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手作大师的古代生活-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停!”云梨让他停下磕头,“你的意思是只要不把你赶回青楼,你愿意老老实实听我的话?”
  “雁语愿意!”雁语见有转机,立马喊出来。
  云梨盯着他看了半天,最后说,“好,希望你是个聪明的,不要觊觎你不该觊觎的人。”
  “雁语发誓,雁语只是想离开青楼,过普通人的生活,从来没有肖想过李老爷!”雁语说的很诚恳。
  他从下在青楼里,见过了太多,若是李恩白对他有半点意思,他都不会是现在的表现,但可惜,李恩白看他和路边的杂草没有分别,半点兴趣都没有,他何必自讨没趣,还不如求了李夫郎一个心软,让他可以活下去。
  “嗯,你上去躺着吧,我问你什么,你就老实的回答什么。”云梨看不下去他苍白着脸穿的单薄的跪在冰凉的地上,还是心软了。
  “谢李夫郎。”雁语乖乖的爬到床上,用被子盖住自己。
  “是谁去青楼买的你?”云梨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比李恩白他们想的都直击要害。
  雁语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张老板。”
  “张老板?陈英才的岳父?”
  “对,是张老板。”雁语回道,他是被张老板从楼里接走的,当时老鸨当着他的面将卖身契交给张老板的。


第148章 
  云梨心里对陈英才真的是恨得咬牙切齿; 以前害他没了好名声也就算了。之后做的那些事,他想想都恨不得砍他几刀; 结果现在还对他和恩哥不依不饶的纠缠。
  竟然还让老丈人替他出头,买了妓子往恩哥的马车上塞; 想让他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还想抓住恩哥的把柄。
  小三元老爷当街行荒淫之事,说出去恩哥也就没脸见人了。
  云梨握紧拳头; 眼神的怒火高涨; 要是陈英才在他眼前,他绝对一刀剁了他。心里头别提多后悔了; 早知道他就拦着他爹; 接济狗都不接济姓陈的。
  猪狗不如的东西!
  “你之前见过陈英才吗?”他似乎在哪儿听过雁语这个名字,想起来巧哥儿和他是一个地方出来了,应当是讲过他的事。
  “久哥儿,把巧哥儿叫进来; 我有话要问。”云梨绷着张脸; 语气十分严厉,气势端的也足。
  张久轻声应了,比往日的举止要规矩守礼的多; 将巧哥儿叫进屋里。
  巧哥儿这几日也知道李夫郎是再和善不过的人,平时对管家张久也是宛如亲兄弟一般对待,现在别说外人,管家都规规矩矩的。巧哥儿的心里有些慌。
  “小的见过李夫郎。”巧哥儿没用张久提醒,主动行了跪拜礼。
  云梨也不是那种喜欢折磨人的主子; 直接叫起来了,“巧哥儿你起来回话吧。”
  “谢过李夫郎。”巧哥儿站起来,低眉顺眼的,等着云梨发问。
  “你俩以前交情很好?”云梨总觉的似乎是听过他们俩的名字,但又想不起来具体什么时候听过。
  “回李夫郎,小的原来是那腌脏地的下等人,多亏了雁语照拂,日子才好过些。”
  巧哥儿也不敢将当初的事抖落出来,一来,李老爷特意交代过不要说出去,而李夫郎也看着像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万一他说落了嘴,搅了人家夫夫两个的感情就不美了。
  二来,雁语也不知道他曾背着他干了这么一件事,当初也只是按照他们往日里替他接客的规矩来的。
  巧哥儿最是知道秘密这种事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不确定因素,像他这的小人物,若是真漏了嘴,明天被丢进山里头喂了野物也是活该。
  因此他只讲和雁语往日的情分,半个多余的字都不会提。
  云梨低垂下眼,心里头莫名的介意起他到底是什么时候听过雁语这个名来了,不过眼下不是他思索的时候,便问,“雁语,我且问你,张老板花了多少银子买你?”
  “五百两。”雁语赶忙回答,他们兴隆镇地界小,他也不是楼里的头牌,五百两都是高价了,因而记得很清楚。
  也是楼里的鸨母有规矩,但凡卖出去的哥儿、姐儿,都得知道自己被卖了多少银子,防止有的妓子靠着卖皮肉存下的辛苦钱被人诓骗了去,用替妓子赎身然后骗妓子钱的,也不是没有发生过,鸨母不得不防着点。
  “五百两可是个大数目,你也不是清倌、头牌,何用使这么多银子?”云梨这是问张老板都让他做什么了。
  “不敢瞒李夫郎,我的赎身钱是三百两,只是张老板又花了二百两买了楼里助兴的物件,让鸨母不许漏了风声,对外就说我的赎身银子是五百两。”
  “此外,张老板还说,只要我爬上李老爷的床,就再给我五十两安身的银子,要是能打探出刘大少爷的秘密,就给我二百两。”
  其实雁语只知道自己的赎身银子是三百两,并不知道张老板还花了二百两买楼里助兴的东西。
  只是他走的时候和他一直争抢客人的秀红酸丢丢的说:“五百两赎身钱,你可是楼里头一份了!”
  当时雁语还奇怪他明明看见老鸨子收了三百两的银子,说这是他的契钱,以后他就归了张老板了。怎么秀红说是五百两?
  但马车上他自己的反应让他明白剩下的钱花在哪儿了,楼里的药性他是早就了解了,哪个妓子没受过楼里的□□?
  他一五一十的将事情说给李夫郎听,云梨听完只觉得张家也够下作的。
  “所以你的卖身契还在张老板手里?”云梨虽然觉得张家的心眼黑,但还是问了一句。
  “是,张老板说,要是我能替他好好做事,三年后就会把卖身契还给我。”
  看雁语点头,他也没有失望,反而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问到这儿他也就没什么好问的了,这个雁语是宴会当天被张老板接出来的,那说明姓张的不怕人知道雁语是镇长替他送的,说不定这会儿正等着恩哥上门去要雁语的卖身契呢。
  想到这儿,云梨站起来,“行了,你好生歇着,最迟后天我会给你安排好地方。”
  说了期限就是在警告雁语,这两天老老实实的,同时也是对他做出保证,不会把他撵回去。
  雁语放下心来,相比较张老板那种为富不仁的大富户,他更相信李夫郎,哪怕是为了李秀才的名声,李夫郎也不会是置他于死地。而张老板的银子,恐怕他有命赚没命花。
  云梨搭着张久的手,挺直着后背离开了屋子,剩下的两个人安安静静的等他走出去之后才敢大声的喘气,可见刚刚的压力有多大。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噗嗤一声儿乐了出来,“语哥儿,这下好了,不用担心了,李夫郎心眼好,答应了不撵你走,肯定就说话算数的。”
  “嗯!”雁语笑弯了眼,“不过这位李夫郎浑身这气势着实吓了我一跳,不像是个普通农家出来的。”
  前边也说了,兴隆镇地界小,雁语他们其实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只是贩夫走卒、学子商户见的多了,看人也算看得准了。
  巧哥儿因着去过京城一段时间,对云梨身上的气势倒没什么感觉,雁语的感觉更明显一些,只因他压根儿没见过那些大户里的主夫郎。
  他这么说,巧哥儿自然也不会去驳斥什么,毕竟对于他来说,云梨是主子,只是替雁语高兴,能离了那火坑。
  那边云梨回了房间,开始和李恩白交流起信息,他心里一直别扭着之前肯定从李恩白这儿听说过雁语这个名,就也诚实的说出来。
  李恩白见状,不愿意因为这点事和他有了隔阂,就把当初如何设计白小茶和陈英才的事儿讲了,说他应该是当初碰巧听了一耳朵他和刘明晰他们说这事儿。
  云梨这才想起来还有白小茶这么糟心的人,有了主意,“恩哥,雁语这人交给我处理,你觉得可以吗?”
  “自然可以。”李恩白看刘崇的态度也不像是想收了雁语的样子,他家里也不能容下雁语,现在云梨主动要求处理这个麻烦,李恩白还能说不愿意?
  于是雁语在李家休养了两天,被云梨带着出去了,一块去的还有张久。等到下午他们回来,雁语已经不见了,云梨没说把人送到哪儿去了,李恩白也没问,只当从来没有这么个人。
  李恩白叫来云河帮忙,两个人加班加点的做出了一套活字印刷模具,歇了两日,又一起忙活起印刷千字文的事来。
  别看千字文是启蒙书,但在这兴隆镇周边,卖的可比之乎者也的论语、中庸等多得多。
  他搞活字印刷,也没藏着掖着,刘家叔侄和他本来就是一条船上的人,看到活字印刷术也被他研究出来,只说他脑子灵活,却不敢提合作。
  赵平安倒是跃跃欲试,可惜他们家是他父王当家,拿不了主意,只能往京城里去了封信。
  李恩白看到没多少的经验值就知道这活字印刷术应当是已经诞生了,只是并没有推广开来,若是他能推动活字印刷术的推广,想必也能拿到一笔不菲的经验值。
  所以刘家不提合作也在他的预料之中,他原本的目的就是赵平安,或者说赵平安身后的太子。
  活字印刷术不能推广的原因,肯定有一方面是皇家与世家博弈的结果,但世家毕竟是少数派,全天下的人民才是大头。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是太子想要有更多的话语权,他必定不会放过能拉拢天下百姓的机会。
  安居乐业是一种途径,让百姓都能读的起书也是一种途径,现在李恩白把这个途径放在他眼前,就看他敢不敢动了。
  毕竟这版活字印刷术和世家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只是他一个人研究出来,用来给学生们授课,顺道将多余的卖给书店而已。
  “大哥,辛苦了。”李恩白看着印刷好的一千册千字文,头边一百本还有些墨多了、墨少了、漏印了等问题,后边的九百本可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不辛苦,不过弟夫你真的打算在村子里开学堂了?”云河再三确认,生怕李恩白突然反悔了。
  “自然,这课本都做好了,也该找爹说一说,给我辟个地方授课了。”李恩白拍拍大舅哥的肩膀。
  “可是你科举该怎么办?往上考可是大事,不能耽误了。”云河担心教书会分了弟夫的精力,读书不够刻苦,以致考试失利。
  “大哥不用担心,院试是每两年一次,乡试却是每三年一次,下一次乡试恰好和下一次院试在同一年,因而我还有一年半的准备时间。”
  李恩白其实也不想立马继续往上考,他志不在平步青云,不想太出风头,得了小三元也该沉寂沉寂,恰好下一次乡试要等到后年,给了他缓冲的时间。
  云河听了这个还有点不放心,再听他说一边授课一边也能温故知新,便不再阻拦,毕竟他们期盼村里建学堂也很久了。
  于是立马去找他爹商量,没出半天的功夫,全村人都知道了,他们村最有出息的李秀才要开学堂了。
  整个村子都沸反盈天了,比过年都热闹。又过了一天,这消息传的就更远了,连带着周围的十里八村的,没有一个不热闹的,家家户户开始跟槐木村的走动。
  刘春城看他印完了千字文,印三字经,印完了再印弟子规。。。总之是把启蒙书印了大全套,还每一种都印了一千本。
  便问他,“你打算收一千个学生?”
  “当然不,最多五六十人。”
  “那这么多书是。。。”
  “我打算过几日让我大舅哥和海山哥他们拉出去卖了,县城、周边镇、村都去卖,卖了钱正好建学堂,不够就再印书再卖,等卖书的活计稳当了,请两个先生来,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李恩白早有打算,村子里之所以办不起学堂,一来是原来穷,掏不起束脩,二来是读书人不愿意到乡下来。


第149章 
  李恩白要办学堂的事儿; 一下子将十里八村的热情都炒了起来; 到处打听着门路,小三元老爷亲自授课; 谁愿意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一时间; 原本因为富裕了才不被周围村子看不起的槐木村,现在可彻底成了香饽饽。
  这边云老汉和木老三他们都齐齐出动,不用李恩白上门找他们; 他们反过来主动找上李恩白。
  总体就一个意思; 一千个一万个支持。想要什么地方说话; 话音还没落地; 地方就给你划过来。
  李恩白确实有看好的地方,但是比较偏,紧挨着刘家的工厂附近; 而且他并不是无偿授课的。
  “先小人后君子,我也把这丑话说在前头; 俗话说‘斗米恩,升米仇’,不劳而获的东西就不知道珍惜; 故而要想进学堂; 束脩不能不受,这是其一。”
  李恩白不缺这点束脩钱,但却不能不要,自己的利益拱手送出去,明个儿别人也就不当占你便宜是占便宜了。
  账得算清; 情也讲明。
  云老汉他们听他这样将,心里也没意见,他们村子这么多年了,虽说不富裕,但也一直没放弃办学堂。
  一直办不起来是为什么?还不是外边的先生不愿意来他们这小村子。
  他们也有的家里勒紧了裤腰带送孩子去别的村子的学堂念书的,但也最多送一年,没钱是一个,孩子在外村被欺负是另一个。
  现在他们自己村里就要有学堂了,收束脩肯定比送到外面少,再加上他们这儿婿的学识,包赚不赔的买卖,自然是没有半点意见的。
  见他们没有反对的意思,李恩白又接着说,“还有第二项,我前边得了知府大人的封赏,多了十亩地不需要上税,我打算把这十亩地的份额放在村里的祭田上。”
  李恩白不痛不痒的抛出一个惊人的消息,别说是木老三他们反应不过来,就是云老汉都傻眼,他也没理,继续说道,“但,赏赐终归是给我的,我也不能白白送给村里,故而这十亩地每年得给我一成的出息,满十年就不必再给了。”
  云老汉他们还要推拒,没道理尽占了李恩白的便宜,只要他肯办学堂,他们这些老头子就对他感激不尽了。
  “这事儿我和梨子已经商量过了,梨子也赞同我的想法,祭田是家族的底蕴也是后辈子孙的退路,是该早早准备的,伯父们和爹,你们都不用再推辞,我也说了,不是白给村里的,不算占我便宜。”
  “现在着急的事儿是学堂,最近天气还不错,地里头也忙过了,今年的税也交完了,正好趁这功夫把学堂先戳起来,把学生收一收。”李恩白也没想着要翻过年,时间就有些紧张了。
  云老汉他们一听学堂的事儿,便把祭田先放到一边去了,左右这地还没买呢,还是没影的事儿,学堂却迫在眉睫了。
  一个个出谋划策的、出力出钱的,很不得第二天就建好了学堂。
  还是李恩白早有打算,将自己的计划书拿了出来,分开每一项工作交给云老汉他们各自去处理,他这儿主要是先把学生收上来,最近天气也不冷,先在打谷场授课都使得。
  云河他们并不知道李恩白如此着急的原因,住在李家的刘明晰他们倒是能猜到一二,但谁也没说这事儿。
  等到李恩白组织着村里想进学的半大小子们拉着书出去卖,而且一个时辰就卖了个精光之后,赵平安往京城里去的信更频繁了。
  李恩白这边的想法还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看的出威力,那边云梨却是让陈英才和张氏狠狠的丢了一次脸。
  原来他竟然把雁语送到白小茶那儿去了,让雁语鼓动白小茶带他一起回了张家给陈英才做妾。
  他提前和雁语说好了,他的卖身契在张老板手上,张老板全家都与他们不对付,不会为了他去送上门让张家落面子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他让张老板转卖出来,他再倒一道手买了他。
  雁语也是个胆大的,听了他的想法,再去李家村转悠了几天,回来就说他同意了,于是让刘周扮成张府的家丁,送雁语去了白家。
  刘周对白小茶说这是老爷新收的小夫郎,特别合老爷心意,夫人却不让进门,老爷说先安置在白家,让她好生对待,要是磕了碰了,回去也没她好果子吃,直把白小茶起的心气不顺。
  转头却给了她娘白兰花五两银子,说是老爷给她照看雁主子的钱,要是照看的好,还有赏赐。
  白兰花这人,为了银钱,连亲姐的命都不救,见了银子哪还想的起她闺女心情好不好。
  雁语这看人的本事可是楼里千锤百炼出来的,看了白兰花和白小茶的脸色,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可劲儿的摆谱。
  他见惯了金银玉石,知道什么样子货能骗的住没见识的,云梨也舍得下本钱,足足给了他一百两的银钱让他置备。
  他换了二十两的银瓜子,不大,也就婴孩儿指甲盖大小,看着一盆挺多,其实抓一把也不到二钱银子。又去买了不少杂玉,挑捡着让云河给雕成各种富贵花样,挂在身上,戴在耳上。
  但唬住见钱眼开的白兰花足够了,他还特别聪明,值钱的东西全戴在身上,银瓜子则装在上了锁的匣子里,还不是小匣子,是那种全实木的放衣服的大匣子。
  防着白兰花母女两个下作,偷他的银钱,然后反过来折磨他。每三日,刘周便乔装打扮好了,来见一面雁语,给他送个点心、递给首饰的。
  一来二去的,别说白家人了,就连李家村的村民都知道了,白小茶这丫头不得陈老爷宠,怀着孕还得给老爷照看得宠的小妾。
  等白小茶气的动了胎气,雁语又跑过去假惺惺的安慰她,“按理,我该管你叫声姐姐,毕竟咱们都是伺候老爷的,那弟弟我也就跟你说个掏心窝子的话,你这胎啊,生了还不如不生的好。”
  “你放屁!”白小茶恨不得将他打杀出去,但谁让肚子里还有个孩子,行动不利索,那雁语半点办法也没得。
  “姐姐竟如此粗俗,怪不得不招老爷喜欢,你别不信,咱家那正房太太你也是知道的,看着心宽体胖,应该是个慈和人,心里却最是恶毒,她正发愁生不出儿子,就得容忍老爷纳妾呢。”
  雁语幸灾乐祸的看了她一眼,让白小茶心里有些发寒,“姐姐肚里这孩子倒是有运到,赶在这个时候来了,可不是让咱们太太有了好主意,等你生下来了,来个去母留子,记在她名下养着,儿子有了,老爷自然就不能明目张胆的纳妾了。”
  “要是太太一直生不出儿子还好,姐姐的儿子就是陈家唯一的香火,认了太太为母,日子过得美哉,要是太太生的出儿子,你们母子也能在地下团聚,那时他也享受了几年福气,不亏。”
  雁语这番话可把白小茶吓着了,她一开始不想相信,但看张府的下人看见她就跟看见路边的杂草没什么分别,只关心雁语,写了信递给老爷,也收不到回信。
  再加上雁语嗤笑她,“你还想着老爷会救你?张府可是被太太团团控制的,你那信啊,我看是到不了老爷手里。”
  又过了三日,刘周来接雁语,“雁主子,老爷让小的带您去镇上聚一聚。”
  雁语赶忙打扮的靓丽,眉眼都带着风情,上了马车直奔镇上,到了入夜才回来,还是带着新的首饰和银钱回来的。
  看得白兰花眼热的不行,撺掇着白小茶想办法去见陈英才,也拿点银子回家,干吃娘家算怎么回事?
  白小茶想像雁语取取经,怎么才能保住自己和孩子的命,她可不想一生孩子就去死,那还不如不生,可是她现在月份大了,要是流掉孩子,说不得也的送命。
  雁语轻描淡写的说,“你可以回张家啊,回去养胎,让陈老太太天天守着你,谁还能对你做什么不成?”
  白小茶却没他这么乐观,那陈老太太这几个月统共就来了一回,还是露了个面就跑了,也是个靠不住的。
  再求雁语,雁语便说,“帮了你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我现在虽然进不了张府,但日子也过的不差,老爷心里头稀罕我,何必搅和进你的事儿里?”
  白小茶这人无利不起早,自然也认为别人是这样的,要是雁语白白帮了她,她还得心里头骂着雁语,现在雁语要着好处,她反而诚心诚意的求着他,也是贱坯子。
  于是雁语将白小茶忽悠转了,让她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都是雁语编好的。因着白小茶不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还是个鸡爪模样,这封信是找李家村里识字的人写的,外面关于雁语是陈英才新收的小妾的言论也就传的更广了。
  再有刘周的配合,镇上也不少人都知道那个喜欢逛青楼的陈老爷,又收了个小妾,据说是早就相好了,一直没过明路而已。
  这传闻都传进镇长耳朵里了,还心里头对陈英才不满呢,如此贪慕美色难成大事,却也没想起来他塞给李恩白美人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说法。
  等到时机差不多了,雁语带着白小茶的信去了镇上,刘周早就打探好陈英才今日会出门吃酒,雁语就是特意去堵他的。
  见了面亲亲热热的喊老爷,还把白小茶的信拿出来,“老爷,这是白姐姐给您的信,您让雁语去照顾白姐姐,雁语可是尽了十二分的心,您可得好好疼疼雁语。”
  跟陈英才一块吃酒的人,多是和他臭味相投的学子,他们没少去青楼过夜,可不是一眼就认出雁语来了,纷纷调笑道,“我道是最近怎么看不见小雁儿了,原来是被陈兄藏娇了,陈兄好福气,好福气呀,哈哈哈。”
  “哟,这不是宋公子吗?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