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总有人想攻略朕-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5章
等安平郡主和方林离开后; 朕让方绣莹和暗一出来,道:“安平郡主的话你们都听到了; 有什么想法”。
暗一和方绣莹相对一眼; 摇了摇头,随后给皇帝行礼; 道:“请陛下指教”。
朕无语; 道:“刚刚朕问安平郡主,长乐公主府还有没有遗孤; 安平郡主没有立马回答,而是顿了顿; 想必长乐公主府还有其他的遗孤在; 如若找到; 就解决安平郡主说的第一个要求,另外一个要求,等你们找到了再来找朕; 找人这事暗一擅长,你们且去吧”。
朕给两人指了条明路; 然后挥了挥手,示意两人可以走了。
暗一和方绣莹一喜,相视一笑。
朕懒得看这两人; 今日的午睡也不成了,得去处理上书房的事情,几个皇子的教育还是比较重要。
“等朕让小安子送你去德妃那里”朕把四皇子递给小安子,道。
“父皇呢?”赵韫玉有些不舍。
“朕还得处理朝政; 还有上书房的事情,也要重新布置下去,你们学习比较重要,还有暗一和方绣莹的事,朕也得盯着,接下来会很忙”朕摸了摸四皇子的脑袋,道。
赵韫玉点了点头,他从平日和父皇接触时就知道,现在大夏铺设的东西很多,每一项都需要父皇拿主意,父皇现在确实忙得不行,现在又出了上书房这档子事,虽说他并没有错,但是他现在还是觉得自己太过莽撞了。赵韫玉很乖的跟着小安子去了德妃那里。
“小祖宗,今日可是闯祸了?”德妃伸出手,点了点四皇子的脑袋,亲昵的说道。
“爷才没有错呢,父皇都说了,儿臣没错,错的是那个太师,那个太师简直妄为师表,先批评了父皇,进而批评父皇推行的国政,儿臣最是佩服父皇,自然不服,想为之理论,结果那个太师居然威胁儿臣,还要打儿臣的人,好在父皇正好站在外面,一下拆穿了他,还把他看押起来”赵韫玉嘟着嘴,解释道。
德妃听完四皇子的话,脸上露出一个笑容,道:“果然,我们的四皇子长大了,知道维护父皇了,以后也得怎么做,不管如何,不能让其他人诋毁父皇”。
“恩,放心吧,母妃”四皇子点了点头,随机想到什么,眼睛一转,道:“母妃,儿子不是你的亲生儿子吗?”。
德妃眯了眯眼睛,因为她知道,四皇子是以后登基当皇帝之人,自然不想四皇子知道自己的身世,在四皇子的生活中,刻意抹去了四皇子什么的消息,甚至早先的丁采女的信息,都让她抹去,就是为了让四皇子多亲近她。
“为什么这么问?”德妃摸了摸四皇子的脑袋,道。
“是今天太师说的,太师说我的血脉低贱,即使有了母妃抚养,也抵挡不了血脉里与生俱来的低,劣母妃,太师说的是真的吗?”四皇子满脸委屈的看向德妃。
德妃脸上扯出一抹笑容,道:“怎么会,你是母妃的宝贝,那太师果然可恶,居然这样说皇子,好在你父皇英明”。
四皇子露出甜甜的笑容,道:“恩,儿臣知道了”。
德妃将四皇子揽入怀中,神色昏暗不明,那个老东西还真是不知死活,得让祖父有所行动才是,她花费了这么长时间拉拢四皇子,费了那多的心思,怎么能让那个老东西几句话就让四皇子与她离心呢。
太师以叛国之名被抓,让皇后又惊又怒,但是上书房的人都是陛下亲自安排的,即使她是皇后,也无法把手伸进去,所以无法得知准确的情况,只能在二皇子回去后,询问在上书房念书的二皇子。
二皇子回到皇后宫中,整个人都不是很开心,让皇后又惊又怒,生怕太师之事和二皇子扯上关系,但是张倩还是很有分寸,知道孩子太小,不能太过严厉。
“给母后请安”赵良玉闷闷不乐的给皇后请安。
“今儿是怎么了,还未到下课的时间,莫不是闯祸了?”张倩柔声询问。
赵良玉点了点头,嘟着嘴,整个人都不高兴。
张倩见二皇子承认自己闯祸了,心一抽,连忙柔声问道:“闯什么祸了?你父皇是什么态度,如若过错确实大,也不能因为你是皇子就不管不顾,总得去道歉才是”。
赵良玉摇了摇头,低落的抬头看向张倩,问道:“母妃,儿臣是不是很差劲”。
“怎么会,良玉是母后心中的骄傲,怎么会很差劲”张倩安慰着,心里非常害怕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可是……,今天太师说了父皇不好的话,大皇兄没站出来,儿臣没站出来,三皇弟也没站出来,只有四皇弟站了出来,父皇还把四皇弟抱了起来,还教训了我们,说我们很聪明,把母后教的东西都学会了,可是却忘了我们姓赵,在外人欺负四皇弟时,都不敢站出来”赵良玉抿着嘴,心里很伤心。
张倩一顿,她没想到居然会是因为这样的事,她从来没有想过,圣祖居然还有这样幼稚的想法,这个后宫,谁不想自己的儿子压别人的儿子一头,成为最优秀的皇子,最后继承圣祖的皇位,见到别人的儿子出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帮其他的皇子。
张倩将二皇子揽入自己怀中,一时不知道如何去安慰二皇子,二皇子现在还小,性子还没定型,她怕自己没教育好,二皇子成为那种圣母,光顾着手足情深,而忘记了皇位,又怕她光教育二皇子去争,反而犯了圣祖的忌讳,可是不管是什么情况,四皇子的出挑已然成了威胁,历史中,四皇子早年何曾被圣祖注意过,可是现在,穿越而来的人这么多,四皇子早入了圣祖的眼,如若让四皇子一直这样出挑,再有德妃在一旁辅助,那四皇子的威胁实在太大,她绝对不能让四皇子就这样下去。
张倩的心思百转千回,脸上露出一个微笑,道:“这次是四皇子表现得好,维护了你的父皇,可是我儿也不差,对父皇自然也是极其孝顺的,只是我儿太过忠厚老实,一时没反应过来,良玉再想想当时的情况,面对太师对父皇的指责不会站出来维护吗?”。
张倩很巧妙的偷换概念,上书房之事二皇子已经经历过了,而且当时皇帝就站在外面,让二皇子再想想当时的情景,内心自然会有安全感,即使他出头也有皇帝做后盾。
听了张倩这么一说,赵良玉果然眼睛立马就亮了,确实,如若那件事发生在现在,他也是能站出来的,四皇弟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张倩见二皇子走了出来,脸上的笑容更浓了,但是心中对四皇子的警惕却更深。
贤妃宫中和皇后宫中的情形差不多对,唯一不一样的就是贵妃宫中,大皇子一回贵妃那里,就病了,他原本身体就不好,今日之事,受到了刺激,回去就倒床了。
大皇子生病,贵妃又气又急,也顾不得上书房发生了什么,只能先请太医过来给大皇子看病,现在的江阮内心虽然还是对大皇子有些不喜,但是后宫的皇子已经有五个了,如若大皇子不在了,那她在后宫中的助力将会大大减弱,后宫关系前朝,如若她在后宫的地位降低,那大将军府也会跟着遭难。
“大皇子究竟怎么了”江阮看着不紧不慢的给大皇子把脉的太医,急道。
“启禀贵妃娘娘,大皇子本来身体就不太好,必须精养着,前段时间,大皇子去上书房读书实在是辛苦了一些,对大皇子的身体本就是负担,现在又受到了惊吓,导致数病齐发,老臣这就去开药,不过大皇子暂时不宜下床,必须躺在床上养着”太医对贵妃的着急并未放在心上,早先大皇子入学的时候,他就有警告贵妃,结果贵妃执意让大皇子去上书房念书,虽然理解贵妃望子成龙之心,但是对大皇子的身体负担却重。
江阮被太医一刺,马上闭嘴了,她也知道,自己心急了一些,可是她的心是好的,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都去了上书房念书,以后五皇子也会去上书房念书,最终陛下的心思只会落在这些皇子身上,哪里还会多看大皇子一眼,而且,大皇子不去上书房念书,比起那几个皇子来说,天然就弱了一步,要夺得那个位子,谈何容易。
“那就劳烦太医去开药吧,太医还有其他的嘱咐吗?”江阮努力压下自己火爆的性子,问道。
“没了,老臣还是那句话,大皇子需要精养着”说完,太医就去写方子抓药了。
江阮自然明白,太医最后那句话是对自己说的,江阮坐在大皇子的床边,看着大皇子的睡脸,心里着急,她曾偷偷听过太医和他身边的学徒的对话,大皇子怕是难享天年,能不能长大成人,都需要看老天施舍。
江阮伸手,摸了摸大皇子的脸,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对不起,是母妃不好,可是母妃也没有办法,每次看到你,母妃就能想起自己的过错,母妃也很想很想好好对你,可是母妃做不到,看到你,母妃就很害怕,你明白吗。
☆、第66章
给皇子规整课程的事; 刻不容缓,毕竟是下一代; 朕还是很看重的。
现在新鲜事这么多; 上书房授课也不能单单学习四书五经之类的,算数、时政和民生也必须加上; 下午再学习骑马射箭; 最后再加上火&枪和兵法,至于君子六艺中其他的; 就看他们自己的喜好另外再学,即使不学也无事; 他们的身份和其他人本就不一样。
“陛下; 六部尚书以及中书令和大将军都已经候在殿外了; 您是不是现在宣他们觐见呢?”杨勇走了过来,见皇帝还在写着什么,问道。
朕抬头; 放下笔,道:“让他们进来吧”。
“诺”杨勇出去; 叫人。
六部尚书和中书令、大将军互相看了彼此,觉得有些奇怪,到底注意场合; 并未各种探听什么,也没因为彼此立场不同,而闹起来。
“各位大人,陛下让你们进去”杨勇笑了笑; 恭敬道。
六人跟着杨勇都向御书房走去,自然,大将军和中书令走在最前方。
八人行了礼,朕让他们八人站起来之后,直接开口道:“昨日上书房发生的事情,你们应该已经有所耳闻,今日唤你们前来,就是想问问,你们对昨日之事的看法”。
八人面面相觑,不知陛下的意思为何,陛下已经当了十年皇帝,十年时间里,让他们这些臣子足够的了解陛下,陛下不比先帝,先帝贪图享乐,陛下很聪明,对朝堂的掌握,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强,即使早先还想拉陛下下来的忠王,近两年也没了动静。
朕见几人沉默,有些不满的眯了眯眼睛,直接看向中书令,开口问道:“中书令,这里你资质最老,你先来说说”。
中书令见皇帝点名叫他,他也只能上前一步,昨日之事,皇后以及给他传来消息了,他确实已经基本了解,那个太师也作死该死,即使对陛下不满,也只能在私底下说说,结果直接在上书房那种人多眼杂的地方说,甚至给皇子们上课的时候还说陛下的劣迹,不明摆着教坏这些皇子吗,陛下怎么可能容忍。
“老臣认为,太师这次做得确实不妥,上书房是教导皇子成才的地方,每个孩子在幼小的时候都是璞玉,需要通过太师陛下的雕琢最终成才,这位太师却想着教坏皇子,实在可恶,可是太师到底是三朝元老,教导过先帝,也教导过陛下,这事确实不好办”中书令和稀泥,这事他可不想揽在身上,即使太师错了又怎样,毕竟是三朝元老,万一传出陛下了一个苛待老臣的罪名,陛下完全可以把这个过错推在他们身上。
朕眯了眯眼,确实是老狐狸,平日和稀泥朕倒是没什么意见,可是现在关系皇子,还和稀泥……,还真是聪明人。
“大将军呢?”朕不看中书令,直接看向大将军。
大将军被陛下召见时,就和府中的幕僚商议过,陛下今天怕就是为了这件事,幕僚就说了,怎么说都好,但是绝对不能说太师的好话,说坏话即使到时候陛下要放太师一马,也能解释成大将军关心皇子,但是如若陛下心中是对太师厌恶的,说了太师的好话,反而会被带累。
“臣倒是觉得,太师这样的人,就应该狠狠的处罚,教唆皇子实在可恶,如若不是本朝没有死刑,这样的人,死一千次都不为过”确实,大夏王朝最让后来的人推崇的一点,就是没有死刑,这是太&祖的志向,后来世祖实现了,可是皇位到了先帝手上,先帝却开始施行死刑,直到现在,传到圣祖手上,恢复世祖时这个条例。
死刑,朕笑了笑,听了后世之人说国家有十几亿人,那时候死几个人对国家来说根本无关痛痒,可是现在,大夏有多少人?整个国家,都还没一亿人,再加上天灾人祸,以及先帝时期的暴政,虽然朕当皇帝十年,百姓休养生息,人数也多了起来,到底,最新的一波最大也才十岁,等他们成长起来担当一面,至少还要五年,现在朝廷修建水泥路,冶炼钢铁,哪一项不要人,与其让他们就这样毫无价值的死去,还不如让他们多创造一些价值。
“大将军是不是太过残暴了呢,我们国家以礼治国,太师历经三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禁军已经抄家,臣觉得,教训已经够了,经过这一遭,太师必定谨记,更加用心报效皇上,报效大夏”礼部尚书站出来说道。
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兵部尚书以及刑部尚书都不说话,他们看得很清楚,陛下在上书房就已经给太师降罪,叛国之罪,今日,陛下的目的绝对不是来讨论太师的罪过的,他们的陛下,最喜欢的就是声东击西,一不小心,就落入他的套里。
“你们呢?有没有什么想法”朕看向另外没开口的五人。
五人齐齐摇头,表示并未其他的想法。这时候出了大将军还没反应过来,中书令和礼部尚书一下都反应过来了,中书令还好,但是礼部尚书脸色顿时苍白。
朕笑了笑,对大将军还是满意的,对没有开口的五部尚书也挺满意的,大将军很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指点,中书令的回答中规中矩,和稀泥的典型,而礼部尚书,立场就很分明了。
“今日让你们前来,还有一事,就是太师被抓,皇子们暂时休课了,但是不能总这样下去,各位爱卿,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朕问道。
经历之前太师的那件事,在场的几人都不敢随意接话,生怕又被皇帝带进去。
朕见他们沉默,也没再为难他们,直接开口道:“朕昨日晚上想了挺多的,皇子事关国祚,太师之事给了朕当头一棒,所以,皇子的父子、课程,都需要重新布置才是”。
几人彼此互相对视了一眼,纷纷行礼道:“但凭陛下吩咐”。
朕点了点头,道:“朕昨日想了想,皇子的课程绝对不能只四书五经和君子六艺,必须多加几门课程,首先,算数要加在其中,然后时政和民生,也是他们必须要学习的,朕不希望朕的皇子中出现何不食肉糜的可笑之语”。
在场的几人心一抽,以前的皇子皇孙都是成年之后才接触时政和民生,再由皇子的母家进行辅佐,所以每个皇子之间的差距,会很远,现在都在同一条件下,同时接触时政民生,那皇子的差距还会远吗、也是有可能会远的,有些人天生就会这些,天赋太强,在一众还不懂事的皇子中表现得出挑,陛下将会格外看中,在场家中有后妃生育皇子的大人,倒是犯难了起来。
“众位觉得朕的意见如何?”朕问道。
“陛下,是不是太早了些,年长几个皇子的年纪才五岁”中书令站了出来,说道。
“紫禁城中的孩子,不能用年纪来衡量他们日后所承担的东西,他们以后会出现皇帝,会出现亲王郡王,他们所担负的,是这个国家,即使是他们现在还小,这些东西,他们也该开始接触了”。
大将军皱着眉头,陛下这么做,对大皇子很不利,即使他是一个粗人也看出来了,虽然后宫之中现在才五个皇子,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陛下对前面四个皇子的喜爱,对五皇子也不是不重视,但是相比前面四个皇子,陛下付出的心思,实在是少得可怜,而且现在就开始让几个皇子接触时政,想必皇位怕就从这四个皇子中出了,可是大皇子,他的外孙身体并不好,日后的学习不仅四书五经和君子六艺,他的外孙身体能否支撑得住?
大将军都能想明白的事,其他几个大人自然也是能想明白,几个皇子中,陛下确实最重视前面四个,而且前面四个比其他后生的弟弟先一步接触时政,那就先走了一步,除非后再出现一个和陛下一样的皇子,否者,皇位就可以确定了。
“众位爱卿没有异议的话,就给朕推荐一下吧,有什么合适的人当皇子的夫子”朕问道。
中书令目光闪了闪,道:“想必陛下心中已经早有了决断了吧”。
“朕确实有一个想法,就是六部中,你们轮流抽调一个郎中出来,教导皇子六部时政以及部门运作,教导四书五经的,就从中书省抽调一个出来,至于兵书战略,云麾将军不是这方面很擅长吗?就让他来教导皇子们兵法谋略,你们觉得呢?”。
不提大将军和中书令,六部中,刑部尚书方林、礼部尚书邓远、工部尚书颜如玉以及吏部尚书崔子鹤都没什么意见,方绣莹明面上已经去世,另外三个,家族中都没有女儿在后宫为妃,兵部尚书杨斌和户部尚书陈敏心里倒是非常不满,德妃是兵部尚书的孙女,虽说德妃现在领养了四皇子,可是万一以后德妃生下了皇子呢?户部尚书的侄女是陈昭仪,也还没生下皇子,陛下这一手,倒是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既然你们都没意见,就辛苦你们了,皇子们具体的课程朕还需重新去排,毕竟现在多了一些内容,好了,你们回去安排,跪安吧”朕摆了摆手。
几人行礼后,便告退了,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谋划。
☆、第67章
“娘娘; 中书令信上说了什么好消息呢?”弄墨给皇后端来茶,看着皇后脸上的笑容; 问道。
张倩白了弄墨一眼; 将信收了起来,道:“你这丫头; 你怎么知道祖父传来的是好消息”。
“奴婢虽然不知道信上写了什么; 但是看娘娘的脸色,就知道; 消息绝对不会是坏消息,娘娘说出来; 让奴婢也乐呵乐呵呗”弄墨将茶递给皇后; 自己站在皇后身边; 给皇后捏了捏肩。
“你这丫头,嘴是抹了蜜了”张倩喝了一口茶,道:“祖父说; 陛下想让六部中的大人每日抽调一个郎中出来,给皇子教授时政和民生; 我儿是有福的,陛下最看重的就是年长的四个皇子,我儿现在就能接触朝政; 实在是不错”。
“怎么会?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啊”弄墨惊讶,她跟着皇后这么久,也看过史书,历史上那么多皇帝; 有几个是在皇子这么小的时候就接触朝政,除非是皇帝最看重的皇子,即使不是太子也必须是皇帝心中最看重的继承人。
“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不过这个消息也不算是最好的消息,毕竟现在上书房读书的皇子有四个,大皇子倒是不足为虑,即使江阮和大皇子再受陛下宠爱,可是大皇子身体不好,陛下是明君,绝对不会将国之重任交给大皇子,三皇子,瞧着也不是一个聪明的,贤妃虽然身为四妃之一,可是比起贵妃和德妃来,并不受宠,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四皇子”张倩眯着眼睛,让四皇子活到今日,是她失策了。
“为什么呢?德妃虽然抚养四皇子,对四皇子很好,可是德妃毕竟身体不错,指不定会自己生下皇子,四皇子到底不是德妃娘娘亲生孩子,奴婢倒是觉得三皇子的威胁大一些,贤妃娘娘这几年也不是很本分,如若上头没有贵妃压着,奴婢瞧着,贤妃也未必肯龟缩起来”弄墨歪着头道。
“如若德妃一直不能生下孩子呢?”张倩看向弄墨,道:“假若德妃一直不能生下皇子,你说德妃应该怎么做?”。
弄墨停下给皇后揉肩的动作,思考道:“德妃娘娘一定会抓紧四皇子的心,并且把四皇子推上皇位”。
“不仅如此,德妃虽然抚养四皇子,但是宗牌上的记录,四皇子并不是德妃生的,所以接下来德妃一定会想方设法,让四皇子即使是宗牌上,成为自己的孩子,这些年,德妃将庄美人的存在痕迹已经抹去,这点陛下是赞同的,毕竟庄美人当年不光彩,本宫这些年也是忽略了,当年庄美人之事,本宫已经惹得陛下不喜,后来德妃的动作,本宫并未在中间做什么,现在四皇子怕是知认为德妃是自己的亲生母妃了”皇后想起来就有些后悔,当年任由德妃领养四皇子是错的第一步,后来又放任德妃抹去庄美人的痕迹是第二错。
“那怎么办,德妃的母家杨家也是在京城数得出来的家族,德妃娘娘的祖父现在也还在兵部尚书的位子上”弄墨有些惊慌。
“如若四皇子和三皇子一样是一个草包,也就罢了,即使德妃再有能,也不过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可是从这次上书房之事,就能知道,四皇子绝对不是草包,再加上四皇子满岁之前,被陛下亲自抚养了那么久,在陛下心中,天然对四皇子就会有一种亲近在,这对我儿,非常不利”张倩叹了口气,最关键的是,历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