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暴君-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逡道:“你这几日常去见孔瑾。”
  罗逡的语气是肯定的语气; 罗朗没有回答。
  罗逡道:“你对皇帝陛下,是如何想的?”
  罗朗也没有回答。
  罗逡叹了口气:“罢了; 我不该来问你。即使愚钝如我,也看得出来,何况你。辛苦你了。”
  罗朗低下头,心里是的确有些委屈。
  若他一人,他肯定包袱款款去投奔皇帝陛下了。
  谁乐意去拉扯一帮拖后腿的人?罗家和皇帝陛下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魏周现在还有一个冀州,罗家有什么?
  即使罗家在江东声势浩大,但江东又不止罗家一个望族。以前没有强敌; 江东不愿意被其他本来和他们平起平坐的世家豪族统治,自身又没能力自立,自然会以罗家马首是瞻; 让罗家这个领头羊,带领他们整个江东望族获得辉煌。
  虽不如罗家登临九五,至少也比在其他世家手下干好。
  但对手是皇帝陛下就不一样了。皇帝陛下的地位超脱所有豪门之上,对许多世家而言,为其他世家做嫁衣,为何不投奔皇帝陛下?何况皇帝陛下更占优势。
  没见到现在已经少有世家族长往罗家跑了吗?没听见建业处处传颂皇帝陛下的神奇事迹和益州百姓的美好生活吗?
  只一些罗家人被之前一呼百应的形式蒙蔽了双眼,看不见形势。
  可罗朗在祖父灵位前发誓,要接过罗家的重担。即使知道前路渺茫,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去闯。
  罗朗这段时间看似冷眼旁观,什么都没做,实际上暗地里罗家还是在他的掌控中。他就是要看看,罗家有多少不稳定的因素。趁此机会,一举拔除。将罗家牢牢掌握在手中。
  但即使他确定自己能解决罗家现在的问题,可他心里还是迷惘。
  解决了之后呢?他该如何选择?
  当然,他可以统一意见,举家投靠皇帝陛下,帮皇帝陛下统一江东。
  只是这样,罗家最多也就多一个三公而已。甚至,皇帝身边已经有了那么多能人贤士,他能不能排得上三公都是问题。
  这算振兴家族吗?
  罗逡看着儿子这样,心里十分难受。
  他自己没什么本事,一直在兄长庇佑下生活。
  兄长早逝,儿子天资聪慧,被父亲选做罗家家主继承人,他是为罗朗骄傲的。
  只是作为父亲,一个和罗家这个大家族无关,只单纯血缘亲情上的父亲,罗逡看着一切以家族为重,把自己的抱负理想感情都深藏心底,从原本神采飞扬变成了现在有些阴沉模样的儿子,心里不难受是不可能的。
  他只恨自己没用,不能为儿子分担。
  不,或许他能。
  罗逡想起妻子的出谋划策,道:“为父愚钝,不认为罗家有本事和皇帝陛下对抗,因此,为父准备和你母亲一起启程去成都。”
  罗朗猛地抬头:“哈?”
  罗逡看着罗朗目瞪口呆的样子,脑海中想起了儿子小时候那古灵精怪的模样,他强忍着笑意,严肃道:“以后我们各自为主,就是敌人了。你见到为父,不必手下留情。”
  罗朗瞠目结舌:“什么?”
  罗逡道:“不日,我就将启程前往成都。你母亲已经在收拾行李。我今日就是来通知你的。对了,孔瑾你留下也罢,扣留也罢,千万别伤害他。留下他,将来你投降的时候,好歹留有一丝余地。”
  罗朗忙道:“我当然不会杀他……等等,父亲,你说什么?你和母亲要去哪?成都?”
  罗逡义正言辞道:“我罗家世代公卿,我父亲和大哥都为汉室忠臣,我从小就受他们熏陶,要匡扶汉室。虽我不如父亲和大哥,但也是陛下的臣子。我本就不同意罗家背叛汉室,只是若汉室名存实亡,那谁逐鹿天下也无所谓。既然陛下安然无恙,我自然要为陛下效力。”
  罗朗看着自家父亲正气凛然的样子,整个人呆滞中。
  罗逡一甩袖子:“此事只是来通知你,全我两父子之情。你是否要扣留为父,皆由你决定。但为父要说明白,无论我在哪,心里都是向着汉室。”
  罗朗讪讪道:“我怎么可能扣留父亲……父亲,现在罗家乱成一团,你要投靠陛下,也别选现在啊?”
  罗逡凛然道:“正是现在,才是投奔陛下的最好时机。陛下现在正缺人,若晚了,能帮得了陛下什么?为父不才,但去给陛下当个郡守还是没问题。”
  罗朗扶额。
  虽说他父亲不比大伯,但地方官怎么可能当不来?若父亲真的跑去成都了,他难道真的要父子成仇?
  不,等等,他还没想要要不要自立呢!
  罗逡丢完一堆话之后,保持着正气凛然的姿态和神情离开了,留他儿子在那里傻乎乎的站着,好似还没回过神来。
  待走出了院子之后,罗逡转身就去了妻子房间。
  “怎么?说完了?”方夫人笑眯眯道。
  罗逡用袖子擦了一下汗:“好像骗过去了。”
  方夫人道:“我们并不是骗他。本就是打算去成都的。”
  罗逡灌下一杯蜜水,道:“是啊。”
  既然罗家不可能成功,他至少要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儿子。
  最差的预想中,只要他投奔皇帝陛下,皇帝陛下看在他的面子上,或许能为他留下罗朗的性命。哪怕关罗朗一辈子,他至少有个可以把儿子救出来的念想。
  而且,儿子被关押被流放,他还能护得住孙子。
  他就这么一个儿子,怎么也不能毁在家族手中。
  所以罗逡没有被他父亲选择继承人,不一定是不聪明,其实最大的原因,是他太“自私”。
  比起罗家这个大家,他更注重自己的小家。
  在罗逡看来,其他人关老子屁事,妻子儿子好才是最重要的事。至于什么世家,只要老子和儿子够厉害,分分钟又是一个世家。
  在以家族为重的世族中,罗逡这想法真是离经叛道不合群。
  罗逡有些担忧:“你说咱儿子会不会把咱两关起来,不准我们离开?”
  方夫人微笑:“不会。他不但不会,还会助我们厉害。因为他也知道,罗家获胜希望渺茫,不希望我们受到伤害。”
  “但我们走了之后,儿子在罗家会很难做吧,他们肯定会更加不服……”罗逡一拍大腿,“哎哟,这不是更好吗?最好把儿子排挤在家族之外,让儿子心灰意冷。以儿子脾气,肯定是隐居或者远走,即使不投奔陛下,罗家做什么,都和儿子无关了。”
  方夫人点头:“正是这个理。”
  夫妻两美滋滋的收拾细软,准备择日出发。
  ……
  罗朗则陷入更大的迷惘中。
  本来他就不看好罗家,只是他必须背负罗家。现在连父母都不支持他,他觉得,迟早要完这个迟早,只有早,没有迟了。
  更让罗朗无语望天的是,第二天,他最好的朋友吴孚向他辞行。
  “孚决定去投奔皇帝陛下!”吴孚目光炯炯,“以后若是战场相见,请勿手下留情。”
  罗朗深呼吸了一下。觉得这话真是耳熟。
  呵呵,能不耳熟吗?昨天才听他爹说过。
  罗朗问道:“子辅为何突然决定?”
  吴孚摇头:“孚不是突然决定。父亲早已经决定,只是认为贸然投靠没有功劳,正率兵扫平于泽凉州余部。没想到魏周言行不一,说是辅佐汉室,实际上有自立之心。趁着父亲扫荡凉州之时,夺了父亲的地。父亲决定直接率兵前往益州,我也该出发了。”
  吴孚劝说道:“如今陛下大势已定,嘉飨为何不行动?”
  罗家嘴角扯了扯。
  难道他要说,罗家想自立吗?
  虽然他和吴孚交好,但罗家暗地里的谋划肯定不会被外人得知。或许一些同为江东世家豪门的人会知道一些,但吴家还算不得世家,他的谋划也没有告诉吴孚。
  吴孚虽不知道罗家打算,但隐约猜到了一些:“难道是罗家有人不愿意投奔陛下?唉,你和我不同,你还要照顾这么大一家子。以前羡慕你罗家势大,现在觉得,家族人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
  吴孚和罗朗太熟悉,说话也没顾忌。
  他道:“干脆你和我一起离开吧。别管你那一大家子,带走伯父伯母就好。你好好劝说,伯父伯母肯定会依你。”
  罗朗嘴角抽搐了一下,道:“父亲和母亲已经决定投奔陛下,昨日与我辞行。子辅若要去成都,可与我父母同行,也算有个照应。”
  这下轮到吴孚瞠目结舌了:“什么?伯父伯母都要离开,你还不走?究竟谁是你亲父母?我说啊,就算你祖父和伯父在,他们肯定也是会立刻去成都。你留在这里干什么?”
  罗朗想了一下祖父和伯父言行……好像的确是这样?
  “可我不能对罗家置之不理。”罗朗叹气。
  吴孚挑眉:“你这人啊,虽然聪明,但总是喜欢钻牛角尖。我就不信你看不出来陛下优势有多大。即使不忠于汉室,你觉得谁能和陛下对抗?现在除了陛下之外,优势最大的就是魏周。可不是我说,魏周那卑鄙小人,既然打着忠于汉室的招牌发家,他现在要和陛下敌对,就已经注定了失败。别看他似乎现在一片花团锦簇,内地里肯定已经有不少人离心了。”
  “我不知道罗家是想自立还是想投奔魏周,但你们还没开始起步呢,陛下就已经有重新统一天下之势。你们就算起兵,将领哪来?谋士哪来?谁都不是傻的,凭什么上你们这条注定会沉默的船?”
  “我知道你祖父肯定让你看护罗家,但眼睁睁看着罗家往死路上撞,就是看护罗家吗?”
  吴孚言辞犀利,说的罗朗背后生出了一层冷汗。
  的确祖父让他照顾好罗家,是他听其他人愿望,希望让罗家更上一层楼。
  事实上祖父从未说过,要让罗家在他手上,成为九五之尊的家族。
  罗朗一想,以祖父性格,知道他们背叛大汉好不容易又出来的一个英明皇帝,肯定是不愿意。
  而且,罗家要更上一层楼当然是对的,但是明知道不可为,还非得往死路上走,这不叫勇敢,叫愚蠢。
  罗朗多日来笼罩在思绪上的浮云,瞬间被拨开。
  罗朗对吴孚深深一作揖,道:“谢子辅,弟如醍醐灌顶!”
  吴孚露出八颗牙齿,灿烂一笑道:“好了,我两谁跟谁。你是留在这里,劝罗家投奔陛下,还是和我一起走?”
  罗朗思绪开朗之后,思维也活跃了许多。他狡黠一笑:“我和你一起走。”
  吴孚惊讶:“我以为你要劝罗家不要再和陛下硬碰硬。你居然要抛下罗家?”
  罗朗道:“劝他们,不知道要废多少口舌。不如我先去成都,向陛下禀明此事,并且领了江东的差事,再来处理此事。同样处理此事,自己先做了再去投奔,和先投奔了再做,是两回事。”
  后者,这就是他的功劳了。
  吴孚忍不住对罗朗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嘉飨,就是厉害。那我们什么时候离开?”
  罗朗道:“我问一下父亲,行李收拾妥当没有。行李收拾妥当,即可悄悄出城。我的人会拖住他们。”
  吴孚笑道:“好,就听你的。我家人少,随时可以离开。”
  罗朗下定决心之后,就回头见了父亲和母亲。
  罗逡和方夫人十分高兴。
  当他们听到是吴孚劝说之后,罗逡高兴之余又有些吃味。
  “你看,我这么逼他,他都没说跟我离开。怎么吴家那小儿一开口,他就要跟着人走。”罗逡不高兴道。
  方夫人哭笑不得:“不过就是第二日的事,你想太多。若不是我们也要离开,朗儿也不会这么快决定。”
  罗逡被方夫人安抚了。
  ……
  罗朗见过父母之后,又去找了孔瑾,表示自己要离开的决定,并且表示现在建业很乱,希望孔瑾和他一同离开。
  孔瑾当然欣然同意。
  “不过,我们这么多人离开,会不会引起麻烦?”孔瑾问道。
  罗朗胸有成竹,道:“请交给朗,朗这点还是能保证的。”
  孔瑾就不再多言。
  是夜,他拿出猫毛乐呵呵笑了许久。
  果然陛下给的护身符就是管用,这次出使本来只打算分裂罗家,动摇罗朗,没想到罗朗直接跟着走了。这一定是皇帝陛下护身符的作用。
  真是太顺利了。
  于是孔瑾更加确定皇帝陛下的神奇之处,为他后来成为最厉害的皇帝吹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于为什么是之一,嗯,因为皇帝吹实在是太多了。
  .....................
  孔瑾这边事情一片顺利,正准备离开建业回成都的时候,吴孚的父亲吴泰已经到了益州边境,表明投奔的来意。
  司俊亲自去迎接,而刘荨没去。
  因为刘荨感冒了。
  刘荨这次感冒完全是自己做的。
  某一夜,他要夜观星象,然后吹了冷风,就感冒了。
  司俊:“……”你是不是有病?
  刘荨吸吸鼻子。他是真的有病了。
  其实刘荨觉得自己很冤。他就是在和系统里小伙伴们聊天的时候,楚铭谈到,现代社会光污染太严重看不到银河,实在是遗憾。
  萧悦也说,未来社会,星空和地球完全不一样,完全看不到银河。
  宿谊在那里炫耀,他那里的星空特别美,银河特别亮。
  刘荨突然发现,他来古代这么多年,居然没有好好看过一次星星。这实在是太不穿越者了!
  主要是自己以前不是个文艺人,没有看星星的习惯。
  不过现在还不晚。
  想一出是一出的刘荨,当晚就跑去看星星,成功感冒。
  司俊想想就觉得心塞。
  刘荨又是鼻涕又是喷嚏的样子显然形象不佳,没办法去迎接拉着这么多军队来投奔的吴泰。于是司俊就一个人去了。
  等见到了吴泰,为吴泰接风洗尘的时候,司俊还在想,刘荨感冒好了没有,喝药没有,是不是又睡不着。
  吴泰见司俊走神了许多次,心里有些忐忑。
  不过吴泰是个心胸阔达的人,有什么疑问当场就问了:“司公是否有什么心事?”
  司俊回过神,道:“将军唤我子杰即可。我只是忧心陛下。”
  吴泰忙问道:“陛下怎么了?”
  司俊见吴泰关心不作假,笑容真切了些,道:“陛下感染了风寒,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还是有些担心。”
  听只是风寒,吴泰松了口气。他道:“陛下身体有恙,司公难怪心忧。”
  听吴泰不愿意改变称谓,司俊也不勉强,他继续道:“陛下若无恙,定是亲自来迎将军。将军劳苦功高,整个讨伐于泽联军,只有将军一人在努力战斗。俊实在是惶恐。”
  吴泰摇头:“这是为人臣子应该做的事。司公不必如此。司公护卫陛下,才是应做之事。于泽死后,他的残部不足为惧。只是泰本以为可以为陛下扫平凉州,没想到被魏周那老贼断了后路。唉,当日信了老贼说辞,以为他世代公卿,定是真心为了汉室,泰愿为他做一把刀,南征北战。谁知道……唉……”
  司俊安慰:“将军忠烈,心里难受,俊能理解。俊也有同样苦恼。原本陛下被于泽挟持,天下离心也难免。如今陛下形势大好,俊本以为一呼百应,中原应该再无战乱,和平繁盛指日可待。谁知道,唉。以陛下宽厚,怎愿意看见我们汉家人自己内斗不休?北有胡人虎视眈眈,我们内斗,若又有太|祖时匈奴压境,甘泉之耻还如何是好?”
  吴泰点头:“我这次来,正好有胡人动向要禀明陛下。鲜卑和羌胡的战斗似乎快结束了,羌胡节节惨败。待羌胡全面败退,鲜卑攻克羌胡领地,很可能下一步就是刀指中原。”
  司俊顿时沉默。
  这时候他心里想的是前不久刘荨的玩笑,“内乱吧内乱吧,就算没有个汉废帝给他们带路,鲜卑胡也会打过来。到时候咱们还在打,鲜卑胡直接铁蹄南下,那才有趣了”。
  他是不是该说陛下乌鸦嘴?回去要不要让他写检讨?
  司俊深呼吸了一下,道:“此事必须马上禀明陛下。将军可否能让俊先行一步?俊要立刻亲自回成都,向陛下禀明此事。”
  吴泰立刻严肃道:“泰愿和司公同行,快马加鞭,去成都禀明此事。泰军队可缓行。”
  司俊立刻同意。
  于是,当夜,本来就感冒鼻塞难受,司俊还不在旁边陪睡,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刘荨就迎来了刚走一天的司俊。
  刘荨吸吸鼻子,傻乎乎的看着司俊:“啊,出现幻觉了。”
  司俊没想到会在院子里碰见出来“梦游”的刘荨,顿时不知道该作反应好。
  他最终伸手弹了一下刘荨的额头,道:“谁是幻觉,我回来了。”
  刘荨捂着额头,道:“疼,看来不是幻觉。你怎么回来了?不是去迎接吴泰了吗?我记得吴泰是死在刘景手中,他这次居然逃过一劫,真是幸运。”
  司俊道:“停停停,不要乌鸦嘴。你已经乌鸦嘴一次了。”
  刘荨不满:“我哪里乌鸦嘴?你这是诽谤。”
  司俊瞪了刘荨一眼,道:“羌胡战败。”
  刘荨还没反应过来:“羌胡本来就打不过鲜卑胡,战败怎么了?”
  司俊道:“羌胡战备,鲜卑胡吞并羌胡之后,下一步就该是中原了。”
  刘荨:“……哦。”
  司俊道:“你就这反应?”
  这次轮到刘荨做出无奈的神情了:“这事我们不是早就知道了吗?鲜卑胡本来就意图染指中原。历史中有刘荨给他当马前卒,现在没有马前卒,他估计会自己上?或许会扶持其他人?不过他吞并羌胡之后,还要消化战争红利,没那么容易打过来。”
  “就算打了过来,历史中中原乱成那个样子,鲜卑胡占了长江之北大部分地,汉族政权苟延残喘,不也喘到新的强大王朝诞生的时候?我们现在形势比历史中这时候强多了。他要敢打过来,我就告诉他,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刘荨话说的很霸气,但配合他吸鼻子打喷嚏的模样,实在是霸气不起来。
  不过司俊仍旧奇迹般的被刘荨话中的自信安抚了,他松了口气道:“说的也是。到时候当敌人打就是,打鲜卑胡也是打,打魏周也是打,没差别。”
  刘荨道:“不知道现在的魏周和鲜卑胡谁更厉害一些。历史中,魏周可是让鲜卑胡吃过好几次败仗。大汉还是很厉害的,就算分裂成这样,也能和胡人打。可惜后代实在是不争气。”
  司俊道:“为了皇位的稳固,重文轻武,让士兵无粮无饷,将军不敢带兵,什么都不懂的文臣纸上谈兵祸国殃民,国家岂能不败?”
  刘荨拿出手绢揩了一下鼻涕,道:“好了,不说那么后来的事了。鲜卑胡的消息是吴泰带来的吧?我是现在去见他,还是明日去?”
  司俊道:“既然陛下醒着,现在去如何?”
  刘荨道:“也对,虽然我心里不急,但是也得显出急的态度嘛。阿嚏,咳咳,不过我这模样去,会不会不太礼貌?”
  司俊道:“事有轻重缓急,不碍事。”
  于是刘荨扑司俊身上,把鼻涕蹭他肩膀后,施施然回房换衣服准备出门。
  司俊:“……”小草你是熊孩子吗?!
  .....................
  吴泰本以为皇帝生病,顶多第二日才召见他,没想到司俊回府邸后不久,皇帝陛下就召见他了。
  吴泰激动得三叩九拜,还未说话,皇帝陛下就几个响亮的喷嚏,打得他都懵了。
  刘荨吸吸鼻子,可怜兮兮道:“将军请坐。朕身体有恙,忍不住喷嚏,让将军见笑了。”
  吴泰忙道:“陛下龙体要紧,羌胡虽惨败,也不是一日两日就会被打服。陛下不必着急。”
  刘荨又打了个喷嚏,带着傲娇的小鼻音,道:“朕知道。不过朕不掌握全部消息,心里不踏实。”
  于是刘荨一边打喷嚏,一边询问吴泰现在羌胡和鲜卑胡战争现状。
  刘荨从双方战线推进,各自交战将领,问到北边汉民被波及的情况,以及是否有边军在防备。
  当刘荨得知吴泰在和凉州军打的时候,经常遇到胡人,就矛头一致对转,把胡人打完了,再继续打的时候,露出笑容:“就该如此。”
  吴泰忙道惶恐。
  他心里是真惶恐。
  皇帝陛下对羌胡和鲜卑胡了解的也太深了,连他们领地里有什么山什么河都知道。
  难道陛下心中早就有收复汉末失地的野心?
  吴泰细思之后,觉得自己应该没想错。皇帝陛下肯定不仅仅是想平定中原,收复汉末之地绝对也是计划之一。
  就算现在做不到,皇帝陛下肯定也要为后人奠定基础,就像是文景二帝为武帝奠定基础一样。
  吴泰看着因感冒打喷嚏流鼻涕,眼眶也是通红,显得可怜兮兮的皇帝陛下,心中也不由生出同样野心。
  如果他能成为收复汉末失地的将领那该多好?所有武将,都有一颗封狼居胥的心。
  刘荨像是看穿了吴泰心中所想一样,道:“打自己人算什么本事,能封狼居胥才是能耐。希望使者们能传来好消息,中原叛乱尽快结束。鲜卑胡迟早打过来,朕可不想等鲜卑胡打过来的时候,朕还在收拾中原的烂摊子,阿嚏!”
  “陛下,该回去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