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奉旨撒娇-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那样欺负您,我们也应该欺负回去。”
玉旻哂笑道:“他如今禁足冷宫中,已经将我们过去的滋味尝遍了。阿慎,莫与这等人费心思口舌,那不值得。”
明慎认真道:“我记住了,旻哥哥。”
玉旻又问他:“对了,朕还想起来一件事。玟玟最近总说学书无趣,同伴无聊,朕每每批评她,她便要跟朕置气,你想过去陪陪她吗?”
明慎想了想:“好呀!旻哥哥,这个意思是不是我可以去一并跟着听讲?我听说玟玟的几位讲师都是德高望重的巨擘,这么说,我可以一起去听课?”
玉旻笑他:“朕看你是要当书虫了,随你罢。”
明慎又想了想,道:“那我等今年春闱过去后就来宫里陪玟玟,好不好?我哥考试这段时间,我要在家照顾他。”
玉旻道:“不耽误的,讲官每日下午教上两个时辰,宫内设太学殿供人休憩,你白天照顾霍冰,晚上就来朕这里,有什么不好的?御史台的事情也没有很多罢,朕每隔三日上一次朝,朕看你不上朝时就可进宫。”
明慎这才回过味来,拿肩膀轻轻地撞了撞他:“您就是想让臣住在宫里罢?”
玉旻笑着看了他一眼:“这是你说的,皇后,朕可没这么说。”
明慎肯定道:“您就是!您真是太坏了。”
玉旻把他的手指握在手中轻轻摩挲几下,而后抬起来放在唇边吻了一下。
他道:“就当是朕太坏了罢。”
明慎嗖地一下抽出手,又瞪他一眼:“旻哥哥,这是在外边。”
玉旻干脆把他直接圈在了怀里,任他怎么挣扎都不放,看到差不多了,这才笑着提醒他:“是不是笨,啊?阿慎,这里是什么地方?除去你我,这里平日是没有别人的。”
明慎这才想了起来,太庙除了每日早晚的扫撒宫女太监以外,是没什么人进来的。
他也就乖乖由他抱了,一想到周围没人,他胆子也大了,还踮起脚来在玉旻脸上吧唧亲了一口。
君臣二人在这里逗留了几炷香时间,随后在门口分别——玉旻处理这一天半积压的事务,明慎则回御史台上班。
只不过太庙这个地方,渐渐成了他们二人日后私下见面的场所——明慎毕竟不能每天替卜瑜送资料进宫,清吏司还没有忙到那个程度,各种借口都用过了,再这样下去也容易教人起疑。好不容易进宫了,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停留时间稍长也会有人议论。即便他明慎现在还顶着一个未来驸马的幌子,但更多的人还记着他曾为玉旻伴读的事,加之玉旻登基一年了还未立后封妃,这事往后会越拖越长,愈演愈烈。
他们眼下的困难,只是最清浅的风吹草动罢了。
初春过去,再过几天就要惊蛰了,一阵绵密的雨水过后,又一年春闱在即。
明慎忙着准备霍冰去考试的事,这些天也没怎么见到玉旻。他记着自己考试时被冻得半死的事,所以提前二十天订了一批小炭炉,还特意囤了许多烧起来不呛的松香炭,护手毛织若干,毛毯若干条,全新私人订制的毛毡轮椅一个。
霍冰上去试坐了一下,说热得慌,明慎坚持道:“到时候一定会很冷的!尤其是入夜后,考间还没有挡板,风就这样呼呼地吹——”他示范了一下,往霍冰脖子上吹气山风,被霍冰嫌弃地一把推开,而后不情不愿地答应了:“那好吧,就用这个。毕竟有种冷叫我们家阿慎觉得我冷,哥哥我却之不恭了。”
明慎摸了摸头。
他又去找了卜瑜,问他是否今年也主持春闱考场事宜,卜瑜诧异道:“是的,明大人有什么吩咐吗?”
明慎有点不好意思,总觉得自己在走后门似的,拜托他道:“那我哥,到时候能不能拜托卜大人多照顾一下?您也知道他腿脚不好的,尤其冻不得的,行走坐卧,还有一些琐事……可能也需要人服侍,有没有可能让我进去陪他呢?”
卜瑜道:“这恐怕有些难,明大人。”
明慎道:“我也知道……可是我哥,他虽然嘴上不说,可我知道他很要强的,到时候他出恭入敬还有自己处理床铺都会很困难,除了我,他也不愿意让别人来做,所以我也不知道要怎……”
卜瑜打断他:“您不必担忧,到时候我来做便罢了,令兄与我如今也算熟识,到时候我会提前为他选用一处偏些的号舍,不至让旁人看到了生出闲话来。”
明摄仍然担忧地看着他。
卜瑜笑了笑:“明大人放心由我来做罢,当年我父亲病重时,缠绵病榻,亦是无法下地行走。令兄的情况好上不少,我照顾人还是不错的。”
明慎于是彻底放下心来。
他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卜瑜劳心不少事了,明慎觉着再请人吃顿饭,或是口头感谢已经远远不够,于是亲自指挥人打扫了他们对面的府邸,从上到下干干净净,把庭院中的杂草除净,将荒芜的古井挖开,引入清澈的泉水,等着卜瑜搬过来。
这处宅子本来是玉旻考虑到日后霍冰嫁娶,兄弟俩分家后要住得近,故而买下的。明慎只模糊凭着幼年的印象记得,小时候对面住的似乎是一对老夫妻,在城中开设私塾,一年到头孩子的吵嚷声不断。如今这里头已经布满灰尘,久无人迹,打理起来会相当费劲。
为了表达感谢,卜瑜入主新家的一切琐碎的小事,他都提前打点好了。
卜瑜知悉此事后又上门来致谢,不料明慎进宫了,他只遇见了霍冰。
轮椅上的年轻人在温书,坐在庭院中,垂眸静立的模样看得他恍惚了一下,在那一瞬间,他几乎以为自己看到了明慎——那种沉静,安稳,甚而有些乖巧的模样,实在是与平日的霍冰大不相同。
霍冰就闭着眼睛晒太阳,靠着轮椅的椅背,温雅清透的声音传过来,每一个字句都很清晰。
让卜瑜有点想笑的是,他居然在背千字文。
比起霍冰在人前运筹帷幄的模样,面对即将到来的春闱,仍然还会检查一遍这样简单的小知识点,这不为人知的小紧张也和明慎很像——
不如说,两兄弟其实根本就和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虽然容貌并不十分相似,可若是当年的霍冰没被送出去,他大约也会长成和弟弟一样的人罢?
或许有点小小的坏心思,欺负一下弟弟,但仍然干净得如同一张白纸,和京中每个天真的纨绔一样,带着他独有的固执与天真,诗债换酒,新词换雪,他该是那样的人。
卜瑜没去打扰他。他立在院子旁边,听霍冰背完了千字文,而后毫无转折、流畅自然地背完了整部麟经,无一缺漏,之后是左氏传,连篇目顺序都一丝不差地背下去,兴许是后来说话累了,霍冰开始闭目养神,而眉头还是蹙紧的,仿佛改成了默念。
卜瑜将带来的谢礼放在院中,请明家的家丁不要去惊扰他,而后打道回府。
隔天,玉旻找他议事,正事说完后,谈及闲话,卜瑜笑着告诉了他明慎帮他翻新了住处的事,引得玉旻跟他一块儿笑:“这个小家伙。”
过后,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道:“他这些天忙着霍冰考春闱的事,连朕也不怎么见了。”
卜瑜道:“兄友弟恭,或许正是如此,霍公子有才能,明大人担忧明珠蒙尘,所以也格外上心。”
玉旻不动声色地看着他:“那爱卿觉得,春闱过后,朕点他为多少名合适呢?”
卜瑜怔了怔,稍后亦不动声色地答道:“陛下难为臣了,春闱还未开始,臣连霍公子能否进入殿试都不知晓,又何能为陛下献议。更何况,结果如何,全看他本人水准,陛下向来严正不阿,臣才疏学浅,无能置喙。”
玉旻笑了笑,没说什么,稍后却转了话锋,问道:“张念景近来如何?”
卜瑜道:“郁郁终日,听说大病一场,日渐消瘦。”
玉旻又道:“如果朕告诉你,霍冰私下与张念景有勾结,半月前已互通私信,将朕立阿慎为皇后一事告诉了他,爱卿,你觉得朕要如何呢?”
第44章
卜瑜直到走出大殿后; 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说了些什么。仔细想,也只恍恍惚惚地记得一句:“不会的,霍冰大人为了准备科举闭门不出; 对明大人也十分疼爱; 断不会做出这种事。”
玉旻道:“哦?爱卿这般肯定,能拿什么来担保?”
卜瑜下意识地道:“臣确保霍公子绝无二心; 以臣的所见所闻……可以用性命来担保。”
刚刚说完,他便看见了玉旻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顿时意识到事态不大妙,他这是说错了话。
玉旻集合了他所知的玉家人的一切优点——帝王家的决断、隐忍和善谋; 还有懂得取舍的大气,但他同时知道玉家人的那些缺点,多疑、暴戾、阴狠; 玉旻虽不似他的叔叔那般昏聩明显; 但或多或少地都能被察觉到。尤其是在冷宫的那段经历,他也不清楚那会对这位君主造成多大的影响。正常人放去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整整十年,不死也得疯。
他作为玉旻的身边人,此刻其实是并没有多少理由为霍冰这个外人说话的——
意识到这一点后,他已经踏出了长宁殿外,怔怔地看着外面汉白玉的须弥座栏杆,天气沉闷,那上面也沁出了薄薄的水珠; 看来是将要下雨了。
*
明慎这几天发现卜瑜经常往他们这边跑,据说是已经在正式着手开始准备搬家事宜。园子太大; 除去明慎为他打点好的那些后,他似乎有意更改一下布局,故而叫了监工和泥瓦匠过来,每天亲自负责跟进改造进度。
有时候见他忙得太晚,明慎便会邀请他留下来一起吃饭,后来见到卜瑜又一次在饭桌上累得睡着了,于是跟霍冰商量了一下,单独给卜瑜开辟了一个客房,让他不用客气,这段时间里若是两头跑太劳累,住在他们家也是可以的。
离春闱越近,霍冰的话就越少,成日闷在书房中。明慎跟他一块儿急,忧心忡忡的,连饭都吃不下去,反而是霍冰到了开考前一天放松了下来,一大早就推着轮椅出去乱逛,买了一些零碎的小东西回来,还买了一只鸡和若干蔬菜,回来要明慎给他雕几个萝卜。
明慎道:“哥!你明天都要考试了,我紧张,雕不下去。”
霍冰道:“没出息,是我考试,不是你考试,傻慎慎。快去快去,今天我要吃你做的鸡汁萝卜,你应当体察考生的五脏庙,若是吃得高兴了,说不定有如神助,立刻就考中了呢?”
明慎听了听,觉得有道理,于是紧张地过去给他雕萝卜了。
卜瑜刚好从对面过来蹭茶喝,听见了他们的对话,问霍冰道:“那日明大人说你若是没吃好,整个人的状态都会很差,这是真的吗?”
霍冰懒洋洋地瞥他一眼,顺手就把明慎倒给自己、自己又没来得及喝的雨前春递给他:“倒没这么严重,不过人生在世,唯慎慎与美食可让人得一日安宁,此话不假。”
卜瑜认真道:“我记住了。”
霍冰:“?”
卜瑜道:“无事,祝霍公子蟾宫折桂。明日我会将一切安排好,你不用担心。”
霍冰道:“谢过卜大人。”
明慎最终给霍冰雕了十几根萝卜出来。原因是他觉得既然霍冰要吃好,那么要给他雕一个特别好看的萝卜出来,雕完这个嫌弃那个,觉得每一根萝卜都雕得不够完美,等到霍冰发现的时候,已经有十三根萝卜惨遭明慎毒手。
霍冰:“……”
明慎有点不好意思:“哥,你挑一个来吃吧,剩下的就不浪费了,我做一锅去喂旻哥哥。”
霍冰倒是不嫌弃,跟着他一起认认真真地挑了一个雕花最好看的萝卜,交给家丁去料理,稍微腌过后蒸熟,浇上鸡汁,再将剩下的鸡肉铺在底下,肉质鲜嫩,萝卜清爽。霍冰吃得比平日多一些,过后早早地去睡了。
明慎焦虑地吃着萝卜,这才注意到席上还有个闷声吃饭的卜瑜。
他想要过问一下春闱的事情,还没开口时,卜瑜却问他道:“明大人,我有个问题要问你,附近有信驿吗?还是在家中养信鸽呢?我瞧着长安街这一块儿似乎没有信驿,若是想寄信去远处,不知道如何才方便。”
明慎琢磨了一会儿,道:“平常送信都是喊家里人送的,远些的话……去信驿罢,在两条街外有。卜大人平常上班忙,我想,如果写信写得勤,不如自己养鸽子,不过我上次打听过了,若是养鸽子,至多也只能送几百里的地方,再远的送不了啦。还有这条街上常有信客来招揽生意,价格贵一点,也会慢一点,不过胜在方便。”
卜瑜道:“原来如此。那明大人平日里是怎么寄信的呢?”
明慎想了想:“我没有要写的信。我哥来京几个月,也只往江南送催债的红条……是我去信驿帮他寄的,除此之外我和他不怎么写信的。”
“明大人的意思是令兄不曾跟什么人书信来往过吗?”卜瑜绕了半天,终于绕到了正题,他告诉明慎,“明大人,霍公子天赋异禀,此次春闱必能高中。每年朝中都会有人提前盯着,你也要替令兄上心些,若是被张念景之流蛊惑,作出一些约定门生的丑事,那便功亏一篑了。”
约定门生,这个明慎听说过,其实就是有的主考官为了笼络人才,提前联系那些还未科考而已成名的大才子,约为自己的门生,以至于提前泄露春闱考题的。去年春闱,玉旻还处理过类似的问题,将礼部一位侍郎罢免抄家,作弊的那几位永不叙用。
明慎迟疑道:“可是我哥……他虽然很厉害,可是一直很低调,我想大概不会……”
卜瑜循循善诱:“令兄是很低调,可是您已身在朝中,所有人都觉着您是未来驸马,陛下的心腹,想攀附您的也大有人在。在外,您是中立派,张党笼络不了你,说不定会向令兄下手,不可不防。故而,明大人近日多注意些,尤其注意以下令兄的书信往来。算作未雨绸缪即可。”
明慎道:“我懂了!我会注意的,不过卜大人,你不用这么担心啦,我哥他是会站在我们这一边的。虽然我没有旻哥哥和我哥那样聪明,但这个我是知道的。”
卜瑜暗自捏了把汗,面上却是滴水不漏,道:“如此便好。”
*
第二天,霍冰在明慎的呵护护送下顺利地进了考场。
明慎眼泪汪汪的:“哥,你要是身体实在不舒服就不要硬撑,我去问问旻哥哥能不能给我开个先例进去照顾你。”
霍冰抬眼看了看他:“别,慎慎,哥哥只是去考个试,又不是上战场,你怕什么?”
明慎这才不情不愿地目送他走了。考试三天,包括考官在内完全被封闭起来,他见不到霍冰,也没办法找卜瑜问情况,只好待在宫里陪着玉玟学书。
玉旻见了他几次,被他成天叽叽歪歪着担忧霍冰的情况腻歪得受不了,后来干脆把他抓去长宁殿里批奏折。明慎被他扣着手不许动,倒也真的慢慢静下心来了。
不过是三天,可他觉得比自个儿考试还要难熬。玉旻见他一直不说话,便逗他:“怕什么?朕是皇帝,你若是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朕讲一讲,还怕有什么办不成的事?”
明慎嘀咕道:“可我若是天天在您跟前说,就好像我要旻哥哥给我哥放水一样,这样不好。”
“你这个小脑瓜子还真是板正得紧。”玉旻把他搂在怀里,笑他,“你看历任皇后哪个不曾光耀门楣?即便出身不好,后来封赏荫袭,也是该有的。别说霍冰有才能,即便他无才能,只要皇后开口,撒撒娇,朕也能将他擢之高位。”
明慎:“……”
“看朕干什么?朕说的难道还不是实话?”玉旻捏他的脸,顺便又在他唇上亲了一口。
明慎抱怨道:“这个是色迷心窍的君主才会说出的话了,旻哥哥。”
玉旻俯身在他耳边道:“若不是皇后成日惑朕,朕又怎会色迷心窍?”
明慎说不过他,干脆不理他,专心帮他批起了折子。
自从他去御史台上任之后,批折子也越发的得心应手,玉旻除了请安折以外,也开始把一些普通的奏事折子交给他批。比如收税不齐和不大不小的灾情,他会拿着折子去问玉旻,玉旻则告诉他正确的应对方法和朝中需要分拨处理的数目,什么情况是出了大事马虎不得,什么情况只是地方官员贪污克扣,变着法子来找他要钱的。
有些时候,明慎的想法也会和玉旻产生一点分歧:比如当他得知地方官在收税时会借用银两重铸时损耗之由,美其名曰“火耗”,向百姓多收税钱,且数倍高于本有的损耗之后,他觉得应当狠狠地教训这些揩油水的官。
玉旻则告诉他:“火耗历朝盛行,虽是朝中陋习,但无法立刻根除,如若朕强行下令掰正,效果恐怕会适得其反。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更需要谨慎对待。旁人看是朕纵容,或是历代君主纵容,朕只管挨骂就是了,不是什么伤筋动骨的大问题。”
明慎“哦”了一声,又探头问他:“那应该怎么做呢?”
玉旻温柔地看着他:“朕减免了人头税。还记得上次朕说的么?以往人头税从三岁起征,好些人交不起这笔钱,甚而杀婴。如今全数改成二十岁之后收税,百姓免了这一项,火耗之困也可以缓解一些。”
明慎立刻想了起来。上一回他和玉旻置气,玉旻半夜翻窗来找他,跟他闲聊到此。
玉旻一向雷厉风行,想做什么便刻不容缓地做了。小时候他们被一个后妃冷眼欺负过,那妃子在人前慈眉善目的,整天吃斋念佛,人后却是一副蛇蝎心肠,故而玉旻在一个雷雨夜中带他去砸了后宫所有的菩萨像,还用丹砂书字,说有后妃信神却渎神,神应劫而归,不欲多留。
那后妃吓得哭哭啼啼,后来果然也遭人厌弃,被丢去了冷宫,下场想必也不好。
去砸菩萨像,去偷圣旨,都是玉旻想到了,便带着他去做了,毫不迟疑,也从未失手。
明慎忽然想到他来京之前对霍冰的话。他说:“陛下是陛下,旻哥哥是旻哥哥,我分得清。”
他怎么会觉得自己分得清呢?
身边这个人始终是他的旻哥哥,未曾改变,又哪里来的要分开的说法。
他心思一动,手又伸过去,虽然眼睛目不斜视地盯着玉旻要他看的奏本,那只手却非常不乖地、一定要牵到玉旻的手才作数。
玉旻批评他:“不许嗲了,嗲精,快专心帮朕批。”
明慎不为所动,固执地要把手交给他,又小声辩解了一句:“臣没有嗲。”
玉旻笑着握住他的手,把人拉到自己怀中,低头吻了吻他:“好,你没有,是朕在嗲,行了罢?”
*
明慎以为等待霍冰考完的这三天,都将会和今夜一样平静地过去。然而正逢玉旻补二月末落下的一次朝会时,之前称病不出的张念景破天荒地来了,还重振了精神,在玉旻御门听政时,当着忠臣的面上议。
他的声音苍老了许多。卜瑜不在,明慎面前没人挡着,一眼就能看见张念景日渐倾颓的身影。他以为张念景会陈说政事,至少说一说前几天来报的山东洪涝的消息——按他的想法,若是张念景真的还想垂死挣扎一番,那么早日对玉旻表示顺服才是上上策。
然而,当他一字不差地听完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张念景拜道:“陛下登基已有一年,国泰民安,各方归顺……然内宫空虚,实为隐忧,恳请陛下早日采选秀女,充盈后宫,延续血脉……”
天空中开始飘一些细小的雨珠。
“再者,现朝中流言蜚语四起,污蔑公主名誉,臣恳请早日择定驸马人选。依臣愚见,宛陵明氏明慎大人青年才俊,前程不可限量,请陛下考虑。”
他俯身跪拜,附议者也跟着跪拜,乌泱泱一下子跪了许多人。
张党虽然跋扈,但他此刻提出的议项无懈可击,这件事早有人在提,玉旻的的确确到了该采选秀女的年纪了,他已经二十二岁了,而后宫尚且一个人也没有。
此事无懈可击,明慎的事也无懈可击——春猎时人人都看到了小公主有多依赖他,好事成双,他们还能怎么办呢?
这一瞬间,明慎心头一个猜测一闪而过:张念景这么快地拿后宫的事情施压,难道已经知道了他和玉旻的事?
可这又是谁告诉他的呢?
明慎站着迟迟没有动,被身边的同事拉了一下:“快跪呀,明大人,这是江山社稷的好事!他推的还是您,您的好日子要到啦!”
他只有跟着跪下去,俯身时偷偷往前看了一眼,然而开始下起雨来,玉旻又隔得太远,看不清他的表情。
第45章
春闱这三天; 明慎没有去见玉旻。他窝在家中,霍冰不在; 卜瑜也不在; 他不知道要去问谁。
其他人的奏折一封一封上,仿佛是终于找到了议论点一样; 连带着御史台的这些人都纷纷觉得眼下太平无事,催玉旻结婚突然就变成了头等大事——之前是没有人提,眼下张念景突然跳出来提这个事,那怎么行?张党刚有颓势; 朝中百官刚过了一段好日子,难道要让张念景这样眼睁睁地借着选秀立后之事东山再起吗?
上头那位的意思毕竟谁也说不清,玉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