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承王和其他王世子一样在京中住过几年,原本与常年在南岭的陛下就很难相处,更何况两人隔了千里之遥,恐当更加生疏。
与之相对的,小殿下乃陛下中年得子,在父皇母后身边如珠如玉地长大。
再加上李景熙一出生就表现出了梁皇族的魂现之力,与他那没有魂现的兄长一比,就更显得尊贵几分。
不过,最让人们觉得陛下会更加喜欢小儿子的原因是,景熙殿下出生不到两年,陛下就从镇守北境的亲王继承了兄长的皇位,成为了一国之君——这幼子兴王旺父的寓意可绝对不同凡响!
当然,就算小殿下再好,在大多数朝臣眼里,已经成年且各方面条件都无可挑剔的皇长子显然更适合作为储君,但他们都不是陛下,没资格也不敢为陛下做这个决定,只能在心中默默焦虑。
毕竟小殿下还这么小,若是陛下真的属意他、将来要立他为太子,等小殿下长大了,承王已经在北境建功立业,具备绝对的威势。
若日久天长,他不甘于此,一旦遇到什么“机遇”,选择如当年两个反王一样……那后果真是无法想象。
王相已经离开中枢,与之一同离开朝堂的还有二皇子逼宫时遭到迫害但侥幸活下来的一干老臣。中书令在反王造反的时候通过女儿鼓动陛下出兵,差点误了大事,在许侧妃离宫之后以为自己失了信赖,也乞骸骨回了乡,如今朝中老臣极少,剩下的多半也不敢再发出什么声音。
这也是为什么新帝要大赦天下,加开恩科的原因——因为动乱而摇摇欲坠的朝堂急需要新鲜血液来支撑,以旧换新。
兄弟阋墙、反目成仇……
但如果能亲眼看到他们相处,这些外人的惶恐不安在李景承兄弟面前,其实都不是事。
因为有哲郡王暂住南岭,李景承和林彦弘在京中可以待几天,一想到以后能够这样一起看着小景熙的机会不多了,彼此都十分珍惜。
李景承如今的身量已经超过其父,加上平日冷酷严峻,不苟言笑,光是站在那里就已经给人极强的压迫感。
他快步走在宫中,沿路的宫人都纷纷低头,不敢看他,仿佛看到陛下一般,大气不敢出。
待他走远了,宫人才立起身来,小声议论:“承王殿下可真是英武不凡。”这样子哪像是刚刚及冠之人……
“不知道承王殿下的婚事,陛下是如何打算的,怎得都没有听到什么动静?”
宫中经历过一场浩劫,很多人因此丧命,如今后宫除了皇后没有其他嫔妃,但皇宫毕竟很大,陛下又没有再招秀女,人手就有些不够。
她们中有一部分是从天京周围的行宫直接调来的,对宫中的情况不太了解,也是头一回见到承王。
另一个年长的宫人闻言,立刻阻止了她们继续说下去:“快别说了,这哪里是我们能议论的?好好做自己的事情,管好嘴!”
“是,姑姑,我们知道了。”几个年轻的小宫女被年长的姑姑一吓唬,立刻噤若寒蝉。
李景承一路走到母后的寝宫,还没有跨进院子,就听到小景熙奶声奶气地缠着林彦弘。
“弘弘……呼呼,堆一个呼呼!”
等他走进院子,就看到青岚姑姑和白露姑姑在旁边陪着,小的那个老老实实蹲在廊子里,看起来还挺乖的,但大的那个正在台阶旁堆雪人,光着手堆。
察觉到李景承来了,某人立刻站起来,转个身欲盖名彰地把手背到了自己身后,还笑意盈盈地对着他道:“不是说在太极殿陪陛下和皇后殿下的呢?”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李景承一边回答“太后跟父皇说事,父皇让我先回来”,一边走上前来,当着众人的面,伸手拉过林彦弘的手,紧紧握住,果然感到冰凉一片。
被抓了个现行,某人有些心虚,讪讪道:“我才刚下台阶,你就回来了。”
李景承倒是没有指责他,只是继续用体温温暖他,没过一会儿就把那双冰凉凉的手给捂暖和了。
小殿下看到兄长和弘哥哥手牵着手站在廊子下面,低下头瞅瞅那个还没有完工的“呼呼”,撅噘嘴:“弘弘,呼呼。”
听到小殿下的呼唤,林彦弘才想起来自己许下的“承诺”——给景熙堆一个虎崽样子的雪人。
虎崽是墨山先生在齐家收养的狸花猫,后来墨山先生离开了,林彦弘还是把它养在了身边。
这次回京,虎崽被留在了平武,小殿下以为虎崽还是小时候那个毛团团样,殊不知人家已经变成了大毛团,跟个肥嘟嘟的小老虎似的。
林彦弘答应景熙,堆一个现在的虎崽出来给他看,结果还没来得及完工,李景承就回来了。
作为一个聪明的小宝宝,景熙敏锐地感觉到兄长不会让林彦弘继续给他堆“呼呼”了,感觉自己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一点点伤害。
他昂着小脑袋,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两位兄长看,有点紧张地扣着自己手里的暖炉。
林彦弘为难地看着他,正准备跟他解释,李景承接过青岚姑姑递来的手炉,放在林彦弘手里,然后一翻衣摆,蹲下去继续堆那个雪人。
小家伙见状,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往台阶旁走了小半步,有点担心兄长做错了,还十分贴心的提醒道:“呼呼,是呼呼。”
青岚原本还担心景承殿下不能领会小殿下的意思,“呼呼”是“虎虎”,也就是虎崽。
她正准备开口提醒,就见李景承毫不犹豫,三下五除二就堆了一只肥嘟嘟、憨态可掬的猫来,也不知道是与弟弟心有灵犀,还是与完成了一个基座的林彦弘心有灵犀。
雪人堆出来了,大的、小的都开心了,林彦弘和李景熙一人抱着一个手炉,一起蹲在廊子里看卧在雪中的“虎崽”,好一会儿,到了快要用午膳的时候,才双双意犹未尽地站起身来。
小殿下看着兄长,粉嫩嫩的小脸上露出了一点纠结的小模样。
他现在很喜欢自己走路,只要是在皇后的宫里,不要太远的路,他都要自己来走,顶多是在过门槛或者上台阶的时候让青岚牵一牵。
但是他很久没看到李景承了,而且也察觉到,李景承和林彦弘不能像父皇母后那样一直在自己身边,有些想依赖他的感觉。
所以这时候在犹豫,是自己走路,还是要哥哥抱。
仿佛看出来小家伙的犹豫,李景承蹲下身,双手把他抱起来,稳稳当当抱在了怀里。
小景熙窝在哥哥怀里,把小脑袋靠在他的胸口,笑得眉眼弯弯,十分可爱。
林彦弘站在旁边,帮景熙整理了一下衣摆,一行人往房中走去。
……
一起用过午膳,林彦弘陪小家伙小睡,李景承则到了太极宫,继续早上未完成的对话。
也不知道太后跟李祈裕说了什么,李景承发现父亲心绪谈不上好。
不过,看到长子,他挥挥手,示意他坐下说话。
“我们父子,聊一聊。”
作者有话要说: 还没有进群的宝宝注意了哟,呜呜遛伞灵儿灵思吧,敲门砖是文名或者主角名。
谢谢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183章 归途
待李景承坐下之后; 李祈裕却稍作沉默了一阵。
父子俩这般静静对坐; 竟然没有一丝尴尬,反而让彼此都有种熟悉的感觉。
在李景承小的时候; 还不能控制自己的先祖返魂,裕王不得不为他找个替身放在府中。
小狼崽不能说话,只会偶尔在有要求的时候冲着父亲嗷呜嗷呜地小声叫唤; 父子俩相处的时候,常常是一句话也不会说的。
但它会在北境之主的腿上玩自己的小尾巴,李祈裕也偶尔会将它揣在自己的衣襟里,免得它到处乱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父子俩确实过了近十年相顾无言的日子。
李祈裕想到那时的情形; 已经不记得自己到底是忧虑它永远无法控制先祖返魂而只能以这幅模样示人; 还是更担心有朝一日它恢复成裕王世子; 然后必须肩负沉重的责任。
不过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李祈裕也是通过自己的长子才领会到,做父母担忧得再多; 孩子总是会以某个方式长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和乌兰图雅都已经意识到景承长大了。
也许,正是这个孩子遇到让他生出执念的人,并为得到什么学会舍弃什么的时候吧。
“过去跟你谈过一次,只不过那时你还未及冠,算不上能独当一面,如今你已年满二十; 又统帅北境军两年,现在再来说这件事,你的想法应当比当初的想法更为成熟才是。”
李景承听父皇开头的话语,大概猜到他想要说什么,于是点点头。
“那就好……弘休经历过生死考验,你亦如此,为父问你,如今心志是否一如往昔?”
李景承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回答:“此志不渝。”
“好一个此志不渝!”李祈裕听了长子的回答,继续问道:“现在你态度坚定,但十年、二十年之后呢,你确定自己还能如此坚定?”
李景承没有立刻回答父皇的话,他思考了片刻,竟反问道:“儿臣想知道,父皇当年又是如何确定的。”
李祈裕并没有因为长子大胆的问题而感到不快,他十分坦诚地回答:“时至今日,依旧不敢说自己确定什么。”
最初大概只是怜惜公主孤身远嫁异乡,想成为她的依靠。之后夫妻情深意笃,之间再容不得其他人,直到二十多年一晃而过,没有做出任何承诺就走到了现在。
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预料不到,哪怕他现在已经贵为九五之尊,也不轻易说天长地久。
李景承点点头:“那儿臣的起点,看来比父皇的,要略高一些。”
李祈裕:“……”臭小子不要以为自己马上要回北境去了,你母亲舍不得,现在宠你们宠得不像话,你爹就不敢揍你了!
最近跟小景熙学了点察言观色、看人下菜的本领(雾),李景承立刻道:“弘虽不是女子,但儿臣会以父皇待母后为目标,绝不松懈。”
原本这样的“恭维”还是很让人受用的,但李祈裕听到“不是女子”,又提出自己另外的一个忧虑:
“做了父母才知,什么是生命中无可替代的瑰宝……你与弘休一起,此生都不会有自己的血脉,他年你们垂垂老矣,膝下空虚,百年之后无人祭奠怀念,当如何是好?”
若普通人家膝下无子,过继兄弟的儿子,倒不失为一个办法。
但李景承的亲兄弟就只有景熙一个,不出意外,将来景熙会继承大统,那他的孩子就是皇子,又如何好过继给承王?
若过继其他王爷的儿子,令他人骨肉分离,总是有违天和,相信以景承和彦弘的品性,也未必愿意这样做。
“儿臣不喜孩童,若弘喜欢,以后收养些孤儿教养就是。”
虽不是亲生,但只要他和林彦弘悉心诚心相待,总能够获得小孩子的真心,这点在他自己身上能够看到,在林家那个小彦思身上,不也能看到吗?
他与林彦弘没有血缘,如今还不是爱之重过生命;林彦思虽与林彦弘有些血缘,但到底不是嫡亲的兄弟,还不是视弘如亲兄长一般,当初在云阳天天缠着弘,妄图跟他分薄弘的宠爱(大雾)。
至于父皇提到的百年之后,李景承自打见过了墨山先生与博尔帖赤那亲王的坟冢,就深深觉得几百年、几千年又如何,能够与重要的人长相厮守、生同眠死同穴,就已经足够幸运了,又何必为了自己看不到的事情而纠结。
李祈裕听得出来,李景承的语气并非敷衍,态度也并不儿戏,而是真的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做出的回答。
在此之前就已经预感到这次父子之间的谈话会是什么结果,所以李祈裕并不意外。
若真的能够放弃,再过去有无数的时刻都能放手,何必等到现在。
“太后今日也提到了你的婚事,她想让你尽快迎娶一位正妃,倒也跟朕和你母后提了些人选,其中包括你外祖家的女儿,”
李祈裕将早上在太后宫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李景承:“朕已经当面给推了,太后很生气,也很伤心。”
虽然带了一些私心,但太后也是心中不安,她怕陛下是真的因为对皇长子不满才迟迟不为景承赐婚,又怕陛下将来为了削弱景承的势力,故意像当初先帝对待王世子一般,专门选那种貌美但家世平平、毫无助力的女子给王世子做正妃,所以才想先为李景承相看些名门闺秀。
“再过两天,你与弘休就回平武去吧。偶尔到京中看看你母后和景熙,小孩长得更快,一眨眼的功夫,他们就长大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看向他“一眨眼就长大”的儿子,虽依旧面无表情,但语气却比平日显得柔软几分。
——景承说的对,只要他们这些长辈护着帮着,他们的起点,总比当年的他,要高些……
……
年节还没有结束,他们告别京中众人,李景承和林彦弘返回了平武。
云阳都督府长史林大人无论在平武还是在西昌都表现出色,还曾因公积劳成疾,堪为楷模。
后来林大人恢复健康,梁帝大悦,虽没有提其品级,但大为嘉许一番,还另有丰厚赏赐,令百官朝臣羡慕不已。
由于林大人尚未娶妻,所以陛下特效仿先帝,追封其母林齐氏为五品宜人,还赐了其父林丰一个五品的散官衔,以正其家。
回到平武之后,不知道“林长史”在这一年间几经“换人”的平武官员自然是想借年节走动登门拜访长史,顺便表表衷心,表示以后还会继续以长史马首是瞻,听凭其差遣。
不过他们的拜帖皆被承王派来的宫人拦在外面,等细问家丁才知,承王竟然派了府兵占了云阳都督府的前后门,不禁大惊失色,还以为承王与林长史不知为何剑拔弩张,派人围了都督府。
还好有那宫人作出解释:“林大人好不容易养好病,年节时分没有公务,正是休养的时候,陛下已经嘱咐我们殿下好好看顾林大人,还望各位先行回去,等开了衙,再找林大人商议公务。”
众人一听,明白现在承王府和云阳都督府已经“亲”如一家,不敢违逆陛下和承王殿下,只能作罢,一起期盼开衙的时候能再见林大人。
就在他们满心切切但还不能如愿的时候,承王殿下却是常常可以看到他的林大人。
从南岭赶回平武,李景承穿着一身铠甲,等林彦弘帮他卸去。
林彦弘也不拒绝他面无表情但明明是在撒娇的小心思,亲手帮他换上穿在内室的衣物。
取下景承的头盔、给他重新束发带冠的时候,林彦弘突然有一丝晃神,他似还没有习惯自己记忆中的少年已经长大了,及冠了。
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继续给他解甲,等换完了衣衫就亲昵地拍拍承王殿下的脸,道:“好了,请殿下用晚膳去吧。”不要再在这里假装自己还是个不会穿衣服的小孩。
李景承抓住了他的手,顺势放在自己胸前,然后靠近了他些,作势想吻对方嘴唇,结果被某人羞怯躲过,只吻到了他的脸侧。
某人自在及冠礼当天夜里得偿所愿,之后就跟小狼崽子初尝了肉一样,恨不得天天都开荤。
在宫里长辈跟前还稍微克制一些,回到了平武简直肆无忌惮,任意妄为,常常开了一个头就再也刹不住,非要尝到点甜头,否则绝不善罢甘休。
“你还没有用膳,想做甚?!”感觉到对方幽深的眼眸中有些炙热的光,林彦弘假意气恼实则想转移一下对方的注意力,遂道:“前两天殿下不是抱怨说都督府的饭菜没有油水?今天我特意吩咐厨房给殿下做了烤羊腿,咱们再看看,有没有油水!”
——都督府里的饭菜没有油水,所以才好拐你去承王府住……
李景承觉得他的弘现在不知道是变笨了才听不懂他的话,还是变聪明了,可以故意装听不懂他的话、看不懂他的暗示。
他决定把暗示变成明示,也好让林长史不能顾左右而言他。
抱起林彦弘就往内室里快步走去,还没等怀里的人惊呼出来就先堵住他的嘴。
——至于晚膳什么的,反正他已经叮嘱自己的人,在他回来之前就伺候林大人喝了一盅山药炖鸡,垫了垫肚子,所以晚点吃,应当也是无碍的。
作者有话要说: 萌萌们想看什么番外可以留言,作为大总攻的朝朝很宠爱你萌这样的小受受哟~
雍州的小狼崽和梁州的滚滚写完了,下一篇新文要写青州的大老虎和小老虎了,开森(/≧▽≦)/
谢谢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184章 执手
时光荏苒; 平静但不平淡的生活总是过得十分快。
承王封王转眼已过去三年; 曾因为雍州战乱而饱经磨难的平武百姓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已经重建家园。
对于他们来说; 这三年无疑是十分安宁的三年,不知道是不是君主清明、国泰民安,连地动都少了许多。
据老一辈的人说; 南岭的妖魔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温顺”,有承王和北境军在,老百姓甚至可以在南岭寻些傍身的活计,打打猎; 采些山珍; 补贴一下家用。
承王不仅在名义上继承其父的封地; 而且在实际上也继承了裕王“战神”的名号; 以二十多岁的年龄,狠狠压制住了整个南岭的妖魔。
当然,南岭的安定虽然是整个平武、汉阳两郡安定的基础,但封地民政通达平稳; 对乱后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平阳都督府的林长史自三年前留任,如今带着都督府的官员兢兢业业、丝毫没有懈怠,与承王府一主外一主内,将两郡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双方配合得极其默契不说,已经俨然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起初平武的官员还在猜想,林大人是天子近臣,从少年时代就备受先帝和陛下宠信; 会不会是得了什么准信,知道承王日后必将登顶,这才与承王府保持如此亲密的关系,以便抢占从王之功。
但作为朝廷派来平武牵制地方亲王的官员,与承王走动得太勤,实乃大忌,所以寻常官员都不敢将此事放在明面上说,只能默默揣摩猜想。
这时候不可避免的,也有人为建功升迁,故意夸大其词,将平阳都督府长史和承王暗中勾结、试图架空朝廷在地方的权利、进而控制整个北境的事情秘报上京,不过最后都石沉大海,根本不见京中重视此事。
渐渐的,众人也揣摩出了一点端倪——林大人既然是天子近臣,他的态度多少就代表着京中那位的态度……可见无论陛下立不立储,对承王这个长子,还是非常信任的。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久了,有些事情就算没有被拆穿,也有迹可循。
都说南岭的妖魔在承王面前怯生生,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承王在他们林长史面前,那才叫一个温顺乖巧呢!
在外骁勇善战、一贯不苟言笑的承王,在林长史面前就好像一只收起自己獠牙和利爪的猛兽。
那副温柔宽容、完全无害的样子极具欺骗性,竟让周围的人以为,承王就是这般“好说话”——毕竟无论林长史说什么,他都觉得“甚对”。
可以说,平阳都督府和承王府能如此配合紧密,大半仰仗于两位领导者非比寻常的默契。
有时候承王还没开口,林长史就把他的意见说了,皇长子殿下只需要附议点头就好;有时候林长史说了一件事,用眼神就可以询问承王意见,在外人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两人已经达成共识。
甚至有时候,都没有怎么开始讨论,他们就跟事先在一个屋里商量好了似的,拿到台面上就可以直接说了,手下的人只需要听从命令,做好自己被安排的事情就好。
起码平阳都督府的官员,尤其是在长史身边那些看似老实、实则老练的老臣,日常就看着林长史在承王面前说一不二,哪里品不出一点特别的意味来。
当他们仔细想想,有些不可置信,又不得不往这方面思考。
承王及冠已久,不要说正妃、侧妃,据说府里连个正经妾侍都没有,照理说就算陛下再不喜皇长子,为他指一门好操控他的婚事也是必须的,偏偏京中没有任何消息,就默许承王这样“形单影只”。
承王身上铁板一块,来者皆拒,有的人就曾把目光投向比承王还大上一两岁的林长史。
风姿卓绝,年轻有为的林长史在很多年里一直是平武郡府最吸引人的“佳婿”人选,甚至超越承王,成为当地世家最想拢入门中的人。
不过,还没等林长史开口拒绝呢,承王就炸了毛,带着承王府的亲兵围了都督府,如果不是林长史亲自出面“安抚”,他就差没亲自上前一脚踢翻那些装着佳人的软轿。
醋意和恼意显而易见,让人不敢相信这是英明神武的承王殿下能干出的幼稚事儿!
几次下来,明白人算是彻底看清楚了:承王对林长史,这哪里是亲王对普通五品官员的态度,这简直就是对待……的态度啊!
而且京中的反应也极其微妙——这么大的事情,京中那位肯定知道,却没有任何表示,这已经算是一种明示了!
之后,自然就再也没有人敢触承王的霉头、不识好歹地去给林长史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