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暴君-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人点头。
也是,罗朗是已经接触过朝廷核心的人。殿试主要是问策,他掌握的讯息肯定比其他还没有接触过朝廷官场的人多。这是先天的优势,没法比。
何况,罗朗已经是解元和会元,第一次科举,皇帝陛下肯定还是希望有个三元及第之人,这也算吉兆。
不过他们也知道,皇帝陛下好像对探花的执念更加深一点。全朝上下都想要个三元及第当做吉兆,但皇帝陛下说不定会因为罗朗长得最好看,不要三元及第也要一个最好看的探花。
他们即使很嫉妒罗朗,但这种因为脸的儿戏之事,他们也一定要阻止。
不过最终能不能阻止,还是只能看司公了。
皇帝陛下现在越来越有皇帝的独断专行的模样,只有司公的话他能听得进去。
虽然他的独断专行的地方都很奇特。比如今天他拉肚子,但是非要吃火锅,还是里面有多的吓人的辣椒和花椒,并且调味料里面还要加一大把辣椒粉的火锅,这种奇葩的事。
第70章
罗朗既然对自己如此自信; 其他人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会试学子的待遇还只是小菜一碟; 到了殿试后; 才是真正荣耀的开始。
罗朗听着簪花游街、琼林宴、昭告天下之类的步骤,忍不住脸颊微红,有一种喝醉了般的微醺之感。好似美好景象已经近在眼前似的。
他也的确有这种资本。
许和看着眼红,阴阳怪气道:“不过陛下还是没有放弃让你成为探花,愚兄觉得陛下的想法还是有些道理的。”
荀文瞬间会过意; 也微笑道:“没错没错; 我觉得应该支持皇帝陛下。”
荀尹当然是要支持他的叔叔:“嘉飨有倾世之貌,当为探花。”
孔瑾想了想; 还是不好意思打破自己的君子形象; 只轻轻颔首表示认同。
罗朗:“……”
他扫了一眼这些所谓有人,冷哼一声; 说了一句皇帝陛下的至理名言:“嫉妒使人丑陋。如此一看,朗的容貌自然倾城。”
……
在不远处,乔装过的刘荨努力伸长脖子,竖起耳朵,激动的拉了拉旁边司俊的袖子:“看!他们吵起来了哈哈哈!“
司俊把刘荨扯回了座位上,叹口气。
也不知道刘荨是个什么毛病,既要来看放榜,又不和其他人一起; 还要偷偷摸摸围观。
现在还想奢望刘荨变得正常,是不是已经不可能了?
嗯,当司俊用上“奢望”这个词的时候; 已经表明他自己都觉得不可能了。
这可真是一件悲剧的事。
.................
殿试如期而至。
第一届科举考试的考生们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来到考场。
因为成都没有宫殿,因此这次殿试从名称上来说,有点名不副实。不过有皇帝陛下在上头坐着监考,是不是在宫殿里考试都无所谓了。
刘荨本来还期待着看到影视作品中那些因为太过激动结果殿前失仪的景象,从这一点说,他心里有点阴暗。
不过令他十分自豪的是,敢来参加螃蟹试吃大会的考生们显然无论是才华还是心智都很有两把刷子,一个个看着都十分靠谱。
刘荨摸摸下巴,还好殿试只是排名,只要不殿前失仪,就不会刷下去。不然这些一看都很靠谱的人才们,刷掉哪一个,他都会心疼。
其他官员也纷纷拈须微笑。
虽然有许多人来抢饭碗,以后竞争更激烈一些,不过朝中肯定是必须纳入新的人才。既然同僚需要扩充,在工作这么繁忙的时候,自然是来得是能帮忙的人,比拖后腿的人好多了。
之前考试类别繁多,基础科目有经义、计算、国策等,这些都是简单的选择题,虽然题量繁多,但做题和阅卷都很容易。主观题有分析题、论文题等等,刘荨拿出这些题,让大臣们帮忙翻译成现在人用的语言的时候,大臣们都用看天书的眼光看着试卷。
司俊不由苦笑。
刘荨这些试卷,是委托两只猫找的他们公务员考试的试卷。慕晏和宿谊用这些试卷坑了好几次他们的新科进士,将最终品慷慨的卖给了刘荨,刘荨就拿着这些试卷来坑自己人了。
这些题司俊做过,以他现代人的知识储存量,做这些题并不难。这些题类型虽然是后世用的,但是难度减轻了不少。而且还每个人分配了算盘,表示他们不会算数可以打算盘。
这件事在考试前就已经公布了,所以前来考试的人都学过算盘——如果学不会,那就不是我的问题了by不靠谱的皇帝陛下。
这就跟计算的时候可以带计算机一样,刘荨觉得这难度简直降得不能再降了。
刘荨甚至道,等大家的思维改过来之后,他还要加深题的难度。
嗯,司俊觉得,任由刘荨乱搞吧。反正大臣们都支持他,这大概是没问题的。
司俊已经不知道谁才是古代人谁才是现代人了。他这个现代人都不敢如此乱来。
殿试的时候,就全是主观题了。
殿试有好几套不同的命题,考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
比如军事、民策、城区规划等等,多是情景模拟,考生择其一作答,假装自己是大臣,对皇帝陛下献策。
这些题刘荨的心腹大臣都看过,若不是怕漏题,他们真想自己也答一次。
这真是太有意思了,皇帝陛下打脑袋瓜果然不是凡人的脑袋瓜。这些千奇百怪的情景模拟,皇帝陛下是怎么想出来的。
此刻刘荨非常有逼格的胡扯道:“古人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世间百态,史书中都有记载。”
然后大臣们行以为真,跑去图书馆翻书了。
不过刘荨说的也没错,不过这些情景模拟并非是这个世界的史书,而是系统里小伙伴们倾情贡献,和这个世界以后历史走向而已。
历史中的一些巨大事件,被他改编成了情景模拟。他希望,不仅能用此筛选出人才。之后,他将会将考试答卷编纂成册,将其刊印天下,希望让天下有识之士,看到那些情景模拟的时候,能领悟到考试之外的一些东西。
如此剧透,希望能让后世少走一些弯路吧。
刘荨这突发奇想,经过司俊的肯定和完善,变成了后世称呼的一种奇迹。
刘荨这一朝的殿试试卷大部分情景模拟,在后世历史中都得到验证,被后世神秘学家称为“预言殿试”,刘荨和主笔的司俊两人肯定有一人是会预言的神人。
当然,后世靠谱的历史学家则评价,是因为刘荨和司俊这两位学识渊博,思维超前,就像是许多大学者所提出的社会模型被后世验证一样,他们两是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科学家XX家,他们高瞻远瞩,能看到后世发展的一些弊端和前行的方向,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这两人能在后世醒来,肯定会扶额。
XX家并没有,穿越者了解一下?不过就算是最不靠谱的影视剧也只会弄成神仙下凡,穿越者还是不敢写的。
所以刘荨留下的“朕乃穿越者”的遗言到底被考古学家找到没?
...............
考试时间还是漫长的,刘荨给了他们四个小时的时间写文。
刘荨想着,公务员考试还有那么多客观题主观题,也就两三个小时。他就要一篇策论,四个小时应该够了吧?
大臣们表示皇帝陛下这是不是太苛刻了,至少一天吧?
刘荨想着史书中记载的殿试好像真的是考一天,不过他就考四个小时。
司俊表示支持。
司俊道:“陛下给了许多类型的题,几乎涵盖了所有国策。入场的考生,既然有心报效国家,心里总是有一二想法在胸。若半点想法也无,还需要临时思考,那这人,不要也罢。”
大臣们听后,纷纷觉得有道理。
像他们当年来投奔时,心里肯定也是揣着经过精挑细选的锦囊妙计。这些考生,若心里没点数就匆匆上了考场,那被刷下也是理所当然。
他们被皇帝陛下逼着做计划,心里也渐渐认可,当官的,肯定还是要走一步思个五六步,做到心里有数才成。就跟他们读书习武的时候一样,这一天要完成什么目标,十日要完成什么目标,一月又要完成什么目标,都是事先计划好了的。
轮到朝中庶务的时候也是一样,不能走一步算一步,国家大事,更需要步步斟酌,提前做好计划,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一点点修改,最后再将完成的情况和计划作比较,看比计划中好的是怎么好的,达不到计划又是出了什么问题。
这一点,也和读书习武是一样的。
世间许多事的道理都是想通的。
这些考生若浑浑噩噩,那么的确就算再有才华,也不适合当官。
不过所幸在场考生在听到考试时长之后,虽有露出紧张之色,但并无立刻崩溃之人。
他们仔细看着考生,考生们几乎在阅读所给试卷题目之后,都陷入沉思,有些已经拿着草稿纸在比划,或者钩出试卷题目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试卷和草稿纸都是可以随意涂抹的,这些之后考场会收走。
没有一个考生露出茫然失措的表情。
正如司俊所言,这些考生们敢来这个考场,凭一个被皇帝陛下亲自问策的机会,都是带着各自的妙计来的。他们选择的题目,也是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现在他们需要的,就是结合材料实际,和自己胸中已有的计谋结合,来写出新的献策。
大臣们纷纷点头。
这一届考生不错,说不定真能如皇帝陛下所言,直接一举得到许多人才呢。
若这一次成功,武举也可以进行了。
第71章
刘荨本来是想让武举和文举同时进行的。
这个时代并不重文轻武; 而是对兵权十分看重。因此朝中大臣普遍认为; 直接用考试这种手段来选武将; 是不是会选出纸上谈兵之人。
刘荨表示,虽然选出来武将,但武将也不是立刻就走马上任,而是要和这些文官一样,经过实习的。
他希望选出一部分文武双全的人。
另外; 文官武官好像换岗位的时候; 也必须经过考核。
哪怕只是去督战。
汉初期督战的宦官和文官都特别厉害,在匈奴最猖獗的时候; 匈奴南下; 督战和长官往往最先战死。
他们是真正的身先士卒。
现在还好,没把汉朝的底子败光。所以当说文武官要转岗的时候必须经过考核; 文武百官都没有意见。
有些文官比武官还要积极的表示支持这个政策,前往不能再让无知的宦官去祸害边疆了。
这时候还没有后世文官压着武官,一竿子啥都不懂的文官去边疆给武官捣乱的事发生。所以文官并不觉得自己的特殊待遇被取消了,一个个都想着终于不用眼睁睁看着宦官或者白痴勋贵对军队指手画脚了,普天同庆啊。
刘荨本来以为文官集团会跳着脚反对,没想到他们如此激动兴奋。
刘荨托着下巴叹了口气。
怪不得自己穿越前这么喜欢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真的很棒。虽然这还并不是封建时代的巅峰时期,但人的风骨和才华; 真的耀眼得快把人闪瞎了。
底下学子还在考试,上座屏风后的皇帝大臣已经讨论官员入职考试和接下来依托于科举制度的武科之事。
刘荨聊了一会儿,叹气道:“以前和罗朗聊过此事; 他见解不错,可惜现在他在下面考试呢。”
作陪大臣笑道:“今日之后,陛下又可以尽情差使他了。”
刘荨又叹气,摇头道:“今日之后,他就要去扬州走马上任了。”
有大臣不带恶意的反对道:“罗家毕竟有罪在身,臣并不是不相信罗朗的忠诚和才华,但让他再去罗家之地,是否不太妥当?”
刘荨道:“这才是对他的考验。”
大臣瞬间明了。
皇帝陛下这是用这个敏感的位置来考验罗朗,看“放虎归山”之后,这老虎会如何做。
他是想重新拉起罗家的势力,还是一心一意为皇帝陛下做事。
若是前者,皇帝陛下也好早做打算。
不过这虽然存着考验之心,也证明着皇帝陛下心胸宽广。扬州富裕,土地广阔,若让一个有异心之人去担任州牧,对皇帝陛下的政权伤害是十分巨大的。皇帝陛下既然让罗朗去扬州,是真的信任他。
大臣们心里又是感慨敬佩皇帝陛下的胸怀,又是担心,一时间小声讨论起来,都有些拿不住注意。
刘荨道:“许和也会和罗朗同去,再选些信任的武将,即使他心有不甘,也无事。”
大臣们这才同意。
不看忠诚,只说利益,许和肯定是向着皇帝陛下,罗朗即使对他有推举之恩,也不值得他投靠。有许和辅佐,若罗朗无异心,他们两配合一定十分默契;若罗朗有异心,以许和才智,也能稳定局面。
再加上只忠于皇帝陛下的武将,兵权在手,罗朗也翻不出花样。
刘荨继续补充:“而且罗逡将回来,在朝中任职。”
大臣们这下彻底没意见了。
以罗逡目前立下功劳,高升入朝是理所当然。而罗逡在朝中,对于罗朗而言,也是一种牵制。
父子两不全部外放为封疆大吏,也是朝中自古以来的习惯,他们也不会觉得皇帝陛下的所作所为不妥。
刘荨本来没想到这件事,还是司俊提醒了他。
虽然刘荨信任罗家父子,但父子两人都为啊封疆大吏,的确会惹人微词。
何况朝中需要人才总揽大局,罗逡年龄和资历都足够,现在又有在雍州的几次大胜,功劳也已经足够。罗逡理应入朝为官,总揽一部。
以罗逡在雍州表现,兵部尚书的位置还是很合适的。
兵部尚书并不掌握兵权,而是武官任命选派、军械兵籍、地图车马等事,勉强算得上专门为军队设立的后勤管理部门。罗逡熟悉军队制度,和将领处得不错,自己又有文官习气,和文官也很融洽,很适合作为军队和文官集团的缓冲剂。
他若在兵部,定会一心一意为军队着想,省下刘荨许多事。
于是刘荨才给罗逡下了密旨,让他渐渐移交权力,当罗朗中进士的报喜来的时候,就跟随报喜官一同入京。
罗逡在得知儿子要担任扬州牧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离开现在的岗位。
谁都知道,父子两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担任封疆大吏。比起让儿子仕途坎坷,罗逡已经习惯为儿子牺牲了。
比起自己的野心和抱负,他更希望自己宠着的终于脱离家族桎梏的孩子能追求自己的理想。
不过没想到刘荨是真的想重用他,告诉他回来就有实权大官做。虽然没有说是什么实权大官,以皇帝陛下这圣旨中的语气,罗逡就知道,一定是个大惊喜。
罗逡美滋滋的对自家妻子说:“夫人,我就说,跟着这个皇帝,靠谱!”
方夫人微笑点头。没错,靠谱!
吴孚父子两傻眼了。你们倒是靠谱了,好搭档走了,接下来的人会不会不靠谱啊?
罗逡道:“雍州位置关键,陛下定不会草率行事。”
刘荨的确没打算草率行事,他底下还有大把的人呢。不过吴孚父子两的位置不能挪动,他精挑细选不会有世族庶族偏见的人去接替罗逡的位置,免得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影响了自己的大事。
..................
在考生的感觉中,四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流逝了。
终于有考生脸上开始冒出细微冷汗。
考生们大多已经写完,但显然不是人人都对自己的文章满意。
不过他们知道,这时候绝对不能慌张。不慌张,就算排位低一些,好歹也进入了官场。但只要殿前失仪,这一辈子就毁了。
刘荨也不由被感染了紧张情绪,他希望可别有人才因为心理素质太差被拖出去,他真的会难受的。
到官吏宣布考试结束,全部停笔的时候,虽然有考生露出颓然神色,但令刘荨松口气的是,大家表现得都还算正常,没有人被这考试氛围给逼疯,大哭大闹吵着不要停还要写之类。
刘荨拍了拍胸口,长舒一口气:“这些人心理素质都不错,要换做朕,肯定脑海里一片空白,什么都写不出来。等停笔的时候,就扑在桌子上嚎啕大哭了。”
所有人都用“=_=”的眼神看着皇帝陛下。
虽然皇帝陛下经常自黑,但是他们仍旧不能习惯皇帝陛下这爱好。
试卷被依次收上来,考生们也依次退场。
几乎所有考生在离场之后,都回头看了一眼考场,和那些高高在上的君王和大臣们,眼中不知道是踌躇满志,还是心灰意冷。
这些考生们无论是忐忑还是自信,他们的事就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就该轮到阅卷官们忙了。
刘荨把脑袋往桌子上一砸,发出让周围臣子心惊胆战的声音。
不过没有一个人敢问他们的皇帝陛下怎么了,是不是心情不好。因为他们的皇帝陛下已经抓狂的快要撕试卷了。
说实话,以大臣们的眼光来看,这次的考生们的质量都不错,文章也是可圈可点,但他们的皇帝陛下显然要求更高一些。
刘荨保持着脸朝下的姿势,郁闷道:“这些都是什么鬼啊?这写文章的人有一点常识吗?什么都不知道都能乱写!”
大臣们面面相觑,都不敢触皇帝陛下的霉头。于是所有人都用求救的眼神看着司俊。
司俊干咳一声,道:“朝廷的政策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的。特别是外地之人,他们可能对政策一知半解,很正常。”
刘荨抬起头:“哦?那怪朕没把政策说清楚啰?”
司俊微笑:“这不是陛下的错,是社会的错。现在没有途径让所有人都能了解政策。”
刘荨:“……”社会的错世界的错,子杰你回答怎么这么骚呢?我都差点笑出声了。
“好吧好吧,至少文采还是不错的。”刘荨拍了一下桌子,道,“不过不了解政策,也可以去图书馆吗?看他口吻,可能还是对自己的太自信了。这种自负的人,嗯。朕突然想到了一个有趣的事,或许我们先把评语写上,然后可以在琼林宴上,把他们的试卷发下去,让他们好好看看评语。”
众位大臣:“……”陛下你又要增加大家的工作量!
刘荨道:“好,就这么决定了。其实朕本来是想将这些文章和评语都刊印成册的,让以后看试卷的人都引以为戒的。”
众位大臣:“……”陛下你这样好凶残,这不是让全天下人都笑话他们吗?
不过……
“陛下,臣觉得这样可行!”
“之后学子们也当引以为戒,不错。”
“陛下,刊印之事可以交给微臣。”
“当是要刊印给百姓看才是。”
……
这下轮到刘荨被臣子们吓到了。
第72章
在无关紧要的事上; 若大臣们达成一致意见; 刘荨也不会故意去唱反调。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看着大臣们那一个比一个笑得慈祥的表情; 刘荨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这群大老爷们干嘛一个个笑得这么奇怪,就像是看到了猫罐头的猫一样。
哦,他并不吃猫罐头,他认识的两只猫也不吃。他就是打个比方而已。
刘荨干咳一声,道:“那就这么定了; 继续阅卷。”
他看到的卷子已经被筛选过一次了; 到他手中的不过五十份卷子,他只排序前五十名。
其实这五十份卷子还会再过一遍; 他只排前十名。
如果刘荨觉得这些卷子都不怎么样; 还可以抽选其他卷子。
不过刘荨精力旺盛,说看五十份就五十份; 绝不打马虎。所以现在他才含着自己的眼睛被荼毒了。
又审了几分卷子,刘荨扯着罗朗的试卷往桌子上狠狠拍了几下:“就没人比得过罗朗了吗!”
司俊毫不留情道:“你还想着让罗朗当探花?别顽皮了。你也不想看到一个毁容的罗朗吧。”
刘荨嫌弃的把试卷上批了个圈,道:“成成成,状元。好了,现在是榜眼和探花,你们有觉得哪位考生长得最帅吗?”
大臣们面面相觑。陛下你这样说,我们不好回答啊。还是让司公答吧。
司俊道:“这次前来的人相貌都很端正,选谁都一样。”
刘荨敢怒不敢言的看了司俊一样; 那样子是非常像一个傀儡皇帝了。
于是在司俊这位权臣的镇压下,阅卷再次进入正轨。
除了罗朗的试卷毫无疑义的成为状元之外,大臣们又选定了一篇策论作为一甲之列。
在全三的排名上; 只有有一份试卷引起争议。
这份试卷的文采斐然,刘荨觉得,即使他这种文盲,也觉得朗朗上口,以后绝对是能成为让广大高考考生深恶痛绝的全文背诵古文佳篇。
可以说,这文采甚至已经超过了罗朗,在看这卷子的时候,就有大臣不顾皇帝陛下还杵在上面,拍案叫好。
如果只看文采,这文章肯定是该入选一甲了。但被刘荨压下。
“文采再好有什么用。”刘荨指了指试卷,不妥协道,“这些建议简直太想当然了一些。我只想送他一句话,何不食肉糜。”
大臣问道:“陛下,这……何为何不食肉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