀念与眷恋的,看得出阿公阿婆对母亲非常好,但又为什么不去看自己的女儿?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支持!求收藏!各种求!谢谢!

  ☆、【12】

  “你阿公阿婆去看过我两次,你阿公是秀才,你阿奶当初就是贪图这个秀才名头,才让人上门说亲的,哪知我与你父亲成亲没几天你阿公伤了腿瘸了,不能继续烤功名,而镇上的私塾因为你阿公身有残疾,也不愿意请他教书,你阿奶知道后非常后悔结了这门亲,但已经成亲,后悔也晚了。”杨氏顿了顿,眼眶泛红“你阿奶她……每次只要你阿公阿婆去看我,就在门口堵着你阿公阿婆骂,后来我不愿你阿公阿婆受这样的苛待,就让他们别去看我了,而我也被你阿奶拘在段家不准回娘家,她就怕我帮衬娘家,这就是你阿奶喜欢磋磨我的大部分原因。”
  段笙眼睛眯了眯,赵氏那老婆子,果然不应该让她的日子太过轻松!
  杨氏顺着记忆的路,带着段笙来到一扇斑驳的门前,她心如擂鼓,踌躇着上前敲敲门。
  “你们是?”门开了,出来一个中年妇人疑惑的打量段笙母子。
  杨氏在开门那一刻就呆住了,这人是谁?她怎么会在这里?
  段笙看杨氏没反应,就上前问道“这里可是杨达文,杨秀才家?”
  “哦,原来是找杨秀才啊,你们说的杨秀才早就搬走了,现在这里是我家。”
  段笙眉头微微拧了拧,那妇人看见他们是眼里闪过的是嫌弃,这可以理解,毕竟他和他娘衣服堪比乞丐,而提到他阿公时这妇人的眼里闪过的是不屑,他看得非常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而且阿公他们怎么会搬走?
  “大娘可否告知杨秀才现居住在哪里?多谢!”段笙对妇人抱拳施礼。
  那妇人甩甩帕子“又不是多大的事,告诉你们也无妨,那杨老秀才现在住在西街,到哪儿一问就知道了,我劝你们还是别去了,他们自己都揭不开锅了,哪还能管得了你们!”说完也不等两人反应,‘砰’地关上了门。
  杨氏嘴里不停地念着“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段笙看着她竟是魔怔了,他急忙摇了摇杨氏,大声喊了一声“娘!”
  “想要知道是不是真的,去西街看看就知道了。”
  杨氏回过神拉着段笙就往西街走“西街是绿柳镇最破落的地方,那里住着的都是非常穷困的人家,你阿公阿婆家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也还算不错,刚才那里是你阿公的房子,一进的院子,算得上是祖产了,怎么就换了主人?”
  “等等,娘”段笙突然想到一个他们俩都遗漏了一件事。
  “怎么了?”
  “我们没买礼物,空手去不好吧!那妇人没必要骗我们,所以还是先买了礼物再去西街找阿公阿婆。”段笙无奈了,两人居然都没想起这茬。
  “对对对,这么多年没来看望,怎么能空着手!”
  母子俩现在也有钱了,也不吝啬,吃的用的买了不少,至于衣服,这么多年也不知是胖是瘦,买成衣的话没个准头,杨氏决定全买成布料。
  杨氏一路问行,好不容易找到杨父住处,她不敢置信的看着面前破败的土胚房,墙上补了又补,房子不大却被隔开做两间,房子一旁搭着一个简陋的小棚子当着灶台,而所谓的灶,其实就是用石头垒起来,只能架架锅。
  杨氏近亲情怯,踌躇不敢上前,段笙也不催促她,就这样站在她后,这时从其中一间,开着门的土胚房里走出一个身材精瘦,面容苍老发染白霜的老妇人。
  “娘!”杨氏一看见老妇人就认出那是自己母亲,段笙的阿婆张秀芳!
  老妇人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自己门前站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男孩,两人都是满身的补丁,手上却是提着许多的东西,一看就都是新买的,而且两人都在看着她。
  这时已经逐渐有人聚过来,想是闲得无聊,想要看看热闹,这破落的西街居然有人提着不少东西上门,这是找谁?
  张氏觉得面前的女人和男孩很是熟悉,越看越熟悉,这时杨氏又喊了一声娘,张氏只觉得脑袋里一道惊雷炸响。
  “娘?你叫我娘?你,你是梅儿?”
  “娘,我是!我是梅儿!”
  张氏简直不敢相信面前的枯瘦妇人就是她那秀丽温雅的女儿,她女儿啊,那可是比大户人家的小姐还漂亮的女儿,可是眉眼中的那种熟悉怎么也抹不去,张氏眼泪一下就留了出来,上前拉着杨氏越看越伤心。
  “我的女儿怎么会变成了这副模样,这些年你到底过得是什么日子,是不是那天杀的赵氏!还是段家其他人?”
  母女俩抱头痛哭,语不成调,一旁看热闹的人轰的一声,炸开了锅,这杨老秀才的闺女居然回娘家了!段笙看着周围的人越来越多,只好打断两人。
  “阿婆,我们进屋说。”段笙拉拉张氏的衣角。
  张氏反应过来抹了把眼泪,看了看周围逐渐围成圈的人,拉着两人往屋里走“对对对,我们回屋,这是笙哥儿吧,都长这么大了,你四岁那年阿公阿婆偷偷去看过你,不过那时你还小,肯定都不记得了。”
  段笙仔细翻找了原身的记忆,的确有一次,小段笙肚子饿了极了,杨氏却一直在地里干活还没回来,没吃早饭和午饭的小段笙悄悄溜出段家准备去找杨氏,却遇上一男一女,问了他名字后,就给他吃了好吃的包子,那是原身记忆中最好吃的美食,那两人是除了娘亲最好的人。
  原来那就是阿公阿婆!
  “阿婆,我记得的,阿公阿婆给了我又大又香的包子。”段笙抿唇腼腆的笑了。
  “好,好孩子”张氏又忍不住抹了抹眼泪。
  屋里传出一个略显沙哑的男声“秀芬呐,外面怎么了这是,怎么听你哭了?”
  “是梅儿,是梅儿来看我们了”进了屋张氏对着靠里的床上靠着的同样苍老的男人激动的说,好似要把自己的喜悦传达过去。
  杨氏进了屋里就看到了自己父亲(#‵′)靠坐在床上,突然快步向前,跪倒在床边,泣不成声“爹,我们来看您了,女儿不孝,这么多年不曾来看过您……”
  段笙也跟着跪在了床前“阿公……”
  “你们这是,好好的跪什么,谁也不怪,都有不得已的苦衷,今生还得父女,祖孙相见已是老天开眼了,别哭了,合该高兴才是。”杨达文红了眼眶,颤抖着手想要拉起地上跪着的两人,可是腿脚不给力,动一动越发的疼了。
  段笙察觉到阿公的异样,忙起身帮扶“阿公的腿怎么了?是不是很疼?”
  杨氏听了也紧张的询问,杨达文不在意的摆摆手还“没事,老毛病了,前两年这腿的旧疾犯了,只能躺在床上。”
  段笙听了眉头微微一皱,疼得厉害,这是不能走了?
  “爹,你们怎么会住在这里?这些年到底出了什么事?”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支持!求收藏!各种求!谢谢!

  ☆、【13】

  接下来,两边都各自讲诉了这些年的经历。
  段笙母子就不用说了,这些年就光被赵氏磋磨,还好现在断了关系,也赚了些钱,不然那苦日子可就没个头了。
  当年镇上的大户刘家独子刘吉,仗着家里有钱,逼迫杨氏给他做妾,那刘吉二十出头,家中早有妻子,且小妾不少,那正室的娘家也是大富之家,刘吉不可能休妻,但又实在喜欢杨氏的颜色,所以就想逼良为妾,以至于杨父逼不得已答应了那时正好来提亲的段家。
  虽然杨父秀才之身,但遇上蛮横的刘家,还有不愿惹事的县令,那秀才身份也是毫无用处,这年头到处都是穷死的秀才,又手无缚鸡之力,有道是衙门大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不管在哪里都是通用的。
  可恨的是,即使杨氏已经嫁人,但刘家依然不放过杨父,使人撞了伤杨父的腿,并且拖延了时间致使杨父的腿瘸了,面容有损,身带残疾者不得参加科考,杨父前程断了之后,就只好到街上摆摊给人写信,卖卖自己作的字画,别说什么帮书斋抄书赚钱,那活儿也是要关系的,都是被人包圆了的。
  就这样,刘吉还时常派人骚扰杨父,使得杨父最后连笔墨纸砚都买不起,再者也因为刘家的关系,无人敢光照他生意,腿疾时不时发作疼痛难忍,只得闲置在家。
  段笙的小舅舅杨宗林本来已是童生,但家中穷得无米下锅,读书也成了奢望,又因为刘家根本找不到一个轻省一点的活计,最后只得小小年纪以书生之躯给人卖力气,游走各个商铺拉活卖力气扛货!
  毁灭性的打击在五年前,杨宗林考中秀才之时,一外地游商设局杨宗林,让他卸货时脚滑摔碎了一个瓷瓶,那商人声称那瓷瓶乃是古物,价值千金,揪着杨宗林赔偿,杨家三口并不懂这些,又有刘家在后推波助澜,最后杨父只得卖了房契,地契和家中所有物什用以赔偿,逼得三人落魄街头才罢休。
  现在住的泥胚房还是杨父曾经接济过的一个孤寡老汉的房子,老汉已到天命之年,也不怕得罪什么刘家,让杨父三人住下,只希望等他死后,杨父可以帮他埋了立块碑,别做那孤魂野鬼,那老汉果然还没到一年就死了,杨父按照他的遗言帮他处理了后事。
  这么多年过去,杨父的腿疾越来越严重,就这两年,几乎大半时间都在床上渡过,只能靠张氏绣花和杨宗林平日扛货所赚的银钱艰难过活。
  在张氏讲诉的过程中,段笙一直低垂着眼皮,所以谁也没看到他眼中翻滚的暗涌,一片黑雾里,随着张氏的话不时闪过利光。如果他猜的没错的话,五年前舅舅之所以中招,应该是刘家的手笔,毁掉杨家,没有家资就等于没有路费,也就参加不了乡试。而接下来再次的三年一考的乡试,舅舅肯定也是因为某种原因错过了,是怕杨家崛起?那为什么不直接像阿公一样弄残舅舅不是更好?不过不管是什么原因,刘家啊他是不会放过的!
  段笙这人因为前世的原因,不擅长与人接触交际,感情也并不丰富,但如果真的在乎了,也十分的护短,所以这刘家已经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段笙看着这里槽糕的环境,想到现在手里有钱,看来盖房势在必行,倒是在哪里盖段笙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就在大山村买地盖房,主要是因为他大山村的那几座大山,而且村里买地便宜多了,到时接阿公阿婆和舅舅去住就好。还有就是镇上不管是重新建还是买现成的,都不是现在的他可以花费得起的。
  段笙也不打扰母亲和阿公阿婆叙家常,打听了舅舅今天在哪里干活,段笙决定去看看,听说舅舅的书念得很好,即使是现在也没有放弃,阿公依然在教导舅舅,那么现在有他在,舅舅继续安心念书就好,到时参加明年又一次的乡试,还很年轻的舅舅怎么能放弃呢。
  今天舅舅在粮店干活,一路问行,终于找到了正在卸货的舅舅杨宗林,要问段笙为什么知道这些人里谁是舅舅杨宗林,那是因为阿婆张氏说过舅舅与杨达文和杨氏很像,不只长相,还有一种温雅的气质,段笙走向正费力搬运货物,气质却依然明显不同于旁人的清秀男子。
  “舅舅”
  杨宗林看着站在面前的瘦小男孩“你为何叫我舅舅?”
  “因为你就是我舅舅。”
  杨宗林听言,仔细看面前男孩的五官,越看越熟悉。
  要说段笙不像老段家的浓眉圆眼,也不像他阿公阿娘舅舅杏眼柔眉,却像极了阿婆张氏的厉眉桃花眼,这就是所谓的隔代像。
  “你是姐姐的孩子?是叫笙儿,是吗?”杨宗林终于想起来,这孩子眉眼像极了他娘,他娘也是这样的厉眉挑花眸,人都说他娘的眉对于女子来说太过凌厉,但娘从来不在意,他娘曾骄傲的说她祖上曾是武将之家,人人都生有一对厉眉。
  “对,我是笙儿,我娘是你姐姐,所以你是我舅舅,舅舅回家吧,我娘也在呢”
  “可是我活儿还没做完呢,你先回去,舅舅做完了再回。”
  段笙拉着杨宗林直接就走“别做了,舅舅以后都不用做这些粗活了,有侄儿在,舅舅的手还是留着继续做文章,明年好考个举人。”
  杨宗林无诧异侄儿怎么有这般大的力气,他居然毫无反抗之力,书生舅舅回头看身后窃窃私语的帮工,无奈了,看来活是做不成了,这个东家不是大方之人,定要诬他偷懒,赖了工钱。
  “哎,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胡话,不做怎么过活,再者,舅舅这手能做活也能做文章,并不矛盾。”
  “那就养精蓄锐做更好的文章,侄儿现在有本事了,舅舅安心念书就是。”
  杨宗林看着自己侄儿比他还破旧的衣裳,他记得侄儿如今虚岁十一了吧,可怎会如此瘦小,不由眼睛发酸,只当侄儿童言童语,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和谐温馨,给古道绿柳渲染上一层暖色。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支持!求收藏!各种求!(^_^)谢谢!

  ☆、【14】

  段笙晚上和阿公舅舅挤一张床,杨氏和张氏挤一张床,白日里,杨舅舅被段笙的现场碎石表演说服了,没有再去干苦力,在家与杨父讨论学问,张氏和杨氏两人拿新买的布料做衣服,这时段笙才知道原来母亲的手艺很是不错,做的快不说,而且针脚细密好看。段笙倒是成了唯一的闲人,之乎者也他不懂,做衣服他更不懂,只有晚上趁阿公睡着时,用元气帮他疏通蕴养腿部经脉,母子就这样在杨家一直住到了赶大集的日子。
  大集这天早上,段笙和舅舅先一起去了卖牲口的地方,段笙打算买头牛,以后就不用老去租别人家的了,牛这东西他不懂,舅舅这些年到是听人讲过一些,段笙看着舅舅看牛,在一旁咂咂嘴“嘛,所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生也能懂看牛。”
  最后杨宗林看中一头小母牛,体型虽小了点,但长得很壮实,主要是非常温顺,比壮年牛便宜,比老牛贵一点,价钱适中,段笙也觉得不错,牛花了六两,牛车买了辆新的,花了一两多银子,牛车其实有卖旧的,只要一两不到,但段笙不喜欢用别人用过的东西,所以买了新的。
  牛车有了,接下来就是大采购,碗筷瓢盆,水壶菜板,其他木制品像柜子,桌子之类的已经在木匠师傅哪儿订做了,不过一时半会儿做不好,而且太占地方,所以段笙让师傅慢慢做,等房子建好了再来取。油盐酱醋,各种干菜,豆类都买了不少,段笙喜欢吃米饭,所以粮食以大米为主,面粉为次,杨舅舅在一旁看得咋舌,十石大米!心想侄儿这是要提前存过冬粮?其实段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段笙能吃得很,第二嘛,其中还包含了给杨家的一份。
  段笙两袋子棉花,冬天做棉衣用。买了四套被褥,天冷下来点厚一点,舒服,还有一点,暖和!衣服没买,只买了布料针线,到时杨氏在家如果闲不住就做做衣服,听说做鞋特别伤手,所以段笙买了做好的鞋子。
  段笙还为母亲和阿婆各买了一支银簪,母亲杨氏的是一支蝶恋花,阿婆的是一支福寿簪,段笙看着一旁的玉簪,想到有的男子也用簪子束发,所以他给阿公和舅舅各买了一支玉簪,玉质虽普通,但样式却雅致。
  又去了笔墨斋,买了三套品相中等的笔墨纸砚,其中纸是最费的,所以买了很多,读书果然花费不小,只是这些段笙就花了十三两,三方砚台九两,三只兔毛笔花了二两多,三块墨条花了一两多。段笙花钱爽快,而且力气大,杨宗林根本阻止不了。
  “舅舅不必介怀,阿公阿婆和你都是段笙的长辈,孝敬你们是应当的,钱赚了就是用来花的,舅舅要相信侄儿的本事,赚的绝对会比花的还多!”即使到现在已经陆续花了四十两银子加上,可段笙毫不在意,人生是用来享受的,没有条件时,那是无可奈何,既然有条件享受,为何要拘着?
  杨宗林看他的确是真心实意,而且他现在也了解了一点自己侄儿的性子,随性,大方,如果他过多推让反倒不美“那舅舅就多谢侄儿了”
  两人接着逛,段笙从游商手中买了三百多个白色小瓷瓶,大约有指长,好携带,这些小瓷瓶是用来装提取的草木精华,镇上也有卖,只不过量太少,而且太引人注意,虽然段笙可以用干树枝树叶之类的储存,但这种方法能量容易挥发掉,得不偿失,其实玉瓶更好,但是那花费现在他还承受不起。
  回去之前段笙去铁匠铺取了几天前定做的东西,锅,菜刀,锄头,镰刀等家里常用的,匕首和庖刀这些他经常上山用的到,看做得还不错,段笙满意的付了银钱。
  段笙把米粮卸了一些给杨家,与阿公阿婆舅舅告别后,母子俩就拉着满车的东西回大山村了。
  杨达文的腿经过这几天的蕴养,好了不少,勉强能下地了,也不像以前那样痛得厉害,段笙母子要走,他硬是要起身相送,杨家老两口红着眼眶,看着段笙送与他们的东西,簪子,笔墨,干菜面粉,足有四石的大米,心里如大冷天喝了一杯热水一般暖贴,也为自己女儿高兴,段笙有本事,做母亲的终是苦尽甘来,连他们也沾了光。
  段笙母子回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多会儿,全村就传开了,被赶出段家的煞星母子发财了,带着满满一车的东西回来了,村里有的人幸灾乐祸地就笑了,老段家也不知道会不会后悔?而且老段家更像煞星才是,当初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