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尊贵的裕王殿下随即表示:“景熙还小,不能多吹风,让她们把他抱回屋里去吧。”
  说完还特意看了一眼林彦弘,强调道:“这孩子不认生,看着谁都很亲近的。”
  屋里但凡知道小殿下脾气的人,都觉得裕王殿下太不了解自己的小儿子了。
  李景承看着父王睁眼说瞎话,却附和催促道:“劳烦岚姑姑了。”
  林彦弘:“……”
  ……
  从裕王府回到都督府,林彦弘心中一些大石落了下来。
  王妃的状态很好,光是听她的声音,就知道生产并未让她更加虚弱,反而应当是康健了起来。
  小殿下拥有梁国皇族的魂现,裕王府“后继有人”,只要运筹得当,基本不用再担心会被人取而代之。
  而在王府期间,王妃一直用“长史”来称呼林彦弘,虽然这次见了他,却明显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让林彦弘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王妃是想淡而处理的,就跟林彦弘现在的打算一样,交给时间来看。
  ——看到底是时间消磨了这段感情,一切趋于平淡;还是两人心意战胜了时间,日久弥新……
  原本以为在裕王跟前,某人至少会收敛一些。
  谁知道林彦弘刚进了都督府后宅的主屋,就听到“嗷呜嗷呜”的声音,紧接着脚上跟着一重。
  林彦弘低头一看,就见小狼崽扒在他腿上,还正好扒在白天执夷小崽子扒的位置上。
  要不是小狼崽子明显大上一圈,林彦弘甚至怀疑它也要抓着执夷幼崽抓过的地方。
  眯着眼睛与小狼崽对视,林彦弘只觉得自己心中有个声音在咆哮。
  ——扒腿,扒腿,从小就知道扒腿……不要以为长得可爱,就可以为所欲为!要是这一幕又被裕王看到了,他这个小小长史,还要不要在平阳都督府立足了!
  作者有话要说: 10月16的更新在晚上11点左右送上
  谢谢萌萌竹攸、陌景柒的地雷投喂~!(*╯3╰)


第130章 小吏
  “嗷呜嗷呜~”大概是觉得林彦弘此时的眼神有些危险; 小狼崽果断放弃了扒腿,直接蹲坐在地上向他伸出小爪爪; 要抱。
  林彦弘轻轻戳了下它的脑袋; 小家伙没站稳差点往后倒; 好在紧急关头它眼明爪快地抱住了林彦弘伸过来的手,这才勉强站稳,哼唧了两声; 显得十分委屈。
  在心底无奈地叹了口气; 林彦弘终于还是把它抱了起来:“刚刚不是才跟你说过,等我这边打理清楚了,我们再见面?”
  一则他初来乍到,这两天赶着完成了交接的仪式; 但其实连后宅都没有清理好,就急着见了王妃; 所以还得时间好好理清;
  二则现在他们在裕王眼皮子底下; 林彦弘觉得不能太张扬,所以就跟李景承商量,等一切都走上正轨了; 他们在想办法避开王府的人见见面。
  结果这家伙倒好,还没分开一盏茶的时间; 他就换了个样子跑过来了,还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模样。
  不用说,现在裕王肯定知晓世子的动态,还不知道在如何想他们呢——好好的儿子; 连今上都羡慕不已,结果林彦弘一来,就变了成天不见踪影……这当父亲要没有个异议,那才是奇怪。
  林彦弘恨不得立刻把这个小崽子丢回去,让它自己去面对它的亲爹去。
  小狼崽装没听懂林彦弘在说什么,抱着他的手腕蹭蹭,眨巴眨巴眼睛,好像林彦弘说的“人”不是它一样,端得是要多无辜有多无辜。
  林彦弘看着眼前的先祖返魂,不禁想到了之前在裕王府见到的场景。
  小殿下李景熙,拥有的是完全的魂现——梁皇族的图腾,执夷。
  ——梁国和雍国皇族共同的血脉果然强大……李景承是先祖返魂,小殿下李景熙才不过三个月就展现出完全体的魂现,如今看着还是幼崽,但有朝一日必长成如陛下和裕王的魂现那般魁梧威猛。
  随着小殿下的出生,如今王府的困境已解,想来陛下只会更加宠信裕王府,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会更加忌惮裕王府。
  不过林彦弘想,若是他自己,也宁愿被人忌惮,而不愿有石头总是悬在头顶,感觉随时都有举家倾覆的危险——起码这样一来,无论是陛下还是将来的新皇,都暂时不会动、也动不了裕王府。
  林彦弘把小狼崽放在膝头,摸了摸它的背:“小殿下活泼可爱,你做兄长的,怎能不陪在他的身边?”
  李景承知道林彦弘有先祖返魂,也知道他能“看”到一部分人的魂现,所以并不吃惊林彦弘能看到景熙的魂现。
  小狼崽听到林彦弘说“活泼可爱”,想到某个比自己还要小一号、还要圆滚滚的毛球,顿时气闷,嘴巴里呜呜囔囔,小爪子抓了抓,也不知道在嘀咕什么。
  林彦弘见状,拍拍它的小屁股,催促道:“听到没有?快回去!”
  他可不希望再在裕王头上捋狼毛,起码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这个假兄长的出现,分走了李景承对小殿下这个亲弟弟的爱和关怀。
  小狼崽子明显不乐意,把头埋进他的怀里,一动也不动装睡。
  林彦弘一手捏着它后颈,一手托着它肚子,把它提溜起来,跟自己对视:“还听不听话?”
  小家伙动了动腿,想去摸林彦弘的脸,被他拉远了些,只好委屈巴巴地嗷呜了两声,大概是服了软,表示自己会听话。
  林彦弘把它放到地上,头往门外一点,小狼崽只能往那边迈了两小步。
  就在林彦弘以为它会一步三回头地离开,某只小崽子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身,撒开小肥腿就往内室狂奔而去,林彦弘见状赶紧追了上去,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利落地窜到床铺上,迅速钻进了被子。
  三步并作两步,正打算掀被子抓狼的林彦弘却反过来被恢复的某人压倒。
  一想到对方此刻不着片缕的样子,再想想在裕王面前他不知收敛的模样,林彦弘又气又恼,可还没有来得及训斥,就被堵上了嘴。
  不知道过了多久,因为羞恼而闭上了眼睛的林彦弘听到李景承的声音:“景熙极得父王和母妃喜爱……你也喜欢他。”
  李景熙不像他李景承生来就是让父母担忧的,李景熙是裕王府的希望,是裕王、王妃和世子的心肝宝贝,是所有人捧在手心疼爱的小殿下。
  他拥有梁皇族最引以为傲的魂现,而且还那般可爱,想来谁都不无法不喜欢他吧。
  林彦弘闻言,愣了一下,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为什么自己不过是见了小殿下一面,这家伙的反应就这般大。
  算起来,他们也有大半年没有见过面,他又明显因为裕王的关系不敢与李景承表现地太过亲密,再加上小殿下的存在,想来是更让他感到不安了。
  李景承没有在裕王和王妃面前展露内心的一面,却在林彦弘面前展现了自己的这一面,让林彦弘又是欣喜又是心疼。
  “我们景承不也极得裕王殿下和王妃的喜爱吗?”
  林彦弘看向对方幽深的眼眸:“我喜欢小殿下,但最喜欢的是……”你……
  虽然最后一个字最关键,林彦弘没有说出口,但李景承的眼睛仿若装进了星河,瞬间明亮了起来。
  他凑近了林彦弘,像小时候那样轻轻地嗅他的味道,蹭得林彦弘面红耳赤。
  “现在起来,穿上衣服,或者变回去,否则……”林彦弘隔着被子推了推对方的胸膛:“我们要考虑是不是该喜欢更听话的孩子。”
  ——就像裕王说的那样,礼仪十分重要,所以该教的还是要教,该约束的还是得约束!
  ……
  不过很快的,林彦弘就发现,偶尔吃味傲娇的裕王世子还并非那难教、难约束的。
  真正难约束的,恐怕是都督府里的某些人。
  林彦弘来到平阳都督府作长史,是陛下所任,而同为朝廷所派的都督府官员另有司马一人,从五品下,录事参军事一人,从七品上,录事两人,从九品下。
  此外,都督府还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各一人,皆是从七品下,分管平武郡内外事务。
  这些低一级别的官员中有些是由吏部指派,但大部分人却是本地的荐官出身,很多出生于本地世家豪族,背景不可小觑。
  当日林彦弘初到平武,在城门处看到了“大阵仗”,皆是因为有裕王在都督府坐镇,他们不敢不给亲王面子。
  饶是如此,还有几人以感染风寒为由,未听都督命令到场迎接新晋长史,可见其“底气”。
  事实上,平阳都督李祈裕除了前几日在城内,之后很快就返回了军营。
  现在都督府里,除了势单力薄的年轻林长史,要么就是滑不溜手、高高挂起的老臣,要么就是掌着实权又颇有势力的一众“小吏”,表面看着一派和谐,内里却暗潮涌动。
  原本以为都督那天令人迎接新长史,是想对陛下、朝廷表态度,所以大家都收敛了些。
  现在又见都督一声不响、毫无交代地就这样走了,丝毫并没有继续给长史撑腰的意思,某些人自以为领会了都督此举的意义,就开始蠢蠢欲动。
  若是裕王殿下真心要给林长史做脸面,那至少应当陪着他熟悉一下都督府的运作流程,而不至于让他一开始就抓瞎、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处理。
  被裕王就这样丢在都督府里,林彦弘并没有感到沮丧和忐忑。
  从裕王的态度来看,林彦弘显然是不会指望都督继续为自己“撑腰”——裕王殿下不为难他就已经够谢天谢地了。
  平武的情况若真如表面上那般好,就不会在几年前出那样的大案了——当年可是有人贩子在裕王的封地将难民从平武一路沿水路、经云水郡要直接送往荆国去。
  林彦弘不仅亲眼看到了,还间接参与其中,原本是裕王府影卫的廿七也借此化名为念北,来到了林彦弘的身边。
  由此可见,即便在裕王御下,平武依旧不算太平。
  造成地方官员和京中委派官员之间“隔阂”的原因,有很大一份是源于选官制和荐官制。
  在梁制中,选官与荐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
  选官要经过科考,一路通过重重考试,最后到京中参加会试、殿试,最后得两榜进士、同进士身份,然后再得授官赴任。
  之后一年一小评、三年一大评,得上者可留任、平调或升迁,得中下者,最好的情况是留任,而多半是被贬去偏远的地方。
  但荐官则不同,多半由当地世家豪族凭借恩荫或者其它途径推荐自家的少年去做官。
  就好像林彦弘的祖父林穹德和父亲林丰可以在云水的官属工作一辈子差不多,这里的“小吏”们也能在平武郡的都督府“鞠躬尽瘁”一辈子。
  时间久了,牵涉进诸多利益相关的事情,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现在,摆在林彦弘面前的,有两条路可选。
  一是学学自己的几位前任,得过且过就好,安安稳稳地度日,就好像从来不知道这个项目。
  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把这谭死水搅动起来,把它盘活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烁爽的地雷投喂~!(*╯3╰)


第131章 为难
  要么知难而退、明哲保身; 要么迎难而上,做不怕虎的初生牛犊……
  很快的; 大家发现林长史似乎选择了第一条路。
  他跟前任数位长史一样; 只刚进都督府的时候照惯例问了下情况; 但对郡府诸多事宜没有细问深究,看上去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准备多管闲事的打算。
  在营中的裕王得到了郡府来的消息,不禁有些疑惑。
  ——难道这个林彦弘; 还真的打算提前在平武郡养老了不成……这家伙这般消极怕事; 就不怕陛下和他这个都督责问于他?
  事实上,林彦弘并没有裕王想象得那么悠闲,他每日都有许多事情要做。
  白天上官属,看看原来的案籍; 好尽快了解和“接手”长史的公务;
  傍晚他会带着随从离了都督府,在城中四处走动; 好像在熟悉郡府的环境;
  等夜晚回到后宅; 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他还得接待“热情而频繁来访”的裕王世子,可以说是片刻不得停歇。
  起初还有不少人明里、暗里跟着新任长史满城的到处“晃悠”; 后来见他不过是走街串巷、吃吃喝喝,有些人就渐渐放了心; 只觉得这年轻的林大人果然如传闻所说,是个胆小怕事的,要不然当初在京中也不会因为一两句流言就病倒。
  又过了段日子,除了少数对长史还有些“存疑”的人依旧在锲而不舍地跟着; 林彦弘身边“相随”的人越来越少。
  不过这一切都是暗中进行的,林彦弘本人并不知晓,他该逛的逛,该吃喝的吃喝,以至于最近的生活十分惬意——起码比起在京中,要悠闲得多。
  在天京的时候,林彦弘跟着胡大人等几位老大人修史,因为有陛下亲命,上峰自然要求严格,他们做的又是最严谨考究的事情,所以半点不能懈怠。
  往往为了一句简单的结论,众人就要遍寻古籍,想找到对应的、准确的史实记载印证,那种好几天得不到进展而心里绷紧了弦的情况,常常发生。
  但现在就不同了,那些卷札就摆在都督府里,多倒是多,但林长史看得很粗,随手翻翻,几卷一扫而过,让人不禁怀疑他到底看进去什么没有。
  这让人就更加放心了——照他这个方式和速度来看,能看出个什么花儿来?一看就只是做做样子,装作兢兢业业罢了,不足为惧。
  不管外人如何想,反正林长史看了半个多月的旧卷,大有一直这么悠哉下去的意思。
  可惜,他想悠哉,在北境却难得这般舒服。
  因着小殿下李景熙的降生,也不知道天佑还是巧合,总之边境很是安稳了一段时间。
  不过冬季过后,天气回暖,妖魔亦陆续活跃起来。
  一到了要争战的时候,各种补给自然就需要跟上,都督府总算有了事情做,但却进行得不怎么顺利。
  林彦弘对属官叹道:“前两日我无意间询问司仓的贺大人才知,平阳府库竟已无余粮,这可如何是好。”
  “因着这两年有天灾,妖魔亦多有出现,我平武境内的郡县虽不至于颗粒无收,但也确实存在困难,府库空虚本是常态,大人无需自责,只是想要在短时间内筹集足够的军粮,恐怕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林彦弘听属官之言,问道:“过去我梁境地动频繁,平武应经常受到影响,理当有旧例可循,关于这方面,不知过去是如何处理的?”
  龚孟常见长史连思考都未做思考,就直接问起旧例来,显然是毫无经验可言,不禁在心中嗤笑。
  都督府有从九品下录事两人,但其实算上荐官,有属官近十人。
  龚孟常就是出生本地世家龚氏旁支的子弟,虽于科考失利,却依旧能进都督府任职。
  他在都督府近十年,前后“接待”过三位长史,对此经验丰富得很。
  似乎也正因为如此,林彦弘到了都督府之后就将他叫到自己身边,之前看旧卷中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就询问他意见,显得十分看重。
  这次也是一样,在召集各司前来商议之前,长史先把龚孟常叫来,看样子想问问他意见,免得在众人面前露怯。
  原本想着,陛下派忽然一反常态地派遣了年轻官员到平武和汉阳来,要么是对裕王有意见,要么是对平阳两郡有想法。
  但等真见到了这位三鼎甲出身、据说备受陛下宠爱的林长史,很多人又松了一口气——这年轻官员还不如那些老臣,起码人家为官多年,基本的经验阅历还是有,处理事情来更坚决果断。
  偏偏到了这个节骨眼,年轻不经事的长史要坐镇都督府,料他也不能想出什么万全之策。
  虽然内心不屑,但龚孟常表面上依旧端得十分恭敬,耐心答道:“回大人的的话,由于妖魔每次出现的时间不定,数量上也有差别,军中需要的补给向来是不尽相同的,所以难能完全按某个旧例来运作……要说旧例,有还是有的,只是这次还能否适用,还待考量。不过,前两年常用的,不过几种法子。”
  林长史闻言大喜,追问道:“愿闻其详。”
  龚孟常拜而答道:“一种,自然就是暂时提高地方赋税,多征些粮食和棉花用作军中补给,这样不仅可以立时缓军备之急,那些多屯的部分还可直接纳入府库,作之后军中的补给准备。”
  “只是这样一来,岂不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林彦弘面露难色:“现在可刚过冬季,余粮恐怕更不多了。”
  在梁境,中枢对地方的赋税有严格的控制,但因着各地情况总是略有差异的,所以存在一定的调整范围。只要不是提高得太过分,通常都没有太大问题。
  可长史刚到就提高当地赋税,听上去委实不太好听,说不准传来传去,长史就有了那种无能的名头,若更严重再传到京城去,就太丢脸了。
  龚孟常见林彦弘脸色,就知道他心里在担心什么,嘲弄之心更甚,但语气也更加恭敬:“长史爱民如子,实乃平武百姓之福……只是平阳不比他处,乃边境重地,涉及军中之事,可半点不能疏忽,增加赋税虽然加重了些负担,但至少保证了平阳之稳定,正所谓有大家方能有小家,想来百姓也会理解长史的苦心。”
  林彦弘听龚孟常解释了一番,并没有松一口气,依旧满脸愁容:“话虽如此,可……你刚刚说这只是其一,那就是说,还有别的方法?”
  龚孟常拜而答道:“这其二的办法,自然是想办法购粮,若平阳没有,就到蜀陵或者云水诸郡去筹,不过时间拖得久了,不利于军中之事,风险反而更大些……如此看来,还是先取之于民,再还之于民,可能更可行。”
  林长史思索了一阵,犹豫不决地道:“那就等各司来齐了,再一齐商量商量吧。”
  龚孟常心想:就算各司来齐了,商量来商量去也多半只得出这两个办法……这小长史真是太天真了!
  他拱手行礼回应道:“是,大人。”
  ……
  这个傍晚,林长史似乎没有心思再在城中逛了,他早早从前衙回到了后宅,用过晚膳之后就躲进自己的房间,一副十分烦恼的样子。
  殊不知一天都面带愁容的林长史,一进了自己的“地盘”,就恢复了寻常的神情。
  “嗷呜嗷呜~”小狼崽窝在某人腿上,兴致勃勃地玩着他的手。
  舔一舔,摸一摸,抱一抱,偶尔还作势含住林彦弘的手指,然后就会被他另一只手戳小脑袋,于是装会儿老实,接着继续“作乱”,就这样循环往复,乐此不疲。
  因着悟觉大师说,照他现在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恐怕要不了两年,李景承的先祖返魂就会变成成年模样。
  所以它现在每天都要跟林彦弘相处一会儿,免得以后失了某种优势,再不得宠爱。
  也不怪林彦弘下意识对小狼崽溺爱,任谁看到这样毛茸茸、圆滚滚的小东西,都会心生怜惜。
  更何况这个小崽子还是林彦弘手把手养大的(雾),那就更舍不得对它大声了。
  从林彦弘平静的表情中,小狼崽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感觉。
  它能感觉到林彦弘似乎正在为什么事情感到不快,联想到最近军营里刚得的消息,李景承才猜测林彦弘是为了军中补给一事为难。
  到内室恢复了人形,穿了里衣、套了外套,李景承问起林彦弘:“军备之事,你当如何解决?”
  林彦弘原本不想跟他谈及此事,但听他问了,也没有刻意隐瞒:“龚孟常虽然竭力说服我暂时提高赋税,但我一直表现得犹豫不觉,他就当猜测我胆小,根本不敢做这等广而告之的事情。”
  “明知道你不会采取第一种方式还这般积极,难道是想让你走第二条路?”
  裕王常年不在郡府,世子已经长大成人,李景承代父王坐镇城中,对其中诸事比林彦弘了解得更多。
  “可惜,这第二条路时间紧,风险大,而且还藏着更深的陷阱。”
  林彦弘这段时间走街访巷,可不是真的去游玩的。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132章 拉拢
  这半个月林彦弘在城中“闲逛”; 看似只是体验郡府的风土人情,其实心中有数。
  他别的都不怎么注意; 单就看热闹的街市上; 哪些店家的生意特别好; 再想办法于市井之中打探一番,听些“据说”,就能知道这些店家“身后有人”。
  其实这些东西; 裕王府早在入主北域的时候就有查访; 经过十几年,对北境的世家颇有了解。
  林彦弘只要跟李景承开口,就可以得到讯息,但他却暂时没有借用这层“关系”。
  一来裕王对他和李景承之间的关系态度鲜明; 林彦弘不愿落人身后;
  二来,这时候还暂时用不着裕王世子出马; 毕竟林彦弘要的不是确切的消息; 而是只用知道一个大概,自己走走看看,一样能探知一二。
  而且眼见为实; 在市井得到的东西,虽然杂乱无章; 有时候甚至真真假假难辨,但并非无用。
  更何况这座城是李景承出生的地方,林彦弘私心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