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晃时间过去,四月中旬,童生试的第二试,也就是府试,在郡府云阳举行。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林彦弘再没有那般难受,连着几场考下来,还觉得游刃有余。
  他和带着“任务”的林彦兴不同,整个考学的过程及其松弛,心态也轻松得很,自我感觉非常不错。
  他知道自己原来的文章有个特点,说好听了是简单利落,说难听点就是中规中矩,跟华丽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但凡阅卷的考官有些文采,就不会喜欢这种论调,会嫌弃考生不够有文采,不太懂得变通。
  不过,以林彦弘的才学,应付童生试还是绰绰有余的,只要寻常的三位考官中有一位不反感他这种文风,取前列还是极有可能的。
  放榜当日,林穹德和林丰并未休沐,皆在郡属之中,只不过两人都无心做事。
  府试的名榜会在郡属之外张贴,他们已经遣人在那里等着,随时过来禀报。
  就在林丰坐立难安,想自己出去看看的时候,一个相熟的同僚从外面进来,拱手跟他报喜道:“恭喜怀风兄,刚刚府试的名榜递了出去,我问了几句才知,贵府的公子这次,得了案首!”
  作者有话要说: 此处童生试非三试制,考据的萌萌请注意咱们是架空设定。
  谢谢萌萌竹攸、超可爱的小鲫鱼的地雷投喂~!(*╯3╰)


第39章 案首
  林丰闻言,顿时一愣; 竟是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
  那祝贺林丰的官员见状; 也不奇怪他会这般表现,于是再拱手道:“怀风兄这次可是推脱不了; 少不得请大家喝上一杯。”
  这童生试说到底; 不过是考学之路上的第一道坎。
  此时能在郡属从事的官员即便有荐官出身; 但也大抵经历过这份考验,自不会把它当回事。
  可能于郡中无数考生中脱颖而出; 一举夺魁,那还是颇需要几分能力与运道的。
  尤其是这位官员与林丰相熟; 自然听说过林丰家中嫡子的事情,知他尚不足十三岁。
  这般年岁就有如此成绩,竟是和云溪韩氏那家的韩齐同一般年岁得名,怕是不日就要传遍云阳,乃至整个云水。
  只可惜林氏在云水尚算显族,到底不如韩家那边有人在朝为官; 恐怕要想传名于梁境,还有几分困难; 但已属十分难得。
  那官员自家也有稍长于林彦弘的子侄,有些已经考取生员入府学读书,但却未能去青桐书院; 料想林彦弘此次取了案首,国子监和青桐书院怕都去得,心中不禁有几分羡慕。
  他仔细想想; 才发现自己对这位同僚,竟是从多年前的羡慕到后来的同情,再到如今这般又真心羡慕,几番变动,可谓“变化无常”啊。
  事实上,不久之后,当郡属上下皆得知这个消息,很多知晓林丰家世的人,莫不与这个官员一个想法。
  林丰本是族中三房的次子,转眼过继给长房,就得了林家百年积业,也不知要比寻常同辈少奋斗多少年。
  只不过后来时运不济,娶得一门当户对之妻却早亡,留下一个病病歪歪的嫡子,不仅子嗣单薄,仕途也平平。
  好容易因为祖上修缮的一个泽芝院得哲郡王青眼,办了一场赏荷诗会,还被庶子狂妄之举毁于一旦,引得不好的传言,累族中弟子受嘲。
  听说他那个二弟秋闱下场,惨不忍睹,这次未入春闱,似乎打算三年后再战,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看笑话呢。
  然而,在林府处在愁云惨淡之中,随之传来的竟然有了个好消息——他那个病恹恹的嫡子去了巫山一趟,回来身体就大好了,如佛祖显灵,保佑其康复。
  再加上此番林彦弘还得了案首之名,力挽狂澜,简直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之前还有人传,林家庶子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句子是请人代笔。
  如此看来,林家百年书香,还是名符其实的。
  不过,也有人质疑,这代笔之事也许偶然,不出一日,林穹德就听了不下几个版本。
  其中一个让最多人相信,莫过于“弟窃兄文”一说。
  他们道这《爱莲》一文乃是林彦弘所做,却被庶弟看了去,趁他去巫山未能归返参加赏荷诗会,用此文在哲郡王面前露脸。
  林穹德闻听闻,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喜的是,因着林彦弘的夺魁,林氏学子的压力骤然减轻,渐渐不再受到牵连而背负恶名。
  忧的是,林彦兴的“冤屈”依旧未能洗清,就算是盗自家兄长之文,说出去也委实是个品行不端的口实。
  偏偏两个孙子,一个得了案首,而真正需要“力挽狂澜”的那个,却考得一塌糊涂。
  若不是今年多增了名额,恐怕林彦兴还未能考取生员。
  林穹德和林丰各自请了同僚吃酒暂且不提,林彦弘自己得到消息,也是十分吃惊的。
  他是第一次考学,原本想着凭借十几年读书的经验,通过一个童生试好生便宜,但却从未想过自己能得案首之名。
  先生、林穹德和林丰皆说过林彦弘的文章,他自己也非常明白,自己的文脉直接,不好华丽的辞藻,在大多阅卷之人眼中并不讨喜。
  尤其是童生试之前他们已得云水郡主考官乃翰林院编修李奕,据悉,此人向来喜好文辞华丽的文章,必然是看不上林彦弘这种中正规矩的文风的。
  谁知道这位李大人还未出京就莫名卷入了一场官司,临时被由国子监一位博士陆季取而代之。
  这位博士已近古稀,在国子监执教三十多年,最是一丝不苟之人,与李奕完全相反,最不喜时下流行的华丽文风。
  原本都奔着李奕而准备妥当的考生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都怀疑今上是不是忽然对他们云水郡不喜起来,要不然为何这般“为难”云水学子?
  所以也是时运所致,在一众华丽到不行的文章中,陆季一眼看到林彦弘的卷子,自然是眼前一亮,只觉得通读下来心情都愉悦了几分,大笔一挥取了高分。
  因着主考官换了人,地方官员何曾想得罪这个桃李满天下的国子监博士,自然也选择“忍痛割爱”,暂时换了“审美”。
  于是林彦弘的卷子被取了第一,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不过,再怎么转换“口味”,那些考官也不会取那种平庸之文,更何况是陆季这种学究。
  林彦弘的文章虽“不华”,但却有“实”,他那份超乎“同龄人”的底蕴,更无论经历生死的豁达和开阔眼界,都是常人难及的。
  “上辈子”的时候未能考学,林彦弘在内宅之中又甚少关注童生试,只能记住韩齐一个天才,哪里还得记得其它。
  这一年到底是李奕做主考官,还是陆季来做,林彦弘根本记不清了。
  这般喜从天降的感觉,让人有种不切实际的虚幻感。
  直到林穹德和林丰回府,召了林彦弘、林彦兴两兄弟去賀安堂,一路都能感觉到庶弟阴测测的窥视,林彦弘心道:“这家伙还有心思看我……”
  ……
  等进了賀安堂,林彦弘不出意外的看到了父亲合不拢嘴的笑脸,心中顿时高兴了起来。
  在他意料之外的,是祖父林穹德的表情,似乎是喜悦中又带着一股涩意。
  不过他转念一想,觉得自己这位祖父现在心情复杂倒也正常,不过他表面上还是恭恭敬敬地跟两位长辈行礼。
  ——他这个并非亲生的孙子得了案首,林隽这个亲儿子却连春闱都未能参加……这样比较下来,林穹德能高兴到哪里去?
  待两人站定,林穹德才开口道:“弘哥儿此次不错,未给吾林氏祖先丢脸,之前因着你们要准备童生试,弘哥儿的生辰没有大办,如今家中既然有这等喜事,还是要热闹热闹的。”
  林丰闻言立刻附和林穹德的话,他之前被同僚恭维一番,却远不及此刻见到林彦弘这般高兴。
  他想起,发妻刚怀有身孕的时候,他们夫妇二人对这孩子抱有多大的期待,满心希望他能福禄双全,建功立业。
  只后来林齐氏亡故,林彦弘身体又不好,林丰的心愿慢慢变成了“弘哥儿能平安长大就好”。
  如今虽只是个童生试,但对林丰来说,意义却十分巨大。
  这仿佛是一个预示,也许正预示着当年他们夫妻的期待,未来能够一步一步实现——他们的长子不仅平安长大了,而且终有一日可以成家立业,学有所成,实现抱负。
  想到这里,林丰眼眶有些湿润,他不想让人看出端倪来,于是目光微转,往旁边看去,这一看不打紧,就看到了面色灰败的庶子,林丰顿时一愣。
  他这才意识到,大家这般热烈地讨论了半天,竟是完全将兴哥儿抛到了后脑勺去。
  这段时日,因为臻夫人的禁足,没办法出来行(拦)走(人),又因为入了冬之后林丰着紧着林彦弘的身体,所以去南苑去的极少。
  但若说他完全不在意这个庶子,也是假话,想想他这次童生试的名次,林丰和林穹德不同,看重的只是孩子的心情。
  此刻见林彦兴面色极差,显见是为自己的成绩感到羞愧,再加上有如此优秀的兄长比较,自然更加无地自容,就有些可怜他。
  只是林丰对父亲林穹德十分了解,此刻自己开口帮林彦兴说话,无异于火上浇油。
  林彦弘发现父亲的异状,也立刻顺着他的目光往旁边不经意地一瞥,见到林彦兴灰败表情,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而开口道:“孙儿与彦兴经历此番考学之后,恐怕不日就要去书院问道,只不知道,我们此番能去青桐,亦或者府学?还望祖父为我兄弟二人筹谋。”
  林穹德闻言,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思索了一阵道:“按照你二人如今的状况,弘哥儿怕是国子监和青桐都去的,倒是兴哥儿这边,恐怕还要计划一番。”
  按照过去云水郡童生试的旧历,府试头三十名,是可选择去青桐书院或者府学的,尤其是前三甲,亦有可能进入天京的国子监。
  不过林彦弘年幼,林氏现在又无人在京中做官,所以去国子监,反而不如去青桐书院。
  一来青桐之名与国子监也不差什么,二来离家近些,也方便照顾他的起居。
  毕竟过去也有远郡的学子千里迢迢进京,结果因水土不服就这样耽搁了一年半载的,林彦弘的身体虽然大好,但林氏不愿拿他冒险,如果有个不好,那就得不偿失了。
  韩齐因着家中长辈皆是府学出身,所以当年以案首之名进了府学。
  林氏的祖上曾在青桐任教,是以林氏子弟但凡考学不错的,都会去青桐,林彦弘当然不例外。
  只是林彦兴此番排名太后,想一起进青桐,怕是有些麻烦。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超可爱的小鲫鱼的地雷投喂~!(*╯3╰)


第40章 踏青
  后来果然如林穹德所说,林彦弘很快得到了青桐书院的鉴信; 而林彦兴却没有。
  因着这事; 林穹德只能私下托人运作了一番,最后不知怎么的; 竟没有让林彦兴去成青桐书院。
  于是林氏长房好容易出了一对兄弟; 却一个去青桐; 一个去府学,除非归家或者考学; 否则未来很有几年都不怎么能碰到彼此了。
  “二少爷那名次,实在是拿不出手; 就别说跟咱们弘哥儿比了,就是当初二爷参加童生试,都是名列前茅进了青桐的,可见这人与人呐,差别可大着呢……”
  春婶一边张罗着给小彦思喂饭,一边喜滋滋地说着。
  自放榜以来; 春婶可高兴坏了,连夜里就在后院烧了纸钱给林佟氏; “告诉”林佟氏这个大好的消息。
  后来知晓了林彦兴的名次,更是兴奋不已,她在心里反复猜测:“不知道老太爷会让二少爷去哪里才是?”
  她想着; 也许老太爷希望他们叔侄三人都在一块儿,听上去也是段佳话。
  没成想,到了最后; 老太爷竟然让二少爷去了府学,也不知道这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老太爷有自己的打算。
  林彦弘其实知道祖父林穹德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安排。
  虽然林彦兴通过了童生试,但名次不显,照理说,他还是可以通过恩荫进青桐书院求学的,就像“上辈子”一样。
  要知道林彦弘生病的时候,林彦兴可是连童生试都没有考,就能够进府学或者青桐书院。
  那个时候他已经有些才名,加上林穹德还有些人脉,结果就让林彦兴得到机会去了这所名震天下的郡设书院。
  林隽和林彦兴这对叔侄均在青桐,对于林氏来说,倒真是一段佳话,没人会在意那个原本应该有有恩荫、却被身体所累而不得不放弃的林氏嫡子。
  但今时不同往日,如果还像上辈子那样,他们一起去了青桐书院,且不说林隽这个叔叔如何,起码他和林彦兴要接受别人的直接比较。
  这对于林氏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还不如就此让两个人分开,各自求学去,时间久了,人们就会忘记这之间的差别。
  因在自己院子里,林彦弘倒没有阻了奶娘嘲讽东苑那位,他正悠哉地抱着小狼崽吃饭,小家伙坐在他腿上,两只小爪子扒在桌子旁边,眼巴巴地望着林彦弘的碗。
  林彦弘见状,没好气地拿竹箸的一头戳了戳它的小脑袋,引得小家伙扭一扭,回头望他。
  ——这小东西,没事总是盯着他碗里的东西,好像他正吃的东西就好些,就香些,让外人看了,还以为他不给它吃饭呢!
  其实小家伙哪里是盯着那碗里的一两根菜心,它只是眼红小彦思有人喂罢了,但林彦弘虽然宠爱它,但也不会轻易喂它,所以只能心里想想。
  小狼崽伸出小爪子够了够林彦弘的竹箸,没成功,于是继续扒在桌边,全神贯注地看向林彦弘碗里,期待他有朝一日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林彦弘听春婶念叨过几次林彦兴要去哪里求学的事,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因为林隽没有参加,所以对于林府来说,和童生试同一时间举行的春闱,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今年二爷没下场,也是件好事,听说外面来郡府考学的学子里,有个自己在客栈疯了,可怜见的……”
  春婶是见过自家少爷苦读的,非常清楚读书多么不易,只是她没想到,这失败了一场,就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
  想到这里,希望林彦弘能够成家立业、光宗耀祖的春婶也不禁害怕起来,觉得与其这样,还不如在家随便看两本书,轻轻松松、舒舒服服好。
  反正林氏百年积累,让弘哥儿当一个富家翁愉快度日完全没有问题。
  林彦弘也听说了这件事,唏嘘不已,天下学子千千万,最后能够为国效力、实现抱负、位极人臣的,又有几个?
  不过人生在世,若没有追求,没有执念,没有痴狂,似乎又单调无趣了许多。
  他一手握着竹箸吃饭,一手迅速抓住小狼崽够碗的小爪子。
  小家伙没有回头,只小声地“嗷呜嗷呜”叫着,似乎在表达自己只是摸摸而已。
  “你乖一点,要不然不好带你去踏青了。”某人放开小家伙的小爪爪,转而摸它的头。
  “嗷呜嗷呜~”小家伙听懂了林彦弘的意思,立刻把小爪子收回来,叠放在自己的小肚子上,表示自己非常乖。
  ……
  因着林彦弘在这一年的童生试以十三岁之龄夺魁,得到案首之名,连哲郡王和刺史都惊动了。
  林府一扫之前的阴霾,整个林氏都洋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虽然林隽春闱没下场,但书院里关于林氏子弟的闲话明显少了许多,而且他到底还年轻,这场失利并非决定人生的那场,所以还有机会重来。
  不过,有些议论还是入了林隽的耳朵,让他不可能当一切都没有发生,一切都不在意。
  有些事,冥冥之中已经发生改变,因果要到特定的时候,才能完全表现出来。
  就这样,转眼就到了三月初三,往年的这个时候,梁境的百姓通常都会外出踏青,云阳城的人还会特别到缙阳山赏花。
  世人赏花,无外乎两种,一种是观赏院中之花,一种是赏野地之花。
  像林氏的泽芝院,以及与之齐名的春辉院,延年居、暗香居,都是世人赏院中之花的地方,更勿论郡王府、刺史府及云水豪门世家在自家院中培育的名花名草,都会在特定的时候拿出来一观。
  只不过这种“院中之花”多半是富庶人家才有的,寻常百姓一般无缘得见。
  而这踏春之时,赏的却是野山茶,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的良辰美景。
  缙阳山的野山茶天下闻名,尤其是一些寺庙中的山茶树,更是奇景,就好像这些寺庙和别居都是围绕着这些山茶而建造的一般。
  每年的二月到五月,这些山茶陆续绽放,让人见之忘怀,流连忘返。
  林家一大早出发,很快就来到了缙阳山,到了之后发现那附近果然热闹。
  “虽是白天,但还是要警醒一些,莫要让彦思到处跑。”
  事实上,林穹德关心的有点多余。
  因为林彦思是再乖巧不过的了,而真正可能会乱跑的,是林彦弘怀里扭来扭去的这个。
  前几个月,因为林彦弘要准备童生试,平日里出不了什么远门,就连春节归乡也只在祖居那边住了两日,所以让小狼崽在院子里活动。
  原本这是小家伙已经习惯的事情,但林彦弘却是心疼的,所以才会每日亲自带着它在院中“消食”,连下雪天都没有落下。
  这次举家出门踏青,连林佟氏也坐着马车跟他们一起出来了,林彦弘有心带李景承到外面看看,所以把它带在身边。
  他揉了揉小家伙的小肚子:“现在乖一点,等到了目的地,咱们就自在了。”
  小家伙已经知道队伍了里有个极其讨厌的老妇人,所以听到林彦弘的话,不禁歪着小脑袋,投来疑惑的表情。
  ——有这个人在,他们怎么能自在的了呢?
  林彦弘笑了笑,却没有给它解释的意思,只又顺毛撸了撸,让它安静下来。
  他抬头望了望窗外,看到不断往后移动的景致,不禁想起了一些旧事。
  缙阳寺的重瓣山茶虽美,但能把林佟氏吸引过来的,却不是这些“娇客”,而是另一些娇客。
  所谓的踏青赏花,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相看”。
  彼此有点意思的人家会在这一天,心照不宣地来一场“偶遇”,然后光明正大地观察彼此的儿女,若是看得顺利,多半就会口头定下来,然后各自推动后来的事宜。
  根据“上辈子”的听闻,再加上林佟氏对这次举家出门踏青的重视,林彦弘可以断定,这次她一定是为林隽的婚事而如此慎重。
  毕竟林隽已经不小了,再过一年就会行冠礼,而林佟氏原本相中的一家,明明已经快到合八字的地步,却因为林隽秋闱成绩不佳、春闱没有下场而有了推脱之意。
  这让林佟氏既心疼儿子,又生出了恼意和不甘,所以才会不放过任何相看的机会,亲自出马。
  她甚至缠着林隽从书院回来,说是让他趁此机会好好散散心。
  臻夫人也因此被解除了反反复复的禁足,得以跟着林佟氏出来,做个参谋。
  虽然一开始会有两个让林彦弘没有兴致赏花的人,但到了缙阳寺之后,她们恐怕就没空再打扰他了。
  大家各自活动,也省得互看不顺眼,耽误了事情。
  果然,正如林彦弘所料,等林家的马车到了缙阳寺,林佟氏就立刻带着臻夫人去上香,伴她们一同而去的,自然是林隽和林彦兴这对叔侄。
  她们都刻意忽略了林彦弘,只当他没有跟来一样。
  至于祖父林穹德和父亲林丰看了后院的几株珍贵野山茶,就去了寺中的厢房品茶对弈,正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不能去巫山的华音寺还愿,春婶就拉着琥珀去给少爷烧香祈福。
  如此一来,林彦弘带着小狼崽,再没有人“约束”,闲庭信步地走在山道间。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超可爱的小鲫鱼的地雷投喂~!(*╯3╰)


第41章 偶遇
  缙阳寺是位于云阳城最近的山寺,规模虽比不上镇国古刹华音寺; 但同样香火鼎盛。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像林彦弘一样; 千里迢迢赶到巫山去“还愿”。
  再加上云阳的山茶天下闻名,缙阳寺更是有几株百年以上的山茶树; 到了踏春时节; 香客、旅者纷至沓来; 好不热闹。
  因着林彦弘去巫山一趟,不仅养好了身体; 今年童生试又获得案首之名,很多人都暗道他是受了佛祖保佑。
  缙阳寺的僧人对他和他的家人非常殷勤; 以至于林氏虽不算云阳城的顶级豪门,但受到的礼待却是十分高的。
  林佟氏坐的厢房是寺里最大最好的,院中就是一株焦萼白宝珠,是个极好的观花之所。
  但寺中繁花再美,在她心里也比不上眼前的诸位夫人和娇客。
  可惜,在她满心欢喜; 准备好好为林隽张罗一番的时候,夫人们的话题; 却总也逃不开此时不在的某人。
  “老夫人,您有孙儿如此,真令我等羡慕。”
  “可不是吗……早些听说郡中案首出自我们云阳; 我虽是妇人,但也觉得与有荣焉呢。”
  “听说学政大人对弘哥儿非常满意,荐他去国子监; 可有此事?”
  “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