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曾经风华今眇然-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你怎么想的我明白。咱们听着文人墨客写的故事改的戏,也算雅事。听个奴才写的东西,就算是好的,也总觉得不适。”
“姐姐最懂我了,若不是后宫娘娘们都去了,我都想装病算了。”
绿衣女子拍了拍她的手,说:“咱们这种位份低的,也就是去当个陪看。要说犯隔应,皇后、妃位的姐姐们听了,不是更不知该哭该笑吗?”
黄衣女子叹道:“也是。别说咱们了,百姓们到时也未必买账,别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才是啊。”
两位女子慢慢走远,皇上却一直没动。
李公公小声提醒:“皇上,该移驾了。”
皇上未动,问李公公,“此事,你怎么看?”
“皇上折煞奴才了,奴才哪懂这些?”李公公躬身小心伺候着。
皇上用余光看向他,“你跟了朕这么多年,你有什么本事朕清楚得很,说吧。”
李公公“哎”了一声,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太懂了,但也是因为他跟了皇上四十多年,别人不能说的,他还敢说几句,“各宫主子有异议也是正常的,之前四殿下和贤少爷不也有所顾虑吗?这议论的话是不好听,可理是这么个理。如今只是主子们私下嘀咕,等戏放到民间,那议论肯定比宫中大得多,恐怕也更不好听。”
皇上转了转手上的扳指,“你觉得祁襄这奴籍该去吗?”
“哎呦,皇上,这奴才哪知道啊。”李公公惶恐道:“这事还得皇上您来定夺。奴才跟您说的,不过是寻常人的看法。”
“那你就‘寻常’着跟朕说说,这奴籍该不该去?”相比别人,李公公是待在他身边最久,也是最得信任的人。有些不伤大雅的事他懒得拿去让群臣争辩,就会问问李公公的看法。未必尽听,也是一个参谋。
李公公略一琢磨,道:“那奴才就大着胆子说几句。当初祁邑之事,祁襄怕是什么都不知道。祁邑重嫡轻庶,这也不算什么秘密。祁襄在宫中读书那会儿,奴才也听过些闲话,说祁襄的生母方氏在府上并不受宠,祁襄也不受重视,从家中带来的午饭往往不像样子,贤少爷还经常分自己的午饭给他。这样一看,有嫡子在的祁邑,就算有什么事,应该也是跟嫡子说,祁襄排不上的。祁襄如今全是让祁邑所为给牵连了。”
皇上不置可否,让李公公继续。他也为人父,也为人子,在嫡庶子问题上,他曾经历过,也正在经历着。重嫡轻庶的结果往往就是庶子是家中摆设,有没有都一样。
李公公接着说:“如今祁襄做戏文有功,还给您出了主意。您向来最心软,又爱惜人才,若还他自由之身,日后祁襄必会知恩图报,为您所用。”
皇上抬步慢行。
李公公不知圣意如何,伺候得更小心了。
走出一段后,皇上突然问:“之前你说何尚书的女儿跟祁襄当街吵起来了?”
这事李公公可没忘,而且现在外面还正传着呢,“是。说是马车失控了,惊着了何小姐,何小姐说话就难听了些。何小姐脾气直,但素日也没有出格的事。都是些茶余饭后的闲话,皇上不听也罢。”
皇上微笑道:“一个是奴才,一个是官家小姐,祁襄怕是单方面被骂吧?若真还嘴闹大了,早已经进府衙了。”
皇上这一笑,李公公心里松了半截,跟着笑道:“皇上明鉴。”
皇上叹了口气,“既然能为朕分忧,那就是好孩子。明早去传旨吧,再赏些笔墨之物,以示褒奖。”
“奴才遵旨!”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
今天祁襄出场比较少,白将军招待你们哈~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茶杯姑娘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茶杯姑娘 10瓶;11747965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章
去了奴籍,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贤珵特地在酒楼摆了酒,为祁襄庆祝。请的也没外人,只有荣沧和白君瑜。
太傅年纪大了,不愿意凑他们这些年轻人的热闹,只说等改天,自己在家摆一桌,跟祁襄好好吃顿饭。
贤珵订的地方无外乎是他熟悉的地界,还特地挑了个酒菜好,又够雅致的地方,要了个雅间,没叫人弹曲儿,就他们几个。若醉了,可以直接去后院客房休息,贤珵是老客了,这里的老板自然是安排得妥妥当当。
白君瑜之后又往四合院送过书画、茶叶和糕饼,也是原封不动地退回来,他也没辙,只觉得祁襄多少是长脾气了,可又生不起气来。
今天早上白如来回了他话,把查到的那天的经过跟他说了,他才明白祁襄生气不是无理取闹,他没办法为何玉恩辩解什么,所以就更不知道怎么见祁襄了。
好在机会自己来了,贤珵请酒,他就算再忙,也得暂放一放去露个脸。
席上菜品繁多,酒水满杯。但从白君瑜进门,祁襄就半个眼神都没施舍他。荣沧能猜到其中原因,还想着吃完酒后找白君瑜谈谈。贤珵也听闻了祁襄与何玉恩争吵的事,他也没多问,有些事别人不知道,但他心里清楚。反正百姓们向着祁襄,他自然不会出面做什么和事佬。而今天又是祁襄的好日子,他也不想提无送紧要的人,全当不知道,庆祝为主。
端起酒杯,贤珵笑呵呵地道:“今天是祁襄恢复良籍的好日子,他不喜欢讲台面话,咱们也都不是外人,就不讲究那些了。来,咱们走一个,恭喜闻景恢复自由之身。”
四只杯子碰到一起,祁襄笑道:“谢谢。原本只是想家吃顿饭就好,尔勉手快,已经订了地方。”
荣沧喝完酒,笑说:“这不是应该的吗?以后你有什么想做的,尽管说,能帮的一定不推辞。”
“那多谢四殿下了。”说到这个,祁襄笑道:“其实四殿下已经帮我很多了。听传旨的公公说,是有人在皇上跟前提了我奴籍不便的事,皇上这才下得旨。我思来想去,能够得上后宫中人的,只有殿下您了。”
荣沧笑意更浓了,“我也只是预备着,没想到竟有收效。其实就算没有我的安排,等戏放到民间,父皇还是得给你改籍才能顺利征兵。”
“殿下想得如此周全,我也替闻景放过了。”贤珵重新给他们倒上酒,招呼着:“来来来,吃菜吃菜。这可是这条街上味道最好的酒楼了,我点的都是招牌,不比你们府上差。”
看得出每样菜品都格外精致,分量不大,对寻常百姓来讲叫宰客,但对他们这些贵公子来说,是正常。只有摆在祁襄手边的蔬菜粥跟这一桌菜格格不入,卖相也不是太好,应该是贤珵要求做的,厨房也没研究过配料和摆盘,打眼一看就是没什么讲究的。
推杯换盏过两轮,祁襄还是没理白君瑜,白君瑜又实在不擅长哄人,只好挑着能理他的人说。也正好,他近来也没空出时间去贤府,今天见着了,自然要把他大伯家的打算跟贤珵说一下。
贤珵摸着下巴,“哟,本少爷这么受欢迎呢?”
荣沧也说:“是啊,据我所知,也有别家在打听你要不要续弦了。”
贤珵嗤笑:“他们是想找个联姻,跟我本身没什么关系。如果祖父不是太傅了,他们大概就变成生怕我上门了。”
白君瑜给桌上的人倒酒,到了祁襄这儿,酒壶倾了半分,酒液还未下来,就扶正了。
祁襄偏头看他,因为喝了酒的关系,祁襄眸中水色颇深,甚是耀眼。
白君瑜将酒壶换成茶壶,给他倒了杯温茶,并低声说:“这酒后劲大,少喝点。”
祁襄也没拒绝,端起茶杯听他们说话。
荣沧说:“别人有打算,你也得有主意才行。你若不愿意,别人打听也白打听。”
贤珵讪笑,“我只是在想,是不是我风流名声太过了,别人都不相信我愿意守上三年再娶。”
这话说得戳心,贤珵风流,却不滥情,被人这样揣测,定然郁闷。
祁襄与他碰了下杯,笑说:“不了解你的人只会人云亦云,了解你的人必然明白你的心意,你自己也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这就够了。为谁而活,到了这个年纪,总该想得明白的。”
一句话让贤珵心情豁然,“没错。祖父都默认我守三年,我必要做好我该做的。唉,你这怎么换成茶了?”
白君瑜帮祁襄接话,“他身体不好,不能喝太多。”
“哎,我这一高兴给忘了。”贤珵看白君瑜还是挺关心祁襄的,心情更好了一点,借着缓回来的气氛,佯装不知地问:“你俩刚进门那会儿是怎么了?一副吵过架的样子。”
荣沧也不插话,他想问的贤珵问了,他就当个听众也挺好。
祁襄不说话,气氛看着又要冷下去了。
白君瑜开口道:“有些误会而已。”
贤珵可见不得祁襄受委屈,“兮择,这我可就得说说你了。闻景什么性子,别人不知道,你还不清楚吗?他最不擅自辩,心思又细,你更应该让他几分才是。”
白君瑜郑重道:“是我不对。”
贤珵:“那你可得好好赔礼。”
白君瑜点头,看向祁襄。
祁襄没有表示,只慢慢喝茶吃粥。
今天是有高兴事,贤珵和荣沧喝得比较尽兴,似乎是要把祁襄不能喝的那份也一起喝回来,最后就是两个人都醉了,趴在桌子上睡得昏天暗地。素日里,荣沧是警醒的,不贪杯,不贪食,但今天不一样,一方面是真为祁襄高兴,另一方面是即便喝多了,也没人会说什么,本来就是高兴事。
白君瑜酒量好,这个程度还醉不倒他。
祁襄喝得少,但像白君瑜说的,这酒有后劲儿,这会儿也是困了。
白君瑜在酒楼小厮的帮助下,把荣沧和贤珵送进屋,然后自己扶着祁襄进去,这个房间有两张床,中间用一屏风遮着,显然是为结伴醉酒的客人准备的。
拧了条帕子,白君瑜道:“擦擦脸吧。”
祁襄闭着眼睛接过来,胡乱地划拉了两下。
白君瑜放下床帐,“睡里面去。”
祁襄缓缓地睁开眼,“你要睡这儿?”
白君瑜没醉,完全可以回家去。
白君瑜自己也擦了把脸,说:“不然呢?别的也就算了,这是什么地方?没个清醒的人,万一半夜有哪个心怀不轨地溜进来爬床,皇上和太傅那都不好交代。”
祁襄想想也是,自己喝了酒,估计睡得会比较沉,是得有个清醒地在这。可他跟白君瑜睡一起……
“往里些,把被子盖好。”白君瑜去拿了茶壶放在床头的凳子上,晚上万一祁襄喝了,也不用下地去拿。
灭了蜡,白君瑜也合衣上了床。
祁襄心脏怦怦跳,都快把他的醉意驱走了。他从没想过会在这种情况下与白君瑜同榻而眠,恍然有中坠入梦境之感。
“睡了?”不知过了多久,白君瑜轻声问。
祁襄想装睡,但行动快于想法,低低地回道:“没……”
“睡不着?”白君瑜平躺着没动。
祁襄搪塞道:“不习惯旁边有人。”
“以后成亲了,还能一直自己睡?”
祁襄声音依旧很轻,“不成亲……”
“为何?”
“我都这样了,哪个姑娘愿意托付终身?”
白君瑜毫不犹豫地说:“总会有的。不过是脸上伤了两道,又不难看。上过战场的人多少都带伤,不一样娶妻生子?”
祁襄不接话,他不想耽误别人姑娘,也不想用其他人去做白君瑜的代替品,只能敷衍着:“再说吧……”
安静了一会儿,白君瑜说:“之前的事,我正式向你道歉。事情我已经了解过了,是我偏颇了,对不住。”
祁襄看着床顶,“兮择,别人如何指责我,我并不在意。但你……不行……”
白君瑜自然理解成了因为他们是同窗,又是一起长大的,所以祁襄才受不了他的误会,“抱歉,以后我定会注意。”
祁襄知道白君瑜想的跟他说的不是一回事,但也不想多解释,有些话没必要说,也不能说。他把自己想说的表达过了,白君瑜能理解多少是缘分。
叹了口气,祁襄说:“睡吧,我累了。”
白君瑜问:“不生气了吧?”
今天白君瑜将酒换成茶,他就已经消了一半的气了。其实这次冲白君瑜发火,不是完全气白君瑜帮何玉恩说话,而是何玉恩的话真的踩到了他的痛处,他无处发泄,白君瑜又撞了上来,所以发到了白君瑜身上。可谁让白君瑜喜欢何玉恩呢?那就受着吧。哪怕说他无理狡三分,他也认。
“睡吧,不气了。我口不择言的话,你也别往心里去。”
白君瑜笑了,“以前跟你争执,也没有隔夜的,这回气性挺长啊。以后有什么不高兴的就直说,咱们还像以前那样。”
“嗯……”祁襄翻了个身,背对着白君瑜,一副要睡的样子。
白君瑜也没再说话。
祁襄原以为自己会睡不着,或者很难入睡,但片刻之后他已沉入梦中,踏实安逸。
矛盾和解了,第二天傍晚,被祁襄退回去的东西又如数送到了四合院,祁襄收了。他借着这件事除了奴籍,都是在他预料之中的,只是比预计的早一些,原本他是想着戏文放出去,皇上顶不住传言,才会给他改籍。至于何玉恩,原本祁襄是想用别人顶这个位置的,但何玉恩自己撞上来,他也是物尽其用了。
达成了计划,祁襄心情不错,白君瑜又道歉了,今天早上还请了他吃早饭,这事就算过了吧。他能这样随意自在地同白君瑜相处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白君瑜什么性子他也是知道的。既然白君瑜郑重道歉了,我也不想过多地消磨这份时间——毕竟等白君瑜哪天成亲了,一切就都不同了。
白如来见礼,脸上难掩愁容。
祁襄问:“遇上什么事了?”
白如难得露出一脸不高兴,倒不像他习惯内敛的性子,“公子,这事按理来说不应该跟您提,但小的觉得还得您帮着我们少爷出个主意。”
“怎么了?”既然关系到白君瑜,他肯定得问问。
“大爷今天晌午送来一姑娘,说少爷这么大了,身边总得有个知心人。还说如果可心了,收了当个妾也好。”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
第17章
长辈给晚辈送妾,不是什么大事。往好听的说,叫关心晚辈,往难听的说,多半居心不良。而正经长辈也不会做这种事,就算要纳妾,也是父母给挑的才是真的名正言顺。
白君瑜尚未成亲,一般这样家世的少爷,成亲前有几个通房也不稀奇,等到成亲时会一并打发了,也是为了不影响夫妻间的感情。但妾跟通房又不是一回事了,通房好打发,妾却是有名头的,就算被打发了也不可能再婚配,多是老死在别院。除非犯了大错,才会被卖到龌龊地方沦入贱籍。
万一婚前妾有了孩子,那对日后的明媒正娶也会有影响,有头有脸的小姐都不愿意有个庶出在前,太容易影响夫妻感情,对以后的嫡出也是威胁。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白君瑜的大伯给他送妾,都是说不过去的。
“白夫人没有回绝吗?”祁襄问。这事只有白夫人和奉北将军有资格为白君瑜回绝。
白如忧心道:“大爷话里的意思是这事老太太也知道,夫人就不好说了。”
如果是白祖母示意的,那这事还真不好办。不过,也不是没办法。
“那姑娘什么来历?”祁襄得多问几句,才能确定方法是否可行。
白如说:“是大夫人身边的丫鬟,前几年买回来的,□□了几年。”
既然只是个丫鬟,那更好办了。祁襄问:“君瑜在奉北将军府吗?”
“我们少爷前两年在将军府旁边设了个院子,平日里从院子进出的比较多,只晚上回将军府用饭。”
祁襄食指在桌上轻点了两下,“君瑜送这么多东西过来,不当面道谢总不过意,不知我前去是否方便?”
“当然方便。公子现在去吗?”白如只以为祁襄是要谢白君瑜,之前两个人有些不愉快,原由他也知道,现在和解了,祁襄愿意登门,这不更说明这事翻篇了嘛!再说祁襄现在是良籍了,去哪都方便。
“去吧,待我换身衣服就走。”
白君瑜的另设的院子不大,二进的规制,紧挨着奉北将军府。这个宅子与将军府从内打通,也新做了连接的围墙,形成一个整体。在白君瑜这个官衔上来说,已经是简朴了。照理说以白君瑜的军功,皇上完全可以赏他一个府邸。之所以没动静,估计是提过被谢绝了,否则这种看似分院,实则扩大了将军府的事,早被言官参了。
听祁襄来了,白君瑜迎了出来,“怎么突然过来了?”
“亲自登门谢你,不乐意?”祁襄莞尔一笑。
“怎么会?”白君瑜招呼祁襄进了正厅。
正厅内,一个穿着粉衣的姑娘正站在桌边,在看到跟白君瑜一起进来的祁襄时,眼神有些无错。
白如冷着脸跟在白君瑜身边,根本不让那姑娘靠近。
院里的人不敢怠慢,东西都是挑着最好的上。
“这位姑娘是?”祁襄提盏撇茶沫,眼睛看向那位粉衣姑娘。
若论好看,这姑娘不及何玉恩,也没有姣好的气质,但身上有肉,身材曼妙,看着是个好生养的。
“是大伯那边拨来的丫鬟。”很明显,白君瑜并不拿她当妾。别的就更不用说了。
祁襄捏着盏盖的手一松,瓷盖“啪”地一声松回盏上,随后将茶盏冲着姑娘的方向递过去,“我喝不了太热的东西,去稍微用水镇一下。”
姑娘双目含水地看向白君瑜,脸上似有似无地透着委屈。
这样一双眼睛在别人看来或许是魅惑的,但对笃定祁襄的眼睛最好看的白君瑜来说,简直不直一提,还非常冷淡地说:“去镇茶,愣着干什么?”
姑娘无法,再不情愿她也只是个下人,只得走过去接茶盏。
祁襄手指微动,姑娘手腕突然一酸,茶盏啪地一声打落再在,把祁襄的衣摆都溅湿了。
白君瑜赶紧去拉祁襄,皱眉问:“没事吧?有没有烫着?”
祁襄笑道:“还好,没事。”
“你怎么做事的?没学过规矩?”白君瑜呵斥姑娘。
祁襄不等姑娘申辩,便接话道:“这姑娘没□□好就来伺候你,也未免太随便了。”
白君瑜不耐地道:“长辈给的,不好拒。”
“那也不能这样没规矩。”祁襄拍了拍衣摆上的水渍,“要不这样,我帮你带回去教教规矩,你知道的,潘管家最会这个。”
白君瑜一怔,很快反应过来——祁襄这是帮他解围来的。
丫鬟们的规矩由嬷嬷教,小厮们由管家教,这中一般府中的正常安排。但白君瑜记得很清楚,祁襄以前提过,祁家小厮的规矩是由副管事教的,潘管家虽为管家,可对此事并不通,也从未教过,那如今又何谈“最会”二字?
白君瑜顺势而下,道:“如此甚好。我院中打杂的都是身上有伤退下来的士兵,身边就白如一个能管事的,实在不会教规矩。潘管家若愿意代劳,我不胜感激。”
“少爷!”姑娘惊叫着跪下来,“我……我是……”
她想说她是大爷送来的人,但她一没名份,二没入榻,三不能说大爷交代她吹枕边风的事,白君瑜要用这种方便送走她,也是名正言顺的。
白君瑜根本不理她,对白如道:“送四合院去。”
“是!”白如心情也好了,没想到祁襄一来就给解决了这么个大麻烦。于是一手薅起姑娘背上的衣服,就往外拖。
姑娘想争辩几句,但白如根本没给她机会,塞了巾帕就拖走了。
白君瑜微笑道:“跟我去换件衣服吧,这样从我这出去,别人看到还不知道怎么说。”
祁襄想说“我穿着你的衣服出去,才不知道别人怎么传呢”,但这样的调侃过于露骨,真计较起来反倒不好敷衍了,所以到了嘴边的话转成了,“好,那就麻烦你了。”
“没什么麻烦的。”
卧室里只有祁襄和白君瑜两个人,白君瑜找出一套未上身的衣服给祁襄换,自己君子地坐到屏风外,就算都是男人,也不多看。
“那姑娘你找个理由帮我打发了吧。”白君瑜说。
就算是长辈送的,他也可以在没碰过的情况下,转送给亲朋。只是长辈不会太高兴,却又说不出个理罢了。而祁襄这一出,让他既不必费心跟长辈交代,也不用再为如何送走这个姑娘烦心,教不好打发了,也是再正常不过的,而且人是祁襄要的,又经的是祁襄的手,长辈更说不出什么了。
“你这是利用我帮你平事?”祁襄明知故问。
白君瑜笑说:“是你有心帮我,既然你提了,倒省得我想办法了。”
祁襄换好衣服出来,衣服有些大,但不影响行动,姑且不折腾了,坐到桌前,问:“你对那姑娘就没半点想法?”
白君瑜摇头,“我父亲一生只有我母亲一人,我也想那样,一生一世,只爱一个人。”
一生一世一双人,多美好?只是他不会是那个人。祁襄笑意淡了些,但面上依旧从容,“我把人带走,外面会不会传我跟你抢人?”
“也不是第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