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末代帝王养包子-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我觉得邓宣、尹琼、荀理、徐岩、赵捷作我陪读都不错。”小李亨在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还是习惯叫李彧爹。
李彧宠溺地刮了刮他的小鼻子,“为什么呢?”
“长得漂亮的或者觉得我长得漂亮的,作我陪读都不错。”
李彧不禁满头黑线,“那让你只从其中选三人作你陪读呢?”
小李亨面上显出些难色,“只能选三人吗?”
李彧点了点头。
“那便选赵捷、荀理和徐岩吧。”他觉得赵捷比较有眼光,徐岩是里面长得最好的,荀理,感觉比较聪明。
李彧虽然觉得这小子的理由不太靠谱,但人选与他想的倒是一致的;而这,也是对朝廷上下的一个信号。
二月中旬,九江一带传来发生人疫的急讯,三公九卿于含元殿东侧的议事阁内,商议前往赈灾的人选。
与往常不同的是,邓京首先提议道,“臣以为命大鸿胪携天子之恩,赴九江一带救济难民,防止人疫及事态扩大较为合适。”如今大鸿胪乃是杨秉,是杨家如今身在朝中除平阳侯之外最有能耐的一位。
邓京此言一出,其他官衔较低的便不好再说什么,有的唯唯应是,有的则不发一言。荀楠见此,道,“臣以为杨秉并无处理疫病的经验,不太合适。人疫一事攸关百姓性命,若是处理不当,疫病扩大,危害不可小觑。”
“那不如看大鸿胪本人意下如何?”邓京道。
杨秉叫苦不迭,只得上前一步道,“臣愿前往九江一带,替陛下分忧。”
荀楠暗叹了叹气,便不再言。
李彧见此,便命诸官退下,明日再议。
其晚,李彧与尹放、赵翼等人商议,尹放道,“臣以为荀太傅所言如是,杨秉确非前往九江的合适人选,疫病毕竟与一般灾害不同,并非赈灾救济即好。但定阳侯却是执意令杨秉前往,其中之意,太过明显。”
赵翼有些疑惑道,“但定阳侯却不像如此急功近利之人,若是其意欲陷害杨秉,也不应做得如此明显?!”
尹放也很是疑惑,“像是赶着时间的样子才沉不住气,也不知其中蹊跷。”说着又朝李彧道,“其实臣以为,若将计就计,借定阳侯之力除掉杨家,对于陛下接下来想要整顿吏治来说却是好的。”
赵翼有些不满道,“为政者,首要应考虑天下苍生;即使要翦除世家之势,也不应拿黎民百姓的性命当其中的牺牲。”
李彧不禁紧锁了眉,“赵卿所言甚是,依定阳侯之计怕是不妥。”
尹放微俯下身,“臣愿与大鸿胪杨秉一同前往,行督军一职。”说着抬起头看了看李彧,李彧从其眼里看出了他的打算,有些无奈,只道,“明日早朝再定。”
晚间,尹放离开后,赵翼与李彧道,“尹放莫不是有其他想法?”
李彧靠在暖榻之上,腿上盖了一张毛毯,手上握着一盏热茶,将脑袋倚在窗棂之上,微闭上眼,舒服地叹了口气,转移话题道,“最近亨儿与那些小孩武艺学得如何?”
赵翼见他这副模样,便知他有些累了,不想再多谈,便也不再追问,“都还听话得很,只是荀理与徐岩那两个小孩身子骨差些。”说着瞧了李彧一眼,笑道,“瞧你身子这么虚弱,不想小哼唧身子根骨倒好的很,与赵捷那皮实的都不差。”
李彧不禁微微睁开了眼,斜着看了一眼赵翼,那眼神甚是微妙。赵翼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讪讪道,“呵呵,小皇子出身不凡,这也没啥好奇怪的。”
李彧飞了他一眼,懒得理他。
次日早朝,朝上为九江赈灾一事争持不下,眼见快下朝,此事事急,要尽快拿出决断。荀楠不禁面色肃凝,上前一步道,“若派尚书令与大鸿胪一同前往,令尚书令于一旁辅助大鸿胪,微臣便再无异议。”
李彧不禁心中一顿,看来这尹放昨夜却是连夜与荀太傅说过了。
荀楠此话一出,两边都再无异议,此事便就此定下。只是人疫之事,向来凶险。
作者有话要说: 小伙伴们,存稿没了,这真是一件让人悲痛的事。。。最近又感冒,码字效率奇低,明日要断更了,莫等了。。。大概一到两日才能一更。。。
☆、31|九江人疫2
如今春寒料峭,李彧身子骨弱,向来大部分时间窝在暖阁之内。当日下午,胖元便来寻了他,胖乎乎的包子脸有些气鼓鼓地道,“哥,你怎么让尹放去了九江?他又不会治病,去九江赈灾干他这个尚书令什么事?!”
李彧从手中的奏折上抬起头来,调侃道,“哟,你还知道尚书令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啦?你不是有好长时间没怎么理尹放了吗,现在怎么又突然这么关心这厮了?!”
胖元被说得有些羞赧,灌了一杯水道,“这一码归一码!人疫传染性那么大,稍不小心便会被感染!”
“谁去都是这般危险,那就不派人去了么?不过这是尹放自己要去的,朕也拦不住。”
“上次赵翼告诉朕,你元宵那般气性是因为尹放,你是喜欢上了他?”
胖元猝不及防被问,顿时又惊又恼又羞,支吾道,“这,这也是云中侯告诉你的?”想到自那天过后,他便再也未去过南阳侯府,尹放便再也未来看他,胖元心里有些失落又有些恼恨,虽然他暂时也不愿见到尹放。
“你这样子,任谁都看得出来,还用得着赵翼告诉朕吗?”
胖元微低着头,有些闷闷地说道,“我想回蠡吾城待一段时间,想陪陪母亲。”
李彧疑惑地看着他。
“自从来到京城后,陪在母亲身边的时间都很少。如今父亲已去逝,母亲定十分难过;而且,而且我觉得京城不太适合我,这里的人都太聪明,都很厉害,而我却一无是处。以前,我想着兄长一人呆在京城,我知道你的处境也很难,所以我要留在京城,我想陪着你,即使我什么也做不了。不过现在,有小哼唧,有云中侯,还有很多人,都在兄长的身边,我想我应该回去陪陪母亲。”
李彧心中一震,有些心疼,又有些难过;他知道胖元向来乖巧,也知道他很胆小,却不知道他如此自卑,他反驳道,“你怎么会一无是处呢!你是苍玄国堂堂渤海王,你只要快快活活的就好!”
胖元抬眼看着李彧,满眼委屈,好像说着,“瞧吧,我就知道会这样,兄长你也是这样觉得的!”但他不忍对他兄长指责出口,他他觉得他兄长这样认为也没有错,更重要的是,无论他兄长做什么、说什么,他都无法予以置喙,他心底还是十分敬慕他兄长。
李彧见到胖元的郁郁的神色有些心疼,放缓语气道,“你想回蠡吾城也好,如今你年纪也大了,该学的东西也学得差不多了,是该想想以后想做什么。母亲如今一人,你多陪陪母亲,对你、对母亲都很好。”
胖元又低下了头,不断地绞弄着自己的手指,“我觉得,回到母亲身边,不再受京城这些繁华的迷惑,可能自己会想得更清楚点,心里大概也不会像现在一样总不知道做什么才好。你和小哼唧在宫里要好好的,我还会回来看你们的;记得给小哼唧说,我回来后再带他去逛饮水河的街市。”
“你明天自己给他说吧,小哼唧知道你离开没给他所他肯定会生气的。”
次日,胖元在禁卫的护送下便离开了京城。
不久,尹放从九江一带传来密信,称九江疫情比预想中的要严重,传染的速度还在加快,被感染的人群数量还在增加;大鸿胪杨秉已经将被感染的人群集中起来,试图防止疫病扩散,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张景已经尽力在找寻病因,但其处处受限,如今还未见成效。
实际上李彧最担忧的还不是九江人疫,前世九江一带的疫情虽然百姓死伤甚多,但还未伤及根本,数年之后的京师两河一带的人疫,死伤大半,大伤元气。自先帝以来,没到初春盛夏,人疫多有发生,百姓死伤甚多,民间只知此病传染性强,被感染后人会越来越虚弱,有的甚至上吐下泻,到后来并发症状不一而足,咳嗽、发烧、头痛,一种或多种症状,因人而异,身体好的熬过去便好了,身体不好的便很容易就那么去了。
苍玄国的大夫深入其中了解病因、病灶的也甚多,但用尽望闻问切,探寻了许多,也寻不出个所以然,谈病状,几乎什么病状都可能有,谈病因,又无因可寻,只知基本在初春和盛夏发生。如此散漫于表象又找不出病因的病症,大夫多便无计可施。以往朝廷赈灾,也只是发放些粮食和一些强身健体的药材,都想着熬过去便好了,只是熬过去的病人始终是少数。
到二月底,九江一带的疫病还没有转好的消息,却传来一件令朝野震惊的事情;大鸿胪杨秉竟下令一把火将聚集了被感染百姓的房屋烧了,并派士兵驻守周围,不准百姓逃走,那些被感染的病人要么已虚弱得无法逃走,要么想逃走却逃不了,都被活活烧死。
一时间,举国哗然,杨秉犯了众怒。
更火上浇油的是,不知从哪走漏了消息,称张景已经快找到疫病的原因,大部分病人本来是有救的,虽然张景否定了此种说法;但普通百姓已经想不了那么多,他们的怒火已经完全被点燃。
这疫病,或大或小,苍玄国几乎年年有之,虽然到头来被感染的人群总要死亡大半,但总也有活下来的人,即使活下来的再少,或者为了防止被感染的人数增多,百姓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朝廷命官,这些满口儒家道义、修身平天下的国之大者,竟将这些病人活活烧死,变成光明正大行走于世的最残忍的刽子手。
还没等朝堂商量出个子丑寅卯,便传来了杨秉畏罪自杀的消息。如此一来,李彧当庭决断,由云中侯代天子并御史大夫叶鸣、廷尉吴讼,即刻前往九江,彻查此事。
是夜,李彧将楚仪召入宫中。连日来李彧为九江疫情未曾好好休息,脸色颇为憔悴;宫人早已屏退,只剩李彧与楚仪二人,李彧亲手煮了一壶浓茶。
殿中烛火甚为明亮,李彧将一封密函推至楚仪身前,道,“这是尹放从九江传过来的密函,其称杨秉纵火焚烧被感染百姓一事,其难辞其咎,惟望楚卿接任尚书令一职。不知楚卿有何看法?”
楚仪迅速看完密函,面色肃凝地看着李彧,烛光下的李彧眼下青影一片,那双眼里黑得吓人,带着无奈,还有悲痛,“不知陛下所问,是臣对九江一事的看法,还是接任尚书令一职的看法?”
李彧眼神似有些放空,“杨秉九江纵火一事,事已至此,再谈何益。世上的事,因果太长,而政治与法律,不需要也没办法看那么多;该查办的查办了,剩下的罪与过,终在人心。楚卿还是莫要谈这些谈不清的吧。。。。。。”
楚仪清楚了李彧话中自责之意,心中有些发沉,让他接任尚书令一职,看来早已是定论,他便只说李彧想问的便罢了。“如今苍玄国国势堪危,吏治、胡人、水旱、饥荒、匪乱、人疫,相叠相扣,是苍玄国要扭转气数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其中重中之重,便是吏治与饥荒;吏治与饥荒若可解决,胡人、水旱、匪乱便也迎刃而解,而人疫则要看天命。”
“整顿吏治,首要须从世家豪门入手,想必尹放已与陛下提过,如今杨袁二族皆被邓京所限,尹放自断尹氏风光,恰是将来可以预见的局面,尹放如今提出了让微臣接任尚书令的请求。他的魄力和行事,楚某不得不佩服。”
思及尹放,李彧不禁有些触动,“只希望他种种苦心不会白费。”
楚仪斟了一杯浓茶递与李彧,继续道,“守边境之安宁,在赵老将军、皇甫将军及张老将军百年之后,非一人不能震慑胡人蠢蠢欲动之心。”
李彧忍不住苦笑道,“这人是赵翼吧,尹放也提到过。”
楚仪微微点头,“至于水旱饥荒,须修缮水利,种植良种,更在于长远之计。若张景能找出对付人疫的法子,在各郡兴修医馆,普及预防的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李彧听得不禁笑起来,“你知道尹放这厮为何想方设法也要你接任这尚书令不?他说,若是他一直做这尚书令,即使他知道该做些实事,可是到头来,总忍不住是替朕瞎操心,要如何对付杨家,又如何倚重赵家。而这苍玄国需要的,不是他这样的,而是你这样的,总是想着如何做些什么,改变这积弊已重的现状。而你,大概想的总是这天下苍生,便也再想不了勾心斗角。不过如此便好,即日起,你便将你所思好好做个规划,想如何做便去做吧。”
楚仪微微有些发愣,“谢陛下!”他从李彧的话中感受到了全付的信任,虽然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到何种地步,不过,能尽一己之力,挽苍生于水火之中,这是他毕生所愿,而他遇到了李彧,能给与他这样的信赖与空间,便是他的幸运。不料,李彧却对他说,“社稷又如楚卿之人,也是社稷之幸。朕也应代百姓谢过楚卿。”楚仪听得,一时更为怔住,心中只觉满是暖流。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这些磨人的小妖精,竟然断更就掉收!!!就算,就算是这样,姐拼了老命更,大概也是满足不了你们了!!!我十一要回家,更新,你们懂得,更难了。。。
☆、32|醉风波
尹放一行对赵翼、御史大夫叶鸣、廷尉吴讼的调查十分配合,不到半月,赵翼一行将杨秉纵火的相关证据、证言都已收集完毕,便启程返京。
不管杨秉纵火的真实原因到底如何,最后还是以其为消除疫病急功近利、罔顾百姓性命结了案,其作为尹放并不知情,但其仍须承担督察失职之责,李彧下旨将其罢官在家。
实际上在杨秉畏罪自杀之后,百姓的一腔怒火便戛然而止,没了发泄的对象。而百姓的心意却最是善变的,有时候善良得希望这世间不存在什么苦难,有时候对这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怀揣着莫大的恶意;往往只是行为的那么一点点差异,便会惹来完全不同的回响。
在杨秉纵火烧死感染疫病的百姓后,初时民间恨不得人人诛之而后快;而当杨秉自尽的消息传出去时,百姓又给予了莫名的最大的善意,比如死者为大,或身后事一了百了,更有甚者,认为这样的方式虽然极端,但的确遏止了疫病的进一步蔓延。
当然,这一切,也许不再那么重要,毕竟,疫病或是群□□件,终究是过去了。但是,代价永远不会消失。
尹放被罢免了尚书令一职,也无再多的人有过多的反应;除了李彧,因此事始终有些郁郁。
是夜,月白微凉,李彧在含元殿东南侧的一处亭子里饮着闷酒。从含元殿后门而出,有一条曲石小径,不过几百米,便来到一处丛竹掩映的湖边亭。只有转过一道假山和丛竹,才能看到这湖边的亭子,而湖的四周又长着十分高大的树木,从外面是看不到这亭子所在的。
除了赵翼守在李彧身边,便再无其他宫人伺候;李彧这般往日也很少,他想一个人静静,只是赵翼太黏糊甩不掉便随了他而已。当然,他也希望有个人能和他说说话。
李彧此时大概已闷了三四杯酒,醉意上头的他拿着又斟满酒的杯子对着赵翼道,“赵翼,你说,这事情,为何看起来都没错,但又处处都是错呢?!”z
“尹放朕是再信任不过了,可他为何偏偏不给自己留一点退路?!呵,所有人都是心怀社稷与苍生,舍身成仁或取义,只有朕,只有朕是孤家寡人!”
“你说,大家为何都要做得那么绝呢,那么多条性命,大家都能冷静地计算一下,然后冷静地决定,丢掉多少,又挽救多少,像数字一样。”
“其实,其实朕早就应该知道,朕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也不适合做帝王,呵呵,苍玄国竟轮到朕来做这个帝王,怕也是它气数将近的表征之一吧。。。。。。”
赵翼只见李彧面庞在月光竹影掩映之下,那脸白得很,那双眼睛,黑得厉害,仿佛盈满了黑色水滴般的悲痛,让他心里止不住一股一股打成结一般的难受。
他忍不住将李彧抱在怀中,轻轻抚着他的背,李彧竟也没推开他,还是自顾自地给自己灌着酒。赵翼心中有些发闷,拿过一只酒杯,便也发狠地陪着李彧一杯一杯灌着。
李彧身体底子弱,他担心他喝得过多伤了身体,便偷偷运劲和他碰杯时,将他杯里的酒荡出个三分之二;其实,这是个技术活。而他自己的,却总是满杯的满杯。不过,他酒量好,边关喝酒时都是海碗海碗的,这小杯只不过尔尔。
其实他的心里也很复杂,他为李彧如此看重尹放有些稍稍的吃味,虽然他知道这吃味得很荒唐,但他忍不住。他想,他对李彧的忠诚、能耐,所有的所有,都不比尹放差,但是如果换作是他,李彧怕也不会如此失神。当然,走进死胡同的赵翼是无法知道,尹放前世与李彧君臣之间的信任与默契,也无法想到,他对李彧的非分之想,自然让李彧退避三舍。
李彧对自己的否定,也让赵翼不由自主地觉得心疼;他忍不住轻轻抚过李彧的额头和他披散的头发,他想,他怀中的这个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他值得所有的好,若是这帝王不适合他,也只是因为这帝王之位,不那么好罢了。
不过让赵翼既激动又忐忑的是,李彧,他竟然酒后这般,这般。。。。。。主动、可爱!李彧满脸通红,双臂挂在赵翼的脖子之上,身子不住地往赵翼身上蹭。
赵翼微微侧过头,小心翼翼看着伏在自己颈边李彧的脸庞,眼睛微闭着,眉头似有些难受地轻皱着,双唇如红珠,鼻子也有些发红,很是诱人,又很是可爱,弄得赵翼心里微微地痒得不行。
赵翼舍不得挪开一步,他就这么将李彧抱在怀中,感受着他的体温,他的距离,他只觉得自己幸福得要冒泡了,初时的那些微微的吃味,早就在幸福的泡泡中挥发了。
赵翼将李彧半抱半拢地带回了寝殿,小李亨被雪冬哄着在李彧寝殿的偏殿睡着了,他总是在这种时候,愈发的乖巧,他能感受到他爹心情不太好,便也只能乖乖地没有闹着让他爹陪他睡。
赵翼将李彧放在榻上,曹节很识趣地送来了热水和洗漱用的,又很识趣地退了出去,像没出现过一样;能身处他这个位置的宫人,这点眼力见和必要时隐身或显身的识趣,是最基本的功夫。
李彧喝得有些高了,赵翼给他擦脸时显得十分乖巧,就那么傻乎乎地对着赵翼笑;那模样与平日的冷漠疏离简直像换了个人似的。赵翼细想一番,貌似认识李彧的这十年来,倒还真没见过他像今天喝得这么醉。
大概过去,一来他们聚少离多,再来那时李彧也未真正掌权,那时他虽要更谨慎,但也并不会有这种身为帝王的烦恼。虽然想到他第一次见到李彧喝醉竟是因为尹放,让他有些微的不爽,但这喝醉的福利,还是让他有些意料之外的惊喜。
与李彧擦好脸、漱了口,赵翼便与他宽衣解带。如今仍春寒未退,但喝了点酒,这点寒意倒是正舒适;不过乍脱了衣裳,李彧天生体质有些畏寒,便直往赵翼身上挂。
没几下赵翼便被蹭出了火气,身下硬物直挺着李彧下腹。李彧被挺得有些难受,下意识地便拿手去拨那个物事,直让赵翼倒抽一口气。他一把将李彧压到床上,眼冒绿光地看着眼前这个人,只可惜这个人被酒精烧得有些糊涂了,拿着一副傻呵呵的样子直看着他,偶尔觉得被压得不舒服,便在他身下不经意地轻微扭动身子。
烛影摇晃,绡纱拂夜,赵翼一忍再忍便无须再忍,直吻住了李彧被酒熏烹得有些发胀发热的唇珠;这种被情yu燃烧而又求之不得的感觉让赵翼觉得兴奋而又痛苦。只有紧紧抱着眼前这人,触摸他,抚mo他,才能让他张开的情yu毛孔,呼吸到些微的ke望,但只是这样,又让他远远不能满足。
但就目前而言,仅仅是膜拜李彧的全身,已让他足够的欢喜,他不敢做得太过分。上次的教训太过惨痛,他的一次天真和自以为是,他不愿控制的放纵,换来的却是四年分离和陌路。
赵翼用尽各种手段,先将李彧伺候得舒服后,便拉过李彧的手放在他身下。但李彧被那样弄一番,加上酒劲,早已熟睡,那手十分纤瘦,又使不上力,赵翼只能埋在李彧腿间弄了一番。
次日李彧醒来时,发现赵翼睡在榻侧,但赵翼早将现场清理得痕迹全无,李彧对昨夜酒醉后的事情竟也全无印象,只以为自己大概醉酒后有些放开,便直接让赵翼与他睡在了一块。
虽说有些别扭,李彧倒也没有多懊恼,转过脸便见到赵翼也转醒过来,不由一激灵从床上起来,迅速拿过自己的衣裳,背对着赵翼穿起来。他压了压嗓子,有些难为情地说道,“辛苦赵卿昨夜陪朕醉酒解闷,陪朕用过早膳再去吧。”
赵翼瞧他这副模样,转念一想,发现这人竟然醉酒后的事却是完全记不得的;赵翼心里暗自偷笑,看来以后得多多制造他醉酒的机会。赵翼便也当作没事人一般,与李彧一同用了早膳,此时,小李亨都上过一节早读了。
却说尹放回到京城后,一直闭门谢客、深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