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哥儿种田记-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煎饼卷了菜和薄薄的肉片,程大还特地给打了鸡蛋,倒也不贵,柳爻卿把银钱给了,回头把煎饼一分,就去了衙门。
没走前门,而是绕到后面,想找阿婆那个在杜县令家里养马的亲戚,再见杜县令。
“桃儿酿。”柳爻卿还带了特别用巴掌大的陶罐装的桃儿酿。
杜县令也没推辞,痛快的接了,问:“卿哥儿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这回是真的有事哩。”柳爻卿就把村里的事儿说了一遍,“牛家兄弟倒是没犯什么大错,可做的事着实恶心,杜县令帮着关些日子大牢,叫他们吃吃苦头吧,若是到时候悔改了便放出来,若是不悔改,到时候再说。”
此时柳爻卿也有这样的魄力,自从知道杜县令的背景后,便也不担心他叫县丞制住。
虽不晓得以前杜县令为何叫县丞架空权利,可上回杜县令自个儿离了县城,后来再回来,那县丞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但一丁点儿风浪都没掀起来,可见杜县令的能耐。
“行,这是包在我身上。”杜县令略微一思忖,就点了头。
利落的解决牛家兄弟和牛老头,柳爻卿带着柳五叔家的汉子直接回去。
这些个汉子不知道柳爻卿如何跟杜县令说的,便知道牛家兄弟和牛老头都给送进大牢,轻轻松松的,公堂都没上。
心里头记着这个事儿,汉子们回家就跟柳五叔说了。
“卿哥儿果然不是一般人啊。”柳五叔叹着气,转头对自家儿子道,“你们也别觉得卿哥儿坏,惹了他的人,才会这般收拾。你们看看村里在山上干活的人家,可是叫卿哥儿收拾过?”
那当然是没有的,不过这么一对比,便没有人再敢触卿哥儿的霉头了。
回了哲子哥家里,这会子秦三叔也在山上帮忙,主要是守着煎饼作坊仓库,里面的煎饼可得瞅仔细,不能叫人乱碰,也不能叫猫猫狗狗的跑进去。
关上门,柳爻卿就推哲子哥的肩膀,叫他趴在炕上。
一推,没推动,哲子哥跟个小山似的,稳稳当当。
“快趴下!”柳爻卿急了,手里抓着药油,又推了哲子哥一把。
这回哲子哥主动趴在炕上,脸埋在被褥里,声音闷闷的传出来,“卿哥儿,我没事哩,你看看路上我都没咋样。”
柳爻卿不管,掀开哲子哥后背的衣服 ,推到上面,顿时倒抽一口凉气。
青青紫紫的,肿了一大块,看着就疼,也不知道哲子哥到底咋忍的,柳爻卿心里难受,一言不发的给他擦药油,擦着擦着,心里的滋味就愈发的不好受了。
“真的没事哩,以前进山打猎比这个厉害多了,你看看我都没得事。”哲子哥撑着身子想要爬起来。
一巴掌按在哲子哥肩上,叫他趴着,柳爻卿吸吸鼻子,快速擦了把自己的眼睛说:“煎饼作坊那边再招几个人,叫苏七他们锻炼锻炼身体,以后跟着咱们吧,人多了就不会有事了。”
“我一个人保护卿哥儿就行哩,用不着其他人。”哲子哥的声音还是闷闷的,但是却很坚定。
旁的方面,哲子哥都很顺从柳爻卿,但唯独这一点他不同意。
自个儿是真的能保护卿哥儿,而且也不想叫旁人时时看着卿哥儿,卿哥儿是他一个人的哩。
最终还是柳爻卿妥协,煎饼作坊那边一时间也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接手苏七他们的活计。
擦完药油,晾干了,柳爻卿才叫哲子哥穿好衣服。
家里的炕没烧,冰凉冰凉的,两个人晚上都没能好好歇息,柳爻卿想了想说:“要不咱们去山上歇息吧。”
“好哩。”哲子哥忙点头。
山上现在许多屋子都空着,柳爻卿一家也只占了两间屋,厉氏和柳全锦一间,柳爻卿和兴哥一间,其余的屋子留着还有别的用途,而且最气派的大房子里面还得仔细装修,柳爻卿打算等将来成亲的时候搬进去。
这个事儿哲子哥也知道,每次路过大屋子都喜滋滋的,脸上的表情怎么都遮不住。
这会子兴哥在煎饼作坊那边干活,屋里的被褥铺的整整齐齐,二哈和黑背趴在炕梢自个儿的窝里,把自己团成一个毛乎乎的球,正在呼噜噜睡觉。
柳爻卿的被子鼓起一个小小的包,他过去掀开被子,就看到茅白把自己缩成一团,小脑袋枕着枕头,睡得天昏地暗的。
伸手指头戳了下茅白,这家伙就滚了个圈。
看着茅白迷瞪瞪的睁开眼,柳爻卿没好气道:“屋里也不冷,我叫你学着站在树枝上睡觉,这才是你们鸟喜欢的,你非得学着人躺着睡,你还是不是鸟了。”
张开尖尖的嘴巴打了个哈欠,茅白自个儿滚到一旁,继续睡。
“他这是跟你亲近哩。”哲子哥站在炕前,眼巴巴的看着柳爻卿的被褥。
“上来吧。”柳爻卿自个儿钻到兴哥的被窝中,叫哲子哥用自己的被子。
这还是两个人头一回共处一室,而且还睡在一张炕上,虽然盖的分别是自己的被褥,但哲子哥还是心满意足,眼巴巴的瞅着柳爻卿睡着了,自己这才闭上眼睛。
有了这么亲密的,好像是某种仪式似的睡炕,柳爻卿和哲子哥更亲近了,只不过他们俩自个儿都没察觉出来。
“玉米苗开始有穗了,咱们得授粉才行。”柳爻卿琢磨着这个事儿,大棚跟外头不一样,风很小,也没有蛾子、蝴蝶啥的……
第53章
不能敞开大棚叫风吹进来,当时把所有的玉米苗都栽种下,密度也比较大,自然授粉怕是不能成。
最后叫柳爻卿想出一个法子 ,用专门的纸袋套着上面的穗儿,下头的玉米须也用纸袋套着,虽说要用许多珍贵的白纸,但现在实在是没有别的方法。
过一天,上头的纸袋收集的花粉轻轻抖落到下头的纸袋中,扎紧口,这就行了。
这个活儿需得细致,小心不能伤了玉米须。从早忙到晚,四个人也只忙了一小半,时候又耽搁不得,晚上烧着火把,愣是忙到半夜。
“宝哥儿,晚上用不着再看着,明个儿等我过来一块忙。”柳爻卿套完最后一个纸袋,招呼大家回去歇息。
外头呜呜地挂着寒风,柳爻卿刚从大棚出来就冻的一哆嗦。
“还是宝哥儿和他阿爷好,现在大棚里烧着地龙,暖和哩。”柳爻卿嘴上这么说,却也没真的留下占了宝哥儿的地方。
前面不远就是自家屋子,里头的炕定是烧得热热的。
把自个儿的外衣掀开 ,裹着柳爻卿,哲子哥吸了吸鼻子,“咱们快点走。”
到了自家屋子门口,柳爻卿回头,看着月色下哲子哥亮晶晶的眼睛,鼻头应当是冻红了,手却是热乎乎的。从山上再回自个儿的家,还得走一段路,山里吹出来的冷风格外凉,柳爻卿就有点心疼。
“要不……哲子哥今儿个睡这边吧。”柳爻卿想了想说,“炕够大,睡三个人也成。”
“好哩。”哲子哥又吸了吸鼻子。
屋里的炕烧得热热的,灶台那边闷着火,能烧到早晨。
从柜里拿出一床新的被褥,铺在最外头,叫哲子哥睡炕梢,自个儿睡最里面,中央躺着兴哥。都累得不行,躺下就睡着了,差不多快到晌午才醒来。
被窝里有个暖融融的毛团子,柳爻卿抓出来一看,是一身绒毛摸着有些胖的茅白,这货又学着人的模样睡在被窝里。
兴哥早就起来,被子叠的整整齐齐放在炕梢,哲子哥这会子还裹着被褥躺着,却是早就挪到炕中央,紧紧地靠着柳爻卿。
“去找二哈子玩吧。”把茅白扔到炕梢,柳爻卿爬起来看哲子哥,就见他毫无所觉的睡着,脸红的厉害,伸手一摸,烫人。
就说昨晚上哲子哥的声音有些不一样,原来是病了。
急急穿衣服起来,柳爻卿拿着银钱去村里请大夫,再回来哲子哥已经醒过来,脸有点红,不知是不是病了的原因,眼睛水润水润的。
这样的哲子哥还是头一回见。
“邪寒入体,无大碍,喝几服药,发发汗就好了。”大夫说着,也没开药方,直接给了配好的中药。这些日子村里许多人家都在家里烧炕,热乎乎的,但只要一出门就有可能邪寒入体,轻的自个儿就能好,重的就得喝药了。
现在手头不缺银钱,药渣自然是不用再熬的,便买足了药。
叫哲子哥好好躺着,柳爻卿拿着陶罐去外头灶房烧火。好容易找着细小的木头、干草推起来,拿火折子点燃,却怎么也烧不起来,烟乌突突往外冒,呛的柳爻卿眼泪鼻涕直流。
“卿哥儿 ,我叫咱娘来了。”兴哥跑进来拉柳爻卿出去,后头厉氏过来捣鼓几下,火就旺旺地烧起来,烟也都被抽道烟囱里,屋里瞬间清清爽爽的。
抹了把眼睛,柳爻卿问:“你咋来得这么巧?”
“哲子哥叫来得哩。”兴哥还得去煎饼作坊干活,没说几句话就跑了。柳爻卿当然也不知道早晨兴哥起来的时候,哲子哥就已经醒过来,还叫兴哥等晌午再叫厉氏来帮忙。
“感觉咋样?”柳爻卿坐在炕烧上,拿手摸哲子哥的额头,还是很烫。
“没事哩。”哲子哥吸吸鼻子,把自个儿半张脸藏在被褥下面,嘿嘿笑着,“卿哥儿今天真好看。”
“那是你眼花哩。”见着哲子哥精神还好,柳爻卿赶忙去洗漱。一大早起来也没洗脸啥的,头发乱糟糟,这会子可真算不上好看哩。
又去大棚那边看了一趟,今天活计倒是轻松一些,哲子不帮忙也成。
再回来,厉氏已经熬好药,柳爻卿就在旁边看着,等哲子哥皱着眉,喝下苦苦的汤药,就赶忙拿出一块糖,“吃糖甜甜嘴儿。”
“甜。”哲子哥含着糖,冲着柳爻卿笑得眯了眼。
厉氏离开没一会儿,钰哥儿蹦蹦跳跳进来,“卿哥儿,听说哲子哥生病啦。”凑到炕前看了看,没看出所以然,钰哥儿叹了口气,道:“忠哥去煎饼作坊找你,你不在哩。”
“咋回事?”柳爻卿想到那家子人,就忍不住皱眉。
“说是柴火的事。”钰哥儿板着脸,“也找了我和我娘。”
“那去看看吧。”柳爻卿也没打算叫厉氏和柳全锦知道,三房的事他出面就行。显然钰哥儿也是如此想的,根本没叫沈氏知道,两个人和忠哥一块儿下山,进村。
这会子天凉的厉害,家里不是很困难的早就穿上厚衣裳,就算没得皮毛做棉袄,也得穿两三件单衣,最起码挡风。忠哥这会子还穿着一件薄薄的裤子,露着脚踝,上身好歹是个长褂,却只有一层,冻的瑟瑟发抖的。
柳爻卿自个儿穿着皮毛坎肩,是哲子哥攒的皮毛,天刚冷那会儿就拿去给厉氏,缝了这么个坎肩,剩下的皮毛还要给柳爻卿做棉袄、棉裤、棉鞋,这些日子厉氏一有空就见缝插针的缝几针。
就连钰哥儿都有沈氏永久衣服改的几层厚衣裳,这会子穿着也不冷。
家里的人都在,上房的炕是凉的,柳爻卿一进门就皱紧眉头,这个日子不烧炕,那可有的熬了。
“咋回事?”柳爻卿问。
“是卿哥儿吧。”说话的是魏氏,带着一枚豆子大小的银耳钉,梳着妇人发髻,上头有个缀着流苏的银簪子,满脸笑的说着话,“家里门口不是有攒的柴火,现在看着怕是冬日里不够。忠哥就盘算着,是不是想个法子,冬日总得熬过去。”
魏氏鹅蛋脸,眼睛略狭长,说话的时候及其利落,瞅着就是个精明的。
进门的时候柳爻卿也瞅着了,门口的柴火他搬走三成,现在剩下的还不到一成,别说冬天熬不过去,就是再过十天半个月的也不成。
“阿爷,咋办?”按理说三房分了家,柴火也早就分了,现在柳爻卿不来也行,可二房钰哥儿也给叫来,他不放心。
柳老头吧嗒吧嗒地抽着汗烟,吐出一口浓稠的白烟道:“回头去山里巴拉些落叶,再砍柴。”
“大伯咋想的?”柳爻卿就又扭头问柳全福。
“我还能咋想?老三住在山上吃香的喝辣的,柴火用到后年都用不完,还能咋地?”柳全福红着眼睛说,理直气壮的,他就觉得三房不应该搬走那些柴火,要不这个冬天指定够了。
似笑非笑地看了柳全福一眼,柳爻卿道:“往年柴火都是这么些,大都是我爹拾的。为啥独独今年不够呢?”
以前柳全锦给上房烧炕,用的柴火最足,回头再给自家屋里烧炕的时候,要么天气好就不烧了,要么天冷随便烧几下,炕温热温热的,一到半夜就冷的刺骨,柳爻卿和兴哥那时候都是整夜整夜得睡不着,冰冷一直从脚凉到膝盖,白天起来半天都热不了。
大房姑且不说,上房柳老头每年冬天都能睡热炕,用的可有三房的柴火,现在柳爻卿把三房的柴火搬走,这边就立马捉襟见肘了。
柳老头也知道这一点,以前他觉得柳全锦孝顺,内心隐隐得意,现在却不能再开口,实在是打脸的厉害。
“阿爷说得对,没有柴火就去自个儿捡,山就摆在那里 ,啥时候去都行。”柳爻卿说完,扭头问钰哥儿,“你家晚上可有烧炕?”
“没有哩。我娘想拿柴火烧炕,大伯不让。”钰哥儿说完,抬头看了柳老头一眼,“当时阿爷和阿奶就在院子里看着,竟是一点都没管的。”
也就是说二房的柴火也叫上房和大房占了,偏偏这样了还不够。
“我看要不这样。”柳爻卿想了想说,“总不能叫阿爷去山上捡柴火,村里人见着了不得笑话我们三房不孝顺。钰哥儿,回头我叫几个人每天送一些柴火过来亲自给阿爷、阿奶烧炕,你和二伯娘屋里的炕也烧着。”
原本柳老头想着去山上捡柴,连带着大房那一份也一块,可现在直接叫柳爻卿给堵死。
“就这样吧,门口剩下的柴火什么时候烧完,我就什么时候给阿爷、阿奶烧炕。”柳爻卿笑眯眯的,就把这件事给定下了。
村里有不少人家柴火一冬天也不够烧的,却也没有烧得这样厉害的。
上房的炕是大房一家帮着烧,怕是卯足了劲儿用柴火,反正不打柴不知道累。
从柳家离开,柳爻卿叹气道:“大伯越来越不像话了。钰哥儿,你这些日子多干活,攒的工钱要是够了,干脆在山上住下,省得以后麻烦。”
“嗯。”钰哥儿显然也有这个打算。
又过了几天,玉米授粉完了,哲子哥的病也好了,柳家的柴火用完,柳爻卿就叫憨大每天去帮着烧炕,连带着钰哥儿那边的炕一起烧,每天都给记工钱。
大房没柴火烧……
第54章 牛家事,可不看
天冷了,地里也没有活,相熟的人家互相串门子,凑一块儿窝在炕上,说的最多的就是山上的煎饼作坊,每天都有跑商的拉了大包大包的煎饼走,村里人看得热闹,也能算计出柳爻卿究竟赚了多少钱。
除了说煎饼作坊,就是现在的柳家。
“我听说这几天卿哥儿专门叫人给柳老头烧炕,柳家老大没得柴火烧,整天赖在柳老头炕上。”
“越来越不像话了,一个大老爷们,随便去山上划拉点树叶就能把炕烧的热乎乎的。”
“谁说不是 ,不过以前他们家也是攒那么些柴火,咋今年就不够了呢?”
“嘿,你还不知道吧?往年他们家老三、老二都不怎么烧炕,柴火全给柳老头和老大烧。我听说卿哥儿体弱,也跟这个有关,冬天睡冷炕,天天生病,留下病根哩。”
“柳老头约莫是糊涂了?咋就能做出这种事?”
“还不是老三孝顺,恨不得把自家好东西都送给他爹。”
几个人闲聊似的说了一通,最终都叹气,此时也不觉得柳爻卿做事过分了,反而挺同情他,要是一开始柳老头不叫柳全锦对卿哥儿那么吝啬,现在柳家的日子还不得蒸蒸日上的。
这么想着,几个人都沉默了,想着对自家孩子是不是也这样,有没有忽略哪个,万一孩子们以后跟卿哥儿似的发达了,可不得反过头来对付他们。
当年是如何对孩子的,等孩子长大了,也会如何对老人。
大棚里,玉米授粉完成,第二批桃儿酿也好了,柳爻卿就给自个儿留下一个陶罐,其余的全都搬到哲子哥家藏起来,一罐都不打算卖。
“卿哥儿,有个来买煎饼的找你哩。”兴哥咚咚咚跑来。
“叫他等等,我马上过去。”柳爻卿等兴哥走了,就推着哲子哥趴在炕上,看看他后背的伤好了没有。
这些日子两个人几乎天天在一块儿,吃的也都一样,而且柳爻卿吃的肉和蛋更多,偏偏自个儿还是那副瘦巴巴白斩鸡的模样,相反的哲子哥就跟整天偷偷锻炼似的,背上竟然也有肌肉。
脸埋进被褥中,露在外面的耳朵尖有点红红的,哲子哥的声音闷闷的,“好几天没洗澡哩,卿哥儿别摸。”
“不脏哩。”柳爻卿搓了搓自个儿的手,仔细摸着哲子哥背上的伤口,瞧见是彻底好了,这才放下心来,心里对牛老三还是有些生气。
算算日子杜县令也该去看看牛家兄弟的态度了,柳爻卿抿着嘴帮哲子哥拉好衣服,跟他一块去煎饼作坊。
这会子煎饼作坊门口停着不少木车,上头都是一包一包的煎饼,几个伙计站在墙根避风,瞧见柳爻卿来,都笑着打招呼。
“你们这回拿的煎饼不少啊。”柳爻卿跟这些人也比较熟,是最开始来买煎饼的商队之一。
“天气冷,煎饼放的住,我们打算多买点,回头卖给旁人也使得。”领头的人站出来,伙计们笑眯眯的看着并没有跟上。
柳爻卿就知道他是想单独跟自己说话,也配合的走到一旁。
“这是县里煎饼摊子阿婆叫我带的信。”领头的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递给柳爻卿。
“行,我知道了。”柳爻卿收了信,叫他先等等,进了煎饼作坊拿了西红柿酱给他,算是谢谢帮忙送信。
得了西红柿酱,领头的喜滋滋的走了。
柳爻卿和哲子哥一块儿回屋,关上门,打开信,靠在窗边仔细的看。
信是杜县令给的,一方面说了牛家兄弟态度还可以,在牢里这么些天虽然没受苦,但瞧着精神不咋样,怕是不能再整幺蛾子;另一方面还提了句县丞,说是县丞家那位独子,近些日子准备来上谷村,叫柳爻卿有个心理准备。
就是那个喜欢折腾标志的哥儿,无法无天有县丞老子罩着的少爷。
上回去县里,柳爻卿没听着那位少爷的消息,街上倒是真的没瞧见模样好看的哥儿,但凡是出门的哥儿大都跟自家汉子一块,表明成亲了。
“叫杜县令帮忙给牛家兄弟写个保证书,放他们回来吧。”柳爻卿想了想说,“那个赵公子……”
“卿哥儿不怕。”哲子哥攥着柳爻卿的手,一双眼睛非常认真地看着他,瞳孔清澈,“要是他敢做什么,我就打死他。”
“到时候再说,我必不会吃亏。”柳爻卿倒是没太担心自己,他担心的是钰哥儿,还有上谷村其他人家长得好看的哥儿们。
再叫另外的跑商的把消息带回去 ,柳爻卿扭身去了大棚,玉米这东西虽说不娇贵,可毕竟是大棚里种,万一弄不好,那损失就大了,毕竟目前来说,这样好的种子还是独一份儿。
好在宝哥儿极为细心,每天除了吃饭都在大棚里转悠,看到哪里不合适的,立马就行动。柳爻卿来的时候,宝哥儿正蹲在地龙上面用手试着青砖表面的热度。
旁边还有几块扒开又放回去的青砖,柳爻卿蹲下也摸了摸,没大感觉到差别。
“地龙烧久了,里面有烟灰,堵上……”宝哥儿有点语无伦次的解释。
这才几天功夫,宝哥儿吃得香睡得好,眼瞅着脸上长肉了,身上的伤疤慢慢好了,干活也有力气,每回看到柳爻卿来,宝哥儿都显得很高兴。
“恩,宝哥儿做得很好。”柳爻卿笑着点头。
过些日子还得追肥,柳爻卿算计着追两次肥,期待玉米长得个头大大的才好。
“宝哥儿回头问问你阿爷,你们有没有什么需要的,过几天我预备关上大棚的门,不叫人出入。”柳爻卿见宝哥儿疑惑,就解释道,“其实也没啥事,过些日子县里要来人,我不预备叫他们知道这些好东西,等他们走了我就把门打开。”
“我和阿爷都没事儿。”宝哥儿立刻说道。
以前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还得挨打,现在吃得好、穿得暖,大棚里每天都暖烘烘,根本不用穿很厚的衣服,晚上睡觉也不冷,宝哥儿和他阿爷都很满足哩。
虽然他们没说什么,柳爻卿还是拿了许多煎饼和菜送过来,柴火、水都送了许多。
封上门也不是不过来,柳爻卿还是每天都要过来问问情况,缺什么再从窗口递进去就是。
就这么准备着,没几天功夫,县里那边杜县令得了柳爻卿的信儿,当即叫牛家兄弟和牛老头写了保证书,把他们放了回来。
杜县令还好心的叫商队带着牛家兄弟 ,一路到了镇上,再回村。
在牢里其实也没咋折腾,杜县令还亲自吩咐狱卒给吃饱饭,但牛家兄弟的精气神到底不一样了,进村的时候畏畏缩缩都不敢看人。
当初牛老大厉害的不行,在镇上赌,最后丢了条胳膊,可也没敢报官,牛老三平日里也就喝喝酒,耍个混,跟牛老二一样,进了衙门,都不敢吱声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