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烈钧侯-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恐耽误军情……”
“你说谁!”林熠声音提起来,瞪着眼睛,“酆都将军?他干脆写一车告示,沿路往满世间洒去得了!”
近卫也颇无奈:“手下人也劝,说侯爷必然无恙,再说,这事也麻烦不着酆都将军,人家在南洋打仗呢。可赵大人坚持多一个人知道多一份力,说不定就能帮上忙。”
“行了!”林熠一摆手,“倒是会替他解释。”
他有种被人背后朝萧桓打小报告的感觉。
那赵大人正是随铜虎符和律令一道来北大营的监军,昭武营自是一套体系,与定远军和地方驻营不同,根本不吃朝廷里那一套,赵大人平素逞不起什么威风,又是个遇事就没注意的主,约莫永光帝也知道北大营不会在意什么监军,于是派了这么一个人来。
赵大人被丢在昭武营,林熠离开,林斯鸿率军入关平乱,他自觉要挑起大梁了,于是林熠失踪的消息一传回应,赵大人立即惊得脚不点地直跳,连忙将消息先报与各处沾边的。
林熠无语,拍了近卫肩膀一下:“快去传信,跟他们说我没事,信使估计是追不上了,前后脚送到也行,尤其金陵那头,别耽搁了,快快快!”
近卫领命迅速去办,另一人见林熠心情不好,捡些愉快的跟他讲:“侯爷,傍晚有客来访,已放行入营,正等着您。”
林熠正琢磨着用海东青给萧桓送信,免得被赵大人派去撒花粉一样散布他失踪谣言的信使先登一步,闻言疑惑:“这时候来访客?”
他不在场,能直接被放行入北大营并不是简单的事,林熠实在想不出谁会在这时候来找自己,便先去会客。
一掀帐帘,里头灯火掩映下,一如玉身影放下手中书卷抬眼看,正与林熠对上视线。
林熠几乎跳起来,强压下心里激动,转头跟近卫吩咐几句,便大步入帐,直接朝萧桓走去:“怎么跑来了!”
“若不来,你还得了?”
萧桓起身,张开手臂接住林熠,眼中带笑,林熠未等他说话,直接搂住萧桓吻了上去,心脏砰砰跳,浑身每一寸都感觉到狂喜的惬意,仿佛这才算活过来。
他轻扯着萧桓衣襟后退着将他引到帐内矮榻旁,手脚利落给萧桓宽衣解带,两人很快气息不稳,身上衣衫散乱。萧桓的唇扫过林熠耳畔,托着他后腰狠狠一贯,林熠浑身过了电一般轻战栗,缠得更紧,话语断断续续:“你知道、我今晚会回来?”
萧桓落了数个细碎的吻在他仰起的脖颈上:“若不然,怎么会在这儿等着。”
林熠睁开眼睛,承受着狂风暴雨般的掠夺,深深凝望萧桓,鬓边汗水滴流而下,勾起唇角笑了笑:“缙之,我太想你了,见到你更想……”
也不知迷乱之中交代了什么出去,碎成一片片的呢喃,有胡话也有认真的,林熠把外衫随意一披,趴在萧桓胸口蹭了蹭,缓过劲之后,闭着眼睛道:“我最近想起很多事情,王爷,你有没有察觉不对劲?”
“与从前比,很多事都改变了,兴许问题就出在那些被你我改变的人身上。”萧桓也没提林熠今日险些没能回营的事。
“最好逐个比对下去,定能找出根源所在,关内和南洋之乱不是寻常人能搅动的,应当不难找出来。”林熠半困不困,萧桓一来,他也不想多睡,免得浪费这烽火动乱间难得的相处机会。
“话说回来,南洋那边如何了?怎么抽得出空?”林熠一下子清醒许多。
“入侵四港的船都以商船改造隐蔽,与战船不可同日而语,也不是鬼军舰的对手,百越起乱涉及虽广,硬打过去反倒好收拾,正好顺带把官府里的人筛筛,只要时间足够,都不是问题。”
林熠见识过萧桓的手下部众,因身份所致,与昭武军不同,江州军在萧桓治下军纪和等级森严,上令必达,所以只要情势稳定下来,萧桓很多时候完全可以离营离阵,而他自然有这个本事,身未亲临,运筹帷幄。
“北边就不一样了,我爹都纳闷,这次起乱当真是有两把刷子,他估摸着没有两个月耗不下来,昨天还来信让我去替他,说嫉妒我留在北大营悠闲。”林熠提起他爹就想笑。
“此刻是悠闲了,白天在敌营想必还是很忙的。”萧桓捏了捏林熠后颈。
林熠思忖着还是坦白为上,便把阙阳指使琼真的事情讲了。
“小爷可真是人才,上战场能打江山,回营帐能伺候王爷,如今体质奇异,还能被拿去炼化一支箭,缙之,你不夸夸我么?”林熠啧啧道。
“这不算特长。”萧桓亲了亲他额角,“伺候王爷勉强能算。”
第112章 封石
好风光里; 时间总是过得快,分分秒秒珍惜着,一天眨眼就过去了。
萧桓看样子并不急着走; 林熠也不愿意问; 生怕知道离别期限后心里难受。
入夜,林熠披上一身轻甲; 依依不舍拥抱萧桓:“等我回来时你还在的吧?”
“要么陪你一起?”萧桓真的转身去拿醉易,看样子打算和林熠一同上阵。
“不不不; 你留下等我; 帮我看着点赵监军; 营中主帅近卫都听你吩咐。”林熠觉得赵大人十分不靠谱,北大营必须有个坐镇后方的,省得他前脚一走; 赵大人后脚就在后院点火。
萧桓便上前吻他,道别得仔细,送林熠出帐离营。
夜晚笼罩在北疆大地,昭武营大军在黑暗掩映下如潮水缓缓前往莫浑关。
林熠打头阵; 沿路动静压得极低,戒备十足,于莫浑关外; 与苏勒的部族军队会和。
两方泾渭分明,前不久还拔刀相向,如今暗地结盟,士兵各自驻于己方; 寂静之中,仿佛竖起两股无形结界,在从大地蔓延到看不见的天空,坚不可摧,原野上肃杀齐整的军阵就是棋盘上无情的子,就这么静止中掀起风暴。
比起无边黑色潮水般的大军,远处轮廓阴沉的山峦线条让人看了喘不上气,山石起伏诡谲,张牙舞爪的狰狞,打开巨口,就等误闯者前去送命。
“侯爷,封石城外探到车辙印记,应是大批运送东西留下的,那城里必有不少人。”斥候禀告道。
林熠和苏勒对视一眼,望向天际下朦胧又清晰的封石城轮廓,道:“这地方据说有进无出,素来只留白骨不放活人,寻常人绕道还来不及,如今竟成了据点,还真有点意思。”
苏勒思索片刻,道:“封石城面积极大,若真有人以此为家,有多少人手也都容得下。”
“不用太担心。”林熠垂了垂眼,“说到底这里物资运送不便,还得偷偷摸摸的,苦心经营并没用,这儿容下十万兵马已是极限,否则稍有变故都承担不起,只会被迫暴露阵脚,白忙一场。”
“这地方很少有人知道,商队不会经过,行军也绝不会经过,你竟这么了解?”苏勒有些意外。
林熠笑笑没说话,上辈子林斯鸿就是在莫浑关一带遇险,他百思不得其解,这么一个杳无人烟的地方,如何就能绊住林斯鸿?要知道,林斯鸿入军中的年纪比林熠如今还小,一辈子战无不胜,在北疆待着就没打过憋火吃亏的仗。
林熠一度把莫浑关一带琢磨了个遍,舆图都作了出来,还越作越细,地形距离无一不精确,就算闭着眼,隔着二十丈地上有个坑都能指出来,对此处再了解不过。
当时他总觉得封石城不过是一座石头城,若旅人单独误闯进去,被困住出不来也属正常,带兵打仗的将军绝不会被困住。
如今林熠想明白了,这石头城没有生命,不会暴起拿刀乱砍人,林斯鸿必然是被城中隐匿的驻军袭击后方,两边合力围剿,加之地形劣势,于是就此殉国。
现在的情势和当年有些像,只是封石城里的驻军这回和西域诸国联盟,攻打目标换成柔然,最终的目的更是极为明确,打算坐守渔翁之利,搅浑了水,一口吞个大的。
封石城只是天然形成的一片石山石林,地形毫无规律,一进去便会迷路,险要密布。林熠和苏勒迅速定下战术,利落下令,昭武军和叱吕部大军各自闻令而动,渐渐渗往城周,布成一张不留任何余路的巨网。
“何时动手?”苏勒弹了弹刀柄,拇指上青铜扳指光泽暗哑,那正是叱吕在内的四部族军符。
“等城里的人发现咱们。”林熠想起什么,笑道,“你倒是信任我,若带了数万人马而来,最后那城里一个人影也没有,那该怎么收场?”
苏勒闻言,想想那场景就止不住想笑。
第113章 气数
未到半个时辰; 城池以西一道红光划破夜空,随即一阵暴涨光芒,如雷电炸裂在大地边缘; 巨响回音阵阵。
“动了。”林熠当即策马往城北暗道去; 身后昭武精骑兵紧随,苏勒亦一声令下; 率叱吕部兵马从南包抄。
封石城与世隔绝,常人避此处而不及; 但其中驻军必然设有岗哨; 两批兵马接近时就已察觉。但正如林熠所料; 驻军仗着地形掩护,十分自信来人无法觅得其中关窍,更不可能直接闯入; 他们只待来人在石林间折损迷路,最后发出致命一击即可。
但林熠对这里的了解程度出乎他们意料,先行军几乎没有走任何弯路,眼看就要直至城中腹地; 此时方才意识到局势不妙,驻军不得已仓促反击。
刺鼻硝磺气息随风四散,朝廷严加管控的东西; 军中都一度禁用,竟在这里出现,林熠心下疑窦丛生,幸而他布设的路线周全; 先行入城的兵马能及时撤退寻找掩护,而驻军显然并不那么宽裕,炮火一击之后再无动静,只有越靠近越清晰的喊杀声传来。
苏勒和林熠迅速将暗道丛生、石林如地狱的封石城牢牢控制住,一寸寸循着曲折迷眼的道路渗透进去,将城中悄无声息潜居不知多久的驻军逼得节节后退。
无边无际起伏怪异的山石在夜幕中如怪物张牙舞爪,夜风忽急,阵阵鬼哭狼嚎般的风声夹杂着兵戈相向皮肉绽裂的动静在四周响起。
林熠策马在一处窄径急转,正与仓皇冲出来的驻军迎头对上,他挥剑便斩,拔出冶光剑,以滴血的剑锋指了一圈:“认降不杀!”
对方静默不语,人和马都发出粗重喘息,两侧嶙峋风化的石壁曲面延展,似通向一条无止境坠落的路。
驻军后退,林熠静静看着他们,而后驻军果断转身逃窜,欲从城中千百条错综复杂的路中杀出一条。
林熠没再理会那一支人马,抬剑示意,带兵马直冲封石城腹地而去。
火光冲天,城中央没有怪石山壁,而是一片平坦空旷,军帐营地大片燃烧,人迹罕至的塞北竟一直藏着这么一股力量,就为了静静蛰伏,等待某日突然从暗处现身,给目标致命一击,一如沙漠中的蝎子,触目惊心。
林熠根本没有勒缰减速,直接往火光中冲去,在烧得七倒八歪的营中小径策马狂奔,身后昭武精骑亦毫不犹豫跟上,飒沓有力的剪影在漫天大火间一闪闯入。
“分头包抄,走不远!”林熠大喝,昭武精骑低吼领命,战马队伍分成几个方向在随机而至的岔路口各自离开。
往常毫无人烟气息的封石城,是夜混乱喧天,林熠和苏勒麾下仅六万盟军,将封石城内十万兵马困在笼中,一举瓮中捉鳖,把原本要与西域兵马联合攻往北疆的无名军连锅端了个干干净净。
“险些教这几个趁乱跑了。”
数名驻军头子被五花大绑押在一堆,又有几个被丢了进去。
“偷偷摸摸藏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堪比卧薪尝胆了,还当是什么王牌军,原来也不过一群乌合之众。”
林熠一脚踏在条凳上,话带笑意,不乏讥讽。
“这里不是燕国,也不是柔然的地盘,无缘无故杀过来,你们有何意图?”其中一名沉着脸的将领阴测测盯着林熠,目光在他和苏勒之间转了几个来回。
“还没问你这个造反的,你倒是先问起我们了?”林熠啧了一声,而后抽出冶光剑,剑尖抵着对方颈侧,“要我说,想打你就打你,还需要意图?小爷乐意,这就是意图!”
造反的遇上不讲理的,那驻军将领怒目而视,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苏勒手下副将问道:“这群人该怎么处理?”
他说的是契丹话,林熠转头,直接以汉话回答他:“哪的人领回哪去。”
那副将有些疑惑:“他们在这法外之地,早就没名没姓,该怎么算?”
林熠不再理会那驻军将领,收了剑,朝眼前一片指了指:“那来什么没名没姓的,九成九都是诸国流窜至此的。他们不会乖乖受降。”
“所以?”那副将一时没反应过来,仍有些不解。
“所以待会儿,这里的兵马都会战斗到最后一刻,没几个人活下来。”林熠淡淡道。
他又对副将说:“所以你不用操心如何处置这批人马了,收尸比收拾活人简单。”
林熠说这话的时候眸中有些冷,让那副将不寒而栗,虽说战争之中屠城于他而言并不新鲜,但林熠在他们眼里始终是汉人少年,汉人总是心慈手软,讲究什么情义仁善,而林熠又实在是个纤长漂亮的人,这话从他口中说出来,残忍的意味就会加倍。
“先分开审一遍。”
苏勒眉头动了动,示意自己和林熠的手下去办事,轻轻拽着林熠走到一边去。
但大家心知肚明,这城中驻军的架势就是亡命之徒,绝不会降,今日不杀到最后一刻,来日就是他们反咬的时候。
林熠望着远处火光,对苏勒道:“一刻钟前,我记错了路,险些冲进大军之中。”
苏勒略诧异,侧头仔细看他,这可是致命的。
“但我下一刻记起地形,绕了个路,所以逃过一劫。”林熠耸耸肩,笑了笑,像是只开了个玩笑。
“是你的实力,也是幸运。”苏勒说,“打仗,还有许多其他的事,都人算不如天算。”
林熠点点头:“赢的人身边未必站着最强大的军队,但一定站着许多运气,我爹从前这么跟我说,我以为他是谦虚。”
“不,这世上凡事没有必然,厉兵秣马而胜,绝地反击而胜,谁也说不准谁会赢。”
林熠扬起下巴,深深呼出一口气:“气数还是眷顾你我的,苏勒,但愿来日咱们还是站在同一边。”
林熠在高处风化的石丘上坐着,望向无边石城,天际渐白,杀声渐弱,升起的太阳照在他轻甲上,镀了一层柔和的金芒,他跃下去拍了拍衣袍上灰尘。
“点人马,留一千人,剩下的整军回营。”
空气中血腥味始终不曾淡去,辗转绕出封石城,一望无垠的开阔荒野令人舒了口气。
身上铠甲是新打的一副,后肩胛不大合适,林熠奔回北大营,解了衣甲匆匆沐浴,疲惫得一头栽在床上,光着的上身在柔和光线下骨骼线条分明,后背上新伤旧伤交错,多数都只留下淡淡印记,但被新铠甲磨出一片扎眼的淤血,青紫青紫的。
“缙之……”
帐门口一亮又一暗,萧桓进来,林熠有气无力唤了声,带着点撒娇的意思。
萧桓一眼看见他背上淤青,还没来的及问,林熠奇怪道:“怎么回事,我后背有点疼。”
萧桓拿他没办法,走过去坐在榻边,指尖在淤血边缘点了点:“这儿疼?”
林熠惊道:“你怎么知道!”
“轻甲拿去改一改吧,费令雪这几日正好在。”萧桓又好笑又心疼。
林熠恍然大悟,轻甲和寻常战甲不同,极其贴身,一旦不合适就容易被磨伤。他爬起来往萧桓怀里扑去,探手去够自己后背:“青了是不是?快疼疼我。”
萧桓捉住他的手,把人带了半圈,圈在手臂里,让林熠趴好不要乱折腾,俯身在他淤青处亲了一下:“好好休息,这伤不能推拿,明天肯定更疼。”
落吻处的触感让林熠后肩胛的肌肉轻轻动了动,看起来极其说不出的勾人,林熠也觉得后脊一阵酥麻,在他怀里翻过身来,上身未着寸缕,勾着萧桓不撒手,任谁也无法拒绝这样的邀请,萧桓笑着叹了口气,覆身上去。
第114章 流水
营中吹角悠远低沉; 帐内夜色高烛。
沙场征战,浴血归来缠绵一番,再销魂蚀骨不过; 林熠最后闹得疯起来; 几乎彻夜缠着萧桓,被萧桓干脆狠狠收拾一番; 终于昏昏沉沉蜷在他胸膛前睡去。
短短几天缝隙里挤出来时间相处,外面依旧是二十年来最乱的世道; 大帐内却总弥漫着温情; 就算两人不说话各忙各的; 偶尔抬头对视片刻,宁谧得便似人间唯一避风港。
林熠自然贪此欢情,但许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转眼已是十月底,林斯鸿低调从关内返回北疆。
林熠和萧桓匆匆赶到帅帐,林斯鸿一身风尘仆仆,并未披甲; 穿着暗色武服,若他愿意,举止语气上作些伪装; 便与往来商客无异,可完全放松时,举手投足间气势隐隐,令人挪不开眼。
“爹; 瘦了好多。”林熠大步进来,给林斯鸿一个结实的拥抱,挂在他肩上赖了片刻。
“关内打起来最麻烦,昭武军一到,各州府就把最后一口气都用完了,杂七杂八状况不断,周旋起来当真是脚不点地。”林斯鸿倒是显得更精神,锋利的脸颊和眉,笑起来十分英俊。
“这次你就在北大营坐镇,咱俩换换。”林熠斟了茶,对林斯鸿笑嘻嘻道,又朝萧桓眨了眨眼。
“便按你计划的来,总归是年轻人的天下了,该由你们去折腾。”林斯鸿同萧桓互一举茶盏示意,饮了一口。
“江州如何了?”林斯鸿随口问萧桓。
“风平浪静,即便打到金陵,江州亦是岿然不动。”萧桓道。
“鬼军大营,得天独厚,大燕国若有福地,瀛州和江州无疑居首位,就连金陵,兴许也只是个多事之地,瞧着热闹罢了。”林斯鸿摇摇头。
“林将军说得正是。”萧桓笑笑,“先帝曾提过迁都江州,但也正是碍于鬼军大营的设想,最终未这么做。”
“陛下那头没怎么下令,定远军这回也喘了口气,刀剑还是得用起来才不生锈,再打下去,西大营也就能恢复往日风采了。”林熠在旁坐下。
“这么一来也好,你我不必同朝中报备,到时从小河城入关,北边的路已清得七七八八,青州、奉州尚且要耽搁一阵,再往南走,就看你的了。”林斯鸿道。
商量正事的时候,林熠没让萧桓回避,林斯鸿也就不介意,两刻钟时间把军中要务交待清楚后,林熠对斯鸿道:“爹,咱俩聚少离多的,下次再见说不准又个把月以后了,想跟你说点事。”
林斯鸿大手揉揉他头发,又捏了捏儿子俊朗的脸,笑道:“说,什么事,难得还见你打铺垫。”
林熠正襟危坐,转头看了看萧桓,笑眼微弯:“爹,给你介绍个人。”
林斯鸿看看他俩,靠在椅背上,抱着手臂笑着摇摇头,等林熠开口。
“江州鬼军大将,酆都将军。”林熠正经八百地介绍道,“萧桓。”
林斯鸿眉头微挑,与萧桓对视片刻,两人心照不宣彼此颔首。
“果真如此,姿曜在金陵这段时间,据说将军相当照顾。”林斯鸿微笑着道。
林熠心里有点紧,他总觉得林斯鸿知道许多事,但若他一直不说破,也不跟自己提,会不会是一种否定?
萧桓看看林熠,道:“能遇见姿曜,是我之幸,做什么都应该的。”又道,“很多事情上,是我要仰仗姿曜。”
萧桓这话意味深长,林熠心头一动,许多忐忑瞬间消失,余下一片宁静。
林斯鸿听见“萧”这个姓,垂眸思索片刻,问道:“将军在江州,从前几乎不再外露面。”
萧桓点点头:“鬼军便是如此,先帝当年也是因为找不到合适人选,将建立江州大营的打算放下。”
林斯鸿若有所悟点点头,而后起身,对萧桓一礼:“七殿下,失礼了。”
萧桓起身,林熠反应很大,跳起来先做主把林斯鸿拦下:“都是自己人。”
林斯鸿和萧桓都笑,林熠有点不好意思,干脆顺水推舟讲了:“爹,我把缙之当自己人,我同他……不分什么彼此。”
林斯鸿打量林熠,林熠脸上是期待和坚定,闪烁着对林斯鸿回答的不确定。
“不分彼此?”林斯鸿准确地捕捉到林熠所说。
萧桓迈了一步,温和有礼地道:“林将军,在下倾慕小侯爷已久,幸得姿曜同心以待,无关其他,今生必不会辜负小侯爷。”
林熠心脏猛烈地撞击,一时间千言万语都涌在喉头,只余下一句:“爹,我是真心的,就像您和我娘一样,一生一世,就是他了。”
林斯鸿拍了林熠后脑袋一下:“傻儿子,可莫要像我和南纾,相守没几年,多少遗憾。”
林熠眼眶一红,笑道:“我娘肯定也想着你呢。”说罢反应过来,又惊又喜,“爹,这么说……你不反对?”
林斯鸿看看萧桓,又看看林熠:“世上能彼此倾心的人不多,咱们林家的男人运气好,总能遇见甘愿相守一生的人,到你们这里,也都是一样的。”
萧桓道:“多谢林将军。”
“七殿下与旁的人不同,这我是知道的。姿曜顽而不劣,终归一颗赤子之心,兴许这辈子都不会变。”林斯鸿道。
“晚辈自当加倍珍重,林将军且放心,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