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古代之我娶了个丑哥儿-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长君可不敢再说啥了,赶紧安慰道:“这个毕竟是第一天,大家都没经验,也怪我没有分配好,这样,我分配一下各自的任务,二哥你负责煮汤圆,三哥你负责炸汤圆。”
二哥和三哥连忙点头。
“娘你明天就负责把白糯米糕和黑糯米糕分成份,不用全分了,可以先各分十碟摆上,哪个不够了再摆,要始终保持十碟的预备量。”
“行,我晓得了”何氏连忙点头应了。
“江柳,你负责奶昔这部分,冰粥和沙冰,四哥你负责。”
“那我们呢”大嫂和四嫂问道。
“你们两个在大堂负责清理客人吃过的碗碟杯子,有时间的话就清洗出来。”现在餐具明显不够用,还得想办法解决。
“那我呢”沈父一看别人都安排好了,怎么把他忘了。
“爹,你就在大堂巡视,负责引导客人点餐,然后看看有没有人,没有给钱就把我们的竹碗竹碟竹杯拿走的。”这种现象肯定会发生,今天太忙也没有注意。
“行,放心吧。”沈父答应道。
沈长富带着一群孩子回来了,他看见院子里没人,就来到堂屋看到一大群人都在这坐着呢,一进来就听到他媳妇没头没脑的问道:“那你大哥呢?”
沈长君轻声一笑,道:“大哥还和今天一样,负责给客人们端汤圆。”
“什么?”大哥莫名其妙的。
其他人都笑了起来。
可能是今天第一天营业,家里人都兴奋的饿过了劲,现在这个时辰又当不当正不正的,所以大家一致决定,今天就晚一点吃,改吃一顿晚饭了。
一家人抓紧时间准备明天所需的食材,现在天也长了,时间很充裕,有了榨汁的工具,做起事来事半功倍,效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晚饭的时候,一家人吃的很开心,人人都有白米饭,菜品也多了,不再有盆和碗的区别待遇。
沈长君跟大家简单的说了下与楚兆麟合作的制冰的事情,大家都没意见,全凭沈长君做主,对于一成红利能有多少并没有概念,就算是有,想必也只会惊讶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们还没有分家,银子又是沈长君赚来的,在他们的心里,这些银子就像是过去的白米饭,他们不会觊觎,但是家里有了银子,他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他们之所以会开心,并不是因为将来能分到多少,而是因为他们不会再过回从前的日子。
这些沈长君并不知道,通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沈长君觉得他的家人都很朴实,你对他们好一分,他们就会对你好十分,知道感恩,懂得回报,这样的家人很好,值得信任,同时也觉得自己很幸运。
“爹,咱家现在有点忙不过来了,竹制的餐具不太够用,不能全指望咱们自己做。”沈长君说道。
“嗯,你说的对,那你说怎么办?”沈父也觉得他们忙不过来。
“那要不花钱找人做?二叔家和三叔家有时间做这些吗?”沈长君与沈父商量道。
“现在是不忙,不过再过两天地里的麦子和大豆就下来了,全村人都要忙起来了,连我们自家也要跟着忙了。”
“我们还是先问问他们吧,要是不行再想其他办法。”
“行,一会儿我就去问。”
“君儿,既然让你二叔和三叔家做,那给多少钱合适?”何氏在一旁听着问道。
“我们也不指着这一处赚钱,就把这块让给他们吧,现在打包的餐具都是5文钱,竹管和竹勺还都免费,所以,我们要收的话,不如竹碗竹杯也给5文钱,竹碟给四文,竹管竹勺每个1文,但是拿来的餐具必须经过高温消毒才行。”沈长君说道。
竹管和竹勺都是消耗品,用一个少一个。
“行,听你的。”沈父点头表示赞同,若是细算下来,自家是会亏上一些的,不过都是亲兄弟,这处少了,别处还会赚回来,沈父也不计较,何氏也没意见。
“爹,娘,我有个提议。”沈长君道。
“什么提议啊?”何氏好奇的问道。
“是这样的,现在咱们家开店了,虽然都是用的自家人,但是也得给开工钱的,这样做起来会更有动力,爹,娘,你们觉得呢?当然了,爹和娘的工钱也是少不了的,一样要给。”沈长君说道。
沈父跟何氏互相看了一眼,他们还没有给自家开工钱的概念,其他人听了也都是满脸的震惊,眼睛都直了,眼里还冒着金光,此时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敢出声说话。
沈父沉默了许久,他还是很有思想的,端看他帮着沈长君解决了不少事就能看出他也是有头脑的,他最先说道:“君儿说的对,是得开工钱,请个伙计也要给工钱的,虽然现在家家都是将钱充公,但毕竟我们现在开始做生意了,身上有点钱也是应该。你们都是当爹的人了,自家也得有点私房钱,以前是没条件,现在既然有了这个条件,那就按照君儿说的办。”
“爹,真的给我们钱啊?”沈父的话音刚撂下,沈长乐就立刻喜形于色,开心的嘴都咧到耳朵根了。
其他人也都一齐的看着自家老爹/公公,沈父点了点头,又看向沈长君问道:“那你说,给开多少?”
十几双眼睛都眨也不眨的盯着沈长君,都生怕自己听错了听漏了,不敢有一丝疏忽。
沈长君想了想,道:“每人一个月300文吧”
“300文,听说给县里陈老爷家做工每月才给200文。”沈长富说道,村子里的人有去县里打工的。
“听说客云居的活计每月最多也不过280文。”沈长喜说道。
“那我300文,我媳妇300文,那不就是600文了。”沈长乐瞪大眼睛看着沈长君。
一家人也齐齐的朝沈长君看去。
“是啊,600文,怎么了?”沈长君莫名其妙,300加300,的确是600,没毛病啊。
沈长乐挠了挠后脑勺,哥哥们和嫂子们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沈父说道。
第50章 有个营生做吗
吃过晚饭,沈父出了门,去找老二老三两个弟弟去了,他先去到老二家,并没有说是什么事,叫上人之后,一起去了老三家。
老三家的儿子沈长延正在院子里纳凉,看见了他们忙打招呼道:“大伯,二伯,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沈老三听见响动走了出来,他们家刚吃过晚饭,张清跟着孙氏正在收拾碗筷。
“大哥,二哥,你们这是,,”沈庆余一脸疑惑。
沈庆有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他被大哥叫了出来就直奔到这里。
老大沈庆年也没进屋子,在院子里找了个矮凳,就一屁股坐了下来。
“你们坐,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个营生,找你们商量商量。”沈庆年终于说话了。
沈庆有和沈庆余松口气的同时又不由得好奇了起来,两人都找了个矮凳在大哥旁边坐了下来。
沈庆年对着两个弟弟道:“是这么回事,你们都知道我家在县里开了个铺子,虽然咱家人口多,但是要做的事情也多,现在有些忙不过来,尤其是店里用的竹子餐具,有些不大够用。本来君儿说想雇人把一部分活儿包出去,但是用别人还不如用自己人,所以想问问你们有没有时间做?”
“就是那些个竹杯竹碗?”沈庆余为人比较灵活,他首先提问道。
“对,就是那些,你们今天也到店里面去了,不只有竹碗和竹杯,还有竹碟,竹勺,竹管也要做。”沈父道。
老三沈庆余又问道:“要做多少啊?”
沈父道:“这个不限制,做多少我们就收多少,竹碗竹杯每个5文钱收,竹碟4文钱收,竹管竹勺每个1文,不过这些东西做好后都要进行消毒,就是把这些做好的东西用沸水煮半柱香的时间,煮完你们晾干就给我们送过来就行。”
沈庆有在一旁听完没什么犹豫的道:“这个简单,我们家做了,竹子都是山里的吧?”
“对,山里就有。”
沈庆余有些犹豫。
“我们家也做。”沈长延在旁边听了半天了,刚才听他爹问了那么多问题,却也不见表个态,于是着急的在一旁道。
嗯?这声音插进来,使得老哥仨一齐看向沈长延。
沈长延讪讪的“呵呵”笑了下,然后被自己老爹瞪了一眼。
沈庆余有自己的考量,他家人口少,就沈长延一个儿子,再过几日又要农忙,所以有些顾虑。
沈父也猜到了他的顾虑,于是道:“老三,你不用想那么多,你们家虽然人口少,但是可以挑省力的做,老二你家可以只做竹杯和竹碗,老三你家可以只做竹碟,竹勺和竹管,反正都是按个给钱,多做多得,少做少得,还不是你们自家说了算。趁着农忙之前多做些,我们家够应急的,你们两家也能多些收入不是。”
聪明人就是想的多,本来有些犹豫的沈老三也觉得他大哥说的有道理,也不自己瞎合计了,点了点头道:“那行,我们能做多少是多少。”
沈父把该说的都说明白了,事情也办妥了就站起身准备回家了,家里事情一大堆,还得回去干活呢。
“行了,没事我就回去了,你们抓紧时间做。”沈父道。
“那我也走了”沈庆有也站了起来。
沈庆余和沈长延起身送客。
第51章 枣糕
沈长君看着两筐枣发呆,要说用枣做的东西可太多了,而且吃枣对人的身体也有无尽的好处,不但美白祛斑延缓衰老,更重要的是补气养血,被称作是百果之王,女人和小哥儿吃是最好的。
他们家现在是做冰饮生意,若说能配着冰饮吃的,那就是糕点了,大枣糕不错,可是这里没有烤箱,要怎么办呢?
沈长君绞尽脑汁的想,不能烤,不能烤,,,,诶,有了,不能烤可以蒸啊。
两手一拍,心想:我怎么这么聪明。
他决定现在就试试。
他先将大枣去核,切开,倒入锅中,然后放入适量的白糖,倒入水煮20分钟,然后将煮好的枣搅拌成枣泥。
找出一个盆,将盆的底部和四周都抹上油,可以多抹点。
然后在枣泥中先加入蛋黄再放入油搅拌均匀,之后加入面粉,搅拌至细腻的状态,再将蛋清加入白糖打发泡至有小尖角,然后倒入枣泥中,再次搅拌均匀。
最后一步,就是将搅拌好的枣泥倒入盆中,并且震出气泡,然后将盆放入蒸锅里的盖帘上就可以蒸了。
片刻后,香气不断的从厨房传来,这味道把院子里干活的沈家人馋的,一个个都不住的往厨房看去。
小孩子更是馋的口水直流,都躲在厨房门口,偷偷的朝里面张望。
又不知过了多久,一股浓郁的枣香扑面而来,那香气足足传出去老远,若说是香飘十里也不为过。
沈长乐坐不住了,他腾的一下站起来,迈步走向厨房,挑着帘子走了进去。
“小弟,你做什么呢,这么香,我这馋虫都被你勾出来了。”
“四哥,这是枣糕,一会儿我切开了让大家伙都尝尝,若是好吃,明天就在铺子里卖。”沈长君正忙着把蒸好的枣糕切开。
“不用尝都知道,肯定好吃,就这味道,光闻闻就让我垂涎三尺了。”
“呵呵,四哥,没想到你还是个吃货。”
吃货是啥?沈长乐没听懂,不过他没心思想这些个了,他的一双眼睛直直的看着那案板上的吃食,随着沈长君切下的动作,一下一下的眨巴着眼睛,那不断的吞咽着口水的声音,连沈长君都听到了。
小孩子们也不知是何时遛进了厨房,那一个个的小表情,与沈长乐如出一撤,把转过身看到这一幕的沈长君都给逗乐了。
他端着切好的枣糕笑着道:“走,分枣糕去~!”
沈长君率先走出了厨房,后面跟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个小尾巴,外加一个吃货。
院子里的沈家人看到沈长君端着好吃的出来了,都立刻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一个个不用他招呼就自动围了过来。
“小弟,做的什么,好香啊。”三哥沈长喜迫不及待的走了过来。
“枣糕,来一人拿一块,都尝尝。”沈长君道。
话音刚落,沈长乐和沈长喜同时伸手,抢了一块,迫不及待的塞进口中。
因为沈家人口多,所以沈长君分的枣糕,每一块都不大,以至于沈长乐和沈长喜囫囵吞枣的咽了下去之后,连个味道都没品出来,只知道那枣糕入口即化,香软无比。
可当他们再看那盛装在盘子里的枣糕,哪里还有半个影子。
第52章 制炭
吃过枣糕以后,沈长君砸吧砸吧嘴,他想起以前在现代时去的一家冷饮店,那里面不但有各种美味的冰淇淋,糕点之外,还有香香的羊肉串。
一想到羊肉串,沈长君就馋的不得了,以前夏天的时候,他就喜欢去大排档,点上些烤串,再来杯扎啤,小日子别提多美了,真是怀念啊。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远在现代的父母,不知他们现在过的怎么样。
沈长君摇了摇头,多想无益,如今的他在这里也拥有了一个家,如果他们知道了,一定会为自己高兴的吧。
沈长君决定,他要在大晋朝弄一个跟现代差不多的,三种特色为一体的夏日冰饮店。
说起做羊肉串,最主要的还是炭。
烧炭,这个他太熟悉了,他打小就跟着家里一起烧炭了,他们村的人都会。
以木为原料烧制木炭,方法很简单,是他们家乡的土方法。
若想烧炭就得抓紧。
沈家后院有个废弃的灶台,那灶台原本是以前办酒席时临时加的,后来席面办完了就搁置在那了,现在正好适合拿来烧炭。
沈长君召集家里的男人来到自家后院,先把灶台上面给封死,只留一个烧火口,然后将家里捡来的树枝依次顺着烧火口放入灶台内,点着火后,当树枝烧到一定程度时,拿一块石头封住那处唯一的烧火口使其密不透风,之后就不用再管,过两天自可成炭,到时就可以将炭取出来了。
待做好这些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沈长君想着明天还得去铁匠铺一趟,定制烧烤用的炉子。
第二天一早,沈长君随着众人来到了福盈县,他中途下了牛车就直奔铁匠铺而去。
铁匠铺的掌柜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自从认识了那位贵人以后,他的运气就特别的好,不只有运气,连财气也是极好的。
他每天早早的起来开店,就是为了等待着贵人再次光临,若是能从贵人手中再得些个“宝贝”,那就更好了。
沈长君一跨进铁匠铺的院子,就看见王掌柜坐在大堂内,待他走进了才看清,王掌柜不知道想着什么美事,正一脸笑眯眯的坐在那里。
沈长君看的好笑,他也没出声打扰,而是靠在一旁的柜台上看着他。
待王掌柜回过神来,看到沈长君,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然后用力的揉了揉眼睛,大喊道:“贵人。”
沈长君哼笑了一声,道:“刚见你正出神,表情似是很高兴,所以也没出声打扰,怎么,最近是又赚了不少?”
“哈哈,托福托福,都是托了贵人的福。”王掌柜笑的嘴都合不拢了,见到贵人他是真高兴。
沈长君也没再继续问,他道:“我今天来是想打造一个铁炉子的。”
“好啊,图纸?”王掌柜问道。
“这个不用图纸,我一说你就明白了,要不我在地上给你画一个。”说着,沈长君就在地上捡了一个小石头,就地画了起来。
这东西再简单不过,以王掌柜这么多年的经验,看懂自是不在话下的,一看也就会了。
果然,王掌柜信誓旦旦的道:“好,我知道了,这个简单,我现在就让人给您做,您下午就能取走。贵人的东西,那必须优先啊。”
“那就多谢了,对了,我在前街开了一家店,店名叫独家食肆,有机会去店里坐坐,尝尝我店里的招牌。”沈长君随口邀请道。
“好啊,一定一定,有时间一定会去的。”王掌柜连忙应道。
“那就这样,我晚点过来取,那不知做这东西需要多少银钱?”沈长君问道。
“贵人,这东西是?”王掌柜的未尽之语,沈长君哪还有不明白的。
“这个是我用来烤肉串的,你倒是也可以做来试试。”沈长君道。
“那贵人无需给我银钱,我还得给贵人银钱呢。”王掌柜笑着说道。
“这个银钱你就不用给我了,既然你免了我的钱,那我也免了你的钱,就当我送给你的。”
“这,这怎么行呢,贵人,某可不敢白要了你的东西。”
“无需跟我客气,以后说不定还要来麻烦你呢,更何况,这个真不值当什么。”
“这……”
“你要再客气,我以后可就不找你了。”沈长君严肃的说道。
“别别,好吧,那某就多谢贵人了。”王掌柜拱手对沈长君道谢。
沈长君告别了王掌柜,就回到了独家食肆。
第53章 那位仁兄
店里已经开始营业了,临近中午时,进店的客人开始络绎不绝了起来,沈长君准备开始做他的红枣糕了。
有间茶馆内
“文宇兄,多日不见可还安好啊。”一个瘦高挑的男子进了茶楼,拱手对另一名坐着的男子笑着问候道。
“托福托福,青山可也安好啊。”那名坐着的男子站起,他面容清秀,也面带着笑容拱手道。
两人打过招呼就一齐坐下,开始寒暄了起来。
一名伙计很有眼力的过来招呼道:“二位客官来点什么?”
“还是那老三样吧。”瘦高挑的男子懒懒的说道。
“好嘞,您二位请稍等。“伙计点完转身安排去了。
这时,门外跑进来一名火急火燎的男子,直奔旁边的一桌客人而去,没等站稳呢就大声说道:“大头,就知道你们在这呢。”
那桌的座位上坐着三个人,桌面上已经一片狼藉,想必是在这里吃喝很久了。
我说二狗子,别总大头大头的叫我。”那人不乐意的道,虽然口气埋怨,但大家都知道他并没有真的生气。
桌子人都笑了起来,大头其实有名字,叫钱亮,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三十几岁就开始脱发。
现在头发都掉光了,顶着没毛儿的脑袋油光锃亮,所以身边的人就给他起了个绰号,都管
他叫大头,再加上他的名字中有个亮字,更加落实了大头这个绰号。大头不喜欢别人叫他大头,脑袋不长头发又不是自己愿意的,不过大家都是光着屁股长大
的,也没办法,于是只要别人叫他大头,他也要把那人小时候的绰号叫出来,聊以慰藉了。
吃完没有,走,那个集市上的独一份儿开店了。“被叫二狗子的人着急的说道,这桌上的人他都熟悉的很,本来早上这仨人去找过他,不过他那时出去了没在家。
”什么?开店了?”大头惊讶的问道,他居然不知道。
”是啊,是啊,听说昨天新开的,我们赶紧去吧。”大头几人立刻坐不住了,结了账,纷纷向独家食肆赶去。
祝文宇看着那桌人匆忙的离开,于是也笑着问对面坐着的瘦高挑男子道:“青山,你吃过独一份儿吗?”
“你说那炸薯片?”青山不以为意的说道:“现在不是好客楼在卖吗?”
话音刚落,就有人接话道:“哪儿啊,现在独一份儿可是自己开店了,独家食肆,独一份儿老字号,昨天新开的张。”
“听说里面的吃食都特别好吃,但也贵的很。”同桌的一位客人撇嘴道。
“是啊,一杯奶昔就要50文,虽然贵是贵了点,但是味道却妙不可言,花个50文也是值得的。”又有一位客人颇不以为然的说道,这位客人略胖,中等身材,此时一个人坐在位置上饮着茶。
福盈县独一份儿,是他打从集市的第一天有炸薯片的时候就开始光顾了的。
那个时候炸薯片的还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后来就变成了两位大姐了,再后来集市散了,他们也不卖了
听那个小伙子说以后还会有其他的独一份儿,他是左等右盼,可算被他盼来了。
想到此,便再也坐不住,起身付了账,紧接着就摇摇晃晃的往独家食肆走去。
青山满脸惊讶:“什么?开店了?”独一份儿开店了,他居然不知道。
“是啊,我昨天还去吃了呢,味道确实不错。“祝文宇笑容不变的淡淡说道,却没人发现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奇异的光。
“文宇兄,要不我们也去?“青山也不想呆在这了,反正东西还没上来,这茶楼里也没有什么做了不能退的,都是现成的,说不要就不要了。
正说着话,店小二拎着茶水,端着点心,花生就走过来了,得了,这下没法走了。
祝文宇其实也有些坐不住,他也很想去独家食肆看看,他昨天吃了独家食肆的冰粥,一吃难忘,今天要不是青山相邀,他还要去吃的,独家食肆里的吃食种类不少,一天哪能吃的完。
两人都吃的心不在焉的,连话都少了,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有一个人,此时正站在这间茶馆的柜台后低着头算着账,可他手里的算盘已经很久没有响过了,若不是因为他低着头,便不难发现他的眼睛里那无法隐藏的怨恨和算计,此人不是沈北义,又是谁,他是这间茶馆的掌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