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手作大师的古代生活-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我嫂子做的八宝饭最好吃!甜的刚好。”
  云梨懒得将八宝饭取出来了,干脆在瓷盆里划了几刀,分出一些装到碗里,“久哥儿,久哥儿!”
  “小老爷,我来了。”张久很快过来,看他盛了几碗饭一样的食物,立即找了个平盘装好,“是给刘老爷他们送去吗?”
  “嗯,你去送吧,一人一碗,八宝饭不太甜的,要是吃了不够的,就来厨房拿。”云梨已经夹着八宝饭往嘴里送了。
  张久应了一声,端着盘子去送了。他一走,云梨就夹了一筷子塞进李恩白嘴里,“恩哥你尝尝,是不是没那么甜?”
  李恩白不太爱吃甜的,但跟着云梨一起吃,也会吃一些,“嗯,还可以。”
  木小莲做八宝饭从来不会放很多糖,再加上豆沙也没有加糖,材料相互一融合,蒸出来的口感非常糯软绵香,豆沙吸收过米饭里的糖,也多了一点点甜味,恰到好处。
  再加上糯米里掺了一些白米,八宝饭不会像纯糯米那样黏,反而更能尝到米香,还有猪油独特的香气,将所有材料都融合的刚好。
  云梨又格外的偏爱红豆沙,所有带红豆沙的点心、甜食都是他的心头好。李恩白知道这点,八宝饭里的豆沙都让他喂进了云梨嘴里。
  张久回来放托盘的时候,看到了两个人相互喂食、贴在一起说笑的样子,脸上不由自主的也挂上了笑,端着特意给他留的两碗八宝饭离开。
  双忠听见他的声音,赶忙洗了手去帮他端碗,“久哥儿,累了吗?”
  张久掏出帕子给双忠擦了擦手,“不累,我最近好多了。”
  “嗯,林大夫的药方很管用。”双忠也发觉张久的身体越来越好了,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他们也回房间去品味一碗微甜的八宝饭,忙里偷闲的说几句悄悄话。
  日子又平静下来,一眨眼就到了九月二十三,李恩白得出发去石城了。
  因为家里有三个外男,李恩白直接将云梨一起带去石城,反正改装后的马车已经没那么颠簸了,他们路上慢一点,就当做是出门玩了。
  云梨这次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他很快就将行李收拾好,放在马车的储物格里,因为只在石城停留三天,所以并不需要带很多东西。
  早上起了个大早,由双忠驾车,他们出发了。
  留在李家的刘明晰也很习惯这种主人不在家的日子,当张久说他晚上去云家住的时候,很有主人气场的说,“去吧,不用管我们。”
  张久给三位客人做了早饭,就拿了两身换洗的衣服去了云家。
  正好帮木小莲看看阿满,偶尔去木小竹家里转一转。青哥儿他们三个也经常来找他,日子倒是过的充实。
  已经是看过一次的风景,云梨对马车外的样子不太感兴趣了,靠着李恩白和他说话,“恩哥,我看你这两天又在捣鼓木料,是想好了要做什么了?”
  “嗯,有个想法了,不过做出来能不能用的上还不知道。”李恩白为了科举,已经很久没有研究新的产品了,只靠完成一些系统给的任务,经验值获取的速度非常缓慢。
  他看了看还有一半的红条,对还清的那一天有了清晰的目标。
  以现在的科技水平,他能做的东西太多了,但限制也同样很多,比如他现在想做一台发电机出来,就是不现实的,但是他可以复制他们那个时空的科技发展史,来推动现在这个朝代的进步。
  不过大的目标有了,具体从哪儿开始,他还在琢磨之中。
  只能先把自己想到的东西都做出来,一边做一边思考。


第135章 
  李恩白和云梨到石城的时候,是二十四号的中午; 坐马车坐了一天半; 即使颠簸感减弱了很多; 人也很疲惫; 三个人直接去了租住的地方休息。
  因此他们并不知道; 关于李恩白这个人,在石城的学子圈内已经传出了傲慢、不通人情世故的传闻。
  至于这种传闻从哪儿传出来的; 一开始是从几个给李恩白发诗会帖子的学子那里传出来的; 说的是李恩白没收任何一个帖子。
  渐渐就传成了李恩白连中两次第一; 已经让他恃才傲物; 不把石城的学子看在眼里。
  还有人传出李恩白自称小三元; 为人十分自大、傲慢。
  于是很多学子私底下对李恩白的观感都很差,这次放榜,很多人都希望李恩白落榜,杀杀他的锐气。
  还有人去那些有些名气、院试第一的种子考生们面前提起李恩白这番自负的言论,想要让他们给李恩白一个下马威。
  孙明知就是被挑拨的一个人; 他自认为出自书香门第; 他们的祖先可是孔氏的弟子出身。
  他一向认为小小的石城不可能有人比他的学识更好; 当年县试也是得了第一的; 只是府试那次不巧,他生了病; 发挥失常,丢了府试第一不说,也错失了小三元的机会。
  但李恩白这个从小村子里冒出来的农家子; 居然上来就敢宣称自己能获得小三元,岂不是往他的心窝子上扎?
  若是石家那个自小有神童美名的石文柏这么说,他顶多也就羡慕一下石文柏运气好,但一个名不经传的农家子也敢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简直是让人笑掉大牙!
  孙明知虽自负才华,却也知道掩饰一二,按捺着心中不快,等着放榜之后的谢师宴上好好的羞辱李恩白一番。
  另一个院试第一的热门人物石文柏,他在考试结束之后第三天给李恩白递过帖子,想结交李恩白一番。
  谁知他的书童原封不动的将请帖拿了回来,说是连院门都没有敲开,还是去隔壁问了之后才知道这两人前一天就走了。
  城里散播的谣言他也略有耳闻,可惜石文柏这个人,一向只信奉眼见为实,对特意送到他耳朵里的消息不闻不问,更加不发表任何评论。
  让那些想看好戏的人失望了。
  这些人当面说石公子气量好,背过去就埋汰石文柏胆小怕事,连个农家子都不敢比。
  石文柏当然看得出这些人的真实想法,但他不在意,注定成不了大气候的人,不值得他在意。
  反倒是李恩白这人,他确实起了结交的心思。
  逢大年,科举试题的难度会比小年翻一倍,大年的小三元得住,也比小年的小三元有真材实料的多。
  而李恩白已经连获两小元,足以证明此人确实有两把刷子,是有真才实学的。
  他愿意和这样的人结交,孔子曰:见贤思齐焉,和有才学的人结交,然后学习他们身上自己所没有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同时努力发展自己的优势,这是石文柏一贯的方式。
  他之前都做得足够好,从来不会为自己的小小成就而骄傲自满,所以他能连中两小元,而骄傲自负的孙明知不能。
  因此他也很期待放榜之后的谢师宴。
  与孙明知想着用名次来压制李恩白的想法不一样,他认为三人之中谁获得本次的第一名都是实至名归,名副其实的。
  而那些传播谣言的学子们,也期待着放榜,只不过他们更多的是担心自己榜上无名。
  正因为不能确定自己一定能中,才会嫉妒李恩白,大家心里都清楚,连中两小元,只要本次考试不是太差,一定会榜上有名的。
  这叫他们如何不嫉妒?
  他们寒窗苦读这么多年,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考中秀才。
  甚至有很多人都是第二次、第三次来参加院试了,依然满心忐忑,而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农家子就这么一举超越他们,谁能服气?
  在很多人的期盼之中,放榜日终于到来。
  睡了一个好觉的李恩白和云梨也早早的起床,依然包了同一家茶楼的同一个包间,这是李恩白考试之前就包好的,不然拖到现在早没有包间了。
  也是他现在不缺钱,不然也不会白花十天的钱。
  这次双忠把他们送到二楼包间,都没进去,转头跑到张榜告示栏前面等着。
  慢慢的人数越来越多,布告栏前面也渐渐的人头攒动、挤挤攘攘,学子、小厮、书童都掺杂其中。
  双忠已经很有经验了,他找的位置不算太中央,稍微偏一点,但以他的身高,足够他看清楚布告栏上的字。
  到了时辰,放了鞭炮,一张张写满了名字的红纸被小吏贴到布告栏上,这次双忠可知道了,看小吏从一百名往前贴,眼皮都不待动一下的。
  他家老爷聪慧过人,至少要在前二十!
  好吧,也许每一个和李恩白接触旧了的人都会对他有盲目的自信。
  和他一样等待着前二十名单的人也有那么三五个人,这些人都是早几年就传出了名气的学子的下人,比如孙明知的书童、比如石文柏的小厮等。
  唯独人高马大的双忠格外显眼,书童和小厮都在暗自猜测这是谁家的下人,却没有任何头绪,唯独石文柏的小厮看着双忠目露惊讶。
  这不是双忠二管家吗?
  小厮有好几个月没在石城见过双忠夫夫两个,便以为两人被发卖到远处去了,没想到现在居然又见到了。
  不过他有心想去打个招呼,双忠却连个正眼都没往他这儿看,让他不得不停下来,只能回去和少爷说一声,再做打算了。
  小吏的动作很快,最后一张榜单被贴了出来,不待其他人反应,双忠向前跨了一步,人高马大的身躯直接将其他人遮挡的死死的,只能从他旁边探出去看榜单。
  双忠深吸一口气,准备从上到下一目十行的看过去,以最快的速度将老爷的名字找到,但他睁开眼之后,这口气差点没把他憋死!
  因为他根本没有机会吐出来!
  那红榜上,第一名就是他家老爷的名讳!
  瞪着眼睛看了一会儿,双忠拔腿就跑,转身拨开人群,在东倒西歪、晃晃悠悠的人群之中窜出,“老爷!大喜!老爷!”
  他狂奔会茶楼,脸上的喜色隔着两米远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迈开腿一步三个台阶的窜上楼,只有大喜的余韵留存。
  楼下还不知道自己成绩的学子不仅羡慕,这一看就是考中了,而且名次还不错的。
  不管别人怎么羡慕,双忠上了楼,勉强在包间前刹住脚步,当当当的敲响了门,“老爷,大喜!”
  “进来吧。”李恩白的声音从屋里传出。
  双忠立即推门而入,连转身关门都忘了,“老爷,大喜!您中了头名!”
  云梨瞪圆了双眼,一下跳了起来,“第一名!”
  他的声音又大又高,再加上双忠忘了关门,左右的包间都听见了这一声。
  双忠喜悦的满脸通红、眉开眼笑,“是啊,小老爷!老爷中了第一名!”
  “啊啊啊——”云梨惊喜的都要跳舞了,手舞足蹈的围着李恩白转圈,“恩哥你听到了吗?第一名!第一名!又是第一名!”
  李恩白也很惊喜,“听到了,总算不负先生的悉心指导。”
  有人在门外探头探脑,李恩白看到了之后连忙收起脸上张扬的笑容,尽量保持沉稳,“双忠,去驾车,咱们回去。”
  “哎!这就去!”双忠这才发现自己疏忽了,竟然忘了关门,赶紧出去将门关上。
  包间里只剩下云梨和李恩白两个人,云梨忍不住扑进李恩白的怀里,坐在他腿上,“恩哥,你是第一名!小三元!”
  兴奋过度的云梨没头没脑的抱住李恩白的头,在他脸上啃了两口,是真的啃,李恩白觉得自己的脸上都痛了。
  连忙制止云梨的举动,拖住他的下巴,反客为主的覆上去。
  两个人都很激动,接吻不免变得激烈起来,啧啧的声音不时响起,让人脸红心跳的。
  直到云梨的气不够了,两人才分开,四目相对,纷纷笑出声来,“哈哈哈哈哈。”
  “恩哥,恭喜你啊,从今天起,成为秀才老爷!”云梨的呼吸还有点急促,眼睛专注的看着李恩白。
  李恩白也是微微的有些呼吸粗,嘴角上翘,捏捏云梨的鼻梁,“梨子,恭喜你啊,从今天起,成为秀才夫郎。”
  两个人忍不住笑作一团,“哈哈哈,秀才老爷,请问你考第一名是什么感觉?”
  “嗯。。。特别好的感觉,因为可以让我夫郎成为第一名的夫郎,被人羡慕。”
  “哈哈哈,对对对,这次我可真的要被全村的小哥儿、姑娘羡慕、嫉妒了。”抬起头在李恩白脸上亲两口,“恩哥真棒!”
  两个人贴的很近,又都在喜悦的情绪里出不来,眼里、心里俨然存不下别的任何事了,只顾着相互夸赞。
  双忠将马车驾到茶楼门口,掌柜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这位管事请留步,容小老儿说两句话。”
  “掌柜的您说。”双忠大概知道掌柜的意图。
  果然,掌柜想在李恩白没走前,在茶楼门口放两挂鞭炮,一来庆祝李恩白夺得第一,二来宣传他们茶楼是小三元都爱来的茶楼。
  双忠没有私自下决定,而是说上楼禀告老爷,如何决定要看老爷的想法。
  掌柜十分客气,“这是自然,多谢管事帮忙,小小心意,还请收下。”掌柜将一个鼓鼓的荷包塞给双忠。
  双忠可不是眼皮子浅的,这种落人把柄的事,他才不会做,将荷包还给掌柜,“分内之事,掌柜无需如此,我这就上去禀告老爷。”
  说着他绕过掌柜上了楼,双忠这人人高马大,力气和他的体型成正比,反应也灵敏,掌柜压根拦不住他,只能将荷包收回去。
  双忠把掌柜的想法说了一下,并说,“老爷,这是一桩喜事,答应下来也无妨。”
  反正他们马上离开茶楼,掌柜宣扬出去也不怕,等大家得知消息找来的时候,他们早就到了租住的院子里了。
  看着云梨跃跃欲试的样子,李恩白想了一下,“可以,不过咱们现在就走。”
  “哎,知道了,老爷。”双忠将门打开,退到一旁。
  李恩白牵着云梨的手下了楼,在学子们的注视之中上了马车,双忠跟在他们身后,和掌柜说了一声,“老爷答应了,掌柜的,您只放两挂鞭炮即可,我们老爷不爱张扬。”
  “哎,多谢!多谢小三元老爷,多谢管事!”掌柜满脸喜悦,立即吩咐小二出去放鞭炮。
  双忠驾着马车刚刚起步,手脚利索的小二已经拿着鞭炮出来了,随后鞭炮声响起,“恭喜咱们茶楼的二号包间的李老爷中的头名!”


第136章 
  当天; 槐木村李恩白名列第一; 并且是小三元的消息飞快的向燕北省各地传播出去,就连京城的兵部尚书府也很快收到了消息。
  “小三元竟然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家子获得; 此人到底有何等才华?”
  “好奇?明天日知府举办谢师宴,此次考中的秀才都要去; 到时候不就知道了。”
  “对; 明日谢师宴,一见便知。”
  “希望是有真才实学,而不是碰运气碰到的。”
  本年考试为难度较大的科举大年; 除了那些想碰碰运气、攒攒考试经验、体验一下大年难度的小部分考生,大部分都是对自己的学识十分自信的人,能够考中的,就更是学识出众的那一批人。
  虽说是文无第一; 但若是有人能艳压群芳; 他们也不会不承认。就连自负的孙明知; 在知道放榜结果之后,心里只有不服; 想与李恩白较量较量; 却没了看不起的心思。
  能连中小三元,足以证明李恩白的水平绝对不低。
  李恩白接了报喜的报喜和谢师宴的帖子; 看了帖子之后才知道,每次院试之后的谢师宴竟然是知府筹备的,一百名秀才无人敢不给知府面子,自然是都会到场。
  只要人到了这谢师宴; 就是承认与知府有师徒之情,等于被迫打上了知府的印记。
  李恩白看着这请帖,这知府倒是好手段。
  诚然,一次谢师宴不可能将一届科举的秀才们尽数揽入旗下,但知府可就相当于拿住了秀才们的一个把柄,文人重名,讲究尊师重道。
  既然来了这谢师宴,自然与知府有师徒情分,以后这个情分是要还的。
  不过,李恩白想了想,还是决定去赴约,他现在连中小三元,之前与所有人都不接触,已经让众人对他百般猜疑,这次再不出现,狂妄自大一词可就贴到他身上撕不掉了。
  于是第二日傍晚,他整理好衣着,让双忠雇了个车夫送他去了汇春园,知府的别院,每隔两年在这里举行一次谢师宴。
  他来的不早不晚,而且是独自前来,到了谢师宴举办的大厅就自己找了个角落歇息。
  “那个李三元还没来?”站在他前面不远的两个人正在望着门口,似乎在等人。
  “不知道啊,据说这人一次诗会都没参加过,没人见过这人。”和同伴一样望着大门口,一边回答。
  “这么神秘?不知道是不是像石五少爷一样有真才学,真想赶紧见识一番。”
  “应当是比石五少爷强才对,不然怎么小三元落在了他身上,而石五少爷错失了呢。”
  “石五少爷来了!你看!”
  “还真是,不知道他现在心情如何,这临门一脚输了,小三元拱手让人,要是我,心里指不定多气的慌。”
  李恩白听他们说话,也了解了一些事情,比如现在这个身穿浅青玉色绸缎长衫的公子,是石家二房的嫡次子,行五,自幼有神童美名,和他一样县试、府试都是第一名,唯独院试得了第二。
  他看了一眼石五少爷,只见这人的视线在大厅里转了一圈,最后精准的落在他脸上,露出一个淡淡的笑意,向他走过来。
  李恩白不免诧异,看样子,这位石五少爷认出他来了?
  挑了挑眉,李恩白并没有避开他,而是大大方方的等他过来。
  石五少爷走过来,对他拱了拱手,“李公子,在下石文柏,不介意我坐在这儿吧?”
  “石公子,在下李恩白,请便。”李恩白也站起来对他拱拱手。
  石文柏坐在他旁边,与他轻声交谈,“李公子何时到的?我还以为我来的够早了。”
  李恩白有些诧异,这位石公子对他的态度很友好,难道不介意自己压了他一头?
  “大约一盏茶前,也不算太早吧。”李恩白不太懂这个时间的门道,但左不过是那一套。
  越是大牌的人来的越晚。
  不过李恩白没有心思在这里彰显自己的地位,所以收拾好了就出来了,也没有拖延到最后一刻的想法。
  于是他可有可无的和石文柏随意交谈着,“石公子是哪里人?”
  “我是石城本地人,石城石家二房的,李公子呢?”石文柏很想和他比试一下学问,但现在这个场合不合适,只能耐着性子和他随意聊着。
  “哦?石城石家?”李恩白想到了双忠和张久原来的主家,“我倒是听闻过一些。”
  石文柏自然知道他都听闻了什么,也不遮掩,“双忠和张久曾是我家的管事,不知他们两个现在如何?”
  “还好,最起码活下来了,就有希望。”李恩白淡淡的说,略带一些疏远。
  却勾起了石文柏的些许愧疚,“想必李公子已经知道张久管事。。。这事儿是我们石家不对,但大哥做事一向如此,我们若是不将他们发卖,才是保不住他们的命。”
  石文柏平日里是不管后宅的事,他母亲和伯娘之间的机锋他也不去过问,听说张久的事已经是人被发卖了两个月之后了。
  那时候他大哥睡了他院子里的一个丫鬟,他娘气不过便叫回了家里的男人们,把这两件事拿出来要讨个公道,他这才知道他那个大哥已经无耻到这种地步。
  李恩白无心去管他们石家内里的事,不管石文柏说什么,张久受到的伤害都不可逆转,多说无益。
  “石公子说的是。”他敷衍道。
  这敷衍的态度,石文柏哪里听不出来,心里叹息,估计不能和李恩白拉近关系了,于是也转换了心态,既然不能结交,不如趁此机会和他比试一番,看他们之间差距有多少。
  “李公子,今日乃谢师宴,也是特意为咱们举办的庆功宴,不知可否请李公子为这大好日子作诗一首?”石文柏询问道。
  他没有让李恩白丢脸的意思,所以并没有故意提高声音,文人之间相互交流,也确实多从对诗开始。
  李恩白拒绝,“我不善诗词,不如石公子赋诗一首?”
  石文柏听了也没什么想法,确实有人不擅长诗词,他刚想说那就他来作诗一首,就听一个傲慢的声音说,“十年才能出一个的小三元,竟然不善诗词?李三元就不要谦虚了吧。”
  孙明知走过来刚好听到李恩白说他不善诗词这一句,也看到了石文柏,还以为石文柏跟他一样不服气,所以来和李恩白比试呢。
  “孙公子,李公子不善诗词也有可能,毕竟大家都有不擅长的一面。”石文柏知道他好胜心强,切为人自负,不想他和李恩白关系闹得太僵,赶紧和稀泥。
  “既然如此,那不如我们换一项比试如何?就比对对子吧,这个李三元总该擅长了吧?”
  孙明知挑衅的看着李恩白,就不信他还会拒绝!
  但李恩白淡定的看了他一眼,孙明知不过十□□,在李恩白眼里还是个中二病严重的少年,自然不会中他的激将法。
  他特别冷静淡定的说,“不好意思,对对子我也不擅长。”
  “你!”孙明知气急,“你这人是不敢跟我比,还是看不起我?”
  李恩白摇摇头,“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