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手作大师的古代生活-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家里现在挺安静的,三个哥哥都在厂子里吃住,每六天才回来一天,他爹白天又爱往地里跑,这会儿还没回来呢。
  只剩他们母子俩,青哥儿搬着个板凳坐在刘氏附近,和他娘说起了最近的事儿。
  另外一边,赵平安和李恩白相互客套之后,也算是认识了,因着他对槐木村十分感兴趣,便由李恩白带着在村里转了一圈。
  刘明晰的长相,村里人是都认识的,他们四个人一起出现的时候,路过的村民都十分热情的凑上来。
  “刘老板,又过来玩啊?有空上咱家吃饭啊,家里头养了好几只鸡,等着您过来尝尝!”“刘老板,咱家有自己家酿的米酒,一会儿给您送过去一些啊!”“刘老板。。。”
  每个人对刘明晰都十分热情,但却并不谄媚,还有人从家里拿出来鸡蛋、鱼、青菜这些东西直接塞给他。
  刘明晰只能一一道谢,实在拿不下了就客客气气的拒绝,谢谢大家的好意,送过了东西,和刘明晰说过了话,村民们也并不纠缠,而是让刘明晰和李恩白可以顺顺当当的转悠。
  有的十岁左右的小孩子十分机灵,看着他手里拿了太多东西,走路都不方便了,就大着胆子主动跑过来说,“刘老板,我们帮你拿到李大哥家里去吧!”
  刘明晰正发愁这些东西怎么办呢,孩子们的主动算是替他解了一桩事,“那就谢谢你们了,送过去之后让刘崇给你们一人拿两块点心吃。”
  孩子们赶紧摇头,“不用不用,刘老板,我哥在厂子里做工呢,等我大了,我也要去!”
  刘明晰看着他们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只得说,“那你们可要好好努力,向你们哥哥一样,等到了岁数通过选拔就可以来厂子上工了。”
  “哎!”孩子们似乎是得到了什么表扬一样,美滋滋的拿着东西一溜小跑离开了。
  赵平安若有所思,“看来常乐在这儿很是受人敬佩,是因为那个厂子吗?我倒没见过,可否带我去转转?”
  刘明晰看了一眼李恩白,“当然可以,走吧,正好我也很长时间没去看过了。”
  铅笔厂落成之后,刘春城只见过产出的铅笔和盈利的账本,还没来过实地看过,便也提起了兴趣。
  他们到了厂子的时候,刘明晰发现厂子似乎是扩大了一些,比原来大了三分之一左右。
  李恩白敲开门,有专人在门口值班,见到他,“李管事,今天过来了?”
  “嗯,江叔,我带老板过来看看,开门吧。”
  李恩白因为要提供技术,还经常来检查工人们的工作质量,因此在厂子里担了一个管事的名头。
  而看大门的人,是专门找的村里没有子女的老人,还有几个是镇上养了小乞丐的老乞丐,都是挑过了品行才招进厂子里的。
  他们对提出招看大门的李恩白,可比对刘明晰更加感激,但见到老板也令他们十分激动。
  连忙打开门,还不自在的将身上的衣服抻抻,想给老板留下一个好印象,刘明晰看了一眼,工服穿的整齐,人也看着干净利索,不由的露出满意的神色。
  李恩白领着他们去了忙碌的厂房,第一间是炮制木料的,将整根木料分解成合适的大小和长短,然后进入第二道工序。
  第二间是调配铅芯的,门外还有人把手着,这里面的工人都带着一块布蒙住口鼻,搅拌着黑漆漆的东西,在里间是晾上好的铅芯。
  晾晒好的铅芯隔一段时间会统一送到第三间房间,在这里铅芯和铅杆会被组装在一起,变成最后的成品。
  每天下工前,所有人要等到屋里的成品被收走放到库房去,才能下工去吃晚饭。
  这是一开始的工序,后来李恩白将工厂扩大了一些,又将每个步骤细分成两步,也在村里重新招了一些工人,现在看着更加严谨有序,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序十分熟练。
  赵平安还是第一次亲眼见识到父王所说的‘流水线’,确实方便管理了很多,而且很有秩序。
  “这是临风想出来的管理方式?”赵平安挑了一根铅笔出来,和另一根做比较,发现两只铅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模一样的,而那些有瑕疵都被挑了出来。
  “是我和常乐两个人瞎捉摸的,所幸结果还可以,便一直沿用下来。”李恩白不忘把刘明晰捎上。
  刘明晰则大大方方的说,“其实都是临风的主意,我只是跟着他一起试试而已。”
  赵平安放下铅笔,“你们两个都不必谦虚,能想出这样好的法子,两位都是少年英才。”
  也不知道是不是从小就跟着父王一起接见各路牛鬼蛇神的缘故,赵平安说话不自觉的露出疏远和官方的口气。
  刘明晰不喜欢他也就在这一点,虽然贵为大皇孙,高高在上是理所当然的,但赵平安一边说咱们当朋友相处,一边露出这样的语气,就让人十分不舒服了。
  赵平安也知道自己失言了,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弥补一下,眼里露出些许茫然,看了一眼刘明晰。
  李恩白年岁大一些,见过的事情比他们都多一些,并不会对赵平安的语气感到不快,打趣了一句,“少年英才可当不上,毕竟我已经成了家,和你们两个少年不一样咯。”
  刘明晰气的捶他,“你还得意起来了?!”
  赵平安也笑,“还真是,临风这成家立业都完成了,叫人好不羡慕。”
  刘明晰啐了一口,“呸!也就是梨子没看破他的真面目,不然,他想抱得夫郎归,那可难了。”
  “喂喂喂!血口喷人了啊。”
  气氛就在他们相互打趣之中缓和下来,赵平安也放松了不少,对李恩白这人,也加了些好感。


第133章 
  有了李恩白的从中调和,赵平安总算不用端起架子就放不下了; 他今年也不过十几岁; 正是自尊心最强的时候; 哪怕知道自己态度端的太高; 也轻易不会服软。
  还好李恩白早就过了青春期的年纪; 对待十几岁的少年,会包容很多; 才让赵平安自然而然的放下架子; 也就不那么讨刘明晰的嫌。
  刘春城观察了一阵子他们的相处模式; 对李恩白这样的长兄模式很是满意; 也能放心的撇下他们三个孩子; 回去补眠了。
  “你们三个继续逛吧,我累了,先回去休息了。”刘春城捏了一下眉心,这几日他也操心的够呛,到这有李恩白看着; 他倒能好好休息一下了。
  “好的; 先生; 让刘崇送您回去吧; 我带他俩转转。”
  刘崇来槐木村的次数挺多的了,对村子里的路都很熟悉; 因此送刘春城回李家完全没问题。
  于是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继续转,一路直接返回李家休息。
  张久这时候已经将西边的客房都收拾出来了; 李恩白提前跟他说过刘春城身子骨较差,因此他特意在床上多铺了两床褥子,这样睡起来会更舒适一些。
  还在他的房间里放了味道清淡的鲜花,冰盆也撤掉了,防止屋里潮湿,被子是干净素雅的颜色,桌布也换上了浅蓝色的麻布。
  一进入房间,清淡素雅的配色让人心情放松。再闻到浅浅的花香,刘春城不自觉的露出放松的神色。
  他在一旁放好的水盆处洗了脸、净了手,水是温热的,洗过之后整个人都舒服了不少,脱了衣服,躺进被窝,厚而不重的被子也让他昏昏欲睡。
  张久轻轻的放下半透的一层床幔,“刘老爷,一个时辰后来唤您可行?”
  床幔内,已经减弱了很多光线的空间,刘春城感觉被子特别暖和,却不燥热,十分舒适,听见张久的问话,应了一声,便慢慢睡去。
  临睡前,他听到张久端着水盆轻轻走出去的声音。
  这一觉时间虽然不长,却格外的舒服,刘春城久违的睡的沉,张久来叫他的时候,可是费了一段时间。
  他起来,放在架子上洗漱的水已经备好,依然是正好的温热,擦了脸,他在院子里转了转。
  这院子建的说不上多精致,但就是很特别,收拾的干干净净,小小的院子也很适合一家人活动。
  刘春城在院子里转着圈,偶尔能听到张久和临风夫郎的讲话声,他们在商量中午吃什么菜,没有什么大鱼大肉,但听上去就很家常。
  还有个不爱说话的汉子,从后院挑着柴送到厨房,在他身边经过也会礼貌的问好,却不是卑躬屈膝的奴才样,就是很正常的打招呼。
  刘春城不仅恍惚,他有多少年没有再过这样的日子了?五年?十年?
  好像从他读书起,他就再也没有过这样平淡如水的日子,不是谁的弟子、不是谁的师弟、不是恃才傲物的探花郎,更不是追逐太子的东宫属官,就是一个普通的、家里有点田地的老爷。
  “这样的日子,似乎也没什么不好啊。。。”刘春城默默的念了一句。
  “刘先生,开饭啦。”云梨叫了一声,然后也没等他应,转身回到厨房去端菜。
  刘春城听见了,跟着云梨到了客厅,“临风他们还没回来吧?”
  “嗯,没呢。”云梨笑了一下,原本他面对刘春城还挺紧张的,毕竟是教导恩哥的探花老爷啊。
  但是他又一想,这是我家,我为什么要扭扭捏捏的?好好招待客人就行呗!
  于是他又放松下来,对刘春城的态度尽可能自然。
  “咱们不等他们,他们要去村里到处转转,指不定到什么时候呢,家里有小孩,不能饿着。”云梨解释了一句。
  刚好,青哥儿抱着阿满进了院子,“梨子,我带阿满回来啦。”
  “哎!饭好啦,过来吧。”云梨招呼了一声,又跑到厨房里端菜。
  刘春城看着被抱过来吃饭的阿满,“这孩子是?”
  “是梨子大哥家的,昨儿在这儿睡的,早上我带回家来着,但阿满想哥夫了,在家待不住,梨子就让我中午再把他带回来,省得小孩吵,影响先生休息。”
  早上刘春城他们来的时候,阿满还没醒,后来他们跟着李恩白出去,青哥儿来送鸡蛋,云梨就让他帮忙把阿满带回家去。
  谁知道阿满不乐意,不想走,坐在床上耍赖,云梨就说让他先回家待一上午,中午吃饭再过来,阿满强调了一下今天还要在这儿睡,才让青哥儿抱他回家。
  因为知道阿满中午过来吃饭,云梨就没有等李恩白他们回来,到了饭点就开饭了。
  而另外一边,非要上山的赵平安和刘明晰两个人正垂头丧气的跟在李恩白身后,他们其实是想来看看赵平安被救的地方,但因为估计错误自己的体力,导致到了饭点还没下山。
  李恩白忍着饿,叹气,这两个人碰到一起,就是两个大龄熊孩子。他算是看出来了,赵平安和刘明晰相互较劲,但又不是敌人的那种较劲,就像是小朋友羡慕小伙伴的玩具的那种较劲。
  换句话讲,就是两个口是心非的闹了别扭的小孩子。
  “唉。。。”李恩白按住眉心,他想,他不等放榜就回家,果然是个错误吧?
  老天爷在惩罚他对科举的态度不够端正吧?
  不然,他要是等放榜,哪还需要经历魔音灌耳、一小两大熊孩子的折磨?
  从他回来到现在,他还没能安安生生的和云梨待一会儿。
  “呵。。。”李恩白叹气,但也没办法。
  “走吧,注意点脚下,别摔了。”李恩白走在前面,有草的地方都拿随手折的树枝抽打一下,防止有毒蛇隐藏。
  赵平安和刘明晰对视一眼,也学着李恩白一样折了一枝树枝,跟着李恩白下山。
  “你们要是想上山,等明天厂子休息,我找人带你们上山。”快到山脚的时候,李恩白解释了一句,“我们村里有猎户,能带你们去南边的山里头打打猎,不过顶多也就是山鸡、野兔,大的野物没有。”
  “不了,不了,我就是想看看赵平安从哪儿翻过来的,不是想去山里玩。”刘明晰先拒绝了,一进山至少两天,他可没时间耽误。
  李恩白斜了他一眼,就是他,上山之后一直捣乱,到处乱窜,才耽误了时间。
  刘明晰看到他的眼神,自觉的闭上嘴,并和赵平安换了位置,变成了最后一个人。
  赵平安换到中间,想说什么,但之前硬和刘明晰抬杠,导致他们走错方向的人就是他自己,只能心虚的转开视线,跟着李恩白下山。
  见状,李恩白又想叹气了。
  虽然他对上下尊卑没有本土人那么深刻的意识,但也不代表他会没有脑子的对赵平安以平辈相论啊,之前是为了解围,现在这种情况,他就不能数落赵平安了。
  内心憋气,李恩白加快脚步,带两位大少爷下山。
  等他们到家的时候,云梨一看他们是三个人的样子,就知道他们上山去了,鞋上全是泥,赵平安的衣服还刮破了两道,刘明晰也是。
  但他没说什么,和张久一起将温在锅里的菜端出来,“恩哥,你带常乐哥和赵公子去洗洗手。”
  他们连衣服都没换,洗了手就围在桌边吃饭,已经是饿的前心贴后背了,要不是教养好,这会儿就该粗鲁的狼吞虎咽。
  三个人吃饭虽然很快,姿态却还算端正,没有露出不雅的面貌来,刘春城坐在一旁的小茶几旁,喝着茶消食,看他们三个的样子直摇头。
  都是二十岁的人了,还这么冒冒失失的,缺乏锻炼,刘春城心里想着,回去得让常乐抄上二十页经文,不然他这冒失的臭毛病就改不了。
  还不知道自己将被经文折磨的刘明晰正吃的满嘴流油,张久中午做了一碗红烧肉,刘春城嫌油腻没怎么吃,再加上原本给他们仨留了一半,分量十足,刘明晰自己一个人消灭了大半。
  赵平安口味偏淡,对红烧肉的喜爱不多,倒是对炖鸡汤情有独钟,端着优雅的姿态喝了两碗。
  李恩白没什么偏好,家里做的菜他都爱吃,他的食量也大,不怕吃不完。
  于是乎,三个人、三种进食方式,竟然将半桌的菜都吃光了,要知道张久和云梨中午准备了六个菜,还有一锅鸡汤,三个人都给吃了,汤都喝干净了。
  吃完饭,李恩白感觉没什么,端着碗放进厨房。另外两个人可就惨了,停下来才发现自己吃多了,撑得肚皮都要破了。
  刘明晰向后仰,靠在椅背上,凸着肚子,“好撑。。。”
  赵平安也觉得撑,甚至有种一张嘴就会吐出来的错觉,皱着眉,坐直着身体,手虚虚放在肚子上。
  等张久中间过来给刘春城换茶水的时候,发现两个人面色都不太好看,略一琢磨,泡了一些山楂片来,“两位少爷,少喝一点山楂水,然后走一走,会好一点的。”
  刘明晰道了谢,挺着撑的凸出来的肚子,一手端起茶杯,喝了两口,然后在客厅里慢慢晃悠,没看见他小叔变得犀利的眼神。
  等过了一会儿,赵平安也受不住的站起来,和刘明晰几乎是同样的姿势晃悠起来,山楂水也喝了半杯。
  刘春城看到两个人都变成了一摇一摆的走路姿势,气的放下茶杯。
  “咔哒”一声,让两个人同时缩了一下脖子,心里咯噔一下,坏了,忘了小叔/老师还在这了。
  “你们两个,过来!”刘春城一脸寒霜的带着耷拉着脑袋的两人去了他的房间。
  李恩白从厨房门口看到了这一幕,不由的暗自庆幸,还好他吃完饭先跑出来了,不然这会儿先生发起脾气来,他也只能缩着脖子挨骂。
  眼里流露出同情的神色,常乐这次,一百遍礼书跑不掉了。
  抄完至少一个月。


第134章 
  不管怎么样,赵平安和刘家叔侄俩算是在李家住了下来; 刘崇也留下照顾三位主子; 张久和双忠依然和以前一样;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也不会怠慢客人。
  阿满在李恩白身边又腻了一天; 终于想家了,吃过早饭就喊着要回家; 李恩白将他托起放在肩膀上; 双手紧紧的握住他的两条腿。
  “阿满; 你坐好了; 抱着叔父的头。”云梨怕摔着他; 赶紧叮嘱他。
  阿满这会儿正稀奇着呢,除了飞高高的时候,他还没有在这么高的地方带着过,不自觉的抱住李恩白的头,“高; 叔父; 高!”
  “哈哈哈; 高就对了; 阿满满,走; 回家咯!”李恩白认为男孩子的胆子要大一点,知道阿满有些怕高,就经常带阿满玩一些跟高有关系的游戏。
  他还打算等阿满到了三岁; 带着他一起学游泳,他们村子里有条河,河对岸就是离家村,每年都有孩子不小心溺水,幸好云老汉安排了那些老人家经常来河边转,防止孩子们不小心出事。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一方面,可以减少孩子们玩的时候溺水没有人知道,而酿成惨祸。
  另一方面,年老力衰的老人们可能不能再下地干活,若是什么都不做,在家里干吃饭,容易造成矛盾。
  云老汉安排他们做一些不太费力气的活儿,这样不但不会让老人们觉得自己没用,也可以让他们多出来晒晒太阳。
  但因为这样,槐木村的孩子们普遍都不怎么会水,一般都是大了之后特意去学的才会。
  李恩白觉的技多不压身,多会一点东西肯定比不会要强得多。
  他还给阿满安排了详细的启蒙教育计划,若不是云梨平时不去翻他的书桌,一定能看到这一份莫名其妙的计划书。
  其实李恩白也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让自己放松,缓解一下学习的苦闷。
  送阿满回了家,云河这眉眼都比之前明亮了不少,脸上带着餍足的模样,李恩白一眼就瞧出来了。
  放下阿满,看着阿满自己颠颠的跑去找他娘,才一拳捶在云河的胸口,“大哥,你这就不地道了。”
  云河摸了摸被打的地方,“嘿嘿,阿满这臭小子跟你亲,上次我让爹帮我带一晚上,还没到半夜这小子就哭的震天响,简直是个哭精。”
  “啧啧啧,阿满知道你这么说他,得立马给你哭一场。”李恩白打趣他。
  “我可不敢当着他面说。”云河确实怵他儿子哭,那可是往死里哭的架势,“刘公子带着两个客人住你家了?”
  “嗯,一个是常乐的小叔,一个是他的朋友。”李恩白说了两人的身份,“常乐的小叔就是之前一直在教导我的先生,而他那位朋友,也很巧,正是之前我们从后山救的那个人。”
  云河呼吸都急促了,后面半句都没听见,捉着他的手问,“是探花老爷吗?”
  “对,先生当年殿试第三,钦点的探花。”李恩白证明刘春城确实是镇上那位学富五车的进士老爷。
  “我的天啊,探花老爷来咱们村里了?不行,我得去跟爹说一声!”云河拍拍他的肩膀,急忙跑出去,去他三伯家里。
  李恩白愕然,看着云河急匆匆离开的身影,不仅扶额,他以为青哥儿昨天就告诉他们了,看样子大哥刚知道?
  木小莲和阿满母子两个亲香够了,出来看到他站在院门口,“弟夫,你在门口站着干啥?”
  “没什么,嫂子,大哥去找爹了。”李恩白说了一下云河的去向,省的木小莲找不到人着急。
  木小莲抱着阿满,似乎早就知道云河会这样,“没事,甭管他,我做了八宝饭,在厨房里,你端一盆回去吃。”
  八宝饭,和八宝粥可不是一个东西,这个算的上一种甜食,主料是糯米、白米、豆沙和猪油。
  糯米和白米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好,洗干净之后用水泡三个时辰以上,莲子去芯蒸熟,板栗去壳蒸熟,红枣用温水泡上一刻钟去核。
  红豆泡过一夜之后加少许水煮烂,然后用饭铲碾压成泥,加一勺猪油炒干水分,就得到了口感软糯、味道浓郁的不甜的红豆沙。
  而后,泡好的米沥干水分,放在铺了垫布的笼屉里旺火蒸到八分熟,倒出来加猪油、糖拌匀。
  最后,用一个瓷盆最底下铺一层莲子、红枣肉、板栗,再码入一层拌好的米饭,压实。
  再加第二层米饭,这次只在周围一圈放米饭,中间一圈留出来放炒好的豆沙,然后加第三层米饭盖住第二层,第三层上用莲子、红枣肉、板栗点缀一下。
  将填满的瓷盆上锅蒸,大火半个时辰,撤掉多余的柴火,等到锅自然的变温,就可以把瓷盆端出来了。
  这样做出来的八宝饭量很足,不如那些店里卖的精致,但在农家也算的上好东西。
  如果是待客,可以在瓷盆上盖一个平盘,然后扣过来,盘子放在桌上,将瓷盆拿掉,用抹了猪油的刀切开,又好看又好吃。
  自家吃的话,就直接上盆,谁吃谁拿勺盛就行了。
  “青哥儿昨天回来说梨子最近想吃八宝饭了,我今天早上起来做了,现在正好出锅,你给梨子端过去吧。”木小莲笑的温柔。
  李恩白这才知道,八宝饭是特意给梨子做的,“哎,我知道了,谢谢嫂子。”
  “嗨,甭客气,正好我也好长时间没做了,快,趁没凉端回去吧。”木小莲催着李恩白赶紧把八宝饭给云梨带回去。
  “好,那嫂子我先回去了。”李恩白也不跟木小莲过分客气,都是一家人,客气来客气去,反而疏远了。
  等他带着八宝饭回了家,看到云梨惊喜的笑容,也跟着笑了,“还热着呢,现在吃吗?”
  “嗯,我嫂子做的八宝饭最好吃!甜的刚好。”
  云梨懒得将八宝饭取出来了,干脆在瓷盆里划了几刀,分出一些装到碗里,“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