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着皇长子的生辰,平阳都督府和平武的世家里,有不少人在私下里议论纷纷。
平武、汉阳的五姓世家乔、贺、西龚、东龚和陈氏中,除了乔家和岭东龚,其余三姓皆与裕王府关系“亲近”。
其中尤以龚孟常所在的岭西龚和陈信所在的陈氏与裕王府和都督府关系最好。
龚孟常带领龚家旁系脱离了本家,自立门户,等于是与岭东龚彻底决裂了,但在朝廷和裕王府的支持下,岭西龚发展起来不仅没有阻碍,反而在极短的时间就在平武站住了脚跟。
剩下的事情,无非就是利用如今的优势,花个几十年、上百年繁衍生息,更加壮大起来。
“大人,长史大人离开平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朝廷派来的钦差也快抵达郡府,我们当如何是好?”
原本以为林长史的病情虽有反复,但当和过去一样,很快否极泰来,谁知道他竟然就这样一病不起,甚至严重到要去京中看病。
原本被压制的岭东龚见状,哪里不高兴起来?
谁都知道,龚孟常之所以可以得到朝廷的支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林长史身上——林长史就是陈氏、西龚、贺家与京中还有裕王府之间的纽带。
现在这个纽带要断掉了,好不容易有兴起之势的西龚、后来居上的陈氏都有很大的麻烦,贺家若是因此而摇摆,平武和汉阳世家之间的格局,势必要被打破,重新来算。
一旦失去了林长史,素来对世家冷淡的皇长子殿下还是否会继续支持岭西龚,怎么看都是个未知数。
龚孟常闻言,沉默了片刻道:“该如何,自当如何。”
“可是大人,我们……”
“还未到时候,莫要自乱阵脚,”龚孟常挥挥手,打断属下的话:“林长史虽然去了天京,但你看,他是如何去得?”
事实上悟觉大师是用镇魔军护送林彦弘去的天京,但对外,却公布是官家怜惜林长史年纪轻轻就因为长时间殚精竭虑而身有亏损,遂令他暂时放下平阳都督府的各项事务,并专门派人接林长史回京养病,待病好再看是留京还是回平阳都督府。
能得到这等殊荣,其实证明了林长史不仅得先帝看重,也备受新皇宠信。
林长史虽然是先帝一手扶持起来的年轻官员,但他真正大展长才的时候,却是在北境。
与裕王府共同经历了一系列的天灾人祸,林长史俨然已经成为新皇的心腹,与皇长子并肩在西昌和曲都作战更是让他与那位冷峻皇子建立了旁人始料不及的“关系”。
只要这次他能在京中养好身子,根本不用担心前程的问题。
那属下想了想,虽然觉得林长史的病能不能好是个很悬的问题,但也明白了龚孟常的意思。
“朝廷派来的官员,是那位王大人,他对北境事务比较熟悉,而且当初他来平武的时候,看着也与林长史政见相和,王家在之前遭遇大难,想来不会轻易逆着陛下的意思,应当不会为难我们这些与林长史有旧的人。”
说到王家,倒是让龚孟常想起了一个传言。
王相虽然是顾命大臣,但他之前在狱中病重,将养了一段时间,由于年事已高,恢复极慢,如今已经完全不能上朝了。
王家举家被前二皇子下狱,还未完全恢复元气。
世人皆道安顺王家历经三朝,荣宠不衰,但王相年事已高,这份荣宠还能持续多久,却是不得而知的。
如今新皇继位已有半年,眼看改元年的日子越来越近,有些事情已经被有心人记挂起来。
相比于先帝后宫,新帝后宫如今只有一位皇后和一位还没有册封宫妃品级的侧妃,看着单薄极了,若是来年选秀,这里面会有多少机遇,因陛下喜好无人得知,所以并不确定。
但众人可以确定的是,皇长子明年这个时候,就要及冠了。
皇室子弟的婚配年龄虽然因为情况不同而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很早,有的却很晚,但再怎么晚,及冠之时也当已经考虑清楚,尤其是皇长子这般身份尊贵的皇族。
换句话说,宫中要不要选秀、陛下会择多少秀女进宫都说不好,但皇长子的婚事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只是宫中迟迟没有动静,也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让人困惑的同时,也有些无从着手。
“都道安顺王氏的嫡系中没有适龄的女子,要不然借着选秀或者皇长子的婚事,倒可以做些功夫。”
龚孟常这样想,心中有了些旁的想法。
当初裕王还在封地的时候,平武和汉阳的世家不是没试过往裕王府送人,最后自然都没有成功。
皇长子从京中回到边境之后,一直在裕王身边,世家想要在这位殿下身上下功夫,也有些不好使力。
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在平武的,可只有皇长子一人!
龚孟常不是没有生出什么心思,但很快又自我否定了。
他在林彦弘身边的时候,颇受这位长史大人的影响,原本的野心还在,但行事已经有了极大的转变。
由于林长史,他与李景承这位皇长子殿下也有了几分交集,虽说不能完全猜出这位殿下的喜好,但至少知道,这位殿下比起他父皇,还要难以讨好。
在龚孟常的印象中,也就只有林长史的话,在皇长子殿下那里有作用,但凡林长史说的,殿下都会多考虑几分,可见对林长史的重视——这出生入死培养出来的亲近和默契,可不是普通感情。
现在林长史因北境事务繁重而病倒,被接去京中养病,皇长子这段时间待在南岭,都不着王府了,可见更看重北境安稳。
若是龚孟常这时候还想那等事情,恐怕不仅不会在皇长子殿下面前讨得好,反而容易惹怒对方。
到时候跟皇长子没有攀上关系,又没有林长史出面缓和,得罪了对方,那就得不偿失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皇长子殿下总算回了都督府一次,随后发生的事情让龚孟常十分庆幸自己头脑清醒,没有做错决定。
年节将至,各处的年礼送入原来的裕王府、现在的皇子府。
乔家和岭东龚送的年礼格外“丰富”,结果引得皇长子殿下动了肝火,原模原样地退回去不说,还把王府里凡是跟乔龚两家沾丁点关系的下人全部放了出去。
虽然皇子府的长史后来道是年节将至,为行善举才放的人,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心知肚明。
……
不管外界如何猜测皇长子殿下这次是彻底厌恶了乔家和岭东龚,李景承在府里待了几天。
直到京中传来旨意,改年号,他才返回南岭。
偌大的王府,过了建府以来最冷清的年节。
上元节的时候,李景承是在曲都的官属中度过的。
他把林彦弘给自己画的宫灯挂了起来。
其实早些年还有几个,但都留在云水郡和京中了,现在这个是最简单的一个。
上面画着成年银狼威武霸气的模样,让人一看就知道,画这副图的人有多喜爱那只银狼。
巨兽湖水一样的眼眸看过来,里面仿佛藏着一个人的身影,专注极了。
第167章 改元
仁贤二十三年顺帝驾崩; 其弟李祈裕同年继承皇位; 并于第二年改年号为庄武,史称武皇帝。
至此; 梁州皇权正式更替,接下来进入休养生息并转为繁荣昌盛的十几年。
先帝的十二皇子改封地为西沧,于庄武元年的年节之后离开天京; 出发前往西域,之后将以亲王身份镇守边境。
陛下怜惜顺帝两个没有成年的幼子,准许太后在宫中抚养他们至十二岁,随后再让他们出宫建府; 成年后离开天京到各自封地。
太后为此虽心有遗憾; 但也知道事情没有转圜余地; 在乐嬷嬷的劝言下只能按捺下来; 于慈安宫内养育先帝幼子,避而不出。
武皇帝以战乱刚过、举国需要休养生息为由,取消惯例的宫中选秀,并封原裕王侧妃许氏为宁国夫人; 许其还家。
此事引起朝廷震颤,但御史台的御史们却并未如朝臣希望的一般频上折子。
原御史大夫庄舜远在之前二皇子逼宫之时,被李景循发现是三皇子的人,于是在诱杀三皇子后诛杀其党羽时,已经将他缉拿下狱,并重刑至死,与之一同丧命的; 还有御史台的另外两名御史。
御史中丞王鹭深作为钦差,已经于年前奔赴平武,暂代平阳都督府长史林彦弘之责,管理平武和汉阳两郡的事务,是以御史台如今并无长官“牵头”。
经历过生死之劫的御史们要么已成为新皇之人,要么胆怯不敢发声,还有一部分觉得这完全是陛下的私事,所以选择避而不谈。
除了中书令许大人比较郁闷之外,许多人渐渐也想明白了。
关于皇嗣太少的问题,也越来越少人借此当做选秀的理由提及。
宣帝和顺帝的儿子归多吧,结果呢?
且不说前朝的七王之乱,就刚刚过去的十王争储、而皇子逼宫弑杀兄弟,这样惨痛的教训还犹在眼前,还不如显皇帝只有一位可以继承皇位的皇子,来得轻松自在。
陛下现在有两位皇子,虽然还看不出官家属意哪位作为继承人,但他应当不会再走先帝老路,若是再过几年皇长子大婚,陛下还不册立太子以示正统,就会有御史上书了。
当然,眼下一切都走上正轨,这时候正是新帝立威的时候,少有人这个时候要做“诤臣”。
朝中局势趋于平稳,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庄武元年的初春,此时天气才刚刚转暖,大地复苏。
相比之下,宫中的气氛并没有因为春天到来而缓和。
太后免了皇后和小皇子的问安,但其实乌兰图雅却希望能找些事情来做,每天幼子问起弘休,她心里一直沉坠坠的,难得心安。
距离悟觉大师带林彦弘闭关休养已经过去四个月,直到林彦弘生辰,依旧没有确切的消息传出。
这天早晨,乌兰图雅令人吩咐御膳房做了一碗长寿面。
小景熙乖乖坐在她的怀里,睁着圆圆亮亮的眼睛,盯着桌上那碗香喷喷、冒着热气的面,小手在桌子边缘摸了两下。
他的魂现此刻就坐在面碗的旁边,也跟本体一样,看着碗里的面条一动不动。
乌兰图雅捏了捏李景熙的小手,温声道:“景熙,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小家伙微微抬起下巴,仰望母亲,然后老实地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小孩子对日子没有什么概念,他连自己的生辰都不知道是哪天,大人说庆祝就庆祝,他都是听话就好。
“今天是弘哥哥的生辰……你的弘哥哥,到今天,就二十一岁了。”
最近小家伙在学数数,摆着小指头想把二十一数清楚,可惜他只会数到十,并不知道二十一有多少,数来数去还是十。
——哇哦,弘哥哥今年已经十岁了,就是大人所说的大人了!
李景熙觉得弘哥哥好看又厉害,现在又变成十岁了,当更好看、更厉害了,不禁拍起小手,十分雀跃。
他的魂现不明所以,见本体拍手,也跟着欢快地拍起小爪子,还以为是本体要开始吃面了。
但小景熙乐呵了一阵,突然想到了什么,昂头问了乌兰图雅一个每天都问的问题:“弘哥哥呢?弘哥哥在哪里?”
乌兰图雅摸摸他的头,一如往常地解释道:“弘哥哥之前太累了,还在睡觉,等他睡醒了就可以陪景熙玩了。”
李景熙点点头:“让弘哥哥好好睡觉!”
“弘哥哥睡着了,自己吃不了长寿面,咱们景熙代哥哥把面吃掉,让哥哥可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好不好?”
小家伙闻言,立刻又点点头,等乌兰图雅把面碗推到他面前,把他放到一边的椅子上坐好,亲自喂给他吃。
仿佛这碗面吃下去,林彦弘就真的能长命百岁一样,小家伙吃得格外慎重。
乌兰图雅看着幼子乖巧的模样,眼眶微微泛着湿润。
……
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云水郡,林氏长房的主宅里,也有人在代林彦弘吃长寿面。
长房的小少爷林彦思已经十二岁,由于新帝登基,加设恩科,他参加了今岁的童生试,虽然没有兄长林彦弘那般取得案首,但也顺利通过。
他从四岁被林丰和林彦弘接到长房,已经八个年头,后来他被过继到林丰膝下,与林彦弘成了亲兄弟。
少时在林彦弘身边长大,他本身又是林氏五房的,长得有几分像林彦弘,只是一双桃花眼笑起来弯弯的,再加上脸上有一对酒窝,看上去少些温润,但可爱几分。
也幸好有林彦思在林丰身边,在林彦弘去了天京、去了北境,在林彦兴卷走家中财产失踪之后,在林丰身边陪伴他。
父子俩关起院门来,林丰看林彦思读书,哪怕要面对越来越暴躁的林穹德和愈见阴郁的林隽,也不那么难以忍受了。
林穹德去岁因为林彦兴的事大动肝火,突发心悸,差点就丢了性命。
有林佟氏的病情警示在前,林穹德顿时慌了神,也不敢再随意发脾气,如今窝在屋里养生。
林隽已经二十七岁,屡试不中,这次加设恩科,他要参加春闱,但结果如何,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
因为成亲数载依旧无子,前两年林穹德压着给林隽的两个通房,许诺得子就抬成妾室。
林鲁氏闹过几次,但最后碍于林家出了个备受官家宠信的林彦弘,到底不敢彻底得罪了林家,所以只能作罢。
但她私下里让娘家传出消息,道子嗣不丰根本是林氏的“传统”。
林穹德就差点无子,林丰只两个儿子,林彦弘好不容易养好身体,这两年眼看又不行了,简直就像风水不好,所以子嗣不丰,根本不是媳妇的问题。
林隽的通房也一直没有好消息,更是坐实这一“传言”,让不少人看热闹的同时,也在猜测林彦弘这个长房长孙能不能否极泰来,养好身体,继续自己的传奇。
林彦弘有半年时间不在平武,他进京养病的事情又是对外公开的,所以瞒不住林家。
皇后乌兰图雅觉得与其让他们知道些道听途说的消息,还不如如实以告,让他们知道最确切的事情,也不会因为乱七八糟的传闻而生出不必要的忧虑。
所以林彦弘前脚被悟觉大师接走,李景承就亲自写信给林丰,告诉他悟觉大师已经带林彦弘到宫中修养,大概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
林丰虽然担心,但想到是华音寺那位高僧相助,再加上宫中有御医局的御医,还有寻常人见不到的珍贵药材,想来条件比在家里、在平武更完备些,对他的弘哥儿也会更好,所以只能把担心按下不表。
原本担心林彦思知道了兄长的病情,会影响了考学,但林丰思前想后,觉得林彦思从小在林彦弘身边长大,兄弟感情甚笃,若不让林彦思知情,之后他恐怕会伤心。
好在林彦思把林彦弘的坚韧学了十成十,哪怕听到了兄长病重、在京中修养,也没有动摇心志。
他反过来安慰林父道:“三哥定会康复,到时候若孩儿通过了童生试,三哥肯定会十分高兴的。”
于是他更加努力地准备考学,丝毫不懈怠。
到了林彦弘生日这天,也只有林丰和林彦思记着这个日子,不能在家里做宴,林丰就让紫槐到后厨做了两碗长寿面,父子俩对坐桌前吃起来,就当是给林彦弘过生日。
那面做得不错,但父子俩吃着却有些无味,好容易吃完了,林丰叹道:“不知京中现在是什么情况。”
虽然很想去信给李景承,但林丰知道对方应当和自己一样,在悟觉大师带着林彦弘闭关的时候,得不到什么确切的消息。
他们都只能慢慢等,继续等。
……
又过月余,宫中已是繁花似锦,在梁州天京一座宫殿的主殿之中,一个青年模样的男子躺在床榻之上。
林彦弘缓缓地睁开了眼睛,望向床顶的执夷图。
过了好一会儿,大概是恢复了意识,他开口问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这时候,旁边响起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回答他:“现在是庄武元年的春天……”
第168章 休养
皇后得知林彦弘已经醒了; 抱着小儿子去看他时; 已经是林彦弘完全起身之后的事情。
这时候梁帝李祈裕还在朝上,所以没有一同前往。
等见到了林彦弘; 乌兰图雅顿时觉得十分高兴——对方的气色明显比半年前要好得多!
林彦弘原本正拿着一卷书在暖阁看着,听到皇后带着小殿下过来了,于是站到了门口; 默默等待他们,给乌兰图雅行礼后,就将目光投向她怀里的小家伙。
小孩子总是长得非常快,半年不见; 李景熙又长高了不少。
虽然三岁不到; 他还是个小宝宝; 但小殿下的眉目已经长开了些; 颇有陛下和皇后的影子,也有几分像李景承。
李景熙见林彦弘看自己,有些害羞地把脸靠在乌兰图雅的肩膀上,身体微微往她怀里藏。
乌兰图雅笑道:“这半年天天念叨弘哥哥; 怎么见了面倒躲起来了。”
她说着说着,心里却泛起了酸涩之意——若不是弘休病了这么长时间,景熙又怎么会因为太久没见到他,而感到有些生疏呢?
小家伙听到母亲的话,似乎更害羞了,他的小手紧紧抓住乌兰图雅的衣襟,过了好一会儿才偷偷扭头; 小心翼翼地瞄两眼林彦弘。
发现小殿下在偷看自己,林彦弘脸上带上一抹温柔笑意,让乌兰图雅和小景熙都看直了眼睛。
这张脸配上这个笑容,加上一股愈发沉稳内敛的气质,让林彦弘看上去简直真如天人一般,只可远观,不可亲近。
乌兰图雅只要一想到他这份超越年龄、异于常人的稳重大气是因为常年病痛、生死考验,就疼惜不已,她忙招呼林彦弘进屋里:“不要站着了,咱们进去坐着说。”
先一同去看了看因消耗过大还需要休养的悟觉大师,然后再坐定,乌兰图雅忙不迭询问了几句林彦弘的感觉:“现在如何了?还有哪里觉得不舒服吗?”
她在来之前已经亲自询问过御医局负责给林彦弘诊脉的御医,得到的自然是极好的答案。
但过去御医也曾对林彦弘的“病”束手无策过,所以乌兰图雅还是想问问本人的感受。
待听到林彦弘回答自己恢复得很好,没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乌兰图雅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陛下之前跟我商量过,你好了以后也不急着回平武去,咱们先在宫中休养一段时间,等你完全好了,再想去向,”
乌兰图雅把自己跟官家的想法告诉林彦弘:“算算看,明年你在平阳都督府就任满三年了,既然景承在南岭,你暂时也不会动,反正现在有王家子侄在北境照看着,据说一切也井井有条,你就还是在这里好好休养。”
“不好再在宫中打扰,于礼不合,”林彦弘摇了摇头:“而且王大人在京中恐怕才好。”
按照惯例,除了少数值得任用的能吏和登基前的心腹,新帝对先帝臣子、尤其是曾在皇子争储时有明显倾向的官员都会持微妙态度,所以在春闱之后一批新的进士入朝,会加倍关注。
这些进士不论是否年轻,他们都没有在先帝手下任职,是彻头彻尾的新帝门生,他们也将逐渐成长为新朝廷的中流砥柱,新帝的左膀右臂。
但在此之前,还有漫长岁月,陛下需要原来的心腹来维持朝廷的运作。
御史台没有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又遭到过宫变等一系列的事件,如今人心涣散,急待陛下信任的人重新执掌御史台。
王鹭深是在平武处理事务,其实并没有他在京中为陛下“重建”御史台要来得有意义。
由于北境的重要意义,他作为钦差入主平阳都督府,如果林彦弘能尽快回到平武,也能尽快让他“脱身”回京。
“有你在宫中陪着景熙,陛下和我都高兴还来不及,”
乌兰图雅把幼子放到榻上,好让他“缠”着林彦弘改主意:“而且陛下也说,在朝京官若是不常常到各处走走,见见世面、体察百姓疾苦,而只留在天京偏居一隅,那才是真正的井底之蛙。”
可惜小家伙没有立刻领会母亲的意思,被放到榻上就不动了。
林彦弘对此话似乎颇为赞同,他点点头道:“陛下说得极是……走得远些,看得多些,总是好的……”
乌兰图雅见他望向窗外,精致柔和的侧脸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罩上一层光晕,竟然有几分欲乘风而去的缥缈,不自觉往前探了探,捏了捏小儿子的手,示意他找哥哥玩耍。
小景熙自从母亲怀抱里离开,坐在榻上就有些不自在,他左扭扭右扭扭,似乎有些局促不安。
他的魂现也不像往常那样,一上来就抱腿,而是撅着小屁股躲在本体的身后,小心翼翼地观察林彦弘,似乎想靠近,又有些犹豫。
林彦弘望向李景熙,微笑地道:“景熙不认得我了,我伤心了。”说是伤心,但眼中有笑意,似乎并没有因为小殿下的生疏而感到不高兴。
小家伙原本就在偷看他,听到林彦弘的话,以为他真“伤心”了,小脸带上几分焦急,嘴里也支支吾吾不知道在念叨些什么,身体往林彦弘那边微微倾斜。
林彦弘对他招招手:“景熙来,我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