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嫡兄林彦弘没有来府学,并没有让林彦兴的身份变高多少,反而阻了他跟云水世家的弟子交往一途。
那些天之骄子根本不会愿意纡尊降贵,跟他一个庶出子打交道——除非是他哥哥林彦弘,云水郡的新晋案首在此,才有可能引得他们的关注和主动结交。
没有林彦弘在府学,他们这些贵公子们看林彦兴,和看一个书童仆从,没什么两样。
于是,林彦兴只能跟那些普通世家的庶出子弟一样,混迹在商人子弟之中,他心底并没有丝毫不乐意,反而觉得是个好机会。
因为他现在最想要的,是银子。
——他可是神选之人,来到这种没有□□、没有冷兵_器,没有亿万大亨和互联网的地方,就是要开创新世界、新时代的存在!
但无论做什么,总得有银子傍身,而在林府、在林穹德和林佟氏眼皮子底下,他和便宜生母臻夫人想要做点什么,总是有些困束手束脚的。
能够来府学,不用在叔叔和兄长的管束下生活,林彦兴起初觉得“天助我也”。
与这些商人子弟交往,对于原本没有什么阶级意识的林彦兴来说,其实没有太难为情的。
也正是这份“不在意”,让他的“真诚”打动了不少人,府学里差不多年岁的商贾之子,有不少将他视作“知己”。
不过,这世上现实的人总是多些,他们再怎么觉得林彦兴没有架子、好相处,也不会一上来就完全交心——所谓商人重利,若是没有显而易见或者长远来看的好处,他们多半不愿意多花这个功夫跟别人周旋。
好在林彦兴毕竟是出自云阳林氏,又因为有林彦弘这个初现名气的魁首兄长,身价不高不低,正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并在他身上做出相应的“付出”。
等林彦兴真的跟他们打交道了,才知道世道有多艰辛,根本不是他起初想的那样简单,随随便便就能一本万利。
原本他知道臻夫人已经设法和林彦弘生母的陪房搭上话,打算借那几件铺子运作一下,立刻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他们的计划是“以铺养铺”,这是林彦兴的主意。
从一个铺子里得到的银钱固然还算不错,但却不是长久之计,若是将来林佟氏也要将手伸到铺子里来,那他们就等于断了这条财路,辛辛苦苦为他人做了嫁衣。
但若是借林彦弘的铺子,“养”起了自己的铺子,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借别人家的母鸡下蛋,养出小鸡,再养大了给自家下蛋,岂不妙哉?
计划周全,再准备安排妥当,臻夫人的店面也看好了,甚至已经租下了其中一个略抢手的,打算等林彦弘去了青桐书院,就立刻开张大吉。
可惜这个计划刚开了个头,就被林彦弘一计“釜底抽薪”断了后路。
铺子不再是他们林家的,管事也被林彦弘调去了庄子上跟卫辉父子争夺“地盘”,唯一剩个粮铺交给的是刘全福这个对林彦弘忠心耿耿的家伙,根本无法钻空子。
臻夫人找的店铺虽然没有完全盘下来,但也一直付着租金,就指望着拉林彦弘店里的东西来卖,眼看这办法行不通了,只能自己再投银钱进去,要不然一个空铺子,哪里能有收益。
好不容易从林佟氏眼皮子底下存的梯己,就这样半数进了新铺子,饶是臻夫人也不免心惊胆战了许久,生怕这些银钱有去无回。
但真想做好生意,前期就是个无底洞,若不是家底厚实,一般哪能立刻就盈利。
所以那铺子也只能暂时那么经营着,无功也无过。
眼看着自己明明有许多精绝的好点子,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苦于没有银钱做本,根本无从下手做大。
林彦兴自进入了府学之后,一直无心读书,因为成天就想着,如何从这些商贾之家找到“待宰肥羊”,捞些发家之本来。
可他一无显赫家事,二无远播声名,能够驱使别人为己所用的资本不够,所以一时之间只能干着急。
林彦兴甚至已经有些后悔当初在赏河诗会的时候为了出风头,把《爱莲说》“作”了出来,无缘无故让自己背了一个“找人代笔”的污名。
以至于现在不能立刻大展拳脚。
但他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是看到了“哲郡王”这种皇亲国戚十分向往,有了一飞冲天的欲望,所以才心急了些。
他只觉得哲郡王和其他酸腐没有识人之量,不懂得欣赏他的“才华”。
如今林彦兴在童生试的名榜后段班,也不敢再拿自己的名声冒险。
万一那些惯会嫉妒贤能的小人又诋毁于他,林彦兴都不敢想象自己那个祖父会做出什么样自以为“大义灭亲”的残忍事来。
他原本想着,再过个一年半载,冲淡了那件事的影响,就先把自己所背的那些诗词,择一两首不那么打眼的,只胜在意境和情趣的小诗出来,先扩展一下名气。
那时候还没到三年后的秋闱,他们还不用参加科举,这时候为自己铺一个“天才”之名,正好合适。
等再之后的两年,他继续“作”出名句来,就能那些背后嚼舌根的人彻底闭嘴!
有了这等才名,还愁那些被利益驱使的人不凑过来跪舔他吗?
然而这一切,就被这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彻底击碎!
林彦兴刚刚一页一页地翻看,越看越心惊。
那上面的十二首诗,全是李白的名诗——也就是说,有人在他之前,极将这些诗词公布开来,而且还是以李白的原名公开的!
林彦兴此刻又是害怕,又是懊恼,还带着一份对这个公开者的愤怒。
他害怕的是,在这个地方,竟然有疑似跟他来自同一个时空的人,对方拥有跟他一样的“知识”和“能力”,这就意味着,他们都是神选之人,若想“一统天下”,就要互相竞争。
他懊恼的是,自己没有在此之前就把李白的诗句“作”出来,抢占先机,搏一个出名。
而他喷怒的是,这个潜在的“同乡”竟然是个实打实的蠢货。
——他就这样把如此绝佳的成名机会推了出去,让这些原本可以成为他们助力的诗文,变成了空文!
就算林彦兴还能背李白其它的诗词,也能背出其他大家的诗词,万一这个“同乡”是个棒槌,想办法揭穿了他,那他不就等于搬起石头了砸了自己的脚吗?
这条成名之路就这样被阻断,让林彦兴无比郁闷。
对方的这番举动,简直跟林彦弘当初卖铺子那招一样,对他釜底抽薪!
第70章 习武
诗集传出月余; 依旧没有任何关于这位诗人的消息,他出生于何地; 生平如何; 无人可知。
林彦弘一度怀疑,这是位隐士; 而且与林家先祖有旧; 否则古玉中不会遗存他的诗作。
但他试探过叔叔林隽,也去信过父亲林丰; 甚至在与林穹德的家信中提过最近青桐书院发生的“奇事”,都没有得到任何特别的回应。
所以对自己的这个猜测,他并没能十分肯定。
虽然有诸多疑问还没有得到解答,但林彦弘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他不愿这些诗词蒙尘; 不希望它们被欺世盗名之辈夺取盗用; 如今能令它们见于阳光之下; 让林彦弘感到十分荣幸。
料想林彦兴看到这本诗集之后,一定会大吃一惊; 而且短期内势必不敢轻举妄动,林彦弘终于不用不像之前那般紧张行事; 而是放慢了脚步; 慢慢将古玉中用雍国古文字记载的古卷对译过来。
李景承见他有心思在睡前给自己念书,就知道他的心情不错; 果断披了被子,扒在他的腿上,一动不动地盯着他嘴巴看。
这本是小狼崽惯用的姿势; 但现在被这么个大活人做出来,且先不说奇不奇怪,光是位置都显得有些挤了。
之前,林彦弘因为要译制古卷里的东西,有段时间心思紧绷,整个人都沉浸其中,连致学堂的课业都不可避免有些懈怠,自然没有闲心和小狼崽继续往常的睡前互动。
如今他拿起书给李景承念书,原本是想补偿他一下,结果被某人这样一弄,感觉又别扭又有些莫名的慌张。
林彦弘轻轻地坐起,试图挪动自己的腿,却被人牢牢压住,根本抽不开来,他低头就见李景承盯着自己的嘴巴,好像十分认真地在听(看)他念书,英俊的脸庞带着少年的天真无邪。
“你起来……读书就要有个读书的样子,这样趴着,成何体统。”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推了推李景承盖在身上的被子。
可惜某人根本不为所动,反而将自己整个人都压在了林彦弘的腿上,还能理直气壮地反驳道:“要睡觉。”
林彦弘这才想起来,他们现在又不是真的在过读书时间。
——只是睡前念一小段书而已,好像确实没必要像在御书楼里一样,坐得笔笔直直,规规矩矩……
林彦弘没辙了,想来想去只能道:“那你坐起来些……这样……这样有些热。”
这时候已经是八月,青桐书院虽然位于青桐山中,旁边又有凤栖湖,但到底是到了夏季正炎热的时候,夜晚也说不上有多凉快。
书院给学生备的冰都用在馆房和讲堂等处,许多家境殷实的学生忍受不了炎热,就令仆从买冰来用,书院倒也不阻他们这般行事。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却不是人人都如此,时时都这般。
林彦弘的屋子里住着一位世子殿下,就算他自己因为体质和古玉的原因不畏热,但也不能热着李景承,尤其是浑身毛茸茸的小狼崽更怕热,所以林彦弘的屋子用冰不少。
林彦弘找了个不太说得过去的“借口”,李景承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直到把他看得耳朵红起来,才“老实听话”。
恢复人身的时候没来得及穿衣服,李景承到底坐了起来,他把薄被裹在身上,胸前□□了些皮肤出来,在昏黄的烛光下若隐若现。
“这几日你没有跟我出去,是念北在教你习武吗?”林彦弘抱着非礼勿视的心态,眼神微移,看着手中的书本,随意找了个话题。
化名为念北的王府影卫廿七随他们来到云桐,一方面是要就近保护裕王世子,另一方面也是要教殿下习武。
作为镇守北境的裕王独子,李景承总有一天是要带领将士面对梁雍边境的妖魔,之前他年幼的时候不能恢复人形,习武之事无法进行,但如今他已经可以控制先祖返魂的状态,所以很多事情已经可以开始。
林彦弘听李景承说过一次,但没有太过注意,如今有了时间精力,就想问问他们的进度。
还没等得到对方的回答,林彦弘眼前就忽而伸过了一只胳膊。
他不解地顺着李景承的手看过去,目光不自觉地就留在对方已经略显鼓起的臂膀上,然后再往那边看去,看到对方深邃中充满期待的眼眸,就好像在邀请林彦弘来捏一捏,看看到底有没有成效。
大概是常常捏小狼崽的小爪爪,已经捏出了习惯,林彦弘看到这个眼神,竟然鬼使神差地就这样伸了手,搭在他的胳膊上捏了捏。
因着手臂的主人用了劲儿,那里摸上去果然已经有些硬硬的,好像蕴藏了生机勃勃的力量,还在逐渐增长。
林彦弘可以想见,不知道十年还是二十年,李景承就会像林彦弘看到的裕王一样,变得高大威猛,势不可挡。
林彦弘想,那时候,李景承会是叱咤北境的皇族悍将,镇守边境,而他自己应该也已经得了一官半职,到不知何处去参理政务,他们会天各一方。
他也许会想起这段两人情同手足、亲密无间的岁月,却不知道李景承长大以后,是否还记得这段缘不知何起的时光。
内心里那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自豪感,既让人感到喜悦,却也略带点酸涩,好像眼看雏鸟展翅,一去不回,成鸟又欣慰又失落似的。
李景承见林彦弘捏着自己的手臂竟然发起呆来,十分不满,他捉住了林彦弘的手,往自己胸前带,顿时惊醒了思绪飘远的某人。
“做……做什么?!”
“受伤了。”
林彦弘闻言立刻把刚刚的惊讶和窘迫抛在脑后,着急地问:“受伤?你受伤了?伤在哪里?”
李景承把被子往旁边拉开了些,露出自己的胸膛,语气里带了点委屈:“念北打我。”
林彦弘看到他小麦色的胸膛上确实有些淤青,顿时心疼了起来:“不是说才刚开始习武吗?怎得就会有这么多伤?”
他虽然不懂这些,但也知道习武之人难免会有伤痛——也只有受伤了,知道什么是痛了,才会真正成长,学会想办法让自己不再受伤受痛。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念北竟然一点不顾及李景承的身份,难道他们裕王府的操练,都是这般严格残酷,连世子都躲不过吗?
林彦弘焦急和心疼的目光让李景承嘴角牵起了一点弧度,但很快就又变得面无表情起来,跟他父王越来越像。
林彦弘专注看他胸前的淤青,根本没注意到某人脸上的变化,所以也不知道自己“上了当”。
李景承抓着他的手,往自己胸口摁:“揉才不痛。”
林彦弘知道这是要把淤伤揉散,就真的帮他揉起来,小心翼翼地动作之余还温声问:“念北应该给你准备了药油,在哪里?咱们拿出来搽上,好得快些。”
其实,这点淤青在习武之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即便裕王在这里,都不会心疼儿子,这些也就只能骗骗林彦弘这个“门外汉”罢了,念北又怎么会给少主用药油。
“味道大。”李景承一边享受着林彦弘的手触摸自己身体的感觉,一边言之凿凿地回答。
林彦弘不赞同地怪道:“那味道能有多大?听话,快拿出来,我给你擦。”
他见李景承不说话了,干脆对外间道:“念北,念北……”这家伙不听话没关系,他可以直接问念北。
可惜还没等他把人叫过来,就被某人扑倒在床上,那少年还把头埋在林彦弘怀里,低声道:“睡觉,早起。”
然后他就把被子往上一扯,盖过了自己的头,等林彦弘再掀开,他已经变成小狼崽子,正四肢岔开,扒在林彦弘胸口,一动不动地装睡。
他变成这个样子,就是药酒来了也擦不了了,林彦弘只能作罢,无奈地拍了拍它的小屁股:“好吧,早点休息也好。”
小家伙扫动了一下尾巴,算作回应,然后就再不动弹。
林彦弘把它抱在怀里,捏了捏它的小爪子,那里毛茸茸的、软软的,跟捏某人的肩膀感觉完全不一样。
他在心里想,自己可真是杞人忧天,林彦弘不再去管那些不知何时会来的离愁别绪,兜着圆滚滚的小毛球,陷入梦想。
外间里,念北躺在架起的简易木榻上,笼罩在窗纸透过的月光下,眼神闪过一丝复杂。
但很快的,他翻了个身对着墙面,慢慢闭上了眼睛。
……
青桐书院每五日会休馆一日,每月末时还会多休一天,因为许多人在云桐城有备居所,这时候就会回去住上一晚,放松放松。
又到了休馆的日子,这一次林彦弘婉拒了林隽的邀请,带着小狼崽和念北径直回到云桐城中自己的院子。
每到这时,春婶都要使出浑身解数,誓要将林彦弘“瘦”下去的肉给补回来,于是把琥珀也给拉走了,好帮她打下手。
小彦思在午睡,见院子里只有少爷和爱犬在院中,没有旁人,何昌面带喜意地跟林彦弘道:“少爷,那边有消息了。”
林彦弘闻言,有些讶异:“这么快就有消息了……是哪里?”
“是升平巷的一处院子,不大,但有两进,还有井,刚刚空出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八月桂花香的□□投喂,萌萌竹攸、Gia的地雷投喂~!(*╯3╰)
第71章 邻居
“升平巷?”林彦弘刚听到何昌说起这个巷名; 颇有些惊讶。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云桐城的老巷了; 竟然也会有宅子空出来?
大概是猜到大少爷会因此感到讶异; 何昌立刻笑盈盈地解释道:“原本小的也不相信,还当这宅子有什么问题; 但反复确认了才知道; 是一位老大人被召回天京,过去就有御赐的宅子住; 那位大人并非云桐本地人,而是临县人,将来就算致仕,怕是也不会回来了; 这才把旧居给卖了。”
那种明明在好位置的宅子; 若是突然要出售; 一般聪明人遇到了,都不会马上买下来; 多半会斟酌一下。
最怕那种宅子里有人死于非命,或者主人家惹了什么大官司和麻烦上身; 就算宅子再好; 价格实惠,也不会有人愿意接受。
因着正经主子总不在家中; 何昌这个管事在院子里几乎无事可做,所以干脆带着“徒弟”玄青到处在跑,就是希望能够在大少爷面前好好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和忠心。
遇到这样的“好事”; 他自然是谨慎再谨慎,生怕不小心上了当,办砸了差事,在大少爷面前再无信任可言。
也该他运气好,这边原主人刚把代卖的契纸递到府衙里,何昌就去了府衙,立刻得了消息。
他还算聪明,又得了林彦弘“事急从权”的命令,连信都没送青桐书院,就赶紧打听情况,确认不是那种“凶宅”,然后直接登门拜访。
这位老大人虽是卖宅,但作为文官,倒也有几分执念,他最不愿将故居卖给商贾,所以听说是蜀川的齐氏想买给在青桐书院求学的外孙,心里就有几分愿意。
再加上他是奉旨进京,在云桐待不了多久就得启程,把宅子交给府衙代买原本就是权宜之计,其实到底是不太放心的,如果能马上定下一个合适的买家,他也是乐意的,于是当即就给了何昌口信,让林彦弘亲自过去一趟,尽快把事情定下来。
林彦弘让何昌在云桐城置办的产业,都是打着外祖齐氏的旗号来办,避免与林氏产生瓜葛。
这件事他曾经跟齐老太爷请求过,得到了外祖父的首肯,所以很有底气。
趁着青桐书院休馆,何昌赶紧跟大少爷说起这宅子的事情。
“这宅子在升平巷,地段倒是极好,如果情况属实,确实不容错过,”林彦弘听了何昌的描述,打消了一些疑虑,但还是继续追问道:“不知那位大人是?”
“是庄舜远,庄大人,曾任御史中丞,前年因病乞骸骨返乡,原本是住在临县的,但后来又搬来了云桐,现在的宅子,其实是他岳家的旧居,用来给他养病的。”
云桐城因青桐书院而闻名,在周围诸县中条件自然是最好的,梁境有名的药局在这里也有驻店,而且靠山靠湖,还挺适合养病。
这位庄大人也是青桐学子,但并非出身世家,岳家是云桐城普通人家,没有多少助力。
因一路都没有经任“肥差”,后来任御史中丞,又大病了一场,所以庄舜远家底委实不丰。
如今他返回天京,也不知道自己离京几年,那里是个什么情况,想多些银钱傍身,而云桐城的宅子最好脱手,又不是祖产,所以就做了这个决定。
何昌虽打听不到这些更秘密的事情,但听庄府管事的语气,还是能感觉到这位庄大人态度还是十分坚决的。
林彦弘在脑海里搜寻了一番,发现自己似乎并没有关于这位大人的印象,不禁又生出几分疑惑。
能够在乞骸骨之后还被今上召回,按常理说只有两个原因……
要么这位老大人是位能吏,所以被今上记挂;要么他曾是今上近臣,所以深得陛下信任,今上见他身体养好了,就立刻把他找回去做事。
可若是这样,这位大人应该有些名气,然而林彦弘这边却好像没有听说过他的事迹。
——难道是因为自己“上辈子”因病滞家,太过孤陋寡闻,所以才没能听到这位大人名讳?
不过,听何昌描述得这般细致,就知道这些事情做不得假,应该属实。
“早上才得的消息,想着少爷今天回来,就没有再往书院送信,只今日怕是无法登门了,少爷若是无事,看要不要递帖子,五日后再去庄家?”
“今天确实太赶,就照你说的办,”林彦弘想了想,点点头:“这段时间你也辛苦了,这宅子若能买下,你是首功。”
“不敢不敢,这都是少爷洪福,小的不过是动动嘴,跑跑腿,还都是应该做的,哪敢称什么功,”何昌听到林彦弘的话,心里美滋滋的,但表面上还是立刻谦虚几句。
他在慎思堂的时候,因为老爷林丰不争,连带着整个院子的人都得过且过。
如今何昌投到少爷跟前,眼看着刘全福父子“身居要职”,连老实木衲的龚春也能得到重用,掌着少爷的庄子,心底那份不甘于命的火就窜了起来。
他想趁着自己还算壮年,拼上一拼,跟着大少爷在外面闯一闯,若能像刘全福或者龚春那样,也不枉自己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从慎思堂跑到大少爷的东苑,还跟来了人生地不熟的云桐城。
如今大少爷身边虽有亲近的奶兄,但玄青到底还小,撑不住场面,要不然春婶也不会跟来照料,这时候大少爷正是用人之际,只要他忠心耿耿,再勤快一些,不愁不能在大少爷面前露脸。
他可不像石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