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夜尽天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淑瑜笑容明媚,“姐姐记下了,书玙记得好好休息,外祖母慈爱,外祖父更是明理之人,弟弟可要快点好起来,别让外祖母跟着担心。”
================================
作者有话要说: 马上进入下一卷了,皇子夺嫡拉开序幕
第六章 朝中事(上)
翌日,书玙借故身体不太舒服,除去一大早起床给卓尚书和卓夫人问候过之后,打算干脆一个人在屋里连门都不出的待了整整一天。
淑瑜在用过早饭后,专程跑来看了书玙一眼,笑眯眯的和自己的弟弟打过招呼之后,才乘坐马车去了外祖家。
在书玙眼里,淑瑜在身份上是自己的姐姐,可实际上也还只是个才十六岁的还是个小孩子。小姑娘淑瑜明眸善睐,很是爱笑,看了就让人心情松快。可是,哪怕仅仅只是根据昨晚两人的聊天,书玙也能看得出来,这个不过才十六岁的小姑娘,有着绝对超出常人想象的深沉心思。
就算是卓夫人,素有贤惠之名又丝毫不落正妻的地位,可她每日忙碌的也不过是卓府后院这一亩三分地,最多不过再加上亲戚往来、身为外命妇给皇宫宫妃请安罢了。
可是淑瑜不是,甚至于,淑瑜看人、看事情的角度,和浸淫官场多年的卓尚书、还有身为天之骄子的九皇子他们一样,其实都是从朝堂之上的大局来看,而这是远非一个普通的官宦家的小姐所能否极的高度。
思来想去的都快把自己的脑子搅和成一锅的浆糊了,回过神来,书玙有些失笑的摇了摇头,他这些日子也真是的,老是下意识的就在考虑这些事情,果真是在皇宫里待久了,这真是皇宫里的气氛又有些古怪,自己脑子里的那根弦怕是早就绷紧了,稍微有个风吹草动的,就会往前朝政事的方面上想……
书玙称身体不舒服的自己屋里走神,更是歪打正着的直接避开了卓府里的两个庶兄书珉和书珀,让犹豫良久、思考再三才想来和书玙见一面说说话的两人仿佛一记重拳却打到棉花上一般,对双方都是个不痛不痒的结果。
吃过午饭后,书玙看着丫鬟把碗筷收拾好了,就独自一人待在自己房里,捧着一卷古籍有些恹恹的看着。其实他还算爱看书,可是,他更喜欢看风物志、游记之类内容包罗万象,行走于山川秀色的人文轶事,或是街头话本都行,那些中规中矩的四书五经,用来上课学习还好,真用来消遣就实在是有些倦了。
可惜,他的房里不可能有自己感兴趣的哪种类型。更别提,大多时候他都在宫里给九皇子当伴读,根本就不在这里住,这里的书架自然被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上面永远只摆着都没被人翻过几次、还差不多是崭新的书籍。
看着书上的字,书玙舒服的半靠在床上,意兴阑珊间,脑海中不觉又想起了昨晚和淑瑜聊天的时候,她提到的关于沈家的事情。
虽然淑瑜说到的事情并不多,可是,只要把那些事情稍微整理串联一下,就能发觉里面的暗藏玄机了。更何况,就在前几天,书玙还从九皇子那里了解到了三公主选驸马背后的一些人和事,虽然这两拨人的手法风格迥然不同,但是目的却又都是相似的。
将书轻轻的盖在自己脸上,连视线都被遮掩住了,不知不觉的,书玙在一片黑暗的环境中,又开始认真的考虑着所有的这些事情之间的关联。
当今皇帝尚未立过东宫太子,虽说一开始也有无一子是皇后所出嫡子的缘故,也就没法在已有的众多皇子中挑出来一个身份上能压得住的。而现在皇帝也已经不再年轻了,皇后更是在生完五公主伤了身子之后,就深居简出,连同宫务都交由四妃共同打理。
换句话说,皇帝想要一个嫡子已经是不可能了,如果不废掉现在的皇后另封,那么皇宫里的所有皇子便都是庶出。没有嫡庶之分后,所有的长幼有序对于不是一母同胞的皇子们而言,直接就是个笑话。
这种情况下,皇帝没办法立东宫太子,也不能立。现在这个当口,立谁为东宫太子,谁就是现成的靶子,任是谁,都要上去摇晃两下再拆几块砖。那么多的皇子还有各自的母妃以及外戚家族,毕竟是人多势众,就算是有了东宫太子的身份,也几乎是扛不住的。
而现在皇帝既然坚持不立太子,那就是有了保全自己那么多儿子的念头,让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靶子,就算有争斗,也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顶多给人上上眼药,掀不起什么滔天巨浪。
如此一来,不出意外的话,皇帝将来一旦要立太子,恐怕就要用尽手段的直接助自己挑好的储君人选登基为帝,一举定乾坤了!
书玙仰躺在床上,稍稍眯起眼睛,他固然看不透皇帝的行事手段,也猜不到皇帝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动作安排,可是,这种皇权更迭之间的总体局势,他倒是能分析出一二来。
想到这里,书玙将翻扣在在脸上的那本古籍拿起了合上,然后揉了揉被压的有点红印子的脸,径直起身往桌案旁边走,取出一叠纸来,从笔筒中翻出一根极细小的毛笔,蘸了点墨开始勾人物关系图谱。
三公主和四皇子一母同胞,母亲是贤妃。三公主的驸马虽说是当科榜眼又是太常寺卿的嫡长子,可是仅仅当朝三品官员嫡长子这个身份对于堂堂一个公主而言,毕竟还是稍微低了那么一点。
既然贤妃和三公主都对驸马很是满意的促成了这段婚事,暂时先撇开三公主的心意不管——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小女孩,又长在深宫,估计见了驸马刘轶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看对眼了可能就愿意了——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每个朝代总有那么几位比较特立独行的公主热衷于权势和前朝政事,也有足够的眼光和手段去那么做,可是,毕竟不是每个公主都有汉朝馆陶公主、唐朝太平公主那样的魄力的……
那么,四皇子和贤妃娘娘为三公主选的这个驸马,最为看中的,应该就是刘轶背后能搭上话的亲戚和势力了——比如刘轶的姨母一品安国夫人,比如他的外祖母永宁大长公主,还有外祖父,已经荣养但是在北地军中威名犹存的抚北大将军……
而三皇子杨靖澜生母宋美人位分不高,出身也不高,倒是个干干净净没有外戚的,不过,也就注定了没有母族势力支持,和四妃之子想比,自然就弱势了太多。
淑瑜昨日说,她的舅舅家二表哥和三皇子一见如故。这里头,三皇子的目的,还有沈家的心思倒是有些难猜了。若是真的“一见如故”,三皇子无心皇位,沈家也是纯臣,那么倒是真省了心了。
若是并非如此的话,三皇子母族势单力薄,就算再加上一个沈家,恐怕也难以和四皇子以及贤妃的娘家等人抗衡。更何况,沈家就算真的支持三皇子得了从龙之功,这其中总是要有一个纽带的,对于家中女子尚没有宫妃身份的沈家,三皇子现在所能许诺的,也就是他的正妃身份了……
还有皇后、淑妃、德妃等人以及包括九皇子在内的几位皇子,他们之间的关联牵扯,书玙现在还看不透彻。不过,随着皇子们一个个渐渐长大,只消多分析一下他们和几位公主的联姻对象,总是能最快的看清局势……
拥有共同的利益是维系关系的最好方法,而在这个时代,联姻则是利益关系中最直观也最有效的法子……
等到书玙拿着纸笔将自己脑子里混成一团的人物关系一一写在书面上清楚的梳理好后,看着上面不过是以三皇子、四皇子,几位一母同胞的公主还有他们的宫妃生母为中心,通过联姻和亲戚这种媒介,竟然愣是把朝中小半的官员都覆盖的差不多了。
饶是早有一些心理准备的书玙,看着这繁杂交错的人物关系和朝堂之上各个派别的势力划分,也有些惊讶的怔住。
这还没把皇后、淑妃、德妃以及几位皇子公主放进去。皇后在后宫中虽然行事低调,又不理宫务,但是母族势力却很是显赫。育有两子一女的淑妃,也是不遑多让。至于九皇子和德妃,毕竟是自己目前的主子,而且不出什么意外变故的话,身为九皇子伴读又已经安安稳稳干了十多年的自己,差不多也就钉死在了九皇子这棵树上,索性自己就不腹诽这二位了……
沉默的看着自己画在纸上、标注分明的人物关系图谱,书玙微微叹了口气,找出火盆,宁可在屋里忍着烟熏,也干脆利落的将几张纸都烧个干净。这种东西,整理清楚后,还是记在脑子里吧,弄出白纸黑字来,总是让人觉得不靠谱……
因为书玙的缘故,又去了外祖家的淑瑜在太阳落山之前,就从沈府回来了,用的理由还就是书玙有些不舒服这个。淑瑜对着自己的外祖母自然是搂着老人家的胳膊撒娇,明明笑靥如花,却也难掩忧色的说道:“弟弟的身子虽然不怎么严重,没病没灾的也能继续回宫里给皇子做伴读,可是我这个做姐姐的,就是放心不下他,还是要早些回去家里看看弟弟没事还好。”
年岁大了,就喜欢听这些一家人和睦、兄弟姐妹手足情深之类吉祥话的沈老夫人拍着淑瑜的手,笑眯眯的夸她疼爱弟弟、是个懂事的,然后自然松口放人回去了。
在书玙的屋子这边,淑瑜留了一个丫鬟守在门外,姐弟两个只是匆匆见了一面,抓紧时间说了一会儿话,却多是些天冷了注意添衣,夜里睡着了小心着凉之类的关切话,并没有太多的其他内容。两个人似乎是心照不宣的笑了笑,都没有多提一句昨晚说道的那些事情。
至于红佩,忠心总是好的,只是对于她在书玙身边侍候,关于淑瑜的事情还说错了话的问题,卓夫人皱着眉头,多少有些放心不下,索性将红佩叫了回来,跟在自己身边,然后另外派了两个府里的家生子过去书玙屋里侍候着。
=====================
作者有话要说: 在书玙的思维方式中,他可能看不透小的阴谋手段,但是大局观上,却比很多人看得都更为清晰透彻。
毕竟是个上辈子喜爱时事热点的军迷啊~如今世界上的大国纷争可比古代就局限在一个朝堂和后宫里的乱斗复杂多了……
第六章 朝中事(中)
等到书玙重新回到宫里,已经是晚上了。
到了瑶华宫后,书玙还没来得及回自己的房间,看到书房的窗里亮着,影影绰绰的映出一个低头伏案的人影来,稍稍迟疑了一下,还是转身先去了书房。
九皇子正坐在书房里,微微低着头,一个人看着桌案上的书信,神色间有些凝重,似是在想些什么。屋里安安静静的,只有他一个人和微微摇曳晃动的烛火。
“殿下……”书玙走进书房里,回身摆了摆手,示意外面守着的宫人关好门,别吵着九皇子。
听到是书玙的声音,九皇子抬起头来,眼神平静而深邃,神色里却多少还带着些倦意。
“书玙见过殿下,”书玙微微低垂着头看着自己脚下。
“过来,”九皇子看着书玙低垂着的头,不觉心里闪过一丝隐隐的烦躁,觉得自己的情绪有些不对,九皇子伸手揉着额头,皱了皱眉,十分干脆的说道。
“是,”书玙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嘴角浅浅的弯起,带着些温和的笑意。他走到了九皇子身边之后,自动自发的伸出手来,帮他揉了揉额角,语气里除了关心,难得还带上了一丝笑意。
当书玙的手指轻轻的按上来的时候,九皇子便舒服的往椅背上靠了靠,闭上眼睛微微仰着头。等到九皇子敏锐的从书玙刚刚的口气中觉察出里面掺杂的轻快笑意,立时睁开了眼睛,一把手抓住书玙按在他太阳穴处的手,微微皱着眉仰头盯着书玙。
书玙的脸上一脸无辜,淡琥珀色的眼睛里清澈如水,只是平静的看着他。两人的瞳孔中俱是清晰的映射出对方倒立的身影。
直到许多年后,瑶华宫的一切早已时过境迁,彼时杨靖泽早已经从九皇子变成了万人之上的皇帝,手握无上权柄、孑然独立于那寂寞的高台之上,倏忽间想起曾经那天夜里,书玙清澈漂亮的淡琥珀色瞳孔中映出的自己的身影,也是那时,仿佛在他的眼中,不过十六岁的自己就是他的全部世界……
两个人默默的彼此凝视了一会儿,还是九皇子先扛不住了,有些不自然的松开钳制住书玙的手,然后稍稍坐直了身子,把视线移回到面前的桌案上。
看到九皇子的视线转过去了,书玙眨了眨眼睛,微微挑眉,嘴角忍不住又露出一个有趣的笑意。
原本在家里待了一天,脑子里思来想去的都是那些皇子之间的势力斗争,说不出的心烦意乱,一直到刚刚回宫的时候,才一看到皇宫的城墙,他的心情就变得更加纠结了。
再看到九皇子神色沉静,才不过十六岁的少年人,却是一脸的年少老成,加上面上挂着明显的倦意,书玙的心里真是百感交集,突然就觉得自己之前因为联想到朝中事的纠结烦闷颇有些自讨没趣的意思。
等到看着九皇子跟自己对视的时候,挺不住先一步移开视线,莫名其妙的,心情竟然轻松多了……
两个人这么简简单单的闹了一出之后,九皇子的脸色似乎也变得好了些,不见了最初的凝重和阴沉。
“帮我倒杯茶,”九皇子伸手从桌案上的信件里翻了翻,随口对站在他身后的书玙说道。
“已经是晚上了,喝茶不太好……”书玙都已经转身走到桌旁,手里拿起了茶壶,也将翻扣着的茶杯整了过来,倒出来半杯茶水之后,突然神来一笔的说道。
在书玙没看到的那边,九皇子挺直的背脊蓦地、十分微妙的僵硬了一下。
“那算了吧……”九皇子有些喃喃的扭头,“去门口叫人,倒杯水来。”
书玙觉得九皇子可能也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那场发烧……觉得有些好笑的挑了挑眉,转身走到书房门口,拉开门探出头来对着外面候着的内侍说了一声端一壶热水来。
端着一个托盘送来一壶热水的是个青衣宫女,微微低着头,很是拘谨的样子。
九皇子坐在桌案前,仍旧在埋头于书信中,书玙站在桌边等着,看着那个自始至终也没抬头的宫女将茶壶放在桌上,然后行礼退下。
青衣宫女走在书房门口的台阶上时,书玙正要伸手关门,那个宫女也在侧开身子后伸出手想要把门关上。两个人的手同时按到了一扇门上,那个青衣宫女微微一震,下意识的抬头,正好对上书玙温和的笑容。
看到青衣宫女的脸,书玙有些惊讶的睁大了眼睛,竟然是他小时候被冻得发烧那天的白天,自己在厨房碰到的坐靠在灶台边上睡着的那个小宫女,她的脸型几乎没什么变化,还是和小时候一样的,妆容简单,容貌清秀也许,但是估计扔到人群里就找不到了……
当年的那个小宫女看到书玙好像在皱眉的样子的时候,黑漉漉的眼睛霍得睁大,有些受到惊吓一样,忙不迭的松开想要关门的使劲低头福了一礼然后转身跑了……
书玙看着她的背影微微扯了一下嘴角,自己……有那么吓人么……
稍稍摇摇头不再想其他,书玙转身回屋,给九皇子倒了杯水,还直接端到了桌案上。九皇子一直盯着手上的一封书信,自然没有注意到刚刚门口发生了什么事情。
九皇子眼角的余光瞥见书玙拿了杯水过来,只是“嗯”了一声,继续对着桌案上的东西皱眉。
书玙见状,想了想,觉得现在打断九皇子,然后跟他说自己要回屋去休息了,好像有点不太合适……于是,便安安静静的从软榻上随便拿起一本书来,坐在紫檀木的圆凳上,权当打发一下时间了。
夜色愈加深了。
书房里的灯火纷纷摇曳,随着它的晃动,房间里的光线也有些明明暗暗的变化。书玙深深的觉得用蜡烛看书实在是太费眼了!所以,他只是把书翻开之后,就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有些对着书页走神的意思。
“书玙——”九皇子突然开口道。
“殿下?”被叫到名字的书玙下意识的合上书站起身回过头去看着九皇子,不知道他有什么吩咐。
“来看看这个,”九皇子扬了扬手上拿着的一封信,神色间有些难掩的疲惫,也有些意味不明。
书玙轻轻的放下书,走过去从九皇子的手中接过了那封信,打开之后,视线先扫过最左面的落款,看到那个名字,顿时便是止不住的心惊。
落款处的澜应该是指三皇子杨靖澜,沈三却应该是沈家的二公子,也就是淑瑜口中提到过的那个舅舅家二表哥。
书玙会这么想,也是因为知道卓夫人的大哥沈德方有两个嫡子和一个滴女,这三个亲兄妹之间,沈家小姐行二。
只是本朝习惯,和卓府一样,沈家的儿子女儿之间排行也是分着算的,沈易从和沈易恒兄弟里,沈易恒虽然被人称为沈家二少爷,可是他若是用了沈三这个化名,倒也说得过去。
书玙想问这封信是从哪里来的,又觉得这种暴露己方实力的问题实在是不好当着九皇子的面追问,尤其考虑到卓夫人——自己的嫡母原本就是沈家的嫡出小姐,和她的大哥沈德方一母所出。
九皇子将信递给书玙后,就一直在打量着他的神色,看到书玙脸上瞬间闪过的惊愕表情,九皇子反而有些皱眉。信才拿到手上,也就刚刚瞥了一眼,什么内容都没来得及看,书玙的反应为什么会这么大?莫非,他看得懂其中的深意,或者是,早就知道这件事情……
全副心思都在手上的这封信上,书玙自然不会注意到九皇子内心的想法。很快的将信的内容大致浏览了了一遍之后,书玙最初的震惊已经稍稍下去了些。
九皇子喝了口水,杯子里的热水已经有些放凉了,他的手里握着茶杯轻轻地皱了皱眉,仰起头稍稍示意了一下:“你怎么看?”
书玙略微迟疑了一下。
他虽然没有看到九皇子深邃的黑色眼睛里刚刚反复变换的神色,却也知道,自己现在在九皇子身边的位置,随着沈家同三皇子的亲近,已经有些尴尬了。
沈家同三皇子亲善,并且,双方其实并没有太过掩饰这种亲密。至少,淑瑜已经从沈家得知了此事。甚至,沈家二表哥打的是和三皇子偶遇后一见如故的幌子,那么,当时所谓的“偶遇”情况想必也不是只一两个人见到了。
自己的嫡母卓夫人娘家沈家等于提前站队到了三皇子那边,但是家里,卓尚书虽然对九皇子的品性有所“误解”,却也没有说过一句三皇子的好,换句话说,虽然卓尚书的态度还么有彻底的明确,可是不难发现,他看中的,并非三皇子和九皇子这两位。
其实对于卓尚书的这个态度,倒是也不难理解。
三皇子非嫡非长,生母位分又低,在后宫也不怎么受宠,在朝堂之上更没有有力的外家支持。估计朝堂之上除了心思极为古怪、想要剑走偏锋奇货可居的,都不会选他。
书玙并不怀疑沈家掌权人的智商,他只是觉得,可能三皇子身上还有一些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而沈家可能恰好就是注意到了那些,才对三皇子另眼相看。
至于九皇子,生母位份高,外家在朝中的势力也不低,可是,他的年纪毕竟比皇帝的头几个皇子小了一大截。当那几个年长的皇子都已经成人了,在宫外开府并且开始参与朝政的时候,九皇子还是个仍然养在宫里的小孩子。
而母族的身份地位和九皇子差不多的,还有淑妃娘娘所出的大皇子,更何况在没有中宫皇后嫡子的情况下,大皇子还占了“长”这一条。
不过淑妃有两子,除了大皇子杨靖淳,还有一个六皇子杨靖浔,两个儿子她都养的好好的……
不过在书玙看来,淑妃有两个儿子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不是书玙故意纠结,实在是在众多皇子面临夺嫡之争的时候,就算是一个妈亲生的两兄弟,利益一旦发生冲突,若是没有人主动避让,那么其间的纷争碾轧并不会比异母兄弟之间来得委婉……
要是兄弟两个一心一意,其中一个愿为人臣,那还一切都好说。
若是两个人两条心,原本相当于重要助力的淑妃娘家,万一那些人里再有些不同的心思,好好的一股劲很可能被亲兄弟拆成两股,倒时候由于太过了解对方,反而会更加的相互制肘,互相拉后腿……
“局面未明,还是要再等等看才好……”想了半天,书玙终于说了这么一句玄之又玄的废话来交差……
眼看着九皇子危险的眯了眯眼睛,挑起了一边的眉毛。
书玙看着九皇子,也跟着眨了眨眼睛,希望九皇子能看到他真诚的眼睛……
书玙万分坦诚的解释道:“书玙同外祖家并不算亲密,毕竟,书玙是殿下的伴读,平日里多身在宫中。”换句话说,就是你应该知道,我就算想和沈家勾搭我也身陷这瑶华宫我是真不方便啊……
“沈德方教子极严,行事又素来稳妥,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