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就往旁边瞥,看到已经变作玄青的李景承眼睛亮亮的,只觉得来这一趟是值得的。
  等坐到宴中,林彦弘才知道齐温博为何要说,鲁园牡丹花宴乃是一绝。
  先是有侍从端上琉璃碗,碗上飘着一朵盛开的牡丹,看上去娇艳欲滴,客人用碗中之水净手,再用绣着牡丹的锦帕擦干。
  随后就是十二道牡丹花馔,其中包括一道汤品、一道甜品,和牡丹花瓣做陷儿的花糕作为主食。
  林彦弘见李景承盯着自己,以为他也喜欢,心里琢磨着怎么“喂食”。
  殊不知就算他现在拿着油纸包的包子吃,李景承也一样能看得津津有味。
  不过席间到底有几位表兄,若是对“玄青”太过关注,未免引起他们的注意,林彦弘好不容找了个机会,塞了半块花糕到李景承嘴里,小声道:“以后有机会,单独带你来吃。”
  李景承这才知道,就算面对满桌的珍馐、和几个表兄对饮小酌,林彦弘心底一直想着的是谁,顿时心潮澎湃,恨不得立时就扑到他身上去。
  两人就这样偷偷摸摸的“眉来眼去”,好在齐温博等人被花馔引去了大半的注意力,没有发现他们的小动作。
  一般来说都是先赏花后品宴,不过林彦弘他们来鲁园的时候已经是正午之后,大家不愿意饥肠辘辘地逛园子,于是先入了席。
  随后就由园中的侍从领路,慢慢悠悠地赏了一路的牡丹。
  林彦弘走在前面,李景承走在他身后,这个时候日头正高,人脚下没什么影子。
  李景承忽而想起春婶曾经说过,若是踩了一个人的影子,下辈子就还能遇到他……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就往前赶了几步,好不容易踩到了林彦弘的影子,心里怦怦直跳。
  李景承从来都不知道,原来光是走同一段路,赏同一朵花,就已经足够让人开心了……
  林彦弘察觉到李景承的靠近,回头看了看他,面带询问之意,却见李景承摇了摇头。
  直到很多年之后,李景承终于能够以自己的面目,和林彦弘站在一处,走在一起的时候,还是能记得这一天的午后。
  在鲁园蜿蜒曲折的石径上,在似锦繁花的簇拥下,他第一次在人前,和林彦弘走在明媚的阳光之下。
  那时候,他追逐着他的影子,带着从未停歇的热忱,和深入骨髓的迷恋。
  ……
  梁州的官员十分幸福,除了十日一次的休沐,逢节必有的假期。
  春节、冬至、清明各休七日,中秋、夏至休三日,而元宵、中元、孟兰盆、端午、重阳、三伏天,几乎每逢节气都要休假至少一日,再加上万寿、祭天,不可谓不多。
  而且还有诸如“定省”、“婚嫁”、“子及冠”等告假可用。
  像齐光严这样的京中大员,每三年允许有三十日的定省假,是朝廷专门给官员放假,用来给其归乡孝顺父母用的。
  为着父亲齐老太爷的整寿生辰,齐光严三年未归,此次在家中待足了时日,才领着夫人和双生儿子,念念不舍地跟老父道别,回去天京。
  好在这段时日国中没有大典,雍国来使也已经于三月返还,鸿胪寺进入“淡季”,齐光严这个寺卿离开月余,还不至于让人担心。
  随着齐府二爷一家离去的,还有大老爷的独子齐温博。
  他要跟着二叔一家返回天京,回到国子监继续读书。
  原本热热闹闹的齐府,转眼就去了一大半的人,顿时显得清静,或者说,冷清下来。
  林彦弘觉得外祖面上虽不显,但心底恐怕还是不舍他们的,所以“自己也要回云阳”的话,一拖再拖,始终没有说出口。
  他的三个表兄离开之后,齐老太爷其实并没有拘着林彦弘,甚至让府中得力的管事跟着他,让他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
  但林彦弘却并没有选择出行,而是留在府里,陪老爷子写字,在院中打拳健身。
  就这样又过了几日,齐老太爷对他道:“年轻人,总在院子里待着做甚?你要多出去转转,等吃喝玩乐都足了,到了学院里才能安下心来的做学问。”
  他心里明白,弘哥儿这是想趁离开前多陪陪他,但齐老太爷却更想给林彦弘补上过去十几年他未曾领会的乐趣。
  但在林彦弘看来,来蜀陵的这段时间,哪怕是在房中听两位舅母说起京中和蜀中的趣闻闲事,也是有意思的。
  ——这就是他过去十几年未曾体会过的乐趣,而齐家人以各自的方式,在帮他补回来……
  望向面色安宁、容貌出众的外孙,齐老太爷倍感欣慰的同时,也有无限的感慨。
  想着他迟早有一天是要回云水的,觉得有些话,还是早些说出来比较好。
  “当年的恩怨种种,一时半会儿说不清,也扯不清,孰是孰非天道自有判断。但无论如何,那些都是上一辈的事情,与你无关……把学问做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将来待你成家立业,我们也好跟你母亲交代。”
  他想起长子在陪房那里打听到的事情,继续嘱咐道:“子不言父之过,但外祖却可说道说道……你的祖父、祖母心中有亲子,难免照顾你不到,你父亲性格温和,但有些懦弱,他虽爱护你,但却保护不了你,所以只能让你自己谨慎小心些,一切以身体为重……凡事都要先思考,看看可做不可做,君子待人,以诚相交,但若是面对小人,就莫要客气了,你退一尺,它怕是要逼你一丈,直到退无可退,就是万丈悬崖,到了那时,你待如何?”
  林彦弘知道齐老太爷口中所说的“小人”指的是谁,经历了“上辈子”,他非常清楚齐老太爷的远见。
  直到退无可退,就是万丈悬崖,到了那时,他待如何?


第54章 丢失
  人间四月芳菲尽,林彦弘离开外祖齐家时; 已届孟夏。
  尽管非常不舍; 但他还是得回到云阳城,然后准备到青桐书院求学。
  他们一行人与来时一样走的水路; 由岷水到天堑; 东行至云水郡; 一路顺流而下,比来时还要少花两日。
  回去的时候; 林彦弘依旧喜欢站在甲板上看风景,两岸山岳和平原此时皆是葱葱茏茏; 而他的心境,与来时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之前心底的那些忐忑和期待,化作了如今的安心和留恋,让人既开怀,又难免带上了一些离愁别绪。
  小狼崽看林彦弘沉默不语的样子; 知道他此刻心绪复杂,所以特别的乖巧听话; 趴在他怀里,贴着他的胸口,一动不动的; 连小尾巴都不甩了。
  商船按照计划行至云水,在云阳城临县的港口停靠,然后上岸转乘马车; 原本一切顺利,在渡口却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渡口,由平武要继续东行去荆国的船只都按照惯例,停泊在了一处。
  那些在水上一连数十天不上岸的船工趁着船上要补给的时候,都三三两两坐在栈道旁的地上,围在一起赌色子。
  原本他们玩得不亦乐乎,赌得面红耳赤的,却忽然听到不远处传了更大的动静。
  “怎么回事?那边在查什么?”有人胆子小,看着远处好像有大堆人在找什么,顿时捏着铜钱神色紧张起来。
  一个刚围过来的船工没好气地回答道:“前面有条郑家的商船靠岸,说是一家的小少爷丢了名贵的狗,现在正差人到处找呢。”
  旁边的人闻言,心底都松了一口气,其中一个黝黑的汉子唾了一口,骂道:“妈个X的,丢条畜生能搞这么多事,真他X的有病。”
  那些船工见跟自己无关,语气也轻松了起来,听到有人骂,就调笑道:“你懂个屁哟!不是说贵狗吗?人家一条畜生,比十个你加起来都值钱!”
  周围的船工见他们吵嘴,都在看热闹,时不时插科打诨两句。
  就在他们嘻嘻哈哈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两个原本在“围观”赌局的船工隐晦地对视了一眼,然后先后找了借口往船上走去。
  过了一会儿,有船上的管事过来驱散了他们:“赌赌赌,就知道赌,辛辛苦苦出来一趟,血汗钱都不要了?还不如到前面帮忙找狗,听说找到了给五十两银子。”
  他们的人干的都是力气活,就这样不着家地在船上做事,几年也挣不到这个数。
  听到那个管事这样说,很多人都有些心动。
  除了那些输红眼想翻局的一时还不想动,其他人都陆陆续续爬起身来,准备在四处留心一下,看能不能找到那只“名贵的小畜生”,去跟富户换钱。
  同一时候,在平武的货船里,两个人正在船舱里秘谈——赫然就是一开始退出人群的。
  “前面闹得动静有点大,事情恐怕有变……你跟老叶说一声,我们现在就开船离开。”
  另一个高个儿男人闻言,有些为难:“但王老三他们还没回来,要是咱们现在就开船,到了荆地,谁跟那边联系?”
  “现在顾不上了……实在不行,我们到了下一个渡口稍微等等就好,王老三最是精明不过的,见我们突然走了,自然会猜到临时出了问题,肯定会想办法尽快赶过来的。”
  想着刚刚的外面的动静,高个子心存侥幸地道:“要不我们再等会?前面不过是富户丢了东西在找,也许过一会儿找到了,他们就走了,何必如此草木皆兵。
  但矮个头的男子却摇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我们船上有重要的货,半点闪失不得,还是小心为上。”
  就在高个子男子被对方说服,准备去找老叶的时候,老叶自己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
  两个人看他表情,心中猜到了什么,但还是问道:“出了什么事了?”
  老叶紧张兮兮地道:“是前面,那个丢了狗的少爷过来,说……说是有人看到我们的人把狗抱到船上来了,要进来搜!”
  “胡说八道,谁他妈抱了他的狗了?”矮个子听了老船工的话,只觉得愈加感觉不妥:“我们是允许过境的船只,只要不卸货上岸,这地儿的人没资格搜船!”
  然而,就好像为了反驳他的这句话,老叶之后又跑进来一个汉子,声音都不稳了;“辉……辉哥,守渡口的官兵,到船上来了!”
  ……
  “大少爷,咱们的人过去看了,说是刺史家的小少爷游夔峡归来,在渡口丢了只幼年的獒犬,然后找到了停泊在岸边的货船上。”
  “连镇守渡口的府兵都惊动了,原来是刺史家的手笔。”
  “现在渡口暂时封了,咱们怕是还要过会儿才能离开,”何昌小心翼翼地回话:“您在船上稍微等等,应该很快就好了。”
  “嗯,你先派人盯着那边的动静。”
  “是,大少爷放心,小的这就是看着。”
  待何昌离开之后,林彦弘坐在椅子上,伸手摸小狼崽的背,脸上不带任何惊讶的模样。
  ——因为他早就知道,今天要闹这么一出的……事实上,原本要丢“狗”的,有可能是他。
  等何昌再次返回,带来了一个更加“惊人”的消息。
  “府兵上了船之后,没有搜到刺史家少爷的狗,倒是在船舱下面,搜到了四十多个孩子和二十多个少女!”
  林彦弘抱着小狼崽的手微微收拢:“难道是人_贩?”
  “正是,”何昌听闻这个消息,赶紧回来禀报:“听说是平武来的,因着去岁夏天和年初那会儿有妖魔乱起,直到雍国使臣来梁境之后才有所改善,平武有不少流民孤儿,被人捉了起来,打算神不知鬼不觉地卖到荆国去。”
  “你说既有孩子,也有女子,这加起来数量如此之大,怕是连郡王府和刺史府都要惊动。”
  在梁境,就算皇亲国戚、位高权重的人也不能逼良民为奴,若是让良民非自愿成为奴隶,是要被抓起来判刑的。
  不过总还是有人愿意铤而走险——毕竟这份“赚钱”的买卖,除了押送的费用和一些少得可怜的粮食饮水,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
  而且这些孩子和少女,也不会卖到普通人家去当奴婢,而是送到一些风月场里,所以价格比起奴才、侍女来说要高得多。
  林彦弘可以想象,为了掩人耳目,他们会如何对待这些可怜的孩子。
  暗无天日的舱箱,只有个小小的通风口伸向外面;少得可怜的饮水食物,勉强保证他们不被饿死就好。
  恐怕有那身子弱的,不要说活着了,就算不小心在路途上生了病,都可能会被弃若敝履。
  而活下来的那些人,会被这艘船带着,继续往无尽深渊里行走。
  “不过,渡口的官员已经给了准信,待把犯人都押走,这里就可以畅通无阻了,少爷您不用担心。”
  何昌先是让下人们赶快做好下船的准备,然后就一直陪在林彦弘身边,免得他听到有坏人做的坏事而感到不安。
  不过事实证明,何昌是杞人忧天了,林彦弘一直神情淡淡,直到他们准备乘上马车的时候,看到了被救出来的孩童和少女。
  只见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因为被装在船舱里的箱子里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浑身都是脏污,在阳光下一照,顿时发出了一些不太美好的味道。
  周围看热闹的人连连掩住口鼻往后退,挤来挤去差点没闹出事情来。
  林彦弘静静地看着他们脚步沉重地往前走,微微皱眉。
  “他们这是要被送去哪里?”
  “回少爷的话,这种情况一般会先把人送到义慈堂,等慢慢找个时间去,护送原籍,又或者留在当地生活。”
  何昌没有跟林彦弘细说的,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那些被人贩子从平武带出来的孩子和少女们多少都已经因为妖魔而家破人亡,就算被送回原籍,以他们的年纪也断然不容易自己生活。
  但若是想原地安置,同样会有这个问题的存在——云水不可能每次抓到这样的重犯,就主动安置这些目前只能吃吃喝喝的少男少女。
  而这些孩子心里也非常清楚,他们的命运并没有因为坏人被抓而得到质的改善,反而陷入了难言的尴尬。
  尤其是那些被妖魔吓得已经害怕回到平武的人,恐怕宁愿卖身为奴,也不愿意再坐船回去。
  即便是远远这么看着,也能看出他们佝偻的背,身体散发出一种茫然无措和万念俱灰。
  玄青见林彦弘盯着那些人看,当他看着了可怜人而心情不好受,于是上前道:“少爷,咱们赶快上车吧,老太爷他们等您应该很久了。”
  林彦弘收回了目光,也没让玄青帮手,而是自己抱着小毛球坐上了车。
  虽然他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确实会心生同情,但林彦弘知道,人的命运向来不由自己,如果不愿意就此沦落,就得想办法抗争。
  从这一艘船上“幸存”的人,从与生俱来的命运里“幸存”的人,有些会继续在苦难中挣扎,有的却能够活出不一样的路。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替换得有些晚了,非常抱歉,周末连着加班两天,昨天又是通宵,到今天早上十点才忙完,确实是有心无力。
  谢谢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55章 小鬼
  由于渡口上发生的事情,林彦弘他们比预定的时间要晚半天到达林府。
  虽然已经事先得到了消息; 但林丰见到了林彦弘; 还是十分紧张地详细问了当时的情况。
  林彦弘见父亲担忧,于是不厌其烦地将自己在林穹德面前说过的“经历”又跟他描述了一遍; 而且细节更“丰富”。
  “原本以为只是刺史家的少爷找找东西; 没想到竟然由此牵扯出这样的大案来; 真是骇人听闻!”
  直到林彦弘表示自己确实没有收到惊吓,林丰才颇为感触地道:“一次带走了这么多人; 而且听说犯人掩藏得极好,怕是经年的买卖……这样看来; 北方竟然如此不安稳。”
  有梁境最骁勇善战的战神裕王殿下镇守梁雍两国交界,依然不能带给那里真正的安宁祥和……
  想想也是件令人唏嘘的事情。
  林彦弘判断:“从平武到天堑要走涪江,沿途经过平武、汉阳,云水,虽说沿途不是处处严查,但要打通这些关节; 还是要费不少功夫的……这事没完。”
  “弘儿是想说,这里面恐怕还要牵连更多?”林丰仔细想想他的话; 只觉得饱含深意。
  能打通关卡,就说明在各个渡口多少有人脉关系。
  至于这关系是明面上摆着的,还是私底下藏着的; 而那些给这些犯人大开方便之门的人又是否明知故犯……这些事情加起来,就不会是一件小事。
  “也许正是天道所愿,至少这些人这次露出了马脚; 随后只要诸郡联合起来追踪线索,相信一定能把这些人一网打尽。”
  ——这可是裕王殿下筹谋了几个月才展开的行动,那些人想不露出马脚都不行……
  林彦弘在心底琢磨着,却没有表露出来,他现在打消了林丰的担忧,自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孩儿离开云水这些时日,外祖父、舅父舅母和几位表兄对孩儿极好,只是远在他乡,孩儿非常想念父亲。”
  林丰看了一眼一个多月未见的长子,只觉得他比之前更要成熟几分,心境似乎也更加平和,好似飞快地长大了起来。
  他十分欣慰的同时又有些不舍孩子成长得这么快。
  等他听弘哥儿似有跟自己“撒娇”的意思,于是把渡口的事情放到一边,开始笑道:“齐老太爷年轻的时候就名冠蜀陵郡,你两位舅父也是才华横溢,如今你的几位表兄都在国子监读书,想来年轻人一定有很多的话题可以聊。”
  林彦弘点点头:“此次我在蜀川城生活,听了外祖父和几位长辈的教诲,受益匪浅,只不知道青桐书院又当如何。”
  随后,林丰就立刻兴致高涨地开始跟儿子讲青桐书院的事情。
  ——他做学问没有两位内兄好,官也没有他们做的大,但总算还有他知道得比较清楚的事情,可以说给他的弘哥儿听!
  林彦弘见林丰的注意力被自己转移,暗中松了一口气。
  作为一部分事实的知情人,他觉得保守秘密不愧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事情之一。
  事实上,在他们还未进入云水境内的时候,李景承就跟他提及此事。
  云水郡的这个渡口,将是那些人离开梁境最后一个补给地,在此之后想要追踪他们,并非易事。
  但裕王迟迟没有令手下捉拿他们,就是因为这里面有不少牵连,除了自己封下的平武和汉阳,还涉及到哲郡王封任的云水郡。
  只断一头,并不能让这些躲在阴暗角落的家伙一网打尽,假以时日,他们又会死灰复燃。
  所以裕王要确信,这次行动要发生在云水郡内,而且,要由云水府自己的人发现踪迹。
  由于不能保证当时的情况一定如何,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一个有足够分量的人来做这个“发现”的举动,所以一开始,裕王其实曾考虑让林彦弘“丢狗”。
  毕竟他出生当地世家,在渡口引起些“风波”并非难事,只要能将人引到那条货船就好。
  不过后来李祈裕仔细想过,又觉得不妥。
  一来,林彦弘他们的商船和人贩的货船不一定能在同一时间到达,若是没有趁那些人做补给的时候完成行动,那可能不仅不会成功,还会打草惊蛇,功亏一篑。
  二来,在云水郡最大的渡口大张旗鼓地找自己的爱宠,听上去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传开来到底会影响名声。
  林彦弘好不容易凭借自己的努力,以案首之名摆脱了之前林彦兴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若是这一次又卷起这样的话端,那会非常麻烦。
  再来,在巫山的时候林彦弘就出现在哲郡王的视野里,还因此带出了去岁的赏荷诗会风波,只是后来对方没有发现什么切实的证据,才只好作罢。
  经过了今年童生试的放榜,林彦弘的名字肯定又再一次被哲郡王记起。
  一旦林彦弘再出现任何情况,都有可能迎来哲郡王的关注和调查。
  更何况,这件事还真的涉及诸郡,包括平武和云水,到时候调查起来,很难不让人产生诸多联想。
  裕王现在将世子托付给林彦弘,自然希望他低调一点。
  名气初显是因为他有才学,这是挡也挡不住的,但其它事情,能不沾惹的,就绝不沾惹。
  林彦弘并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引得刺史家的公子到天堑游玩,又是如何让这位小少爷在渡口丢了狗,又刚好有人看到狗进了那人贩的货船。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林彦弘光听李景承描述的几句,很难拼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来。
  不过林彦弘知道,虽然在渡口上自己和裕王世子没有“出场”,但在这个行动里,却包含着一些为他而行的部分。
  或者准确一点地说,是为了李景承和他两个人的部分。
  ……
  “殿下,廿七已经按照之前的计划潜入其中,暂时按兵不动,等机会合适,就会想办法到世子和林少爷身边。”
  李祈裕的手搁在木椅的扶手上,微微握紧,似对这个话题格外慎重:“嗯,你让廿七见机行事,莫要急躁,也莫要因着……而乱了心境。”
  影九闻言立刻明白了自家殿下的未尽之言,于是答道:“请殿下放心。”
  有人从平武的流民中偷运孤儿并送到荆国贩卖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好几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