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哥儿种田记-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眼瞧见这些汉子们嘿哟嘿哟的干活,榨油的工具梁松子早就看过。现如今许多村子里都有或大或小的榨油作坊,里头的工具都是一模一样的。
“花生也能榨油?”刚说完梁松子就闭了嘴。
这个根本不用问,吃就能吃出来 ,豆子几乎尝不出油来,但花生却能明显尝到。
“你看咋样?”柳爻卿问。
梁松子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柳爻卿也没想着让梁松子说什么,他继续说:“花生是好东西,如果能利用好,不但能榨油,还能当口粮吃,更可以做出许多可口乃保存的点心,若是喂鸡,能让鸡长得快长得嫩。”
“若是种花生多一些,倒是比黍子好得多。”哲子哥淡淡道。
梁松子这才恍然大悟。
“这个还得慢慢来,不急,不过终归得靠你们读书人。”柳爻卿大大方方地说道。
花生得是肥地才行,而且极为浇灌,捞了旱了都不成,影响产量,而且很容易死秧。所以上谷村大部分人家都有种花生,却不会种许多,只是当稀罕吃食种一点儿,旁的地都种黍子,这个是粗粮,做口粮才足够一家人嚼用。
以前没有玉米和土豆,黍子是得种许多,要不没得吃饿肚子,那谁能受得了?
可现在有了玉米和土豆,家家户户都不缺那点口粮,但还是有许多人家都种了黍子,约莫是为了交税,也是穷怕了饿怕了。
今儿个柳爻卿带着梁松子看了榨花生油,还跟他说了那么些话,看似随意,其实别有用心。
到底是读书人,梁松子当时没反应过来,回去歇息一晚上终于是恍然大悟。他蹲在自个儿屋中喃喃自语道:“卿哥儿这胸襟和见识,我自愧不如!”
再见到柳爻卿,梁松子感觉又是不一样。
初见时,只觉得卿哥儿模样实在是太好看,饶是他见惯貌美的哥儿,却没有一位能别得上他分毫的;第二回 见,又觉得卿哥儿太能耐,主意一个一个的,旁人根本想不到,说话做事极为利落,而且有自己的准则;再见卿哥儿,又觉得他太高深莫测,仿若避世高人一般。
一块儿吃了饭,梁松子回头再看,却发现柳爻卿只是个普通人,跟哲子哥亲热,与其他人并无不同。
“他能明白么”哲子哥揽着柳爻卿,俩人从饭堂出来,准备去地里看看。
给梁松子的所见所闻,自然不是柳爻卿一个人的主意,他跟哲子哥趴在被窝里商量了大半个晚上呢,要不他哪儿来的那么多智慧哩。
“这是我给他们读书人的机会,若是能把握好,便是功德无量哩。”柳爻卿笑眯眯道,“这天底下,最难打交道的就是读书人,若是跟他们处好了,旁的人倒是不足为据。”
这话说出来,像是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似的。
哲子哥跟着笑了笑,赞同的点头。
农户早已打好交道,那些玉米和土豆就是柳爻卿给出去的好,商人……他们倒是无外乎打交道,只要有利益便成。即便是掌握最高权利的那些人,柳爻卿也早已轻车熟路。
就像梁松子猛然想到的那样,别看柳爻卿好像天天窝在上谷村,甚至极少下山,但他却运筹帷幄,天下局势尽在掌握。
梁松子琢磨过来,隐约明白些什么,却还不能确定,去见了何硕,叫老师训了一顿这才肯定柳爻卿的想法,赶忙写信给自己的莫逆之交,好友等等。
煎饼作坊旁边的凉棚今儿个开始在周围围上干草,白天倒是还好,夜里却有点凉。
知哥儿和颜哥儿眼瞅着脸上长肉,也会说说笑笑了。
倒是没说要见柳金梅和张大山,天天跟鱼哥儿一起吃饭,听他说事儿,又跟着听柳爻卿讲了几堂课,慢慢的想通了。
柳爻卿和哲子哥收野山莓,远远地瞥见柳金梅和张大山往山上走,俩人对视一眼,不动声色。
柳金梅倒是没找柳爻卿,而是站在凉棚外面,把知哥儿和颜哥儿喊出来。
“你们俩舒坦就好。”柳金梅欲言又止。
“娘,你是不是想问我有没有工钱?”知哥儿问,见着柳金梅不说话,就知道问对了,他轻轻摇头道,“我没有工钱的,身上的衣裳也只能在山上穿,若是不在山上做工了,衣服还得还回去。”
颜哥儿猛不丁问:“是大舅让你来的吧?”
柳金梅不说话,默认了。
“你们挺好。”张大山哑着嗓子道。他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老二十多岁,像个小老头儿,可张大山才壮年,正是身强体壮的时候。
四个人面对面的不说话,柳金梅和张大山也没说要走。
知哥儿忽然咚咚咚跑过来,找柳爻卿道:“卿哥儿,你说我该咋办哩?”
“我过去吧。”柳爻卿道,“到底是长辈。”
虽然柳爻卿自个儿也是小辈,但他身份不一样,这个大家都知道。
“姑姑,你要是来看看知哥儿和颜哥儿,看完了也就行了。旁的知哥儿和颜哥儿也帮不上你什么,只能叫自己填饱肚子。你和姑夫咋样,难道还能指望两个没长成的小哥儿?”柳爻卿说得很不客气,他也可怜柳金梅,但同时也恨她。
就没见过这么糊涂的爹娘。
“卿哥儿啊,你大伯说叫知哥儿回家一趟 ,给他说了门亲事。小哥儿年纪小,模样好看,正好说亲事,先把亲事定下来,回头再成亲。”柳金梅慢吞吞的说着。
不像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话,倒是像柳全福说的。
“翠姐儿的事你们都忘了?”柳爻卿差点气笑了。
“这回得见见对方,打听打听,哪能把知哥儿往火坑里推呢。”柳金梅又说。
轻轻摇了摇头,柳爻卿少不得又得插手这件事。知哥儿在山上做工,他总得负责,这孩子干活肯卖力气,又老实没有坏心眼,柳爻卿还挺看重他的。
招呼上哲子哥一块儿下山,连带着知哥儿,还有柳金梅和张大山去了柳老头那儿。
第97章 大丰收
原本三房的屋现在是柳金梅和张大山住着,知哥儿和颜哥儿住在山上,倒是叫他们宽松不少。
这才几天没见,小宝又胖了些,肥嘟嘟的,脸上的肉耷拉着,撑的皮肤快要爆开似的,显得也白,却没有白过柳爻卿。
“小宝,你没念书?”柳爻卿问。
皱着脸,小宝道:“今天不舒坦,没念,明儿个再去。”
大房屋里小李氏笑着跑出来,道:“卿哥儿来了,请说山上请了教书先生教兴哥,不知能不能叫小宝一块儿跟着学。去镇上念书太远,每回折腾,小宝这身体吃不消。附近村里的学堂又不怎么好……”
“大伯娘,是你跟大伯给知哥儿说的亲事?再跟我说说,到底是咋回事儿。”柳爻卿笑道,“我给兴哥请的先生年纪大了,只能教兴哥一个。小宝这样的,每天上山下山怕是得累死,还是别了。”
小李氏笑了笑,没敢再说什么。
现在的柳爻卿跟以前可不一样了,若是她此时跟柳爻卿缠下来,便是自家人不说什么,村里人也得一口一个唾沫星子淹死她。
牛家兄弟现在吃了这顿没下顿,都得下地干活,要不然只能饿死。以前好歹宝哥儿和老哥儿天天干活,地里有些收成,家里不至于揭不开锅,都是柳爻卿插的手,叫他们和离。
牛家的汉子蹲过大牢,便是没犯事也不好再成亲了,一辈子算是毁了。
都是因为柳爻卿,他此时笑眯眯的,谁知道会不会突然干些什么。小李氏心里寒意顿起,小跑着回去扯正在睡觉的柳全福起来。
一个冬天家里都没柴火烧炕,只有上房的炕是热的,柳全福白天还能赖在上房炕上,晚上却不好继续赖,回来睡冷冰冰的炕根本睡不着,这会子天暖和了,柳全福恨不得天天睡,睡了春天和夏天,秋天也得睡,要不冬天来了,又睡不好了。
“大伯,是你给知哥儿说的亲事?”柳爻卿站在门口大声喊。
柳全福一个激灵睁开眼,没好气道:“是又怎么了?那是知哥儿的福气。我在镇上认识的富商,专门贩卖绸缎的,才三十一岁,妻子病死,没有孩子。知哥儿做续弦,过几年长大了再嫁过去,吃香的喝辣的。那富商有名有姓,而且对妻子很痴情,我都打听好了,没有毛病。”
他显然早就想好说辞,看到柳爻卿来了立刻说了一遍。
“三十一岁,知哥儿才几岁?这叫没毛病?”柳爻卿觉得很好笑,“妻子是病死的,可是知道什么病?成亲几年死的,富商来镇上做生意,老家在什么地方,家里还有什么人,你都清楚么?”
被柳爻卿问的直了眼睛,柳全福眼神有些慌乱。
“那就是不清楚。”柳爻卿肯定道,“这样吧,你回头问问富商,要是真想娶知哥儿,就叫他来上谷村,去山上找我。”
“知哥儿跟你啥关系,你怎么这个也管?”柳全福咬牙道。
“因为知哥儿在山上做工,我要对他负责。”柳爻卿说着,扭头问知哥儿的意见。
知哥儿连忙点头,道:“全听卿哥儿的。”
从大房屋里出来,柳爻卿又去了上房,见着柳老头唉声叹气的,矮桌上放着空盘子,里头还有一点花生米渣渣,应该是都叫小宝吃了,他懒得说话,干脆扭头走了。
送知哥儿回暖棚,柳爻卿拉着哲子哥的手,小声道:“刚刚仔细瞧了瞧知哥儿,他模样倒是挺不错,比钰哥儿还差点,但比起村里的哥儿们,算好看的。”
“知哥儿有几分像卿哥儿哩。”哲子哥早就看出来了。
卿哥儿那么好看,知哥儿当然也不难看的。
柳家人倒是没有丑的,柳老头年轻的时候也是不错的汉子,李氏更是美人胚子,儿子们娶的媳妇模样都不丑 ,孩子也个个好看。
这么想着,柳爻卿扭头看哲子哥,发现他的模样也顶顶好看,往后他们的孩子定然也丑不了。
“卿哥儿笑啥?”哲子哥问。
柳爻卿这才发觉自个儿笑出声了,“我在想梁松子那边估计差不多了,咱们要开始往外卖猕猴桃喽。想想还有点舍不得呢……等明年我要建冰库,把猕猴桃冻在里面,那样能吃很久很久,就不用往外卖了。”
“恩。”哲子哥赞同地点头。
猕猴桃存放的时间短,而且如果挂在树上,只会自己全部熟透,那就只能全部酿酒。提前摘下来,倒是能放一段日子,可也放不久。
酿酒用的猕猴桃早就单独拿出来,放罐子了里面密封,等酒熟了,剩下的猕猴桃还有很多,柳爻卿每天也吃不多,所以才琢磨着卖。
“学堂建的。”梁松子收到好友的回信,立即找柳爻卿说这个事儿,“我问了朋友,他帮我打听,说所有读书人都愿意帮卿哥儿。”
“那好。还得麻烦你选一些代表出来,我要在山上招待他们,同时也卖猕猴桃,他们可以帮人带,不过银钱得当场给。”柳爻卿粗略想了法子 ,便跟梁松子说了。
梁松子喜出望外,生怕柳爻卿反悔,赶忙跑了。
上谷村一直没有多少外人来,便是上南县都极少有外人能进来,也只有穷苦的跑商的,脚夫等等才能来去自如。
如今柳爻卿放出话来,叫读书人来!
信送出去,梁松子的好友们一边高兴一边又难过。
想作为代表去山上,自然是人人都想,可里头还有龙飞凤舞的一首诗,文采斐然,观者便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凌厉霸气,再看却又仿佛看到眼前有三山五岳压顶一般。
信中的意思很明白,要去上谷村,文采总不能太差,离写这首诗的人太远吧?
梁松子那叫一个幸灾乐祸,他虽是进士老爷出身,还拿了小三元,是小有名气的才子,还让何硕看中,但比起那首诗的才气,他自知自个儿是远远不如的。
读书人最好面子,若是自己水平太差,怕是也没脸面来上谷村。
“哲子哥还会写诗哩。”柳爻卿趴在炕上,手伸到玉米皮垫子下面,摸着炕面。
哲子哥在另外一个屋烧火,听着柳爻卿的话笑了笑 ,没开口。
锅里的水烧热了,再烧一会儿,把里面的热水舀出来,倒凉水。端着热水来这边的屋,放在炕前的板凳上,哲子哥笑道:“来洗脚。”
“我自己来。”柳爻卿还是有点不好意思,飞快地脱了袜子,把脚放在木盆中,“炕热了,不用再烧了,天不算太冷。”
“恩,灶膛里的火快烧没了。”哲子哥笑着点头,手伸到水里抓柳爻卿的脚。
白白嫩嫩的,一点老茧都没有,摸着滑滑的,脚掌心一戳脚趾就会蜷缩起来,哲子哥总会连续戳好几下。
柳爻卿忍不住笑,“好了哲子哥。你也来一起洗哩。”
天其实不算太冷,村里也没有烧炕的。柳爻卿最怕冷,晚上稍微凉一点点,即便是靠着哲子哥也睡不安稳,所以他们家的炕是最先烧的。
等过些日子天冷了,山上有人住的炕会统一烧,每天都有热水,柳爻卿这边的锅灶就用不着单独烧了。
这个屋子有通向外面的门,有炕的屋和有锅灶的屋又有个门连接,这样出来进去就不用担心外面的冷风灌进来,冬天尤其方便。
一大早,憨大他们吃了饭,过来找柳爻卿,这是早就说好了的。
“木盒都做好了吧?那今天就把猕猴桃装好。”柳爻卿打了个哈欠道。
木盒是六块木板做成,四周用楔子卡住,上面的盖子可以掀开,里头扑上柔软的玉米皮,放两个同样大小的猕猴桃。
把木盒全部组装完,再放上猕猴桃,甭管要用几天,憨大他们干完才能去地里干活。
现在正是农忙刚刚过去,家家户户都粮满仓的时候。柳爻卿单独造了库房,里外两层墙,中间填充木头,里面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隔离好了,保证粮食安全。
玉米、花生、豆子,还有大量的土豆,这么些东西占了好几个库房,柳爻卿每次路过都会很高兴。
这么些好东西,养活山上的人能养活好几年呢。
“回头咱们把周围的粗粮都收上来烙煎饼,也帮帮梁松子。”柳爻卿突然道,“做完粗粮,就可以做玉米、土豆、豆子煎饼,味道肯定又甜又香。”
“卿哥儿是好人。”哲子哥道。
把功劳送给读书人,让他们提出玉米等等口粮已经足够 ,不需要再中黍子,用不着再吃粗粮,可以换成细粮吃,到时候必然家家户户感激。
建个学堂,功劳还是送给读书人。
柳爻卿不以为意,“这是双赢,咱们也不差的。”
“那是自然,卿哥儿从来都不差。”哲子哥由衷道。
地里的玉米杆得叫憨大他们慢慢拾掇,玉米杆上的叶子,可以劈下来喂牛,玉米杆烧火极好,都浪费不了。
今年却不单单是上谷村丰收,但凡是拿了玉米种子、土豆种子的人家,都是喜的合不拢嘴,更有人家西红柿都种起来了,手脚又麻利又快。
“那咱们到底是感谢卿哥儿还是感谢皇帝老子?”
“感谢皇帝老子吧,天下毕竟是他的。心里头感激卿哥儿就成,别叫卿哥儿功高震主。”
“你们这些泥腿子懂什么!”
第98章 隐藏学霸
晌午厉氏专门炖了条鱼,是用最新压榨出来的花生油,把鱼煎的两面金黄才加水炖,汤浓白色,闻着鲜香。
端了鱼,柳爻卿又拿着碗去饭堂打了一个鸡蛋炒黄瓜,一个凉拌蘑菇,三个菜加上大馒头,就在饭堂吃饭。
“卿哥儿吃鱼头不?”哲子哥问。
柳爻卿摇头,“我要吃鱼肚子。”
把鱼头舀出来给自己,鱼肚子给柳爻卿,哲子哥还帮着把鱼鳍夹出来,叮嘱道:“慢点吃,小心鱼刺。”
知哥儿端着木盘来,上面有两个盘子一个碗,红烧肉烧土豆,凉拌蘑菇,一碗鸡蛋汤,还有一个煊软的大馒头,跟他的巴掌差不多大。
“卿哥儿,我不想跟那个三十多的汉子结亲。”知哥儿眼睛有点红,自从回到山上他就一直在想这个事儿。
暖棚那边干活,心里想也不能表现出来,这都是柳爻卿规定的,干活就是干活,不能有别的事,现在吃饭了,知哥儿忍不住了。
撕开馒头,捏着一小半吃,柳爻卿道:“不想结亲就不结亲,放心,有我在。”
“恩,颜哥儿也这么说。”知哥儿闻言笑了下,瞧瞧柳爻卿又瞧瞧哲子哥,抿了抿嘴,端着木盘去旁边的桌上吃。
其他吃饭的离得不远不近的,都瞧着好笑。
“大家没啥事都不过来哩。”哲子哥一边笑着一边把自个儿的馒头心撕下来,放到柳爻卿那边。
村里头老人总爱说,馒头心是最好的,一个馒头的精华都在那里,常吃能够长命百岁。哲子哥和柳爻卿都不太相信这个,但平日里吃馒头,柳爻卿还是能经常吃到馒头心。
“还不是因为咱俩定亲了。”柳爻卿嗔怪的瞥了眼哲子哥,脸上的表情却是高兴的。
吃了饭,在山上转一圈,柳爻卿正琢磨着要不要去把茅白那家伙捉来,找个高的地方扔下去,看看他会不会飞。
那货最近学野了,经常在外面迈着小短腿跑,也不怕人。
“山下来人了 。”哲子哥突然道 ,“应当是来收粮税的。”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是这几天,衙门的人来收税。
等山下官差上来,柳爻卿问了问才知道,原来村里的人家都收的差不多了,就剩下山上。
按理说哲子哥和秦三叔是一户,柳爻卿还是归柳全锦这一户,但还有苏七他们兄弟,落户就在山上。
拿了一小罐神仙酿,柳爻卿笑道:“我们一块儿交税,你看成不?”
山上库房就摆在那里,粮食肯定跑不了,而且柳爻卿的名气,官差可是了解的很。他客客气气的说道:“可以、可以。”
“那行,粮食我早就准备好了。”柳爻卿笑着点头。
土豆、玉米,甚至花生、豆子都有。旁人家基本除了官府规定的花生要上交,其余的基本都是糙米、黍子等等,只有柳爻卿这里最实在,半点粗粮都没有。
不过柳爻卿也确实不缺粮食,便是只拿银钱抵税,也能拿出来的。
忠哥那边今年没有自己的地,只有那点儿野山莓,他倒是不用交粮税,不过现在忠哥手头攒了许多银钱,房子也盖了几间,暂时住着,等往后银钱多了,再慢慢整治。
柳爻卿看着官差往外搬粮食,感慨道:“大家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
“都是卿哥儿能耐。”哲子哥认真道。
柳爻卿不置可否,他不会跟哲子哥辩解这个,不需要。
还没怎么歇息,柳金梅上山,找柳爻卿。
“钰哥儿和老二媳妇……”柳金梅想看看知哥儿和颜哥儿,两个小哥儿却躲在屋里,暖棚暂时让正哥和明哥看着。
柳爻卿上下打量柳金梅,心中不住叹气,或许她也不是糊涂,而是无知,不知道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不知道对谁好对谁不好。
“你先回去吧,我这边还有点卤味花生,我拿点给阿爷送去。”柳爻卿道。
柳老头是老一辈,柳爻卿从未怠慢过,山上有什么好东西,都会叫村里人帮忙捎过去 ,便是神仙酿也送了一罐子过去。
听说柳全福想分一半,柳老头难得没依着柳全福 ,神仙酿藏得掩饰没让柳全福沾手,只有吃饭喝酒的时候才给他一点儿。
拎着卤味花生,柳爻卿和哲子哥手牵着手下山。
瞧见小宝在家,柳爻卿诧异道:“你咋没去念书?”
“今天不舒坦。”小宝没好气道。
“小宝早晨吐了,没精神。”柳金梅还在院里,难得没下地干活,而是剁野菜,伺候剩下的不多的几只鸡。
这个柳爻卿知道,小宝从小就能吃 ,经常吃饱了还吃,撑得实在不行就会吐,吐完了缓一缓接着吃。就是猪,都没有他这样的。
进了屋,柳爻卿把东西放在矮桌上,冲着柳老头道:“阿爷,是你叫姑姑找钰哥儿和二伯娘的?”
今年的地柳爻卿半点忙没帮,柳全锦倒是乡下山帮忙,不过柳爻卿给他安排了要紧的活计,叫他每天忙,根本没空想别的。
柳全福不干活,小李氏不下地,李氏年纪大了也不下地,忠哥分家出去了,正哥和明哥也不回家,要不是柳金梅和张大山干活,这个家那么多口粮地都得柳老头一个人侍弄,根本忙不过来。
饶是如此,今年的地收成也不如旁人家的好。
玉米地里长满杂草,土豆秧瘦弱不堪,要不是这两种好东西产量高,今年这家人指不定还得饿肚子。
收成不多,家里的田地又多,再交粮税,算起来还得有不少。柳老头就心疼了,正好听柳全福说钰哥儿和沈氏也得有分,他们娘俩在山上做工,指不定攒了多少银钱。
柳老头便惦记那些银钱,二房可没有分出去。
但柳爻卿直接没让钰哥儿和沈氏下山,而是他和哲子哥下山,柳老头看到了脸顿时耷拉下来,拖长了音调道:“家里粮食不多,今年还不知道够不够嚼用,钰哥儿还是二房的人,不帮家里干活,也得把银钱拿出来。”
“话是这样说没错。”柳爻卿点头,但紧接着他又话锋一转,道,“钰哥儿和二伯娘每日嚼用有多少粮食?阿爷不妨算一下,看看够不够交粮税。这个账是阿爷你要算的,可不是我来算。”
柳老头和李氏只看重大房男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