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并不知道,在外人看来,妖魔依旧是行动迅猛的妖魔。
那妖魔显然也察觉到了什么,感到一股巨大的威胁,它下意识想要停住自己的脚步,却已经为时已晚。
来不及去细想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林彦弘大力挥动了手中的长剑,砍在了那只妖兽的面门之上。
随着一股腥血喷出,刚刚还来势汹汹的妖魔轰隆一声重重倒地,它痛苦地挣扎了一会儿,然后渐渐死去。
就这样杀死了一只妖魔而瞪圆了眼睛的林彦弘:“!!!”
―――――――――――――――――――――――――――――――――
李祈熹也没有想到,这个年轻臣子在危急关头竟然没有弃剑逃走,反而毅然决然地举起剑来试图保护他。
他更没有想到,林彦弘竟然以一己之力,杀死了一头妖魔!
——难道这孩子也有魂现?可目前弘休身上并没有任何展示魂现的迹象……还是说,这是弘休在危急关头爆发的潜能?
李祈熹从背后只能看到林彦弘因为喘气而微微耸动着肩膀,并不能看到他的表情,但却无碍于他从自己钦点的小探花身上汲取了一些力量。
——连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都能咬牙坚持,拼死一搏,他若是在这里就放弃了,岂不会让先祖蒙羞、后人耻笑?
想到这里,李祈熹自己挺起了脊背,他咬咬牙,向空中发出一声低吼,那“执夷”就如同恢复了神力一般,也随之发出无声的怒吼,连巨大身形都膨胀了不少。
它往前一扑,用爪子去抓那为首的妖魔,一次不成,又来一次,最后终于寻得机会将那妖魔抓住,一次又一次重重摔在了地上。
那妖魔发出了凄厉的惨叫声,身体很快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扭曲,口吐鲜血而亡。
但“执夷”也明显因为刚刚的行动而脱力,变得极为虚弱,好似随时都会消失,或者倒地一般勉力支持着自己。
作为魂现的本体,李祈熹现在面如金纸,摇摇欲坠,随后赶来的侍卫赶紧扶住了他们的陛下。
首领死了之后,那些妖魔却并没有立刻逃窜离开。
它们似乎还在留恋什么,但不知为何,不敢再往里冲。
李祈熹的心虽因为林彦弘刚刚举动坚定了起来,但他其实没有抱任何乐观的想法。
自己已经没有力气动用魂现的力量,再这么下去,即便妖魔没有首领,只要它们还觊觎着……他们这些人就依旧没有脱险。
只是让他感到疑惑的是,他的“执夷”已经明显没有太大的威慑力,为何这些妖魔反而又开始如一开始那样,好像在惧怕什么似的,徘徊在外围而不敢靠近。
——难道它们目睹了首领惨死,不知道他的执夷还有多少能力没有释放,所以才犹豫不止?
就在这时,李祈熹又感觉到了什么,但这一次,他露出了一个笑容。
林彦弘看到陛下竟然笑了,先是疑惑,后有所顿悟,他好像也能感觉到什么,于是不自觉往林子的某个方向看去。
仿佛是呼应他的感觉,没过一会儿,那边就传来了动静。
而那些原本还不愿意离开的妖魔,终于三三两两、头也不回地往林子更深处逃走,留下了满目疮痍的“战场”。
林彦弘几乎是立刻就看到了站在队伍最前的那个人——他目光只能聚集在对方的身上,一刻也挪不开了。
“是二殿下!还有……裕王世子殿下!”
陷入绝望的众人,在看到李景循和李景承之后,才是真正松了一口气,不禁热泪盈眶起来。
李景循和李景承快步来到梁帝身边,跪而行礼,二皇子开口道:“儿臣救驾来迟,让父皇受惊了,望父皇恕罪。”
梁帝让两人平身,面带好不掩盖的欣慰笑意:“没有迟,你们来得及时。”
虽不知道自己这一行人具体陷在何处,但看李景循和李景承带着人马风尘仆仆的模样,再算算时辰,李祈熹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和侄子,已经尽最大可能尽快赶来寻他了。
经此前种种,李祈熹已经筋疲力尽,再无法支撑下去,两个晚辈的到来,确实及时。
见李祈熹面色不好,李景循立刻满脸焦急地走上前去,伸出手来,梁帝也顺势扶着他的手臂站稳,父子看上去极其亲密。
梁帝对李景承也招了招手,裕王世子面无表情地走上前去,站在梁帝的另一侧,和二殿下一起扶着李祈熹。
因着伤亡不少,虽然众人已经得救,但大家也开心不起来。
在陛下的吩咐下,两位殿下带来支援的侍卫负责帮助受伤者做简单的包扎,然后还要收殓遇难者的尸骸,一时之间没有人说话。
等到一切都打点好,他们才开始沿李景承他们探好的路回返。
……
一起经历了生死,大部分活下来的人都已经脱力。
由前来救驾的侍卫轮流背负幸存者,带他们下山,林彦弘作为救驾的功臣,自然也不例外。
刚刚他惊吓紧张之时,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思考任何事情。
如今他们获救了,而且自己见到了李景承,林彦弘终于松了一口气——既是为陛下和自己一行获救松一口气,也是为李景承无碍而安心下来。
有了精神又不用自己走路的情况下,刚刚在林彦弘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念头,又浮现在他脑子里。
既然国祚足以镇州境,令妖魔藏于梁州深山不出,那为什么刚刚明明有陛下在场,却出现了原本应该藏得好好的妖魔?
林彦弘甚至觉得,那些妖魔好像就是冲着陛下而来的一样!
想到这里,他抬眼看了看同样被侍卫背着走、依旧昏迷却神奇的没有命丧妖兽之口的姜大人,若有所思,却不得其解。
他内心感到极度地困惑,下意识里将目光投向站在李祈熹身边的李景承,而对方也似与他心有灵犀一般,立刻回望了过来。
两人的视线胶着在一起,就差点再也分不开了,林彦弘感到心里有些微微泛甜,脸上也有些热——明明没有走路,怎么感觉到热呢?
他将目光移开,却不知道李景承还在看他,甚至还被梁帝发现了。
不过李祈熹并没有往他们之前认识的方向去想,而是以为李景承是在好奇观察刚刚能以弱小身体护驾的年轻文官。
李祈熹忽然想到,林彦弘转年才不过十八岁,而身边这个不顾自身危险进林中来寻找他的侄子,还有月余才满十六岁。
循儿来寻他,既让李祈熹有些意外,但还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们是血浓于水的亲父子,又是君臣,若梁帝在狩猎中有所损伤,随驾的人下场必然也不会太好。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年龄最长、曾经也离皇位不远的二皇子。
所以对循儿来说,来找他、来救他,并不是什么难以做的决定。
但相较于肯定会被新帝拿来定罪的李景循,景承也带队赶来寻他,就让李祈熹感到困惑了。
就算他真的有碍,也无人敢动身为裕王独子的李景承。
因为无论李祈熹的哪个儿子坐上皇位,都必须仰仗嫡亲的皇叔、镇守北境的裕王殿下,那么随行的李景承,就绝对不能动!
换言之,景承自己应该也明白,李祈熹这个皇伯的安危,并不会影响到他自己的安危。
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景承还是率队涉险而来。
这让想不出原因的李祈熹,只能下结论——景承是真的担心他这个伯伯,才不顾危险地跑过来。
感动之余,李祈熹也生出几分感慨来。
——他对景承,还不够好啊!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合一送上,祝大家中秋快乐!国庆快乐!么么哒~
第111章 封赏
李景承还不知道自己这位梁境之主的皇伯父在想些什么; 他只觉得自己几个时辰悬着的心; 到现在才终于放了下来。
之前; 他和二皇子李景循兵分两路,从营地一直寻到两支人马交汇的地方,才终于找到林彦弘他们可能经过的地方。
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 李景承一路看到的场景让人心惊; 一股从未有过的恐惧感油然而生,占据他的意识。
他只能想着,快一点; 再快一点,一定要尽快找到他的弘哥儿,要不然……他不知道自己会变成怎么样!
他们两队人马都带了犬,但其实李景承自己的嗅觉十分惊人; 他凭借自己的感官,在空气中寻找那股他熟悉的、但稀薄到几乎不存在了的味道。
随着那味道越来越清晰; 李景承却感到越来越害怕。
因为他不仅嗅到了林彦弘的味道; 他还嗅到了血腥味,和妖魔的味道!
队伍中有陛下在,即意味着“国祚”,这原本是件让人放心的事情; 但李景承想到林彦弘可能在面对他不知的危险; 就心急到不行。
他甚至有些嫌弃二皇子的脚程,差点没丢下他和其他人,自己独自往前赶。
李景承没有魂现; 但却是罕见的先祖返魂,他的存在对妖魔原本就有极大的震慑作用。
再加上还有二皇子李景循的魂现,两者的效力叠加,就算面对还有首领的妖魔,也不需要怎么担心。
李景承看到林彦弘脸上、身上的血迹和泥垢,几乎完全失去了理智,他恨不得立刻就飞奔到对方身边,将林彦弘牢牢圈在自己的怀里,再不让他到危险的地方去。
从远处走到陛下跟前,李景承忍了又忍,才终于在林彦弘安抚性的目光和浅浅笑意中,暂时按捺住靠近他的冲动。
陛下让一个侍卫去背林彦弘的时候,某人立时就有些炸毛,尊贵的裕王世子在他们旁边来回踱步,寻求关注,结果差点引来了陛下的关注,被林彦弘瞪了两眼,才面色沉沉地老实了些。
直到暮□□临,他们才终于回到了营地。
梁帝李祈熹并没有下令立刻拔营返京,而是让众人留在这里,能稍作休整,再作考虑。
是夜,林彦弘在自己帐子里,心神不宁地等待着,过来许久,才听到一点小小的动静,看到了小狼崽往他这里狂奔而来。
林彦弘伸手接住了小毛球,搂在怀里摸摸它的背,视作安慰。
自己有多担心,林彦弘就能想象对方有多担心,所以看到埋头在他胸口的小家伙,林彦弘心中一片柔软。
“好了,没事了。”林彦弘还记得李景承刚赶来时,裕王世子眼睛中流露出显而易见的自责、愧疚和后悔。
他不想李景承为了这件事而自责,所以故意转换话题:“你看,我能独自杀死妖魔,比你猎野兔和山狐,是不是要更厉害些。”
小狼崽闻言,昂起小脑袋盯着林彦弘。
李景承显然已经听说过林彦弘陪在陛下身边的“壮举”,但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他以为林彦弘是为了忠君而“奋不顾身”,其实心底还有些不快。
林彦弘哪里不知道他误会了什么,想了想还是压低了声音解释:“那时候,我只想多一份机会就好,能够等到你来。”
等到你来……李景承觉得这简单几个字,就能带动他所有的情绪,让他心潮澎湃。
“呜呜~”不能嗷呜嗷呜叫出来,小狼崽就在林彦弘怀里手爪并用、蹭来蹭去,差点没把他衣衫蹭出来一个洞来。
林彦弘满脸温柔地看着它,好似怎么样也看不够。他的这种态度,更加助长了某人的“气焰”。
等林彦弘回过神来,裕王世子已经半裸着上身,用薄被裹着下半身,压在了他的身上。
原本林彦弘惊得想把他推开,伸了手,正准备用劲,却又没有真正行动。
事实上,自去岁他为李景承纾解过某些欲望,他们已经很少以这种“亲密无间”的状态相处……
等林彦弘犹豫不决、内里矛盾、心跳加速的时候,李景承忽然把自己的头轻轻靠在了林彦弘的颈窝。
这个看起来有些脆弱的动作,彻底让林彦弘没有了拒绝的底气。
他伸出手,轻轻环住了李景承的背:“我在这里……”所以你不要再担心了。
李景承仿佛就能听见他的心声,轻轻地点点头。
林彦弘只要歪歪头,就能亲吻他的头顶。
又犹豫了许久许久,林彦弘想到白日的惊心动魄,自己差点就回不来了,突然就不想这样瞻前顾后了。
他微微侧头,用嘴唇迅速地划过李景承的头顶——不经历生死考验,哪里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
这时的林彦弘,还不知道这种感觉,会变成什么样子。
―――――――――――――――――――――――――――――――――
这边营地已经整理妥当,他们准备返回天京,京畿大营的人马才“姗姗来迟”。
李祈熹什么都没有表示,将天京来的人马凉在一边,让他们好生惶恐不安。
这一次,对方的“臣救驾来迟”,李祈熹没有和善地表示“恕罪”。
“你们确实来得挺迟的……”李祈熹拿起天京送来的折子:“何不再来晚一些,干脆等朕回了天京,也省得你们辛苦跑一趟,岂不便宜?”
陛下的话惊得那武官瑟瑟发抖,跪在地上一动不动,根本不敢抬头。
李祈熹却再不看他,顺手将折子递给李景循,让他念折子给自己听。
陛下身边站着器宇不凡的李景循和李景承,地上跪着低头触地、胆颤不止的中年武官,乍看之下,竟然还有一丝诡异的“和谐”。
在京畿大营来的当天,李祈熹就下令拔营。
来时的意气风发,变成了如今的沉默压抑,李祈熹只有看到少数几个人的时候,才能露一个和蔼慈爱的笑脸。
林彦弘也是获得此等殊荣的一员。
就跟沿海的荆、青常有飓风海啸一样,梁境内常有地动发生。
尤其是天京所在的区域,往往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或小或大的地动,一年之中地动频频发生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先例。
若是因此就要写罪己诏,恐怕梁国的历位帝王会非常忙碌。
只是,这样剧烈的地动,至少是百年一遇,即便地动的核心不在天京,可连天京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房屋倒塌损毁,也有人员伤亡。
盛大隆重的秋狩田猎只进行了几天,如今只能草草收尾,李祈熹在二儿子和亲侄子的陪同下,带着收获寥寥无几的队伍返回天京。
因着陛下的一时兴起,随行的年轻文官就这样一下去了七个,当初跟在李祈熹身边的侍卫更是剩不到三分之生还。
这样说出去,肯定是不好听的,所以回到京中,他们对外都称这几位大人皆是护驾而亡。
连那个试图逃跑而被妖魔所杀的文官,也得到了朝廷的追赏,皆因为陛下心中有些愧疚。
一面要抚恤遇难的官员,一面还要应对天灾带来的影响,救济梁境内受灾严重的区域,无论是陛下还是整个朝廷,都不得闲。
一晃时间就来到了年节时分,在过年之前,终于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
早些年就建府而居的二皇子受封循亲王,成为诸皇子中第一位封王的人。
这也意味着,原本已经毫无希望可言的德妃一脉至此重新回到中枢,这令其他皇子如何作想,旁人就不得而知了。
裕王世子李景承虽不能立时封王,但却被陛下授之以云麾将军衔,另赠赏赐无数。
如此年轻的将军,简直前所未有……今上的这个决定自然引得一些御史的进言,但陛下显然心意已决,甚至又从自己的私库拨出一些奇珍异宝作为额外的赏赐,送到裕王世子府。
而像伍立新这样的近侍和当时护驾的护卫,自然也有陛下明面和私下做出的奖励。
连姜大人这样从头昏到尾、捡回一条命的幸运儿也得到了一些赏赐。
但真正备受瞩目的,是陛下对救驾有功的林弘休的封赏。
待圣旨下了之后,见自己竟然在奇珍异宝之外,还多了一个令人有些讶异的头衔——朝议郎。
不仅林彦弘自己感到有些吃惊,外人一开始也根本不知道殿下此举何意。
在梁境,文官有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其中包含散官名,皆有名而无实职。
但即便是个散官且没有实务,但它至少是个正六品上的官职。
凡是有些眼力的人,就逐渐猜出陛下封这个“朝议郎”给林彦弘,是有几分深意的。
按照经验,六品到五品,是一个质的飞跃,更是区分重臣与普通臣子的分水岭。
正六品上,就意味再接下来的一步,有着清贵翰林身份的林彦弘可以到五品下,到那时就算正式成为朝廷重臣之一。
梁境的选官一般是三年一换,层级也是慢慢而升,但由正七品的编修到正六品的散官,跨越整整三步,林彦弘只花了两年时间。
这样一来,林彦弘依旧在翰林院任职,但从品级来看,却已经远远超过原本的状元郎韩齐。
能得官家如此厚爱,林彦弘会被人羡慕,自然也被人嫉妒。
在某些人的眼中,同样是伴驾而行,林彦弘就能全须全尾地回来,还得到巨大的封赏,但别人却得承受失去亲人的苦。
这看听起来,是多么的不公平!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地雷投喂~!(*╯3╰)
第112章 谏言
姜衡回到家中; 他的夫人姜陈氏走上前来; 温声道:“老爷; 您回来啦。”
疲惫地点点头,姜衡坐到了椅子上。
自去岁秋狩他因地动马惊而坠马昏迷,已经过去数月。
他虽然捡回了一条性命; 但到底还是伤到了根本。所以回天京之后; 修养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恢复了过来。如今稍劳累得久了,就容易精神不济。
姜陈氏是姜衡从前的上峰之女; 并非寻常不懂世事的小妇人,很快就发现他神情中有些异于平常的样子,于是接着问:“今日朝上发生了什么事吗?”
因着林大人终于受到朝廷封赏,姜衡原本心情不错; 但听到姜陈氏问起朝廷之事,心中微微有些不快。
不过他只稍稍了一下; 还是将今日朝上发生的事情; 简单地跟他这位特别“关心朝局”的夫人说了一下。
他并非堂官,不用上朝,但人在官署,消息自然灵通得很。
姜陈氏闻言; 颇有些愤愤不平地道:“当日地动之时; 老爷与那林大人皆在陛下身边,老爷您为此受伤、卧床数月,到现在都未曾痊愈; 而且当时有那么多位大人舍命相随,甚至有人因此而殒命,为何陛下只对林大人另眼相看,这岂不是要伤了臣子的……”
“慎言!”姜衡大声呵斥,阻止她继续说下去。
姜衡从来没有这样跟他的夫人说过话,姜陈氏听到之后,顿时愣住了,她似乎没有意料到,一向温和的丈夫会如此训斥她。
“子平,你……”姜陈氏先是不可置信地看向江恒,但她转念一想,又意识到丈夫为何阻止她把话继续说完。
“妾身这不是在家里,所以跟老爷说些贴己的话,应当是无碍的。”
“只因为在家中,就不用担心,隔墙有耳了吗?若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将来出门在外,恐怕也会忘了谨言慎行的道理。”
姜陈氏顿时无话可接,她的父亲曾任御史中丞,如今官拜大理寺少卿,见过无数因妄言被弹劾而家破人亡的事例。
这些人中却有一部分是因为故意言之,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不够谨慎,叫把柄落在了别人那里。
只是她在家中一向有话语权,对丈夫姜衡还带着几分贵女下嫁的娇纵,所以说话常常口无遮拦,与之议论朝事也毫无顾虑。
姜陈氏语塞了半天,才支支吾吾地对他解释道:“妾身知道了。”
可当她看到姜衡不理会自己,又有些按耐不住,她换了个说辞,又暗示道:“如我们这般,哪里缺金银绸缎……”
陛下赏赐的那些金银珠宝虽好,但终究好不过加官进爵——那可是实打实的前程!
她自己的嫁妆丰厚,原本还做好了打算,对姜衡补贴一二,也好让他手头宽裕,方便与人交际,助力于仕途。
谁知道姜衡书生意气,颇有几分男子的自尊,不愿意用妻子的嫁妆,行事不爱“变通”。
这些年姜衡勤勤恳恳,如今官拜从六品的侍御史,还不到三十岁的朝官,就是京职,在外人看来自然是年轻有为。
不过人就是这样,不能够比较,再加上姜陈氏原本就是低嫁,当年的手帕交嫁的人家多半比姜家显赫,她自然是望夫成才,也好服帖自己贵女的身份。
那个有“天人探花”之称的林大人,如今尚未及冠,就因为得官家青眼,所以连跳三个品级,倒跑到姜衡上面,成了正六品的官员……
——难道陛下还准备让他及冠之前就做了堂官不成?
想到这里,姜陈氏又不免多说几句:“趁着这次年节,老爷何不去拜访拜访父亲。”她频频回娘家,听母亲说了些事情,觉得有必要提点一下姜衡。
但她刚刚出了错,再开口显得有些气短,于是想以父亲的名义来告诫姜衡一番。
姜衡目含深意地望向她:“自然是要拜访岳山大人的。”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那位岳父大人早些年还算清明,这几年却愈发……老陈大人如今的话,没什么值得他去听了。
……
离了姜陈氏,姜衡独自走进自己的书房。
为人谨慎地姜衡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