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彦弘来天京的第一个上元,为家人做了四面彩绘的跑马灯,今年也没有落下。
他为舅父和舅母分别画了四屏的梅兰竹菊君子灯和四美灯,为彦思画了稍小一点但有六屏的小童嬉戏彩灯。
连琥珀他们的也没有落下,不管如何,人手一个,见者有份。
可是画完了这些之后,林彦弘只感觉到巨大的空虚,总觉得自己还有一盏,没有完成。
琥珀见他提着笔,却是怎么也落不下去,担忧地看了看齐夫人。
齐张氏摇了摇头,示意琥珀不去管他,然后轻轻地招招手,示意琥珀出去说话。
“夫人。”
“明个夜里,我会带着彦思去走百病,弘哥儿自然是陪着我们的,”
齐张氏跟她说了自己的计划:“但总陪着我们,也没什么意思,到时候我们先回府,就让你们院子里的念北带着家丁,陪弘哥儿到处走走,散散心。”
说罢,她递了一个绘了图腾的面具给琥珀:“别忘了给弘哥儿准备厚点的衣服,还有披风。”
“是的,夫人放心。”琥珀也希望出去散散心,能够让大少爷开心一点。
她低头看看手里的面具,那上面绘制着狰狞的图腾,传说带着有驱邪的作用。
——大少爷带着这面具去走百病,一定能把所有不好的东西,都给赶走的!
第二天傍晚,在家中用过晚膳,齐府的大队人马就从亲仁巷出发,往有桥的坊街而去。
齐张氏带弘哥儿和彦思走桥渡危,每次都有要把京城的桥都走一遍的气势。
过了年,彦思就已经算九岁了,他虽是嗣子,但跟林彦弘本来就有血缘之亲,所以两人长得有几分相似。
再加上他在林彦弘身边长大,视林彦弘为父兄,心里极为崇拜他,所以潜意识里就会学其风貌,久而久之就更像林彦弘了。
连齐张氏这种知情的,都觉得这对兄弟简直如亲兄弟一般,更何况那些不知道情况、单会看眼前的路人。
林彦弘的外貌出众,上元灯明,夜如白昼,更是遮不住他倾国倾城的样貌。
齐张氏被这对兄弟一左一右陪伴着,走在路上都觉得自己脚下生风,神色别提有多骄傲。
不过等林彦弘引来了围观的人,把路都快挡住了,又有些麻烦了。
齐张氏让琥珀把面具递过去:“弘哥儿还是把面具带上吧,人这样多,我们今晚走不来几座桥了!”她说的虽是埋怨的话,但语气可一点都不埋怨,尾音上扬,比刚刚还骄傲的感觉。
琥珀等侍女随从听齐夫人打趣大(表)少爷,无不掩面而笑。
林彦弘原本有些心不在焉,被塞了一个面具,又被舅母调笑,顿时愣怔了一会儿。
齐张氏见他发呆,心生怜爱,亲手帮他把面具戴上。
彦思好奇地问道:“若兄长带上了面具,别人倒是看不到了,但我们怎能认出他呢?”
齐张氏闻言,笑道:“若是有心,当然认得出来。”
若是有心,就算彼此在茫茫人海之中,也迟早是要相遇的。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小狼崽:嗷呜嗷呜~
小可爱:它在说啥?
作者君:它在说,原本告诉林彦弘夏骓和王鹭丘的关系,是想消除某个潜在情敌,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爪爪……哈哈哈哈~
小可爱:小狼崽子都这么委屈了,你竟然还笑得出来,简直没!人!性!
作者君:你们这些单纯的小可爱,小虐怡情嘛╮(╯▽╰)╭
小可爱:(ノ°益°)ノ彡┻━┻
――――――――――――――――
谢谢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118章 灯谜
林彦弘戴上面具之后; 虽然依旧难掩如玉如琢的气质; 但到底是遮了那最打眼的脸,于是齐家人周围一路拥堵的情况总算是好些了。
陪着精神头甚足的齐张氏; 领着小小年纪就已经彬彬有礼、初具君子之风的林彦思; 林彦弘先后走过了三座桥。
走桥渡危也不是一个夜晚就可以完成的,等他们沿另一条路返回的时候; 又顺便走了第四座桥,圆满地完成了当天晚上的任务。
齐张氏一声令下:彦思少爷已经可以回府休息了,但彦弘少爷还得跟其他年轻的少爷们一样,在外面耍耍,才能归家。
林彦弘当然立刻表示,自己作为家里的男丁; 要送他们安全抵达齐府才是……
然后他也可以顺便进了门就不出去了,舅母应该不会再当众“赶”他出去吧。
齐张氏冷冷一笑:“我们这么多人还需要你护送?今晚上天气甚好,你这般年纪的世家少爷们哪有这么早回去的; 听舅母的话; 让念北……让戎檀带着家丁陪你逛逛,哪怕在附近坊街走走也好。”
原本齐张氏是想让念北陪着少爷——整个府里的小厮就属念北长得最高大,而且又是弘哥儿身边的人,她也放心。
谁知道之前出门的时候,没见着人; 琥珀过来禀报说,念北被少爷派出去做事了,不禁是今晚; 之后一段时间恐怕都不在府里。
没有办法,只能让齐大人书房里一个名叫戎檀的机灵小厮跟着林彦弘随时跑腿伺候了。
齐张氏没给林彦弘拒绝的机会:“回家也没什么事做,最是无趣了,舅母若是再年轻二十岁,哦不,就年轻十岁,也必是要像你兄嫂一般,到处看看的。”
林彦弘:“……”为什么他要跟温博哥还有大嫂比,他们一对小夫妻手牵手出去溜是情趣,他一个人出去溜,根本就是个悲剧吧。
虽然心中郁闷,但也不好拒绝长辈的好意,林彦弘摸了摸昂头看他的彦思的头,嘱咐道:“彦思长大了,已经是男子汉了,记得要好好照顾舅母,送大家回去,知道吗?”
林彦思这么大了,还被兄长摸头,感觉又高兴又有些羞涩。
他端端正正地给林彦弘行了一礼,微有些红着脸,郑重道:“彦思必不负兄长所托。”
林彦弘见状,一直带有郁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笑意:“好,那就拜托彦思了。”
齐家人和周围路过的人,见他们兄弟俩身姿清朗,端得是一派兄友弟恭的亲近之意,都不自觉跟着笑了起来。
……
目送齐张氏和林彦思登车,林彦弘直到看不到齐府的马车,才有些茫然地四顾。
亲仁巷原本离皇城很近,周围住的都是达官贵人,连带着花灯也华丽一些,引得住更远的人前来观赏,所以十分热闹。
但就在人群之中,林彦弘却忽而生出一种孤寂之感,他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
戎檀是齐大人的随从,齐家的家生子,年岁比玄青、念北要长,但又比石青和群青要小,最是精灵不过的一个人。
这些年在齐府,齐大人夫妇有多宝贝这个外甥,大家有目共睹,再加上表少爷人靓(划掉)人帅又温柔有礼,谁不喜欢?
离开府里之前,老爷专门把他叫过去,吩咐他在外面看好少爷,戎檀当然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心中暗道一定要让表少爷乘兴而游,满意而归。
他见表少爷带着面具站在路边上,站了好久也没有任何指示,似乎不知道往哪里去,于是轻声询问道:“弘少爷,咱们现在要不要先沿着崇义坊到开化坊,再去官道上?”
正对皇城北门的大道是天京这热闹的地段,也是上元灯节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宵禁的时间延后,这里一路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往来行人络绎不绝,仿若白昼。
若要看灯,自然是往大道上走,所以戎檀才建议林彦弘往西行。
林彦弘没有主意,听戎檀说起那边,也就没表示反对,带着齐府的几个家丁,往大道的方向走去。
沿路的坊道旁有临时摆出的小摊位,都挂着彩灯,行人可以上前猜灯谜,按照灯的华丽程度,付不同的银钱,猜中了就可以拿走灯,猜不中也不打紧,店家会提供小物件当作添头,总不至于让人空手而归。
戎檀见林彦弘只一个劲儿地往前走,一点要上前猜灯谜的意思都没有,生怕他就这样走一圈然后回去了,到时候夫人问起,知道表少爷什么都没玩到,恐怕会怪他们这些伺候的人不尽心。
——表少爷是探花,猜个灯谜怕是再容易不过了,不管怎么样,只要能提一个、两个花灯回去,他们也好交差不是?
戎檀想到这里,更加殷勤地劝道:“几位少爷小时候,夫人每年都要带着他们出来赏灯,少爷们每次都要为夫人赢回几盏漂亮的灯,然后夫人就挂在会客的小厅里,等其他夫人年后来走动的时候,总能就着这个话题聊上几句,夫人可高兴了!”
林彦弘闻言,心中暗道:照家里以前的情况来看,恐怕不是赢几盏灯就了事吧……温博哥哥稳重,但温书哥哥和温华哥哥可是不甘于人后的性格,务必会让母亲在众夫人面前出够风头。
去岁这个时候,因着齐温书和齐温华已经外放为官,回天京不过数日,过了年就离开了,林彦弘没来得及看到齐府这种“盛况”。
再加上有林彦弘为她亲制的仙女灯,上面的美人画得栩栩如生不说,还明显带着齐张氏的影子,那些夫人一边羡慕一边恭维,让齐夫人笑得矜持又高贵,别提有多得意了。
林彦弘知道戎檀是在借往年的情况提醒他,让他寻几盏灯回去送给齐夫人,当做孝敬给长辈的礼物。
这段时间他状态不好,必然引得舅父和舅母的注意和担心,因着某些原因,林彦弘心有愧意。
如今有机会讨舅母欢心,林彦弘也就没有拒绝,像接受了戎檀的建议,真的往路边的摊子走去,在花灯下行走,赏看。
等林彦弘走到跟前才发现,这摊子上的彩灯,竟然有大半都是带着“异域风情”的样子或者彩绘。
比如,除了绘有执夷图样的彩灯,也有绘制九州其它诸国图腾的走马灯,还有五国一些著名的地方及历史上出现过的英雄人物、传奇故事。
置身于在这么多缤纷的彩灯中,林彦弘的目光立刻就被其中一盏绘有银狼图腾的花灯给吸引。
和他去岁画的小狼崽花灯不同,这盏花灯上的图案明显绘制的是成年的银狼,它们或卧、或坐,或奔跑……总之看上去要多威风有多威风,带着王者的霸气。
林彦弘原本还有吃惊这里能看到这些东西,后来一想,又觉得这并不奇怪。
天京聚集了许多非梁国人,他们有的是来梁州求学,有的是游历至此暂时歇歇脚,还有的打算自己在天京一番开创事业……
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人,因着各自的执念千里迢迢来到梁国,随之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
当然,这些执念是否能在梁州实现,如何干一件事锲而不舍、成功与否,那要看各自的造化了。
林彦弘没有多作停留,怕“触景伤情”,只能假装没看到合适的,继续往前走。
戎檀早知道表少爷好说话,而且对老爷、夫人很孝顺,见他果然寻寻觅觅地,似乎要开始“大展身手”了,立刻招呼家丁跟上前去。
那摊主见一个身着华服、带着面具看不清长相的男子走过来,身边还带着家丁,就知道这是有钱人家或者官家的少爷出来赏灯玩。
光看身量自然看不出什么,但那摊主常年做生意,眼睛十分毒辣,光看林彦弘扶上宫灯的手,就猜到这是个读书人。
既然是读书人,那自然是有才学的,一般这样的人猜对灯谜的几率也高些,为了保证自己不亏本,他一定得拿出“压箱底”的难题。
“这位少爷,您看这盏莲花灯,还入得您的眼吗?”
戎檀虽是家生子,但也跟市井的人打交道,一看就知道摊主推荐的灯未必是最值钱的,但那上面的灯谜却一定是最难的。
但他不能明面对林彦弘说“少爷,这个灯谜肯定很难,您也许猜不出来,还是换一个吧”,只能拐着弯提醒道:“弘少爷,这莲花灯太常见了,咱们府里就有不少,不如选个造型特别些的,好过跟别人一个样。”
摊主一听就知道要糟,正要开口相劝,就听到那戴着面具的华服青年说:“就这盏吧,即便都是莲花灯,总有不一样的地方。”
“少爷说得可真好,一听就是有学问的人!”摊主见林彦弘根本没起疑,顿时高兴地附和:“好叫少爷知道,这盏莲花灯的每瓣花瓣上,可都抄了佛经,寓意最好不过了。”
林彦弘听他的话,不禁仔细一看,那花瓣相连的地方,还真都以小字誊抄了佛经,有些小巧思。
听对方提及佛经,林彦弘不禁想到了悟觉大师。
今上去岁在京郊围场动用了魂现的力量,回来就病了一场。好在悟觉大师没等到入冬,提前从巫山赶到了天京,这才稳定了陛下的病情。
因着这次跟魂现有关,悟觉大师一直留在宫中,他虽没有跟林彦弘明说,但林彦弘也能猜测一二。
想起这次一直无缘相见的悟觉大师,林彦弘觉得这灯跟他似乎算有些缘分,于是让戎檀给了摊主猜这盏灯的银钱。
翻开了灯下系着的小帖,林彦弘看到了上面的谜面。
明月夜,江边对饮——打一字
——对饮,那就是有两人,再加上空中明月,三者一起倒映水中,所以谜底是……
不过是在心中默默读了一遍谜面,林彦弘就猜出了谜底——他对这个字实在太过熟悉,连梦里都不免念起它来,又怎么可能猜不出来呢?
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心里反而觉得沉甸甸的,好像快要窒息一般。
——当你想念一个人,恨不得日日夜夜都陪着他,却又见不到他的时候,该有多么难熬。
那摊主见林彦弘沉默了半天没说话,以为他是猜不出来,心里美滋滋地,正准备主动开口,给这富贵人家的少爷一个台阶下,也免得贵人尴尬而生气。
谁知道林彦弘关上了小帖,拿起摆在台上的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字。
写这个字的时候,他的手微微颤抖,好似笔有千斤,负担不起。
摊主伸头一看那纸上写的字,顿时瞪圆了眼睛,心里直流泪。
戎檀一看那摊主的表情就知道自家表少爷肯定是猜对了灯谜,立刻兴高采烈地问:“店家,如何。”
那摊主也是乖觉,知道“大势已去”,连忙恭维道:“这灯挂在这里一个晚上了,猜的人不少,但都没猜中,偏偏少爷您一来就猜中了,可见它原该就是属于您的,只等您来取咧!”
―――――――――――――――――――――――――――――――――
听到那摊主说“原该就是属于您的”、“只等您来”,林彦弘心中刺痛,眼睛里闪过几多复杂的情绪。
他没有接话,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眼神直勾勾地看着自己写的那个字。
戎檀是在齐大人书房里伺候的,认得字,他刚刚去看了谜面,脑中一片空白,现在再去看林彦弘写的谜底,仔细一思索就恍然大悟了。
他接过摊主取下的灯,只觉得这盏就是这摊位上最好的一盏,只有它才赔得起表少爷的惊才绝艳!
林彦弘看看他手里的灯,又看了看放在台上那张还未被摊主收起的纸条。
“请问,这个能让我带走吗?”林彦弘轻声问道。
摊主一开始以为这华服青年还想要添头,暗道有钱人家竟然这般斤斤计较,再仔细一看,发现对方拿着刚刚他自己写的字条。
一张纸条,而且还是用过的,原本应该揉作一团丢进炉子里烤火,委实没什么贵重的价值。
摊主顿时松了一口气,笑道:“当然,少爷拿回去做个纪念吧。”
他见林彦弘的随从只有戎檀拿着那盏莲花灯,以为刚刚那个灯谜是林彦弘今晚开张的一个,所以想留着这张纸条当作纪念,于是十分大方地表示对方可以带走。
林彦弘对其致谢之后,就将纸条小心地折好,放进自己的袖中。
戎檀的猜测和摊主是一样的,所以并没有少爷的行为感到奇怪,见林彦弘走了,赶紧招呼家丁跟上,免得跟丢了少爷,他们不能跟夫人交代。。
他们离开得匆忙,所以没有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从旁边小巷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走到了刚刚的摊子前
林彦弘一路往前走,一路不停地猜灯谜。
——他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抑制自己心中因为那一个字而喷涌的思念。
压箱底的宝贝被赢走了,这沿路的摊主都叫苦不迭,以至于看到戴相似面具的人过来,都恨不得假装收摊了。
戎檀见少爷终于有了“兴致”,起初还挺高兴,但当他手上的灯越来越多,直到每个家丁都是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的时候,简直欲哭无泪。
原本以为温书少爷和温华少爷已经是战斗力最强的兄弟了,没想到表少爷一个人就抵他们兄弟二人!
戎檀觉得自己仿佛都能听到那些摊主心中滴血的声音,而夫人今年在其他夫人面前,又能笑开怀了。
因着林彦弘猜灯谜跟他自己出题似的,又快又准,所以别看他们“收获颇丰”,实则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待来到了大道上,也还是热闹的时候。
发现戎檀他们实在拿不下了,林彦弘一边感到歉意,一边停止了这种“疯狂”的举动,开始只猜灯谜不取灯。
戎檀等人见林彦弘不再不遗余力地为齐府纳灯,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结果就看到林彦弘停下了脚步,目不转睛地看向某处。
他顺着表少爷的目光看去,发现是王家人。
说起天京里姓王的家族倒有不少,王姓的官员更是不可数,但这最著名的,还要数有王相在的安顺王家。
林彦弘在王家人里看到了王鹭疆和王鹭深两位大人——前者在国子监,目前是齐温博的上峰,后者在吏部,任郎中。
林彦弘与他们同朝为官,但年纪却相差一轮,所以并没有过交集。
由于王相在诸王幼年时做过他们的老师,所以几位王世子与王家的子弟交往频繁,陛下也由着他们去。
毕竟王世子跟着王相的孙子,总好过在京中结交其他人,比如皇子。
王鹭疆兄弟俩正跟着一个年纪更长的男子,林彦弘觉得这个男子与璧山先生长得有几分相似。
只见他怀里抱着个几岁的小童,而那小家伙正安安稳稳坐在大人怀里,用黑葡萄一样的眼睛东张西望不知道在看什么,让林彦弘想起了小时候的彦思。
大概是林彦弘盯着他们看太久了,那个抱孩童的男子目带警惕地看了过来。
林彦弘隔着街,对他们行了一礼,算作对璧山先生家人的尊敬。
那男子有些讶异于林彦弘的多礼,这时候王鹭疆走了过来,看着已经转身离去的林彦弘。
“那是谁?难道认识你们?”会注意他们,又对他行礼,想来是知道王家的,多半是哪个世交家的孩子。
王鹭疆停顿了一下,答道:“是林弘休。”
“原来他就是林弘休,”男子闻言笑道:“这就是阿丘写信过来托我们照顾的孩子吧?”
“齐大人将他照顾得够好了。”虽然遇到天灾人祸,但他一直都能逢凶化吉。
“难得看到这么周正的孩子,阿丘和小骓的学生,果然不错。”
王鹭疆听大哥提及最年幼但却离家最远的弟弟,若有所思起来。
——他们两个为了在一起,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也没有孩子……也许这个林弘休,就是承载着他们旧时梦想的人。
……
到了夜晚,带面具的人比之前要渐渐多了起来,林彦弘都至少看到两人与自己带着一模一样图腾的面具。
林彦弘并不知道自己在那男子心里“任重而道远”,此刻他正准备带着戎檀他们返回齐府,所以并没有在大道上走太久,就沿着开化、崇义坊的北面向亲仁坊而行。
因着刚见到了王家人,林彦弘不禁想起了远在青桐的璧山先生,和瞻河先生。
他们曾经是林彦弘尊敬的先生,但现在他们的故事,却成了他和李景承的“前车之鉴”。
林彦弘见过了上元节一起出游、几代同堂、其乐融融的王家人,再想想如今璧山先生陪着瞻河先生在千里之外的青桐书院,再也无法参与王家人生活的种种,不知心中是否曾有过一丝的后悔。
想着想着就有些分神,一不小心撞到了对面行来的路人,林彦弘跟对方不好意思地作揖,表达歉意,对方似乎也是个十分有礼的人,两人谦让了好半天才分别。
等林彦弘回过神来,察觉到什么异样,再抬头一看,才发现原本应该跟在他身后的戎檀等人竟然不见了!
——就这么一条路,他们怎么会跟丢了呢?
林彦弘心中郁闷,犹豫了一下决定先独自归家。
他想,等自己安全抵达了齐府,再让舅父舅母派人出去寻他们,也许是目前看来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想到这里,他加快了步伐,再不看路边的花灯,也不留意身边的人,步履匆匆往亲仁坊赶去。
就在他穿过怀化和崇义坊之间的小路,准备抄近道回齐府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人从背后抱住了他,同时,他的嘴也被对方的手连着面具一起给捂住了,发不出声音来。
林彦弘起初凭借着本能,大力地挣扎了一下,直到他被对方抱进了旁边的小巷子里,被对方整个压在了巷弄的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