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时间推移,这世上不同的地方,又何止这一处。
  他要慢慢习惯才是。
  ……
  庄武元年的春末夏初,承诺有机会一定回来天京看舅父舅母和李景熙,林彦弘在京中众人依依不舍的送别中离开了京城。
  为了不把行程拉久,林彦弘在镇魔军骑兵的护送下,很快就抵达了平武郡郡府。
  因着不能正式在人前露面,他并没有得到平阳都督府众人的迎接,等待他的,只有从南岭赶回郡府的皇长子殿下李景承。
  自接到京中的来信,李景承已经数夜未眠,
  刚听到消息时,他恨不得立刻到京中去看林彦弘,接他回来。
  但听说了悟觉大师的吩咐,又不得不按捺住内心的冲动,只能在边境辗转反侧,一颗心忽上忽下,不得片刻安宁。
  直到看到林彦弘款款而来,李景承直直地看向对方,还有一种不可置信的感觉。
  他情不自禁地往前走了两步,伸开双手,想要将林彦弘拥入怀中。
  这时候,林彦弘抬了抬手,露出了怀里的某个小毛球,又仿佛是提醒李景承在人前注意。
  李景承看一眼他怀里的小猫崽,将手缓缓放下。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171章 成员
  接了林彦弘回郡府; 李景承原本想让他多休息两天; 再去处理公事。
  不过林彦弘觉得自己既然已经回到了平武,也是时候让王大人返回京中; 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所以没有停歇,立刻就到都督府; 与王鹭深交接事务。
  王鹭深自去岁与他一别,近一年时间没见到林彦弘,发现他与之前变化极大。
  这种变化无关容貌,只看气蕴; 谈之玄妙……若非对方还是那般举世无双的年轻容颜; 王鹭深差点以为自己看到了十几年后的林彦弘。
  将脑中这荒谬的想法抛去; 王鹭深先是恭喜林大人身体康复。
  林彦弘在京中养病的事情; 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惊讶,毕竟能够得到陛下如此看重,是天下朝臣都向往的事情。
  更勿论林长史还如此年轻,假以时日; 恐怕还真会是另一个“卢相”。
  “王大人此番辛苦,陛下已宣旨,召大人回京执管御史台,弘休先在此地恭祝大人高升。”
  林彦弘所说并非恭维,原御史大夫庄舜远已死,王鹭深又是梁帝信任的臣子,他是最有可能接替庄舜远升任御史大夫的人选。
  王相经历前番波折; 身体支撑不住,已经乞骸骨回府中休养,过不了多久可能就会返回祖籍安顺,如今王家将以王鹭深为领头之人,继续在朝堂之上行走。
  “承林大人吉言……哦对了,瞻河先生和璧山先生年节时分曾去过京城一趟,住了一段时间,可惜那时林大人在养病,未能见上一面,他们都觉得甚是可惜。”
  因为王相年事已高,又在狱中得病,因为担心祖父和老师,王鹭丘和夏骓就一路南下到了天京。
  大概是经历了生死考验,彼此都不在拘泥于过去的恩恩怨怨,所以王鹭丘和夏骓这次不仅住进了王家的宅邸,而且还在王相身边待了整个年节。
  期间自然有挽留和婉拒,直到上元之后,见王相情况平稳了些,他们才告辞离开京城。
  原本夏瞻河确实是想趁这次机会,也到京中看看林彦弘,但他的得意门生并不在齐府,而是在宫中养病,就算是通过王家也打听不到任何可靠的消息。
  他只能带着担忧跟王鹭丘回了青桐,再想办法问询林彦弘的近况。
  “弘休已经去信青桐,向两位先生报过平安,之前我的病症竟然牵动了这么多长辈,弘休实在难以心安。”
  “林大人能够好起来,就已经让人十分高兴了,我此次回京,怕是有段时间再见不到林大人,还望林大人保重。”
  林彦弘没有干脆留在京中等三年任满,可见陛下是属意他继续留在平武这个兴王之地的,所以林彦弘极可能连任平阳都督府长史,而不再回京述职。
  王鹭深此次回到京城,虽暂时可能还是御史中丞,但就像林彦弘所说,应当很快就会得到“高升”,到时候他们一个在天京,一个在北境,确实在近几年很难再见到。
  瞻河先生和璧山先生与王家的关系缓和,王鹭深对林彦弘这个瞻河先生的学生也多了几分长辈般的客气。
  他们很快将都督府的事情交接完毕,王鹭深择日离开平武,返回京城。
  对于林长史的归来,平阳都督府的大多数人都是欢欣雀跃的。
  尤其是龚孟常和陈信等人,就差没有在都督府的门口敲锣打鼓、燃鞭庆贺了。
  “大人此去京中,吾等甚是想念,好不容易将大人盼回来,真是老天保佑。”
  林彦弘看着龚孟常殷勤态度,没有说话,不过脸上带着些许笑意,算是接受了龚孟常的“恭维”。
  龚孟常和陈信那边看到林长史,其实也吓了一跳,不过只要林长史还是林长史,这以后的事情也就不算难办。
  他们先后在皇长子殿下和钦差大人的“监管”下做事,委实想念如春风般令人感到可亲可敬的林长史。
  龚孟常偷偷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李景承,不敢说太多恭维林彦弘的话,所以就将话题转移到了公务上面。
  林彦弘的归来,明显让众人有了主心骨,他们再不用患得患失、忐忑不安了。
  果然,接下来气氛也维持得相当热络和谐,显得平阳都督府前所未有的热闹。
  ……
  从衙前回到后宅,林彦弘一回到房间就把他留在屋里的虎崽抱了起来。
  小家伙本身就是半放养的,就算白日里要一只猫待着,也能自己找乐子玩,哪怕是玩自己的小尾巴,一天也很快能度过去,并不会有多孤单,不过是有林彦弘在的时候他,它会比较粘人一些罢了。
  得到林彦弘的安抚,还有温柔的询问,小猫崽还是十分受用,立刻端起一副娇俏小模样,喵喵喵叫个不停。
  李景承随之走到房里,立刻就听到幼猫撒泼(雾)的声音。
  由于琥珀和紫槐都已经到了适婚,林彦弘托人在边境军中为她们相中了夫婿,准备等时机成熟就将她们放良,好嫁于有前途的将士为妻,所以他身边现在换了新的丫鬟来服侍。
  她们年纪小,在林彦弘身边本就时间不长,更何况林彦弘还到京中养病半年,所以不像琥珀和紫槐她们那样“见怪不怪”。
  再加上皇长子殿下明显有些不高兴,看上去气势迫人,她们就更加慌张起来。
  林彦弘见状,就让她们退下,替她们解了围:“去看看晚膳准备得如何了。”
  等丫鬟离开,林彦弘抱着小猫崽坐下来,问林彦弘道:“今天留下来用膳?”
  那语气与过去无异,寻常无奇,但却让李景承听了,微微皱眉。
  从林彦弘回到平武的那一刻,他就总觉得哪里奇怪,细细想去,却又无迹可寻。
  待见到龚孟常和陈信眼中不可掩饰的惊讶,李景承当然立刻知晓了自己察觉到的违和之感并非独有。
  “这是哪里来的?”李景承面无表情地指着林彦弘怀里的小猫崽问。
  “这是我在舅父家找到的猫,你看是不是十分漂亮可爱?”林彦弘一边说着,一边双手托起小猫崽:“名字叫虎崽,景熙也很喜欢它呢。”
  小家伙就这样被举起来,跟李景承大眼瞪小眼,立刻蹬了蹬小肥腿,大概是发现自己不能落地而有些害怕,用小爪子紧紧抓住林彦弘的手指,又开始喵喵叫。
  林彦弘见状,又把它抱回怀里,摸了摸它的背:“它胆子小,怕生人,这几天先跟我睡吧。”
  原本疼惜林彦弘“大病初愈”,哪怕留在他身边也不准备做什么的李景承闻言,心态立刻有些不平衡起来。
  ——因为这只猫,他们刚刚重逢那一刻甚至连个拥抱都没有……照这样下去,他这个正儿八经的伴侣,还得看一只猫崽子脸色不成?
  可惜还没有等他开口说什么,林彦弘就把小猫崽抱到了床铺上。
  小家伙一落地就撒开爪,在床榻上小跑一圈,仿佛在巡视自己的新地盘,然后它在床边上站立,看了一眼脸色沉沉的李景承,龇牙咧嘴,典型的恃宠而骄。
  李景承往前走了两步,正要伸手去捉它后颈,就被林彦弘伸出手制止了。
  他顺势想握住林彦弘的手腕,却不想对方养好了病后身手似乎也变得敏捷几分,竟很快收回自己的胳膊,并没有让李景承握住手腕。
  屋内的气氛一度变得有些压抑,李景承就这样沉默地看向林彦弘,看着对方低头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侍女进来禀报说晚膳已经准备好了,林彦弘才抱起虎崽打破了沉默:“走,到前厅用膳去。”
  李景承看着林彦弘从自己面前走过,并未停留,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林彦弘依旧没有回头,李景承才迈开步子,快步追赶了上去。
  ……
  一顿饭吃得相安无事,到了月上枝头,时当就寝,李景承站在内室的门口,静静望着斜躺在床上的林彦弘。
  那只碍眼的猫崽有着一身漂亮的鱼骨纹,虽然还没有张开,但已经可以想见长大以后会是怎样的威风凛凛。
  它在林彦弘面前又跳又魂,一会儿扑他的手玩,一会儿又钻他怀里,上上下下爬来爬去,生怕没有存在感。
  林彦弘满脸笑意地看着小猫崽在自己面前撒泼打滚,恣意妄为,不仅不制止,还时不时鼓励地送上一根衣带逗弄毛球。
  李景承觉得此情此景中的毛球是银灰色的,这场景就比较眼熟了。
  他走进屋里,却没有来到床榻边,还是径直往净室的方向走去。
  在李景承进屋的时候,林彦弘莫名停顿了一下,被小毛球扑了个正着,手瞬间就变成了对方的“俘虏”,挂上了一整只猫。
  等李景承进了净室,他并没有放松几分,只是目光重新投回了小猫崽身上。
  ——看来拿这个小家伙当借口,也并不是长远之计……
  正是思绪翩飞的时候,察觉到动静的林彦弘低头一看,惊讶地看到一只威风凛凛的成年银狼用两只前爪扒在林彦弘的床边,那双湖水一样的眼眸就这样直直地望过来,带着让人无法拒绝。
  林彦弘看到那双眼睛的一刻,突然有些晃神。
  银狼的感官何其敏锐,林彦弘望向它的目光简直一目了然。
  ——毋庸置疑,林彦弘正看着他愣怔起来……但不知为何,它总觉得林彦弘并不是在看自己,而是透过它,在“看”别的什么似的。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172章 浮出
  当成年银狼出现在床榻边的时候; 小猫崽就已经炸了毛。
  它压低上身、弓起背、撅着小屁股; 冲银狼卖力“嘶吼”了两声,发现对方一点也没有退却的意思; 最后还是有些犯怂地躲进了林彦弘的怀里。
  银狼深邃的眼眸在烛光的照耀下有种波光潋滟的美感,可惜没有打动林彦弘。
  他怔了一下就回过神来,伸出手来; 轻轻点了点银狼的头道:“好了,不要闹,天色不早了,你明日一大早就要回南岭; 快些去休息。”
  这话显然是再一次拒绝了银狼希望能留下来的委婉请求。
  银狼没有像过去那般; 没有得逞就想办法继续软磨硬泡; 直到得偿所愿。
  它只是深深看了林彦弘一眼; 扭头往净室跑去,等再出来的时候已经恢复了人形、换上了衣服,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林彦弘的房间。
  小猫崽躲在林彦弘胸口,察觉到“大家伙”已经走了; 于是小心翼翼地露出一个小脑袋,观察外面的情况。
  但它只听到林彦弘发出一声叹息,然后烛光被吹灭,屋内陷入黑暗之中,一切归于平静。
  到了第二天的清晨,林彦弘醒来就得知皇长子殿下已经离开郡府返回南岭。
  “嗯,知道; 你下去吧。”林彦弘摆了摆手,让布好早膳的侍女离开。
  早膳吃得若有所思、食不知味,林彦弘没有动两口就去了都督府府衙。
  他令人把南岭一带的卷轴取来,坐在案前仔细查阅,龚孟常进来也不敢打扰他,打算先老老实实站在旁边,等林长史看完再说事。
  好在林彦弘立刻就发现了他,避免龚大人久站在那里。
  得知林彦弘在看的是南岭的卷轴,龚孟常不禁有些讶异——皇长子殿下不是刚回来一趟又走了,难道最近南岭又有什么变故不成?可要查也是查最近的,查那么老的东西,是要做甚?
  待得知林彦弘只是突然想看看而已,并非因为什么特别的缘由,龚孟常这才松了一口气,暗笑自己是经历了之前的动乱和长达半年多的忐忑,已经有些草木皆兵了。
  “大人看的这些案宗都有些年头了,每隔个十几、二十年,都督府就会安排人誊抄过去的卷宗,免得时间久了,有些东西就损毁失传了。”
  林长史初来平武的似乎也曾专心致志地研究过平阳都督府保持的卷宗,但多半是涉及关内民生的事情,像这样找南岭的古卷来看的情况,倒是第一次。
  龚孟常见林长史露出几分感兴趣的样子,于是十分热情地多说了两句:“可惜就算是这样,也不能完全避免卷宗破损的情况,总有些错误,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无从考证了,所以只能将错就错。”
  他想了想,举了个例子:“就好比边城曲都,据说在前朝,原本是叫曲徒的,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成了现在这个名字。”
  龚孟常是出生本地的世家弟子,对这些逸闻有几分了解,说给林彦弘听,也是想讨他欢心。
  “曲都,曲徒……”林彦弘又小声重复一遍,脸上忽而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就是这个名字……”
  龚孟常见林长史高兴,自然加倍努力起来,绞尽脑汁想些趣闻逸事,搏上峰一笑。
  可惜他到底年岁不老,阅历不够,知道的“老东西”不算多,来回说了那几个,就再也说不出什么了。
  好在林彦弘已经十分高兴,所以也不怪他“见识浅薄”:“听龚大人这样一说,北境还是变化颇大的。”都已经变化大到快让人不记得它原来是什么模样了吧。
  龚孟常又顺着林彦弘的话聊了几句,随后交代了自己想跟林长史汇报的事情。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眼前的林长史哪怕脸上带笑,也给人一种捉摸不定、不敢轻易违抗他的感觉,颇有上位者的气度气势,让人不可轻视懈怠。
  ……
  皇权更替的风波对整个梁州的影响越来越小,有皇族镇守的四境也愈加安定。
  这一年时间里,林彦弘的“病”养好了,许多原本流离失所的边境之民在官府的帮助下也陆续返乡,开始重建家园。
  只是从雍州边境逃难来的人却多半选择留在了梁州——因为南岭的南麓和北麓,情况可是有着天壤之别!
  对于平武的老百姓来说,流民在战乱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但在战乱之后,他们除了口音,也与自己无太大差别。
  这些异乡人在曲都办理了新的户籍,再被分与几亩需要开荒的土地,然后一代一代在这个地方生息繁衍,到了若干年之后,就很难记起自己是从何处来的了。
  对于平阳都督府的人来说,林长史回来之后的日子过得是越来越顺遂。
  如果说经历战乱前的林长史只是小试牛刀、初显才能,那么经过这一番磨炼,如今的林长史已经完完全全可以掌控两郡事务,而且游刃有余。
  龚孟常等人在他身边,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紧紧围绕在林长史身边,私下里美其名曰“沾染仙气”。
  实在要说有什么不同的,那就是原来特喜欢往曲都和南岭跑的长史大人似乎彻底放心皇长子殿下独自一人在边境作战,而将全副身心放在内务上面,所以极少去曲都巡视。
  皇长子殿下倒是偶尔回来郡府,却常常连过夜都不曾,就又沉着脸回了南岭,一度让不明所以的众人以为南岭又发生了什么变故。
  这一日休沐,林彦弘在都督府的后宅里看书。
  虎崽已经从一只小毛球变成了稍大的毛球,小丫鬟不懂事,调笑说虎崽看上去胖了不止一圈。
  林彦弘安慰它:“别听她们的,你不是胖,只是看上去毛茸茸。”说完还顺势撸了两把虎崽肚子上的毛毛,觉得手感不错。
  此刻狸花猫安安静静地盘在林彦弘的腿上,尾巴尖轻轻扫着,偶尔上下摆动一下,拍打林彦弘的腿,显得十分惬意。
  这个时候,它突然动了动耳朵,立起身来,朝着一个方向保持着戒备。
  林彦弘抬头看向那边,果然见李景承从远处快步向这边走来,虽看不清面目,但也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
  他微微垂头,目光从水面抚过,好似没有发现李景承的异样一般,轻轻合上书卷,将它放在一边的石桌之上。
  他拍了拍虎崽的背,示意它从自己的腿上下去:“到旁边去玩,去吧。”
  虎崽虽然感到害怕,但还是想陪在他身边,所以在林彦弘脚边逡巡,不愿离去。
  林彦弘用脚背轻轻碰碰它的后臀:“乖孩子,听话,大人吵架的时候,若不小心伤着你,那可不是闹着好玩的。”
  虎崽冲他喵喵叫了两声,只能钻进了旁边的树丛里,不见了踪影。
  这时候李景承已经走到亭子边,一边登上台阶,一边抽出身上佩剑,向林彦弘刺去。
  他的动作极快极狠,毫不留情,好像不让林彦弘毙于此剑之下善不罢休。
  但原本应该不懂武的林彦弘动作却更快,只见他一个闪身,连连躲去李景承攻势,藏到了石桌之后。
  对方攻势太猛,再加上他有许久没有活动过筋骨,所以一番动作下来只能勉强扶着案几的边角站稳,但林彦弘此刻脸上竟然带着笑意,目光温和地望向李景承。
  他好像在对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说话,显得格外耐心温柔:“忍了这么久,看来是真找不到人了,所以才如此着急了吧?”
  李景承直直看想对方,因对方刚刚利落的身手而显得怒意更甚,眼眸中似带火光,几乎可以将眼前的人付之一炬。
  林彦弘曾经看过他习武,甚至陪李景承无数次在校场操练,还曾听宫中御医的建议,练些慢拳来强身健体,这些年因为种种原因,骑射功夫也挺出色。
  但以他的实力,像这样避过李景承动五分力刺来的剑,却是绝无可能的。
  想到这里面的可能性,李景承很难压抑内心的狂躁。
  用剑间指着对方,李景承的语气里透着一股压抑的暴虐:“他在哪里?”他一字一顿地问。
  “一来就先问他在哪里,都不问问我是谁,殿下哪里知道发生了什么?”
  林彦弘被剑这样指着,却一点也没有惧怕的意思,反而好似闲话家常一般,语意温柔地问:“若我不告诉殿下他在哪里,当如何?”
  “当死!”
  事到如今,也不用与之虚与委蛇,从对方处心积虑设这么一个局来看,所图必然不小。
  但更当务之急的事,他把李景承的“珍宝”藏得严严实实,根本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可以去找,连在京中的父皇也被蒙蔽了过去,可见对方手段高明。
  至于这段时间这些“破绽”是对方故意留下,还是无奈露出,李景承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
  随着李景承一声喝道,他身形动起,周围的影卫也立刻跟随其主,上前准备生擒包围圈正中的人——这位“林大人”显然是懂武的,要想活捉他,恐怕要费一般功夫。
  然而就在这时候,变故横生,李景承和众影卫突然神色一凛。
  于此同时,外围出现了一批身手利落、武功高强的人,迅速围了上来与他们混战起来。
  “暗执营?!”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173章 真相
  “暗执营?!”当李景承和他的影卫看到来者; 心中皆是一惊。
  在梁州; 嫡系皇族甚至一些顶级世家在府中豢养暗卫和死士,是一件彼此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的事情。
  就像当年的裕王府; 同样也有影卫常年跟在还是裕王世子的李景承身边。
  但能够被称为暗执营的精英,却只有梁帝手上的一支。
  每当皇帝驾崩,新皇继任; 先帝的暗执营首领就自动卸去职位,转称为营中校尉,教导新的暗执营成员,而新皇会扶持原本在王府的心腹成为暗执营新的首领; 至此完成对这支暗部的继承。
  暗执营完全听命于皇帝; 一旦改朝换代; 旧部要么转为幕后; 要么为先帝殉葬,以保障新帝对这支“危险”队伍的绝对控制权。
  由于真正的高手和心腹都难培养,所以暗执营的人数并不多,主要负责保护帝王的安全; 并为他做一些难公之于众的事情。
  先帝手上的暗执营在当初京郊围场的紧急关头几乎折损了干净,原本若是能有个十几年“休养生息”,未必不能再建一支足具实力的队伍。
  可惜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不在先帝和众人预料之中。
  暗执营还没有来得及恢复,先祺王和先靖王两个反王就起兵造反了,随后先帝的二皇子逼宫,以极大的代价将剩下的暗执营影卫解决掉了。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