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首辅房遗爱-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困在案牍之中,越发疲累,不得脱身。
  东宫最近也多了不少皇帝甩过来的朝政事务,可李世民暗地里的监督监察却是更多了。
  负责一部分这些事务的陈慕之,对此心知肚明。
  可能皇帝也发现陈慕之和太子靠得太近,敲打了一番陈慕之,见他又恢复以往的独来独往、沉默寡言,这才满意。
  陈慕之眼中眸色暗沉,他的一切思绪和想法掩藏了下去。
  ******
  房遗爱脱离了驸马爷的身份,其实赢得了他从前的“狐朋狗友”们的羡慕……
  这些人其实家里都是有个公主或郡主在,若不是房遗爱还在守孝,他们早就呼朋引伴的邀请房遗爱在教坊司庆祝一番。
  如今房遗爱能耐了,可也越发不好接近。
  他们见他一面难得,偶尔拜访一次,却发现彼此差距越发打了。
  本来这种差距会造成他们彼此关系的疏远,但房遗爱本来就是曾和杜荷玩得好的人,纨绔的心思他一直懂得,纨绔勋贵家的力量也不可小觑。
  何况有太子殿下这面大旗在,大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壁垒分明,竟亦是达成了某种美妙的和谐关系。
  甚至,有几家看好魏王殿下一派的勋贵,居然到太子那里暗表忠心,转换门庭了。
  这让李承乾心里好笑之余,更加觉得房遗爱“人见人爱”了。
  因为太子发现,这帮勋贵子弟中,真有好男风的,居然琢磨起房遗爱,居然胆大包天的想一亲芳泽来。
  这让李承乾冷了脸。
  至于,太子殿下不高兴的后果,就不可叙表了。
  只有太子身边的贴心人赵德子知晓对方悲惨的下场,他更是重视起有关房遗爱的一切消息,好说给太子听。
  如今房遗爱表面上闭门读书,偶尔去东宫见太子殿下一面,但实际上时间和频次也并不多。
  李承乾隐隐知道房遗爱有些打算,想做些什么,此事一不小心对房遗爱来说很是危险。
  为此,李承乾忍不住又联系了不该常见的人,让陈慕之关注一下房遗爱的动向,怕其冲动。
  其实冲动已经离如今的房遗爱很远了,李承乾发现房遗爱因为杜荷的死亡性情有些变化,甚至有了一些执拗,他也说不上是好是坏。
  总体来说,房遗爱和他的关系比以往更加亲近,虽然乐见其成,心中也忍不住高兴,但太子殿下还是从中琢磨出什么意味来。
  他不由叹息。
  杜荷之死也让李承乾很是痛苦,他必然不会放过害死他的人。
  只是太子殿下更为克制,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李泰夺嫡失败的结果自然不用叙说。
  成王败寇。
  他如果失败了,下场也不是可见的么。
  李承乾正是因为提前知道了,才不允许他这次失败。
  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情,更关系到跟随太子的人,往大了说,李承乾认为他继位登基,掌控天下的结果,比他的两位兄弟都更合适。
  他有这个自信,更有房遗爱这个有天大机缘的存在,能造福大唐天下更多好处。
  他的父皇最近对他关注太多,也是因为太子殿下如今越发让人挑不出错来,越发获得人心……从前是皇帝希望太子这样,可当李承乾真的被人交口称赞,心里敬服的时候,李世民的心开始愈发不安了。
  他的阿耶越发多疑了。
  李承乾从皇帝最近更“宠爱”李泰的情况中,看出来他阿耶对他这个太子的不满来。
  皇权和储位,皇帝和东宫……
  李承乾刻板守礼的表情之下,心里却是在冷笑的谋划,他要细细筹谋,如今更是忍字当头。
  更可况,李承乾对房遗爱的心思……他是不可能让他人对两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而这一切全靠“权势”二字。
  他是太子,不上位就是一个死字。
  容不得他退让,和心软。
  ……
  房遗爱要做的事情自然是为杜荷复仇——
  他永远忘不了此事。
  他有一个复仇计划,是凡参与过魏王和李敬业谋害杜荷的人,他都会一一去清算。
  魏王李泰暂时留在最后,他还不欲发狂先杀了他,及李敬业。
  毕竟,太子李承乾与他交好,众所周知。
  如果他房遗爱去直接杀了李泰和李敬业,太子必然受到牵连,弄不好又是一个谋逆。
  何况,家里的亲人房遗直和阿娘,房遗爱也不忍连累。
  一个人就是武功再高,智谋再深,也不能和国家机器作对。
  尤其大唐是一个庞大的帝国。
  很多事情房遗爱深知其恐怖如斯的后果,他只能从不起眼的地方清算起。
  很快,魏王李泰和李敬业他们两人发现,他们底下负责“谋害”过房遗爱和杜荷的人才,一个一个遇到各种诡异的“意外”,不是身亡,就是早遇到痛苦的大小折磨。
  还有活口的几位,他们细细琢磨了一下,本就是不知情听命的人员。
  房遗爱并没有赶尽杀绝,可是却更加恐怖。
  因为他是在彻彻底底的按照他心中的罪名在清算他们……
  李泰和李敬业两人会谈后,发觉这个结果,两人对视一番,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们不怕与房遗爱正面互怼,房遗爱再厉害,也得遵守国法,除非他不想要房家了。
  可,房遗爱现今却施展“卑鄙”手段,这就令他们不寒而栗。
  因为即便是魏王李泰也不能保证,一觉醒来项上人头还在脖子上安稳的呆着。
  李泰白着一张脸,就连武力不差的李敬业都觉得浑身发凉,他们加强了自身周遭的扈从,自己身上更是配带了不少□□和暗器防身。
  但房遗爱的行动是有计划的,有条不紊的。
  他十分有耐心,甚至偶然间见到魏王,该怎么行礼就怎么行礼,该避讳就避讳着,行为恭谨,绝无嚣张之态。
  ——但,这才是最可怕的。
  因为这不是房遗爱的本性啊。
  房遗爱曾经怎么不客气和纨绔作风,魏王和李敬业都很了解,正是因为十分清楚对方的性子,此刻才觉得对方复仇之心的炙烈。
  魏王李泰不好跟李世民说房遗爱要杀自己,他怎么告诉李世民,难道主动去承认,东征时刺杀杜荷和房遗爱的人,是他施展的阴谋吗?!
  他李泰还展望着那个不可言说的大位呢。
  李泰对皇帝宝座虎视眈眈,只能憋着,甚至他让李敬业想办法除掉房遗爱,毕竟对方如今是个“白身”,护着房遗爱的护身符房玄龄没了。
  还有房遗爱已经不是驸马爷了。
  ……不过是太子手下的一条狗,只要能除掉对方,魏王敢保证,就算是他阿耶发现了蛛丝马迹,也不可能处置了自己。
  房遗爱的动作引起了小范围的注目,他暂停了“刺杀”行动。
  对方的死因各种各样,就是大理寺有所察觉,但他们很少能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破案线索。
  之所以休息一阵,是因为他阿娘担忧她,这几日搬过来,要好好“照顾”失去兄弟伤心的儿子了。
  因为守孝,又因为和离,儿子的婚事成了卢氏心中的一块病。
  房家人都没想到皇帝之前会真的让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和离,虽然房遗爱因此受到罪罚,但实则在房家看来,这确实是一件好事,值得庆贺。
  卢氏心里面也很高兴,若不是守孝,她早就带着二郎去拜访她相中的各户人家了。
  下一个二儿媳,她一定要细细挑选,给二郎选个合心意又貌美如花,性情且柔顺的。
  卢氏身体不好,但总算撑着一口气,她最近隐隐感觉到了大限。
  她身子越发疲累了,卢氏看过太医,只是她自己的身子她自己知道。
  她和玄龄互相扶持了一辈子,对方随着李唐夺得天下,逐渐位高权重,称得上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连皇帝都不忍他守着自己这个糟糠之妻……
  可玄龄再如何,也从未辜负过她。
  卢氏每次想到这份情谊,她就禁不住心酸。
  晚间的时候,每次她都能梦到对方……仿佛他们还是初初新婚相处的时候,那时候甜蜜无愁。
  卢氏禁不住嘴角露笑。
  可她的眼角却溢出点点泪花。
  太医的意思她懂,可谁能控制自己相思夫君的心呢。
  卢氏幽幽一叹。
  她如今最想的安排好二郎的一切,底下的几个孩子亲事她也在谈,几乎要定下了,都是生前玄龄和她约定好的,没甚么再操心的。
  只是房遗爱的终身大事,如今没有个希望着落。
  卢氏不愿意承认她心底隐隐的担忧,一位母亲再如何粗心,对自己的儿子来说,也总会灵光一下,非常敏感的。
  太子殿下……和二郎,他们两人之间——
  卢氏不愿意深想下去。
  她怕呀!
  怕二郎将来没个好结果。
  房遗爱不懂卢氏的害怕,他只能转移话题,应付卢氏口中的期望他成婚的期盼。
  只拿守孝作推辞。
  卢氏只能放下此事,很快便病了。
  房遗直夫妇将卢氏接回府邸,功勋爵位人家就连赡养父母,也要择个地点规矩来,否则会被御史弹劾。
  房遗爱也跟着回去住了几日,直到卢氏看似好转无事。
  可几个孩子亦直到母亲卢氏随时有可能像阿耶那样离去,俱都是忧心忡忡。
  这种情况下,房遗爱更加孝顺阿娘卢氏,友爱兄弟,身上暗藏的戾气渐渐好似磨平。
  魏王和李敬业他们两人松了一口气,虽然还警戒着,但他们认为,房遗爱是有恨有怨,但他不敢公然来杀害他们。
  李敬业更是在魏王面前嘲笑:“不过是一个孬种!欺软怕硬罢了。殿下不必担忧,找机会我给他——”
  他比划了一个杀人的手势,对着魏王笑了下,脸上满是恶意。
  李泰当然点头赞同,不过他还是平白嘱咐了一句,“不可多事。”
  李敬业点头。
  不被发现就行。
  魏王的意思他明白,一切都是他动的手。
  李敬业眯起眼睛,他投靠魏王殿下,想成为其不可替代的心腹,自然要替魏王做事,和拉拢军中的势力。
  原本他们联合高句丽的人,一是想着除掉太子的臂膀房遗爱和杜荷他们两人,二是他们有在高句丽藏兵的图谋——
  只是,他们两人没想到,一击不成,只死个杜荷,引得房遗爱发疯癫狂,居然一下子接连灭了高句丽三国。
  这人李泰和李敬业他们密谋之事彻底黄了。
  为此,魏王还特别训斥他这个出主意的,他在魏王一党中,地位有所下降。这让李敬业心中更加愤恨房遗爱这个祸害灾星。
  房遗爱在做“清道夫”的过程中,意外得知一件事情。
  ——是有关于长孙无忌的。
  不说长孙无忌对他和杜荷的袖手旁观,对方早就在魏王暗中的试探下,知道了李泰要对他们下手,却假作不知,袖手旁观,并未有阻止或提醒于皇帝李世民。
  这且不说,政治是冷酷的,长孙家和房家不对付,他袖手旁观,细想之下,房遗爱对此可以恨,却不能怨。
  因为如果是他,他也有可能做下同样的选择。
  当然,他阿耶那种人是绝不会似长孙无忌那般的。
  这点房遗爱坚信,甚至长孙无忌自己心中亦是应当知道,其实房玄龄应算是个风光霁月的有为君子,恪守君臣之道,为国谋利,不乏城府,却绝不会做出卑鄙差德行的龌蹉之事。
  可房遗爱恨得是,长孙无忌恐怕恶意让他阿耶累死——
  他手里的暗子不够,特意从太子殿下那里请求帮忙,陈慕之那边也传来调查后的信息。
  果然是供词之下,房遗爱知道长孙无忌,曾经特意嘱托或暗示东征军的一些人,繁琐的事务尽数推给房玄龄处理,在房玄龄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太医都在那嘱咐不得劳累,还强行让其操心。
  明面上,长孙无忌也是“捧杀”房玄龄的不可替代性,不禁在皇帝李世民面前显示他认为房相爷的能力,更是不争不抢,大多繁琐军务尽数与房玄龄有商有量。
  若不是长孙冲说漏了嘴,任谁也别想从中看出来长孙无忌的这个阴损的“阳谋”。
  即使现在他和李承乾知道长孙无忌对房玄龄房家的恶意,但苦于只是说辞,并无证据,哪里能整治了如今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外戚长孙无忌呢。
  房遗爱咬牙启齿,一拳捶塌了面前的案几。
  “——长孙无忌!”他恨声道:“好!很好!”
  这夜,太子并未回东宫。
  房遗爱亦是宿醉,没心情想着守孝,他最大的孝顺就是替父报仇,为杜荷复仇……房遗爱下了狠心。
  他只有太子一人可以商量,在李承乾面前,他可以不用掩饰真实的自己。
  不知从什么时候,就这样开始了……
  许是故意的,李承乾本来没有占便宜的心思,可是醉酒又伤心的房遗爱,居然亲昵起他来。
  不仅仅是这样,甚至在暗示撩拨了他。
  至少,在太子殿下的眼中,房遗爱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他亦是不客气了。
  李承乾素了好久,并不想拒绝这种艳福。
  ……


第121章 
  一夜风流。
  这次房遗爱醒来; 虽然因为宿醉太阳穴微痛,但他理智很清醒; 也很冷静。
  他没有恼羞成怒。
  房遗爱知道自己在做甚么; 昨夜的他就是在放纵; 就是有意的勾引太子殿下。
  李承乾可能看出来了,也可能没看出,但这不关房遗爱的事儿。
  只是有一点遗憾,房遗爱觉得下次他可以尝试在上面,人总是要尝试新鲜事物罢。
  他盯着太子殿下的目光过于“放肆”; 有些“危险”; 令李承乾下意识的后腰发凉。
  难道房遗爱这回要跟他计较昨夜的春风一度么……
  此时此刻; 李承乾竟然罕见的心中不确定起来。
  他比房遗爱早醒,硬是在贴身太监赵德子的催促下,挺着没回东宫处理事务。
  这可能让他被东宫詹士说; 亦可能被魏王那边察觉出什么; 或者借此弹劾; 但太子殿下并不想错过房遗爱醒来的时刻。
  他想看见房遗爱宿醉**后的反应。
  ……李承乾很久没和房遗爱亲近了。
  自从对方和高阳和离后; 对待他并有丝毫改变,但亦没有对其他女郎或者侍女中意过……这些李承乾都在闲暇时候; 细细琢磨过; 甚至可以说得上揣测过。
  何况,身边的赵德子也深知; 太子殿下好久没有“身、心、舒、展”过了。
  只是东宫那边; 李承乾并不想因为李世民的关注; 随意勉强宠幸宫人和妃妾。
  可是李承乾也知道,他的这种行为,已经让他的阿耶起了疑心。
  原本就是怀疑他和称心之间的清白……
  皇帝并没有忘记这点儿,李承乾近日来发觉东宫那些他阿耶的暗子,经常打听和关注他和称心的关系。
  甚至他正常的吩咐称心去做事情的时候,那些关注他们的目光在忧心的太子殿下眼中,额外的明显。
  李承乾需要人手,尤其东宫靠谱忠心又有能力的人,称心因此受到太子殿下的重用,即便称心的愿望是离宫做个征伐战场的将军,但他这个愿望只能暂时屈服。
  房遗爱都被免职,称心一个受到太监身份所限,根本不可能让人放心的把他安插在军中。
  尤其是在此刻东宫和魏王府相争残酷的时刻,房遗爱早就让称心小心行事,此时不是彰显能力和特殊的恰当时机。
  称心最崇拜的人是房遗爱这个师父,自然唯命是从,当然他对太子殿下的忠心亦不容置疑。
  他是后来后知后觉发现太子和师父房遗爱之间的暧昧亲昵关系,称心这才恍然大悟,所以之前的所有事情一切都说得通了。
  纠结了片刻,称心便不再计较,更是有心替他们遮掩。
  关于东宫的流言,和圣人对太子殿下“临幸”的床事的关切,称心和赵德子甚至讨论过办法,但两人思来想去,面对“忠贞不二”的太子殿下,和与他们关系甚少的房遗爱,两人也做不出亦手不出让太子殿下亲近妃妾的话来。
  可是打掩护这事……这事,也不是没有办法。
  本来称心是不计较用自己吸引皇帝的目光,但赵德子冷笑了一句,说他是在找死,并且如果真的皇帝认为他一个太监勾引了太子殿下,不禁他要不得好死,太子殿下亦讨不了好。
  更别提虎视眈眈储位的魏王一党,乃至如今渐渐长大颇为受宠的嫡幼子晋王殿下那边,都有可能出手推波助澜。
  这本是帝王家常见的手段,还有命运……
  称心和赵德子两人嘀嘀咕咕好多天,还真替太子殿下想出了一个合适的主意。
  太子殿下留宿房遗爱府邸的消息皇帝已经知晓,他刚开始并未注意。
  太子和房家二郎交好,众所周知。
  曾经因为流言,波及太子、房遗爱和那个小太监称心的三人之间的关系,李世民那时已经确定为他人的陷害,乃无稽之谈。
  遂,这次他没多想,旁人也没人自讨没趣。
  诬陷太子弄不好就是个死罪。
  如今的东宫和魏王府,两虎相争异常激烈,一些官职卑微之人不敢搅合进去,部分已经站定立场的,眼见皇帝放任魏王势大,心里也开始嘀咕起来。
  魏王势力大不要紧,皇帝宠爱不要紧,但东宫的地位也不见动摇,依旧稳如磐石。
  圣人虽然有所敲打,但对于太子殿下,李世民还是时不时的给予特权,以显示太子之位的不同与尊贵来。
  这更让人摸不清圣意。
  不敢揣摩啊!
  只有长孙无忌看得清皇帝妹夫的心中顾忌,他冷眼旁观,合适的时候煽风点火,言语和行动之间不动声色。
  李承乾若不是有机缘,加上房遗爱的提醒,按正常思考,他本来就不会太过于重视长孙无忌这个曾经鼎力支持他储位的亲舅舅。
  可舅舅是亲的真的,但这位舅舅可不止他一个外甥。
  他,或者魏王李泰,根本就是这位舅舅眼中的最看重的皇位继承人了。
  ——一旁蛰伏的晋王殿下李治,可是孝顺柔顺,不争不抢,又乖巧顺从。
  对待长孙无忌这个舅舅,更是恭敬有加,彼此之间仿佛真的是民间的那种舅舅和外甥的亲密关系。
  李承乾从不认为李治没有一点儿心机。
  这宫内就没有皇子和公主太过痴傻和单纯的,因为……那样的孩子,早在幼年就被淘汰掉了。
  又或者有强大有力又受宠的母妃护着,但一到十几岁,例如五皇子那般的,不是照样背着谋逆的名声自取死路。
  东宫里暗潮涌动,太子殿下因为对这房遗爱越发明显的心思,不宠幸宫人,让这种涌动更加激烈。
  李承乾和房遗爱的□□好,终于让忧心忡忡的赵德子跪下跟太子劝诫。
  “殿下,奴婢找来了可靠的宫人……可充作殿下幸过的爱宠,尚请殿下偶尔去‘临幸”她们。”
  赵德子真是仗着胆子说着,他心中打着擂鼓。
  做奴婢的最忌讳的就是自作主张,可是赵德子他自小就跟在太子身边,早已和太子殿下分不开了。
  李承乾冷了脸色,并未同意,但他知道赵德子和称心都是在为东宫考量。
  此刻朝堂因为夺嫡风声鹤唳,虽然一切缘故李承乾都能看得透,却不得不进,不容他退却。
  这都是他的好父皇在操控执宰一切的手段,他这个太子和老四李泰,不过是皇帝的提线木偶。
  看似他们两皇子相争,不过是为了皇位,但几个有数的明眼人已经看出这是帝王心术和手段,不欲掺和进去。
  大将军李绩就是如此,最近他更是把李敬业圈禁在家中。
  因为李敬业不知好歹,并不信服和听从祖父的话,还是和魏王多有联络。
  一气之下,李绩干脆直接打断了李敬业的腿,心狠手辣与果决性情可见一斑。
  房遗爱和太子殿下两人默契更多,虽然彼此之间没说什么,但颇有些心意相通的感觉。
  只是受到身份和情势所限,房遗爱并不愿意如此被动的和太子如此“相交”,不说危险,两人地位确实有所差距。
  这种弱势的感觉是房遗爱不喜的。
  他若是从前的房遗爱,像喜欢过高阳公主的那个窝囊废,也就委屈求全了。更别提太子殿下还有为他守身的意思……
  这单房遗爱本人瞧得出来,他心底隐秘的满意,却知道太子如此作为,定然会惹出些麻烦来。
  赵德子的担忧,和皇帝过于关注东宫,加上东宫内太子的妃妾们的怀疑和风言风语,已经让李承乾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这些房遗爱都曾入眼入心,太子的态度和坚持更让他心里面滋味难辨。
  他的理智告诉自己,太子终究是太子,难道还真能跟自己过一辈子吗。
  他们之间从来都不是彼此情意是否相投的问题……
  李承乾自小是聪慧和敏感的,阴差阳错之下他心悦了房遗爱,彼此之间有了紧密关联,他便越来越放不下了。
  他此时忽然想起那份记忆来。
  从前李承乾觉得他将来会痴爱一个太监——称心,弄得储位被废,这种记忆未来在他来看,简直不可思议,是无稽之谈。
  但如今,李承乾却有些信了。
  他更认清自己,李承乾承认,他确实是一个动情后,便义无反顾,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