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哥儿种田记-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兴许是不能回来哩。”哲子哥说。
  一头小猪,除了猪下水和猪头,骨头和肉都叫柳爻卿送到灶房,全部整治成席面。那一盘盘菜端出来,里面一半都得吃肉,吃席面的都满嘴流油,乐呵呵的。
  不少人就夸柳家这个席面厚实,拿得出手,村里来看热闹的也都觉得这回柳家办的不错。
  新娘那边来的亲戚,几乎把席面给包圆,吃的盘子空荡荡,汤都喝的一干二净。煎饼、土豆、西红柿 ,更是一点儿都没剩下。
  送走新娘的亲戚,柳家这边来吃席面的人也都走了,李氏亲自收拾剩菜,脸耷拉的老长。
  肉都给吃了,剩下的菜也没多少,走后剩下叫李氏重新热了热,加了许多菜,招呼来帮忙的妇人,没能上桌的小孩吃饭。
  桌上的煎饼只有几个,一个人一个都不够,菜摆在桌子中间,看着也不多,来帮忙的妇人就没停下干活,现在指定早就饿了。
  厉氏和沈氏依旧在灶房忙活,根本没上桌。
  柳爻卿和哲子早就吃饱,自然也不上桌,他进了厨房,问:“娘、二伯娘,你们咋不去吃饭?”
  “我们回头再吃,先叫来帮忙的人吃。”厉氏笑了笑说 。
  桌上的饭菜本来就不多,灶房里的锅都刷干净了,煎饼也都没了,等会儿再吃怕是什么都吃不到。李氏明知道两个儿媳没吃,也不过来招呼。
  小李氏倒是早就凑到桌上,狼吞虎咽的吃着。
  “你们要是不嫌累,去哲子家帮忙吧。”柳爻卿想了想说,到时候怎么也能匀出两口人吃饭,干了一天活总不能饿着肚子。
  厉氏和沈氏对视一眼,也知道家里没吃的了,就有些心动,可家里还有那么些锅碗瓢盆没有刷。
  “娘,你们就先去吧,家里的活自然有人干。”柳爻卿推着厉氏出门,转头就叫柳全锦把身上的新衣服换了,去山上干活。
  帮忙的男人们也在吃饭,柳全锦见着东西不多,就没上桌,这会子柳爻卿叫他去干活,他想了想也就去了。
  家里吃了饭,拾掇完,借用的锅碗瓢盆都还回去,帮忙的人也都回了家,热闹了一整天的家里终于清静下来。
  脸上的喜悦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心疼。那么一口猪,就这么吃了下去,要是换成银钱,来年还能再买好几头小猪仔,就是置办田地也强。
  “哎。”柳老头不停地叹气。
  李氏耷拉着脸,把猪下水和猪头都仔细地放起来,不叫旁人动。
  柳全福坐在旁边剔牙,吃的肚子都鼓了起来。他这儿媳也娶上了,猪肉也吃上了,便琢磨着回去睡一觉。
  这会子柳老头还没反应过来,柳全锦和厉氏都不在,就凭他如何唉声叹气,面色难看,心里难受,却也没有人关心他。
  “大伯把从我那里拿的西红柿和土豆搬了一半送去赖跛子家里,这是银钱。”柳爻卿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道,“大伯还没来得及拿,我叫正哥先去拿了来。这个银钱应当是算在借条里的,阿爷,你现在是还一部分银钱,把这个银钱都给我,还是不还,银钱拿回去?”
  柳全福一下坐直身体,张了张嘴想说话,可看着柳老头阴沉的脸,到底是没敢开口。
  重重的叹了口气,柳老头磕了下烟袋锅子,道:“再寻摸寻摸,谁家有猪仔的,去抓两头回来。”
  “行,我记下了。”柳爻卿把铜钱放在桌上,转身就走。
  一天都没去山上看看,心里惦记着 ,趁着天还没黑,柳爻卿赶忙上山上看看。
  地基都已经打完,能看出房子和院子的轮廓,一间一间的屋子也能看个大概,柳爻卿发现进度还挺快的,就在心里算计啥时候能住进来。
  看完一圈,柳爻卿单独找着柳全锦,叫他晚上不用回家吃饭,在哲子家这边吃。
  柳全锦点了头,他在外面其实没啥主见,柳老头也没教过啥,整个人都是木头一样,一根筋死心眼,回家就按照柳老头那一套教育柳爻卿,倒是也好对付:叫他整天待在外面干活,没空想别的,这就醒了。
  柳爻卿也没打算叫柳全锦改变什么,人前头活了几十年,不可能他说几句话就改变了,性格这东西是有惯性的,就像柳爻卿面对这个家,自个儿还是该咋样咋样,一点变化都没有。
  到了哲子家里,柳爻卿先去屋里看了看今天烙的煎饼,统计一下,这才去了灶房。
  等着吃饭,柳爻卿见着秦三叔从外头回来,就笑道:“今儿个也没叫三叔来家里吃饭,不好意思哩。”
  “没啥、没啥。”秦三叔乐呵呵的摇头。
  柳爻卿就是客套客套,别叫人觉着他没把哲子哥家的长辈放在心上。他和哲子哥的关系,根本用不着见外,再加上这边每天都有不少人干活,总得有自己人盯着。
  又有跑商的来拿煎饼,带了不少粮食过来,柳爻卿正好不用再买粮食,一高兴就给他几个自个儿留着吃的西红柿。
  这东西放不久,得尽快吃,柳爻卿也乐得卖个好。
  “县里的那个煎饼生意真不错啊。”这人今天还帮着送一部分煎饼去县里,反正顺道还能挣点银钱,也乐意干。
  自从县里开了煎饼摊子,就迅速传了开。
  一来价钱不贵,都能摸一两个铜板吃上分量极大的煎饼,二来猪板油炸的菜叶子实在是香,闻着就叫人拔不动腿,三来这东西吃着实在是太方便,还能买了拿走,凉了热了都能吃。
  跑商的,进城卖柴火的,就是家里不咋有钱的,也愿意买几个煎饼,回家解解馋。
  一来二去的,煎饼出了名,生意也越发的好了,阿婆一家也赚到了银钱,县里的人也觉得这东西实惠,愿意买,可以说谁都没吃亏。
  送走跑商的,屋里的煎饼直接去了一大半,柳爻卿等没人了才在屋里打开信。
  这些字他认识却不会写,看信倒是挺容易。
  阿婆叫她那些远方亲戚打听,最后还真打听出一点儿来。说是拐弯抹角,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听说县里煎饼好吃,特地来买,跟阿婆扯上亲戚关系,这就打听上了。
  那亲戚家离县里不远不近,离府城也不远不近,在本地是大户,刚巧就知道这杜县令的来历。
  杜氏大家族旁支的人,按照杜县令的身份,是断然不可能只当个小县令,而且还一当就是那么多年的,可人杜县令就是这么当了,还把自家背景遮挡的严严实实,县丞那么能耐都不知道。
  看完信,柳爻卿想了许久,总觉得杜县令不简单,怕是还有什么目的,可他也想不出跟自个儿到底有没有关系。
  “卿哥儿,你看这个蛋是不是要孵化了?”哲子哥凑过来,轻轻拍了拍绑在身上的蛋。
  “哲子哥,你说……”柳爻卿想不通,就把自己的想法给哲子哥说了一通。
  “不管他啥事儿,碍不着咱就成。”哲子哥说话的口气还挺大,“那些兵就叫我揍了一顿,现在干活很卖力气哩。”
  柳爻卿也想开了,不去想那些。
  蛋甭管啥时候都暖暖的,这肯定是孵化成功了,就是不知道啥时候破壳。看着蛋模样古怪,个头也不小,柳爻卿挺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鸟,每天都期待着。
  “要不今晚我孵?”小鸟刚破壳的时候见到的第一个人就会认为是自家家长,柳爻卿有点心动。
  哲子哥没意见,当天柳爻卿就带着蛋回家,搂在怀里睡觉。
  半夜蛋自己滚了下,滚到柳爻卿胸口,接着就破开一个小小的洞,慢慢的蛋壳破的地方越来越大,最后剩下的蛋壳碎成两半,里头的小家伙用尽最后的力气离开蛋壳,循着温暖的地方靠了过去。


第44章 还不到时候
  早晨没在家吃饭,柳爻卿穿上衣服就捧着出壳的小鸟跑到哲子哥家里。
  拿七八个兵在柳爻卿给的地上搭了草棚子,这些天还添置了一些木板,住着也挺不错。七八个壮汉,就是山里又啥野兽跑出来,他们也用不着害怕。
  吃饭还是在哲子哥家里吃,但柳爻卿给他们算工钱的时候会扣除伙食费。
  哪怕是身份跟村民不一样,柳爻卿也还是一视同仁,谁也没比谁高贵不是?
  “海东青。”那汉子只看了一眼,就确定了。
  哲子哥从屋里出来,见着柳爻卿捧着的小鸟,脸上就露出笑容,“是海东青哩,也叫矛隼,可凶猛,以后可以保护卿哥儿。”
  此时小家伙浑身都是绒毛,缩着脖子蹲在柳爻卿手里,跟个圆球似的,看上去一点都不凶猛。
  但是人家正经的食肉动物,得吃切碎的肉块,别的一概不吃。柳爻卿味了些肉块,这家伙就靠在他身上,眯起眼睛睡觉。
  “孵蛋的布兜正好装哩。”柳爻卿决定随身带着这个小家伙,他还给取了明儿,叫茅白。
  带着茅白山上山下的跑,可不是跟风景似的。
  柳爻卿以前听说过,海东青是数万头神鹰里面最厉害的一只,骄傲而且警惕,一般不会被人抓到,这次他能捡到蛋,还给阴差阳错的孵化了,只能说一句缘分。
  房子一天一个样,最后上梁那天是大日子,柳爻卿叫人做了一顿最好的饭,一块儿吃饱了,再上梁。
  最后封顶倒是不多麻烦,用的是干草一把一把的绑好,再一个个的摆在梁上,斜耷拉着,上面糊上泥,最后上青色的瓦片。
  没有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只是朴实无华的屋子,但用的都是上好的青砖,地基又宽又深,院墙也比寻常的要高,看着却也十分的气派。
  山上有了屋子,也就有了人气儿,再过些日子柳爻卿就打算搬过来住,到时候肯定会更好。
  不过这些日子积攒的银钱也花了七七八八,再买一些粗粮做煎饼,加上开出去的工钱,所剩无几。柳爻卿掰扯着自己弄的记账,琢磨着得再想个法子赚钱。
  “卿哥儿,你家那些田地要不要翻?”哲子最近在翻自家田地,还有山上的荒地,专门从村里借的牛。
  “恩,也得翻。”柳爻卿摸着下巴说,“等我回去说说,牛应当是用不上。”
  “要是用了就跟我说。”哲子还是这么说了句。
  晚上回家等着吃饭,分家后,三房就单独做饭吃,李氏那边就给了一袋粗粮,旁的啥也没给,这段日子都是柳爻卿从哲子那里拿煎饼回来吃。
  这次哲子在自家山上溜达的时候,瞧见一只落单的野鸡,就追了上去,最后衣裳刮了道口子,手也破了皮才抓到,叫柳爻卿给提了回来。
  厉氏利落的处理野鸡,还炒了一盘青菜,用的是猪板油,闻着香喷喷的。
  “爹呢?”柳爻卿把茅白从布兜里掏出,放到地上,叫他跟二哈和黑背熟悉熟悉,“娘,回头你给我缝一个大点的布兜,茅白快要装不下哩。”
  茅白长得快,现在就有一个巴掌大,可还是满身绒毛,还是一头幼崽哩。
  那边厉氏答应着,兴哥就凑过来,扁着嘴,“爹在上房跟阿爷、阿奶说话哩。”
  野鸡剁了块,炒着吃,肉更劲道。
  这边摆上桌,柳爻卿从柜子里拿出一沓煎饼,扭头对兴哥说:“你过去问问爹回不回来吃,不吃咱就自个儿吃了。”
  兴哥刚到上房说了句,柳老头就说:“今天都过来一块吃吧。”
  柳全锦坐着没挪屁股,显然打算留下来吃。
  兴哥回来一说,柳爻卿就果断拿起煎饼开始吃,见着厉氏犹豫,就道:“别看阿爷这么说,阿奶那边指定就多准备了爹的饭,咱们这些人的必然没有 ,过去也是干瞪眼,还是在自家吃吧。”
  “说的也是。”厉氏也坐下。
  方才那边做饭,她看了眼,以前家里人吃饭拿多少栗米,她心里有数,一看就比以前少,定是没准备三房的饭食。
  吃了饭,柳全锦回来说:“明儿个开始翻地,爹的意思是都一块干,这样更快。”
  “我没意见,不过就爹你自个儿跟阿爷那边一块儿,娘和兴哥不能过去的。”柳爻卿不等柳全锦说话,就开口道,“今天阿爷叫咱们过去吃饭,可是就准备了爹一个人的饭,叫我们过去干啥?所以这个活不能干。爹你要是有意见,咱现在就去找阿爷说道说道,他要是说三房不吃那边的饭,还一起干活,那就行。”
  这话柳老头自然不能说出来,柳全锦也知道,他呐呐的张了张嘴,发现自己没啥说的。
  瞧见桌子上还有没吃完的鸡,柳全锦下意识道:“咋没给你阿爷那里送一碗。”
  “本来想送的,不还是怕阿爷不好做人。”柳爻卿早就有准备,这会子就说开了,“我要是过去送鸡肉,阿爷高兴,肯定得留我吃饭,还得叫娘和兴哥也过去,可是吃什么?”
  饭是李氏做的,柳爻卿不相信柳老头不知道饭有多少。
  柳全锦给堵了回去,不说话了。
  带着茅白回屋睡觉,柳爻卿给他在炕头绑了个树枝,叫他学着站在上面,可小家伙一等柳爻卿睡了,就咕噜噜滚到他怀里,学着人的样子躺着睡,两只爪子朝着天。
  等天快要亮的时候,茅白就机灵的爬起来,蹲到树枝上,假装自己很听话。
  柳爻卿不叫他睡被窝,主要是担心压到他,早晨看着茅白活蹦乱跳的,他就没再放在心上。
  早饭柳全锦在自家这边吃,柳爻卿想刺他几句,到底还是没说啥,因为改变不了柳全锦的决定,他还是得去跟柳老头一块儿干活。
  先翻那边的地,柳老头、柳全锦、忠哥,连正哥和明哥都帮忙,柳全福却不见踪影。柳爻卿叫厉氏在哲子家帮忙,沈氏和钰哥儿也喊过来,家里就李氏、小李氏和新媳妇魏氏。
  晌午柳爻卿在哲子哥这边帮忙,刚巧离柳老头干活的地不远,两边都能看着。
  “不知道啥时候更干我家的地哩。”柳爻卿嘴上说着,其实并没有咋放在心上,那些田地他其实不打算种特别的,旁人家种什么,他也种什么。
  天慢慢变冷了,手头只有西红柿和土豆,柳爻卿就是想要别的种子,二哈和黑背那里也没有动静。
  “回头在山上建个大棚吧,就是暖房,应当不难。”柳爻卿琢磨着说,“可惜没有玻璃,我知道该咋烧,可热度恐怕达不到,这东西用处也不是那么大……”
  想了一天,还真叫柳爻卿琢磨出一个玩意来。
  大棚养殖。
  说起来简单,但其实挺复杂,得形成一个循环利用才成,要不往里面投的银钱太多,盈利太少,不划算。
  说干就干,柳爻卿第二天就叫哲子帮着找人盖大棚。
  这个比房子简单的多。
  最边上盖一个小屋子,平坦的地上画好地方,隔一段就用青砖垒一个柱子,高度都一样,上面铺上一层油纸,再铺一层草帘子。里面通地龙,天冷了就烧通,能保证一定的温度。
  但凡是纸就都是读书人用的,寻常人家买不起,也不舍得买,包点心的油纸也不便宜,更何况柳爻卿要的多 ,要的大,这笔银钱他不太想拿出来。
  柳爻卿这会子就觉得玻璃其实也挺有用,当然他更想念各种各样的塑料,可现在没那个条件,只能大部分都用草帘子,再遮一层木板,叫大棚不透风,只有几个透光的地方用油纸。
  这么各样大棚里面还是黑乎乎的,柳爻卿想了很多招,最后也就只能这样。
  那么大一块荒地用来盖了个古里古怪的棚子,村里不少人都好奇的过来看,也没看出个所以然,听柳爻卿准备养牲畜之后,都不停的摇头。
  “喂不起哩,那些牲畜吃粮食太多 ,自个儿都填不饱肚子,哪里还有牲畜吃的。”
  “这些荒地要是都种上粮食,我觉得恐怕也不够。”
  “不划算,不划算。”
  “卿哥儿这是咋地了,咋想到这么个费粮食的营生?”
  村里没人看好。
  家家户户都养了鸡、猪啥的,平日里喂的大多是野菜,极少喂粮食,就是喂也是谷壳等比较多,养出来的鸡长得并不快。
  这会子柳爻卿这么折腾,听说的都摇头,觉得柳爻卿肯定会赔本赔的哭鼻子。
  也有干脆去找哲子的,叫他劝劝柳爻卿,好不容易攒点银钱,别都折腾完了。
  “卿哥儿想那样,那就那样哩。”哲子非但没想着劝说柳爻卿,反而十分支持。
  但凡是关于柳爻卿的,哲子哥就没唱过反调。
  就算这回柳爻卿打算赔钱,回头哭鼻子,哲子哥也还是没劝说,他不舍得卿哥儿不高兴哩。
  弄好大棚后,柳爻卿就单独带着茅白、二哈和黑背到了山上,连哲子哥都没让跟。
  随意采的大辣子草,分成两份摆在二哈和黑背前面,柳爻卿一脸严肃,“这次我要拜托你们俩一件事,只有有了那种粮食,我才能养鸡、养鸭、养鹅。你们想不想以后天天有肉吃?现在哲子哥在山里打的猎物虽然也很好吃,但是肉比较少,骨头多,你们有没有尝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鸡饲料主要原料是豆粕和玉米,所以……当然不会现在养鸡。


第45章 翻地
  来之前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但二哈和黑背还依稀记得以前吃的肉都是大块大块的,骨头酥烂可口,还有酥脆的鸡胸肉,一大盆一大盆的吃。
  看看柳爻卿,再看看大辣子草,二哈甩了下尾巴,啊呜一口吞下。
  不清楚是柳爻卿说服了他们,还是原本两只狗崽就准备主动吃大辣子草,反正这次挺顺利的就得到他们吐出来的种子。
  一种金黄金黄,捧在手里像捧着沉甸甸的金子,一种乌黑带着细白的条,一粒一粒的散发着最原始的香味。
  捧着两种种子回来,柳爻卿喜滋滋的把哲子叫到屋里,指着陶罐里的两种种子说:“哲子哥,又有好东西了。咱们先在大棚里种,等明年天暖和了再在外面种。”
  “卿哥儿说啥就是啥。”哲子哥眼睛亮晶晶的,满眼都是柳爻卿笑眯眯的脸。
  “这个跟土豆差不多,咱们恐怕也得上交。”柳爻卿皱眉,“那些兵是朝廷的人,咱们肯定瞒不过他们。哲子哥,我就怕咱们的好东西多了,会有人想来抢哩。”
  还有两只狗仔,虽然模样比较怪,但说他们跟狼是亲戚也说得过去,可要是能吐种子这件事叫人知道了,怕是以后都不能跟柳爻卿在一块儿了。
  有些粗糙的大手整个盖住柳爻卿还没巴掌大的笑脸,抚平他皱起的眉头,哲子哥很认真地说:“卿哥儿不用担心,有我在呢。要是那些兵不听话,我就去揍他们。”
  “随便打人不对呢。”把哲子哥的手拿开,柳爻卿放松地笑了下,安慰自己也安慰哲子哥说,“兴许那些大官没那么坏哩。毕竟咱们手里的种子也不是不拿出来,那都是能让百姓过的更舒服,天下更繁荣昌盛的好东西哩。”
  “卿哥儿说的对哩。”哲子哥的眼睛里好像有什么深沉的东西一闪而过,但是等柳爻卿抬头看,就看到他傻乎乎的笑着,“坏人没那么多,还是好人多哩。”
  就像上谷村,不着调的人也有,但是不多,就那几个而已,平时天天惦记着柳爻卿家里的好东西,也惦记两只狗崽,可村里其他人家都盯着他们,一次坏事都没干成。
  这个天下有无数个上谷村组成,就算坏人加起来有很多很多,但好人更多。
  只要好人能够限制坏人,那就足够了,水至清则无鱼,纯粹好人存在的世界,怕是世间不存在的。
  种子藏在哲子哥那里,除了他和柳爻卿,旁人并不知道种子的存在。
  “卿哥儿,你爹的脚叫树杈穿透了,现在还在地里。”柳三条今天也在自己地里翻地,刚巧跟柳老头那边不远,再加上跟哲子关系不错,这会子就来通知了。
  “我去看看。”柳爻卿道,“哲子哥,麻烦你叫大夫在我家等着。”
  两个人在门口分开,柳三条跟柳爻卿一块儿去地里,一路小跑。远远看到地里一群人围着,当中就是柳全锦,大家见着柳爻卿过来,就让开一道缝叫他进去。
  柳全锦坐在地上,脚面戳着一根沾满血的树枝,脚底也能看到一截,这是叫树枝穿透了。
  “忠哥,条哥,麻烦你们把我爹抬回家,待在这里不行。正哥、明哥你俩跑得快,回家叫我娘烧热水等着。”柳爻卿当即道,“麻烦大家让一让,先叫我爹回家。”
  回去的路上柳爻卿才有空问,“阿爷呢?”
  “说是回家拿银钱请大夫哩,差不多得一个时辰了。”条哥有些不满地说。
  要不是柳老头回到家里就没了动静,条哥也不能去找柳爻卿。柳老头见着柳全锦脚被扎穿,口口声声的说请大夫,火急火燎的,谁知道一走就没了动静。
  原来已经拖延这么长时间,柳爻卿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进了家门,哲子哥已经和大夫等着了。热水也烧了整整一锅,全都预备好。
  屋里大夫叫旁人都出去,给柳全锦把脚上的树枝拔了,敷了药,缠上布条,折腾了得有小半个时辰。
  等大夫出来,柳爻卿赶忙问:“我爹咋样?会不会伤着筋骨?”
  “不好说哩,过些日子就知道了。”大夫说的也中肯,脚上的筋骨何其复杂,现在柳全锦疼的根本不能动弹,叫他自己感觉也感觉不出来。
  给了银钱送走大夫,柳爻卿扭头去了上房。
  “阿爷,我爹到底是咋回事?”柳爻卿问。
  柳老头坐在板凳上,弓着背,拿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