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皇后在上-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弄来,无奈顾渝的口味变化太快,经常叫人猝不及防。
  
  第73章 撒娇
  
  某日,顾渝心血来潮,突然想吃鱼面。鱼面的制作过程比较繁琐,要去掉鲜鱼的刺皮,剁其肉至泥酱状,加一定比例的面粉和盐揉搓成面,将面分成团,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蒲扇大小的大而薄的面饼,然后卷成卷,放进蒸笼里,猛火蒸两刻钟,出茏后摊开,冷却后用刀横切成薄饼,晒干即成。尽管御膳房不缺人,更不缺材料,可要把鱼面做出来,还是要费点儿时间。
  然而更让人抓狂的是,好不容易鱼面做好了,皇后他不想吃了,和小皇子分食白水煮青菜去了,父子两人吃得津津有味,最后那碗色香味俱全的鱼面,全部进了皇帝的肚子。
  某夜,顾渝半夜醒来,推醒萧明川说他肚子饿了。萧明川揉着眼睛问道,那你想吃什么。顾渝想了想,说他想吃寻梅山庄的小黄花,很想吃,特别想吃,现在就想吃,吃不到浑身不舒服。
  萧明川闻言差点给跪了,他还以为顾渝要吃什么山珍海味呢,想得这么抓心挠肺,结果就是个小黄花,真是没追求。萧明川不以为然地叫人去拿小黄花,再给顾渝端碗滚滚的白粥来。
  很不巧的是,皇帝得到的回答是,御膳房没有小黄花。
  萧明川闻讯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不是说御膳房什么菜都有吗,怎么就会没有小黄花呢,又不是什么多珍贵的菜肴,不过是野菜做的小咸菜而已,普通农家都能吃得到的。
  事实上,问题就是出在小黄花是野菜上。御膳房所谓的应有尽有,准确说应该是市面上应季的蔬菜瓜果和常见的鸡鸭鱼肉,还有各种能长时间保存的菜干和肉干,并不会常备着不常见的食物。
  咸菜泡菜之类的下饭小菜,御膳房自然也有,可都是寻常菜蔬做的,不会用太有特色的野菜。小黄花乃是梅山特产,其他地方不怎么见得到,御膳房如何会有,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若是平常时候,没有也就没有了,顾渝不会坚持非吃不可,他不是那么任性的人。
  偏偏顾渝目前就不是正常状态,他有孕不到两个月,正是口味最善变且最不可理喻的时候。听说御膳房没有小黄花,顾渝反而更想吃了,他也没说什么,就是用幽怨的眼神死死看着萧明川。
  “阿渝你别急啊,朕这就派人去梅山。”萧明川哪里受得住顾渝这样的眼神,马上就心软了,拿出腰牌给了禁军统领孙逸英,让他立即派人快马加鞭赶去梅山,给皇后弄点小黄花回来。
  孙逸英接到这个任务差点把眼珠子瞪了出来,不过他再一想,自家老婆怀孕的时候还大冬天的吵着要吃西瓜来着,他几乎把上京城给翻遍了,才高价买回来两个暖棚里种出来的。人家是皇后,爱吃个特色小咸菜怎么了,就是要吃龙肝凤髓,陛下只怕也得费尽心思给他寻了来,天底下的孕夫孕妇,甭管身份高低,其实都是一样的。
  孙逸英匆匆安排人马去了,萧明川就劝顾渝,梅山距离上京百余里,便是快马加鞭毫不耽搁,也不是马上就能回来的,已经很晚了,他不如先睡会儿,醒来就能吃到小黄花了。
  萧明川这番话说得绝对没有问题,有理有据,论据充分,无奈顾渝就是听不进去,他一心想着小黄花,哪里还有睡意,就是亲眼看见亲耳听到萧明川安排了孙逸英,也要坚持睁眼等着。
  萧明川无奈,只好陪着顾渝说话,希望他说着说着就能睡着了。
  大半夜的,他不睡孩子也要睡呢,不过萧明川这话只敢在心里腹诽,并不敢说出来,他怕顾渝给他戴上一顶只心疼闺女不心疼老婆的帽子。要是那样的话,他就是跳进西宁河也洗不清了。
  顾渝怀孕之后,比起平时嗜睡了许多,经常是睡得比萧岭早,起得却比他晚。萧明川满心以为,他们说会儿话顾渝很快就会睡过去的,小黄花拿回来,给他当早膳的下饭菜正好。
  谁知顾渝今夜就是特别有精神,越说眼神越亮,根本就是毫无睡意。倒是萧明川,陪着顾渝唠了半夜,自己差点睡过去了,好在没有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快天亮的时候,孙逸英派去梅山的侍卫终于回来了。那是两个实心汉子,他们直接搬了两大坛小黄花回来,足够皇后从现在吃到生的时候。
  顾渝这回没有重蹈鱼面的覆辙,他就着小黄花喝了两碗小米粥,心满意足地回去补眠了。
  萧明川见状长长地松了口气,幸好顾渝像这样任性的时候不算多,不然他可真的有点吃不消。小黄花就在梅山,来回就是小半夜的事儿,要是顾渝想吃广南的荔枝芒果之类的,他才有的头痛。
  或许他该先叫人预备一点起来,虽说冰窖里保存的水果没有新鲜的吃着好,可实在想吃的时候,有总比没有好,他还是早作安排有备无患的好,万一顾渝真想吃呢,他也舍不得他不高兴不是。
  顾渝睡到快用午膳的时候才起来,刚洗漱完毕就被顾太后叫了去,不假颜色地训了他一顿。
  顾渝不好意思地垂下头,也觉得昨夜的自己太神奇了,怎么就会那么想吃小黄花,真的是吃不到就觉得生无可恋,不过吃过了,感觉也就那样,好吃是好吃,但也没到没它就过不下去的程度。
  等顾太后训完了,顾渝吐舌笑道:“那个时候就是想吃嘛,根本控制不住。”
  顾太后摇头,叹气道:“我看你是恃宠而骄,当初怀着岭儿时,也没见你这么折腾。”
  顾渝撇了撇嘴没说话,心里却想,我那是折腾二哥去了,没折腾你。然后这一回,被他折腾的对象从顾湘换成了萧明川,顾渝只是想着,唇角就不由自主地透出些笑意来。
  片刻,顾渝敛起笑容,正色道:“伯父,你那是没有经历过,如果是你喜欢的人,肯定他要什么你都愿意给他的,才不会嫌弃他折腾呢。”他对萧明川就是这样,根本不会感觉麻烦和折腾。
  如果顾安之知道萧睿怀着他的骨肉,他就不信他不把人捧在掌心里宠着,要什么给什么,要星星绝对不给月亮,可惜他不知道,错失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渝儿,你真是这样想的?”顾安之沉默许久,低低问道。如果不是喜欢萧睿,他怎么可能进宫,皇后的头衔之于顾家,远没有一个状元来得值钱,只是有人不领情罢了。
  顾渝犹豫了下,沉声道:“伯父,你和父皇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要不他怎么……”皇位不要了,儿子也不要了,一个人跑去浪迹天涯,他是真的没法理解萧睿的想法。
  尽管顾渝的话没有说完整,但是顾安之明白他在说什么,毕竟上回在小青山,萧明川去见萧睿是带了顾渝的,但他没有回答,只肃然道:“已经过去的事情了,渝儿你就不要问了。”
  顾渝不死心,继续道:“伯父何必自欺欺人,你若是真的放下了,就不会派人去寻……而他若是也放下了,就不会闻风而逃,我觉得你们应该好好沟通下,把话说清楚。”顾渝不想干涉长辈的感情问题,但是萧明川的身世,他们真的需要好好把话说开。最起码,萧睿应该让顾安之知道,萧明川是他们的儿子,想想萧明川过去二十多年一直被顾太后冷待,顾渝真心觉得他有点冤。
  “够了,渝儿,这不是你该过问的事。时辰不早了,你该回去用午膳了。”顾太后明显是有点不高兴了,要不然已经到了午膳的时间,他应该是留下顾渝用了膳再放他回去的。
  顾太后对有关先帝的往事避而不谈,这让顾渝感到很沮丧。
  他什么都不知道,想把萧明川的身世倒出来也不容易,因为顾太后显然是知道萧明川是先帝生的,顾渝需要知道他产生这个误会的原因,否则他就是说了,顾太后也不会信的。
  回去坤宁宫的路上,顾渝叫人往顾家传了口信,说是他想吃顾二太太做的菜了,请她抽空进宫小住两日。伯父那边问不出来,他只能再找母亲询问,到底外祖父和凤家的渊源不浅。
  其实,顾渝更想见的人是他外祖父,他知道的事可能更多,无奈他老人家年事已高,早已致仕不说,这几年都不怎么出门了,他不可能召外祖父进宫,而他眼下的身体状况,又不适宜出宫。
  顾渝回到坤宁宫,萧岭和朱颜正在用午膳,当然萧岭用的还是药膳,桌上的菜基本都是朱颜的。
  萧懿行也在,他现在八个月,除了喝奶也能添加点辅食了,乳母正在舀着蛋羹喂他。小家伙胃口不错,明明眼睛都要睁不开了,调羹喂到嘴边还是会自觉张开,啊呜一口把蛋羹吃下去。
  有朱颜和萧懿行两个胃口好的在旁边影响着,萧岭就是只能吃药膳,也没觉得那么难受了。偶尔,他会偷偷夹一点清淡的素菜,萧明川问过太医,说是没有关系,乳母嬷嬷们也就不管他了。
  顾渝暂时不饿,就在旁边看着他们,顺便等着萧明川一起过来用膳。
  萧岭最先吃完,吃完跑到顾渝身边,小心地伸手摸了摸他的肚子。萧岭被萧明川耳提面命过很多次,爹爹肚子里有小妹妹,他暂时不能缠着他抱了,有这方面的需求只管找父皇,他有求必应。
  “爹爹,小妹妹什么时候可以出来陪我玩?”都已经好多天了,爹爹的肚子怎么还没长大,他记得大舅母要生冬儿妹妹之前,肚子都是大大圆圆的,他妹妹怎么长得那么慢呢。
  萧明川进屋时,正好听到儿子的问题,就笑着答道:“岭儿不要着急,明年七月的时候,小妹妹就出来了。”想到季宜推算出的预产期,萧明川对顾渝真是充满同情。
  七月本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承庆十一年的夏天还是特别热,顾渝这个月子可不好做。
  若是单纯的天热,搬去京郊的太平行宫倒是不错的选择,那边地势高,夏日里相对凉爽些。但是承庆十一年的气候,却不是那么简单,那是真正的天灾,人力难以抗衡那种。
  开春的时候,紫金江春洪爆发,南方却是迟迟不下雨,南旱北涝的局面持续了一个多月,农时差点都给误了。到了入夏,情况一下子就反了过来,北方不下雨了,紫金江的流量降到了有史以来最低点,很多支流都干涸了。西宁河却是全流域雨水不断,这种情况是最可怕的,因为水太多了,根本没有地方分流,不时就有决堤的急奏报到萧明川的案头。也就临洮河比较温顺,那年没给萧明川惹出什么麻烦来,不然干的太干,涝的太涝,朝廷还拨不出赈灾的粮食,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如今想来,天灾只是一方面,人祸也是有的。往大了说,萧明川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朝廷的准备不够充分。之前钦天监就说过天有异象,萧明川不能说是没信,就是没想到会那么严重。
  当然,这个锅不是萧明川一个人能背的,顾太后比萧明川更重视钦天监的话,可他做的一切安排,也低估了灾难的程度。毕竟,事情发生之前,谁能想到整个西宁河流域都是连降暴雨呢。
  此外,部分河堤的质量存在问题,也有部分是洪水超过了河提的承受能力,但是临场指挥的官员应变能力不够,没有及时撤人,而是要求硬顶,最后的结果就是堤毁人亡,损失惨重。
  萧明川驾崩前总结过自己一生的功过得失,微末细节记不清了,大的天灾人祸还是记得的。重生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大事用别人看不懂的方式记在了小本本上。
  人祸还能从源头杜绝,天灾却是没法避免的,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这回,萧明川对钦天监的话高度重视,该修补的河提立即修补,该换抗旱作物的马上就换,省得到时候颗粒无收。西宁河的洪水非人力可控,该分流的提前就迁民,该死守的现在就加固河堤,全盘都要保住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减少损失,降低伤亡。旱灾过后有蝗灾,水灾过后有瘟疫,也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降低人员的死伤,不然人心惶惶也是极麻烦的。
  不管事前做了多少准备工作,萧明川可以肯定的是,明年从春天到秋天,他肯定是忙得不可开交,陪顾渝去太平行宫避暑是不现实的,要么他自己去,要么就留在宫里,没得其他办法。
  季宜还说了,孕夫畏热,却不宜多用冰,气得萧明川不行,那么热的天,他让顾渝怎么办。萧明川一向身体很好,自认为是寒热都不怕的人,可是承庆十一年的夏天,他也觉得难熬。
  萧岭眨眨眼,懵懂地问道:“七月是什么时候?”他还没读书,也不大会算。
  顾渝伸手揉揉儿子的脑袋,轻笑道:“就是明年最热的时候。”
  萧岭点了点头,表示懂了。他的时间观念不够,冷热的概念反而是有的。
  
  第74章 温弦
  
  十一月底,温弦陪着薛颐到了上京。薛颐给顾渝诊了脉,又看过花大夫开的药方,表示没有问题。他还说皇后的状态很好,照着这样养下去,这次生产会比上次顺利许多。
  萧明川苦着脸问道:“薛神医,朕不懂医术,你可别逗着朕玩。皇后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吐,吃了东西也会吐,最多能有一半的东西留在肚子里,这也算是正常的?”
  薛颐颔首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孕夫都是这样的,有人吐前三个月,有人吐后三个月,还有人从头吐到生。殿下虽然吐得厉害,可他能吃得下去,这就算是好的,还有吃多少吐多少的。”
  萧明川闻言咂舌,觉得那样的情景真是太可怕了,要是顾渝一直那样,他早晚死于心力憔悴。他又想起前段时间,顾渝可不就是这样的,还是用了花大夫的方子,才稍有好转,不那么吓人了。
  薛颐诚恳地表示,他的专长到底不是孕产科,皇帝指望他给皇后安胎和接生,未必就能比得上宫里的太医或是那位花大夫,毕竟术业有专攻,他们才是天天和孕夫孕妇打交道的人。
  花大夫常年开着医馆就不说了,季宜是太医,宫里没人怀孕,他也给世家贵族的太太奶奶正君少君看诊,不然闭门造车,哪里能有进益。他治产后出血有绝招,可论其他,并没什么优势。
  萧明川原先没把花大夫放在心上,觉得他就是个普通大夫,喜脉而已,哪个大夫诊不出来。不料季宜说他好,薛颐也说他好,萧明川就动了心思,想把花大夫请进宫给顾渝瞧瞧。
  谁知萧明川和顾渝说了,顾渝却不同意,他说花大夫不知道他的身份,给他诊脉反而没有顾忌,有什么就说什么,要是知道了,也许会很拘束,那和宫里的太医还有什么区别。
  他现在有太医看着,情况也很稳定,不用麻烦花大夫。不如三个月过后,他还让顾湘陪着他,悄悄去花大夫那里。只要能够出宫,他就能去外祖父那里,简直就是一举两得,没什么不好的。
  萧明川想了想,竟然同意了顾渝的要求。他听太医说过,三个月以后胎儿就比较稳定了,孕夫正该多走动,以后也好生产,要是像他以前想的那样,整天让人养着,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花大夫的医馆就在内城,从宫里出去不算远,顾湘身手不弱,他再叫影卫跟着,一个月去一趟也使得,正好也让顾渝可以出宫透透气,到以后不方便出宫的时候,再请花大夫来也是一样的。
  顾渝的话说得有道理,医生只把病人当病人的时候,看脉是最准的,不说穿身份也好。
  温弦常年在外面飘着,一年也难得回一趟家,虽然萧明川让他找的游医不好找,可是只要不在上京,他就觉得浑身舒畅,一旦回来了,简直就是噩梦开始上演。
  由于年龄差距,温二太太和顾二太太年轻的时候不算熟,勉强只能说是认识,倒是最近几年,由于相同的烦恼,走的是越来越近。
  温文温雅兄弟都是标准的岳父命,闺女生了一堆,就是没有儿子。丹阳公主还在世的时候,最愁的就是抱不着孙子,担忧了十几年。
  代国公夫人生了整整七个女儿,死活生不出儿子来。温二太太稍微好些,虽然隔的年头久了些,可生了两个闺女以后,好歹是生下了温弦这根独苗。
  顾二太太和温家两位太太刚好相反,她是进门就生儿子,一口气生了四个,想要闺女却不能如愿,还曾经把小儿子当成闺女养过。
  温弦和顾湘都是对成亲生子不热衷的人,温二太太和顾二太太也因此成了知交。
  面对母亲的逼婚,温弦的反应是跑,跑得越远越好,反正他皇命在身,不是随意乱跑的。顾湘的办法就是拖,他从来不说不成亲,不过是要求高了点,找不到可以成亲的人。
  陡然被萧明川召回来,温弦想死的心都有,他的处境可比顾湘艰难多了。顾湘的兄长顾津是成了婚的,膝下儿女双全,顾二太太的执念不会那么深,再说他还有弟弟顾浙当盟友。
  他是孤军奋战不说,对手也比顾湘凶残多了。嫁出去的姐姐们暂且不提,代国公夫人强势不讲理,温二太太再配上眼泪攻势,温弦根本抵抗不住,只想跪地喊求饶。
  更要命的是,皇帝也来凑热闹了,他问温弦,是不是有过相好的红颜知己。
  萧明川感觉自己的问话很正常,“龙凤呈祥”的玉璜不是普通的御赐之物,那是万昌皇帝为了龙凤胎的降世特意命人打磨的,上面的字是端敬皇后亲自写的,然后再由万昌皇帝亲手刻上去的。
  “龙凤呈祥”的玉璜从小跟着丹阳公主,她过世后传给温家的嫡长子嫡长孙,可以说是类似于传家宝的存在。温弦不可能把这样一枚珍贵的玉璜送给萍水相逢的什么人,他不至于这么不懂事。
  因而萧明川猜测,拿到“龙凤呈祥”的人,必然是和温弦倾心相恋的,只是由于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两人不能在一起。玉璜出现在了青鸾的脖子上,青鸾极有可能就是温弦和那人的儿子。
  听到萧明川的问话,温弦吓出一身冷汗,忐忑不安道:“陛下这是听到什么风声了吗?”
  温弦感觉自己很冤,整个上京的世家公子,就没比他过得更洁身自好的。谁让代国公夫人和温二太太逼婚那么厉害,温弦很担心他和某个姑娘多说句话,他的伯母和母亲马上就能上门提亲。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温弦从不跟未婚女子说话,小女孩儿也不说,万一温二太太要养童养媳呢。
  温弦很早就有喜欢的人,只是那个人,绝对不可能嫁到温家,一丁点可能都没有。既然那个人为了他至今孑然一身,他当然不能言而无信,甩下对方就成亲了,那不是负心寡性是什么。
  萧明川一听温弦的语气就知道有问题,笑问道:“温卿,你的‘龙凤呈祥’呢,可否借朕欣赏一下?”温家两位夫人逼婚逼得那么凶,温弦还能抗衡这么些年,萧明川对他的另一半充满好奇。
  在萧明川的记忆里,温弦最终还是成了亲的,不过是在很多年以后,也没娶什么名门望族的女子,而是娶了个八字强硬,据说克死过三个未婚夫差点就被兄嫂赶出家门的大龄未嫁女。
  那时,代国公夫人和温二太太已经对温弦的婚事不抱希望了,所以他娶什么人,她们都没意见。两位温夫人都很担心,要是拒绝了温弦的要求,他真的就一辈子不娶了,她们肯定追悔莫及。
  温弦命硬,没有被他“克夫”的夫人克死,反而官运亨通,步步高升。渐渐地,温夫人“克夫”的说法没有了,周围的人开始夸她“旺夫”。
  萧明川见过温夫人两次,那是个温婉平凡的女子,长相一般,比起温弦差远了,照顾一双儿女倒是很细心,笑起来的样子温柔恬静。
  虽然温弦夫妇看起来是夫妻和美琴瑟和鸣,但是萧明川知道,温弦心里的那个人,绝不会是那个女子,他看她的眼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温弦不知道萧明川为什么突然就对“龙凤呈祥”有了兴趣,那枚玉璜从小在他身上戴着,他一次也没问他要过。但是萧明川既然问起了,肯定就有他的用意,不可能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温弦不假思索,立即单膝跪地,拱手回道:“微臣保管不当,弄丢了祖传的御赐玉璜,还请陛下恕罪。”“龙凤呈祥”的玉璜的确是丢了,他没有欺君,只不过……
  玉璜不是在他手上丢的,而是他们交换信物之后,在他儿子“娘亲”手上丢了。
  同时弄丢的,还有他们出生不到三个月的儿子。为此,那个人差点和他反目成仇。
  “丢了?什么时候的事?”萧明川并不意外温弦的回答,玉璜不在他手上,他只能实话实说。
  温弦的脸色不由自主变得有些阴沉:“六年前。”要是他的儿子还活着,今年也该六岁了。他从来没见过孩子,只听那人说,长得特别漂亮,要是伯母和母亲见到了,肯定不会再逼他成亲。
  萧明川略微颔首,陈太医也是这么说的,他给青鸾摸了骨,说他今年就是六岁上下。
  萧明川仔细端详了温弦的脸,发现和青鸾不是特别像,又问道:“玉璜怎么搞丢的?”
  温弦被萧明川带有深意的目光看得毛骨悚然,呐呐道:“微臣也不知道是怎么丢的,一直戴在身上的物件,平时没有特别留意,发现不见的时候,已经无处可寻了。”
  温弦说完垂眼看地,有些不敢直视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