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子有大疾-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车在雄伟壮丽的宫门外停下。
玉鸾宫。
皇后听得自家兄长前来,心中甚为好奇,早早在正堂等着。不多时,见他进来,站起身迎上去,亲自扶起跪在地上的徐之善,“兄长快快请起,今日着急进宫来,不知是为何事?”
徐之善看一眼四周的宫女太监,咳了咳道:“也说不上什么大事,只是微臣今日出宫寻得几件玩物,虽谈不上珍贵,却也稀罕,便送来与皇后娘娘瞧瞧,也算解解闷。”说着招招手,让人端两个锦盒进来。
“兄长费心了。”皇后看一眼锦盒,又道,“都下去,本宫与兄长说说家常。”
下人走罢,徐之善才拉着荀裕走到她面前,压低声音道:“妹妹,你看他是谁?”
皇后一动不动盯着他,眼神凌厉地往下去,停在他的左脚之上,继而又抬头,目光转至他脸上,眉头大皱,瞬间拉下脸,这张脸化成灰她也不会认错!走至徐之善身旁,低吼道:“这个节骨眼,你把他带来作甚?一有不慎,你我都得下水,徐家就彻底完了。”
“妹妹少安毋躁,你哥哥岂是这等蠢物?”徐之善道,“告诉妹妹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却原来,我们这二十多年的战战兢兢,这数不清的不眠之夜,都是白瞎了!妹妹不知道,皇上的宝贝儿子荀瑾原来并不是真正的皇子,只是舒妃与秦典通奸的野种!大梁的皇子就只有二皇子荀裕一个。”
皇后听罢,猛地瞪大眼,抓住他的衣袖道:“你说什么?你说荀瑾不是皇上的亲儿子?我没有听错?”
徐之善点头,又把薛远的话原原本本说与她听,皇后松开他的衣袖,坐回椅子上,十指用力搓了搓,沉默良久,看一眼荀裕,又站了起来,敛去眼里的情绪,绽放出一张温柔的笑脸,慈眉善目摸了摸他的头:“裕儿这些年在外面受苦了,幸亏老天有眼,让我的裕儿苦尽甘来。”
荀裕眼神一闪,极克制地立在原地,任由她的手摸上自己的头,眸光低垂道:“多谢皇后娘娘关心。”
“这一次,母后一定助裕儿把原属于我们的东西,通通讨回来。”皇后冷声道,又望向徐之善,略一沉吟,“这件事光有薛太医作证,还远远不足,毕竟口说无凭。要想彻底绊倒那贱人和那野种,就必须找出舒妃和秦典私通的证据,然后把它们呈在皇上面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劳永逸打败敌人,让她们母子死无葬身地。”
“妹妹所言极是。”徐之善附和。
“眼下秦典和舒妃都随皇上去了祭天,七日后方能回来,兄长官至吏部尚书,大可找个借口,派人去秦典家中搜查,若能找到证据,自然极好,若找不到,便是搜些字画出来也成,不过是日后再费些心力罢了。兄长宜速速出宫去安排,到时证据在场,也容不得她们狡辩抵赖了。”
“妹妹放心,为兄知道怎么做。”徐之善又问,“妹妹打算何时把真相告诉皇上?”
“皇上好面子,最是顾忌皇家颜面,真相得让他知道,但却绝不能从你我口中说出来。”皇后皱着眉头来回踱步,倏地站定,眼神一亮道,“本宫这就去佛堂见太后,若由太后之口说出,皇上也会听,本宫还能少讨几分嫌。”
皇后梳妆打份一番,临走时,朝荀裕道:“宫里头到处都是暗鬼,可要委屈裕儿几日,先藏在这玉鸾宫里,千万不要让人看见,望裕儿以大局为重。”
“皇后娘娘放心,我知道轻重。”
荀裕看她走远,面色渐渐深沉。
沈钧道:“这对兄妹没一个安好心,这女人比她哥哥更厉害,得亏她没子嗣,不然拂尘又多了一个劲敌。真难为你了,从小便要与这些人周旋。”
“毕竟是皇后。”荀裕冷笑道,“宫里头的人,若不厉害些,学不会两面三刀,学不会心狠手辣,也难活到今日。”说罢,抬头看一眼金碧辉煌的宫阙,却仍如记忆中的一样。自己曾在皇后身边待过一年,原以为再也不会走进她这玉鸾宫,却不知造化弄人,刚才他还是人人避之不及的通缉犯,一转眼却又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皇嫡子,想来真是讽刺!前半生,他的沉浮都由他人定,总有一日,自己的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想保护的人,世上再也无人动得了。
一个时辰后。
太监宫女们突然急急侯在门口,随即,殿门缓缓打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妇人进来,却正是堂堂大粱朝的太后。皇后亦步亦趋跟在她身后进来。
荀裕拉着沈钧跪下,“荀裕参见太后、参见皇后娘娘。”
太后走过来,凝视着他良久,却不让他免礼,好一会儿才道:“你随哀家出宫,我们现在去见你的父皇。”
☆、第74章 第 74 章
圄丘乃御用祭天之地。香案上设有七级神位,正中央为皇天上帝之牌; 其次为荀氏皇家列祖列宗牌位。牌位前摆满猪羊狗彘及酒果佳肴; 此时乐师正奏奉平之章。
荀治行罢三跪九叩之礼,起身回头; 低声朝身旁的太监道:“太后在哪?快带朕过去。”母亲向来深居简出,一心念佛; 这会却不惜出宫也要见朕; 只怕事情不简单。
“太后正在内室之中等皇上,请皇上随奴才来。”
须臾; 一个身着龙袍的男子疾步而来,男子身材臃肿; 黑白参半的头发束在玉冕之中,嘴旁两条弧形的沟壑; 深嵌在布满皱纹的肥大脸上; 蹒跚的步子每走一步,脸上的横肉抖动一下。
荀裕立在太后身后,紧紧盯着由远而近的梁王荀治。他老了。那张曾经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的脸; 从心底深处黑暗的土壤中爬出来; 慢慢跟眼前之人融为一体。近了; 再近了,老天有眼; 终于让他等到了今日!
荀治目不斜视走过来,朝太后行了一礼,“母亲怎么来了?”
太后从太师椅上站起; “你们都去吧。”又偏头看一眼荀裕,“你留下。”
一阵小心翼翼的脚步窸窣走远,房里只剩下三人。
“哀家昨晚做了一个梦,梦里见着了先帝。先帝对哀家说,‘皇帝祭天,诚心感动神明,上天必佑我大梁千秋万代江山永固。’不料这时荀瑾进来,先帝忽然勃然大怒,指着荀瑾说,‘哪来的野种,快滚回你的去处!’哀家心里一惊,正要细问,谁知梦竟醒了。原以为不过是个没理由的梦,哪晓得第二日,大理寺的监寺竟派人给哀家送来了这些信件。”说着将桌案上的一叠信递到荀治眼前,原本平和的脸瞬间肃然,“哀家是两只眼快闭上的人了,从不诸多干涉皇帝的政事,只是此事关系到我皇室家族的血脉存亡,哀家若不管,便只能看着祖宗的大好基业,葬送在你我手中,白白便宜了那些下流肮脏种子。皇儿啊,荀瑾根本不是皇家的子嗣,只是舒妃与秦典狼狈为奸的贱种。这二十多年来,皇帝可被他们骗惨了!”
荀治扫过信,双手紧紧捏在纸信上,眼珠子快要凸出来,脖子突兀地伸长了一截。忽地闭上眼,眼前浮现一张满是胡须的脸,又浮现一张稚气未脱的脸,两张脸交叉出现,皆挂着平日里最寻常不过的微笑,一种看上去忠心不二,一种看上去孝心可嘉。倏地睁开眼,狭长的眸子遽然阴冷,杀气从周身溢出,似要屠尽全天下所有负他之人。“朕终于知道你为何要蓄胡须了!”荀治失控地大笑,脸部肌肉拧成一团,狰狞得如同发怒的野兽,使出全身的力将信撕碎,面朝天吼道:“来人,朕要见舒妃,立刻带舒妃见朕!”
太监的声音战战兢兢在门外响起:“回皇上,舒妃娘娘今早奉皇上之命,去庙里还愿,尚未回来。”
一瞬间,树叶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到。
荀治咬牙:“与她同行的,还有谁?”
“还有钦天监监正大人秦典。”
荀治一脚踢开坐下的椅子,嘴唇不住哆嗦,急促地喘气呼吸,胸口仿佛搅到了一起。
太后沉思良久,正色:“必是哀家出宫的消息传到了他们耳朵,舒妃自知事已败露,与秦典两人假借还愿之名,骗过了皇帝逃跑。”
盛怒过后,荀裕终于恢复平静,低垂着头,无力地跌坐在椅子上,“我大梁危矣!荀瑾此刻正南剿落雁岛,手握二十万大军,她们必然是投奔他去了。”
太后闻言眼神顿厉,“事已至此,皇家颜面也顾不得了。皇帝须即刻下旨追捕舒妃秦典,切不可让他们母子相会。除此之外,皇儿还需连夜赶回京城,急调冀州军马驻守京城,随时待命,以备不时之需。”
荀治从椅子上站起来,“母亲所言甚是,传令下去,即可将冀州大军调往京城,今晚连夜回京。”说罢又顿了顿,来回在房里踱了一圈,眼里露出凶狠的光,恰如妄意主宰生杀的屠夫,“传朕旨意,三皇子荀瑾南击落雁岛,北退乌戎族,屡立战功,朕心甚慰,特封皇三子荀瑾为显王。另落雁岛易守难攻,宜暂且撤退。宣显王荀瑾即刻回宫领旨谢恩,不得有误。”
太后转身朝荀裕走来,“哀家还带了一人来见皇儿,皇儿见了一定欣慰。”说着亲自弯腰把跪在地上的荀裕伏起来,拉着他的手走到荀治眼前,“皇儿看看,这是谁?”
荀裕抬头看他一眼,又微垂下头,随即跪下道:“罪人荀裕,参见皇上。”
砰的一声,御笔落在地上。
荀治缓步走过来,双手负在身后,又在离他不远处停下,良久才僵硬的道:“抬起头,让朕看看。”
一张清秀俊逸的脸,慢慢出现在眼前,陌生而遥远,却仿佛一把寒光逼人的锁钥,顷刻打开了埋葬心底深处的往事。那些蒙了尘的短命人物,一个个清晰地跃上心头。这张酷似容妃的脸与他对视一眼,又不卑不亢地垂下去。二十多年了,他一共就见过这人几次,每次见他,只用一眼便能认出他的身份来,记忆中他明明是撑一副拐杖的。眼前这个仪丽风流的青年公子,当真是那瘸子?
荀治瞪大眼,目光往下定格在他的脚上,“你真的是荀裕?”
荀裕垂着头,面色无常重复着做过多次的动作,撩起一截裤腿,露出那冷冰冰的铁肢。
荀治似是没站稳,猛地倒退两步,咽了咽口水,喉咙一阵咕隆,突然发出大笑,“哈哈哈,好哇……好……好。”无意间,荀治从眼前那张俊秀的脸上看到了明显的嘲讽,他却无心追究,蹒跚着转回身,推开门,在太监的搀扶下,边走边笑,笑声响彻云霄,带着彻骨悲凉。恍若正笑世间最可笑之事,亦或者,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七天后,圣旨快马加鞭送到荀瑾手中。
“皇上加封三皇子殿下为显王,命显王殿下即刻出发,回宫谢恩。”
荀瑾大喜,跪接圣旨,当即收兵撤退。行至豫川,天色已晚,在山腰安营扎寨。
忽然,侍卫绑来两个人,押至荀瑾军营口,禀道:“显王殿下,卑职在营外抓获两人,他们说是显王殿下的亲人,一定要见显王殿下。”
门口传来一声尖锐的叫喊,“瑾儿是娘,快把这瞎了眼的狗东西砍了,竟连本宫也敢绑。”
荀瑾微怔,猛地站起来,冲至门外,见门口站着两个风尘仆仆之人,穿着寻常的百姓服,皆做男子打扮,一个是他的母亲舒妃,另一个却是钦天监监正秦典。伸头看了看后面,并没有别人,眉头不由皱起,好奇的话说到嘴边,却又咽下了,亲手解开他们的绳子,“母妃?你怎么和秦大人一起来了?京城发生了何事?”
两人对视一眼,舒妃未答,秦典微咳道:“三皇子殿下是要回京城?”
荀瑾道:“父皇封我为显王,命我即刻回宫谢恩。”
秦典扑通跪下道:“三皇子殿下切莫回京城。”
“秦大人何出此言?京城到底发生了何事?”
“京城已被反贼荀裕控制,皇上也落在了他们手中,正是他假传圣旨宣三皇子殿下回京,想一举歼灭三皇子殿下。三皇子殿下切不可贸然回京,否则必被荀裕擒获。”
“你说什么?荀裕控制了京城,父皇也落在他们手中?”荀瑾横眉倒竖,一掌拍在桌上,急得来回走,忽又停住,大喝道:“传令下去,父皇有难,加快行程连夜赶路,务必月底前赶到京城,保护父皇。”
“瑾儿不可。”舒妃喝道,见荀瑾疑惑地望过来,眼神闪了闪,强笑了笑,“母妃的意思是……现在你父皇受制于人,瑾儿若当真赶回京城,别说救不了你父皇,便连你自己也会落入奸人手中,依母妃看,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秦典适时道:“舒妃娘娘一路忍饥挨饿,又要躲避荀裕的追兵,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千里迢迢给三皇子殿下报信,正是为了阻止三皇子殿下回京,三皇子殿下万不可一意孤行,羊入虎口,枉费舒妃娘娘一片苦心。”
荀瑾闻言无声坐下,暗自沉思半晌,才道:“天晚了,母妃今夜先好生歇息,明日孩儿再与母妃长谈。”
舒妃与秦典各回营帐。
茶余饭饱,舒妃唤人打一桶热水,褪去男装,沐浴装扮一番,随后闭眼歇息。又突然坐起来,掀开帘帐走出去,见四处无人,歪头想了想,快步来到秦典营帐。
已近子时,士兵发现舒妃孤身一人,忙跟在舒妃身后,见她进了秦典的营帐,登时顿住,脚下一犹豫,转身来到荀瑾的主营,恭敬道:“启禀显王殿下,舒妃娘娘去了秦大人的营帐。”
荀瑾猛坐起来,来不及披衣,抓住他的衣襟,低吼道:“此事当真?”
“显王殿下叫小人好生看着舒妃娘娘,小人不敢有半句虚言。”
荀瑾眼珠子转了转,突然松手放开了他,背过头良久,再回头,却又亲自帮他理了理被自己弄乱的衣襟,笑道:“哦,我想起来了,是我约了母妃与秦大人,今晚连夜商讨京城要事,没你的事了,你下去吧。”说着取下刀,大步往秦典的军营走去,刚掀开帐帘,却僵在原地。
只听里面传来一阵压抑的娇喘。
“唔……好凉,死鬼,你放进了什么?”
“宝贝儿猜猜?”秦典喘着粗气笑道,“相公要吃捣碎的葡萄浆。”
床板咯吱响。
“宝贝儿何时告诉瑾儿真相?”
他竟然叫瑾儿?瑾儿也是他叫的?荀瑾哐抽出腰间佩刀,大叫一声朝床上两人扑去,秦典侧身一躲,赤身滚下床来,这一惊吓,原本粗硬之物登时软了。
舒妃看着突然的变故,一时怔愣,回过神来,望着持刀相向青筋爆出的荀瑾,一手紧裹被子,遮住外露的春光,另一手则抓住他的胳膊,噙着泪水看着他,乞求地摇头。
荀瑾大力推开她,任由她跃至床角,恶狠狠地盯着地上的秦典,眼里喷出怒火,一刀砍去,秦典在地上滚了滚,狼狈躲开,脸上都是虚汗,慌乱之中急道:“莫杀我,你不能杀我,我是你的亲生父亲!”
利刀尾随而至,招法愈加凌厉。荀瑾狠狠朝他啐一口,重重地呸道:“闭嘴!无耻淫物,下流东西!死到临头还嘴硬,不杀你,简直污瞎了眼。”
舒妃哑声道:“住手!瑾儿娘求你住手!他说的都是真的,他真的是你的亲生父亲!你是谁的儿子,娘难道会不清楚?”
全身的血液冒上来,脖子也涨得通红。荀瑾紧紧握住刀,双手止不住的发抖,指向秦典的刀尖,也一个劲呜鸣抽噎。一时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如困入绝境发狂的野兽。
忽地一声大叫,荀瑾使出吃奶的劲,利刀狠狠刺穿秦典的心脏,脸上露出骇人的狞笑,嗓子变得嘶哑,一字一顿道:“你听好了,我的父亲是大梁皇帝荀治,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至于你秦典,只不过是我父皇和我身边的一条狗,我要杀便杀,要打便他,这辈子你都不可能是我父亲。”说罢,带着一丝疯狂,又倏地抽出刀,血点溅在脸上,丝毫不在意,似尝到报复的快感,胸口的怒火也得到了宣泄,目光从秦典不甘的脸上往下,不屑的看一眼那残留着粘稠物的□□,恰如看到一根疲软的肥肠,却比茅坑里的苍蝇还恶心 。猛地一刀朝他两腿间劈去,将那拇指长的一截砍落,随后扔下刀,仿佛刀也变得肮脏,擦了擦眼角的血,徒留一脸呆愣的舒妃,派人守在她的门口,不准任何人进出半步,头也不回离开。
荀瑾大笑,我才不会听你们的谎言!我的父皇是大梁天子,我是堂堂皇子。父皇说过,等我立了军功回京,便会下旨封我为太子,还会亲自为我挑选太子妃成亲!他若不是我的亲生父亲,又怎会这般待我?你们都休想骗我!
连夜鸣鼓,荀瑾将众人聚集一起,随即举刀高呼道:“传令下去,即刻出发进京,面见父皇。”径自上马在前开路,将圣旨揣进怀里,胸前鼓鼓,策马而行。
☆、第75章 第 75 章
朱泰是被一阵激烈的鼓声惊醒的。猛地坐起来,却见外面一片漆黑; 突然感到背后传来一道锐利的目光; 顿时鸡皮疙瘩都起来,忙转过头; 却见黑暗中站着一个人影。点着灯一看,那人一袭蓝袍; 双手环抱胸前; 倚窗而立,正笑眯眯盯着自己。
“沈钧?怎么是你?”
沈钧缓步走过来; “二皇子殿下叫我来问问朱先生,打的赌可还算数?”
朱泰略一迟疑; 抱拳作揖道:“请沈公子回告二皇子殿下,朱某说过的话; 绝不改口。”
沈钧笑着点头; 从怀里掏出一封修书,说道:“这是二皇子殿下叫我带给朱先生的亲笔书信,请朱先生过目。”
朱泰接过来一看; 惊讶外显于色; 止不住地摇头; 连连叹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怪不得会在这里碰上舒妃和秦典!如此一来,事情就说得通了!”信上将荀瑾的身份讲得一清二楚。
沈钧不慌不忙地坐下; 轻敲着案面道:“二皇子殿下还让我问朱先生最后一句话,二皇子和皇上,朱先生选谁?”
朱泰皱眉; 良久才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文章?”
“若选了皇上,朱先生便请随荀瑾一起进宫面圣,若选了二皇子,朱先生则暂时不能回京城,而要想办法带荀瑾手中的二十万大军撤回落雁岛,帮二皇子收编岛上的五万人马,等候他的指令,再行回宫。”沈钧说着笑道,“二皇子还让我提醒朱先生,一定要想清楚了,这两条路中间,有生门,有死门,有富贵路,有黄泉路,千万别选错了。”
朱泰眼神一凛,紧紧盯着沈钧,见眼前人依旧老神在在,忽而也笑了,随即正色:“承蒙二皇子殿下看得起朱某,朱某定不负所托,在落雁岛恭候二皇子殿下佳音。”
目送沈钧离开,朱泰凝眸望了望营外嘈杂的人影,但见外面人来人往,都是在收拾东西启程回京。略一沉吟,也起身把自己的东西收好,若无其事上马,跟在荀瑾身后,继续往回京的路去。
眼看还有半月到达京城,荀瑾勒住马,心中突然不安起来,眼皮也跳得厉害。天色还早,便下令扎寨。
朱泰进来道:“我观显王殿下近日寝食难安,神色困倦,想来是夜里睡不好的原因,特给显王殿下送来安神养荣丸,显王冲水服之,可明显改善睡眠。”
“朱先生有心了。”荀瑾接过药丸,揉了揉太阳穴。
朱泰行一礼,欲退下,荀瑾忙摆手道:“朱先生且慢!”
朱泰转回头,“显王殿下还有何吩咐?”
荀瑾沉默半晌方道:“这些日子,先生应该也听到了一些传言。依先生看,这京城,底是该回,还是不该回?”
朱泰道: “依小人愚见,皇上既然下旨封殿下为显王,又命殿下即刻回京谢恩,若殿下公然抗旨不遵,便有悖于忠孝之道。只是如今京城局势不明,有传言说,皇上已被二皇子荀裕控制,若显王殿下贸然回去,又怕自投罗网。我以为殿下可派探子先行,待打听清楚京城的局势后,再作决定不迟。”
荀瑾皱眉道:“不瞒先生说,我先后派了三个探子打探消息,回来都说传言不实,京城好好的在父皇手中,并没有被荀裕控制。”
“如此,殿下大可放心回京便是,何苦忧虑?”
荀瑾叹道:“我所忧的是母……”话音戛然而止,仿佛被一刀砍断。静了半晌才假笑道,“母妃跟我说过京城的局势,万一这只是荀裕的障眼法,该如何是好?”
“显王殿下若不安心,可随几个亲兵先回京城,我等在后方接应。如朝庭当真被荀裕控制,有二十万大军做后应,也可设法将显王殿下营救出来。”
荀瑾凝神想了想,点头道:“便照先生说的做。”
朱泰略一沉默,又道:“舒妃娘娘是跟显王殿下同行,还是……”
荀瑾眼神闪了闪道:“母妃近日染了风寒,宜好生休养,不宜跟着本王奔波。”
朱泰躬身退出。
荀瑾带百名亲兵先行一步。
这日到达京城入了城门,荀瑾径直行至宫门外,却被带刀侍卫拦下。
荀瑾停住脚步,刚要开口大骂,猛地看见一个人影走来,正是荀裕。
荀瑾恶狠狠地盯着他,眼神似要把他吃掉,“荀裕,你怎么在这?”
“我奉皇上之命,在这里等你很久了。”荀裕冷笑道,“抓起来,押去大理寺天牢。”
“呸!你这跛腿瘸子,真是大言不惭!父皇恨不得食尔肉、啖尔骨!你却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