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戏游龙-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比于被气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萧禹,李明远的待遇已经要好上很多,虽然肃亲王世子完全不知道这“好”体现在什么地方。
    台上一出儿《打金枝》,正唱到公主犹豫去不去给郭子仪拜寿,那扮演公主伶人转着眼珠一脸倨傲,活脱一个刁蛮公主的模样,清脆而唱:“唐君蕊头戴翠冠凤展翅,身穿八福锦绣衣,百澜罗裙腰中系,轻提莲步向前移,公爹今日寿诞期……”
    李明远支着下巴皱着眉听台上的公主花样儿作死,心里想的却全是作死的秦风,怎么想怎么一脸阴郁。
    若不是今天还有别的事儿,他非得跟秦风掰扯个子丑寅卯出来不可,他李明远是堂堂肃亲王府世子,让一个伶人耍了,传出去要丢多大的人。
    虽然他堂堂世子爷跟一个伶人较劲有点儿跌份儿,但是转念一想,秦风这小子也未见的是个真正的伶人,他不仅不是伶人,怕还有别的来头儿,如此这般,也不算掉价儿了。
    问题他是谁的人呢?
    李明远坐在原地越想眼神儿越深沉,半晌儿,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轮廓分明自成英俊的脸上露出一个阴恻恻的笑容,凭谁看了都有些毛骨悚然。
    ……只除了肃王府那些个没眼色的小厮。
    见过秦风的那个小厮刚刚才在李明远面前抖了机灵,见世子爷跟秦老板“你侬我侬”,当机立断带人走了出去。
    ——没走远,就躲在楼下拐角,随时等着招呼。
    眼见方才秦老板飘然若仙的去了,看来这是完事儿了。
    虽然这速度有点儿快……但是这也不妨碍他们家世子爷兴致高。
    小厮琢磨着李明远刚刚与美人儿“缠绵”过,想必心情正好,正准备上楼拍个别出心裁的马屁,就见他们家世子爷笑的活像黄鼠狼修得正果成了精。
    ……这别美出毛病来了吧?小厮想,这万一走火入魔了,回去老王爷不得扒我一层皮?
    无论如何,马屁还是要拍的。
    小厮不分青红皂白,无论李明远是冷笑淫/笑还是嘲笑,统统当作了春风得意。
    他带着人走上前来,殷勤对李明远道:“世子爷,恭喜您得偿所愿啊。”
    李明远正满心阴暗的琢磨怎么收拾秦风,冷不丁听见这话,立刻心里一沉,活该小厮的马屁拍上了马蹄子。
    满心抑郁没地方发泄的世子爷一掀眼皮:“哦?我得什么所愿了?”
    小厮没觉的不对,狗腿道:“那美人……嘿嘿嘿……世子爷,还要小的说么?”
    李明远鼻孔看人:“哦……美人儿啊……”话音没落,世子爷骤然发了威,桌子拍的震天响,对着那小厮吼道:“当爷死了呢?!谁让你们自作聪明躲开的?!翅膀硬了不想在爷眼前伺候了是不是?!明天我告诉管家,让你们统统去扫三个月茅房!”
    小厮们被世子爷愤怒的情绪糊了一脸,噼里啪啦跪了一地,为首的那个都快哭出来了:“爷……小的冤枉……”
    李明远怎么会给他们机会说完,他面对秦风的时候落了下风,此时可绝对不会。
    李明远雷霆万钧地拍案而起,吼道:“冤枉?冤枉什么冤枉!爷说什么就是什么!嫌三个月短吗?那以后都不用出来了!”
    惨遭鱼池之殃的小厮们:“……”
    戏台上的锣鼓点儿紧了又落,公主终于作完了死,郭暧终于喝多了酒,酒气一上头,挥手一巴掌打上了这金枝玉叶尊贵的嘴巴子。
    “糊了脑子的蠢货!“李明远应着那锣鼓点儿掷地有声地骂了一声,看看地上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声儿的小厮们,又不动声色的瞧了一眼台上,霍然起身,一副“这地方真是待不下去了”的死样子。
    小厮们见他起身,哭丧着脸就要跟上,谁知李明远双眼一瞪,目露寒光:“谁让你们跟的?啊?谁让你们跟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爷要离你们远点儿透口气儿!你们……你、你、还有你……都在这跪着!好好反省!“
    吼完这一声,李明远看了重新稀里哗啦跪了一地的小厮,倨傲的冷哼一声,一甩长衫下摆,走了。

  ☆、第15章

李明远发作小厮是真的,要走也是真的。
    只不过寻了个由头暂时脱身。
    时候与节奏,却是早就掐好的——秦风临走之前,附在他耳侧的交代不是什么废话,暂不论他的真实想帮忙的心思有几分,他说出的信息却是货真价实的,他说了一个时候、一个地方,让李明远前去。
    时候自然是该去的时候,地方也自然是该去的地方。
    李明远前前后后将这些事情在心里过了一遍,总觉得,事情未免太顺利了些。
    他曾经也是很傻很天真的相信过天上掉馅儿饼的美事儿的,然而秦风这天字一号儿的大馅儿饼直接砸的李明远眼冒金星,世子爷糊着一脸狗血勉强凑合尝一口,饶它是实实在在的玉盘珍馐,也挡不住那扎嘴的触感和戳心戳肺的牙疼。
    是以,秦风将地方指点出来,又嘱咐他踩着什么时候前去,像是十分坦诚地将这些安排和盘托出以后,李明远只觉得这是另一个扎嘴的馅饼儿。
    然而,这个扎嘴的馅儿饼到底要不要吃?
    李明远一边儿怒斥小厮,一边儿阴沉着一张脸思虑甚重,三思而后,李明远不动声色的眯了一下他那双英气的丹凤眼,非常谨慎的想:管他呢。
    于是终于起身而行。
    说起来,李明远除了在众人故意面前装傻充愣的时候,多数时间是很有威严的,不仅如此,世子爷其实有勇有谋、文成武就,居庙堂之高便是贤才,处江湖之远就是侠客,只可惜,如今这世道,文不敢出众,武不敢显优,二十年前肃亲王那段无解的经历与皇帝的态度,更像是肃亲王府上一把高悬的剑,父子三人这些年一直在小心翼翼地避免它劈下来。
    因此,世人看见的李明远,多数时候不是替肃亲王府丢人,就是肃亲王府在给他丢人,再宠辱不惊花开花落的风流公子也被这庸庸碌碌的凡尘拖累成了一个俗人。
    造化就是这么的弄人,李明远的风流倜傥都是真的,人们已经选择性地看不见;而他那见天喷着唾沫星子吼小厮的糟心模样都是伪装,任谁只看了一次都能口沫横飞的编出一段儿王府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美好”传说。
    至于李明远没有真正长歪的原因,这完全是出身使然。
    他身上的血统,一半儿流着的是当朝圣上亲弟弟、肃亲王李熹那开疆扩土金戈铁马,一半儿流着的是张阁老家千金那才名满京城的文采斐然,虽然李熹常年是个不靠谱的老牌纨绔,张家小姐又是个满腹经纶正经过头的死板女子,但这一点儿也不妨碍李明远长成一个流氓一样谦谦君子。
    此时流氓一样谦谦君子的世子爷摆着一张谁也瞧不上又生人勿近的脸,大摇大摆地走过满场忙着叫好儿的前台场面,一转身,在谁都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拐进了回廊。
    ——————————————————————————————————————
    正乙祠的回廊分两侧。
    一侧是普通伶人们共用的后台,三间屋子打通透,构成了一个占地不小的空旷空间,但仗不住乐师和配戏串戏的伶人多,不小的空间里居然也摆满了吹拉弹唱的乐器和上妆用的行头,戏班子里的人在其中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另一侧就清净的多了,屋子没有打通,皆是单间儿,无论哪一间儿都是紧闭着的,仅供那些唱出了名堂的老板们使用——这名堂还不是小名堂,非九生七旦、四大名伶之辈不得入——梨园行里人数何止数万,别管这个班儿那个堂,这个世家的后辈还是那个名角儿的高徒,这么一个满满当当的行当里,屈指可数的那几个人才算货真价实的“名堂”。
    这些人就好像朝廷里的官职席位,多了碍事儿不得力,少了又不够起哄架秧子,谁的那个空出来,也总得名声能力相当的才能顶上。江山代有才人出,才能各领那弹指一挥的风骚,若是顶上的这个人不够得力,在朝堂,倾覆的是天下。梨园行里没有朝廷那么严肃,但若是后辈青黄不接,没落的就是整个行当以及这个行当积攒下来的传承。
    幸而如今梨园繁盛,代有名角儿出,还没有出现没落的趋势。其中,这屈指可数的位置,以四大名伶的名头最响,秦风占去了一个,还剩三个,这其中之一,便是尚云间。
    不同于秦风那半路出家的,尚云间出身梨园世家,家里往上数几代,都在梨园行里讨生活。伶人出身江浙一带的最多,而尚家祖籍西北,到尚云间祖父这一代才迁居京城。
    西北那地方与蛮夷之地接壤,土地贫瘠,无论种下去啥得的都是渣,民风也一向彪悍,活不下去就拖家带口地去占山头,是以特产只有土匪,也不知道尚家如何在这样一个地方别出心裁地入了唱戏这一行当。
    一个家族能在一个地方繁衍三代,就基本算得在一个地方扎下了根,衣食住行言谈举止都必将被当地民俗同化。
    如今尚家早就脱离了西北之地蛮夷之地的习惯,如果没人提起,仅从外表来看,是没有人看的出尚老板不是京城人士的。
    唯有他的名字能引起一丁点儿关于天高皇帝远的西北之地的联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这一点儿联想,估计在所有人看到尚老板本人时,也都消失了个干净。
    尚老板出科后,师从名旦孙逸云,后又拜在了梨园大师陈德林门下,天赋极佳,扮相静美,嗓音更是圆亮刚劲,最善青衣戏。
    今日正乙祠大开堂会,作为集秀班的顶梁柱,他没有理由不来。
    尚老板早早就进了后台,刚坐下,正准备上妆,就听门外恭谨的响了敲门声。
    尚云间起身去应,门一打开,见了来人,一怔,立刻探身去看门外有无旁人,直到确定回廊之外再无他人,这才将来人迅速让了进来。
    来人是个中年人,有着老生一样板正严肃的脸,却是前不久去了姑娘的集秀班班主易刚。
    不久前,易班主在女儿丧仪之事上付出许多,显出了许多憔悴的疲惫之态,经过这些时日,这些疲惫随着时间去了,重新将他的姿态磨成了严肃的阴沉。
    尚云间关了房门,回首之间就见易刚这一副阴沉的郁色,犹豫开口:“班主……”
    可是没等他说完,易刚像是知道他要说什么一样,挥手打断了:“小女和陈紫云的棺椁都在那场天火中毁了,说是天火,但是我在火灭之后去看过,那坟茔周围百丈皆是焦土,尚老弟,你说……那真的是天火吗?”
    尚云间被易刚如此一问,原本那青衣正宗的娇亮眼神顿时一沉,像是通过眼睛将隐藏在那俊美修长身材之下的原本男子放了出来。
    他略一停顿,直接跳过了中间絮絮叨叨的解释,问道:“易兄是怀疑,那东西已经落入他人之手了?”
    易刚轻叹一声,点点头。
    尚云间原地踱了两步,眉头一皱:“是谁?易兄对此可有眉目。”
    易刚犹豫了一下:“此事涉及不过几方,首领在京城布置多年,真正想要对付的,也只有那一个……此物认得的人不多,一见之下就能起疑心的,怕是除了他也没有别人了。”
    尚云间明白他说的是谁,转念一想:“可是,我听说,肃亲王府的二世子曾在那天前去看热闹?”
    “你是怀疑肃亲王府?“易刚说完,似乎觉得有几分巧合的意味,但是转念一想,又摇摇头,“……可能性不大,肃亲王府我们不是没有费心查过,孙大姑娘在肃亲王府近二十年,做的又是当家主母,什么蛛丝马迹能瞒过她去?一个人再能装,也装不出那么长时间,她早就看透了,李熹是个老不正经的纨绔,两个更是儿子一个赛着一个的不着调,长子虽然还有一股子清醒,不像他老子那么糊涂,不过也是个有勇无谋的,二世子就不用提了,那是孙大姑娘身后的独子,知子莫若母,若不是孙大姑娘自己都觉得她这儿子烂泥扶不上墙,又何至于连去都放不下心……”
    易刚说到这儿,似乎是想起了自己早逝的女儿,终于说不下去,又叹了一声:“说来小女的事儿……原是我的孽债,原本的‘孙大姑娘’去的时候,也和她一般年纪……尚老板,有时候我也在想,天理循环自由昭彰,若不是当年……”
    这次轮到尚云间一抬手制止了他继续乱说,以防隔墙有耳。
    自从膝下幼女身亡,易刚一直陷入一种特别悲悯的情绪中,警惕心已经大不如从前,时而清楚时而糊涂。
    尚云间理解他的悲伤,却并非愿意听他的糊涂之言。
    按照易刚的逻辑,孙家的事情,算得上是一笔旧债。
    孙家祖上亦是封过公侯的世祖,只不过传过几代,已经没落,只有一个不上不下的爵位仍在,唯一的儿子孙决是庶出,按照晋朝的规矩,是不能承孙父这个等级的爵位的。然而没有爵位,就意味着曾经的氏族将会彻底的没落。
    更何况,孙家接连出了好几辈儿的败家子儿,祖产田庄商铺早就被前人啃大饼一样的掰了个干净,剩下的这点儿饼渣子别说让人饿不死,喂鸡都嫌少。
    孙家内里早就已经捉襟见拙,入不敷出。
    真正的孙大姑娘二十岁在上下得了一场大病,不知如何与首领扯上了故旧,首领命人医治无果,就动了别的心思,他给了孙家一大笔钱,解了孙家这暂时的窘迫,代价是要孙家这死去女儿的身份——想要安排一个得力的人顶替这没落家族大小姐的位置,以期日后有用。
    孙老头见钱眼开的程度比他那雅号“断子公”的儿子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时候别说让他卖死了的闺女,哪怕卖老婆他咬咬牙也能答应。
    而当时的孙夫人却是不乐意的,此事一时没能成行,也是孙夫人从中作梗。然而,不到半个月后,孙夫人竟然得了一场风寒,就这么去了。
    于是,在首领的暗箱操作下,“孙大姑娘”不仅没有死,还活的风生水起。
    后来,今上为肃亲王挑继妃,独辟蹊径地挑上了孙家这破落户,“孙大姑娘”摇身一变,成了后来的肃亲王妃孙氏。
    而当初被首领派去处理孙家这桩事,并处理孙大姑娘并孙夫人后事的人,好巧不巧,就是易刚。
    这种事只看怎么理解,说好听了叫公平交易,说不好听了,也叫趁人之危。
    易刚当时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并不觉得如何,如今兜兜转转一圈儿,爱女死于孙决这不是东西的玩意儿之手,这才恍觉天理循环,自有报偿,真是别样的一命换一命。
    尚云间知道易刚已经被此事代入轮回因果的联想,很多其他的东西掩藏在这种看似合理的巧合下,他已经根本窥测不到了。

  ☆、第16章

作为一个旁观者的冷静之处就体现于此——旁观者的作用一向是在其他人犯蠢时冷静的看他们犯蠢,再顺便嘲笑一下其他人的无知。
    尚云间还算比较厚道,他只看看不说话。
    然而易刚会当这些事情是意外,尚云间却觉得哪怕是戏文里,都没有如此巧合。
    就像当年阻挠首领达成目的的孙夫人,她的亡故是一场有意为之的安排,而从不知内情的人的角度去看,此事虽然意料之外,但最多只能得到一句人世无常。
    这些话跟易刚已经没有办法细言了——他听不进去,即使听进去,也不会有更深的考量。
    贸然行事,反而会坏事。
    尚云间沉默了一会儿,决定把这些话原个儿就着唾沫星子都收回去,有那白费力气的功夫不如留着吊嗓儿,只对易刚道:“易兄不必多说,往事不可提。”他说完这句,犹自不放心,正色嘱咐,“继续追查,不要贸然定论,也不要打草惊蛇,千万不能坏了首领大事。”
    易刚闻言,稍微从那逆流成河的提起了点儿精神,勉强点点头,见尚云间一副不愿多说的样子,心里也稍稍有些明白,干脆顺应而言,用正常的声音讲起了别的:“说来也怪,肃亲王府里,老王爷跟二世子都是戏迷,如今外面这热闹,向来不凑不罢休。可是我听前边儿的两个小子回禀说,今儿个老王爷跟二世子都没来,来的倒是世子爷……他不是不听戏吗?”
    “哦?”尚云间闻言一顿,“那前边儿的小子知不知道,这个肃亲王世子是捧谁来的?”
    易刚摇摇头:“这他们哪知道……不过,倒是有人瞧见,方才秦九爷见了世子爷,又回来了。”
    尚云间听见“秦九爷”几个字,半松了口气,又冷哼了一声:“这帮世家子弟年纪轻轻毛病倒不少,秦风那妖妖娇娇的调子怕是最合他们的意思……不过秦风背后至少有一个宋国公世子,这位萧世子也不是个好相与的,年轻气盛,动他的人他必不甘休……让他们闹去吧,闹大了也省的首领在这些不成器的世家上多费心思。”
    易刚点头应了。
    尚云间打眼瞧着行头,熟门熟路地旋开妆镜前的一盒妆粉,就要往脸上拍底色。
    易刚瞧见他的动作,本来转身要走,却又想起什么一样突然回来了:“等等,尚老板,瞧我这记性,你不提萧世子我都忘了。今天不要出王昭君了,萧世子特意点了您一出儿《乾坤福寿镜》里的《失子惊疯》,指名就要听这个。”
    尚云间闻言又是一怔。
    尚云间虽然别有身份,但是在梨园行里,他作为四大名伶之一,无疑是当世出挑儿的伶人,其人最善青衣,因为唱腔扮相别有风韵,自开一派,被行内行外尊称为“尚派”。而其中,有两出儿戏被戏迷票友儿们称为“尚派双绝”,一出儿是《昭君出塞》,另一出儿,就是这《乾坤福寿镜》。
    今日的戏单子本来是排好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在这场合儿无疑是更讨巧一点儿,倒霉催的皇帝错失二八佳人,不仅如此还让佳人远走大漠,这样的故事,伶人爱唱,大伙爱听,各自满足了自己那点儿指点江山的小心思,顺道阴暗的发现哪怕是皇帝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更有搞不到的美人儿,各自暗搓搓地找到了心理平衡,皆大欢喜。
    《乾坤福寿镜》的故事就更琐碎了一点儿,主要内容是鸡毛蒜皮的内宅争斗,妻被妾诬陷身怀妖孽,逐出家门,历经千辛万苦,生了那“妖孽”儿子,还给丢了。后来“妖孽”被人收养,得中状元,哭唧唧地知道身世后母子相认,这都是狗血后话,暂且不提。
    《失子惊疯》是《乾坤福寿镜》里最考验台步与唱功的一段儿,讲的就是正妻丢了儿子后期期艾艾的疯癫无状,而尚云间在此戏跑圆场的台步儿中,有一段儿经典的“三步走”,多少人瞧这一出戏,就为了在这三步儿上喊个头彩儿,以显示自己欣赏水平甚高。
    宋国公世子萧禹无疑是懂戏的,他当然不需要谁来专门儿给他演场戏然后掐着点儿喊声好以求有面子。他已经不需要别人给面子,他的存在已然是别人梦寐以求的面子——他已经是四九城梨园行捧客中的捧客,堪称豪客,许多名声还不算大的伶人,皆以萧禹愿意捧场为荣。
    但是,这份儿面子在尚云间这儿,其实已经不太适用了。
    尚云间在行内地位不低,已经过了需要求豪客来捧的时候,但这也并不代表他乐意得罪萧禹。
    如果仅仅论听戏一项,萧禹算得上世家公子里脾气好的,歪的斜的花花肠子纵然有,想来也讲究你情我愿,听戏时候的态度也一向是欣赏居多,虽然讲究是讲究,挑剔也是挑剔,但绝对不算刻薄,临时起意难为人的要求基本没有。
    虽然临场改戏不算难为尚云间,改的也不是“关公战秦琼”之类闻所未闻的鬼扯玩意儿,但是萧禹不像是做这事的人。
    尚云间纳闷的想,这位今天出门的时候别是被驴踢了吧……到底想起什么了突然来这么一出?单纯闲的难受临时起意?
    尚云间虽然觉得宋国公世子有这疯魔的可能性,但也只能腹谤。他一皱眉,正要应下,却仍然觉得不对,就像此事背后藏着什么不可告人之谜一样,转念一想,陡然想起陈紫云的事儿还是这位宋国公世子捅到御前的。
    陈紫云是福庆班儿的人,萧禹是福庆班儿背后的金主儿,他为自己的人出头,看起来合情合理。
    陈紫云在梨园行里红的很快,与萧禹在背后的支持密不可分。
    陈紫云戏唱的好,戏台之下是个沉闷性子,仅有的那点儿精神都钻进了戏文里,在外从不多说一句话,尚云间与易刚对其观察了许久,基本确定他是个普通的伶人。
    当初首领授意易刚去跟陈家结亲,也是看中了萧禹在背后的原因,至于结亲之后,还借着陈紫云的名头或明或暗的搞了一些小动作。
    首领的本意是,既然陈紫云和宋国公世子是一体的,那么,那些事情,干脆就算在宋国公头上就好了,某些人怀疑起来,只会怀疑宋国公,甚至怀疑福庆班,而作为亲家的集秀班或者正乙祠,就堂而皇之地躲过了众人的猜测。
    之前好几次的动作,都是成功的,直到最后这一次——易家姑娘出事儿的这天晚上,院子里看戏的人之一,乃是当今的兵部尚书,而如今,兵部正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