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桃花染金戈-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没有带他们去瞧过郎中吗?”
“当然有,只不过,上一次被我们送到医馆的兄弟,转眼就被官府押走了。”
“被官府押走?”卢冬青心下一凛,追问道:“那位兄弟后来怎样了?”
宋仁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给活活给烧死了。”
卢冬青大为诧异:“怎会如此?”
“因为郎中诊了一通,说他被邪魔恶鬼附体,无药可医,官老爷听了,便要杀他祭天,加上他原本就伤了人,官令如山,根本就没有辩白的余地,所以就……”
卢冬青这才明白,原来老板娘口中的“恶鬼附身”是有迹可循的。
宋仁的眉头皱得更深了,接着讲述道:“我记得一清二楚,他被绑在架子上,周身都是火,他身上的皮肉在火里慢慢融化,眼睛却还看着我,透过浓烟,像是在求我帮他,但我实在帮不了他,当时周围还有一些人在笑,像是真的杀了恶鬼一般愉快,可是他算什么恶鬼……”
宋仁说得几近哽咽,最终仰起头长叹一声,“此刻,他怕是已经在天上了吧。”
卢冬青也不禁抬起头,向上方望去,像是想要瞧一瞧天上的风景。
但他只瞧见了地窖里低矮的天花板,被炉火熏得一片灰黑,好似万物烧尽后留下的残灰,丑陋而狰狞。
隔了一会儿,他才开口道:“这些人并不是邪魔恶鬼附体,而是中了一种极其乖戾的毒。”
宋仁的眼前一亮:“什么毒?有法子解开吗?”
“还没有,”他摇头,“这种毒的源头我连见也没有见过,更加找不到根治的法子。也只能用一些天香叶来压住毒性,略作舒缓。”
宋仁颇为意外地看着他:“你明明什么都不清楚,方才还将麻烦揽到自己身上?”
卢冬青反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傻?”
宋仁顿了片刻,点头道:“是不大明智。”
卢冬青苦笑着摇摇头:“你怕是对的,从前师父也时常这样教训我……”
他一面说着,一面偏过头,习惯性地等待身后人的附和。
不论是调侃还是自嘲,他总是本能地征询师父的认同。像这样的对话,几乎已成了两人的默契。
但卢正秋的声音并没有响起。
他回过身,发现师父正低着头,肩膀虚虚地倚着墙壁,五根手指撑在额上,像是全然没有听见他的话,埋在阴影中的脸色异常苍白,额上浮着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大惊失色:“师父!你怎么了!?”
第28章 扶摇直上(五)
卢正秋的状况并不寻常,虽说有毒根缠身,但他平日里仰仗徒弟的催促,悉心服药调养,鲜少有虚弱的时候。就连不甚染上风寒的几次,也痊愈得很快。
正因为如此,卢冬青才格外慌张,方才在酒馆里嗅到齐桂的气息,他的心中便隐隐捏起一把汗,如今,担忧果然成了真。
他上前撑住师父的肩膀,将充满忧虑的目光投向对方,却听见一句抱怨:“唉,年纪大了果真不能饿肚子,这会儿头已经开始犯晕。”
他实在分辨不出这是谎话,还是实言。
宋仁从旁提议道:“许是这地下太闭塞,我们先上去吧。”
卢冬青点点头,搀着师父缓缓攀上台阶,回到敞亮的房屋上层,又扯来一张椅子。
卢正秋刚坐下,宋仁便已端来一碗水:“正秋师父,您还好吧?”
“无妨,老毛病而已,”卢正秋冲他摆摆手,又转向自己的徒弟,“冬青,你平日里煎来入药的方子,除了天香草之外,还有其他几味,不妨找一些来,除我之外,也给那几位朋友服下去,或许有所助益。”
卢冬青一怔:“师父说得对,我早该想到的。”
卢正秋微微抬头望向他:“你年纪已不小了,遇事要冷静些,总是临危乱阵脚怎么行。”
“我……”卢冬青无言以对。
师父说的道理并不错。
然而事关师父的安危,所有的道理都被挤出脑海,留下来的只有不受控制、擅自肆虐的情绪罢了。
他的喉咙里塞着一口气,疏也不是,堵也不是,他只能将百味默默咽下,转而道:“那你先歇一歇,我去找药铺抓药。”
“去吧。”卢正秋在他的肩上轻拍,“跑腿的活儿还是交给年轻人,我就在这儿歇着啦。”
卢冬青没有立刻动身,而是近在咫尺地凝着对方,观察他的情况。
离了地窖,卢正秋的脸色已恢复红润,额上也不再有汗水。
他迎上冬青的视线,睫毛轻颤,嘴唇抿成一条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意,像是熟透的柿子裂开一条细缝。
卢冬青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将视线从他脸上抽离。
在卢冬青的吩咐下,宋仁安排了几个人手去酒馆借铜壶,而后自己引路去药铺抓药。
两人先后出了院子,往镇上走去,宋仁问道:“正秋师父的身子还好吧?”
卢冬青道:“他年轻时被魔教伤过,从此落下病根,一直没能痊愈。”
“魔教?”宋仁诧异道,“你说的是崇明教吗?”
卢冬青也跟着挑眉:“不错,崇明教的确是他们的自称,仁哥也知道?”
“我虽不清楚详情,但我曾听齐桂提及过。”
卢冬青睁大了眼睛:“他们是不是同样遭过崇明教的袭击?”
宋仁摇头:“不,正好相反,他们都得了崇明教的帮助。”
卢冬青更加不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宋仁却突然左顾右盼,确认周遭无人,才低声道:“若不是跟他们打交道,这些事我本来不懂的,自然也是不信的……”
卢冬青很快明白了他的担忧,便宽慰他道:“仁哥,你不过是转述他们的话,但说无妨。”
宋仁点点头,才开口道:“崇明教中流传着一则寓言——九星冲日,天地将覆。意思是说,等到九星的天象与太阳贯穿一线之时,大禹国的气数就要尽了。”
卢冬青也跟着一惊,虽说当今圣上昏庸,世道萧条,但禹国皇族毕竟是大禹的后裔,在他的印象里,堂堂神裔之国,绵延百代千秋,比山川江河还要稳固,怎会说尽就尽。
他皱眉道:“那不过是魔教蛊惑人心的说辞罢了。”
宋仁叹了一声:“我也是如此回答齐桂的,可是他反问我,‘你看看如今的神州,真的说得出吗?’”
卢冬青语塞,他举目四顾,视线所及之处,屋舍衰颓,农田荒芜,杂草恣生,处处皆是萧条破败之景。他又想起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想起三坪村里惨死的友人,不禁陷入沉默,许久说不出反驳的话。
宋仁接着道:“他还说,若想挽救这片神州于水火,便要大胆违抗禁忌,重拾武道,以肉身侍奉幽荧神,那时候他满心壮志,还给我看了这个。”
“该不会是……”卢冬青心下一凛,宋仁已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瓷瓶,掩在手心里,举到他面前。
瓷瓶的样式和纹样,都与他口袋里那一只别无二致。
他凝重道:“果真是扶摇清风。”
“你连这个也见过?”宋仁突然睁大了眼睛,牢牢盯着他。
“实不相瞒,我便是为了追查它而来的。我有一位朋友,曾被它害得全家丧命。”
“原来是为了私怨,”宋仁长吁了一口气,“你若是官府的人,此刻我怕是已在火里受刑了。”
卢冬青怔了一下,这才明白对方的担忧。
前有官府苛政,后有朝廷重税,禹国的掌权者已将宋仁折磨得战战兢兢,犹如惊弓之鸟,惴惴不可终日。
但他不得不追问:“齐桂服下扶摇清风之后,就变成现在的样子了么?”
“并没有那么快,他们服下灵药之初,武功确实得到了精进,过了一阵子欢欣雀跃的日子,但不出个把月,突然急转直下,没几日便成了现在这幅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
“我知道了。”卢冬青应过,没有再继续发问。
他看到宋仁紧绷的肩膀总算舒展了些,但很快垂下头,压抑着声线,微微叹了口气。
他的确应该叹气。
他的朋友的确受到魔教蛊惑,但那并不是为了一己私欲,那些成为恶鬼的人,原本是想要做英雄的。
试问哪个江湖儿女没有过一段英雄梦呢?
他们的梦,不该受到如此践踏与侮辱。
卢冬青如此想着,心下的阴霾更深了一层。
还好药铺已近在眼前,与酒馆相隔半条街,门梁上的招牌已褪了色,药字只剩下浅浅的几笔,但至少还开张。
接下来的情形却令他大失所望。
药铺掌柜将小小的纸包往面前的柜台上一推:“天香叶只剩下这些了。”
“怎会如此之少?”他不解道,“这里挨着羽山,怎么会没药?”
掌柜是个年过的半旬干瘪老头,嘴里叼着烟杆,塌着肩膀瘫坐在藤椅上,听了卢冬青的疑问,翻着眼皮瞥了他一眼:“小祖宗,你有本事给我多搞点货来,老头我叫你一声爷爷。”
听了掌柜的话,卢冬青更加困惑,直到宋仁对他解释说:“羽山族从九年前起,便将家门闭锁,不再与外界往来生意,他们采的药,就算花银子也买不到。”
“这个月就只剩下这些了,”他将烟杆在桌上敲得砰砰响,“药是救人的东西,老头我还没糊涂呢,我能乱说么?”
卢冬青欲言又止,直到宋仁在他的肩上轻拍,一面摇头道:“卢兄弟,姑且先带回去吧。”
“……好吧。”卢冬青只能勉强应下,将纸包悉心包好。
这时,药铺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哎呦,”掌柜从窗口把头探出去,很快缩回来,口中嘟囔道,“真是夭寿,官府又来搜刮脂膏喽,阿仁,看样子是往你们那儿去了。”
宋仁的手还搭在卢冬青的肩上,听了掌柜的话,突然浑身一颤,整个人僵在原地。
卢冬青的脑袋里也嗡的一声。
他当然记得,师父还独自留在山上。
第29章 扶摇直上(六)
掌柜瞧见宋仁呆若木鸡的样子,将烟杆探出柜台,用烟斗戳他的脸:“我说阿仁,官府来也是对付那些胆大包天的练家子,你怕甚么,你又没有犯禁的本事。”
宋仁猛不丁地被人一戳,立刻偏过头,迎上掌柜的视线,神色慌乱得好似偷钱袋被现形抓包的贼偷。
他实在不是一个会遮掩情绪的人,他的忧虑全都写在他的脸上,叫人一览无遗。倘若此时官兵当面质问他的秘密,他怕是连一个字都藏不住。
掌柜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摇头道:“你啊,犯禁的本事没有,犯糊涂的本事倒是挺厉害。”
他的嘴唇动了动,用干哑的声音道:“我只是……”
“不用跟我讲,”掌柜立刻伸出手掌喝止他,“我可什么都没听见,你们既然买完了东西,就快走吧。”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多管闲事,也不是所有人都在乎几个工匠的安危。
即便是在自己生长的家乡梧桐镇,宋仁也是孤立无援的。
在他滞留原地、恍然无措的当口,官兵的队伍已经走到巷子尽头。
他们的脚步很快,脚底轻盈得好似踏了风,他们个个都是轻功高手,是禁武令下唯一可以肆意妄为的人群。
卢冬青往路尽头瞥了一眼,转头催促道:“仁哥,咱们快些走吧。”
刚一转过视线,他才发觉宋仁的脸色有多惨白,这人的嘴唇在颤抖,身子也在颤抖,肩膀明明宽厚挺拔,却抖得像个无助的孩子。
这般情形令卢冬青心如刀绞,简直比他自己受苦还要难受百倍。
他强迫自己沉下气,扯住对方的肩膀,凑到耳畔,低声道:“莫慌,若是万一遇到不测,我会保护你的。”
说完这句简短的话,连他自己的心也安稳了几分,脚下也多了几分力气。
两人快步奔到山下,气喘吁吁地抬起头,刚好瞧见领头的捕快在瓷窑外停下,抬起一只脚,粗鲁地踹开院门。
这人在梧桐镇横行惯了,行事全无顾忌,大步流星地迈进院子,高声道:“听说镇上有疯子伤人,你们可有瞧见?老实交代实情,不然有你们的苦吃。”
院子里沉寂了一会儿,一个声音答道:“大人,你们要找的疯子……他就在这儿呢。”
宋仁已攀上台阶,追上官兵的脚步来到院外,听到这句话,身子当即摇了摇,脑袋里嗡的一声,两眼随之一黑。
莫非是齐桂被找到了?如此一来,不仅自己藏匿的七个工匠保不住命,怕是连自己也成了过江的泥菩萨,早晚粉身碎骨。
他隐隐忆起那一日的熊熊烈火,噩梦中夜夜肆虐的火焰如今已爬到他的脸上,撕扯他的体肤,皮肉,留下彻骨的灼痛。
“不……”他刚打算开口,嘴巴便被人捂住了。
他偏过头,发现站在自己背后的是一名工匠,正用另一只手抵在嘴唇边,食指摇动,唇间发出嘘声,拼命示意他噤口。
他冷静了少许,用睁大的眼睛表达疑问,很快,那人便凑到他耳畔,低声道:“仁哥,没事的,你看那是谁——”说着往人群中间一指。
宋仁循声望去,随后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人群中央的“疯子”不是齐桂,竟是卢正秋。
卢正秋此时的模样,的确配得上疯子二字,他将头发解开,零散地披在肩上,又将原本就宽大的衣襟扯向一旁,将领口胡乱翻了一通。
最为奇异的是,他的怀里牢牢地抱着一件瓷器。
宋仁的惧意渐渐平静,麻木的手指尖渐渐涌上一阵暖意。
他明白自己窝藏齐桂的事由尚未暴露,只是不清楚正秋师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下意识地扭过头,望向身边的卢冬青。
卢冬青也直愣愣地盯着人群中央的师父,呆若木鸡。
这时,卢正秋突然开口道:“爱徒啊,你怎么才回来,师父等你许久了!”
他说话的时候,眼帘低垂着,目光所投的对象显然不是冬青,而是抱在怀里的瓷器。
那是一只陶瓷娃娃,有小臂那么高,圆圆的头上梳着两条羊角辫,胸前穿着鲜艳的红肚兜,两只手举在胸前,托着一只金红相间的胖鲤鱼,一双红唇勾勒出明媚的笑容。
这是年娃娃,逢年过节时,大户人家喜欢摆在台面上,图个吉利,卢正秋手里的那只是崭新出炉的,表面的釉色还很鲜亮。
挤在院子里的一干人,全都将视线投在卢正秋的身上。
卢正秋却只望着手里的瓷娃娃,旁若无人。
“又不听师父的话了,脚下踩得这么脏。”他一面说,一面抖出袖子,首先将瓷娃娃脚部的泥土掸掉,随后一板一眼地在瓷面上擦拭起来。
他擦得全神贯注,很快便将釉彩擦得熠熠发光。
他的嘴角浮起陶醉的微笑:“对嘛,这样才干净。”
倘若是小孩子扮家家酒也就罢了,一个发丝掺白的中年男人,在众目睽睽下做着这样的事,场面实在滑稽得很。
官兵之中,有人发出噗哧的低笑。
捕快听见属下的笑声,面子顿时有些挂不住,厉声道:“这人莫不是疯了?”
对面工匠们面面相觑,有人开口道:“大人,您不就是在找疯子么?”
捕快抬手在鼻头上飞快摸了一下,又问:“他什么来头?”
工匠答道:“今日从官道上来的外地人,说是要买瓷器,可兜里又没钱,我说不卖给他,他就哭了起来,说是徒弟被妖怪施了咒,变成瓷人,他要和徒弟团聚,否则就赖着不走。”
听了工匠绘声绘色的描述,官兵里的笑声又增添了几个源头。
捕快上前一步,一把抓过瓷娃娃的辫子,从卢正秋手里拉扯,边扯边问:“疯子,你从哪儿来的,今日是不是你伤了人,老实回话?”
卢冬青立刻拍掉他的手,将瓷娃娃紧紧搂在怀里,厉声道:“你才是疯子。别动我的爱徒,不然有你好看。”
“好看?我倒要看看怎么个好看法。”
捕快的话还没说完,卢正秋突然俯下身,在他没来得及收回的手腕上狠狠咬了一口。
“哎呦喂,”捕快被咬了个措手不及,跳着脚退了一步,“你是疯子还是疯狗啊!”
这一回,就连院子里一直低头不语的工匠们都忍不住哄笑出声。
笑声落后,齐桂的妻子上前一步,带着委屈的神情哭诉道:“大人,就是这个疯子他……他在酒馆里咬了我。”
“他为什么咬你?”捕快一边揉着手腕,一边问。
“他说……说是我抢了他的红烧肉,本来是给爱徒准备的……”
“……”
“大人,这疯子好生可怜,您看是不是将他送到医馆,治上一治,免得他再当街咬人……”
捕快早已受够了这场闹剧,听了女子的央求,脸色更加阴沉,冷冷道:“要治你们自己治去,我还有公务缠身,管不了这档子闲事。”
他放完这番狠话,转身便走,末了在笑得最欢的属下屁股上狠狠踹了一脚:“乐够没,乐够赶紧挪屁股!”
官兵退远后,瓷窑里总算重回宁静。
众人尚没有回过神来,卢正秋已换了一副神色,将瓷娃娃轻放在地上,抖落袖子上的泥灰,又将衣襟重新整理停当,动作行云流水,干净利索。
做完这些,他抬起头,刚好迎上卢冬青的视线。
他的眼睛顿时眯成两条月牙,道:“这才是我的爱徒嘛,你可算回来了。”
第30章 扶摇直上(七)
“啊……哦。”卢冬青呆然地杵在原地,尚未从方才的戏码里回过神,直到发现师父在冲自己招手,才傻乎乎地应了一声,踱步过去。
卢正秋面带笑意打量他:“怎么不出声,莫非是被我方才的戏码感动得说不出话了?”
他用视线将师父打量了一遍,神色仍旧有些恍惚。
“噢,我明白了,”卢正秋将左边的拳头敲向右边的手心,“爱徒一定是吃了瓷娃娃的醋,要师父哄上一哄才愿意讲话。”
卢冬青:“……”
他往师父脚边瞥了一眼,瞧见那只身高及膝、白白胖胖笑眯眯的‘师弟’,终于叹了口气:“亏你想得出这种法子。”
卢正秋摊手道:“他们既然要找疯子,就扮成个疯子给他们看,这难道不是很好的法子么。”
话音刚落,宋仁已来到两人身边,劫后余生的他额上还挂着豆大的汗珠,一面用袖子擦,一面说:“正秋师父,真是多谢你了,若不是你急中生智,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举手之劳罢了,”卢正秋平淡道,隔了一会儿又说,“只是,有件事令我难以释怀,为什么酒馆里的事,会传到官府的耳朵里?”
宋仁闻言,也跟着一怔:“对啊,事情才过了不出一个时辰,方才那些是羽山总府的巡司,平日在府衙里高枕享清福,就算是火眼金睛,也看不了这么远啊。”
卢正秋点头道:“除非有人特意送到他们眼皮底下。”
宋仁惊讶道:“你是说……有人告状?”
卢冬青侧耳细听,听到此处,也不禁皱起眉头,隐隐想起酒馆里举止奇异、身手了得的乞丐。
那个乞丐实在不像是等闲之辈,莫非与官府有什么干系?
卢正秋见两人不语,转而道:“不管怎样,姑且先躲过一劫,冬青,药买回来了吗?”
“哦,在这里,”卢冬青将纸包取出,“就只有这些,勉强配出一副来,仁哥,劳烦你先升起火,将药煎上吧。”
“好。”
听了卢冬青的吩咐,留在院子里的工匠七八人各自忙碌起来,拾柴的拾柴,吹火的吹火。
卢正秋退到院子一角,试图将散开的头发重新绑起来。
他的发丝偏软,颜色浅淡,平日里就随便在头顶束成髻,用简单的环冠箍住,余下的长度随意披在背上。
半山腰的风有些大,他将发冠攥在手心,双手探到背后去拢头发,动作颇为不便,才刚刚拢好,便又被风吹开。
他试了几次,动作有些急迫,一不留神,手上打滑,发冠从拇指边脱开,顺着肩膀滚落下去。
发冠滚到半空,被一双手牢牢接住了。
手是卢冬青的,他一面将发冠收入掌心,一面道:“师父,我帮你吧。”
卢正秋点点头,随即转过身去。
很快,一双修长有力的手插进他的发间,从头顶滑到背后,周而复返,细细梳理。
熟悉的抱怨声从身后传来:“头发缠得这么紧,你方才一定用力拉扯了。”
卢正秋耸肩道:“官府来得突然,时间紧迫,我也没有别的法子啊。”
“别乱动。”卢冬青分出一只手按住师父的肩膀,待两肩重新放平,才将五指插回发丝间,继续方才的活计。
他用指根将纠缠成团的头发分开,缕顺,动作比方才还要仔细,手上力道很轻,生怕将对方扯痛。
卢正秋突然懂了家猫被梳理毛发时的感受,冬青的指尖时不时地摩挲头皮,留下轻微的拉扯感和按压感。令他本能地感到一阵舒适。
他轻声道:“你的手很暖和。”
卢冬青答道:“毕竟方才跑了一路,”隔了一会儿又说,“我方才瞧见官府的队伍,心里好生担忧。”
卢正秋宽慰他道:“怕什么,有我在呢,不会让他们肆意伤人的。”
“不是……我是担心你。”
卢正秋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师父还没有老到需要你来担心。”
“这我当然知道,”卢冬青争辩道,“师父???年轻,头发还这样软,还好得很……”
他说着词不达意的话,最后倾身向前,将额头轻轻抵在对方的背上。
他的身高比师父矮了半头,前额刚好抵上师父的后颈处柔软的发丝上。
卢正秋又道:“小时候让你为我梳头,你还不乐意,总是顽皮捣蛋,扔了梳子满屋乱跑。”
“小时候的我大约是个傻子。”冬青在他身后低声道,“往后我可以天天为师父梳头。”
青年说话的时候,细小而温热的呼吸扑进他的颈子,好似一阵微风拂过,却比风要温柔百倍,绵长百倍,仿佛一只不知厌倦的手,擅自钻进他的衣领,侵犯他的体肤,从骨子里勾起一阵令人难耐的酥痒。
梧桐树叶从枝头飘落,越过斑驳的院墙,划出一条沉缓的轨迹,轻轻落在卢正秋的肩上。
卢正秋微微一怔,这顷刻的时光仿佛变得无比漫长,连落叶的声音都清晰可辨,金红色的轨迹滞留在眼底,仿佛火焰跳耀后留下的余痕。
相较之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