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郎在异世-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老先生没想到周誉会答得有模有样,竟没被教歪,不自觉看了眼周景,见周景面露微笑,十分满意他儿子的做答。
  古老先生不知怎地心底生起阵不服,竟置气上了。
  接着问:“你答得中规中矩,无甚出彩也无大错。但读书讲究学以致用,我且问此篇你认为学了何用?”
  “以身作则,赏罚分明,制度严谨,无论做人做事应当以此为准则方能成事。当然我家里生意一样试用。”
  最后这句话古老夫子不大满意,心想,这一个好好的孩子看看才多大就给教的满身铜臭味,竟想着做生意赚钱了。
  古老先生一口气考了五六篇,周誉都对答如流,古老先生不服气,他私塾里的孩子就是比周誉大些,多读书了几年的,也没有周誉这般通透,他就不信他教的还不过一个商人教的好。
  又问了几篇,终于把周誉问到愁眉苦脸,脸皱成了包子。
  “回先生,这篇爹还不曾教我。”
  嘿嘿,古老先生高兴了,不会好啊,不会他才能教。
  “我给你背一段,没人教你,你便按照自己的想法说与我听。”古老先生道:“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何解?”
  周誉看了看周景,周景对他笑,示意他尽管大胆讲,错了不怕。
  周誉站在地中间思考许久,厅堂里无一人催他。
  “学生以为,孙子的意思是打仗是劳民伤财的大事,会累及百姓生活,可以适当用计或者间谍,一样可以达到取胜的目的。”
  不止古老先生,周景下巴也掉在地上拾不起来了。他儿子,八岁的孩子,在无人讲解下,只听了古老先生背了一遍,就能自行理解到这个程度,真不是天才?
  古老先生严厉道:“你爹真没同你讲过这篇,不许唬我?”
  周誉答道:“真的不曾,有说错的地方,是学生自己胡乱想的,先生别怪。”
  古老先生不会怪,只怪周景。这孩子这般聪慧,怎么不早送来,落在他一个商贾之家就知道赚钱真是白瞎了孩子。
  “咳咳……”古老先生装模作样咳嗽两声,“时辰晚了,今日就考你到这里吧,明日来课堂上我再继续考你。”
  这是收下他了。
  周誉高兴道:“学生拜过夫子,明日一定早早到。”
  周景手中的六礼也顺利留下了,父子两个欢欢喜喜走了。
  古老先生望着父子二人背影摇头叹息。
  “怎么了,先生,可是那个孩子不是读书的料?”
  “那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便没人是了。我是可惜那个周景,年纪太大了,要是小点跟着我读书,说不得已经走了科举之路。不过孩子倒是教的还行,商贾中难得的品行端正。”


第67章 蒋伟疼婆娘
  “沈夫郎; 我可以见见小梅吗?我知道今天不是休沐的日子; 只是,这是她第一次晚上不在家住,有点担心。”蒋伟腿跛; 走的本就比旁人慢; 又因为家里穷,二文的车钱舍不得更没有; 便从临镇一跛一跛走过来。走到周家时,出了一身汗。
  蒋氏从没说过家里的事; 沈墨等人自然不知,只以为她们是新婚小夫妻,难舍难分。
  “你从临镇走来一回不容易; 我若不让你见显得我不近人情,今日便让你二人见了。但你需明白规矩就是规矩; 下不为例。”
  蒋伟连忙道谢,沈墨进绣娘们做工的厅堂请人。
  周家虽要做千鸟羽衣; 可裙子太贵重; 不敢给没经验的绣娘们直接上手; 就先敛了些被淘汰下来的羽毛做荷包和羽扇。羽扇制作繁琐; 就先拿荷包练手。
  每位绣娘只发到两个荷包练手; 手掌心大的荷包上要用细小的尾羽绣出各种图案,这不单练手艺; 更练眼力。大多绣娘选择绣图案简单的东西,但蒋氏却一心想要绣一双对刺绣技艺考验极大的鸳鸯。
  鸳鸯是一种很漂亮的鸟类; 身上羽毛色彩斑斓,每一种搭配,色彩过度的处理都需要十分小心。不同于单纯刺绣的缝补,这里还需要羽毛的填充。
  一大上午,便是鸳鸯一只黑琉璃的眼睛,蒋氏便反复绣了不下五次。累到眼睛发花她也不放弃,虽说她对自己要求严格是有,更重要的是她想在十位绣娘中脱颖而出,这样才能担任最主要的几项刺绣部位,得到的奖赏也能更多。
  被沈墨叫到名字言外面有人找她时,蒋氏就知道是蒋伟找来了。实际上,她昨晚就猜到蒋伟今日一定会过来。
  蒋氏起身谢道:“多谢周夫郎通融,我会告诉当家的下次一定赶在休沐日过来看我。”
  沈墨点头,指派纪婆子跟她过去监督,主要是怕蒋氏把周家在做鸟羽荷包或者荷包图纸传递出去。这些蒋氏能理解,就不避讳纪婆子。
  反倒是蒋伟被旁人监督有些不自在,不过也没有多说别的。
  “你,昨晚睡的好吗?”
  蒋氏道:“很好,虽然是通铺但主家提供的寝房干净整洁,每位绣娘也被要求要洁净,睡觉前是要冲洗的,所以并没什么特殊气味,睡的很好。”
  这大约是蒋氏进入蒋家后和蒋伟说的最长也是最细致和颜悦色的一句话,把蒋伟搞得呆了,痴痴地看着蒋氏,竟忘了言语。
  厅堂里还有活计,绣娘们都在赶工,蒋氏也不好多和蒋伟闲聊,浪费主家时间。
  “你还有旁的事吗,没有我就要回去了,里面很忙,绣娘们都在赶工。”
  蒋伟下意识道:“没有了。”
  “那我便进去了。”
  蒋氏转身都走了大半,蒋伟竟才迟钝反应过来,喊住蒋氏的脚步。
  蒋氏回头,问:“怎么了?”
  “我,我给你带了吃食,刚才忘拿给你了。”蒋氏的心猛地一震,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蒋家如今是个什么状况,不说外面那些欠债,就说家里的锅都要揭不开了。以前她在时顿顿喝稀水样的米汤,吃的都是从集市上捡回来的烂菜叶,清水烫了就是一道菜。但现在蒋伟却说给她带了吃食,蒋氏的心纵然是石头的又怎么能不被捂热。
  她垂着眼睛往回走刚走到蒋伟身旁,就见蒋伟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油纸包,打开,里面是一个成年男子两指粗的红薯和两个婴儿拳头大小的土豆。
  因为有外人在,蒋伟一个汉子就很不好意思,脸红了。
  “不是什么好东西,有点少,你饿了的时候吃些垫垫肚子,我下回再给你带。”
  在蒋伟腿还没跛的时候,他就四处给人做工,经历过很多主家。但不管什么样的主人,心善的也好严苛的也罢,一天供的两顿伙食都是稀的,菜同样是什么便宜吃什么,便是如此也是不管饱的,每个人就一碗粥,喝了了就没了。如蒋伟这般壮实的汉子,干活又重,一碗稀粥真不顶饿,常常到了下午就没劲干不动活了。主家可不管那些,干不动就要骂,罚扣工钱。
  蒋伟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知道给主家做工不易,吃不饱,就怕蒋氏饿到,下午干不动活,特意给她在家煮了揣在怀里带来的。
  他没明说,但蒋氏怎能不明白他的意思。
  蒋氏涩然问道:“我给你留下的铜板还有多少了?”
  蒋伟连连摆手,“二十二个,我一个没敢动,这个不是用钱买来的,是我昨日去集市上帮人干了些零活送我的工钱。”
  因为蒋伟的腿,没大户人家老爷会请他做工。可小门小户自己家里都过得紧巴巴的谁会愿意请他,再者就是请人那个价钱请个腿脚好的,也不愿意用个跛子。蒋伟便只能去集市上看谁需要帮忙伸把手搭把劲。有可怜他的,觉得一个汉子忙前忙后的不容易,就给一两个这卖不掉的小土豆小地瓜作为感谢。
  这点东西便是这么来的。
  东西不沉,可拿在手里似有千金,仿佛一座山压在心头。
  蒋氏低声道:“谢谢,以后不用了,周家的伙食很好,一天三顿,除却晚上是稀粥,其他两顿都是干的,便是晚上喝粥,也很稠,并且有玉米面馒头吃。三顿是不限量的,管饱。菜更是好,每顿三菜,一荤两素,还有汤。我们昨天第一天来就吃到了猪肉,每人满满一碗,是管够的。”
  “真的?”蒋伟是不信的,就是镇上条件富裕的人家也没这么个吃法,别说是主家请来做工的伙计吃食了。
  蒋氏道:“是真的,我不骗你。”
  纪婆子也道:“的确很不可置信,但我家老爷夫郎从不亏待家里做工的。就说我家老爷乡下的两个厂房,里面的工人都是这个伙食。等你家小娘子在我家做久了就知道还有更好的待遇了。”
  再看向蒋氏手里的那么点吃食,蒋伟脸上臊的火辣辣,似能煮熟了鸡蛋。
  蒋伟只觉得无地自容,却不后悔来这一趟,最起码知道蒋氏在这里过得比家好,他就放心了。
  “那,我就走了。”
  “等等。”蒋氏忽然叫住他,“你在外面等会我,我去一下周夫郎那里,回来有话和你说。”
  “啊?哦。”蒋伟应着,心里却七上八下,胡思乱想起来。
  蒋氏在纪婆子带领下,来到主屋,给沈墨福身请礼。
  “周夫郎,我有个不情之请,想先预支一两银子,实在是我家里揭不开锅了,我当家的腿还有毛病干不了活,家里还有双亲侍奉。从前我在家里还能缝缝补补填补些,如今我出来做工,他们就要吃风活着了。”蒋氏自己也知道这样会给主家留下坏印象,可她实在没办法了。“我知道这个请求有些过分,毕竟我只做了一天工,但我愿意写借据,算我借的,会给利息。请周夫郎帮帮我吧。”
  沈墨并不了解蒋家情况,但他听赵翠反应过蒋氏活计做的不错,人话少肯干,对她印象还不错。
  “这一两银子算你预支的,不用利息,等你发例钱的时候会扣除,但有一点你不许和第三人讲,否则别说这银子我要你立刻就还,这活计我也不会给你做了。”
  蒋氏忙谢道:“我发誓绝不会说出去,感谢周夫郎。”
  一两银子于现在的周家九牛一毛也算不上,于蒋家却真真是救命银子。
  蒋伟手里拿着一两碎银,一个汉子差点哭出来。
  “你回去吧,要来看我就赶我休沐,别的时间别来了,别让主家为难。”
  “是,我知道了。”蒋伟目送蒋氏离开,被两扇沈甸甸的大铁门关在外面,半晌才走。
  约摸一盏茶的功夫,蒋伟又回来了,这次手上多了二十几个橘子。
  “周夫郎,我就不进去了,这是给小梅买的橘子,麻烦你给拿进去,告诉她让她分给其他绣娘和管事吃。”蒋伟说着伸手拿出一个递给沈墨,“也请您别嫌弃,吃一个解解渴。”
  沈墨愣了下,才道:“不用,谢谢。”心里奇怪不是说这蒋家穷的揭不开锅了吗,怎么还这么‘大方’,一口气买了二十个橘子,还请所有绣娘吃。不过他还是将橘子接过来,叫纪婆子给送进去了。
  沈墨来到前院心里还在琢磨这事,就顺嘴和周景讲了。
  “哦,这个蒋伟倒是有点意思。”
  沈墨更奇怪了,“这有什么意思?”
  周景笑道:“这呀都是我们做汉子疼家里塌上人的那点小心思。怎么说呢,穷是穷了,吃不上饭也是真的,可心里更怕家里的你们受委屈。就好比蒋氏,咱们厅堂里来自临镇的绣娘只有蒋氏一个,蒋氏又是新成亲的小妇人,年龄又最小。蒋伟大约是怕绣娘们拉帮结派,欺负她一个外来的,所以想送些吃食给绣娘们,在大家都不熟时先落了好,自然就会和蒋氏走的近,不受欺负。”
  沈墨这才恍然大悟,他就说觉得蒋伟不是一个败家汉子,怎么会做这么败家的事。
  “这个蒋伟倒是真有些意思,人落魄到这种地步还能舍得出来,也不简单。我倒是对他另眼相看了,可惜了他的腿。”
  沈墨叹道:“可不是。”
  不是周景沈墨歧视跛子,而是在皇朝,别说跛子就是容貌瑕疵,科举都无望。一个跛子无论做什么干什么是真的处处受限制。
  “不过,我倒是觉得能用,用在铺子上不现实,客人尤其是妇人小姐们一定会有意见,但咱们可以请他做些杂活。”周景道:“咱们家里目前也没有合适的管事,宅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你操心,不若请他来做些杂活,不需要交际的肯使力气就好的活计可以交给他。再者家里女子多,他如今也算毁了容,家里的女子也不会和他乱来,也算一举多得。”
  沈墨道:“这倒是可以。”
  “不过,我还是得先打听清楚了他的人品。”
  蒋伟家世清白很好打听,只问了几家邻居,他家的祖上几代都一清二楚了,自然也包括他和蒋氏的事。
  第三天,周景就亲自找到蒋伟,请他来周家做长工,每日二十文工钱,可以日结,只有一点,需要长住在周家。
  蒋父蒋母虽然身体不好,但平时做饭洗衣还是可以的,一时整个蒋家喜气洋洋,破天吃了次不是烂菜叶炖的菜。


第68章 县太爷‘请’人
  绣娘们缝制荷包时用的线不是普通的绣线; 而是为了楔接自然特地用鹿尾绒毛搓成的线; 或者金线银线缝制。金线银线不肖说,听着就知道贵。可鹿尾同样难得,特别是还需要搓成线。就是蒋氏这个苏州绣娘出身; 做惯贵人衣服的女子; 都被周家这大手笔吓了一跳,别说其他绣娘了。乍开始线都不敢拿; 用的时候系个小结都要三番两次的看主家,生怕主家责怪她们用的浪费; 叫她们赔。还是后来慢慢用着习惯了才好。
  只是两枚小小荷包,绣娘们就绣了足足一个月,这还是绣娘们手艺都不错的情况下; 由此可见,羽绣是非常要技艺和时间的。
  绣娘们拿着绣好的荷包依次给主家看; 今日算是初次验收成果的大日子,周景沈墨和范鑫等都到了。
  照例荷包选出前三名另外给予奖赏; 蒋氏第一; 第二和第三是另外两位三十几岁的妇人。
  蒋氏一共绣了两枚荷包; 一枚鸳鸯成双; 一枚孔雀开屏; 都不是简单的绣样。这两种样式本就好看,特别又绣在云锦上; 织了羽毛,当真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如同捉了两只鸳鸯,一只孔雀封进荷包上。
  沈墨一个外行,拿在手上翻来覆去地看也觉得漂亮非常。
  周景在身后轻声问:“喜欢?喜欢的话咱就买下来。”
  沈墨连连摇头,“这种东西就是看着漂亮,我不可要,还是拿去卖钱吧,应该能卖不少银子呢!”
  周景轻笑出声,沈墨才反应过来自己这番话说的有多财迷,微微有些赧然。
  补救似得道:“主要是我也会做,我可以自己绣。”
  “那就麻烦夫郎做的时候替为夫也绣一个吧。”
  “啊?”周景身上一向只用一个大钱袋,怕丢大多揣在怀里或者袖里,从没用过小小一点的荷包。沈墨这才恍然想起他身为人夫郎,竟从没给自己夫君做过荷包,简直太不合格了。“我明天就给你绣荷包。”
  “那为夫就等着了。”周景心情大好,小夫郎又主动送他礼物了,真是美滋滋。完全忘了是他主动要的。
  心情大好的周东家大手一挥,“大家的绣品都不错知道你们辛苦了,每人预先发二两的例钱,可叫你们家人在休沐那日来取。当然前三名另外有奖励,第一名奖励金一两银子、二尺棉布、颜色可以随意选,红芋面二斤、糙米二斤,猪肉二斤。第二名奖励金五百铜钱,红芋面一斤、糙米一斤、猪肉一斤。第三名奖励一百铜钱,红芋面一斤、糙米一斤、猪肉一斤。”
  其实周景这话乍听似所有人都受到了奖励,然而实际上只有前三名才是真正拿到实惠了。不过对于这些绣娘而言,当初说好半年统一发的例钱,现在提前给了,虽然和真正例钱比九牛一毛,但到底是看到钱了,一颗颗原本因为担心拿不到工钱而悬着的心都落挺了。
  二两银子和例钱五十两是不能比,却很不少了。就是镇上人家而言,家里当家的每月能赚上这个数字就是能干的汉子,现在叫她们一个妇人给赚来了那腰板别说挺得有多直。
  特别是其中有几位绣娘家里是不同意来周家做工的,觉得半年给五十两的例钱,这种天大的好活计,汉子们挖门盗洞打破脑袋都抢不上的活计怎么可能叫个女人给赚了,都说这周家一定是骗子,还是那几个绣娘力排众议自作主张来的。也有这层顾虑,许多手艺不错的绣娘被家人劝下没敢来。现在那几个绣娘拿到钱,只觉得脖子都要昂掉了,叫家里的汉子公婆好好看看,她们当初执意要来是多么正确的一项决定。也让他们知道能娶了她们这般能赚钱的婆娘是多么有福气的一件事,以后可不许再仗着婆婆身份磋磨她们了。
  绣娘们只是想想就顿时觉得有了底气,心里可是暗暗较劲一定要努力,争取下次也能排上前三,是比不过那个苏州绣娘蒋氏,还比不过另外两个绣娘嘛。
  而这正是周景想要的效果。
  到了休沐那日,绣娘家里的汉子孩子早早就守在周家门外,一到时辰,蜂蛹而入。当听见周家竟然因为她们做的好,愿意提前预支给二两银子时,一个个汉子们脸上乐的如同菊花。
  一个家里上至公婆下至儿子媳妇都不同意的绣娘道:“幸好当初我执意要来,要不你说是不是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绣娘说着话把二两的碎银塞进汉子手里。
  那汉子是真没想到自己婆娘不过出来一个月就赚了自己累死累活两个月的工钱,心里一时间感慨不已,但同时不可否认对自己婆娘的认识再不是从前那般大门不进二门不迈只知道洗衣做饭带孩子的印象了。这一刻竟把她当成同等重要的一个角色。
  汉子连连赔礼道:“还是你说的对,幸亏这次你坚持来了,你放心,以后咱家的事,我绝不敢在一个人做主,一定会和你好好商量。”
  绣娘道:“那你娘……”
  汉子拍胸脯保证,“你放心,我回去就给她看,你赚来这么多银子,保证你回去后再不敢找你茬,会给你肉吃的。”
  绣娘满意点点头,“说到肉,我和你讲,周家的伙食真的在地主家都不敢这么吃。一天三顿,两顿干的不说,晚上那顿因为不用干活了,虽然给吃的稀粥,可还给备了玉米面馒头。另外每顿三菜一汤,必保有一道荤菜,那肉可不是几片意思意思,而是满满一大盘子,比咱家过年所有肉菜加起来还要多,素菜没肉,可油水足足的,同样好吃。这都管饱,不限量,随便吃。”绣娘说着回味似得啧啧嘴,把家里的汉子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
  这是自家婆娘和他说,他信。换了外人他一定觉得这牛皮真是吹破了天。
  “这周家倒是真大方,你呀倒是来对了。”
  “可不,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自己不是来做工而是来享福的。你说在家里,我不也是每月缝缝补补的做些绣活贴补家用,那能有几个铜板,现在明明是做一样的活计,可吃香的喝辣的,寝房里更是比咱们家还要暖和还要舒服。”绣娘道:“你看看我最近是不是吃胖了。”
  汉子因为担心家里婆娘受骗,所以一开始只顾着担心,根本没怎么注意,现在仔细一瞧自家婆娘,面色红润,身材整整大了一号。
  汉子呵呵傻乐道:“圆润点好,我就喜欢丰满的。”
  绣娘轻轻地捶了家里汉子两下胸口,嗔怪道:“讨厌。”
  不一会两个人就越靠越近,也忘记周围有人,抱在一起了。
  汉子道:“我和孩子们都想你了。”
  绣娘眼睛酸酸的,“不过半年挺挺就过去了,想想那笔银子,有了它咱们今后的日子就好过了。你放心,下个月我争取拿到前三名,那就能多奖励一些银钱,有了这银子,咱儿子也能读书了。”
  一时间汉子和绣娘被被他们勾勒出的美好未来而陶醉了,久久不语。
  蒋氏本来应该拿到三两银子,但因为预支一两扣除,便只剩下二两银子,拿着银子和那些肉以及米面找到蒋伟。
  “你一会和周夫郎请几个时辰的假,把这些银子和吃食都给爹娘送回去,叫他们在家里不要太苛待自己,只喝米汤,那东西吃不饱,他们老两口身体本就弱,还是要吃些油水。”
  蒋伟以一天二十文的工钱被周家请来做长工,本来是不错的活计,可和蒋氏一出手就二两银子还有那些吃食比就不够看了。他原本心里那些对蒋氏的旖旎,因为自己的腿,还有蒋氏越来越有本事而慢慢被他藏了起来,特别是来到周家以后,看到绣娘被主家的重视,吃喝还有待遇,更觉得他配不上蒋氏,认为从前蒋氏看不上他实属应该,他没有她有本事。
  蒋伟低着头,把银子推回去,“我有工钱,一会拿回去给爹娘,六百多文再加上之前你给的那些完全够他们吃用了。这钱是你自己赚的,你自己收好。以后,以后留着做嫁妆,这么大一笔银子,便是嫁到谁家也不敢小觑你。”
  蒋氏深深地盯着蒋伟,蒋伟面色虽黯然,但能看出他是真心实意的。
  蒋氏忽然道:“那就当是我还你的,当初你买下我花了二十两银子,本事打算让我给你做婆娘,如今你不用我做婆娘了,我还你买下我的银子这总是应该吧。”
  蒋伟想说不要了,可一想到这么说要是被蒋氏误认为他还刻意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