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期思-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墨松表了态,肃帝顺水推舟,便道:“是一桩好缘分”,又看着元酀,“正好,亲王也在此,这事便足可以先定下来,也对贵国公主有个好交代。”
元酀从善如流,起身与肃帝互一举杯,便算是替金熙见证了此事。
殿内气氛顿时热起来,一阵连一阵的吉祥赞美话,期思低声跟元酀说:“这件事对金熙而言是好事。”
元酀点点头:“嫁来千里之外,总不必被那伙人掌控着了。”
江烜道:“贺将军必然会待她很好。”
赫克依十分认可贺墨松这位公主良婿,殷切聊了一会儿,很有分寸地不再过分热络。
江烜待了一会儿便去江荀衍身边了,赫克依打量期思,语气暧昧不明说了一句:“殿下机智过人,手段高明,将来必不是池中物。”
期思转头看看他,脸上礼貌地淡淡笑意:“赫克依大人谬赞,我却不知哪里做得这么好了,能得大人如此赞赏。”
赫克依笑笑:“昌煜血雨腥风,背后的人难道不正是殿下?”
期思仍旧是那副表情,清秀精致的脸上笑容真诚:“那可不敢,我倒是听说,赫克依大人与前阵子的事情有些联系,不知李家和裴家怎么这么大胆,惹了陛下不说,还惹了您?”
赫克依脸色一变,迅速又换回那副真假难辨的笑:“这可是折煞老臣了,老臣可是许多年没来过昌煜了”,又瞧着元酀,“尤其亲王在此,更不能这么说。”
元酀在一旁听着期思怼回了赫克依,看了赫克依一眼,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一反平常谁也不搭理的性子,朝他笑了笑,举杯晃了晃。
赫克依十分有眼色,一番试探下来,殷勤举杯饮尽,感慨道:“亲王对殿下当真亲厚,不愧是师出同门。”
期思闻言却是差点喷出一口茶,笑道:“我们师门上下皆是恭善友爱。”
若赫克依知道元酀对期思远不止师门情谊,或许会后悔方才的试探。
过年这些天,期思几乎是寸步不离天天陪在肃帝身边,宫里纵然华美庄严,到了年节时候,反而就越显得肃杀,因此这几年,他都是在宫里过的。
但到底又舍不得跟元酀分开,于是晚上依旧出宫去住。
分离的日子还未定,但毕竟是越来越近了,连着数天,期思晚上都缠得元酀把他收拾服帖才作罢,元酀被他弄得也是一点就着,若不是看在他白天还要入宫陪肃帝的份上,期思也就不用睡了。
期思低头凑过去舐了一滴元酀颧骨旁的汗珠,又去亲那双美极的灰绿眸子,跨在他身上,被元酀的手有力地扶着胯侧,起伏间配合着他。
期思素来明亮如鹿的双眼蒙上一层水雾,眼角淡淡泛红,食髓知味之后,他面庞每每浮现这种天真的媚意,总是让元酀难以克制。
元酀一手顺着他脊背移上去,又一路抚下来,修长手指收紧,在期思腿上留下红色的指印,期思口中不住地溢出哼声,一遍遍念他的名字,修长漂亮的身形愈发急不可耐地起伏。
元酀揽着他让他侧躺下,一阵狂风暴雨般的劫掠,有力的双臂始终将他牢牢嵌在身前,期思反手揽着他脖颈,口中呢喃渐重,却欲罢不能。
什么叫从此君王不早朝,期思算是明白了,每天被元酀强行捞起来收拾一番进宫。
年十二,期思正在殿内随手翻这本书,肃帝在不远处批折子,李公公却进来给期思传了话,说江烜有事找他。
肃帝抬头看了一眼,道:“别整日耗在这里了,去吧。“
期思这才告辞出了宫。
宫外江烜确实在等他,但只说元酀让他去官驿,说是来了朋友。
期思赶去官驿,一进屋内,他眼前一亮,大步过去:“岱钦大哥!”
岱钦一身黑色武服,笑得热情,上前扶着期思肩膀上下打量,见他抛开在大凉时刻意低调的掩饰,如明珠摘下了蒙布,散发出原本自然地光芒,说道:“不错,这才是你。”
元酀在一旁看期思惊喜地样子,不由微笑,期思笑道:“大哥从弘吉剌部来?”
岱钦点点头:“待不久,刚好能见你一面,今日得和元酀一起回去了。”
期思有些惊讶:“大凉那边出了什么事?”
元酀说:“吐谷浑上次兵变,朝中没有处理干净,这回带着其他三部卷土重来,比上回还嚣张,得回去一趟。”
岱钦无奈道:“大王子逞勇好胜,却是越打越闹得大,元酀不在,又不好调兵。”
想必是乱成一团了,期思只道:“事急从权,也是没办法的事。”
三人叙了一会儿,元酀派人给赫克依打了招呼,又入宫一趟与肃帝当面辞别,期思看元酀手下的人将官驿里元酀这栋小楼的东西收拾妥当,滴水不漏。
“大哥,这回元酀若是又救了场子,大凉朝中恐怕要有不少人重新掂量了。”期思同岱钦坐在厅内等元酀,问道。
岱钦摇摇头:“元酀自从解决了部族里那些事情,就不大愿意再掺进这些事里头了,但早晚要有这一天的。”又思索片刻道:“元酀恐怕对那位子并不感兴趣,只是无论他要怎么选,总归少不了一番折腾。”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有点抽,我都有回复,但有的一直不显示●v●(点烟沉思
第109章 江梁
“有任何事,给烈山北宗传消息便可。”元酀将一枚金令留给期思,期思知道,他在自己身边留了烈山北宗的人。
岱钦一身黑色武袍,将重剑挂在马鞍,翻身上马,脸上蒙巾遮面,贯穿眼睛和脸颊的那道长疤却掩盖不了他眼里热烈笑意:“后会有期。”
期思送别他们,回宫的时候肃帝似乎正等着他,放下茶盏打量他,半开玩笑道:“上一次见你这副神情,是陆应秋离开后。”
期思听了笑道:“陛下最了解我。”
荣王仔细瞧了瞧:“小殿下这几年变了很多,有些东西倒是始终未变。”
该来的总回来,期思问过江荀衍的意思,恰逢年十五这天,肃帝问期思:“转眼就四年了,你初来的时候,总想回去,如今呢?”
期思站在廊下,冬日阳光照在他脸上,仿佛镀了一层蒙蒙光晕:“说起来,昌煜城必然比江梁城更像家,但我不能在陛下庇护之中过一辈子,总有些事情要去做的。”
“回晋国去?”肃帝了然一笑。
期思点点头,又摇摇头:“回江南去。”
他的笑容在阳光下有些不真实,肃帝瞧着,故人的音容笑貌倏忽闪现,不由顿了顿,片刻后,眉目方才舒展,点点头:“江南。”
肃帝这么干脆地同意了期思,着实是有些出乎意料的,因为江荀衍说,肃帝原打算至少让期思在燕国留五年,既是为了期思打算,也是因为五年时间才能重定燕、晋、大凉之间的关系。
这事在朝中也引起了一阵争议,但上一次燕国和大凉联盟出兵,实则是李岑、裴家暗中操控局势的结果,出于这一点考虑,如今确实没有必要强留质子在燕国,最终也就没什么反对的声音了。
开春,期思去见了孔玉和曹璐珉,孔玉今年便该定功名入朝了,曹璐珉是很舍不得他的,叮嘱他回去后可以找自家钱庄票号传消息,期思好一阵安抚。
冰雪方消融,期思便启程,来时孑然一身,回去时亦轻车简从,临别时,肃帝说:“那边待得不顺心便回来。”
江荀衍笑着说:“相府的院子和宫里的静云殿,总给你留着。”
期思自然十分感动,笑道:“再说下去我就舍不得走了。”
肃帝派了萧执一路护送他离燕,江烜同他们一道出城,要去塞北一趟,城外分别,一南一北。
“这一走就不知要多久了。”期思和萧执并肩骑行,身后萧执手下随行。
萧执看看他,眼里带着淡淡笑意:“想起你从前总说,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了。”
期思想起当初,萧执第一次找到自己,把自己救回去,再看看眼下,总觉得恍若隔世。
沿着四年前来时的路,从昌煜到南阳城关,陆应秋早已等候在此。
从前陆应秋带着晋国玄甲送期思到这里,如今又迎他回朝,期思驻马于武陵关外,最后
回头望了一眼南阳城门,萧执坐在马背上,英朗俊挺的身姿如故,身后萧氏神影卫静静候着,
沉默地送别这晋国皇子。
陆应秋一身铠甲,这几年的时光未曾改变他,仿佛时间只作用在期思身上,他的蜕变惊
人。
“陛下见了你,恐怕也认不得了。”陆应秋端详期思。
期思笑笑,回头看了看身后那队玄甲士兵,各个训练有素,沉稳而充斥着力量,气势不凡。
陆应秋也回头看了一眼,说道:“昭武玄甲——殿下,这是瑞楚将军从前的部下。”
“昭武玄甲。”期思说。
瑞楚生前曾统领五十万大军,其中十二万是瑞家世代训练承袭的军队,名为“昭武玄甲”,这是晋国最悍勇的力量,亦是晋国军中之魂。
然而英雄一朝折戟枯骨,断雁关一役,瑞楚的死结束了一个时代。
陆应秋从前是瑞楚副将,接管了昭武玄甲的一部分,但碍于瑞楚的种种罪名,这支大军已被分散至西军大营和各部,已不再是往日辉煌。
若非鸿嘉帝和陆应秋坚持,恐怕昭武玄甲这个名字都会从此被抹去。
听着身后骑兵稳重的马蹄声,期思心中思绪万千。
“从长计议。”陆应秋轻声道。
燕国的昌煜城此时还是料峭春寒,晋国的都城江梁,却已是温暖的春日。
沿途渐渐回到江南,自出生起,十几年的时光,一转眼竟有些陌生。
江梁城内外贯穿水道,黛瓦白墙,依旧繁华,如同当年即便北境战火也丝毫影响不了。
同样的皇宫深院,江梁的宫中却比燕国热闹许多,肃帝喜静,宫中一概能不留人就不留人,这里却是宫人如织,鸿嘉帝膝下名义上四位皇子,后宫也并未空着,走到哪里总有隔墙的院内传来年轻宫人的说笑。
期思却一下子有些想念肃帝,那些庄严寂静的宫苑,高大楼台,以及常陪着肃帝所在的大殿和书房,那种安宁寂静远比眼前虚假的热闹要温暖。
陆应秋伴在他身后,宫人一路引导,到了大殿内。
朝中几名重臣和鸿嘉帝皆在,期思扫了一眼,鸿嘉帝依旧是勇武威严,目光极有震慑力。
殿内诸臣行礼:“恭迎殿下回朝。”
“父皇。”期思没有犹豫,流畅地按照规制朝鸿嘉帝行礼,他身形修长,面容如玉,一举一动皆有矜贵风范,说不出的好看。
“长大了,很好。”鸿嘉帝笑着说,让期思上前去。
期思面带微笑,走到鸿嘉帝跟前,鸿嘉帝起身打量他:“走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
“四年了,免不了变化大些。”期思说。
宰辅林玉开口道:“殿下一表人才,气宇不凡,此次平安归来,是我晋国的福气。”
林玉年过而立,文雅谦和,身形清瘦,总是波澜不惊的样子,看着很好说话,却是晋国朝中说一不二的人。
期思和虞珂的身份,只有鸿嘉帝和陆应秋知道,鸿嘉帝倒也不拘一格,这副亲切慈父的模样做得很足,期思便也十分配合,只是一种荒谬之感一直萦绕心头。
几位大臣迎了期思,便很识时务地退下了,留鸿嘉帝和这位流落在外多年、又赴燕国为质的六皇子单独叙叙父子情。
人一退下,大殿内显得空旷,陆应秋将文书呈与鸿嘉帝,鸿嘉帝示意期思和陆应秋入座。
“你做得很好。”鸿嘉帝瞧着座下形如修竹的期思,说道。
期思一礼:“都是份内之事。”
鸿嘉帝摆摆手:“如今你是六皇子,且说说看,有何打算?”
陆应秋不动声色,心里却着实顿了顿,鸿嘉帝从一开始就是知道期思身世的,但他不知道期思已经得知了这件事,现在的局面就很微妙了。
好在这种情况下,期思其实是占据了主动位置的。
“事关重大,我……草民怎能做主,自然要听陛下的。”期思敛首,十分谦和地答道。
鸿嘉帝倒是很满意,看看陆应秋,说道:“这孩子是很好的。”
陆应秋心中悬而又悬,但一丝一毫也没有流露,答道:“是,从小是卑职看着长大的,踏实平和,这份心性难得。”
鸿嘉帝沉吟片刻,每一刻的时间都令期思感到漫长,鸿嘉帝是武人气质,手段果决,或许一个念头就可以让期思永远失去自由。
“三年前,恂书回来后,出宫立府,去年也封了王,他是老七,如今你排行老六,自然也该有个封位,便立为淮王,着礼部去筹备筹备。”鸿嘉帝说。
虞恂书,便是虞珂归朝时用的名字,期思替他留在燕国,占了他的名字身份,鸿嘉帝便让他以这样的新身份回去。
期思和陆应秋都感到意外,鸿嘉帝竟是要让他一路演下去,顺着皇子的角色一路再当上王爷?
期思滞了片刻,没有立即回答,而后才起身上前行礼:“听凭陛下安排。”
鸿嘉帝让他平身,看看期思,说道:“你毕竟于我晋国有功,又是皇子身份,就当以此对待,往后仍旧做好自己的本分,孤绝不会亏待于你。”
期思心下了然,这是顺水推舟,让他当一辈子闲散王爷,当然,这“一辈子”不可能是真的一辈子,就算鸿嘉帝讲究仁义,那么下一个坐在这皇位上的人,必然不会容忍他。
可眼下来说,这一步倒是不错的,期思谢恩,陆应秋复命后便离了宫,期思与他不便再有过多接触,好在一路上都把该说的说了,便随宫人下去休息,暂居于皇宫之中。
期思在宫中安安分分歇了三日,鸿嘉帝每日都会来,一派父慈子孝。
第三天,期思在自己暂居的殿内待得安分,也待得有些无聊,却来了客人。
“安王驾到——”
安王便是大皇子,今日入宫,鸿嘉帝恰好在忙,一时抽不开身,他便一时兴起来见一见这素未谋面的皇弟。
他不知期思的事情,但鸿嘉帝也并未禁止别人来见期思,这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安王比期思大了五六岁,长相也不甚像鸿嘉帝,看着是个文人模样,面容和善,想必是像他母妃多些,衣着也偏爱素色。
期思起身去迎接,安王十分友好:“兄弟之间毋须多礼。”
第110章 手足
期思迎他进殿内坐下,宫人奉了茶点,两人彼此打量,皆是一笑。
安王很有兄长的风范,关切道:“自你几年前归朝,一直没曾见过面,说来也传奇。”
期思笑笑:“确实,如今想来,这宫里唯独认得父皇和陆应秋。”
“回来了就好,毕竟是自己家。”他说道。
这句话,期思听了是五味杂陈,也只是笑着点点头。
安王又跟期思聊了些别的,期思发觉他性子宽厚温和,举止之间真的把自己当成弟弟,相处起来很不错,安王又邀他改日到自己府上转转,便匆匆去见鸿嘉帝了。
直至礼部效率很高地备好了封王事宜,期思于回朝第四日,正式在朝中露面,册封为淮王。
仪式倒是并不繁琐,但大殿之内,晋国文武百官肃立,已封为安王的大皇子、五皇子嘉王、七皇子静王,皆在场。
而七皇子静王,便是曾经的虞珂,那个和期思一同长大的芳华寺小居士。
每一束投来的目光都各怀心思,期思波澜不惊,全然不管这些,从头到尾稳稳当当完成了仪式,举手投足沉稳内敛,光芒温润,如打磨精良的璞玉。
期思无暇仔细打量在场的人,最后的典仪完成,他才粗略环顾了殿内众人,而后搬至宫外的淮王府。
安王、嘉王的府邸皆在江梁城,虞珂的静王府却在两年前迁至青州,期思知道他的性格,对宫中朝中的事情眼不见心不烦,顶多看在鸿嘉帝面子上一年回来住个把月。
期思的淮王府在江梁城内,宅邸规制还需改,但原本就是一座大宅,鸿嘉帝倒是里子面子都顾的很全。
府内一切都已准备好,期思各处转了转,便回房间去待着了,府里人也不来打扰这位传奇的王爷,各做各的事。
期思练了两篇字 ,管家来通传,说是静王来了。
期思闻言一笑,起身大步出去迎接虞珂。
几年未见,虞珂变化也很大,清秀之间自有风骨,修眉凤目,两人面貌不再如小时候那般相似,但一见之下仍旧亲切。
他这回来,只带了小云松,小云松激动得直搓手:“这这这……”
虞珂回头让他别那么激动,省得引人疑惑。
期思进来前便将下人都遣下去了,管家来奉了茶也退下。
两人坐下,虞珂眼睛微红:“当时是你救了我,我……”
小云松也说:“小公子当时换上殿下的衣服,引开刺客,实乃大恩大德。”
期思弯眼笑着,抬手止住了他们的话:“我承诺了要保护你,自然说到做到,如今咱们都平安,不要计较那么多。”
期思又看着虞珂:“何时从青州回来的?”
虞珂笑笑:“陆应秋离开的时候给我传了信,我便动身,昨日刚到,否则早就进宫去见你了。”
“我倒是见到了安王,你这位皇兄看着不错。”
虞珂点点头:“大皇兄一向低调,脾性是不错的,但父皇不喜他文人的性子,尤其大皇兄对武学丝毫不感兴趣。”
期思了然,鸿嘉帝自年少就东征西战,于兵法武学更胜一筹,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承袭这一点,安王完全不符合他的期待。
而安王出身不算很好,虽为大皇子,却未封储君,与五皇子和虞珂一样,都是封王,可见鸿嘉帝另有考量。
虞珂并不知道期思是瑞楚的儿子,期思也不打算告诉他,虞珂既然不喜欢这些是非,少知道一点,便能少一些麻烦。
“父皇可有说日后怎么打算?”虞珂对鸿嘉帝的做法也有些惊讶。
“若真的就这么下去,想必我是要一直留在江梁,在陛下跟前,总归是放心些。”期思直言道。
他始终是假的,盯着皇室的头衔身份,鸿嘉帝让他活着已是开恩,封王之后,便必然要限制他的活动,总不能容他这个假王爷四处招摇过市。
虞珂也知道,未来的一切都在鸿嘉帝一念之间,他拉住期思的手:“你放心,我和陆应秋都站在你这边,父皇若是有别的想法,我会劝他。”
虞珂不能待得太久,毕竟按理说,他和安王、嘉王一样,根本是没见过期思的,留得久了难免让人觉得奇怪,尤其江梁城中人多眼杂,行事不能任性。
虞珂辞别后,期思发觉江梁城内待一天着实累人,事情总是很复杂,昌煜的一切比起来都清爽百倍。
他写了封信,交给身边元酀留给他的烈山北宗的人,信里半开玩笑地告诉元酀,他如今也是王爷了,信尾几笔勾勒了一朵芍药。
直至次日的宫宴,期思才真正认识朝中诸人,到这个时候,燕国的肃帝和左相、晋国的鸿嘉帝皆知期思真正的身份,这一场场大戏,原本是晋国演给演过的,如今实则是演给芸芸众生看的,诸人倒是都成了台上的角儿,想来格外荒谬。
“珂儿归朝,这些年实属曲折,既回来了,你们几个就好好相处,兄弟同心,方是我晋国子民之福。”鸿嘉帝打量座下的几个儿子。
期思笑容明朗,点头称是:“必定与皇兄和七弟勉励精进。”
五皇子嘉王就在期思身边,一身华服,容貌气质倒是很像鸿嘉帝,健壮英武,他率先举杯:“这几日还未看望六弟,六弟漂泊不易,苦尽甘来,如今咱们兄弟总算聚齐。”
他这话一出,鸿嘉帝赞赏了几句,殿内众臣子纷纷附和,期思不动声色与他碰了杯,兄友弟恭地饮了一杯,心想,原来这五皇子嘉王是真正的当红之人。
鸿嘉帝的器重是显然的,臣子们的殷切态度也说明了很多问题,嘉王这一呼百应的势头,安王还未说话,他便先出了头,身上那股意气风发也是掩不住的,而安王毫不介意的样子,要么是真的不在意这些,要么是习以为常了。
虞珂身为最小的皇子,又是能离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多远就有多远,要不是想着等期思回来,说不定真的把头发剃了去当和尚也说不定,更是完全置身事外。
一场宫宴就是一场戏,跟鸿嘉帝演、跟嘉王演、跟众臣又是一通演。
朝中当属宰辅林玉和陆应秋这一文一武地位最高,中书令祝锦年轻有为,也是一股清流。
期思的直觉让他有些忌惮林玉,林玉虽则看着文雅清瘦,却是道行极深,左右逢源之间,总是雷打不动的恰到好处的笑,天塌下来也不慌。
说起来应当是觉得亲切的,因为江荀衍也是这样的人,但他们给期思的感觉完全不同,期思琢磨了一下,只能归结于感觉,有时候感觉是最敏锐迅速的判断。
回到淮王府,期思紧绷的神经短暂放松下来,安王却松了帖子,邀他傍晚去安王府做客。
期思对安王的印象还是很好的,与世无争的宽厚性子,谁能不喜欢呢?
安王府里有不少书画器物,期思心想,要是他认识荣王,大概会成为好朋友。
期思在燕国那段时间,被荣王不断熏陶,对这些东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