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行医在唐朝-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免了。”李璟垂眸望着已经略显醉态的吴议,“吴师兄不胜酒力,我就先带他离开了。”
“既然喝醉了,就在我府上歇下便可。”
“马车就候在外头,我们还是不叨扰贵府了。”
“郡王爷好走啊。”严父及时赶到,将二人之间隐隐燃动的敌意掐灭在一个款款的笑容中。
李璟和他微微一点头,算是告辞了。
吴议尚在醉意之中,只觉得一双温暖熨烫的大掌将自己扶起,不由想从他手中挣脱出来:“放开……”
李璟将他揽在怀中,半是哄,半是骗地将人扶上了马车:“等回家里了,你要怎么喝都随你。”
第102章 交颈
马车颠簸片刻; 穿过落木萧萧的小巷; 停在一所干净整洁的宅院前头。
严铭深知吴议好读书喜僻静的心性; 也不多派人扰他清净,只拨了个寡言少语的书童替他看门守院。这书童原本叫做严全的,如今跟了吴议; 也就改名叫做吴全了。
吴议自己鲜少有落家的时候; 连带吴全这个书童也像桌上摆的空落落的青花瓷瓶; 白白成了装点宅邸的一个摆设。
见一架马车停在门口; 吴全还只当是哪位走错门的客人,正要上前送客,便见一个器宇轩昂的少年跳下马车,接着才伸手接住车上醉意熏然的青年。
吴全定睛一瞧,那少年怀中的人,不是自己主子又是谁?
他这才忙不迭推开半掩的木门,替李璟让出一条道来。
李璟朝他微微一颔首:“多谢。”
吴家小院向来人丁寥落; 偶然来了这么一位不同寻常的客人; 吴全也少不得觑着眼睛多瞧了两眼; 但见那少年星眉剑目; 眸光明朗; 举手投足之间自一股天潢贵胄的气度,便知道此人身份定然非比寻常,自然一点不敢怠慢; 生怕替主子得罪了贵客。
倒是李璟的态度颇为谦和温文:“吴先生在严府喝醉了; 我送他回来歇息; 他的房间在哪里?”
吴全忙替他引路,三人走过一方小小的庭院,就到了吴议偶尔休息的厢房。
“有劳您了,让小人来伺候先生吧。”吴全刚想伸手接过李璟怀中的吴议,便被一个和善而不容抗拒的笑容所截住了手中的动作。
李璟不仅没有松手的意思,反而将双手箍得更紧:“你先去休息吧,这里有我就行了。”
客人都已经亲自开口,吴全也不好再加插嘴,弓着身子让李璟搀扶着吴议走了进去,替他们点燃了屋里的灯火,便轻手轻脚地掩好了厢房的门,悄悄地回自己的房间了。
吴全一走,李璟才松开勒得紧紧的臂膀,将自己的师父放在床上。
吴议的酒品很好,只象征性地挣扎两下,便安静了下来,任由人摆布。
李璟替他脱掉鞋袜,掀开被子,刚想替他除去衣物,双手便被人松松握住。
视线往上一错,便对上一双迷迷蒙蒙的眼睛。
明眸半睁,摇曳着烛火。
长长的睫毛落下一片细碎的影,都溶进那双醉意朦胧的眼睛里。
李璟只觉得自己的心也跟着撩动的灯火一起跃动起来,砰砰地响在耳畔。
“璟儿……你……在这里……”语不成句的呢喃低低响起,似乎是在奇怪他怎么会在这里,手中推攘的动作也渐渐无力地松下。
“师父,我在这里。”
李璟顺势伏下身子,用耳朵贴着他微润的嘴唇,听他无意的低声细语,只觉一股温热的呼吸混着清冽的酒味一起扑到脸颊上,将他也熏得有些微醉了。
温软的触感印在耳廓上,像一池春水,揉碎了他的心。
忍不住转过头,在他唇畔轻轻印下一吻。
醉人的酒香带着微凉的温度,却偏在相印的双唇中擦出燎原烈火。
欲望似惊涛骇浪,在血液中一掠而过。
蜻蜓点水的轻吻转瞬变成了唇齿缠绵的深吻,啮噬般咬上罪魁祸首的唇瓣,将所有焦灼的轻吟封在口中。
心心念念的人就在自己身下,让他怎么按捺得住?
吴议喉咙滚动了下,呜咽的声音生生被咽在了这个侵城略地的吻中。
二人交颈相吻,青丝交缠。
直到对方被自己折腾得有些喘不过气,李璟才松开意犹未尽的唇,轻轻舔了舔吴议唇角溢出的银丝。
在梦中演练了千百次的事情,终于成了真,甚至比想象得还要美好,比春水更温柔,比酒乡更醉人。
师父,我会好好保护你,像父亲对待母亲那样,不离不弃,宠辱与共。
他郑重其事地在吴议额上印上一个轻柔的吻,在心底默默起誓。
——
次日,吴议醒来的时候,一眼便瞧见了挨在自己床旁,乖乖闭着眼睛浅眠的李璟。
昨天半醉半醒间发生的事情冲入脑海,一下子将理智冲刷得无影无踪。
一瞬间,有很多想法涌进自己的脑海。
在这个开明奔放的时代,男子之间的恋情早就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就连当朝太子李贤都是出了名地宠爱自己的养户奴赵道生,更遑论其他皇亲贵族了。几乎人人家里都有一两个清俊的小厮,不为了喜好,也为了体面。
璟儿自然和那些昏聩纨绔的皇室子弟不同,但毕竟是血气方刚的少年,一时冲动,做出点僭越的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转念一想,这孩子也到了知道人事的年纪了,过不了几年,也会像严铭一样,和一个温柔婉约的女子结为夫妇,举行盛大的婚礼。
到时候,自己这个做师父的,也一定要列席出场,恭贺他的新婚吧?
一想到这里,仿佛心中某块才被填满的地方又被生生剜去,隐隐的疼痛之中,似乎也暴露出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正在他一个人纠结苦思的时候,身旁的少年已经从浅眠中转醒过来,就那么定定地瞧着他,眼中映出自己绯红的脸颊。
师徒两人双眸相对,视线像磁石一般互相吸引着,各自都有千言万语酿在心中,却又偏偏说不出一句话来。
打破沉默的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吴全在门外,焦急中仍不失条理:“方才宫里的人打发人来请吴先生了,说是旧太子妃病重,已召令所有太医通力会诊,特别是先生曾侍候太子妃数年,万万不可缺席。”
吴议心下一沉,已经有了分晓。
所谓旧太子妃,就是以前的太子妃,孝敬皇帝的遗孀裴氏。
自从李弘病逝以来,裴氏便一直郁郁不乐,人也日渐憔悴,如今更传出病耗,眼瞧着就要追随自己的丈夫而去。
雁是一种情深义重的鸟。
雁一旦落单,便会彷徨,而失去了同伴的雁群,则会哀鸣。
昔年和李弘惊鸿一面的初见猝不及防地闯入脑海,这才惊觉自己的话仿佛就要一语成谶。
当今太子李贤素来敬重孝敬皇帝,对其遗孀也是百般照拂,裴氏的病情一向是服侍东宫的太医丞陈继文所亲自照料,万万轮不到他这个小小的医工去照看情况。
除非她已病重,陈继文博士是决计不会这么劳师动众的,而特地嘱咐他一起去,不像是要他去会诊,更像是有什么遗言的样子。
“师父。”李璟轻声一句话,将他从沉思中惊醒,“你快进宫去吧,我自己回太学去。”
吴议朝他一点头,匆匆披上衣服走出院子,一辆宫里的马车早已候在门外。
一路快马加鞭,不过个把时辰的功夫,就已经赶到裴氏所居的宫殿之中。
秋日虚浮的日光斜斜折入大门,划出一道苍白分明的笔直线条,将整个宫殿切割成明暗分明的两部分。秋雨过后的发涩的空气混着中药熬出的细细苦味,一起沉淀在晦暗的大殿之中,仿佛将苦涩的药汁也一起灌入了人的脑府,令人一下子有些头晕脑胀起来。
影影绰绰间,只见数名太医博士林立在卷帘之后,卷帘之中伸出枯槁而纤瘦的一只手,细如一枝枯萎怠谢的木枝,仿佛轻轻一用力就能折断。
不过一年的功夫,她竟然已经病成了这个样子。
陈继文博士隔着卷帘轻轻把着她的尺关,半响之后,也只是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见吴议匆匆赶来,他沉重的脸色才微微松懈下来,朝帘内道:“娘娘,吴议已经来了。”
帘内传来一个细弱的声音:“行了,你们都下去吧,留他一个人在这里,陪我说说话。”
“娘娘,有一句话,臣还要说。”陈继文博士低沉的声音如一道缓和的风,慢慢拂过在场诸人每个人的心田,“心病还须心药医,只要娘娘能忘记旧人,重拾自己,想来不日就能否极泰来,回复健康。”
一时静默无声,半响,才听见帘中幽幽一声叹息:“这话,是博士的意思,还是太子的意思呢?”
陈继文道:“只要您愿意,这就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那就请博士转告太子殿下,本宫感谢他的好意,也会把他的好意带给九泉之下的孝敬皇帝。”
李贤的意思,是劝她改嫁他人,他愿意为她牵线搭桥,摒除一切可能遇上的问题。
而裴氏一言既出,几乎已经是断掉了自己的后路。
她的态度如此坚定,陈继文也唯有一颔首,朝吴议道:“娘娘还有些想要问你,你就陪娘娘说些话吧。”
说罢,屏退了一众太医博士,只留下吴议一人。
隔着一重轻薄的卷帘,裴氏的声音也轻如一块没有重心的浮木:“本宫召你来,是有一个问题要问你。”
吴议只觉得心中如一块巨石压着,沉甸甸地喘不过气。
“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裴氏喘息片刻,才平静下心绪,轻声问,“当初谋害孝敬皇帝一案,到底是张起仁自己的主意,还是天后的意思?”
第103章 打雪仗
吴议万没料到她会如此突然地提起昔年旧案; 当初重重疑云仿佛又聚拢回了心头; 拨开云雾; 里面便探出许多旧人的面孔,带了淋淋的鲜血,活生生地林立在他的面前。
他不由垂下眼睛,避开诸多心魔梦魇:“娘娘又何苦一定要知道这个答案呢?”
秋日午后的阳光一丝一丝透过窗户拢到卷帘上,模模糊糊地印刻出一个纤瘦伶仃的身影; 仿佛一出被人牵在画屏上的皮影戏,一呼一吸都由不得自己。
裴氏的笑中便带了三分凄婉:“生不由己; 死了难道也要糊里糊涂得吗?”
说罢,言辞一厉:“本宫只管问; 你只管回答,虽然本宫已不是太子妃的身份,但仍是孝敬皇帝的嫡妻; 难道连自己丈夫怎么死的; 都不能知道吗?”
见她如此执着; 吴议也不好再加隐瞒,一字一句如落子般清晰而沉重:“此事乃是张起仁博士亲手所为不假,但为的并不是天后。张博士心中惦念的并非武氏一族,而是……大唐江山的未来。”
裴氏闻言,微微一怔; 凉滑的秋风拂如殿中; 仿佛一潭寒彻心扉的水; 直把人的心火也扑灭了; 她生命中燃烧的最后一点恨意好像也跟着一起泯灭于风,出口只是懵然:“他……是为了太子贤?并不是为了天后?”
“但太子殿下并不知道此事。”吴议抬眼望着帘后簌簌抖动的身影,声音轻如和风细雨,丝丝扣入人的心弦,“孝敬皇帝至纯至孝,爱护手足,若九泉之下有灵得知,想来也不愿意太子殿下获悉此事。”
裴氏浑身的力气一松,整个人陷入绵软的锦被之中,入目是一片凄迷而浓重的白,像一片拨不开的云雾,沉沉地缠入心扉。
“罢了。”良久,她才长长地吐出一口闷在胸口的冷气,只觉得鼻唇皆被冻得冰片一般,只能麻木地张翕着,“此事,我会带去九泉之下的。你去吧。”
“那臣就告退了。”吴议知道再怎么劝说都是无济于事,裴氏的心已经跟着孝敬皇帝一起死了,又岂是他一介凡人太医可以救得回来的?
不久之后,宫中便传来了裴氏病殁的消息。
她的死讯,就像一枚在风中摇摇欲坠的枯叶,在众人不经意的一转眼间,就悄无声息地跌落下来,划破碧波,未留下一丝波澜。
不过是个痴人罢了。
吴议在心底暗叹一句。
——
这一年的秋天好像格外得短暂,冬风一转眼便拂落了黄叶残花,将薄薄的霜雪盖在了大明宫每一砖一瓦上头。
年关就在这样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悄然而至。
平常人最松懈的时候,便是大夫们最忙碌的时候,做学生的时候过年还有几天假期,而等到成为了一名医工,才发现以前求学的时光是多么幸福。
陈继文太医丞虽一贯宽和待下,但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弄出半点差池,就连除夕夜也编好了三个班子轮流值守,不敢有一丝懈怠。
吴议作为最太医署最底层的医工,也少不得在冷冰冰的太常寺内多呆两天,和他同班轮班值守的人多已经有妻有儿,巴不得快点结束自己的班次,回到家里舒舒服服地过一个年。
倒是吴议对自己那个人丁冷落的小院并没有什么兴趣,没事便往书库里钻,连沈寒山都取笑他如今已是书虫一条。
这一日,刚下过大雪,阳光折在厚厚一层雪地上,渲出一阵迷离炫目的光。吴议看久了书籍,偶尔从浩瀚的文字中一抬眼,便瞧见白茫茫一片雪地上多了两行深深浅浅的脚印。
人还没走到跟前,玲珑清脆的笑语先传入了耳中:“太医哥哥!”
吴议忙起身放下手中的书卷:“公主,璟……郡王爷怎么来了?”
李璟似乎是不大满意这个生疏的称呼,碍着太平在此也不好发作,只在眸中闪过一阵淡淡的失落:“公主和我打赌,说能在哪里找到你,我说在太医署的书库之中就能找到你,看来这一场赌约,是我赢了公主。”
他赢了,也不见多开心,太平输了,倒是高兴得紧:“太好了,我正愁没人陪我玩呢,母亲也不陪着我,说是什么吐蕃的使臣来长安了,要陪着客人过节。”
在太平口中平淡无奇的吐蕃使臣,此行却肩负着一个与她相关的巨大任务。
自从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之后,这支来自高原的民族便不再甘心酣睡于唐朝这座雄狮之下,因文成公主的和亲而保持了数十年的友好关系,终究在新的赞普、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手中又重燃了战火。
在这个世上,没有永恒的敌人,更没有永恒的朋友,有的只是利害关系而已。数十年时光一晃而过,眼下的唐朝早已不是贞观年间那睥睨天下、搅动风云的亚洲雄狮,而吐蕃也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友好和平、礼尚往来的友邦了。
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那就是其一族之长芒松芒赞的死亡。
这位曾在薛仁贵手中拿下一城的英武君王,也和自己的祖父、父亲一样,有着令人惋惜的短暂寿命。
就在仪凤元年,唐朝在另一端的新罗战线终于取得了胜势的时候,这位年轻有为的赞普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一个令人惋惜的局面。
而接任他的位置,是他当时年仅六岁的儿子赤都松赞。
幼主继位,噶尔氏家族专权,一时之间,吐蕃一族内乱四起。
尽管吐蕃竭力试图掩盖芒松芒赞的死亡,但这个不争的事实还是如窗纸内的一盏灯火,吸引着周遭敌手灵敏的视线,似乎只要轻轻一捅,就能暴露出其族内动荡不安的事实。
本来强悍如草原雄鹰的吐蕃一族也不得不暂且收起自己锐利的爪子,和唐划上一个暂且的休战符。
噶尔·赞悉若多布如今贵为一族之相,把持着突厥一族的政权,他亲自访唐,一来是为了表达休战的诚意,二来则也是为了掩饰芒松芒赞的死亡。
他历经三代赞普,权贯一族之首,自然对自己的邻居了解颇深,一口汉话说得极为流利。
“我想,有伟大的文成公主和我们松赞干布赞普的先例在前,我们不妨效仿太宗的先例,结为秦晋之好,以保持和平和友好的关系。”
天后盈盈含笑,和天皇对视一眼,并不言语。
以前的文成公主也非皇室的嫡亲公主,而是从旁门别支之中挑出来的优秀女子,封了公主的封号,送去了吐蕃,于当时在位的松赞干布赞普结为夫妻,而换来了吐蕃与唐的几十年的和平。
而这一次则不同了,这位大胆的吐蕃来使相中的,偏偏是自己年幼的小女儿。
倒是天皇含了一抹渺茫的笑意:“我记得芒松芒赞已经年近三十,而小女如今才不过十二,恐怕未必能成佳偶。”
噶尔·赞悉若多布抚掌一笑:“这个天皇不必担心,我们所希望的和亲也不是和芒松芒赞赞普,而是他的长子赤都松赞,虽然赤都松赞如今年仅七岁,但是我们可以先定下婚约,等到公主和少主都长大成人,再行婚礼也不迟啊。”
他这话意在掩饰芒松芒赞已死的事实,但也不失为一个妥当的办法。
李治揉了揉鼓鼓作痛的太阳穴,脑海中划过太平天真无邪的笑颜,终究是舍不得的:“太平那孩子脾性顽劣,不像文成公主一般识大体,嫁给你们少主,恐怕会做出什么贻笑大方的事情。”
噶尔·赞悉若多布摇手道:“我们吐蕃族最欣赏有勇有为的女子!我们正是听说太平公主像她的母亲一样英勇果敢,才特意来求亲的,希望天皇和天后好好考虑一番。”
天后这才焕然一笑,额角浮出几丝不易察觉的皱纹:“这个自然。”
而被他们所谈论的对象,贵为一国公主的太平,如今正在太医署的院子里,追着吴议,要把手中的雪球丢在他身上。
“太医哥哥,你别跑!”
她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身滚滚抖落的雪花,像是才从面粉里滚过的小花猫,浑身上下都是白的。
李璟手里也攒着一个滚圆的雪球,悄悄地走到太平身后,对吴议做了一个“嘘”的手势,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手中的雪球兜头地扑在太平头上。
太平猝不及防吃他一招,还没反应过来,便见吴议笑吟吟地转过身来,手中不知何时也攒起好大一个雪球。
“你们两个欺负我一个,你们耍赖!”眼瞧着要被两个人一起围攻,太平干脆耍赖滚在地上不起来了,“璟儿和太医哥哥两个大男人欺负我一个女孩子,你们都是癞皮狗!”
吴议简直哭笑不得,到底是谁在耍赖啊?
正在他想出言揶揄两句娇贵的小公主的时候,脖间已猝不及防地一凉,原来是李璟悄悄绕到了他的背后,给他来了个偷袭。
吴议被他撩得玩性大起,也回以一个硕大的雪球,不客气地直接招呼到对方的脸上。
太平坐在地上围观这出好戏,开心地直拍手掌:“太医哥哥,快,快砸璟儿呀!”
三人沐浴着暖暖冬阳,一起在院子里打着雪仗,谁也没有注意到一阵窸窣的脚步声轻轻地靠近了他们。
这难得一见的温情的一幕,全部落在了天后的眼里。
第104章 发痘
王福来下细地观察着天后的神色; 见她脸上笑意如常,才斟酌着开口:“要不然让臣去请公主过来?”
天后松松握着腕上一串寿字佛珠; 一颗一颗悠然拨动着; 珠子碾动掌心的声音细如鸟羽擦过树梢的轻轻一点; 却惊得王福来背上生出涔涔冷汗。他不由后退一步:“臣妄议了。”
天后倒只是斜斜睨他一眼,眸中含着淡薄的笑意:“宫中已经许久不闻这样的欢笑声了。”
王福来赔着笑,一字一句忖度道:“可不是呢; 公主和南安郡王是自幼一起长大的情分,自然少些拘束的。”
天后不置可否地一笑; 视线遥遥落在太平身侧那个含笑而立的青年身上:“跟他们一起玩闹的那个太医又是何人?”
王福来一贯精通宫里的事宜; 只远远一瞧; 就认出来:“是沈博士门下的徒弟; 叫做吴议的。”
提到这个名字,天后倒少不得看了两眼:“这就是太平巴巴跟我要讨的那个太医?的确是一表人才,沈寒山教的徒弟很不错。”
王福来知道此事的关窍; 也不敢多言:“公主从小就是个有主心骨的,想来用人也自有她的道理。”
“你说的倒是不错,太平这孩子从小就是个倔脾气; 本宫不许她出宫,她也要求着她弘哥哥一起溜出去。”提起旧人的名字; 天后脸上云雾般缥缈的笑意也有瞬间的凝滞; 但很快如冰破水; 不露下一丝痕迹; “只怕是本宫把她送去了吐蕃; 她也要自己跑回来的。试问两国邦交,岂可儿戏?吐蕃大相这是给我出了个大大的难题啊。”
说罢,眉心不自觉地一拢,少见地将烦忧显露于外。
除了明面上的理由,还有更深沉的情感不由得她不多作考虑。
太平也是她膝下唯一一女,数年来一直养在身边,自从安定思公主去后,她在佛前求了不知道多少回,才求来一个健健康康的女儿,不由将对安定思公主的愧疚和想念都寄托在了太平的身上。
这些年来,她虽然面上严格,但心中对她总是纵容的,如今要让她把女儿送去异邦,无异于在心头生生剜下一块肉,让她如何不痛彻心扉?
数年来的刀光剑影擦身而过,她痛久了,也痛惯了,一身伤疤围成了重重铠甲,回护着她坚不可摧的心智,令她变成了旁人眼中人人畏惧,而无所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