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军就吃回头草-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承给他。
深色布料,金蝠提花,拿在手里有种微凉感,较普通衣衫重些,用力撕扯,并不能毁坏。九皇子眼睛一亮,马上将衣服套在外面,对侍卫道:“刺我一剑看看。”
“属下不敢!”侍卫吓了一跳,马上跪地请罪。
赵元嵩指着断裂的木桩,为侍卫解围:“九爷,这衣服能挡刀剑不假,但被兵器打身上,还是挺疼的。这衣服不能当铠甲用,只能在突发危机时候保命用。”
“那你和我说做什么买卖?这东西实用性好像并不大啊?”
赵元嵩勾唇一笑,凑到九皇子耳边如此这般说了说,“这笔买卖咱们五五分,九爷你自己赚来的银子,花着也方便啊。”
九皇子听他详述,眼睛发亮,重重点头。
古伴读:他怎么觉得殿下好像被带歪了。
九皇子在商业方面很有天赋,经赵元嵩点拨,他马上融会贯通,还无师自通了做生意的包装与宣传方式,利用名人效应。下午回宫,他特意跑到皇帝陛下面前撒娇卖乖,将盛放在金镶玉匣里,上了几个档次的金刚宝衣献给皇帝陛下。另一件则是让亲随快马送到太子府,并将金刚宝衣的优缺点一一列出,说明他与赵元嵩的合作,希望太子哥哥给他们行个方便云云。
金刚宝衣的花色多变,寓意吉祥,面料富有垂感,穿在身上,有一点点束缚,却让人不由自主挺胸抬头,提升不少气质。
太子殿下脑筋好,第二日早朝便将这件衣服穿在内里,故意露出袖口与衣襟,深色中衣与明黄太子袍成鲜明对比,把太子殿下衬得更加气宇轩昂。
京都权贵们贪生怕死的多,知道有这么件宝衣后,争相购买,不多久,随着货商传播消息,不只京都权贵圈,就连南辕国贵族也听说了宝衣,他们要求商人们务必搞来几件。
金刚宝衣质量好,轻薄帖身,而且比布甲防御效果不差,虽价格上有点小贵,但权贵圈几乎人手一件。那个时代没有“追潮流”这个词,却有从众心理,他们觉得既然大家都买了,那我也买吧。和别人一样,才不显突兀吧。
当九皇子拿到第一份分红,惊得张大了嘴巴。“这……这么多啊。”整整三万两,他是与赵元嵩五五分成,也就是说这批金刚宝衣卖出去一共赚了六万两。
第一次赚到钱,九皇子兴奋了。他把郭贵妃吩咐下来,中午要和皇上一起用膳的事忘得干净,直接往定国公府跑。当皇帝陛下知道后竟没生气,还喃喃了一句什么。
“皇上?”郭贵妃没听清,马上为儿子解释道:“皇上别怪山光,他就小孩子心性。您也知道他脑子笨,不好诗书琴棋,如今喜欢上做生意,也是想为皇上您分忧。”说完,给侍女递了个眼色,拿出个小妆盒,从里面抽出一张银票递给皇上,“皇上您看,这是他让臣妾交给您的。”
皇帝陛下拿着一万两银票好半天无语,第一次领到儿子给老子钱花,心情有点复杂。九皇子身边有他安插的人,他对九皇子与赵元嵩每天都做了什么全知道。九皇子性格不羁,活得肆意,就如同当年还是秦王的他。这个孩子最像他,所以他非常喜欢也非常纵容他。
至于赵元嵩……他发现那孩子极有可能是自己的种。
那日在督察府地牢近距离观察,他发现他相貌随双菱的多,只有口鼻处与自己相像。在反复施压与逼供下,他仍能保持镇定,而且回答句句相扣,可见他的聪颖与狡黠。小少年的经历与他颇为相似,年少游手好闲当个纨绔,实则韬光养晦,终有一日大放光彩。“两个都像朕啊!”
“皇上?”郭贵妃不明白皇帝在说什么。
李公公却是听懂了,眸光闪了闪,躬身而立。
………
定国公府内,九皇子正好碰到昌誉王家的世子有事找赵元嵩。赵元嵩将人请到书房,询问世子登门目的。昌誉世子说他们手中的金刚藤已经不够用了,而且最近这次收购的金刚藤硬度明显没有之前高,他来找赵元嵩想想办法,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他怕皇上怪罪下来。
“去西夷人那边交换啊,也许成本还能降下来也说不定。”他要是没记错,白大夫说金刚藤原产于西夷人散居地,如果能与西夷人保持长久贸易通商,更有利于稳定鸡山关,甚至还有可能动员他们与北轩一起对抗匈奴人。
九皇子插言问道:“元嵩,你怎么知道西夷有金刚藤?”
与九皇子熟悉了,赵元嵩更加随意,他张口开嘲道:“读书啊,九爷。”
九皇子也不气,他哈哈一笑,“好吧,我承认你比我读书多。那元嵩,你告诉我成本怎么降低?到西夷要经过一段沙漠,而且往返最短需要一个多月。你是打算自己组建商队过去,还是另聘镖师?”
昌誉世子拧眉,这样算起来成本是增加的。
赵元嵩勾起嘴角,“我家有西夷奴啊,我准备派他们去当说客,说服西夷头领组建商队,为咱们北轩送货上门。”
“怎么可能!”九皇子叫道。
“怎么不可能啊,九爷说做生意的关键是什么?”
“利益。”跟着赵元嵩混,九皇子也是学到不少的。
“对啊,是利益。金刚藤在咱们手里是宝,在他们手里是草,我用一两银子买他们一车草,你说他们卖不卖?愿意不愿意送货上门?”
九皇子和昌誉世子:“……。”
“对于西夷人来说银子还是其次,重要是粮食与布匹,还有盐巴。九爷,你如果能说服皇上对他们开放盐市,你说他们愿不愿意将那些没用的杂草送给我们?”
九皇子和昌誉世子:“……。”
“不要怕西夷会因此变强大,等他们对咱们的商品产生依赖,他们要是不听话,咱们直接断他们的粮与盐,他们要生活,就要到其他地方去换,花费一定很高,百姓肯定吃不消。所以头领要顾忌百姓,就不会与北轩发生冲突闹决裂。”
九皇子:“……。”
昌誉世子:这孩子太坏了有没有!
第60章 九皇子侍书
“报,奴才刘勇有事奏禀。”书房门口突然传来人声。
刘勇是郭贵妃派到九皇子身边的新贴身太监,他此时面带慌张,急着想与九皇子私下说话。
九皇子见了,让他俯首过来,听完他低语,九皇子勃然大怒,“贱人,竟敢欺负我阿娘,走,我这就回去!”他没与在座两人告别,直接起身就走,可见是出了紧急之事。
赵元嵩与昌誉世子面面相觑,昌誉世子确认好金刚藤之事便告辞了。晚间风敬德从别庄回来,带来九皇子最新消息。“宫里传出消息,蒋贵妃买凶行刺九皇子,又陷害郭贵妃使一名小宫妃落胎,九皇子查明真相,将所有证据承给皇上,皇上大怒,已把蒋贵妃打入冷宫。”
“竟是出了这种事。”赵元嵩恍然,怪不得九皇子会匆匆离开。
“现已开春,濮阳郡却遭遇大雪,钦天监之前念叨着瑞雪兆丰年,如今却变成了雪灾。蒋派这次也许是想帮蒋贵妃起复,他们力挺三皇子带队到濮阳郡赈灾。”
风敬德坐到书案后展开地图,赵元嵩凑过来看到他手指圈出部分,问道:“濮阳郡竟是与匈奴附属地接壤?”
“是啊,而且这次降雪面积广。”风敬德手指往匈奴人那边点了点,“这里是拓跋部的一个分支,他们原来的头领叫拓跋蒙哥,就是你们在长平南坡斩杀的那个头领,如今他弟弟拓跋天泰是新任头领,他很可能借机为哥哥报仇,南下入侵。”上一世濮阳郡只发生了农民起义,拓跋蒙哥没有战死,带着他的族人迁徙到鲜卑部附近,最后被鲜卑族吞并。
赵元嵩看他一脸愁思,眨巴了一下眼睛问道:“将军,你想去濮阳?”
朝中还有那么多武将在,风敬德也只能闲职在家。他摸了摸赵元嵩的头,道:“不,我只是怕三皇子他们想不到这层,如果没有防备,百姓会受更多的苦。”
英雄胸怀天下,更何况是他男神!
赵元嵩垂眸思考,突然抬头道:“将军,你等着,我定要让你上战场。”
风敬德见他黑葡萄眼中满是对自己的支持,心中一片悸动,他忍不住将他抱坐在腿上,亲了亲他额角,玩笑道:“人家妻子都不想让夫君上战场送死,你这是非要夫君上战场么?”他此时根本没意识到赵元嵩要做什么,还当他只是在安慰自己。
赵元嵩闹了个大脸红,他将脸埋在风敬德肩颈处,“将军,我觉得你是‘生’在战场上的。”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他风敬德的确更适合战场。风敬德为他能明白自己而感动,但那只是上一世的他,这一世,除了保家卫国,他更想护住怀里人。
建平十三年,四月初九,京都郊外现流民。赵元嵩让大树去询问情况,才得知不只濮阳郡受灾,相邻燕州出现地动,受灾面积已经扩展到蓟水郡东部以及屏录等地。当赵元嵩赶回定国公府,定国公已经收到飞鸽传书,风敬德正与定国公商量灾民安置问题,听王管家说赵元嵩与风敬严他们回来了,便将他们也叫进书房来。
“鸡山关传来确切消息,匈奴达系部又开始集结了,很明显他们是想借此次天灾之势,打北轩一个措手不及。”定国公眉宇沉沉,“现在朝堂上的局势已变成蒋派与尚书令古派对立,蒋派就不提了,尚书令古彦那人是主和派,总说中原礼仪之邦不宜与番邦小国置气,濮阳郡受灾,已经向南方各地征了粮食,如果古派为了平息战事还要再向百姓征粮的话,为父恐这天下将乱。”
定国公高瞻远瞩,忧国忧民,让赵元嵩更加肃然起敬起来。
风敬威深以为然,坚定道:“父亲放心,朝堂之上,儿子已与卫尉令他们打过招呼,如匈奴人真敢来南侵,儿子会竭力争取此次挂帅出征。”
定国公很欣慰,对风敬威赞扬道:“好,老大,你现在是家中唯一一个有官职的人,朝堂之事还要全靠你了。”
“只是……”定国公夫人面露犹豫,“将军已辞去大帅之职,天罡军的调配又只听将军的,天罡军十万众,差不多北轩一成兵力,他们无法动天罡军,我恐朝廷会有人拿这说事。”
邓勉不爽哼哼道:“天罡军士兵都是蓟水郡百姓,他们就算让天罡军解散,人不照样回蓟水种地。真想不明白了,天罡军又不向国库讨饷银讨军粮,杀敌还总冲在最前面,可他们就是看咱们不顺眼,非要将天罡军消弱不可!”
风敬德想了想建议道:“父亲,要不就借此次北方春寒,蓟水郡也受了灾,以郡民希望扩展农耕为由,褪甲还耕吧?”
众人齐齐看向风敬德,天罡军的组建经历了三代人,并不是权力多重要,而是风家人的精神,风家人的坚持。天罡军存在的意义是保家卫国,朝堂意志并不是一致对外的,到那时,天罡军就是百姓的希望。
风敬德解释道:“此乃权宜之计。皇上日渐衰老,皇子们也跟着逐渐长大,父亲虽放权,却还有名望,还有天罡军。元嵩与九皇子走得近,九皇子算是太子派,皇上明知蒋派势力越来越大,蒋贵妃犯事被打入冷宫,却没被夺了贵妃之位。”
风敬严惊悚低叫:“难道皇上属意三皇子为帝?”
赵元嵩听明白了,“不,皇上是怕死,怕别人夺他的皇位。因为我也代表着定国公府,间接与太子亲近,有暗中壮大势力的嫌疑。皇上留着蒋派,更多是为了制衡定国公府。所以,如果匈奴人真的又来南侵,大哥挂帅出征的机会很渺茫。”赵元嵩觉得风敬德真是才智过人,眼神晶亮望向他,“将军所谓的褪甲还耕不过是个障眼法,被‘削弱’的天罡军,会让皇上更安心,这样皇上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蒋派身上,从而不再阻拦大哥挂帅出征。”
风大与风老三瞬间明了,邓勉却糊涂了,他吭哧道:“你说得轻松,鸡山关那边是平原,如果没有天罡军十万大军震慑,匈奴人每每南下打劫就会攻打鸡山关。”
赵元嵩为邓勉的低智商着急,“邓黑熊,你还真是只长个子,不长脑子啊!”
“卧槽,二嫂,你又说我。二哥,你不管管!”邓勉最讨厌赵元嵩这点,动不动就开嘲讽,不管是他还是九皇子,都被他“人身攻击”过。
赵元嵩扭头看到风敬德眼中全是宠溺,当下对着邓勉得意一笑。
邓勉无力翻了个白眼,脑海里一堆“卧槽”在刷屏。
赵元嵩:“都说褪甲还耕是障眼法,天罡军脱了战袍就不是天罡军了么?再说咱们的藤球火弹已研制成功,正需要有人批量生产。还有黍米大麦的种植,这些也是重中之重啊。如果匈奴人敢来攻打鸡山关,再穿上战袍正好找他们试试咱们的藤球火弹呀。”
赵元嵩又想了想,“前两天我派小伍和贡多去了西夷,找他们头领做金刚藤生意,从西夷往鸡山关运金刚藤,路程并不远。九皇子能说通皇上,对西夷开盐市最好,如果不能,咱们也可以用小藤球火弹与他们交易,提高他们的战力,让他们成为北轩与匈奴之间的屏障。”
“哈哈哈,好,好呀,嵩儿脑筋转的就是快。”定国公抚须而笑,北轩掌控着石棉,外族很难能仿制出藤球火弹。与他们交易军器,不仅能得西夷头领喜欢,还能隐隐透出北轩国威强大来。
小个的藤球火弹威力较小,虽武装了西夷,却也变相支持了他们向匈奴之地扩张。如果可以,天罡军在关外空地来几场联合军演,用投石车投出大威力火弹,绝对会威慑住西夷人,让他们不敢对北轩有不臣之心。“就这么办吧。”
赵元嵩又一次进宫陪九皇子读书,皇帝陛下听说他出了向西夷开盐市交换金刚藤的主意,特地来找他聊天,话刚开头,就有宫人前来禀报濮阳郡出事了。三皇子赈灾时与百姓发生冲突,百姓没得到救济粮,揭竿而起开始造反了。
濮阳郡内乱,三皇子还在边关,匈奴人只要抓住三皇子为质,便可向北轩大肆勒索。这就是将军所担心的事吧?
赵元嵩本想用金刚宝衣制衣法,与太子殿下交换他家将军重新领兵机会。没成想,计划赶不上变化,九皇子听说濮阳出了事,直接跳出来请命道:“父皇,儿臣别的不成,武技还是挺好的,您派儿臣去濮阳支援三哥吧。”
冤有头债有主,九皇子是想借此打压三皇子母子。
皇帝陛下正为三皇子搞砸了赈灾而生气,听到九皇子的豪言,顿时气炸了,“你武技好?那你有哪次比试赢过你二哥!你武技好?那上次遇刺时怎么还会被吓晕过去!”
九皇子脸一热,梗着脖子道:“不用和其他人比,君子六艺中,儿臣就武技最好!”
默默跪在后面的赵元嵩与古伴读:“……。”殿下,你这是在夸自己么?
“你还有脸说!”皇帝陛下指着桌几上空了一半的梅花酥酪,损儿子,“朕看你也就只会吃,还武技呢,恐怕你连你的伴读都打不过。”
九皇子瞬间红了眼睛,哭道:“是啊,儿臣就是又蠢又笨只会吃,比不上哥哥们,让父皇失望了。”九皇子抹了把眼睛,又吸吸鼻子,“可是儿臣还是想为父皇做些事,不让父皇太过烦忧。儿臣是挺笨的,可是儿臣有赵元嵩啊,他之前不是守过长阳关,定有办法镇压叛乱。”
赵元嵩没想到九皇子将他拖下水,抬头正好对上皇帝陛下看过来的目光。他迅速低头,恭敬道:“那时,微臣只是仗着有外子在。”
“赵元嵩!”九皇子非常不满他没站出来力挺自己。
赵元嵩微抬头,看到九皇子受伤眼神,他抿抿唇,昂起头直视皇帝陛下,“外子善兵法,如果皇上您能让外子随行,微臣定会将此次叛乱平息。”
“哦?你这么有把握?”皇帝陛下看到赵元嵩那张与双菱公主酷似的脸,什么怒气也都消了。
“是,皇上您也了解外子的本事,如果非要使用武力镇压,微臣相信他绝对会将伤亡控制在最小范围。至于安抚民心,微臣现在无法给出具体方案,只有到了当地,看到实际情况才有办法解决。”
皇帝陛下半眯起眼睛开始沉思。
赵元嵩看了看九皇子气鼓的脸,又道:“三殿下与百姓发生冲突,让皇家声誉受损。此次九殿下带队主持,定会在百姓心中树立起皇上爱民如子的伟大形象,挽回皇家颜面。”
赵元嵩话里的意思是,事成之后所有功劳归九皇子,他与风敬德半分不占。
皇帝陛下睁开眼,目光闪过诡谲,定定看向赵元嵩:“你要是办不到呢?”
赵元嵩叩首:“微臣任凭皇上处置。”
第61章 九皇子侍书
赵元嵩带着风敬德可以领兵去濮阳郡的好消息回家,却被王管家请去定国公夫人主院。“娘被气病了?王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管家愤愤道:“还不是冯小姐!前些日子她明明不同意夫人给她安排的鸿胪寺卿家那门亲事,昨日,夫人邀鸿胪寺卿夫人过府饮宴想赔个罪,冯小姐却突然跑出来又说同意嫁过去,她这么一闹,好像夫人故意苛待打压她一样。夫人仁慈,不和她小孩子计较,今日约鸿胪寺卿夫人去白马观合婚算吉日,还定了下聘日期,可这冯小姐不知又抽哪家子疯,听夫人一说,竟留书逃跑了!”
“她这是逃婚?”
“是啊,夫人看到留书,直接被气晕过去了。大帅也是勃然大怒,已经让延亭少爷带人去追了。”
赵元嵩皱眉,不明白冯翠儿是怎么想的。丢定国公府脸面,毁自己名誉,对她有什么好处么?
赵元嵩踏进主屋中厅,与大家问好,发现万氏脸色十分不好,他扫了一眼,走到风敬德身边问定国公夫人情况,听说已请来白大夫,也稍稍安了心。不一会儿,室内睡房中传来丫头惊喜得一声夫人醒了。
众人提着的心,这才放回肚子里。白大夫说定国公夫人急火攻心,近日不可操劳,需要静养几日。定国公夫人真被伤到了,说话都提不起力气,感觉力不从心,招孩子们进去,开始安排府内事务,打算将府里所有生意交给赵元嵩管理。
万氏本就黑沉的脸更加阴暗,抱着风景逸小宝宝的手不由收紧,小宝宝哇得一声就哭了。
众人回头看她一眼,她马上心疼哄小宝宝:“景逸,乖,不哭,祖母没事了。你看,祖母在看你,真没事了。”然后才抬脸对大家解释:“这孩子见母亲病了,定是吓坏了。”
赵元嵩收回视线,跪在定国公夫人床前,轻轻握着她的手,为难道:“娘,恐怕孩儿要让你失望,暂时不能接管家里产业了。”他将宫中之事详细告诉家人,最后道:“孩儿见皇上态度的确对天罡军有忌惮,还望爹您尽快安排好他们褪甲还耕。”
听说自己被重新启用,风敬德望向赵元嵩的目光深了深。那日他没把赵元嵩的话当真,没想到他竟真的帮自己完成了愿望。风敬德的心又是一阵悸动,与赵元嵩一起后,总是时时被感动着。
定国公看老妻已无大碍,便让赵元嵩和儿子们去书房详谈。定国公夫人叹了口气,转眼看向留下来的万氏,“既然如此,这方小印暂由你保管,这段时日府里之事你多费心。”
万氏激动下跪:“娘放心,儿媳定会仔细着。”
定国公夫人又是一声长叹,摆摆手让她告退。她自问对冯翠儿掏心掏肺,没想到她竟是个没心肝的,当着鸿胪寺卿夫人的面落她面子不说,还把定国公府的脸面往泥里采。她家儿子儿媳从来没给过她气受,没想到老了老了竟被这丫头气得半死。
“景逸,你想吃什么,娘给你买。”万氏抱着风景逸走出主院,脸上喜笑颜开,态度变得特别快。
之前她也被气得够呛,她让冯翠儿自坏名声,是想让她勾引风敬德,没想到她脑子被狗吃了,竟使出骗婚、逃婚招数。她也不想想,这么闹与风敬德哪有半毛钱关系,别说给人家当妾了,这回估计他们连正经亲戚也没得做了吧。
………
四月本是杨柳绒絮纷飞之时,可北方还有未开化的小溪,气温也比京都差了一个季节。九皇子第一次领差事出京,在豪华的马车内,饶有兴趣地掀着帘子看风景。
三皇子与濮阳郡灾民发生冲突,激起民众反抗,开始反朝廷。九皇子带着一百亲卫、两千士兵前去支援,他们快马加鞭,过凉山,穿晋州,夜宿风口小镇,中午时赶到一条小河边修整。
九皇子跳下马车,见风敬德带兵去巡视周围,马上凑到赵元嵩身边:“元嵩,我让你跟我坐车,陪我说话,你干嘛不肯啊?”
赵元嵩从马鞍上解下布包,从里面掏出油纸包,递给九皇子:“九爷,虽然咱俩都是男子,但有时也得讲个授受不亲吧。”
九皇子闻到喷香烧鸡味,也顾不上生气,拆开油纸包,捧着烧鸡开啃。口中含糊道:“对了,你是有夫之夫呀,怪不得长缨将军时不时瞪我呢!”他们连日行军,一路没怎么吃好,赵元嵩竟为他准备烧鸡,真让他感动。九皇子随口问道:“这烧鸡哪买的?”
“风口镇啊。”烧鸡是马洪去买的。
马洪是赵元嵩阿娘留下的暗卫之一,武功最厉害,一直待在长乐侯府,监视花姨娘,并探听府内消息。此去濮阳郡危险不小,小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