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朕觉得自己活不过今年-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事成双,开州又送来奏报:韩国公义女薛氏献一治水良策,如若依法行事,沿岸百年安稳无虞。
  陈昌嗣于月前离京,他此次出行的目的有二:一是巡视北方、查访各地官吏,二是带着薛宁沿河考察一番。
  后者才是季怀直让她出去的主因。
  今年夏天,开州一段的堤坝被河水冲决,所幸及时堵复,损失有限。
  但那上报的数字也已足够让季怀直警醒,若是薛宁真的于治水一道上天赋异禀,那便真的不能因为年龄之故,让她在京中消磨时光了。
  话虽如此说,但让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去治水,想想也知道不可能,他便让陈昌嗣以巡视之名,带着薛宁去沿河的州县、实地考察一番,若是真能提出什么治水方案来,也是好事。
  况且有陈昌嗣带过去,也不怕当地守官慢待。
  不过……
  季怀直看着开州知府折子上透出的态度:是没有慢待,但这夸得天花乱坠,字里行间的谄媚都快透纸而出了。
  ——也不知是在同韩国公拉关系,还是要讨好带人过去的陈昌嗣。
  也怨不得季怀直如此想。这折子虽是通篇的褒扬夸奖,对治水之策却谈之甚少,一看就是没将薛宁提出的方案放在心上。
  季怀直对这位知府的想法兴趣不大,径自提笔——韩国公义女薛氏献策有功,特封南乐县主。
  并又对人在开州的陈昌嗣下了道旨意,命她不必继续西巡,就地征调民夫,等农忙一过,便按着薛宁的方案来挖沟修渠。
  等这旨意传到开州知府耳中之时,这位马知府真真是一口血喷出来,险些以死谢罪。
  他自觉不是那等清高之士,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可谓是极其熟练,脸皮厚度更是令无数同僚叹为观止,被人暗地里笑称为“马屁知府”。
  他对这个绰号可谓是全不在意,甚至有些洋洋自得——马屁也不是人人都能拍好的。
  此次,朝中大红人陈首辅来到开州,他一路好吃好喝地伺候着,生怕这位大人在这儿生出些不满来。见那位大人待一个小姑娘的态度非比寻常、处处提点,他虽是心中奇怪,但言语行动上却是半点都不顾自己一方知府的架子、拉下脸皮,把那个十来岁的小丫头都快夸出朵花儿来了。
  在得知这位是当朝杨大将军的义妹之后,更是对着小姑娘近乎谄媚了。
  谁不知道当今圣上最为倚重两人,文是陈昌嗣、武为杨文通。这小丫头和这两位都关系匪浅,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小丫头定然是和圣上关系匪浅啊!
  这拍马屁也是有讲究的,怎么拍才是力度适中、怎么拍才不至于排到马腿上,这里头都是有道道的。
  是以见到这姑娘小小年纪,就能于水利一道上侃侃而谈,马知府当即心花怒放,这可是极好的机会啊!
  他听得极为认真、回去之后,便立即提笔,洋洋洒洒如有神助,不多时一篇“锦绣”文章便已落成,他即可命人送往京城。
  ——这可是拍龙屁啊!
  等到下封县主的消息传来,马知府便知道这是拍对了。可他还未及高兴,就听到了要征调民夫修渠之事,按得还是那个十来岁小丫头的法子。
  他当即胸口一闷、只觉一片昏天黑地,似有无数看不清脸的冤魂向他涌来。
  他在开州的任期并不算长,除了今年夏日,再未见过河水泛滥的情形,但这仅有的一次,也已足够他胆战心惊、对河水敬若神明了。
  这挖渠可不是那么好挖的,一个闹不好,惹怒了河神,那这一州百姓可就……
  ——他自觉不是什么好人,但是要真是因为自己的一纸奏折、搭上了一州的百姓,他可就真是罪恶滔天、连死都不能安宁了。
  马知府向来对脸面看得不重,是以刚一接完旨意,便立刻满面泪痕,涕泗横流地对着陈昌嗣哭诉开州修渠的难处,让他务必禀明圣上、再做定夺。
  陈昌嗣:!……
  **********
  开州的情形自有陈昌嗣应付着,左右闹不到京里头来,季怀直可谓是放心得很,但他最近还是遇到些别的麻烦。
  辞职这事儿,确实能让老板头疼,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就算人再怎么位高权重,总能找到接替者。
  这个道理,季怀直手底下那帮混迹朝堂多年的老臣,定然是明白的。
  而崔衡那个老狐狸,向来是无利不起早,又对自己那身官服在意得紧,若说他只是一时冲动,以辞职相胁,却没有什么后手,季怀直是不信的。
  果然,从第二日起,请辞的折子便一封接着一封地送上了季怀直的案头。
  ……也是意料之中,毕竟是胁迫皇帝,若是不搞得声势浩大一些,估计胁迫不成,自己反被炒鱿鱼了。
  可这招对于季怀直实在是用处相当有限,他从一登基开始,就看着那帮老臣不顺眼。早就磨刀霍霍准备换人了,只是苦于无甚理由,所以才一直拖到如今。
  这回可倒好,集体辞职?也不知道哪个人才出得这个好主意,季怀直真是真心感激这人。
  这些请辞的折子,送过来一封,季怀直批准一封,准许退休的旨意和新官上任的旨意同时下达,赶得巧了,两方还能见个面儿呢。
  幸福来得太突然,以至于季怀直上朝时看到那一张张新面孔还是有些恍惚。
  但,做人啊,实在是不能高兴得太早,新旧交替的时候,事情总是特别多。就算季怀直是根据系统提供的属性值选的人,但是初一上任,磨合期还是有的。
  于是……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事情汹涌而来,以至于季怀直听到李福的禀报之后,都以为自己是太过劳累,生出幻觉了。
  “你说谁过来了?”季怀直提了声音问了一遍。
  “回禀陛下,澹生馆*馆长杨大人求见。”
  这“澹生馆”便是季怀直命人修建的图书馆,可现今这馆却成了京城里文人聚会之所,与他设想中的图书馆相去甚远……不过,总比当作皇家别院在那闲置着好,季怀直对这个结果尚算满意。
  而这馆的现任馆长,便是已经退休多年的前任首辅杨万彻。
  季怀直确认了来人之后,忙连声道:“快快快,请杨先生进来!”
  说着,也将手中的笔扔下,匆忙起身、往外迎去。
  殿门打开,一个须发皆白老者拄着手杖缓步进来,虽是拄着杖,但动作间却丝毫不见伛偻的老态,双眼清明、面色红润,看得出来,他这些年过得不错。
  不待杨万彻行礼,季怀直就忙得上前搀住了他,问:“西郊距此路途甚远?先生缘何特意赶来?”
  杨万彻面上是一贯的儒雅,可出口的话却半点都不客气,“朝中这般大的动静,莫说是在西郊,老臣便是已经入土了,怕是也睡不安稳。”
  这语气可是极重了,季怀直干笑了两声,“……让您费心了。”
  见季怀直是这种态度,杨万彻叹了口气,语气也软了下来,低声劝道:“陛下愿唯才是举,实乃天下寒门士子之幸。可……大魏立朝至今已有五代,各大世家盘根错节,实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免官一事,还望陛下三思方好。”
  况且,季怀直可是牵得不止一发,他这一秃噜免职下来,都快把人家给连根拔了。
  季怀直沉默了一晌,杨万彻说得这些,他又何尝不知呢?
  但这个机会实在难得一遇,他这辈子估计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时机,能这么大批量地任免官员了。
  这要是挺过去,日后朝堂之上,便再也不必顾及那些老臣的脸色了;可同理,他如今一旦松了口、退了步,今后的事情难办得可不止半点儿了。
  杨万彻见他沉默,颇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陛下做事,向来极有主见,不是旁人一两句话就奉劝得了的。”
  季怀直张了张嘴,想要解释,就见杨万彻脸上虽是无奈,但竟是带着点笑的,只听他又继续道:“……如今陈首辅离京数月,朝中事务繁杂,若陛下不嫌微臣老迈,臣愿暂代首辅一职,以俟陈首辅回京之刻。”
  季怀直一愣,倏地意识到什么,忍不住眼眶有些发热,“……先生。”说着,放开手来,对着杨万彻深揖一礼。
  “陛下可莫要折煞老臣!”杨万彻一边侧身避开这礼,一边又道,“只是到了微臣这把年纪,到底是精力不济,只怕能做的事情相当有限……”
  “先生莫要如此谦辞,您愿意过来,已是大幸。”杨万彻虽是隐退多年,但到底是当年的先帝留下托孤大臣之首,在朝中影响尚存,有他这么一表态,那些人闹起来可要顾及许多。
  如此,虽不能一鼓作气全都换上新人,但却不必担心朝局出现不稳之态。
  ……
  两人又略略闲谈了几句,杨万彻便要告罪退下,只是离去之际,余光却落到了御案上,一只朱笔横在奏折中间,笔尖下洇染出一大片红色的印记。
  见杨万彻的动作顿住,季怀直不由顺着他的视线看去,见到桌面上那一片狼籍,脸上霎时露出些许尴尬来,“方才听闻先生过来,一时激动……”
  杨万彻面上却露出些欣慰之色来,“陛下思虑周全,老臣此举怕是有些多余了。”
  季怀直不料他竟会说出这话来,急道:“怎会多余?!先生可是帮朕了大忙!”
  杨万彻笑着摇了摇头,对他这话不置可否,而是突然来了句,“念初确实是个好孩子……”
  季怀直愣了下,这才意识到,桌上的那折子是新任吏部侍郎的任命书,而他任命的这位侍郎名为崔念初——是带头辞职的崔衡老爷子的嫡孙。
  不过,季怀直虽然有些让他们窝里斗的意思在内,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个崔念初的忠诚和智慧值都足够高,让他用起来很是放心。
  他正想着,就听杨万彻颇为唏嘘地说完了下半句:“……倒有些他祖父当年的风范。”
  季怀直:……
  ——他突然就不那么放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澹生馆”取自明代的澹生堂,因为作者取名废,所以借用下古人的名字……


第27章 开始(周三)
  坤德殿内。
  “如何?”季怀直死死地盯住搭在赵媛腕间的那只手,脸上的表情一片凝肃。
  诊脉的太医被殿内这凝重的气氛所染,额上渗出点点汗意,但却不敢举袖去擦,直得将心神集中在腕间的脉象上,借此回避这沉重的压力。
  少顷,他收了手,对季怀直和赵媛行礼道:“回禀陛下、娘娘,确实是喜脉,应当已有两个月了。”
  虽然早就有些猜测,但真听到太医这么说时,季怀直脸上的表情还有一瞬茫然,过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似的,咧嘴大笑道:“赏!”
  这一句下去,整个坤德殿的气氛都为之一松。季怀直转头去看赵媛,却见她不知何时已经泪流满面。
  他愣了一刻,脸上的也喜色敛住了些许,露出几分歉疚来,上前几步,轻轻揽住她。
  坤德殿内的众人见状,也都蹑手蹑脚地退了下去,不多时整的大殿都空空荡荡,只剩下这相拥的二人。
  一阵沉默之后,季怀直率先开口,“……对不住,让你受苦了。”因为自己不想纳妃一事,赵媛作为皇后承受了多少压力,实在是可想而知。
  赵媛在他怀中使劲地摇了摇头,伸手环在季怀直的腰间,指尖用力、拽出了几道褶皱,哽咽道:“臣妾……不苦……一点都……不……”
  恰恰相反,这世上应当再无比她更幸福、更幸运的女子了。
  **********
  季怀直无论是哪一辈子,都对小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赵媛迟迟未能有孕这事儿,季怀直在确认了不是两人身体问题后,也相当看得开。
  可是,在得知赵媛真的有孕的那一刻,一种奇妙的感觉从心底升腾而起:再过几个月,就会有这么一个与他血脉相连的孩子诞生于世——只是这么想着,心底就抑制不住地生出些欣喜来。
  这种莫名欢喜、动不动就傻笑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开春。
  ……
  绍德八年二月,韩国公诰命亡故。
  ——去世的是杨文通的祖母。
  那日的祭奠,季怀直是亲自前往韩国公府去拜祭的。国公府本就地位不凡,再加上圣上亲临,这祭奠更是隆重了几分。
  季怀直在一众哀哭的人群中,看到了面色恍惚的杨文通。这种失去至亲的痛苦,不是他人所能安慰得了的,季怀直也不知自己该如何开口,最后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涩声道了句,“节哀。”
  杨文通有些失焦的眼神重新会聚了起来,落到季怀直身上,嘴唇动了动,却并未发出声音,而是对季怀直轻轻地摇了摇头。
  季怀直知道,这是让自己不必担心。
  ……
  祭奠之时,本就是一家府邸最为忙乱的时候,是以季怀直也没有在国公府多待,上了祭后,便告辞离开了。
  **********
  几日后,京城城郊。
  季怀直静静地伫立在一处高地,垂眸看着城门处的人来人往。
  不多时,韩国公府的送灵车轿从城门内缓缓驶出,可意外的,季怀直没在那附近看到杨文通身影。
  “我猜你会来这儿。”身后传来一道有些嘶哑的嗓音。
  季怀直循声回头,就见杨文通不知何时已站到了他的身后。
  他似乎比祭奠那日更瘦了,但精神却略好了些,起码能勉强勾出个笑来,虽然那笑比哭还要难看些。
  季怀直打量了他一番,最终抬手按住了他的肩膀,低低道了句,“多保重。”
  去世的是杨文通的祖母,按制杨文通并不必赶回原籍丁忧,但……他毕竟是被祖母一手带大的,如今老人家去世,他想要完完整整地守满这二十七个月,也着实无可厚非。
  杨文通偏了偏头,看了搭在他肩头的手一眼,倏地上前一步,揽住了季怀直。
  季怀直愣了片刻,倏地感觉到肩颈处隐隐有些湿意。
  这是……哭了?
  两人相识十余年,这还是他第一次碰见杨文通流泪。季怀直手足无措地慌了半晌,才试探的伸出手,像安慰小孩子一般,轻轻拍抚着杨文通的脊背。
  “你也保重。”耳边的声音犹带嘶哑,这句过后,杨文通便放开了季怀直。
  他眼眶略有些红,但神情倒是略微松快了些,又深深地看了季怀直一眼,方才转身离去。
  季怀直盯着他的背影发了好一会儿怔,忽地叹了口气——
  亲人啊……
  他微微仰头,眯眼看着那游游荡荡的白云。他想起了自己的父皇,当年那股沉痛的悲哀褪去,留下的是深深的悔恨——如果,如果他当年,能再多付出一点真心……
  过往的遗憾想要弥补,可那人却早已经不在了。
  季怀直难得深沉一回,却并没能维持多久。一阵风吹过来,带来了一段不知名的野花的香气,季怀直吸了吸鼻子,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头脑一瞬的空白之后,方才的那点突入其来的莫名情绪也被抛在脑后,他抬了抬手,招呼着张恕准备回宫。
  **********
  栎王府。
  塔不烟的脸上笑意盈盈,本就深邃的五官,因这笑带出些惑人的艳丽来,她转头看向栎王,“老天都在帮我们……殿下,这个可是难得的好时机。”
  栎王略微沉吟了一下,也缓缓地点了点头。
  有杨文通在京,他尚有些顾忌:要是朝廷和安王对上,谁知道这个人会不会像当年对付赤狄一样,砍瓜切菜得把叛军给收拾了。
  况且,他又想到去年冬日,季怀直在朝堂上的那一番动作——要是再拖,等朝内人心稳固,这事可就更难办了。
  御敌之良将、安民之贤臣……他的这个侄儿还真是好福气!
  而塔不烟见栎王点头,语气中更是带了几分欢喜,“我去同阿兄写信!”说完,也不待栎王回应,便急急地跑了出去。
  **********
  一个月后,蓟州。
  草原一望无际,嫩绿与碧蓝相接,天地的界限是如此分明、又如此模糊,而那道横亘其中的蜿蜒河流、也是与天空一脉相承的蓝,仿佛就是从空中流淌而下。
  河畔是一大一小的两个黑点,凑近看去,原来是一人一骑。
  那人正在河边低头汲水,而他身旁那匹棕色的骏马并未拴起,却只是在主人身侧闲步,并不远离。
  倏地,正在汲水的那人抬起头来,露出一张俊朗的脸庞,正是安王的近卫、朝廷近封的宣武将军李构。
  李构眯了眯眼,远远地望向了天地相接的那一道分界线上,那处明明没有任何异常,他却像看到了什么似的,眼神骤转冷锐,搭在水囊上的食指轻扣了六下,忽然唇角上挑,勾起一抹讥诮的冷笑来。
  他站起身来,一旁的那匹骏马也似与主人心有灵犀缓步靠了过来。
  他伸手捋了捋马鬃,左脚踩进马镫,右手一撑,再一晃神,整个人已经端坐在马上,手中也已执上了一张长弓。他从右侧的箭筒中摸出一支箭矢,搭到弦上,缓缓拉开。
  远处遥遥地现出几个黑点,细细数去正是六个,而此刻,李构手中的弓弦也已张满,他手指一松,弦上的箭矢便飞射而去,速度之快,几乎发出破空的尖啸。
  李构一丝停顿也无,又摸出一支箭来,搭于弓弦之上。
  ……
  那一小队赤狄人方登上一高坡,倏地一支箭矢破空而来,领头的那一人一声没吭地就从马上坠下。
  剩下的五人有一瞬的茫然,下意识地一勒马缰,向着箭矢来处搜寻而去,而就在他们这短暂的反应时间,第二支箭矢破空而来,又有一人倒下。
  无声的惶恐笼罩了剩下的四人,不过待发现对方仅有一人之后,他们总算稍稍镇定下来。骂骂咧咧地驾马朝着那人冲去,手中的弓箭也对准那人。
  李构被四个人瞄准,却半点都没有避让的意思,依旧稳稳地立在原地,继续张着弓弦,为他的第三箭蓄力,只是唇边那抹嘲讽的笑意愈深。
  果然朝着他飞来的那四支箭矢在距离他尚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力竭般地减缓了速度,最后缓缓地坠落在他的附近;而他射出的第三支箭矢,又洞穿了一人的咽喉。
  剩下的三人脸上的神色有些发青,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人竟在剩下的那两人的掩护下,掉头就往回跑去。
  李构挑了挑眉,但余下的两人急速奔来,由不得他细想。他一扯缰绳,驾马朝侧方奔去,重新拉开了距离。
  限于两方长弓射程差异巨大,李构解决这两人委实没有费什么功夫。
  但离去那人却早已不见了踪影,赤狄可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传统,怕是那人身上带着什么东西。
  李构环顾四周,不多时,便挑定了一个方向,策马追去——追击这种事,做得多了,总是有点经验的。
  他的这驾坐骑,虽是不如殿下的“蹑景”和任茭白的“白兔”,却也是难得的良驹。是以未过多久,他便远远地看见了方才被掩护逃走的那人。
  抬弓搭箭……
  少顷,李构便从那具尸首上翻出了一封书信。只是看到那信封上的【文贤单于台启】六字,他原本舒缓的脸色骤然绷紧,神情甚是难看。待到检查了之后的火漆封,他更是面色阴沉、几乎能滴下水来。
  那字迹是安王殿下的字迹,印鉴也是殿下的印鉴……分毫不差。
  但他追随殿下多年,自然知道殿下绝非这等与外敌私通的人。那这封信?
  ——定然有人捣鬼!
  李构倏地想起四年前,杨文通突然跑来蓟州的那此询问……虽然最后证明是知州府的失误,但那真的是意外吗?
  他越想心底越凉,将手中被攥得变形的信放入怀中,翻身上马,重又往王府奔去。
  座下的骏马飞驰,引得人呼吸也困难了起来,李构恍惚间忆起了一个数年前的一个场景:那应当是个匈奴贵族,但那时却已伤痕累累,数支箭矢扎进他的皮肉,身上还有不少刀伤的口子正汩汩流血。受伤过重,以至于他眼神都不甚清明,但还是死死地盯着他们这方,用不甚熟练的官话朝他们喊着:“狡兔死、走狗烹。你们……”
  一支流矢结束了他的性命,旁边传来任茭白的取笑声,“官话说得不错!”
  可那句带着些异域音调的“狡兔死、走狗烹”,却如同一段恶咒一般,时时在他脑中回荡。


第28章 追随(周日)
  十日后,安王府。
  书房内的人不多,连同安王在内,仅有五人。而此时,这五人脸色皆是沉闷压抑,就连空气似乎也凝滞了起来。
  方才接到的消息,赤狄遥辇部率众三千来犯,看他们的行进方向,去的应当是锦城。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安王麾下的守军皆是精锐、人数又占优,据城而守,就算赤狄来人再多一倍,也无甚可怕的……
  ——若是没有李构带回的那封信的话。
  ……
  数日前,本欲回乡探亲的李构,路遇一支赤狄小队,将他们截杀之后,缴获了一封密信。
  那是一封回信,收信之人便是此次来犯的遥辇部单于。信中虽无落款,但无论字迹、印鉴、还是书写习惯……都指明了,写信者乃是“安王”。就连他们这些追随多年的老部下,若是单单根据这些线索竟也无法辨认真伪。
  据那信中之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