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行医在唐朝-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太平……”吴议心中仍然放不下那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数年来的相处,在他心中,太平早就不是那个高高在上、千金至尊的娇蛮公主了,而是一个惹人疼爱、令人惦记的小姑娘。
李璟无可奈何地用手掌盖上吴议的眼睛:“太平还吵嚷着以后要来袁州看你呢,不过她自有分寸,决计不会讲此事抖露出去的。”
眼前的光线被骤然遮断,剩下的就只有耳畔温热的低语。
“师父,你问了那么多人,怎么单单不问我?”
第116章 回到原点
“郡王爷为天后又立下一功; 自然是从此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了。”吴议笑着揶揄他; “将来郡王爷博士加身; 妻妾成群的时候,可不要忘了我这个做师父的……”
剩下玩笑的话被一个浅吻轻轻啄去。
黑暗之中,只能感觉温暖的唇瓣撬开齿关,灌进令人麻痹的甘甜与美好。
双唇相抵,鼻息缠绵。
彼此的心跳擂动在对方耳侧,像一阵急促的雨点,在本来平静的心潭掠起惊涛骇浪。
这一次,既不是醉酒之后的荒唐,也不是生死关头的纵容,而是情人间的肆意与昵狎,是忘却了身份与地位的纠缠不休。虽然浅尝辄止,但其中滋味,却比前两次更加美妙醉人。
“师父; 我不要博士加身; 更不要妻妾成群。”
一吻毕; 李璟拿开手; 用自己的额头抵住对方的,软语温存:“我脑中想的; 心中念的; 始终只有一个人。”
吴议的脸上不由一阵发烫; 他素来不是个将心事表露于外的人; 于他而言,默许二字,就是最大的回应了。
微一抬眼,便撞上对方灼热的视线,李璟垂眸望着他,明澈的眼中罕见地暴露出深藏于心的固执。
“你呢,师父?”
他太明白眼前这个人的脾气,太懂得这个人的分寸,师父在别的事情上都有主见,唯有在情爱一事上,素来都是他逼迫一步,他才退让一点,倘若今天不问出口,下一次就又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吴议被他逼得退无可退,只好覆在他的耳畔,低声道:“愿为双鸿鹄。”
愿为双鸿鹄,振翅起高飞。
李璟脸上顿时绽开惊喜的笑容,万没料到能逼他自己说出这样的话。
吴议脸红如醉,这才把话题扯回了正题:“你将来究竟有什么打算?”
李璟自然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赶紧抹平了笑痕,说起正事:“师父,我已经向天后请旨,剩下四年的学制都不再留在太医署中,而是效仿华佗神农,走遍大江南北,涉取百家之长,在全国各地学习各地的疾病和疗法。”
吴议不由有些惊讶:“你要离开长安?”
李璟点点头:“长安繁华遮眼,却不如天下山高水长开阔广大,我想要成为平民百姓的大夫,为天下人请一脉平安。”
这个想法,还是他不到十岁的时候就曾向吴议提出来过的,数载宫廷里刀光剑影的时光匆匆而过,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彼时的想法和决心。
“天后已经应允我离开长安,师父,你觉得呢?”
昔日李璟因为佯装天花躲避和亲而触怒了天后,甚至祸及了其父李素节,他自己也未尝就没有失信于天后。若能远离长安,就可以从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抽身而出,对于身为李氏宗亲的李璟而言,自然是一个上佳的选择。
吴议微微颔首,虽然出发点不同,倒很同意这个想法:“那你想要先去哪里?”
李璟望着窗外一路错落的风景,笑道:“我想先回袁州看看。”
他自幼随着父亲漂泊流落,唯有在袁州落下了自己的脚跟,如今有了离开长安的机会,自然要先回自己的“故乡”看一看。
马车一路疾行,不出个把月的功夫,就已经到了袁州城。
望着苔痕青青的古老城墙,吴议不由在心中暗叹一句,当初他离开袁州的时候,不过是个身无长物、孑然一身的小少年,而今近十载的光影一闪而逝,兜兜转转,辗转各地,最后竟然又回到了这个最开始的地方。
两人换了京城来的马车,又另外租了一辆袁州城的马车,李璟亲自驾着马,慢慢悠悠地转在袁州的大街上。
马蹄一步步踏过青石板的声音敲在耳侧,转过一个街角,便来到昔日的郡王府门前。
自李素节一家被迁往岳州安置之后,这里就成了袁州城的一块禁地,如今封条贴在门上,只剩下落灰积尘,唯有一只蜘蛛懒洋洋地倒挂在门楣上头,在这里织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二人在门口伫立片刻,才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夹着惊讶传来。
“这莫不是李府的小公子?”
两人循声望去,原来是郡王府昔日的旧邻,住在隔壁的王老太,难为她一把年纪,还记得李璟的五官模样。
“太婆,您记错了吧,我不是什么李家的公子。”李璟对小时候照顾自己不少的邻居很是亲切,但又不愿暴露自己和吴议的身份,引来口水之祸,便信口胡诌道,“我姓吴,叫吴景。”
老太眯缝着眼睛瞧了半天,才点点头:“是了,是我记差了,李公子早就被接去长安的亲戚家了,这都快十年了吧,连他爹都走了,他怎么还会回来呢?那这一位是……”
吴议也跟着李璟一起扯谎:“太婆,我姓李,叫李议,是李公子的远亲,这回专程来探亲的,没想到一家人都搬走了,这不,扑了个空。”
王老太也觉得眼前这位身长玉立的青年颇为眼熟,但实在记不得在哪里见过,也就信了他的话,拉着吴议唠起了家长里短。
“别说是李家了,连当初那么富贵显赫的刺史吴家,如今也没了踪影,这可真是世事难料啊。”
提到吴家,吴议不由心思一动,搀着王老太的手,跟她唠起嗑来:“吴家也搬走了吗?”
王老太深居老宅多年,难得有人肯搭两句话,还是个两个俊俏风流的青年,早笑得合不拢嘴:“吴家是咸亨年间就搬走了,听说是因为他们家的嫡公子牵扯到了什么大案子,才祸及全家,连吴刺史都被贬去了巴蜀之地,再也不准回来了。”
“那吴府现在是改名换姓了?”
王老太点点头:“如今已经换了新的刺史住进去了。”
本以为是故地重游,没想到全然物是人非,吴绩一家竟然都被贬去了穷山恶水的巴蜀之地,这倒是吴议万万没想到的。
吴议和李璟相识一望,心中俱已了然。
对于那一家子,吴议自然没有半点惋惜之情,只不过没想到时迁事移,沧海桑田,袁州城早已不是昔日的样貌了。
二人和王老太站着闲聊几句,天色已是薄暮暝暝,斜阳欲坠,王老太还要忙着回去给孙子孙女做晚饭吃,也就不多唠叨,和吴议李璟二人笑着告辞了。
“没想到吴家上下竟然都被当年的案子所牵连。”吴议不由感叹一句。
就算是祸及九族,也算不到学生头上,天后迁怒至此,足可见她心中对孝敬皇帝的愧疚。
只是再迁怒多少个吴栩,逝去的人都不可能再回来了。
心中正百味陈杂,手上已覆上一只温暖的手掌。
“师父,从前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
吴议明白他话外之意,也回握住那只手,示意他不要担心。
两个大男人手牵手站在大街上,少不得有些惹眼,好在吴府门口人迹伶仃,冷冷清清,就算有几个人侧目而视,指指点点,吴议也只做看不见。
从旧郡王府门口离开之后,两人又归还了马车,顺带将行李寄存在本地的客栈之中,却没有住下来,而是举步缓行,慢慢走到一个熟悉的地方。
“我就知道师父你还想来这里看一看。”李璟猜中了吴议的心思,不免有些得意,连带脚步都变得轻快了许多。
吴议缓步跟在李璟背后,微微一笑:“我方才已经和客栈老板打听过了,吴家主宅虽然已经换了主人,但有座闹鬼的别院却成了荒院。”
一想到小时候自己被吴议唬得信以为真有神仙老爷的事情,李璟唇畔不由衔了两丝笑意:“可惜院子荒了,里面的鬼怪却不见了。”
两人一面谈笑,一面已经到了别院门口。
别院倒是照旧人迹罕至的样子,地上的青草都已经生出三寸高,直没过人的脚背,在这方无人问津的天地中自由自在地生长着。
推开腐朽的木门,扑鼻而来一股陈旧的灰尘的味道,苍白晦暗的暮光穿过空荡荡的屋子,映出地上深深的青色苔痕。
李璟一面扇走灰尘,一面走进这隔屋子,小时候的事情一一浮现在脑海中:“原来你以前就是住在这种地方的,我小时候还真以为是什么神仙住的地方。”
吴议忍不住打趣李璟:“那时候某人还巴巴地拿着胡饼来求我这个神仙呢。”
被提到那时候的糗事,李璟不仅没有丝毫不好意思,反而笑意愈深:“若不是那时候我天天拿着胡饼来,你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指不定就要把我拒之门外了呢!”
这话倒是不假,吴议当初肯救萧氏,也不过是拿人手短罢了。
“师父。”李璟像是发现什么奇怪的东西,惊讶道,“这是什么?”
第117章 完结
李璟所指的; 原来是床板后数道深深的刻痕。
这些刻痕一道又一道重重叠叠地累积着,像是树的年轮,在悄无声息间记录下飞逝的时光。
吴议几乎快要忘记这些自己亲手用小铜秤砣刻下的印痕; 不由伸出手指在凹下的印槽中轻轻摩挲着。
印在指下的触感冷而生硬,就像当初命运给他设下的一道道障壁; 非要把他逼到上绝路不可。
好在每一次的悬崖绝境; 他都侥幸险中逃生,才有机会重临旧地; 追忆往昔跌宕起伏的峥嵘岁月。
“当初我身负血症的时候,就是在这道墙壁下孑然求生的。每撑过一天,我就在上面刻下一道横杠; 以此来激励自己不要放弃; 一定要撑着活下去。”
活下去; 不过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的最初的念头。
初衷得偿; 夫复何求。
掌背上被覆上一个熨烫的温度,贴着他的手,像一张温柔的网,将这些年辛酸沉重的往事都包罗在五指之间。
“师父; 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疾病困苦,我都会一直陪着你,不会再让你一个人的。”少年低哑的声音似穿堂而过的微风,无意间拨动人的心弦。
吴议不由微微一怔; 旋即哑然失笑; 没想到自己这个为人师尊的人; 竟然要徒弟来宽慰自己了。
李璟的神色却异常认真:“就算我走遍海角天涯,也一定会回到你身边的,你要等我,师父。”
他的心意,吴议自然明白。
他是已逝之人,自然不能像李璟一样自由自在地招摇天地间。
天后何等睿智聪慧,未尝就没有看透他们耍的这些小小伎俩,不过赐他袁州这一方闭锁的小城为一生的棺椁,让他生死都不能再回到大明宫中。
却不知刚好合了吴议的心意,长安繁华遮乱眼,又如何比得上山水一隅得我心?
不由回握住他的手,千言万语抿于一个浅淡的微笑。
“好。”
——
两人在吴家别院转了一圈,都觉得是个僻静清净的好地方,于是第二日李璟便亲自造访刺史府上,想要替师父买下这所承载有不同意义的别院。
刘刺史接替吴绩的职位也有好几年的功夫了,眼瞧着上一位老哥就因为站错了太医的队而被贬巴蜀,自然对自己的立场掂量得分外小心。如今听闻南安郡王李璟要来买他那闹鬼的别院,哪里有说不肯的道理,甚至一文钱也不收,巴巴地让人把房契送到李璟手上。
“无功不受禄,刘公还是开个价吧。”李璟眉梢一挑,风流中带出三分少年人的锐意,流转的目光似一柄锐利的小刀,轻而易举地挑开刘刺史心里那点小九九。
——无外乎是瞧他这个郡王爷如今颇得天后青眼,想要借着他的口和天后美言几句,让天后记得这片乡野之地还有自己这么个人。
刘刺史愁眉苦脸,仿佛李璟给他出了个大难题:“郡王爷有所不不知,那小院原来是闹过鬼的,所以下官府上也无人居住在那里。既然郡王爷想要,下官自然成人之美,绝无吝啬之意。若下官趁机敛财,岂不平白辜负了一桩两全其美的好事?”
他言辞振振,仿佛自己恨不得跪谢李璟讨走了闹鬼的小院,李璟也不由在心中哂笑,从古至今可没见过这样的讨价还价,买家要出钱,卖家却只肯白送。
“既然如此,本王就谢过刘刺史了。”他倒也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多加纠缠。
“那下官改日就差人将院子好好打扫一番。”刘刺史是在官场里摸爬滚打惯了的人精,自然深谙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道理。
“这倒不必了,已经承蒙大礼,岂可再多加麻烦,我自己打扫布置就可以了。”
李璟深知吴议喜静好书的脾气,要让这位刺史打扫打扫院子,再“顺便”送两套奢华的家具,指不定还破坏了那院子的清幽之气,反倒落于俗套了。
至于该怎么布置装点,当然是他这个做徒弟的该尽的孝心,岂可被人越俎代庖了去。
刘刺史何等精明,马上改口:“那下官就不去叨扰了。”
刘刺史这人聪明就聪明在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又不该说什么。该说的场面话他一个字也不省,而某些不可明说的问题他便装聋作哑,绝口不提。
比如这院子里供的究竟是什么大佛,要他堂堂一个郡王爷放下身段去做粗鄙之事?
若说是养在外头的女子,也决计不至于安置在那么穷酸落魄的地方,可要说是什么下贱之人,却也不见得能让郡王爷这么上心,刘刺史思来想去,只能断定里面是位招惹不起的贵人,以后恐怕要多多留神,不能让他在自己的地盘上有半点闪失。
而被他揣在心头翻来覆去掂量轻重的那尊大佛,如今却在城边的官学门口打着转悠。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学子们悠悠的背诵声从中传来,反反复复都是那本《黄帝内经》。
地方官学自然比不上长安太学的教育水平,学生多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程度上,而很少有思考和提问的空间,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夫,大多也就是照着规条看病的书呆子,而很鲜有锐意创新的人才。
唐朝医风多墨守成规,和这样的教育方式自然有分不开的联系,想要培养出灵活变通的人才,恐怕还要从学生的时候抓起。
如此想着,不觉间已转进客栈,他心不在焉,几乎一头磕在门上,幸好被李璟拉住了,才免得闹出笑话。
“想什么事情,这么出神?”
吴议倒没有丝毫隐瞒的意思:“我在想,我能不能在袁州开一家医科的私塾。”
“私塾?”李璟微一诧异,心头旋即升起一股醋意,若是吴议在袁州开了私塾,岂不是以后会冒出许多师弟,来跟他瓜分这个师父?
吴议全然没嗅到徒弟身上隐约的那股酸味,心思还徜徉在学子们的读书声中:“唯有从学生开始革新,才能改变医林的守旧之风。只可惜我已经是身死之人,不能再去官学教书,所以就想到了开私塾这个法子。”
李璟忍不住咬上他的耳朵:“那以后岂不是有很多小师弟要叫我师兄了?”
吴议这才品出这话里的酸味,反起了逗弄的心思:“不止是师弟,还有师妹,既然是私塾,那么也不妨收些女弟子……”
“收些女弟子做什么?”李璟登时竖起了耳朵,像只戒备的小犬似的,眼里写满了警惕。
“自然是因为女弟子赏心悦目了……”吴议调笑道。
话未说完,便感觉脖颈上被人不轻不重地咬了一口,对方磋磨着尖尖的犬牙,颇有威胁之意:“赏心悦目?是不是还要摆进家里好好欣赏欣赏?”
吴议摸了摸脖子上浅浅的牙印,淡淡叹了口气:“可惜家里已经有了只爱咬人的小狗,恐怕要把学生们都吓跑了。”
两人耳鬓厮磨一番,开够了玩笑,才重新开始商量起正事。
吴家别院地方偏僻,人迹稀薄,倒不失为一个潜心教学的好地方,只需要置办些桌椅板凳,添上几本经典的医经,稍微拾掇拾掇,就可以凑成一个小小的书院。
“既然要办私塾,总得取个名号才好。”吴议倒也少见地表露出兴奋的神情,抓着笔在纸上不停地琢磨着书院的名字,“若起名春林书院,就和以前的春林堂冲撞了名字,显得不尊重沈大夫,叫杏林堂,仿佛又太张狂了些……”
他正埋头苦思的时候,李璟已经握住他的手,带着蘸满浓墨的笔锋,在纸上赫然落下两个大字。
鸿鹄。
“鸿鹄书院?”
这倒不失为一个大气磅礴的好名字。
李璟从背后环抱住他,鼻息灼热地扑上来:“鸿鹄之志,在于九天,唯有立下这样的志向,才能展翅高飞,逆风而上。也唯有心存大志的学生,才能配得上你的一身才华。”
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他不说,吴议心中也明白。
愿为双鸿鹄,振翅起高飞。
这是他当日对李璟的承诺。
“师父,你觉得这个名字好吗?”李璟一边低声喃语,一边已松开握笔的手,伸向吴议有些松散的衣襟。
“好……呜。”猛然被摸到私密的地方,吴议下意识地按住那双不规矩的手,一抬眸,便撞见一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睛,平静的眸光之下隐隐蕴藉着情欲的怒波。
“师父,是你说好的。”李璟的耳语沉如一潭美酒,轻易地让吴议泛起了醉意,手上的劲儿不由松开了些。
他也不是不识人事的少年人,自然也有情到浓时不能克制的冲动,也便省了扭扭捏捏的功夫,放心地将自己交给这人的掌中。
感觉到他的抵触渐渐消失,李璟才放任手上的动作继续下去,解开散乱的衣襟,用指腹感觉手下人温然如玉的肌肤。
覆着薄茧的手是一把温吞的火,轻而易举在白皙的皮肤上掠出一道道冶艳的痕迹,吴议从不知道原来一只手掌就能煽出一片燎原之火。他竭力咬住自己的下唇,克制住呻吟的欲望,幻想自己不过是一樽被捧在手心赏玩的花瓶,那人的动作却更加肆意,着意于替他染上迷乱的釉色。
顽劣的手掌继续向下,探入更加隐秘的地方,吴议轻喘一声,放松了身子任凭对方予取予夺。
低垂的夏风掠地而过,将昏昏火光擦得遽然一亮。
明亮的灯光拉出两条交叠的影子,像两枝交缠在春风中的杨柳,紧紧不能分开。
双影摇曳,渲出一室旖旎。
两人弄翻枕席,一夜放肆。
——
次日,吴议醒来的时候,只觉得周身像被巨石碾过似的酸痛不已,某个不可明说的部位更是苦不堪言。
好在浑身上下还清爽利落,大概是昨夜的放纵之后,李璟已经替他擦净了身子。
一转眸,便瞧见一双眼巴巴盯着自己的眼睛,像那种做错了事情的大犬似的,委屈又讨好地盯着自己,生怕自己反悔一般。
吴议自己倒不觉得雌伏人下有什么可委屈的,总不过是你情我愿的事情,既然已经接受这份世俗不容的感情,就没有好矫情的。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一开口,干涩不已的嗓子就在提醒他昨日的诸多荒唐,李璟知道他身子难受,赶紧到了盏热茶递到吴议唇边,服侍着他灌下一口。
一口温热的茶水灌入喉中,吴议才觉得拆骨削肉似的酸痛略微被缓解了些,只是沉沉的疲倦压在身上,像一张厚厚的大氅,裹挟着沉沉的睡意。
“已经到了未时了。”李璟垂眸贪看着这人的眉眼,仿佛怎么也看不够似的,又想起昨夜一响贪欢,心下便觉燥热不堪,只不过记挂着吴议的身子,不敢再造次。
“竟然都到了这个时辰。”吴议惦记着鸿鹄书院的事情,便急着起身要去置办东西,却被李璟拦腰又摁回了床上。
“师父,书院的事情,我会替你打点好的,你今天就好好休息吧。”
吴议也知道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办成的事情,身子也实在疲倦不已,便又倚着李璟的身子,老老实实地闭上眼睛,安然地陷入睡眠之中。
等他鼻息酣然,李璟才小心翼翼地将人掖进被子里,抽身走到窗边,信手一招,便引来一只灰色的鸽子落在腕上。
这是长安来的信鸽,太平观中所豢养的,他断然不会认错。
果然,解开鸽子脚上的信笺,映入眼帘的是一行清秀娟丽的小字。
信上只有简简单单的三个字。
君安否?
平淡无奇的三个字,却不知包含了多少焦灼的关切和遥望的想念。
在那个明枪暗箭、刀光剑影的牢笼之中,总是有人真心实意、情真意切地关心着他们的。
李璟郑重地收下这张轻薄的纸条,坐在案前沉思许久,才挥笔写下一个字。
安。
接着便将写好的纸条绑在鸽子腿上,轻轻拍了拍它的翅膀,目送着它衔着平安的喜报,渐渐消失在蔚蓝的天际。
——
两人在客栈中又小住了两日,总算把别院收拾了出来,又专门腾出一间四方见光的房间作为授课的教堂,搬进几张桌子进去,在略有些斑驳的墙壁上挂上黄帝华佗等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