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戏游龙-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煦很轻地点了点头。
暗中地人会意,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仿佛那里从来没有存在过什么人,活像闹鬼。
显然皇帝自认为是天降神权的真龙天子,比镇宅的神兽还要管用三分。
他在的地方绝对闹不出鬼,只能闹出妖。
此妖兴风作浪,是个无法无天的是非头子。
半晌,皇帝的案前响起两道脚步声。
一轻一重。
李煦再抬头,两人已跪在殿中。
未批复与留中不发的折子堆地山高,李煦的视线越过那折子堆成的障碍,看着殿下两人,缓缓撂了手中许久不曾放的朱笔。
“是晚之来了?”李煦的目光一转,明知故问道,“旁边的,是……孟冬?”
肃亲王世子李明远生在孟冬十月,秋尽天未寒透的时候。
当年肃亲王妃张氏生李明远时很是艰难,生了足足十个时辰,连宫里的太后都惊动了,为了安太后的心,皇帝特意派了自己最信得过的御医去肃亲王府,一个时辰后,御医回报,说王妃诞下了肃亲王的嫡长子。
太后闻言,心里高兴,李煦也高兴,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气,给李明远赐字孟冬。
世子爷的字是皇帝取得。
只是许久没有人这么称呼他。
李明远闻言,心中一动,目光一偏,却见秦风正看着他。
李明远终于意识到是皇帝在叫他,这才回神,连忙应了一声。
李煦站起来,绕过桌案,缓步走到两人近前。
他说话的声音是没有起伏的,作为一个帝王,方才的态度已经足够称得上和蔼可亲、和颜悦色。
然而,即使李明远是根一窍不通的棒槌,也绝不会认为皇帝是高兴的。
在平静的表象也掩盖不了皇帝刚刚遇刺过的事实,换个脾气暴躁点儿的皇帝,此时京中不说已经血洗,也怕是已经无数人头落地了。
皇帝现在还没有命刽子手扛出铡刀来切白菜帮子一样地咔咔地剁脑袋,只不过是因为他有话想听。
果然,皇帝在秦风和李明远跪着的前方不远处站定,似乎盯着他们看了好一会儿,才蓦然发问,他的声音低沉,威严而不辨喜怒:“晚之,今夜之事,朕要听听你的解释。”
秦风被点到名,一拜一叩首,平静而从容。
“皇上,您可知道山河会?”
李煦看着秦风坦荡的面容:“哦?”
秦风衣袂如泄人似玉:“山河会起于多年以前,乃是一群狼子野心的乌合之众聚集而成,那些痴心妄想不敢说出来污了皇上的耳朵。今夜之事,便是这群贼子所为。”
李煦看了他许久,一双锋芒内敛的帝王之眉微皱。
“……狼子野心的乌合之众?”李煦慢条斯理地问,“那背后主使呢?可曾有眉目?”
秦风微微摇头:“不曾。”
李煦的眉头瞬间皱死:“哦?”
秦风又是一拜:“皇上可愿听我一言?”
李煦面色深沉,不发一语。
秦风无所畏惧,只当他是默许了,坦荡直言:“晚之蒙圣上之恩,有如再生,亦知圣上心有所疑,故不辞万死为皇上排解疑难。今日之事,另有隐情,非前人之过。”
这话说的咬文嚼字,毕恭毕敬。
李明远在一边听的云里雾里,基本靠猜。
然而跟秦风接触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对于他这个人的性格了解,已经早就不像早些时候那样一见美色误终身。
这个认知对于不对先放在一边儿,李明远对自己可能还有些误会,但是他自觉对秦风已经没有什么误会了。
秦风话说的比人都漂亮,比暗号还隐晦,可是再漂亮的话再隐晦的暗号也掩饰不了他的本意——“皇上老爷子您快别疑神疑鬼了,山河会那帮孙子正琢磨着要谋朝篡位呢,您快放我去揍他们”。
李明远想起秦风说皇帝会哭哭啼啼地骂他一顿的事儿,丝毫不怀疑自己的论断,无论这话在秦风嘴里说出什么天花烂坠的绚丽来,他的本意绝对就是这个。
若不是气氛不对情绪不对场合儿也不对,世子爷觉得自己都要笑出声儿来了。
世子爷觉得,以自己这与秦风交往的短短时间里都能看清秦风的真实模样,皇帝不会看不出来。
果然,李煦原地踱了两圈儿,反手一掌拍在了那堆积如山的折子上。
“砰”地一声,如山的折子抖了一抖,连殿外路过值夜的小太监十分配合地哆嗦了一下,而秦风面对皇帝突如其来的雷霆之怒,连眼睛都不眨。
“皇上。”他轻声道,“以您的英明,您肯定知道不是他;以您的仁慈,您肯定也希望不是他。”
左一句英明,右一句仁慈,旁人说来就那么像恭维的话,从秦风嘴里说出来纵然亦是恭维,偏偏就有别样的效果。
短短两句话,将李煦心里原本汹涌而出的暴虐牢牢压回了心底最深的地方。
皇帝的脸色相对于刚才的无喜无怒已经显得不太好。他深深重重的吸了一口气,才将方才那显出难看端倪的脸色重新调整成了泰山崩前不改之色,缓缓将目光转向了在一旁沉默许久的李明远。
“孟冬。”皇帝的声调平缓,听不出高兴,却也不显得特别的愤怒,“朕许久不见你父王了,听说他病了?”
想到在家装病装的生龙活虎的肃亲王李熹,李明远纵然脸皮三尺城墙厚,回答起来也觉得汗颜。
御前说错话,往小了说是没规矩,往大了说就是欺君,其实无论如何,只要糊弄过去就好。
李明远没有胡扯出秦风的境界,糊弄人的本事也是够了,此时被点名,立刻装模作样:“劳皇上惦念……父王病中也十分挂念皇上。”
李煦闻言,意义不明的点了点头。
李熹真病假病,李煦心里是有数的,听李明远应这么一句,他也是心不在焉的。
很多时候,身为帝王,已经接近无所不知,至于谎言,如果他不说,其实只是他不想戳穿。
秦风方才的话回得隐晦,却不含糊。
短短几句话,已经传达了足够的心照不宣。
山河会之事李煦早有耳闻,遍布全境的密报不是白白摆在他的案子上的,他早知道此势力渐渐做大,只是没有料到有这么快。
山河会像一个发展迅速的旧疾,前几日,方在腠理,而几日之后,已经到了大夫见而旋走的地步了。
一个普通的江湖组织是不会发展的如此之快的,而秦风的意思也是在此,他要去彻查背后促进山河会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并不希望李煦在其他细节上多做纠缠。
李煦无疑是相信秦风的,就像秦风自己说的,“恩如再生”,可是其他的人……
李煦看着恭敬跪在地上的李明远,一时有很多念头。
秦风绝口不提肃亲王府,更一口回绝李煦的怀疑,这是已经拿定主意要把肃亲王府从此事里摘干净了。
肃亲王府这些年来小动作不断,李煦并非不知,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那个伶人杀妻案发,李煦才终于忍无可忍。
表面上的神神鬼鬼扑朔迷离他都可以帝王风范的置之一笑,而密报之中传来的关于肃亲王府于调兵信牌之间的消息,才是真正让李煦如坐针毡。
虽然那信牌是伪造无疑,而肃亲王府得了这伪造的东西,一言不发不说,他究竟想做什么?
叛可平,乱可定。
而无声无动作的蛰伏,反而会滋生巨大的怀疑。
秦风说的没错,他虽然怀疑李熹心存不轨,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从血肉亲情的角度而言,他是不希望他的怀疑成真的。
李煦看着地上跪着的青年,目光深沉。
李明远很像他爹,连年轻时那恣意的飞扬跋扈之气都有些神似,外表看去一身富家子弟纨绔的邪气,而实际上,骨子里的本性却是正的,不学却有术。
李煦突然想起很多年以前,李熹仿佛因为犯了什么错,也是这么跪在那儿,自己在替他求情,因此只能陪跪。
那年那月,他们的父皇还龙马精神,可以拍着桌案训儿子,宫里宫外都听得见老皇帝抑扬顿挫引经据典的训斥之声。
一转眼,皇宫风云变幻,江山易改,不知本性可移?
李煦眼神一沉。
“孟冬也许久不曾进宫了。”李煦沉声道,“太后时常与朕提起你。”
李明远低头一拜,心生异样,就听皇帝接着道:“蛮人这几日在京里不安分,太后久不出宫,不知道外面的情形日夜忧心。你既然进宫了,这几日去陪太后说说话,宽宽太后的心。”
☆、第37章 倒V
肃亲王府深夜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二世子李明遥跛着一条腿,只披了一件外衣,哈欠连天地站在王府廊下,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谁啊?大晚上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小厮殷勤地为他提了一盏灯:“二世子,那人说,有要事相告,借一步说话。”
李明遥耷拉着眼皮踢踏着鞋,一副纵欲过度的精神萎靡,旁人看去都要赞二世子一声身残志坚,哪怕瘸了腿,这拈花惹草的勾当都难为他没拉下。
李明遥一百个不情愿地转过身,在所有人都看不见的地方,眼神一沉。
他心里急,李明远至此时未归,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李明远听说是去赴皇上招待蛮族的宴会,因为顾念着李熹的哪个爆裂脾气,根本没敢让李熹去。
而如今的时辰……
李明遥抬头看看天色,心里嘀咕,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宴会到这时候还不肯散。
鸿门宴?
“呸呸呸。”
想到这李明遥立刻呸了几声,倒把殷勤给他引路的小厮吓了一跳。
小厮:“二爷,您这是怎么了?”
李明遥满不在乎:“爷的事儿还要你管……赶紧的,领你的路,听完这废话爷好回去睡觉。”
肃亲王府里,老王爷装疯卖傻,二世子不学无术,只有李明远偶尔出来说两句正经话。
小厮们都习惯了这王府里的主子一个比一个没心没肺,什么话都敢左耳朵听右耳朵冒,早就不去琢磨李明遥“呸”的是什么牢骚。
打发了多嘴多舌的小厮,李明遥再不出声。
一路沿着回廊行至转弯。
肃亲王府的正门紧闭,仅有门房处留着个不大不小的偏门儿,由信得过的下人守着。
那不速之客现在就在那门房里。
李明遥一瘸一拐地跨过那门房窄小的破门,披着的衣服也懒得掀,随便找了个凳子,一屁股把自己安在那上边儿,死眉塌眼没好气道:“谁啊,上门儿做客也不看看时辰?感情您家都是半夜鸡叫?”
来人一身斗篷,裹地严严实实,李明遥不动声色地打眼看去,那人才悄无声息地将脸露了出来。
李明遥瞧了瞧,年纪不大,还是个少年,皮肤挺白,自有一种经过见过的独特精明之气,就是秀气地有些过了头儿。
李明遥在那一瞬间就知道了这人的身份。
寻常人家才没有这么秀气地过了头儿的男孩子,这少年白白净净,其实是个太监。
能这个时候神神秘秘跑来的太监,怕是只能出自皇宫里。
二世子表面还是那副不耐烦的死样子,心里却是“咯噔”一声,差点儿蹦起来。
幸好腿上这点儿弄假成真的残疾限制了二世子的发挥,让二世子没有机会展示他那动如脱兔的机警,不然就要露了馅儿。
甭管真的假的,肃亲王府一向“美”名在外。
可能是对肃亲王这不靠谱的一家子早有耳闻,小太监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被怠慢了也颇有宠辱不惊的风范,礼数周全的上来对李明遥见礼:“奴才参见二世子,扰了二世子安寝,罪该万死,然而事出紧急,不敢不叨扰这一趟,奴才就几句话,说了就走。”
李明遥闻言,这才假装被吸引了注意力一样正眼看了看这小太监,装模作样地盯了人家一会儿,才恍然大悟的睁大了眼睛,一步三摇地站起身来:“这位公……哦不小哥儿如何称呼。”
那小太监面色无波:“这不重要……二世子,奴才只是来知会一声,今日御前出了乱子,皇上扣住了世子爷,还请王爷和二世子早做打算。”
一句话,石破天惊。
这句话里的信息量太大了。
御前的乱子?
什么乱子敢闹到御前去?皇上遇刺了?!
遇刺有何李明远扯得上什么关系?
二世子突然想到他自己那从那去了的小丫头棺材里掏出来的催命符,从头到脚的透心凉。
李明遥愣在当场。
而这小太监已经重新将斗篷遮上,匆匆一拜,转身就要走。
李明遥心念电闪,叫到:“等等!”
那小太监闻声留步,转过身来:“二世子,恕奴才得立刻回去了。”
李明遥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是谁劳烦公公走这一遭?”
小太监摇摇头:“二世子,旧情莫念,旧事莫忘,您就当今夜没见过奴才吧。”
这是打定了主意不会说了。
李明遥没吭声,眯着那双风流公子玩世不恭的眼,瞧了这少年一会儿,才扬了扬下巴,朝身边的小厮使了个眼色。
小厮会意,忙掏出一包碎银子递了过去。
李明遥七扭八歪的站在一旁,颇知路数一样轻声笑了笑:“一点意思,谢小哥儿深夜累一遭,莫嫌弃。”
小太监一愣,假意推辞了一下,收了,这才重新遮上斗篷,众人眼睁睁看着这小太监走进了夜色里。
秋风吹的李明遥一个激灵。
李明遥就着这个激灵猛然回过神,朝着门房使了个“跟上他”的眼神,一转头,立刻换了一张面孔,那烂泥扶不上墙的二世祖气质瞬间回来了,咋咋唬唬地去催掌灯的小厮:“去去去!你是傻了么?!快去叫我父王起床!……哎哟喂你个蠢材!快点儿!”
肃亲王府一夜鸡飞狗跳。
————————————————————————————————————
世子爷却在这鸡飞狗跳之中得了个短暂的安宁,在皇帝刻意吩咐人为他辟出的暖阁里,安之若素的一觉睡到天亮。
皇宫里的宁静仿佛是暴风的预兆。
秋风而过,满目萧瑟。
皇帝冷不丁要李明远留宿内宫,这是试探也是要挟。
试探他是否真如秦风所说的,与那乱臣贼子谋刺之事毫无关系;同时要挟那有嫌疑的肃亲王府不可轻举妄动。
皇帝显然还是存有怀疑的,这件事毕竟是秦风办的太不地道。
有时候李明远实在好奇,秦风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若说他温文尔雅,实际是个不要命的赌徒和疯子,自己的命可以拿来拼,皇帝的命也可以拿来赌,一张笑脸下是千张脸孔,怪不得梨园行里奉他为“贯串”的大家,但凡是个正常人物都重叠不出他这样层层叠叠的性格,从上到下,每一层都像是假的,每一层,又都像是真的。
皇帝显然是信任秦风的,但是谁也不是驴,能说转头就转头。
经年的怀疑在心底根植了多年,哪怕置之死地也不可能瞬间枯萎成灰烬。
怎样一点点拔出那些生根的怀疑?怎样一步步保府上这世代的平稳?
李明远本该心里盘算着千万条头绪,那一晚上却意外的安宁,满是危机的皇宫内院突然之间也变成了难得重游故地。
那一切都来源于秦风的一句话,秦风说,世子爷,你我曾相识。
模模糊糊的印象从记忆深处轰然涌现,褪色的回忆映着红墙黄瓦的背景逐渐清晰,也许不够温馨,却足够让早已没有了期盼的李明远想起来就会心一笑。
那一年,他父亲是战功赫赫的亲王,皇帝唯一的弟弟,一切皇家至亲血淋淋的倾轧与勾心都还像天边的烽烟。
原来是他。
还以为那也是个无声无息消失在最难言岁月里的一个影子,却用这样突如其来的方式,毫无预兆的重见天日。
如果他还活着,李明远在睡着之前模模糊糊地想,那么……那些曾经的猜疑是不是有可能真的是一场误会,那些曾经的离心,真的是一场扑风捉影的错觉?
世子爷半梦半醒时觉得自己好像是笑了的,他身上背负着肃亲王府的前情到今日,从未觉得如此如释重负。
可是等到第二天早上,等到世子爷从这短暂的安眠之中醒来的时候,听说昨晚的消息,无疑于当头一棒。
秦风抱臂倚在花梨木的床塌上,微微揉了揉眉心,脸上的似笑非笑中带出一丝仿佛彻夜未眠的疲惫:“九门提督裴将军,他是王爷旧部,不知听说了什么咸的淡的,胆大包天擅自作主昨天夜里封闭了九门,肃亲王昨天夜里听说这件事,连夜进宫,鸡飞狗跳地跟皇上大吵了一架,倒是把裴将军拦住了,裴将军没什么事儿,就是人被关进大狱里了,王爷也没什么事儿,现在还在金銮殿上跟皇上胡搅蛮缠呢……哎!你做什么去?”
李明远连外衫都没来的及穿,骤然听说此事,一个鲤鱼打挺一下子从床上跃了起来。
“我要去见皇上!”李明远飞快道,“此事因我而起,不能让裴将军引火烧身。”
他说着,两靴一蹬,头发随便挽了一挽,披上外衣就要往外闯,却被秦风一手按住。
“站住!”秦风喝道,“糊涂了吗?!皇上让你在宫里陪太后聊天儿呢,你怎么去见?硬闯?除了让皇上多添些忌讳再给裴将军多惹些罪受,一无用处!”
秦风一向百转千回的绕指柔,鲜少这样声色俱厉的说话,李明远被他喝的怔了一怔,立刻反应过来,一把甩开秦风按着他肩膀的手暴怒道:“不然呢?!早年之事不是无人知晓,皇上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也不是没人看见!鸟尽弓藏之事向来寒人心!我肃亲王府一己承担已经够了!裴将军是我父王旧部,为皇上守过边关的功臣,打过狼子野心蛮人的铁骨英雄!曾经他没死在蛮子的刀下,难道如今让他死在这亲手打下来的太平里蹲大狱,为我肃亲王府陪这莫须有的葬?”
秦风望着李明远布满红丝的眼,眼皮一挑,桃花眼中血影刀光倏忽而过,每一寸光芒皆是无声的肃杀,冷笑道:“世子爷,您只想着肃亲王府自己的委屈,可曾想过其他?”
人在暴怒之中理智丢了一半儿,经不得任何激。
李明远乍听此言穿耳而过,无异于冷水入热油,李明远瞬间炸了:“你说什么?!”
秦风冷冷一笑:“我的世子爷,守过这太平盛世的,不止一个肃亲王府;想乱这太平盛世的,也不止一个蛮族!深明大义义薄云天就不必演给我秦某人看了!我唱的戏比你吃的盐多,这一出儿长坂坡演的本来就不必这么急!”
秦风话里有话,李明远却听的只剩急怒攻心,冷哼一声,语带轻蔑:“演戏?当真以为你那些咿咿呀呀的笑脸迎人我李明远看得进眼里?在你眼里,流过血的将军竟还比不上一个下九流的伶人?”
话音刚落,秦风眼神一冷。
李明远被那冰冷的目光一触,骤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可一时也拉不下脸来去陪笑,只能梗着脖子死不认错。
秦风冷冷看他一眼,拂袖而去,快的李明远连他的衣角都没摸到。
☆、第38章 倒V
跟急怒攻心的人没有办法讲道理。
这是李明远在很久之后回想起此事时对自己言行的唯一评价。
后来想想,秦风说的其实完全是另外一个意思,而李明远脑子不清醒,全然会错了意。
————————————————————————————————————————
那日朝中炸锅的不止肃亲王世子一人,前一个晚上的事情终于排山倒海一样轰隆隆地带起了连锁反应。
与皇帝那岿然不动的风平浪静截然相反,皇宫外面的传言竟然在如此封锁之下悍然将这消息揭开了一个扭曲而血淋的口子,令原本微妙平衡着的各方关系如失去了支撑的平板车一样骤然倾斜,而这平板车上的货物,不分青红皂白的骤然砸成了一地理不清的乱七八糟。
昨夜,在床上睡的正香的肃亲王李熹被二儿子催命一样的从炕上一把捞起来摇了个清醒,还没等老王爷摆出老子的威严怒骂儿子不孝,就被李明遥一顿抢白:“哎哟我的父王,您别睡了!我大哥在宫里被扣住了。”
李熹完全没睡醒,愣了一愣,闻言脸色一沉,随即就见到了李明遥挤眉弄眼的脸,十分配合地怒发冲冠一拍床:“什么玩意?!”
说着就十分迅猛的一跃而起……一头撞上了床楞子。
李熹在军中待过多年,一身铜皮铁骨。原本锦绣堆儿里长大的皇子愣是变成了睡不惯针织罗锦的铁血将军。
肃亲王府的床没别的特色,就是结实外加像城门楼子的砖一样硬,可就是如此结实的床被肃亲王这身强体壮的武夫一撞,愣是抖了三抖。
李明遥饶是知道他爹是装的,听着这动静,也不由得跟着疼的一撇嘴,只好赶紧上手扶住他爹,忍着感同身受的疼陪他爹一起演下去,号丧一样的开始叫唤:“父王啊您怎么了……您这时候不能急,您这脑袋瓜子金贵着呢,我看看我看看,您晕不晕……哎哎哎都看什么热闹呢!我大哥不在反了你们吗?!都要死了杵在这儿装门柱子吗?还不赶紧去请太医!父王您先躺下……躺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