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哥儿种田记-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您慢走。”伙计笑道。
小哥儿家在城中数一数二,不但家财万贯,更有当官的叔叔辈,可以说是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就爱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可自从丹县出来土豆片等等,小哥儿就经常吃,到现在都还没吃腻。
这东西瞧着普普通通,但就是叫人吃不腻 ,天天吃都行。那些个山珍海味,要是天天吃,要么吃腻了,要么得大补的流鼻血。
其实许多眼光毒的人已经发现了,柳爻卿弄出来的吃食,用的都是最寻常的东西,而且还是天天吃的主食。
土豆天天吃也能填饱肚子,跟粮食差不多,所以怎么吃也不会补得太过,反而跟正经吃饭差不多。
这就是柳爻卿的高明之处,用最寻常的东西,做出最不寻常的事情,却没有改变那种最寻常的东西。
像是一些点心,味道自然也好,甚至比土豆片更好吃,但要么糖多,要么油多,要是天天吃月月吃,就算不吃腻,也得吃成大胖子。
东西都是好东西 ,但就是不能像土豆这样吃的太多。
“咱们比不得,比不得啊。”
“更是想不到、想不到啊。”
“若是我等能想得到,那还在此?”
几个气势十足的汉子互相对视一眼,都是哈哈一笑,对此事是彻底看开了。天底下也就出了柳爻卿那么一个能人,还背靠皇家,旁人想见一面都难,更别说别的了。
哪怕是心中妒忌,甚至是仇恨,也只能放到一边,堂堂正正的做自己的生意,过自己的日子,因为柳爻卿跟他们不一样,他不单单是做生意、过日子,而是在改变这个天下。
晚上天都黑透了,村里还有不少人家点着灯。
宋水祥在村口跟真哥儿分开 ,走了几步看到自家点了灯,顿时微微皱紧眉头。
他娘眼睛不好,晚上从不点灯,这会子肯定是来人了。
以前家里穷的叮当响,饭都吃不上,宋水祥也没见着家里来过人,现在倒是好了,不但村里人隔三差五上门,就是媒人都天天来。
‘吱嘎’一声,宋水祥推开自家大门,抬头往屋里看去。
“弟弟你回来了。”从屋里出来个脸上下尖,中间鼓的妇人,笑嘻嘻的出来,见着宋水祥手里的包袱,伸手就要拿,“我来拿。”
宋水祥躲开妇人的手,快步走向屋里,看到他娘好好的待着,这才松了口气,但还是没说话。
“祥哥啊,这是你姐姐,你咋不认得了呢?”老妇脸上露出笑容,道,“你姐姐难得来咱们家一趟,快做些好吃的。”
“我去烧饭。”宋水祥板着脸。
家里的屋子今年翻修过,还是真哥儿过来张罗的,这会子宋水祥晌午拿来的菜给了真哥儿一半,碗里就剩下一小半,他和老娘再回来炖了土豆吃是够了的。
多了个人,宋水祥就多洗了个土豆。
妇人瞧见了,道:“你们怎么还吃土豆?我看着家里的屋子都是好的,娘和兄弟你身上的衣裳都是新的,为何不吃点好的?”
宋水祥不说话,土豆洗干净削皮,切成滚刀块放到锅里,又打开包袱拿出碗里的小半碗肉倒进去。
是饭堂烧的红烧肉,一块足有二指宽,极大,肥瘦相间,此时已经凉了,但香味还是叫妇人猛的咽了口口水。
“有肉啊。”妇人讪笑道,“我来帮着烧火。”
烧好饭,宋水祥沉默地吃了饭,并没有跟妇人说话。那妇人尴尬,主动站起来道:“我去洗碗。”
等妇人走了,宋水祥才说:“姐姐嫁过去这么多年,从没回来过,不就是嫌弃咱们家穷。当年她出嫁,把家里的家底都掏空了,娘的棺材本也没落下,这回娘怎么叫她进门?”
当时妇人出嫁,非说自己嫁妆带足了去婆家有底气,可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过。
前些年宋水祥跟老娘在家里差点饿死,也没见着这个姐姐回来帮衬半点,这会子定然是听说他在丹县做工,所以才来了。
“她来带了什么?”宋水祥问。
老妇一脸尴尬,指了指墙角道:“说是带了一斤白面。”
宋水祥过去看了眼,道:“那白面都长虫了,怎么吃?她还跟你说啥了?”
“说是叫你跟丹县那边的管事说说,能不能叫她也去。”老妇探口气道,“你姐姐也是苦命人,她在家的时候就会好手艺,做饭干活样样拿手,你就帮着说说吧,到底是亲姐姐,以后还能互相帮衬着点。”
以前宋水祥老实,眼睁睁看着亲姐姐出嫁把家里掏空带走,他当时还觉得这是正常的,此时却板着脸,一脸不悦。
虽然是跟着苏七运送东西,干的都是力气活,但每天耳濡目染的,听着其他汉子如何,听着管事们如何,宋水祥心眼是比以前多了。
“方才娘是不知道,碗里就那么些肉,她全都舀自己碗里,你碗里都是土豆。”宋水祥道,“丹县做工的都是什么人娘怕是不清楚,以为谁都能去。就我这样的,现在去连门都进不了,也就是当初运气好。丹县那些做工的汉子、哥儿,都识文断字,说话做事有条理,反正不会把肉都自己吃了,叫亲娘吃土豆。”
“娘乐意这样。”老妇赌气道。
显然多年未见女儿,老妇心里高兴,想叫宋水祥帮衬着些。
“我不跟你犟。”宋水祥不说话了,自去歇息。
妇人晚上跟老妇一起歇息,说了许多话,把老妇哄的心情一时好一时又觉得闺女受了委屈,心中打定主意要叫宋水祥照应照应妇人。
天还没亮宋水祥爬起来,准备去灶房煮鸡蛋,一般都是煮三个,老娘一个,他拿两个 ,到外面再给真哥儿一个。
屋里的鸡蛋动了地方,其他地方也都动过。
宋水祥皱眉,把银钱、粮食等等都藏好,这才拿了四个鸡蛋去灶房煮。
到了外头遇着真哥儿,宋水祥递过去一个鸡蛋,脸色还是不太好看。
“咋了?”真哥儿递过来一张面饼,里头是糖馅儿的。
“就是……”宋水祥心里憋闷,便把家里的事儿说了。
“这有啥。”真哥儿道,“回头你再看看家里的东西少没少,叫你娘自己琢磨去呗。不过她这样的,反正饭堂绝对不敢要。”
第191章
“咱们丹县的人,哪天回家没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就是以往老死不相往来的,这回也得闻着味儿回来。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真哥儿道,“我可得跟你说清楚,你那个姐姐我不看好,以后来往可以 ,但可不能干傻事,要不然咱俩就掰了。”
真哥儿是饭堂的管事,不知道有多少人给他说媒,就是镇上的地主老爷家的少爷都有来的,反正真哥儿是不瞅着找汉子。
“我定然不会叫她赚了便宜。”宋水祥想到当年自家被亲姐姐掏空,穷了这么多年就心里堵得慌。
这事儿甭管是真哥儿还是宋水祥,都没有瞒着人,很快许多人都知道这事儿了,也给出了不少主意,就连柳爻卿都听苏七说了。
“谁家没个这样的亲戚。”柳爻卿道,“这就跟家里的木桶坏了似的,有些人不修补,依旧用坏了的木桶打水,每次都要洒很多,还打不了多少水,更是出了力气;有些人修补木桶,打水多,力气也没有白费;还有的人用坏了的木桶找人换了新的木桶;更有人直接把木桶扔了,叫家人买新木桶……”
“过什么样的日子,都是自己的选择。”最后柳爻卿道。
话听着挺有意思的,听到的人都忍不住想,若是自己家的木桶坏了,或者遇到这样的人,应该怎么办,应该选择自己过什么样的日子?
等想了半天才猛然反应过来,原来自己过什么日子是自己选择的。
此话一传十十传百,到了外面,就有不少人闲聊的时候也说,待客的时候也说。便是什么都不懂的妇人,也要说上几句,此时不懂,往后总有一天能懂。
晚上再回家,宋水祥不动声色的各个屋子都去了一趟,发现很多地方都动过,就连院子里的地都被挖开过。
屋里的土豆和玉米都动过手脚,还少了一点。
“晌午我做的饭。”妇人笑道,“你给问了?我做什么都行,不会的话还可以学,这有什么难的,别人会我也能会。”
“今晚吃了饭,明天一早你回去吧。”宋水祥道。
“怎么了?我好不容易过来看看娘。”妇人脸色一变,回头便跟老妇说道,“我还想跟娘多亲近亲近呢,这怎么就……”
“祥哥,你问了管事了?”老妇更了解儿子,这么问就知道他肯定是没有问的,便加重语气道,“你就是不想帮忙,你姐姐也得在家里多住几天,我还没亲近够。”
接下来宋水祥没再说什么,只是把家里的东西都收拾到他那个屋里,等第二天早晨出门前,宋水祥给屋子上了锁,晌午饭用的粮食和鸡蛋都单独拿出来放到灶房里 ,这才出门。
等晚上回来,老妇对着宋水祥劈头盖脸道:“你怎么上了锁,你姐姐进去拿粮食做午饭都拿不到。”
看了眼妇人,宋水祥问:“娘你没吃饭?”
“吃了,门叫我找人砸开了。”老妇道,她觉得儿子跟自己生分了,竟然把东西都锁起来,这是信不过她这个当娘的?
“那娘跟我来屋里。”宋水祥道 。
妇人想跟着,被宋水祥冷冷地看了眼,心中顿时冰凉,一时间没敢上前。
屋里,宋水祥把自家放银钱木盒拿出来,递到老妇手中,道:“咱们家统共只有四百一十九大钱,现在就剩下三百一十九大钱。家里的土豆和玉米都少了很多。而且早晨我出门之前,拿了粮食和鸡蛋放在灶房,就是三五个壮汉一顿饭都吃不完。娘,你好是还听她说话,那往后家里的东西我就不叫你插手了,我管着。”
老妇身体僵硬,过了吃不饱饭没有银钱的苦日子,她把银钱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年前翻新屋子,宋水祥积攒的工钱差不多都花完了,老妇心疼的好几天没吃下饭,这会子双手颤抖的摸着一个个大钱,竟是真的少了一百。
“作孽啊。”老妇道,“你姐姐莫不是有什么苦衷……”
“你拿了我家的银钱,交出来。”宋水祥不理会老妇,径直到外面跟妇人说。
妇人神情慌乱,道:“我哪会拿什么银钱!你既然不欢迎我,那我现在就走!咱们这么些年没见面,竟是落得这样的下场。”
一边这么说着,妇人竟是流下眼泪,叫人瞅着还以为她受了多大的委屈。
邻居听着动静过来,便道:“祥哥,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大家坐下来慢慢说 ,何至于这样。”
宋水祥谁都不理 ,进屋翻出妇人的包袱,直接打开,里面没见着大钱。
“祥哥诬赖我啊。”妇人哭喊道,“我好歹也是这个家的闺女,就是嫁出去了也不能忘了自己是谁啊。家里的银钱就是放在桌上我也不会拿。”
包袱里没有东西,却沉甸甸的,宋水祥拿了剪刀,一点一点的剪开,露出缝隙里的大钱。
这一手叫邻居看的目瞪口呆,原本还同情妇人,以为宋水祥在丹县做工,觉得自个儿身份水涨船高,看不上原来的亲姐姐了。
那妇人一句话还没说完,硬生生卡在喉咙里。
“这两天家里少了很多粮食,都叫她偷吃了。”宋水祥道,“我把银钱锁在屋子里,她蒙骗我娘,叫人砸开门,拿了银钱。欺侮我娘看不到,把大钱缝到包袱里。你可别说这些银钱都是你的,我的银钱我自然能有辨认的法子。”
事情说明白了,宋水祥还是照常做了晚饭,三个人吃了。
第二天一大早,妇人便黑着脸走了。
老妇难受的三天没吃好饭,宋水祥也没全解什么,这回要不是他态度强硬,怕是家里的东西都得叫那个亲姐姐一点一点全部搬走。
因为宋水祥这些人每天去丹县,能够见着管事,还能偶尔见着柳爻卿,许多人都打他们的主意,想叫问问能不能去丹县做工。
平时不来往的突然上门,这种的就算带着人来丹县,进了大门,柳爻卿也不会收。
“咱们也不是什么人都拒绝。”柳爻卿道,“真哥儿带来的一个亲戚就很好。”
真哥儿家里兄弟多,吃得多,爹娘拼命干活也填不饱全家人的肚子,要不是后来有了玉米和土豆,真哥儿几个弟弟还不一定能养活的了。
最困难的那几年,家里天天清汤寡水的煮粥,喝一肚子也不觉得饱。就有个真哥儿亲娘的远方亲戚,八竿子都打不着,但是两家多少年来往的关系,年年都互相走亲戚,比旁的亲戚都亲近,那家也穷,但比真哥儿家好一点,从牙缝里挤出点吃的送来真哥儿家,说是给几个小孩子吃 ,总得把苦日子熬过去。
也就是靠那亲戚家,真哥儿几个弟弟才能熬过来。
这会子真哥儿成了管事,那亲戚倒也没求上门,还是真哥儿叫人捎信,带了亲戚家的榴哥儿来丹县,叫柳爻卿看看。
榴哥儿头一回见这么大的场面,紧张的话都说不出来。
柳爻卿也没有瞧不起人家,仔仔细细的问了两家的关系,等榴哥儿放松,又问了几个问题,这才对真哥儿说,“既然是你的亲戚,那就不能安排在大饭堂,这里面的忌讳你们当管事的都知道,回头你私底下跟他说说。我觉得榴哥儿去煎饼作坊历练历练合适,就叫他去那里吧。”
“成,我先跟榴哥儿说说话,再送他过去。”真哥儿高兴道。
头一天先看看其他哥儿是如何干活的,领了衣裳回家洗洗干净,第二天才正式上工,也不是自己独当一面,得跟着领着他的哥儿学。
榴哥儿学活快,性格商量,看到旁人有事也愿意搭把手,没几天就能独当一面了。
“其他人领来的都不行。”柳爻卿淡淡道,“有的一眼就瞧出来为人不怎么样,还有的说话浮夸,嘴里说的跟心里想的都不是一回事儿,这种人要是收进来,咱们丹县别说再往外发展,恐怕没几天就得出事。”
“那卿哥儿不打算招人了?”哲子哥问。
柳爻卿靠在哲子哥身上,抓着他的手掰着手指头玩,道:“也不是,往后还得招,但总得招合适的人。而且我觉得这附近的农户其实都不需要来丹县做工了,机会得留给更远处的人。”
丹县周围的村子,哪怕是再远一点,也都把家里的土豆换了银钱,吃穿反正是不愁,再干点别的也能干得了。
此时更远处的农户受到丹县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他们家里的土豆大部分都叫丹县周围村子里的人用银钱买走,自己手头其实没多少银钱。
柳爻卿再能耐,也不可能叫他们也千里迢迢的跑来丹县做生意。
“哲子哥,咱们回头得出门一趟,去那些地方看看。”柳爻卿道,“富裕并不是一下子就行的,这个跟温饱不一样。天底下银钱就那么多,还都在人家手里,穷人想要富起来,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儿。”
“我知道。”哲子哥肃然。
心里打定主意,柳爻卿心里就开始计划了。
只不过在这之前,他还准备折腾点别的东西。沈从武这些人进山好几次,除了那次发现遗弃的村子,再没有发现,这样下去不行。
要想新办法。
第192章
“细密厚实,遇水不侵,遇火不燃。”柳爻卿蹲在地上拉起一块料子看,满意道,“就是这样的,回头实验的时候,一定要用绳子拉好,否则会越飞越高,燃料暂时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用柴火,木料你们可以好好选选,最好是耐烧的。”
木头也各有不同 ,有的木头一小块就能烧一天,不过也极为难得。
沈从武认真听着,一一记录下来,这才说:“我等都记住了。”
“那你们歇息一两天,就去山里实验吧。”柳爻卿摆了摆手,这回他没打算参与,甚至看都没打算去看,到时候沈从武实验出什么结果,直接告诉他就成。
若是成功,就可以在山中肆意移动,用不着再在地上艰难前行,只是风险也大,这些柳爻卿都跟沈从武这些人说过,能真的参与实验的,家中独子不能,成亲有子嗣的不能,只有家中兄弟多,且还没成亲的才能参与。
旁人或许觉得这是危险的行径,可他们却不这么觉得。
要不是狼哥跟钰哥儿差不多定下来了,他定然要上去试试的。
安排好这些事儿,柳爻卿又找管事们开会,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叫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自个儿把人招来了,到时候安排布下。
最后叮嘱道:“宣哥儿可用不着拼命,多歇歇。”
“我知道。”宣哥儿笑着说。
天气越来越热,丹县已经开了冰库,每天晌午都会弄一些碎冰出来了,只不过宣哥儿不能吃,只能瞅着解解馋,他最难熬的日子就快要来了。
对这个柳爻卿是深有体会,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不便不说,就是心情都是一天一个样,而且嘴里的口味也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马车哒哒哒从丹县出来,一路穿过宋水祥的村子,一直往前再往前。
绕过城镇,只走村子,直到几乎听不到土豆片儿、土豆条等痕迹,倒是还能看到田地里大片大片的土豆,还有大片大片的玉米。
田地里忙活的人都神情放松,看样子也都没有面黄肌瘦的,显然都能填饱肚子。
马车虽然不华贵,但出现在这个小村子里却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养马,得衙门批准,还得有那个财力,马吃东西比牛、骡子更挑,还得好好伺候 ,要不然拉不动东西。
小孩子最先好奇的站在远处看,就看到马车上下来个穿着普通却又跟村里的汉子不一样,面容好看的汉子,紧接着又下来个哥儿。
“跟戏文里的神仙下凡似的。”
“哪有,我觉得跟镇上最好看的哥儿似的。”
“反正我头一回见这么好看的。”
孩子们小小声,七嘴八舌的说着,却不敢靠近,都站得远远的。
“哲子哥,拿爆米花出来。”柳爻卿道。
“来了。”哲子哥拿了一个木盘出来,里头是冒尖的爆米花,裹了糖的,吃起来又香又甜又脆。
就是这东西刚拿出来,那香味就顿时飘散开,叫孩子们一个个的瞪大眼睛,使劲的吸着鼻子。
柳爻卿却没有直接分给孩子们吃,而是跟哲子哥一起打听着去了里正家中。
这村子的里正年纪不小,是个眼露精光的老头,见着柳爻卿拿着的爆米花,没觉得惊讶,显然早就见过。
“这些都拿给孩子们吃吧。”柳爻卿拿了几个放在嘴里,证明这东西吃起来没事。
“都过来。”里正犹豫一下,招呼孩子们都过来。
一人一小把爆米花,数目不多,却分了不少孩子。
“这是啥吃食?”
“看样子是玉米做的?”
“咋这么香甜呢,跟玉米不是一样的啊。”
还有的孩子不舍得吃,仔细地放在口袋里,准备拿回家。吃到的孩子都惊讶的瞪大眼睛,更加好奇的看向柳爻卿。
“两位来这里是有何事?”里正见柳爻卿竟然能沉得住气,一直不说正经事,终于是开口问道 。
柳爻卿冲着小孩眨眨眼,笑道:“我是丹县来的,这回是想招工。就在村头马车那边,我会放一只鸟上天,村里不管是谁都可以来面试 ,合适的我会留下。”
“你是说丹县?”里正神情一凛道,“此话当真?”
村里人可能不太清楚丹县,但是里正却知道 ,今年过年去走亲戚 ,还吃过爆米花。只是村子离丹县太远了,哪怕外面的人天天都在说这个,这里的人也还是仿佛与世隔绝一样,根本不知道。
实在是一般村里人顶多有事的时候去镇上一趟,也都是匆匆去匆匆回来 ,平时没事都是在村里,哪里会出门去外面?
就是上谷村以前也是这样,柳老头和李氏这么大把年纪了也很少去镇上,外面的事情知道的总是不那么及时。
“我是丹县的管事,也有官府发的路引,这个做不了假。”柳爻卿笑道,“你可知道丹县是什么地方?”
路引是柳爻卿找的杜县令帮忙,杜县令简直万能,连带着哲子哥的路引都办好了。
那里正惊疑不定的看看哲子哥,再看看柳爻卿,良久才道:“我也是年前才知道丹县。我那婆子的娘家远,一年走动一趟,去年年前我去了,就见着这种吃食。”
那亲戚家恰巧有个儿子在外面当伙计,也是巧了,碰上卖爆米花的,就狠了狠心花大钱买了许多带回来 ,可叫一家人都吃了个稀罕的。
“丹县是我们这些人进不去的地方,听说里面金银铺地,遍地钱财。做工的人都是被神仙点化的凡夫俗子,管事则是有能耐的小神,更有那卿哥儿,乃是真正的神仙下凡,吃的是仙果玉食,喝的是仙浆玉露,那丹县就是人间仙境,进去得拜门神……”
说到丹县,里正说的头头是道,跟说书唱戏的戏文似的。
柳爻卿听得好笑,等里正说完了便说,“你这是从哪听来的,我怎么觉得不像是真的。”
“戏台子上唱的,我听了一回。”里正道,“可惜路途遥远,不能亲自去丹县看看。哦,对了,听说丹县上空还有一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