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戏竹马-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惨淡,都是拜这人所赐。”
“我天,当年我还跟着那些人一起骂季家军呢,嗨,现在想想,真是笨死我了。”
“好了好了,快别说了,听听那人还有什么要说的。”
杨吏跪在堂下,大理寺卿都快把眉毛揉掉了,这一天天的,怎么就不消停呢。这出的都叫什么事儿啊。
告发的人,一个比一个来头大。前些日子才处理了河南案,这回好,又来了个北疆案。
“……大人,当年之事,乃是二皇子背后设计,环环相扣。除了误导季家军之外,还有明家军。明毅将军当年只是个五品武将,在朝中不显。将女儿嫁给二皇子后,才被二皇子提拔,争取到了去北疆的机会。”
“早在顾家军被围土城之时,明家军便已经在附近埋伏了。他们没有营救顾家军,而是相助大齐,攻击各路营救顾家军的援军。事后,他们将败退的援军整合,才有了后来明家军的雏形。”
“等到顾家军困守不下去,准备冲出重围时,明毅才率军赶到。因为早已与大齐有了协议,大齐军在进攻几次后,佯装败退。是以,人们都以为,是明家军击败了大齐,保住了土城。而顾家军,却吃了败仗,溃不成军。”
“当然,大家也都知道,顾家军能坚守这么多日,都是因为有薛清小将深入穆兰山,拦截大齐主力军,给顾家军争取了时间。”
“大人,罪民所言,句句属实,这是当年二皇子收买罪民的证据。哦对了,当初收买罪民的,是二皇子身边的幕僚,他叫周严。也是山东周家庶出的儿子。”
这些人来头不小,大理寺卿在没有成康帝旨意的情况下,是不敢私自拿人的。正巧这时去宫里的人回来了,带来成康帝口谕,将那个叫周严的人缉拿归案。
周严起先抗拒招供,在受刑之后,人也老实了,交代了这些年帮二皇子做的事儿,甚至承认了,当年的河南案,也是自己在背后替二皇子谋划,六皇子不过是替二皇子背了黑锅。
甚至还说,明家军在北疆招兵买马,队伍扩大,已经完全超出了朝廷规制。
成康帝一怒之下,将二皇子囚禁在府中,将在朝任职的周家人也关押在府中,并未将人下狱。
众朝臣知道,成康帝这是忌惮远在山东的周家本族。
周家底蕴雄厚,但与早两代比起来,还是式微。他们全心全意辅佐二皇子,不过是想再一次让周家走向辉煌。若此时料理了二皇子,将周家逼急了,反倒不好。倒不如趁此机会,好好与周家谈一谈。
但事情往往总是出乎意料。
在上京城百姓还没有开始骂二皇子,骂明家军的时候。有人夜闯天牢,杀死杨吏,又劫走了周严。
而原本囚禁在府上的二皇子,不见了踪影。
城郊的破庙里,李端抱着肩膀蹲在地上瑟瑟发抖。
“周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那个杨吏怎么突然出现了。他不是早就死了嘛!”
漆黑的破庙,阴风阵阵,李端已经吓出了哭腔。要不是周严还在,他怕是早就崩溃了。
“还有,你,你不是被关进天牢了么,我也被囚禁在府上,那到底是谁救了咱们出来?”
周严对他依旧恭敬如初:“殿下,这种时候,除了周家,还有谁能管咱们。”
“周家,是外公他们动手了?这这这,这怎么能行呢。劫了天牢,劫了皇子,这可是要杀头的呀!”
“殿下,咱们以前做的那些事儿,哪件拿出来,不够杀头的罪名?”
李端张了张嘴,不说话了。
“殿下,眼下已经到了非常时期。”
“什,什么意思?”
“杨吏供出当年北疆战场主使者是殿下你,还供出了明家军。咱们已经完了。但咱们不能就这么认输。山东有周家,北疆有明家,只要咱们联合起来,倾覆这大梁天下,不成问题。”
李端吓的一惊:“你,你要造反!”
“哎呀,等殿下荣登大宝,什么造反不造反的,还不是殿下说了算。殿下就是这天下的主宰啊!”
李端本就没主意,这么一说,倒也是条出路:“对对,你说的对,我周家在山东盘踞多年,势力非凡,连父皇都忌惮三分。咱们一定能成,一定能成。”
周严冷笑了一声。
李端浑身是汗,他突然抬头:“我母妃呢,我母妃可救出来了?”
“殿下放心,娘娘被周家人带走了。”
“什么?为什么咱们不跟母妃一起走,咱们不是回山东么?”
“殿下糊涂了。山东虽有周家,可兵马不足。咱们得去北疆,接手明家军啊。”
“噢噢噢,可是,可是北疆你去就行了,往常这些事儿也都是你在做,我,我还是去周家吧。”
“殿下,只有您在明家军中,军心才能安稳啊。”
李端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周严这么说,他若不去,岂非失了气概,日后,他可是要当皇帝的人。
周严三言两语将人骗到了北疆明家军中,而当周家人知道消息时,一切都晚了。
任谁好好的,愿意去当反贼呢。
周家家主得知此事后,气了个倒仰!他们本来已经向成康帝妥协了,只要饶过二皇子,他们自会交出山东大权。只要人还在,就有东山再起的一日。
可谁承想,这二皇子好死不死的跑到北疆,竖了反旗!
他们周家虽然在某些方面威胁着皇权,可目的都是为了扶二皇子上位。周家延续百年,从未出现过一个反贼啊!
眼下可倒好……
周家家主一夜间愁白了头发。
“父亲,咱们妥协了成康帝,周家势必元气大损。既然二皇子在北疆有兵马,咱们周家又掌山东。倒不如拼一把,反了。到时只要二皇子登位,是非曲直,全由咱们说了算。”
“是啊父亲,谋反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二皇子已经反了,咱们周家无论如何都逃不脱,反正左右都是一死,拼一拼,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周家家主咬着牙,一字一句道:“好,那就反了!”
周家行动迅速,一夜间便联合了山东其他几大家族,统一战线,直逼雍州而去。
而远在北疆的明毅,在接到二皇子后,迅速从土城撤军,一路往南,行至渤海关。
大齐伺机进攻土城,在安稳了五年后,土城百姓又一次身陷战火之中。
就在百姓哀嚎之时,顾家军旗乘风而来,那铁画银钩的顾字,裹挟着坚不可摧的力量,在大齐军至时,护住了土城。
顾东海,回来了。
战争,一触即发。
“反了反了,周家人反了,马上就要打到雍州了。”
雍州,皇城所在,打过雍州,军队便可长驱直入上京城,直逼皇宫。
大梁,危在旦夕。
“七殿下,你有没有见到明钰?”季斐急吼吼的问,手里还握着一枚令牌。是一大早,明家一个下人交给他的,可以调动武卫军一个营的令牌。
明钰是武卫军副将,手里有兵力,并不稀奇。且明钰有能力有手腕,他那一个营的兵士,可以说已经成了他的私军了。
是以,季斐当然明白,明钰将这令牌交给他,意味着他将自己手下一个营的武卫军交给了季斐。
若不然,明毅在北疆已反,没有这令牌,明钰又不在上京城,谁知道这些人会做出什么来。虽然一个营的兵力并不多,但对于眼下这种情况来说,上京城已经经不起乱了。
“我怎么会知道。”李穆见季斐心急明钰,小心眼儿的白了他一眼。
“明家的事儿抖落出来以后,明钰就不见了踪影,你说他能去哪儿啊。”
“不是我说跟你有什么关系,明家做了那种事儿,你以为他还有脸呆在上京城?你知不知道,明家险些害死了顾将军,还有阿清。”
“可是,这些事和明钰又没有关系,他是咱们尚武堂的人,咱们三十人,说好的都是好兄弟,一个都不能少!”
不知想起了什么,季斐忽然眼皮一跳:“对了,二皇……不是,明钰的姐姐在哪里?”
李穆道:“掖庭狱。”
“……那可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哎呀你放心,我已经找太子哥哥说了,不会叫明小姐受罪的。”
季斐看了他好几眼,道:“我以为你也会迁怒明钰,毕竟当年那事儿,也让太子背了锅。”
“你看,你这不是小人之心度君之腹了。孰是孰非,我分的清。”
“我就知道,七殿下是善良的人。若不然,当年我家遭了那样的事儿,全上京城的人恨不得都远着我们家,就只有殿下惦记着我们。若不是殿下暗中照顾着我家的铺子,我们季家,怕是早就在上京城无法立足了。”
“行了,你记着我的好就成,陈年旧事,不提了不提了。”
“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啊。”
“明钰不是给了你令牌么,我看咱们赶紧叫上尚武堂的兄弟,先将这一个营的武卫军接管过来。然后再去将军府,看看少将军是怎么个意思。”
“那不找明钰了?”季斐小心问道。
第60章
李穆险些要气炸了:“明钰明钰,你怎么就知道惦记明钰呢。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是上京城的安危重要,还是明钰重要。你忘了少将军怎么跟咱们说的。一人之危,哪比得过一城之危。”
季斐被他一番呵斥,委屈的努了努嘴,小声道:“如果换成是你不见了,我也会这样心急的。”
原本炸毛的李穆一听这话,瞬间觉得心里舒服了不少。
“算,算你还有良心。哎呀好了,明钰厉害着呢,谁能把他怎么的。咱们先干正事儿。”
二人集结了尚武堂的其他人,众人都默契的不提明钰。但从每个人的眼神中,大家都看的明白。不管明家军做了什么,只要明钰不走错路,只要明钰还愿意回来。他们还会像从前一样接纳他。
他们三十个人,一个都不能少。
有了明钰的令牌,武卫军悉数听从季斐号令。眼下叛军还在雍州,季斐让武卫军在东大营待命,自己和李穆往将军府去了。
“阿清哥哥还没有醒来?”季斐几乎日日都要来看看阿清,每日都盼着他能醒过来,可每每都叫他失望了。
“外面现在什么情况了?”顾衍直接问道。
“哦,明家军兵指渤海关,顾家军镇守北疆与大齐军对战。至于周家,眼下已经集结了兵马在雍州城驻扎了。”
顾衍眉头微蹙,在顾家军接管土城之后,他便知道父亲这些年一直在私下招募兵马,为的就是防着这一日。看来圣上对明家军,也是不信任的。
“若我所料不错,二皇子当初与大齐达成的协议应该是割让北疆六城。所以,在二皇子到北疆后,才毫无顾忌的率军往渤海关去。但他们谁都没想到,半路会杀出一个顾家军。”顾衍说道。
李穆想了想,道:“二皇子未免太胆大了,大局未定,就先将六城弃了,万一大齐反悔,得了六城还不够,继续往前攻占,那二皇子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顾衍摇摇头。
“渤海关守将朱刚是前宫中禁卫军大统领,圣上的嫡系,完全忠心圣上。若此时大齐敢趁虚而入,只要二皇子没有傻到极致,都会与朱刚联手抗敌。若不然,最先倒霉的,肯定是自己。而且,大齐眼下才刚刚结束夺嫡之争,国力大损。皇四子虽然总领朝纲,但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这个时候,他们是不会想起刀兵之戈的……”
说到此处,顾衍心有疑惑。
“我想,他们当初达成的协议是双方都能稳定朝局后,这六城才能割让出去。但显然,二皇子此举比他们预期的时间早了很多。杨吏突然出现告发了二皇子,还有那个周严,不过刚动了刑,便将所有的事儿都给招了。”
“而周家却没有弃了他,反而让这人协助二皇子继续往北疆去。这么看来,这里头的事儿,倒是大有文章。”
季斐挠挠头:“没听懂。”
顾衍揉了揉眉心,心里总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一切看似明了,可仔细想来,又有许多扑朔迷离。
圣上既能让父亲这么多年都隐藏在暗处招兵买马,重组顾家军,防患于未然。还有当时与南唐公主合作,揪出南唐豫王之事,怎么看,圣上都像知道了什么。
那么这次,也是圣上下的网么?
“总而言之,大家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眼下重中之重,便是护住上京城。”
阿清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心中焦急的不行。可他不管如何努力,都醒不过来,仿佛陷入了梦魇中。越是挣扎,越是束缚的紧。
那个人,那个熟悉的背影。他看到了,他看到他似乎转过头对他笑。
笑他无能,笑他没用。
“……就算你活着,那又如何。你依旧奈何不了我。待我控制了上京城,你们,全都得死……”
“不要,不要……”
————
官道上,逃亡的百姓们扶老携幼,哭声震天。明钰一人一骑,沿着官道边儿上缓缓行进。
这些难民都是从濮城逃难来的。明家军撤离北疆后,直捣濮城。濮城大族倒戈的倒戈,被杀的被杀。二皇子带人占了濮城,将濮城粮仓据为己有。并逼迫百姓将各家粮食全部上交。
濮城百姓哪里经历过这事儿,这仗打起来,要是没了粮食,那和等死有什么分别。
百姓抵抗不从,二皇子便派兵屠杀百姓,并将百姓驱赶到渤海关脚下。
百姓不懂战事,他们哭嚎着逃出了濮城,一心想要进渤海城避难。可这种时候,渤海城坚决不能开城门。
一旦心软开了城门,必有明家军跟着百姓混入城中,一旦渤海关失守,明家军便可长驱直入,攻占渤海七城。渤海城占尽天时地利,一旦渤海城沦陷,这整个北部都将陷落。
二皇子急于攻占渤海,连这等计策都想得出。明钰恨不得这就将这乱臣贼子斩于马下。
一方面,他恨。另一方面,他也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耻辱。
军人的使命是保护一方百姓平安,可他们明家军在做什么!助纣为虐,当了叛贼,弃百姓性命于不顾。
明钰没脸再看这些百姓,他使劲儿催马前行。他要加入这场战争,他要正面与他的父亲对抗,他要问上一句: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权势在他们眼中就是如此重要么!重要到可以泯灭良知,丧尽天良!
他一人一骑到了博海城的南城门。渤海城全城戒严,在诺大的城门前,他的身影显得这样的孤寂和渺小。
他抬头望着城墙上肃然挺立的渤海守军,还有城头上飘扬的大梁军旗。他曾经多么渴望能够光明正大的站在战场上,酣畅淋漓的和侵占大梁国土的敌军对战。
只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第一次踏上北部的土地,他的敌人,是他的父亲。
按下心中翻涌的情绪,他仰头大喊:“明毅之子明钰,求见朱将军!”
城墙上立刻戒备起来,无数支弓箭对着他,他相信,只要自己动一动,那密密麻麻的箭矢,绝对能将自己射成马蜂窝。
他知道他该死,可他现在还不能死。
他将双手高举过头顶,继续道:“明毅之子明钰,求见朱将军!”
朱刚听说是明钰,心思急转,匆匆来到城墙,见下面仅一人一骑。那年轻人一身便装,背上一杆□□,风尘仆仆,有些狼狈,但腰杆依旧挺的笔直。他倔强的仰起头,一句接一句的喊着:“明毅之子明钰,求见朱将军!”
朱刚抬抬手,守门的兵士放下吊桥,明钰下了马,牵着马过了吊桥,将马匹和兵器交给了守门的兵士,态度谦卑,诚意十足。
兵士将他带到演武场。这里的演武场规格不如镇北将军府那般宏大。但五脏俱全,演武场上有兵士在演练阵法,喊声震天,气势恢宏。
明钰在任职武卫军副将时,也练兵。不过东大营的几千军,和真正战场杀伐的正规军,气势上便输了一大截。
明钰看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朱刚暗暗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近处看他,白净的脸上已经泛起了胡茬,疲惫的眼睛在见到练兵时,瞬间溢出了光芒。
朱刚是五年前才掉来渤海城的,明家的事儿,早前在上京城,他也听说了一些。心里也替明钰这孩子感到可惜。
只叹他生错了人家啊。
“说吧,你见本将军,有何贵干。”
明钰转过身,先是朝朱刚行了个礼,道:“明钰愿助朱将军,破敌。”
那‘破敌’二字仿佛用尽了他毕生气力,说的无比坚定。
朱刚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你打算如何破敌?”
“我……”
朱刚拍了拍他的肩膀:“想要我拿你来要挟明毅屈服?他既然敢走这条路,就不会轻易妥协。你有这份心,本将军很欣慰。你还年轻,既然从上京城出来了,那就走吧,走的远远的。这些是非,你还是不要参与其中了。”
“将军……”
“走吧,我朱刚不是趁人之危之徒。顾家军已经抵达望海城了,二皇子,没有退路了。”
朱刚没有留下明钰,明钰也清楚,只要顾家军到了,前后夹击之下,濮城,绝无招架之力。
他背着枪,骑着马,孤独的在官道上游走,茫茫天际,他找不到归途。
大地一阵轻颤,他知道,濮城,打起来了。
当年的顾家军败的有多憋屈,此时就有多激动。这么多年的隐忍,终于在此刻爆发了。
大齐军进攻土城,不出一日,全军覆没,全线崩溃。顾家军将大齐残余兵力逼至穆兰山谷口,直至退无可退。
这一战,让大齐彻底吓破了胆。
土城的防御工事,一排排的摆放着神弓巨弩,但有靠近土城者,全部被诛杀殆尽。大齐兵士此后,再不敢靠近大梁一步。
其后,顾东海令顾家军主力留守土城,亲率一万铁骑杀奔望海城,阻断二皇子退路。
不容丝毫喘息的,与明家军展开了对决。
二皇子吓的瘫坐在军帐中:“周严,怎么办,完了,我们完了!”
早在顾东海占了土城后,周严就直觉不好。眼下人已经追到望海城了,他必须给自己找退路了。
只要周家还能坚持,那就还有机会,他们还不算输。至于这什么废柴二皇子,管他去死!
周严不顾二皇子的哭闹,赶紧收拾了包裹,带着随身侍卫,悄悄走人了。
蠢笨的二皇子,也总算明白了,他们都被周严给耍了!
“完了完了,明将军,咱们怎么办,怎么办啊!”
“骑虎难下,只能硬拼了。”明毅看不惯二皇子这般窝囊模样,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往城墙观战去了。
第61章
明毅在城墙观战,战袍在风中鼓鼓作响。他出身贫苦,在顾家两个小子都封了将军时,他还是个五品武将。
他不甘,不服。他自觉不比顾东海差,只因一个低贱的出身,他与他就是天壤之别。凭什么!
二皇子向他抛来橄榄枝,他不是没有犹豫过。可比起受人敬仰的权势来说,这点儿委屈算的了什么。只要他的名望超过了顾家军,这些污点,又算的了什么!
“顾东海,我已经没有退路了,这一战,我一定会向你证明,我明毅,不输任何人!”
明钰一直在望海和濮城之间来回折返,他知道,事到如今,明家军必败。但他仍希望父亲可以回头,不要再继续错下去了。他准备了无数措辞,却不知要如何开口。
他忽然间,没有了面对父亲的勇气。
他将马拴在一边儿,垂着头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目光呆滞的望着灰蒙蒙的天空。
脑海里闪现过很多很多。
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也还年轻,是一个憨厚的,疼爱子女的好父亲。父亲武功高强,也很努力,没有一日休息过,坚持习武。他梦想着以后也可以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后来,父亲时常抱怨没有机遇,一辈子碌碌无为。可他并不这样认为。顾家,季家,石家,是几代人传下来的将门之家,他们的祖先也是从默默无闻到天下闻名。
他们有今日的辉煌,也是几代人的鲜血累积而成。他坚信,只要踏实努力,他们明家也会有那样的一天。
可偏偏,父亲着了魔一般,将姐姐嫁给了二皇子,让明家无端涉足党派之争。父亲还是不明白,圣上从未有立过二皇子之意,这条路,他从一开始便走错了,对于明家来说,这就是一条不归路。
父亲镇守北疆后,自己留守上京城,谨小慎微,尽量远离二皇子一派,只为明家能少些罪孽。
可终究是徒劳无功。
他忽然又想起了尚武堂的伙伴们,他们此时,定然对他失望至极吧。他小心的回忆着那日在西山小山谷的一切。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也会有这么多的朋友,真心真意待他的朋友。
如果一直不曾拥有,便也不会想念。可一旦拥有过,便再也舍不得了。
被风裹挟着砂砾吹入眼中,双目刺痛,他使劲儿眨了眨,没让眼泪流下。
“……周先生,半路杀出了顾家军,我们和大齐的协议没有完成,会不会……”
“无妨,大齐眼下还自顾不暇呢,没空理会咱们。二皇子和明家军不过是个诱饵,牵制住顾家军便可。算算时间,上京城的人应该快要动手了。只要他们成了,咱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